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死比尔》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杀死比尔》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11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死比尔》经典观后感集

  《杀死比尔》是一部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乌玛·瑟曼 / 刘玉玲 / 薇薇卡·福克斯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死比尔》观后感(一):杀人也很艺术

  暴力的戏很多,杀人的戏很多,为什么“杀死比尔”成了经典?道理很简单,杀比尔昆汀算杀出了自己感觉,形式上的个性有时比内容的个性更重要。

  情节,很简单,一个复仇的故事,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没什么太多的善恶忠奸、启承转合,昆汀说过:“暴力具有独立于观众个体的审美意义,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暴力,就像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歌剧”(大意)。于是,昆汀要做的,就是把杀人拍得如同歌剧般精致、好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杀死比尔”中:节奏掌控简练、老到,镜头表现自然、流畅,色彩鲜艳、缤纷(虽然似乎就是杀人的节奏、镜头和色彩),昆汀给暴力还配上逼真的音响,动听的音乐甚至插曲,没错,我的形容词是“动听”而不是“紧张”或者“悲伤”,实际上电影中音乐、插曲大多是欢快、悠扬、令人愉悦的,再加上偶有歌舞点缀其间,飙飞的血浆如同扬起的彩带,你会觉得这象什么?没错,CCTV的春节晚会,和春晚一样,昆汀甚至也搞起人海战术,一大班配角以喧闹、略带夸张地表演方式围绕、烘托着场中央的主角,然后被她砍瓜切菜地一一KO,而那换场景、换对象但不换主题即杀人的段落则无疑就是一气呵成的串烧歌舞。

  《杀死比尔》观后感(二):仅仅是这样

  那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刚刚被前男友赤裸裸的甩了,他抛下我在国外跟一富婆好上了,后来又反悔来找我,我自然是没有再搭理他。可是刚刚被甩的人的心情还是很郁闷的,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想狠狠的打他但是被人拉扯住却动不得他一根手指头……

  哎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偶然就看到了这个电影,女主角也是很委屈的被男主给毙了,后来醒后决定去复仇,最后复仇成功还意外找到了自己的女儿。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女主,在电影里狠狠教训了那个负心人。这不是部有多少煽情戏段的电影,我却看的稀里哗啦!后来又找到机会再去看它依然稀里哗啦!直到好几年过去,心里才慢慢平息了。这部电影相对于我来说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有时候感觉像是一颗定心丸,我们要相信自己总会战胜邪恶的敌人,我的付出不会白费……

  《杀死比尔》观后感(三):向张彻致敬,向昆汀致敬

  “报仇一定要冷静”。昆汀在故事的开篇就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复仇。而这样的故事主题,加上开头熟悉的音乐和邵氏“SB”字样,就知道远在美利坚的流氓导演昆汀在向自己的偶像香港动作片大师张彻致敬。

  虽然是90后,可是对于好些年的港片脑残粉来说,张彻这样的名字依旧是不可忽略的,张彻的电影在现在来看依旧很好看,《刺马》《独臂刀》等经典现在依旧是不可不看的。张彻的影响力在华人影视圈也是无可比拟的,《刺马》的副导演吴宇森在九十年代拍出来《喋血街头》向张彻致敬,前几年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依旧是向张彻《刺马》的致敬,更不用说影视圈众人对于《独臂刀》的致敬和翻拍了。

  所以,港片粉的昆汀怎能忘了向张彻这样的大师致敬呢!

