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断线人生》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断线人生》经典影评10篇

2017-12-12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断线人生》经典影评10篇

  《断线人生》是一部由阿皮谢克·卡普尔执导,拉吉·库玛 / 阿姆里塔·普利 / 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线人生》影评(一):敢于直面不堪的历史,印度电影比中国电影勇敢的多!

  看了前半段感觉是《中国合伙人》的节奏,但是电影后半段直接切入了敏感的宗教、政治题材,把本片的立意提升了几个档次。印度的宗教冲突由来已久,也经常发生流血冲突,片中反映的古吉拉特邦焚烧火车事件就是一个例子,造成印度教与穆斯林双方很多人伤亡。这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无法简单的判断,影片也没给出自己明确的立场,但是影片在印度教屠杀穆斯林的片段中给出了自己的倾向就是这样的仇杀对双方都没任何好处,本来的兄弟突然互相残杀,这难道就是神的本意吗?对此影片也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尾,分裂的国家又重新团结到了一起,当然这还只是愿景,现实难以乐观。不过影片敢于接触敏感题材,也有一定的立意,已经难能可贵了。

  反观《中国合伙人》绕开了这三十年所有的历史敏感事件,也没反映什么社会问题,高下立判,当然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审查制度下电影人也没法跳出圈子,中国的审查机构能不能也像印度的同行一样给予更多的宽容呢?《断线人生》切入了敏感题材,但是效果还是很好的,也对宗教和解有一定作用,可以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中国不尝试下呢?

  《断线人生》影评(二):三个弟兄

  《断线人生》,2013印度电影,80分。自《三个白痴》后,我们又见一部关于三兄弟的佳作,这次新人担纲,毫不逊色,阿米尔汗可以欣慰大笑了!

  三兄弟白手起家创业,板球场上的伯牙和少年,2002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和骚乱,每条线索几乎都能独立发展成一个饱满的故事,作者及导演却把它们完整穿插在一起,汇集成这两个小时的电影,观众并未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大时代的悲剧背景融合着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能如此顺利成章,真要归功作者及导演的功力,精彩的剪辑,出色的摄影,纷而不乱的表演。但本片的不足之处也在于此,毕竟元素太多,难以一一触及深挖,一开始节奏也不够明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太喜欢一开头他们仨尽情奔跑酣畅淋漓地跃入海中的镜头,真美!如此昂扬的生命力!也爱妹妹这个女性角色在剧中传递的温柔与爱,更喜欢性格迥异的三兄弟发生的冲突吵架和彼此原谅。只要是真朋友,一起走过那么多年,相亲相爱中怎么会没有伤害宽恕。当然想起阳光姐妹淘的卷毛,兔子和菜菜,心里好暖,那些怨恨误会凶狠的眼神真实愤怒,到了如今也只会让人咧开嘴笑,我们不是这样一来变得更亲吗?谢谢亲爱的让我学会了谅解和包容。片中人物没那么幸运,因为无常这头怪物总是伺机而动,吞没人生,一次次打击席卷而来,最后冲突高潮中悲剧已无法逃避。影片结束时的首尾呼应中,昔日板球少年已长成明星球员,奋力击出的六分球划出漂亮的弧线,暮色中伊尚光彩照人。这个粗暴激情英俊执着的家伙当仁不让是主角,他那两位哥们也相得益彰,各显本色。表演很接地气,很赞,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讲述我们可能熟悉却并不懂得友情爱情亲情

  又见印度人轻微自然摇摆着头表示同意,他们手触长者脚面以示尊敬,每个人好象都是天生优雅奔放的舞者,而乱七八糟的日常生活及暴乱镜头也在提醒我,可别一厢情愿按照《项塔兰》去临摹这个国度。但我的确对印度越来越有兴趣了。至少,他们的电影和演员很有诚意!

