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菲的世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苏菲的世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10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菲的世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由埃里克·古斯达夫逊执导,西莉亚·史都斯坦 /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 Andrine Sæth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一):我们被掠夺

  看电影前,首先我问过自己,一部电影能带给我什么?我非但没有看过原著,更对哲学提不起兴趣,如若能找个能让我认真看完这部冗长的电影的理由,我不想说是为了完成提高自己装逼水平的任务,因为我完全可以看下故事梗概然后在网上四处借鉴一下。那么我为什么会现在写下这些东西?因为我曾经也和苏菲一样lost myself。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相信无数人曾经问过自己。但鲜有人能用自己的回答说服自己。当电影以这样的方式开头时,一切都按计划铺陈,一部哲学入门的影片,一篇欧洲哲学史,一个浪漫又精致的故事。然后呢?

  首先我回答这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好看吗?恩,是的,就我看来,它不好看。按照学科性的电影来评判,它的构思不如描述心理学的《搏击俱乐部》和《美丽心灵》出彩,如若作为一个三个小时的剧情片,《美国往事》则明显比他更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就改编原著的程度来讲,影片明显流于表面,除了精巧的布景和抓耳的配乐之外,出彩的地方也是乏善可陈。可是,好不好看不是电影的唯一评价标准。正如我们看美国大片,一股脑的3d特效,漫天爆炸,机械横飞,英雄拯救世界,视觉享受心理刺激,好看吧。但,除了赚钱之外,剩下什么?

  我前不久看了一本书,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一篇荒诞的故事,隐射苏联的同时指出了集权主义的危害,给现在的我们以借鉴,思想性很强,但我向别人推荐的时候总被问到好不好看,我心里衡量一下,不禁的确认为没现在的畅销小说能吸引人看下去。于是谨慎的告之,有些书问它好不好看是一种侮辱。同理我也曾经看过梭罗的《瓦尔登湖》,感觉晦涩难懂,难以翻阅,直到现在还没看完,但无碍它成为世界名著。我想这部电影也应归为这般,当然,是仅指这种偏见来说。

  我们被掠夺,看完电影后想到了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两种感受。

  曾经有观点,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最高的学科。虽然我并不精于哲学,也极少表现对其的兴趣,但对这句话确是再赞同不过了。因为哲学是关于人的本源的思考,关于世界时间空间运行规律的概括,再难以找到一个比这些更宏观,更高深的命题。但是,在现在中国现实是,极少有学生系统的学习过西方的哲学体系,更少有学生表现出对于哲学的兴趣并自己加以学习。的确,假如秉持着功力主义的观点,哲学对于我们能眼见的用处实在微小,远不如学学英语计算机考几个证更具现实性。如若觉得太功利,学学经济学也是多数的选择。而且,根据我先前的想法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空想性实在太强,仿佛一个空中楼阁,现实的基础很薄弱。我们可以把一切东西都概括为人们想象出来的,有时候甚至不免流于主观。

  譬如今日和同学探讨一个哲学问题。他问我“真理是是否可以被描述?”我思考一下觉得难以回答,因为首先描述这个词就很模糊,什么叫描述?描述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现,也并非一定对别人表现。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倘若我知道一个确切的事实并在脑中自己表现。真理是可以描述的,但若我说与他人,语言文字显然是难以准确表达我脑中的思想,而且描述出来根据他人理解未免曲解。所以真理又难以被描述。但是根据这种推测的话,岂止真理,其他一切都难以被描述,因为一切语言都是具有模糊性的,只有你脑中才能确切的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这样一想,的确觉得越来越费解。所以说对于普通人来讲,哲学的确有时候越想越模糊,越想越复杂,不得不敬而远之

  而反观西方,他们有完善的哲学,良好的教育,这本《苏菲的世界》不过是他们青少年的必看书籍,而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了解,不想了解得人有多少?差距颇大。

  于是我们被掠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掠夺,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被掠夺,洛克,弗洛伊德,巴洛克被掠夺。于是,哲学被掠夺。被什么掠夺了?被这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掠夺。

  中国的哲学也是不成体系的,相较西方的辉煌当然相去甚远,有人归结为语言,中文不严谨,德文更严谨。我没学德文当然不会评论。不过当然不止这个原因。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古代哲学的情怀是高于西方的,尤其表现在庄子这个人上,庄周梦蝶,的确是浪漫诗意,哲理悠然。关于梦境和现实,自我和世界,惹人思辨。但当西方这些贤者辈出,已经枝枝蔓蔓,根深叶茂时。中国人还在求神拜鬼,诵经焚香。其中原因,不说自明。