  杀死比尔,首先是一个复仇片,是一部典型的《独臂刀》类型的英雄片,整个故事的建制是典型的张彻式英雄复仇式故事。开头,主人公(英雄)处于劣势,几近于死亡,昆汀不同的是直接展示给观众的是一个赤裸裸的劣势,新娘被虐待的不成样子,加上大反派(其实是爱人)的变态的话语和脑袋上血腥的一枪,不去渲染反面人物是怎样欺负我们的主人公的,不去渲染英雄人物的反抗,有的只是绝望,而这样的开局无疑更加有力。

  然后就是英雄人物大难不死,得遇高人相助。不过我们的主人公没有这么幸运,虽然大难不死,可是就她的是没有怜悯之心的警察,接下来等待她的是医院工作人员用她的身体去赚钱,让那些性饥渴的男人满足自己的欲望,这还不够,独眼女人还要来给他补上一刀,可是补刀机会都不给,要让她生不如死。昆汀开始部分对于主人公弱势地位的渲染时张彻都比不上的。可是,无论如何,我们的英雄还是活下来了,靠着自己的意志。而且得到高人相助,日本高人服部半藏破坏自己的誓言为新娘铸造了一把最好的日本刀,接下来这把日本刀展示了惊人的杀伤力。当然,在2里面,依旧有高人相助,刘家辉饰演的中国高人白眉传授的绝世武功帮助新娘最终完成复仇。

  当然最高潮的部分是复仇部分,这也是电影最热血的部分。新娘武功学成之后,手中又有绝世兵器,当然要按照名单逐个复仇了。第一个死的人过于弱势,当然用不上服部半藏的宝刀了,刘玉玲饰演的日本女杀手才是第一部最大的BOSS,所以对于这部分的渲染时很棒的,当然这时候作为港片粉的昆汀不忘了向李小龙致敬,新娘一身黄色衣服,面对一众日本黑帮精英,不得不让人想起猛龙过江里的李小龙,不同的是李小龙靠的是中国功夫,新娘靠的是服部半藏的宝刀(北野武看了一定不满,怎么日本黑帮精英这么菜,被一个美国妹子打的七零八落)。接下来的复仇更是险象环生,不过还是最喜欢和刘玉玲决斗这一段。

  为了更好地向张彻致敬,昆汀特意请来了袁和平做动作指导,还请来七十年代很红的动作指导刘家良的弟弟刘家辉(没看过他的影片,据说当时很红的动作明星)扮演中国功夫高人,很多外景拍摄风格也是很典型的张彻风格。

  当然,如果昆汀只是向张彻致敬拍一部美国人演的香港动作片,昆汀就不是昆汀了。昆汀无论是拍什么类型的片子,都要加入自己的风格,他只拍昆汀风格,那就是他自己的昆汀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是吴宇森,《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有着用不完的子弹,当然还有飞扬的飞鸽,比起同为张彻弟子的吴宇森,昆汀无疑更加暴力,当然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美学。

  昆汀的暴力美学少不了音乐,如果没有经典的配乐,昆汀的暴力美学只是暴力,没有配乐的渲染,情节再怎么险象环生,也不会有这么大吸引力。昆汀年轻时候不仅看了好多电影,也听了好多音乐,影片中的配乐曲曲经典,却都不是可以为影片定身量做,而是四处收集而来,大杂烩而成却放的天衣无缝

  印象最深的是独眼女“加州山蛇”出现的时候那一段口哨,这一段口哨是六十年代一部电影《Twisted Nerve》的同名配乐,中文名叫魔鬼天使,放在那里展现的是魔鬼天使一样的“加州山蛇”,用的恰到好处

  一开始,只有单独的口哨音。口哨轻快诙谐,像一个游游荡荡的人四处闲逛,画面也正好是“加州山蛇”步履飘逸的样子:镜头从背影到鞋跟,再从鞋跟到手中的伞柄,最后拍到正脸,每一次切换都像口哨音一样干脆轻快,此时除了“加州山蛇”脸上的眼罩,并无惊悚之感。随后,合成器伴奏音加入,时间正好卡在“加州山蛇”移出镜头而画面沿着空荡荡的医院走廊前行的时刻。这时伴奏音和口哨音是不和谐的:不仅在音调和节奏上不和谐,伴奏音还有着一股凸于口哨音的锋利冷峻,这和走廊中光线渐暗形成的压迫感呼应,惊悚感开始沁入。之后画面一分为二,一半是病房中新娘的脸,另一半是“加州山蛇”在谋杀前的准备工作,口哨音和伴奏音这时像两股溪流汇聚到一起,连同镜头的两半也一起汇聚,把惊悚感烘托起来,达到了一种微微躁动的小俱声势的恐惧。突然,口哨音和伴奏音又分裂了,伴奏音急速下滑、跌跌撞撞,而口哨音一如既往地平缓,再看镜头——恰好是“加州山蛇”在用针管抽取谋杀新娘所用的毒药。