  片名印度语Kai Po Che 意为风筝比赛中赢了对手,把线割断了的欢呼!本片改变自印度畅销作家奇坦巴哈特的The 3 mistakes of life(这个作家对数字偏执狂热,每一本作品名字里都含数字)。觉得断线比三个错误用意更好,寓意自由奋斗的人生,胜利的欢呼,以及嘎然而止的悲剧命运。我无意去探究原作者如何定义本片主人公们的三个错误,只是觉得,没有错误的人生还是人生吗?No way!那是楚门的世界

  《断线人生》影评(三):不得不爱的三个人----观断线人生

  最初,最容易让人爱上的就是Ishaan,他简单,天才,桀骜不驯并且无责任心。这都组成了所有让人爱恨交加的天才形象,但是除了这些,他还帅气,善良!让我不得不想让他,想拼尽一切努力保护他,偷偷帮助他。欲罢不能相信他的两位好友也是这么想的。

  这样的人,有了非同常人的先天优势,区级运动员,好像通常随之而来的就是非同寻常热情与偏执,不过他还有一点,就是抗压性不强,容易放弃。这在影片多处提到,却没有给出他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的起因。不过,应该可以猜到,是因某次比赛失利等因素让他只能止步在区级运动员,而让其自暴自弃。但是,有天才,且帅气,天真善良,且又多了点挫折熬成的忧伤的他更有吸引力。所以尽管他自私,无责任心,欺负妹妹,他还是深深吸引着他身边的所有亲戚和朋友,除了父亲。相信那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他会因为看球赛,比赛不顺心而归因于他的好朋友omi拿东西吃,让人责怪他的无厘头胡搅蛮缠之外,又心生爱怜!他会看不惯有人纠缠妹妹,又开新车显摆就飞出去砸人车灯,毁人车窗;他会因为父亲讽刺他们损友三人而不顾资本说“我不要你的钱”;他为抢遥控器而拽妹妹头发,他为了给ali抢饭吃而跟老友omi当众打架,他会因为ali玩玻璃球而不想训练而气急出手;他会因为保护他的天才小兄弟而与好朋友直面对抗,直到以生命为代价。就是这样的一个思想直来直去从不会拐弯儿的人,铸就了他的回肠荡气短短一生。同样让我们爱之深,责之切,如果他当初弯那么一点点,拿了他父亲的钱而不是让omi求他叔叔,是不是结局有所不同?如果他没那么理想主义,非得要那个50万的店铺,是不是不致于此?如果重视那个后辈小子ali少一点点,是不是就不会被误杀?哎,当我们万分侥幸地想着如果如果,他就会幸存下来的同时,心里也知道,不这样的话,他也就不是ishaan啦,哎!怎一唉声了得!此处我想默哀三分钟。哎!-------------------------------------------------------------------------------------------------------------------------这类人,神话是他们创造的,改变是因他们发生的,激动人心归功于他们,有可能,风云变幻起始于他们,世界和平归功于他们,但英年早逝似乎也必定属于他们,我们的万般柔情也必定贡献给他们,虽然他们可能有很多缺点--------------------------------------------------------------------------------------------------------------------------------------------------------------------------我的可爱的ishaan们!