  电影看到最后,我们才知道,苏菲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存在罢了。她活在虚拟中,为了她人而存在。未免可悲。原来你是谁,你从哪来的这些问题也不禁让人感伤。但我因而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我们活在谁的世界中,为了谁而存在?这个问题并不无聊也不可笑,确是值得深思的。

  我们被掠夺,被掠夺了自我。我曾经也想过,我凭什么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我们从小跟着父母思考,长大跟着书本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吗?我们看着别人上课我们上课,别人玩手机我们玩手机,别人鼓掌我们鼓掌,别人恋爱我们恋爱,别人看什么书我们看什么书,别人加什么社团我们加什么社团,除开现实的一切俗事之外,我们有自己想过些什么吗?

  你今天想读书,今天要开会。你明天想外出,明天要聚会。放假想旅行,父母说太远太危险。活了这么多年,有多少时间是为自己而过的?我们存在在谁的世界中逃不出去? 束缚我们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I lost myself.

  Kurt cobain 在他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不知道为谁而活,他想反对社会,他桀骜不驯,他宣扬无政府主义,他摒弃主流摇滚,他厌恶世人的种种伪装。但他最终受到了万人的追捧,一个公众偶像?一个流行符号?那是他吗?他不习惯大众的目光,不习惯别人的簇拥。他觉得他是孤独的,他不会为别人而活。于是在最后,在27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在遗书中写下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一句话惊醒多少人。

  Everyone dies ,but not everyone really lives.

  我们被掠夺,掠夺了自我。

  从现在开始,我想我能不能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开始为自己而活,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在乎别人的意愿,不再活在别人为我们构筑的世界中。

  最后以nirvana的一首歌名作结

  Come as you are.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二):大海啊全是水~

  故事走出开始好远,才明白什么苏菲,什么大叔,什么哲学,什么奇幻的种种境遇,不过是上校笔下的小小人儿,关于命运,他们无力挣扎。上帝没有想过,他肚皮子底下的孩儿们,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演变成历史。旅程即将落幕,层层建筑垮塌,塌陷之后便可重建。

  淌过多瑙河的湖水,拨开中世纪的迷雾,探寻生命之真谛,苏菲和大叔终于解脱了上校的束缚,逃离了命运的藩篱,他们活了!可是,活了的苏菲却没有人看得见,大叔告诉她:哲学的字典里没有交合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局外人。局外人,多么贴切。平行世界里的我们,有没有这样一个上校,写下分分合合聚散起落的命运之谱?有没有那么另一个苏菲,在试图逃离自己的命运,妄想做自己的局内人?也许是有的吧,哲学于我,艰涩浩瀚变化万千,迷惑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也参悟过康德的红色眼镜,不懂,依然是纷纷扰扰的世界。

  那么,平凡如我,能否在纷纷扰扰的万千红尘中,囫囵求一个现世安稳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三):那个叫做苏菲的女孩

  既然用了三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吧。

  《苏菲的世界》小说看了一半,找来电影看。很显然,三个小时的电影在故事情节上下了较大功夫,于是情况就变成了众哲学家们依次露脸过了一遍,并且一人带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撇开哲学史不谈,仅谈我对苏菲这一人物的看法。

  苏菲是谁。

  故事分为上下两部。一直到第二部我才恍然大悟,苏菲是上校笔下的虚拟人物。苏菲的意思是智慧永恒的,不可泯灭的。而苏菲作为这样一个人物,又是不为真实世界所感知的。而我的理解是,苏菲是意识,意识拥有着绝对的自由,甚至足以构建起强大的,无坚不摧的世界。就像柏拉图学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并且延续着。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是其中一员。

  其次,苏菲作为一个小说人物,存在于上校的存在,她的命运是被编排好的,她最后挣脱上校的意志,跳出了故事的结局而得以永恒。

  那么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有些时候,我是否又是父母、朋友老师的“小说”中的人物呢?我是谁?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朋友的朋友……却常常忘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自身。于是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了原先想要做的自己。如此,我们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别人的小说中,或者说在他人的标准中。就像父母为我安排的一定是最少受伤害的模式。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其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他所说的孤独感,即是从人群里跳脱出来,做自己——当然,这样的人就是孤独的。