  最后,口哨声渐歇,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管弦乐打击乐的大合奏,轰然汇聚在一起然后四散开来,与此同时,“加州山蛇”准备就绪,她戴着眼罩、托着毒针和托盘、面目狰狞,在杂乱的轰轰作响的音乐中,迎着镜头走过来,走向新娘的病房——昏迷的新娘坐以待毙

  昆汀的暴力美学之所以独步影视圈,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与他鬼才一样使用的配乐有着很大的关联,每一曲子都看似信手拈来,用起来确实天衣无缝,甚至是无可代替,这是昆汀的鬼才。

  当然,昆汀对于张彻的颠覆不只在于完美的暴力美学,还有就是电影的主题还有爱情。张彻的电影向来阳刚,注重快意恩仇,女人在片中是分量很少的,更不用说爱情,注重的是兄弟情的刻画(当然在腐女眼里就不好说了),而昆汀直接颠覆了这一点,不仅英雄人物是女人,影片主题在快意恩仇之上加了儿女情长,无疑,《杀死比尔》更是一部爱情片。

  当然,昆汀花了四个小时去渲染复仇,对于爱情的渲染的时间缺少的可怜,结尾处新娘用“五雷轰心掌”结果了比尔的时候更是简洁,几乎没有情感渲染。当然,没有可以渲染的爱情不代表没有爱情,反而是更浓烈的爱情,只不过我们的主人公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同样具有张彻电影的阳刚,除了最后在厕所哭泣的部分,几乎不去渲染爱情,可是这样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更加令人心痛

  故事开头部分,新娘歇斯底里喊出“我怀的孩子是你的”的时候,变态杀人狂说出“此时此刻受虐受罪的不是你,而是我自己”的时候,就应该怀疑这一段复仇绝对有更深的故事。昆汀对于爱情线索的笔墨用的不多,但是绝对不会去省略,所以一直期待着知道他们的爱情,不过昆汀不给机会。

  “在测试条变成蓝色前,我可以从摩托车跳到高速飞驰的火车上,为了你。但测试条变蓝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因为我要做妈妈了……你能理解吗?”一个女杀手对曾经给了她脑袋上一枪的爱人说。

  除了爱情,这还能是什么?

  第二部最后部分的那一段晚餐时最喜欢的部分,也是高潮所在。一部复仇电影的最后部分竟然那么温馨,虽然不可避免地悲剧收场,可是终究少了血腥。最后时刻新娘和比尔的对话,估计很多情侣都很熟悉,只不过是情侣间的吵架而已。一般而言,第二天去哄一下就可以和好如初,可是两个拿着服部半藏宝刀的人吵架就很危险了,更何况有一个人还会五雷轰心掌。

  可惜,曾经读过无限美好时光的他们,当一方消失的时候,另一方疯狂的去寻找,都那么重视对方,最后却只能互相举起不世出的服部半藏刀,他们都对对方做了最残忍的事情,都疯狂的报复,他们的爱情里,没有忍耐。但是他们又都是最熟悉彼此的,所以才会在对方最容易受伤的地方插上一刀,似乎只有这样,他们的爱情才会地久天长。爱情里的男女,怎能用常理去理解,要不怎么温柔的告诉对方五雷轰心掌的威力,然后死于五雷轰心掌之下。

  或许,如简媜所说,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须以死来句读。

  最后,和昆汀一起向张彻致敬,在向张彻致敬的同时,向致敬和颠覆张彻的昆汀致敬。

  《杀死比尔》观后感(四):那把刀是有多锋利?