  其次几乎同时爱上的是omi,这是一个可爱也同样单纯孩子回忆开始时,ishaan坐在沙发上,他自己坐在紧挨沙发的地上,一起看着球赛。当ishaan责怪他“你一动,就有人出局”时,他有丝丝怨念地自己瞪了瞪眼睛,无辜死了,但没有对ishaan,也没有想回嘴,自己稍微憋了会儿气就忘了,等ishaan飞奔出去收拾那个纠缠妹妹的胖子时,他也紧接其后的飞出去,ishaan用球棒砸坏了别人的车灯,他跟着也接过ishaan“放下”的球棒(此处也有细节让人羡慕,ishaan砸了别人的车灯,接着想去车中揪人,嫌球棒碍手,就往身后放,没有往后看,也没有使眼色,omi就接过了,可见ishaan是多么习惯了omi跟在他的身后做他的小跟班),紧接着助纣为虐地砸坏了别人的玻璃,还在ishaan的父亲责怪ishaan时替ishaan辩解。这是一个多么单纯无城府且一心只有他的朋友的孩子啊。他胸无大志,无远见像一个依附于ishaan和Govind(更多的是ishaan)存在的半个体。晚上Govind在球场边上感叹,没钱了,对着omi说,只能是你去偷神庙的捐款箱了,他又瞪大了眼睛看着Govind,等ishaan说他开玩笑的,他才又低下头继续跟着兄弟们一起烦,(其实,我相信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烦的目标,烦来烦去也不会烦出个办法来,只是跟着哥儿几个一起陷在烦的氛围里的,如果此时只有他一个人,烦那么一会儿他就忘了,去干别的了吧,这个可笑的让人怜爱的小伙子。哎,其实都不能叫小伙子了呢,算算,他们应该跟我们相当,都是毕业了个两三年二十五六七八岁的人吧!如果当时ishaan没说去偷捐款箱是个玩笑,接着若经Govind策划一下,给他布置具体事务,他也会按计划实施的吧!)这种天真与简单造就了他既不会像Govind那样明确的,极端的厌恶政治,也不会像他叔叔那样狂热的追求政治。但是也造就了谁对他好,他就会感激谁,更何况那个人是他的叔叔。叔叔第一次向他伸出政治的橄榄枝,他说他很忙,忙着店里的事儿,不过店里也不是没他不可的,因为有Govind在。但也说明他此时对政治是没有丝毫兴趣的。但也只是没兴趣而已,并不抵触。当Govind说厌恶政治时,说他叔叔不如扮小丑吸引注意力时,omi不干了,说毕竟他是帮过我们的,况且也只是参加集会而已。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孩子,什么对他而言都不是不有不行的,没有欲望,没有邪恶,且还偏向善良,为何终究会举起那把恶意的手枪而错将好友击毙!这处最沉痛不已,他不是一个极端的人,一个最没有原始邪恶的人,最终走上这条路,是多么让人痛心不已。而这一切,我们终究只能归因于大如漩涡一般的政治。让最没有锋芒的人沦落为杀手!可悲,可叹,可怜!可怜的是,在他们三个人里面,最爱ishaan并且最崇拜ishaan的人就是他了,当时海边尽兴而归,ishaan打趣omi成为政界领袖后最想做的事儿是什么,omi说是为ishaan建一所体育学院,把ishaan都感动一塌糊涂。可偏偏他最偏爱的人,因他而死。他此生还有何趣?

  Govind,这个从始至终充当着这个小集体的实质保护者的人。从一开始,另外两人都在看电视,只有他,在向“叔叔”“祈求”着援助,而这位“叔叔”是其中一个合伙人的爸爸,这多么有趣。最终还被这个不称职的合伙人颐指气使的毁掉了这个苦口婆心得来的投资。但是,他虽然有点伤感,也只是说了一句,“支票已经在我荷包里了啊!”,哎,看来他是已经习惯了被此二人搅局。光凭这点,此人就足够让人敬佩。家长似的朋友,通常一个集体能不能任风雨飘摇,我自无往不利,关键性的人物是此类人,就像军队的大后方,家庭的老板娘。也一如既往,这是一个内向,向上,并且坚定的人。但让人惊喜的是,他也是一个内心有波澜的人,那个早熟的好朋友的美丽的妹妹维迪亚,让他有了爱情的美好感受,在那个圣诞夜的聚会上,当维迪亚被一群人拉走精彩地跟别人一起跳舞的时候,他有点孤单,出奇但是惊喜的是,他没有像某些其他故事的男主角一样悲哀,孤单的自卑自己配不上那个美丽且多才多艺的姑娘而黯然离去,而是兀自上前赶走那个会跳舞但可恶的第三者,开始生硬但慢慢熟练且自信地跟自己的姑娘一起跳着一曲又一曲的幸福舞步。至此,我才知道,他不只是一个被那个早熟的鬼丫头开启了一扇懵懂生疏的恋爱之门的人,而是同样热血沸腾地热烈的爱上了她,这次,他是自主的,自发地,意志十分清醒地走上前去争取与自己爱的女孩儿一起跳舞。而这显然也给了维迪亚惊喜,不会积极主动,不会浪漫的人的积极主动与浪漫是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最真诚的。这会让任何类型的姑娘受宠若惊并且为之感动。也为他们两人的这段暧昧情愫画下了肯定的句号。不论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段感情已经成熟了吧!从这方面看,Govind也是可爱的,并且这种可爱是可以撼动人的。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这么总结来看,Govind是最幸福的,最后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并且生了个儿子也起名叫ishaan,延续着ishaan的生命,慰藉着omi的残缺,这,又让他回到了小集体的主心骨角色。其实他一直都是!这,让我不得不总结出,性格决定命运!