  那个叫苏菲的女孩,其实也就是我们自身。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四):人生如星尘

  《苏菲的世界》改篇自同名书籍,讲述即将迎来十五岁生日的挪威少女苏菲散学回家,像往常一样检查信箱,却意外地收到一封寄给自己的匿名信,信里只有三个字和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是谁?”,由此展开一段奇妙的西方哲学历史之旅。旅途中,匿名信的寄送者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中年人艾伯特,从此他也成为了苏菲的个人哲学教师,他由远古神话讲起,至现代哲学为止,途中所提到的哲学大家均以生动的形象出现——这是书本无法做到的事情,电影在其中一一呈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休姆,甚至到达尔文和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克思等等。还有一点电影中呈现得非常好的就是将各国语言夹杂其中,拉丁语、挪威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等等,书中虽然也稍有涉及,不过语言的魅力只有念出来才能更好的呈现。电影将各大哲学家“复活”的同时,也“复活”了各自的语言。

  但《苏菲的世界》的吸引力不只体现在西方哲学史入门上,还在于它精巧的故事悬念设置,除了苏菲这条叙事线之外,还有接着出现的少女席德一线。双叙事线交互进行,开始时看不出其中的关联,看到故事快到尾声,同时也是高潮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苏菲不过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笔下的一篇故事的主人公罢了,这样的真相有些太残酷,难道我们全都活在某一篇小说里面?亦或是某一部电影里面?苏菲最后和她的哲学导师艾伯特一起,挣脱了少校的控制,逃到了席德的世界里,却无法触摸席德世界的任何物质。

  “我是谁?”

  少女苏菲对着信封上的三个大字一筹莫展。相信这个哲学终极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思考过,并困扰过。我是谁呢?撇开姓名、职位,撇开一切后世加诸于“我”身上的东西,真正的、原始的、最初的“我”是谁呢?如果人有灵魂的话,在灵魂找到这一躯体之前是否也存活过?那么它是什么呢?电影中苏菲发出了感慨: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权力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我们都有想过这个问题,却不得不无疾而终,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是追究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思考这个过程本身。

  仿佛只有曾经寻求过生命本源,才能用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自己。从而获得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甚至陌生的新视角。

  “哲学是什么?”

  电影的开端用一个几乎全人类都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引出了电影的主题:哲学。哲学是什么呢?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中国人都可以背出: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科。而电影用一个非常新颖的形象来比喻。试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魔术师突然从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然后将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我们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物,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清楚。

  真是佩服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形象。比起直接干巴巴地开始陈诉哲学史的开端,这样的开头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电影中还提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必须要有好奇心,就是对即便是日常的事物,也有惊讶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自愧弗如。孩童时期或许还保有充沛的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的,自己的好奇心也被所接触的事物给消磨地七七八八了,尤其是还有“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谚语的存在。这不得不说有些悲哀和无奈,当我们渐渐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感到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也就将自己变得平庸无奇了,至少在普遍意义上,沦为平庸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但杰出的人总归是少数,大浪淘沙,在历史洪流中流传千古的,相比起存活过的总数而言,少之又少。

  “我思故我在”

  文艺复兴时期,电影中的大文豪莎翁正在排练哈姆雷特,男主角深情地却又好似在喃喃自语对着苏菲说:“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其实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不禁有个出戏的疑问:难道哈姆雷特是天平座?笑。编剧当然不会无厘头安排苏菲也这样想,但也没有深究。

  镜头去到一座钟塔楼上,长头发的笛卡尔转过身来,稍作思考,一句简短的拉丁语从他嘴里蹦出:“Cogito, ergo sum.”即便没有字幕,我也知晓笛卡尔最负盛名的一句名言是“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同学口中出现过,在课外读物上出现过,在教科书上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名句也(频繁地)出现过,但我自己从来没有去了解笛卡尔是经过如何的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电影中,苏菲的导师艾伯特简短地介绍:笛卡尔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样的怀疑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 ergo sam.(我思故我在)。

  “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英国哲学家伯克莱的名字在电影中很早便出现过,但直到讲到他的年代的时候,艾伯特才给苏菲,也给无数观众讲解了他的思想。根据伯克莱的看法,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做梦时一样。提到梦,不得不提庄周。果不其然,虽然主要是讲西方哲学史的《苏菲的世界》,在梦的领域也提到了这个伟大的中国人和他的蝴蝶。关于梦境,我虽然知道它是大脑皮层的产物,而且人们在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三到四个是常态,那些以为自己一夜无梦的人,只是并没有在REM(Rapid Eyes Movement快速眼动)时期醒来罢了。但是我自己本身也禁不住在每一个梦境中醒来时,迷迷糊糊地想:“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回到电影,艾伯特继续介绍伯克莱,伯克莱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本身都是存在于天主之中,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有我们心灵虚构的产物。