  这是个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大烂片,所谓的暴力美学就是番茄酱溅满镜头。

  首先,导演声称向李小龙致敬的黄色紧身衣丑得要命,打咏春会双截棍的李小龙跟日本刀一毛线关系也没有!

  苦逼的道场女将被女主一刀砍下手臂,动脉血喷涌而出。当看到女主收拾完黑衣人女将没有因失血过多休克还在挣扎时,我发现导演一定看过乙一的《暗黑童话》,他金手指一点就把能力送给女主了。

  中学物理教会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女主和黑衣人搏斗,她对黑衣人手臂、头、腿的作用力相当于黑衣人手臂、头、腿对她的作用力,即等同刀受到的阻力。人有骨头,阻力绝不可能小。她能连肉带骨整块砍下,她用的力决不会小。但导演把砍人当成切火腿肠,女主动作行云流水,手都不震一下,切口处比截肢还平滑。刀,可以锋利,只是金属,不是金刚石刀不是激光光刀,怎能削铁如泥?

  我提议亲爱的缺乏物理与生物常识的导演重回校园接受再教育推荐选择某朝校长会无敌连环踢的某中学,学习之余可以构思下一部烂片

  《杀死比尔》观后感(五):踏上完美的复仇之旅

  早先知道【杀死比尔】这部电影是在 第十放映室 其中穿插着许多炫酷酷的镜头还有那些被誉为‘顶级暴力美学’的盛赞插话---不过,那时小生正值豆蔻年华,脑海中漂浮着太多太多的祖国,太多太多写不完的作业了---

  其实本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不是最后结局时比尔神来的那神点睛启下之笔,而是电影开场2分钟后,那条代号为‘蛇’的受虐女主同第一个被杀的黑人女配交谈时的那种冷静,那种侵人肺腑的仇恨和对世俗的鄙夷,无奈--种种,最后全部都化为嘴角那一丝轻浮的微笑---

  但这并非救赎,也不是解脱,而是对活着本身的无奈,是对命运安排的顺从,当然,这是一种被迫的顺从。

  其实,看这种电影,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治愈

  当电影中的快意复仇被扩大到生活中的无限种可能性时,你就会发现,无论什么都有逃离的理由

  《杀死比尔》观后感(六):暴力也是一种美学

  你要问我昆汀的电影风格是什么,我肯定是不知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电影的发展,把我自己的观影感受缓缓道来。

  从片头开始,鲜艳的色彩和激烈的打斗相互映衬的环境中,主角出现了。这是一部关于复仇的电影。安宁祥和的环境,却有着残酷的现实和血腥的厮杀,但是这份厮杀却丝毫撼动不了一丝这祥和的社区环境,一切仍然还是那么的按部就班。

  一场婚礼的屠杀盛宴正式拉开了这场复仇剧的序幕。西部牛仔的风格,九死一生的女主,开始了她的传奇复仇><。英雄女主,以一当百,戏剧生涯,主角光环开启。

  仇恨是什么?复仇是什么?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复仇是内心最大的宽恕,是对仇恨最大的救赎,是对自己最大的解放,只有彻底的复仇才能换来彻底的平静。

  复仇、命运、快感、血腥、暴力……

  Whatever, satisfaction would be mine.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丝不解,为什么不用枪?美国又不禁枪,来挺机关枪,不是效率更高吗?传统功夫在现代杀手以及黑帮活动中局限性还是很大的。还是,“武士刀”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音乐的节奏感很强。

  整个剧情在冷酷中却又夹杂着一种黑色幽默,例如,田中被杀的场景,明明是血淋淋的,但是却有显得畅快和搞笑,这种对比使得电影的黑色幽默感更加强烈。也许这就是日本人的两面性,一边是血腥杀戮,另一边确实温和有礼的态度,《菊与刀》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快节奏、风格诡异,古典与现代共存的日本,女主像切气球一样的横扫整个黑帮。

  黑白彩色镜头的转换,游戏式的闯关,强烈的节奏感,搞笑的幽默,暴力的打斗。美好的场景再次和血腥的杀戮形成强烈对比。

  这就是暴力美学吧,整个环境成为一种静止的美,悲壮,华丽,残酷,安详,就像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的暗涛。

  Revenge is never a straight line. It's a forest.