  《断线人生》影评(四):我看到的体育精神

  这部电影里面所包含的元素的确是很多的,友情、爱情、创业、政治、体育,而且也很好的处理了各个元素在电影中的比重,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尤其对伊尚说的那些关于体育的价值感觉说的太棒了,比如“孩子的课程表中有什么在生活中是有实际意义的”,“体育训练并不仅限于运动场,学生能学到宝贵的生存技能,团队协作、注意力、自律能力,学生们会主动争取,他们能够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最终他们能在现实生活中照顾自己。赢得一百米栏的比赛并不亚于考试得一百分。”说得太好了,这才是一个体育人说的话。当然尽管里面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友情元素,但也看到了里面关于政治和宗教冲突的残酷性,伊尚、奥米的父母的死都与这有关,而他们其实都没有错,奥米也没有错。可能是从事教育行业,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比三傻要好,但是也可以给四星的。

  《断线人生》影评(五):风筝的那根线

  这是我第一次开始写影评,或者说是在豆瓣上发表自己对某部电影的看法。我不敢去看前辈们写的,因为害怕自己会直接抄或者是剽窃,只想不受任何干扰的写自己所想。

  但是,我还是看了主页上的短评,有人说这个剧情太乱,有人说不能和三傻并列,也有人说比三傻的布局更广。这些我都不懂,也不知道赞成什么,只知道目前我什么也不反对。

  耳朵里听着的是周璇的老歌

  这部电影,我知道我喜欢她的光线,那种橘黄色的淡淡光晕,的却没有印度片一直以来的歌舞元素,百度百科有提到,这部电影讲了人生,政治,亲情,友情,梦想。我的确觉得友情其实在现实面前那么脆弱,但是感谢最影片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好一点的结局。

  我不像伊尚,倒是有点像沙维,有一幕是奥米对沙维说,我比你懂他。有多少人在三人行中,扮演的是这个角色呢,其实一直都在局外却不清醒。但是还是为三人打娘胎里出来的友谊而感动。

  政治,战争,前段时间看《闯关东》,《四十九日祭》我以女性的视角关注点始终在爱情上,就好像一直以来看电影的口味不是“重口味”要看个好几遍电影,再不断看影评才会懂得剧情片 ,就是小清新的文艺爱情片。其实一直认为文艺是一个蛮干净的词,但是好像从文艺的使用频率变多之后,就变了味道,变成了淘宝上的某一种特定类型,其实我想说的是廉价。说回这部电影了,这里没有什么动乱背景下荡气回肠的爱情,只是友情和认识,立场在那一晚变得让我这个屏幕外的人看了害怕,有猜到结果但是不敢相信。

  当梦想历经跋涉终于实现的时候,身边却再也看不见当初的旧人。

  《断线人生》影评(六):the story hidden behind

  2002年,一辆满载着印度教朝圣者的火车从阿约迪亚出发,返回古吉拉特。在一个小站上(也是穆斯林社区所在地),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小贩发生了冲突,在冲突中穆斯林烧毁了一节车厢,几十位没有来得及逃出来的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这件事演变成了一场种族冲突,在古吉拉特以及周围的省份,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爆发了战争。那些曾经比邻而居的邻居突然间丧失了理性,将社区里的少数派砍杀殆尽。 古吉拉特邦政府由于是印度教徒执政,在种族冲突期间甚至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以不作为和暗示鼓励印度教徒对穆斯林进行屠杀。 种族冲突的人间悲剧再次上演。

  ..............

  屠杀过后,人们在反思中醒悟过来:自己是如何突然失去了理智?他们为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于是,印度的宗教冲突突然进入了一个缓和时期。这很像1984年冲突爆发过后,锡克教与印度社会的缓和。恰好此时,也是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于是人们乐观地估计,印度社会最混乱的时期过去了。

  --摘自 郭建龙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断线人生》影评(七):个人喜欢

  It is the story of three friends and is based in the city of Ahmedabad. The plot sees a young boy in Ahmedabad named Govind dream of starting a business. To accommodate his friends Ishaan (the central character) and Omi"s passion, cricket, they open a cricket goods and training shop. However, each has a different motive: Govind"s goal is to make money; Ishaan desires to nurture Ali, a gifted batsman; Omi just wants to be with his friends. The events that transpir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ll that occurred in the city during that time, change the lives of each of the friends in very different ways. www.500yy.com

  《断线人生》影评(八):人生的那根线究竟在谁手里!