  由此苏菲害怕地说:“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最后观众会知道,编剧对双线故事的设置也正是按照伯克莱的世界观所设置的,苏菲只是席德爸爸笔下的人物,席德爸爸对于苏菲来说就像是天主一般的存在,而席德爸爸也会有一个天主,苏菲正是借此逃脱了席德爸爸的控制,抛弃了他所创造的太虚幻境,来到与自己造物主相同的世界里面,虽然存在的形式相当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鬼魂”。

  我其实是看完书之后再看电影的,电影将书籍的内容形象化,但相对的,书籍能够讲述的东西会多得多。书里有一段话让我感触莫深:“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来到世上一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曾因为苦寻生命的意义未果而烦恼,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这时候有位朋友开导我,正因为有死亡这件事情存在,才显得生命的宝贵啊。而这次受《苏菲的世界》书籍和电影的双重带领,我大致了解了西方哲学的走向,也在各大家的思想闪光处,收获一些关于“存在焦虑”的共鸣。在看的过程中,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好就是高一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当时所学的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不过庆幸的是,并没有与之错过,这样掠过西方哲学史,认识了几位从前未听说过的大家,真的十分庆幸。

  但是正所谓懂得越多,不懂的越多。浅略的了解所带起的好奇心就会想要加深了解,比如说庄周的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柏拉图的洞穴、康德的道德、黑格尔的理性……学无止境。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五):虚构和真实,头脑里的循环嵌套

  正处于转型期的我,辞去原先稳定的公务员职位已有8个月左右,之前花了大概两个3个月尝试了新的工作,前两天刚刚和全家去南京,宣城,湖州随性的自驾了一圈回来,再倒回到此刻,我正在豆瓣上写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影评,而我还没有看完。

  翻看书架上的《苏菲的世界》,很厚,看不下去,就找来找电影来看

  在看到电影大约2个小时后,才明白苏菲和里面的角色是虚构的,不过虚构的又如何呢?又能说,什么不是虚构的呢,哲学的很多命题都是大脑里虚构和想象出来的。《苏菲的世界》这个作品是虚构的,不过在现实世界的名气远远高于真实的作者的名气。庄周梦蝶,真实和虚幻,真的很难界定。

  苏菲甚至要逃避上校的控制,而苏菲和上校又都是作者的虚构创作,这一切有点像个俄罗斯套娃。事实上,这种嵌套解构做了两层之后,基本上就很难识别和逃出来了。读者代入的是主角,而主角只是另一个角色下的皮影虚构,而另一个角色又是另一个角色的虚构。不过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元素都是哲学议题,所以,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解梦角度来看,看似光怪陆离,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分形结构。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识别出整体。从这个角度和意义上,从事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解构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也在想创作某种文学作品。这种设计很有趣,其实就是骗过了自己,才能骗过读者,才能骗过更多的人。

  我曾经有过关于武侠小说的构想,总觉得,武侠的主人公是极度幼稚和好运的人,不过,我更希望更多的把重点放在过程的练习上而不是结果上。这种练习是有意义的,任何事情的尝试和练习都是有意义的。

  昨天阴差阳错抱了一个狗回来,长的其实挺可爱。在照看的过程中,我总是试图建立某种规则来更好的处理这个事情,而事实上,我有时并不知道养狗需要考虑哪些要素。主观想象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别。主观想象也许有很多的动力,不过并没有明确的结果掌控力。实际操作会在现实的具体情境约束下,这大概是虚构和真实最大的区别吧。

  苏菲的最后结局,是苏菲获得了永生,真实的作者死去,虚构的作者消亡淡出。而主角苏菲承载了最大的荣光,得到了永生。只要有人阅读,她就一直存在。犹如那美丽的歌剧,让人陶醉沉迷。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六):这世界纷纷扰扰什么是真实

  故事走出开始好远,才明白什么苏菲,什么大叔,什么哲学,什么奇幻的种种境遇,不过是上校笔下的小小人儿,关于命运,他们无力挣扎。上帝没有想过,他肚皮子底下的孩儿们,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乎,一支笔,一条线,开始画下句点,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演变成历史。旅程即将落幕,层层建筑垮塌,塌陷之后便可重建。