  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

  这就是我眼中的《杀死比尔》,纯粹的复仇,崇尚暴力,色彩鲜明,混乱、血腥、夸张、暴力,一切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部华丽的复仇曲。

  《杀死比尔》观后感(七):杀死比尔 Kill Bill: Vol. 1

  昆汀的作品历来有着争议,对这部片子来讲,喜欢的会冠以“暴力美学”云云,不喜欢的会说“这拍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影片中的这种镜头很多,比如:植物人一天恢复运动能力;带着武士刀上飞机没人管;整部片子里没警察,随便杀人;雪地里打斗没有哈气,等等。你可以说是BUG,你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就这样。

  演员方面,千叶真一老爷子挺不易的。

  刘玉玲的两只眼也太不对称啦。

  刘家辉在第一部里演日本杀手,挂了之后,第二部把面具摘了就变成道长了,又挂了,材料一点没糟践。学艺的那一段拍得真复古,是在向邵氏电影致敬么?

  演耍链子锤的女学生的演员是《大逃杀》里面跑步的姐姐。

  最后,所谓最强武功的“五步穿心指”就是《六指琴魔》里鬼圣中的“八音穿心”……

  两部的音乐都很不错的,极有力的烘托了剧情的发展。

  《杀死比尔》观后感(八):处处惊喜的昆汀啊

  昆汀太幽默了,把白眉都弄进去,还五步穿心掌,我看到白眉说出一口广东话的时候我都笑喷了,更可笑的是最后白眉被艾尔给毒死,我笑死了。我真的太意外昆汀把这些不着边的都弄在一起,因为出来的喜感效果太喜感了。

  还有就是女主在杀那些日本人时最后想到把脚都砍了,跟用圆规似的我觉得太过瘾了,反正这些蠢货就是在气喘吁吁,并十分疯狂的冲下楼梯给杀的时候实在太奋勇向前了……还有就是女主弄瞎艾尔的眼时踩烂的时候太过瘾了~~~~~

  昆汀实在是太给闹腾了,真的,我实在想不出哪个词来表达我对他的佩服,特别是艾尔解决后镜头还专门给了那个蛇一个特写,然后就让观众忐忑啊,最后啥事没有就over了,艾尔拿个小本本把那都记下来,并一页页翻着读的时候太可爱了,最幽默的就是艾尔从比尔哥哥的肚子上翻过去的时候配音弄了一个弹的声音。我笑死了……那个白眉啊,弄出那个鹰爪也叮得一声,时常让我觉得他是孙猴子变得,会时刻在你低头膜拜的时候挤眉弄眼一下,在你抬头时候立马还原的样子。

  艾尔那个眼罩上的红十字也喜感啊……

  反正一个都没有猜对,就连婚礼都不是进行时的婚礼,是彩排的婚礼……

  我快爱死昆汀了~~~~~~~

  《杀死比尔》观后感(九):在冲突中构建美的平衡

  蒋勋先生在暴力孤独这一章里讲,成功的人不会可爱,可爱的一定是这些失败的孤独的人。我突然想到,失败和孤独背后留下的隐喻,也许是一片富有可能性的空白。正是源于这些尚未实现的可能性,使得失败看起来多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神秘感。而复仇,很巧妙的扩大了成功与失败间的悬殊,创造了一种新的秩序和平衡。这正是美的韵律和杂糅着冲击与快感的来源。