  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宝莱坞蹦蹦跳跳典型特征的佳作。

  似曾相识的框架让人想起了《中国式合伙人》,不过不一样的是,阿三的这部让人看完有很多思考的空间,他们的梦想没有雄浑霸气,却很接地气。不过最让我难忘的是,人们总是在说,理智的人生在自己的手中,但真的是这样吗?!

  要是没有叔叔的影响,男主一那一枪也许他不会开,他也不会误杀自己的好友,也不会有牢狱之灾;

  要是没有妹妹和好友的珠胎暗结,男主二他的电话就不会在阁楼响起,他就不会被杀;

  要是没有那场地震,也许男主三就不会让男主一一而再再而三的走进叔叔的政治世界;

  如果没有政治的龌蹉,没有宗教信仰的隔阂,也许他们永远都会是好朋友。

  可如果没有以上这一切的狗血,也许就不会有这个天才少年阿里的辉煌!

  生活必须是狗血的,因为那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人必须要有敬畏之物,否则必会万怯不复!

  而梦想啊!就是个风筝,它的线未必在你自己的手里,在谁手里,家人?朋友?也许只是匆匆撞上的路人,谁又知道呢?!

  可有一点我们都必须知道,那就是“坚持!”

  而非要拿《中国式合伙人》和它比较,前者除了搞笑以外,一无是处。

  ————这片子在我的世界里,是四星半的分值!

  《断线人生》影评(九):被生活捉弄是肯定的

  自由追逐梦想,被动被生活强奸都令人动容

  画面方面没得说,三主角在车顶到跳海的肆无忌惮,自由畅快表现的很淋漓,那刻我也想一起跳下,这样宽阔的画面和后面地震,党派之争的画面相比,才会明白,自由奔跑是一种多么诱惑人的幸福!

  生活从来都不会给人更多,这在伊尚面前表现的更突出,从一无所有到去追逐梦想,从对除朋友外所有人都凶到为了让阿里打板球说服其父亲,直到最后对朋友说对不起,也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原谅,或许有人说最后得到了原谅,但是在死后得到原谅又如何,而且是在即将获得回报的时候,他注定看不到板球成功的一天,因为生活本就是这么残酷,只是我在想,如果那一枪死的不是他,而是那板球小子,生活会不会显得列残忍,毁掉一个人的梦想,会不会比毁掉一个人的生命更让悲愤?不过总算是为梦想而死,算是死得其所。

  奥米不过是另一个悲剧,在借钱无法归还,帮其叔叔竞争,从得到车到最后无意杀死最好的朋友,看着他那悲伤的眼神,那一刻好像自己所有的悲伤也涌现而出,虽然其父母的惨像没有表现。他话不多,他人心好,他对朋友的真心最终也抵不过生活的捉弄。

  也许最好的结果算是戈文德,但是失去了最亲的朋友,另一朋友被生活推向监狱,无论如何人生也有遗憾吧,不能在功成名就时候和朋友把酒言欢,他心中的无奈,挣扎是不足向外人道吗?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往前走,自由和被捉弄时刻在等待,只有坚强的生活才能向梦想生活靠拢!

  《断线人生》影评(十):爱与恨

  在twitter上看到有人推荐了这部电影《kai po che》,改编自奇坦·巴哈特的《The 3 Mistakes of life》。作者的另外一部经典之作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大师的作品,只有怀着敬畏的心观赏。