  淌过多瑙河的湖水,拨开中世纪的迷雾,探寻生命之真谛,苏菲和大叔终于解脱了上校的束缚,逃离了命运的藩篱,他们活了!可是,活了的苏菲却没有人看得见,大叔告诉她:哲学的字典里没有交合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局外人。局外人,多么贴切。平行世界里的我们,有没有这样一个上校,写下分分合合聚散起落的命运之谱?有没有那么另一个苏菲,在试图逃离自己的命运,妄想做自己的局内人?也许是有的吧,哲学于我,艰涩浩瀚变化万千,迷惑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也参悟过康德的红色眼镜,不懂,依然是纷纷扰扰的世界。

  那么,平凡如我,能否在纷纷扰扰的万千红尘中,囫囵求一个现世安稳?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七):哲学的无奈

  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 写给15岁的孩子们看的

  那时只读那些只读名著丛书系列的我刚刚上了初中 明白自己的怪癖 我常常去那些教语文的叔叔阿姨家找书看 甚至搬回一整套的《史记》 我记得有个叔叔 他的书房晦暗潮湿 一排排竹藤书架把小小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 我看到了一本厚厚的书 绿色封面 像是布满了灰尘一样的颜色 纸泛黄 那是11岁的我 2003年的冬天 离《苏菲的世界》出版12年

  11岁的孩童 如何去拷问自己是谁 又是从何而来 我明白生命的实质 但无知于意识形态的自我 用读故事的节奏一页页翻过 一个个哲学家出场 在我眼前晃过又离去 只记得情节的发展 而那些生涩的理论 并没有像书腰上说的浅显易懂 最后一章结束 还书 换另一本

  高中的时候 班里突然很多人在看《苏菲的世界》 我没有勇气重拾打击自己理解能力的哲学 是的 我已经知道了那些哲学家是谁 他们各自的理论是什么 欧洲历史与思想文化史的大事件 但我仍旧单薄 不能负担思考的重担 而那时的我 放任于庄周的虚无 不敢跳出主观情感去审视物质与理性

  然后 现在 大二的我 过了看这本书的年龄 反而看了更浅薄的电影

  我仍旧无法定义我是谁 我从何而来 据说提问是哲学思考最好的方法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所以这是我不求甚解的最好借口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变成了马基书上短短几句话 考试过后 不再记得

  如果有一天 我发现 上帝没了 我是不是 也变成了疯子尼采 不 我只是缺乏信仰的小人物

  理想和现实 是不是不能见面的双胞胎 就像苏菲和希尔德 但 苏菲是理想希尔德是现实 还是苏菲是现实希尔德是理想 希尔德一开始就知道了苏菲的存在 苏菲逃离了被创造出来的世界看到了希尔德却触碰不到 这是理想无法被实现的隐喻么? 可我一直坚信着 哲学不是让我们绝望而是自知并前行

  苏菲对着镜子尝试着用不同的名字称呼自己 也许 那是内心里潜在的 在特定的时刻会表现出来的自我 但他们是那么陌生 我对着镜子眨眨眼 镜子里的人也对我眨眨眼 不管是虚像还是实体 都是那个对自己不满意的苏菲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生命中的艾伯特带着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历史 懂得了思想家们的思考 探索如何反抗被控制的人生 但最终 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早已被设计好的世界里 他们叫我苏菲 我点头微笑回应 我一直在想 故事的结局是否有在暗示无奈 命运是确定的 你要做的 是微笑和接受

  但我更喜欢 在确定的无法变革里 添加一些脚注 自己创造出来的脚注 于是在最后一章 上校没有写到乔治把车开走了苏菲和艾伯特来到了他们的世界 这像是小小的恶作剧

  你说 艾伯特和苏菲 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希尔德的妈妈无法感觉到站在背后的他们 等待爸爸的希尔德不知道苏菲一直在试图引她注意 而艾伯特的笛声 更是从来没在他们的耳边响起过 如果哭泣是因为他们失败了 没有真正逃离被掌控的世界 那为什么 他们还带着笑呢

  一本书的力量是可怕的 人们会因为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而自杀

  我们始终在思考 who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意识和物质 存在的意义 不管你愿不愿意 总是会思考这些问题的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八):思辨即幸福

  “我们虽然是哲学研究的框架,仍能享受乐趣。”影片的最后,这么一句话感动着我。

  高中时,我看过原著,陌生的题材加上作者非同一般的故事叙述方式把我弄得有些糊涂。怎么小说的主角又变成了书中人物小说的主角了呢?