  换言之,今日的失败造就了明日的成功,越是失败,就越是成功,张力越大,快感也越多。

  也许这样说不够准确,但不可否认,当逻辑性不复存在,道德的合理性就成为了美与暴力的桥梁。这也许是杀死比尔薄弱的情节推动后却依然充满张力与节奏的原因所在。

  道德的合理性可以自成逻辑,构造平衡。

  暴力孤独里谈到,真正的革命并不理性,是一种激情,而暴力美学,包含了人性不同向度的实验。当我们处于安全的状态中时,让他人代表我们 置身于生命最大的危险中来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也许揭露的是深藏于每个人内心中的黑暗一面。

  暴力在部落时代隐含人类生存最早的价值和高贵的情操……内在的原始暴力欲望会爆发出一股征服的力量,那是原始人类在自然和旷野中,以体能保护族群的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暴力这个词本身代表了一种基于力量感的保护和征服,暴力是一种越界的权利。如果暴力是一种野蛮,在失去了暴力的同时,我们其实也丧失了生存的力量。就像黑曼巴一样,在无知无觉的四年里 任人强奸凌虐,毫无尊严。

  最有意思的一幕是当黑曼巴砍断那个小男孩的剑后 狠狠的在他屁股上打了两下,这让我想到加缪《正义者》中的那两个孩子,当杀手看到暴君旁边一派天真烂漫的孩子时,杀手忽然开始思考,我要杀的是这个暴君,孩子却是无辜的。这与似乎是笑料的反转存在着惊人相似的逻辑一致。所以蒋先生讲,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这是昆汀的高明所在。

  暴力决非简单的动作与血腥堆砌,在本质上,暴力是一种对人性的复杂思考。玲饰演的黑帮老大背后是目睹父母惨死的痛与隐忍,这似乎照映了影片刚开头那个目睹母亲被黑曼巴杀死的女孩,可更高明的是黑曼巴只是轻轻的丢下一句,when you grow up. if you still feel raw about it. l will be waiting.

  这令人震撼,因为她已明白,今天的这个女孩儿,正是昨日的自己。

  而让我震惊的更来自于弹幕群体的低智与冷漠,人们只管痛快只纠结逻辑与主角光环的合理性,却丝毫不在意这种暴力里所蕴含着的对于人性的悲悯。也许无知才是最大的暴力,就像那些弹幕中的键盘侠,就像此时此刻坐在这里打字的我。

  唯有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美才会成为可能。

  《杀死比尔》观后感(十):差点错过这部浓黑的好片

  给电影起名,是个技术活,又含金十足。

  甚至可以说,片名就是全部。

  片名好坏,能决定一个电影的票房,以及世俗功名。

  比如,最近上映的《八月》,导演原名《昙花》。

  但片方觉得昙花太具体了,没有想象空间,遂决定改名《八月》。

  这一改,后面的事大伙都知道了,一部成本几十万的作品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譬如说,《无间道》的名字,就取自《涅盘经》第十九卷“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说白了就是十八层地狱中最底层。

  但你要叫十八层地狱,或者阿鼻地狱,是不是就有点low,且没内涵。

  “无间”呢,一听就高大上,文化气也足。

  比如一些杀手类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没有假期》,这些名字听了之后,容易有感,进而愿意去看。

  但有些电影,起名就像开玩笑一样。

  这部《施耐德对决巴克斯》,英文原名叫“Schneider vs. Bax”。

  中译直接音译过来,特么省事。

  这么没有特色的名字,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烂片,被漏过去。

  如果不是番叔看到了导演是荷兰人亚历斯·冯·华麦丹,就极可能和这个片子失之交臂了。

  此人的标准照,长着一张艺术范的鬼才脸。

  电影如其人,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总让观众抓狂烧脑。

  2013年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很奇葩的影片《博格曼》(人名就是片名,就是这么个性,就是这么不功利),就是他的作品。

  影片中的主人公博格曼是一个住在地下洞穴的流浪汉,被人追杀。

  他跑到了一对夫妻的别墅里,一系列奇葩怪异惊悚的事情陆续发生了……

  晚上,博格曼趁夫妻二人睡着时,全裸地趴在玛丽娜身上……

  他在理查德家砍树,挖池塘,控制保姆,给孩子们灌药,纹身,让玛丽娜做怪梦……

  影片朝着越来越奇葩的方向前进,结尾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影片在当年没有获奖,却让全世界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荷兰导演印象深刻。