  这部电影的主角同样是三个要好的哥们,一个是脾气暴躁、不顾他人感受但板球水平超一流、热衷培养板球天才的Ishaan,一个是沉着冷静、精于计算的数学小王子Govind,一个是政治家的侄子Omi。三人无所事事如孤魂野鬼一般游荡了两三年,决定创建一项事业以安身立命充实生活,这项事业就是三人都热爱的板球运动:体育商品运营与培训店。经过苦心经营,小店逐渐生意兴隆,在培训板球期间,Ishaan发现了板球天才Ali。Ishaan对Ali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全心全力投入到对Ali的培养中,对店里的生意不管不顾,兄弟三就出现了矛盾。好在是铁哥们,最后相互理解宽容了。电影讲述这段故事用了很大的篇幅,为了突出三人同甘共苦的奋斗和兄弟之情。Omi帮助叔叔竞选,团队却落败了。他叔叔心有不甘,决定卷土重来,到某个地方去动员人们。Omi把父母送上火车,希望他们也在现场。回到党务办公室的Omi接到电话,那个火车被政敌纵火了,车厢里的乘客全部遇难,包括他的父母。Omi悲痛欲绝,在叔叔的教唆下,决定以牙还牙用砍刀报血仇。不幸的是,Ali的父亲也在内。当Omi闯入Ali的家中欲屠杀父子俩,Ishaan死命保护。Omi把枪口对准Ali,子弹飞出,打在Ishaan的胸口,Ishaan倒下,Omi清醒了。十年以后,Omi刑满释放,走出监狱,Govind在等候。在Govind家里,看到他的儿子,叫Ishaan。Omi和Govind一家去板球比赛现场为Ali加油,Omi泣不成声。。。

  电影前段,对于板球的东西我一概不懂也毫无兴趣,看到后面却逐渐热泪盈眶,Ishaan的心里是有多痛苦。

  爱

  兄弟情。三个好朋友,各自都有缺点,但兄弟情深,只能忍让,对于矛盾,只能宽容。小嫌隙不掩大情义,此为真情。

  爱情。Govind辅导Isshan的妹妹数学课,两人日久生情,并日久生孕。Govind本是一个用数学丈量一切的纯理性人,他的冷淡却被女孩的款款柔情融化。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亲情。Omi的父亲表面上对他一直看不太起,但火车发动前主动和Omi微笑拥抱,他心里实际上很疼爱这个儿子。父母乘着火车离开人世,Omi悲痛欲绝,仇恨把他变成了猛兽,亲情夺取了他的人性。

  爱才。Isshan自己是个板球高手,遇到Ali这个百年不遇的奇才,爱才之心深切。为了把他培养成最伟大的板球手,恩威并施,不惜把老爸留下的四万元给Ali家修缮房屋,甚至最后搭上了性命。

  恨

  这里主要是Omi的复仇。父母不幸罹难,你杀一千一万个人也换不回他们的微笑是不是?Omi不是为了让死者复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正义和公平的标杆,当它倾斜,我们心里也就变得不和谐。Omi在仇恨之下的复仇,可以理解为寻求公正。最简单的公正,自然就是血债血还。最后他也得到了自己的公正。除此之外,更加高尚一点的公正呢?我想不到。对于暴徒暴行,除了惩治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审判方法。然而Omi不小心杀死了最好的哥们Isshan。他这十年或许也是在仇恨中度过的。他恨自己,他制造了不公正,他杀了朋友。这十年的牢狱和反省,也许会减小天平的倾角,让他的内心和谐一点。最后他的痛苦,可以看出,他仍然没有原谅自己。

  其他感想

  生命是脆弱的。一块小小的石头,一次地震,一场疾病,都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这实在让人很无奈。所谓生命无常,这是客观的,我们唯有尽人事而已。

  电影中的情节安排并不需要完全遵循真实性原则,只要能服务于影片的表现力,可以虚构。比如有的场景,在现实中我们会唧唧歪歪,在影片中可能故意制造沉默。

  很喜欢这种平静、纯净、不可以热闹的电影。

  配乐真的很重要,画面和视觉也真的很重要。

  现在好多电影都喜欢倒序。开头给个镜头展示结果,然后镜头巧妙地转会N年以前,然后开始叙事。

  故事,哪里应该详尽,哪里应该简略,这是寸劲,是技巧,是能耐。

  Ishaan的妹妹实在太漂亮太可爱了,大爱!

  《Kai po che》这部电影制作很精良,但故事类型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给四星。

  本人原文地址:http://zipperary.com/2013/07/14/kai-po-che/#mor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