  直到观看了这部久负盛名的哲学史小说的电影版。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全神贯注,因为交响诗般的音乐,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使信息传达非常明确。

  个人认为电影改编得非常成功,导演非常到位的把握了电影这种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把现实与虚构的关系,甚至一些难以名状的意象都展现了来。

  影片一开始就围绕着两条线索:一条随着艾伯特对苏菲的“信封式提问与指导”,展开了对世界哲学史的一次回顾和梳理,同时还掺杂着对欧洲历史重大事件的回顾,另一条线索就是苏菲和艾伯特从“书中人”变成“真正自觉的人”的过程。最近在读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把人的精神层次分为了三等: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其中独立期:即人类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影片中苏菲一开始和艾伯特一样,只是少校所创造的小说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限制,随着剧情发展,十五岁的苏菲明白了自己的境地,然而她最可嘉的一点就是:拥有连艾伯特都不曾有过的勇气,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去试一试,逃离这个虚构的小说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虽然当苏菲来到了现实世界后,她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到了,她发现自己和艾伯特对于别人是毫无存在感的存在,永远没有交合点,于是影片的最后他们又决定回到自己的世界。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是终点,然而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已完全不同,他们真正领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即“我们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

  重点就是“永恒”二字,如果说苏菲和艾伯特离开鲜活的人类世界,回到书里是某种形式上的死亡的话,那么导演似乎留给我们一个问题: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它是另一种永恒?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怀疑”就是他们最高的信仰,只要有“怀疑”,“思考”就不会停止,即使看不见存在答案的可能性。这是哲学的绝望所在,也是哲学的希望所在。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九):哲学启蒙

  lt;p>仍然依稀记得第一次在电影频道看到时的震撼,少年哲学启蒙。脑子里开始想些我是谁,存在,生死的问题…后来还见过一次原书作者要了签名,告诉他了这经历,不过我想他大概听的多了~</p><p>只有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p><p>从神话到古希腊哲学(儿童时代),中世纪(早上4点到下午2点,漫长的学生时代)的黑暗,文艺复兴(15岁生日,开始讨论,创造)… </p><p>贯穿历史,艺术,宗教… </p><p>我们是真实存在的吗?</p><p>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吧……</p><p>我思故我在 Scentio, ergo sum? (Je pense donc je suis)</p>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十):还是要一直学习啊

  看了《苏菲的世界》突然感到后背一整发凉,人是可以如此的去无限的去思考,无限的去想象,无限的去思考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无限的去想我们究竟想要什么,那个东西对我们有没有利,无限的去追求什么是真理。于是我们去思考,我们去学习,可是面对如此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不了解的东西,竟然有那么多知识还要我们去学习,此时我们更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当苏菲最后意识到自己无非也是一个作家虚构出来的人时,由于她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她是脱离于作家而独立存在有独立思想的一个人罢了,所以她便没有因为她是被虚构出来的人而感到自己的空虚无助,她没有因为现实而害怕,而是平静的说了句晚安,安心的睡下,最后,作家也能看到周围战争不堪的现实微笑的写完自己的小说。这又谈论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动力,或者是信仰是什么。我不敢妄下定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会对生命不同的定义,这和他们接触的东西他们的思想有关,当然也没有谁的高贵谁的低微之说。

  人类因为能够思考,所以开始了思考怎么生存于是开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试着创造,创造出了初级的文字,绘画,音乐,大抵就是原始人的山洞画,象形文字,狩猎工具。这使我们不同于野兽。而人类,现在的我们,又分为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安于现状或者说不敢与“我们到底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思想抗争的人,就像苏菲和她的朋友看电影的那一幕,苏菲的女朋友和她的男朋友由于人类基本的欲望而拥吻,苏菲旁边的准男朋友因为意志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和苏菲接吻,而苏菲也许知道他的准男朋友的想法会因为理智知道不会因为没有爱而接吻而是继续去看影片。是啊,科学教会我们知识,而哲学教会我们智慧,这种智慧大概是辩证法或者是自圆其说?再或者是论证或是一步步的证明?比如大马哈鱼什么时候逆流而上,最后产完卵“悲惨”的死去,这是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大马哈鱼的自然规律一成不变,比如这里的悲哀便不属于科学,而属于后者,带有了个人情感在里面;哲学会教会我们智慧,告诉我们大马哈鱼的行为或许是悲哀的,那是艺术家或者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或许不是悲哀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们最简单的使命便是繁衍后代,使命简单,于是生命完成后也不会感到悲哀,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自己,问自己,在这世界上的使命是什么。

  也使我感到自己学的东西都还太少啊,太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