  在中国,网易娱乐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树立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好莱坞电影世界的电影空间,这是属于欧洲电影的贵族气质和原创精神。

  豆瓣的评价则是一片凌乱。

  之所以说上部电影的评论,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心理准备,下面我们将坐上心灵过山车。

  番叔开扒。

  施耐德一名公司职员,但真实身份是杀手。

  老板梅尔斯滕是个杀手中间人,他让施耐德去杀一个叫巴克斯的作家。

  每个人都有家庭。

  施耐德有个幸福的家庭,漂亮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女儿,宽敞的公寓。

  在众人眼中,他就是个很成功的中产阶级。

  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如果不是一个杀手的话,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再看作家巴克斯(饰演者是导演本人,真正的自编自导自演)。

  巴克斯年过六旬,是一个瘾君子,每天沉浸在酒精、毒品,滥用药品。

  也少不了女人。情人娜丁和他女儿弗兰西斯卡的年龄相仿。

  弗兰西斯卡成人多年,却一事无成,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和精神抑郁。

  巴克斯却向她推荐印度大麻,各种治疗睡眠的精神类药物,让她睡觉。

  导演怪咖,不按常理出牌。他把重点,放在了“人性”上。

  哪怕是杀手,也不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也会有家庭,也会因为家庭的琐事而苦恼。

  而家庭戏,就代表着居家过日子的写实风格。

  因此,本片的风格,真是——

  迥异靓丽的风格。

  阅片过千的老司机,提起警匪题材,或者杀手电影的类型片,一定会涌出很多画面。

  譬如说《枪火》,夜色中五个人摆出的pose。

  《无间道》天台上的对峙。

  杀手形象或者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憨厚霸气的大叔。

  或者是《机械师2》这样的冷酷硬汉。

  如果你用这种经验看这部电影,就大错特错了。

  不光杀手形象不同,连画面风格上,都是迥异的。

  你看,施耐德整洁的,充满了温馨的家,整个中产阶级的既视感。

  白色基调,配上浅色的家具,好像进错了宜家商场。

  梅尔斯滕的办公室,米黄色的墙色,还种着仙人掌。

  再看外景,水天一色,巴克斯的湖边度假屋。

  芳草萋萋,茂密的湖边芦苇。

  每一帧画面,都没有类型片那种阴郁,而是天人合一的环保画风。

  看这些剧照,告诉你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你也会信。

  《博格曼》中,导演不用音效,不用特效,靠写实的手法,创造了寓言体的魔幻故事。

  这次,依然是没有特效,用大量的风景画般质感的画面,来反衬出杀手的血腥故事。

  而故事的复杂程度,超乎了你的想象,让你被迫不断说脏话。

  奇葩错落的关系。

  作家巴克斯是个儿童杀手。

  施耐德到了湖边,撞见了巴克斯的女儿弗兰西斯卡,开始面对一系列的难题。

  难题1:杀手“心地好”,怎么让弗兰西斯卡离开。

  难题2:这里是保护地区,护林员出现了,把施耐德赶走了。施耐德因为被发现,只能再回去易容。

  难题3:皮条客带着老妓女吉娜到了这个城市。因纠纷,吉娜逃跑到施耐德易容的地方。施耐德救了她,打昏了皮条客,又易容成皮条客的样子,还借用了他们的车。麻烦事是得带着这两个倒霉蛋去执行任务。

  难题4:弗兰西斯卡出走,又回家,巴克斯家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人。

  难题5:老板把他卖了,原来这次任务是要杀他……

  在剧情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会发现,巴克斯也是杀手,作家是掩饰的身份。

  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梅尔斯滕把施耐德调到度假屋附近,然后通知巴克斯狙杀对方。

  理由是,施耐德是个罪大恶极的儿童杀手。

  可巴克斯被酒精、毒品给烧坏了脑袋,却忘记了这项工作。

  女儿的事情够他操心了。女儿抑郁,自卑,快发展到精神病状态了,他却只能给她推荐毒品。

  他接到梅尔斯滕的电话,结果,他也有了一堆难题。

  难题1:女儿处于危险之中。

  难题2:他的爸爸老巴克斯带着小蜜来了。

  难题3:女儿一生气,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难题4:他早晨赶走的情人,带着个小白脸回来报仇。

  难题5:傻老板把发给他的短信发给了对方,已经不存在“伏击”的可能性了。

  难题6:他的脑子被酒精,毒品,药品烧出了问题。

  和施耐德的难题一样,巴克斯也需要一个个的解决。

  这么多人物碰撞在一起,却毫不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都是自然而然的加入,又集体性的搅局。

  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作用,像蝴蝶效应一样,用无意中的小概率事件来改变剧情。

  这样类型的电影番叔顺嘴清点一下,像盖·里奇1988年的《两杆大烟枪》、科恩兄弟2008年的《阅后即焚》、罗伯·明可夫2011年的《捕蝇纸》、以及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无人区》都是此类。

  此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跌沓起伏的反转。

  像前面介绍的这些,每一个出场角色,都在推动着影片的逆转。

  剧情不是常规性的用主人公的行动来推动,而是给主人公加上了一系列的枷锁性难题,让这个局越来越难。

  一些突如其来的细节,既很搞笑,又让剧情逆转。

  梅尔斯滕用电话指挥着双方,无意中把本来发给巴克斯的短信,发给了施耐德,让施耐德知道自己被骗了。

  在这紧要关头,巴克斯崩溃了。

  每一处的逆转,都把剧情带到了不可思议的方向。

  如果你觉得《惊天大逆转》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很逆转的话,那本片就是N倍的逆转。

  与那种烧脑剧不同的是,本片一点也不烧脑,都是合情合理,又完全在意料之外的转折。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在讲一个很惊悚的故事,在故事的千折百转中又加了一堆糗百的段子。

  可在这密集的段子中,又有着人文气息和情感戏。

  因为责任,因为爱。

  施耐德急于完成任务,想早点回家和妻子女儿一起庆祝生日。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节操,有道德的杀手。他不想杀害无辜的弗兰西斯卡。

  巴克斯也是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这可以从影片中的一些留白处理看出来。

  巴克斯的老爹,年过80了还酗酒,吸毒,泡小女孩。

  甚至对自己的亲孙女下手。

  巴克斯想要从颓废和绝望中醒过来。

  他不能让女儿死在这里,所以他要绝地反击。

  两个有“道德”的杀手,凑一块相杀是啥结果?

  他们拿起枪,仅仅是为了“工作”,或者涉及自身安全的人。

  影片就是在这种赋予了“杀手”多面性和道德感上,徐徐展开。

  应该说,这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反杀手”电影。

  黑色幽默,反杀手类型,反氛围,这些本来不搭边的元素,构成了这部精彩纷呈,难以归类的电影。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倒霉的下午,两个杀手只能活一个。

  被卷进事件的其他人,弗兰西斯卡、妓女吉娜和皮条客、老巴克斯和小蜜、娜丁和小白脸、以及老板梅尔斯滕,大家都性命堪忧。

  你来猜猜,在这一锅粥的乱局之下,最后谁死了,谁活了下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0MjA3NQ==&tempkey=8SOXHkmXEVpJ3Ah9g5XrG0sew4SQWw4hs8Do%2F9brtBlHf6I2DAOksNpjQV79iRTubjFZyna9QrDGcjFc3VPkLqZVqvBh%2B9JQlJ%2FvtFVBcAhatp0ziv2J%2BaLzOk%2F%2F2XevZXfn1v5%2BotiHxsguB%2BXarQ%3D%3D&chksm=0c8f567c3bf8df6ac66f90c121479f4772724556624a8b95e14bc994f02ce548b19b1ddc0b9f#r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