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功夫》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功夫》经典影评集

2017-12-16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功夫》经典影评集

  《功夫》是一部由周星驰执导,周星驰 / 元秋 / 元华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犯罪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功夫》影评(一):讲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很善良,他以惩恶扬善为己任。但他能力有限,于是这个人奋发于一本不太靠谱的读物,希望从中得到本领来坚定内心信念。然而结果不近人意,甚至还要向敌人低头。经历一番磨难后,他终于大彻大悟,最后彻底征服恶势力。

  这个故事是《降魔篇》的大概,我想讲讲的电影是《功夫》。

  讲好一个故事首先要定好基调。《功夫》的开篇是鳄鱼帮和斧头帮的火拼。这段其实并不出彩,却交代好了故事的背景:这是恶势力更替换代的时期,主人公即将出场的年代属于黑暗。主人公阿星的出场有点跳梁小丑的意思。他确实有点小恶,这也注定只是个小恶的人物。他的搭档骨抱怨说“装凶很累”时,阿星很无奈得回答“糊口啊大哥”。他的恶是为了讨口饭吃,能加入斧头帮就有钞票,就有女人。这是黑帮横行的年代,要出人头地只能耍流氓。安排星和骨在一起不会是简简单单为了增加喜剧效果,而是让观众在星对骨的不离不弃中发现星的善。就像故事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包租婆一样,她的小恶也是透着大善。

  阿星的小恶给猪笼寨带来了大难,故事也由此走向主轴——斧头帮和猪笼寨的恩怨以及冲突的数次升级。然而在这一系列的冲突中,不难发现斧头帮的色厉内荏。斧头帮的优势在于它所占据的资源。它可以请来琴魔二人组和火云邪神那样的高手。就连放走阿星,斧头帮的老大也会说“这种人迟早用得上”。猪笼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用说火云邪神这样的高手,就连阿星这样的角色他们也是请不来的。甚至他们自己只有在受到压迫后才勉强团结在一起,奋力一战,尽管他们不乏能人异士。这似乎也是老实人的通病。

  琴魔二人组在败给包租婆和包租公后,斧头帮找到阿星,并让阿星从研究所带出火云邪神。故事中的天平开始向斧头帮倾斜。如果非要说故事要以正义战胜邪恶来结束,那包租婆和包租公与火云邪神的打斗是故事中最重要一战。这一战改变了阿星,让他重新靠向正义。

  故事的转折在火云邪神问的那句“为什么打我?”其实这个问题有些难以解释。是阿星感受到正义的力量,知道这个世上除了加入斧头帮,还有另一条路可走?或者是良心发现,不忍正义就此覆灭?故事没有给出答案,就这么继续下去了,有点小疑问,不算太突兀。后面的故事要简单得多,阿星浴火重生,打败火云邪神,世界清静了。

  作为英雄出现的阿星其实是有些无奈的。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能力强而成为英雄,而是这个时代逼迫出来的。就像阿鬼所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电影两次提到阿星应该成为医生或是律师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有可能的话,他也想和猪笼寨里的人一样,安安稳稳度过一生。这是武侠片的一个常见套路,这似乎也能解释他为什么选择打火云邪神的脑袋,他终究还是有责任感。

  故事最后的处理很有意思,似乎是说,以上内容都是阿星的幻想。这样的处理多少让人有些沮丧,原来轰轰烈烈一场竟是浮云。可仔细一想,这样的安排近乎神来之笔

  如果说侠最早的塑造是老百姓对于生活无望而臆造出来的,不如换个角度说,百姓无望时往往寄希望于功夫,说得更直白一点,是寄希望于武力和拳头。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媒体的无力和警察的自身难保,面对恶势力,普通百姓实际上是毫无办法的,就像阿星小时候面对那群小痞子时的状况。与其说阿星打败火云邪神是个梦,倒不如说,功夫是个梦,靠一个带着功夫的英雄来拯救世界是个梦。这也解释了老乞丐为什么卖的是假书,其实不是书假,而是功夫假。这也正是为什么在电影里,斧头帮的弱却强势,而猪笼寨的强却弱势。决定事情发展的因素很多,功夫并不是决定性的一项。这一点是这么多年来武侠片的一个升华,我想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和平的年代,远比一个大侠有价值

  最近《降魔篇》大卖,两部影片有很多相似之处,至少最后火云邪神和孙悟空都是被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打败。如果非要拿《功夫》和《降魔篇》比较,《功夫》的故事更加完整并且缜密,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降魔篇》,里面很多桥段不错,然而有些桥段的出现(比如天残脚三位的出现,无疑是电影中笑点很多的一个桥段,但意义似乎不大,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打破了故事的整体性,让本就糊里糊涂开篇的电影更加松散。用观堂评价南宋词的说法“有名句而无名篇”。

  《功夫》影评(二):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个英雄。

  时隔了很多年才看这部片子,还纯粹是为了避免看马家辉的一篇文章看不懂临时恶补的。 也许是过了许久早已被嚼烂,所以我真的觉得它很不怎么样,如果说以前看星爷的电影都是为了纯属娱乐,那到了《功夫》这个特有的搞怪成分也少了很多(可能是由于过后再看很多笑点也不再新鲜)。 我看电影的习惯是先去思考它想向哦讲述什么,一件什么事或者一个什么道理乃至纯粹告诉我一个人、一个地方,像一场对话与交流那样。但是《功夫》让我觉得很茫然无章,我看不出它到底想向我表达什么。是那些江湖高手们退隐江湖追求的“平凡是真”的境界?可是它只讲了一半;是现代奇幻式的武侠英雄梦?可是整个恩怨纠葛都来的莫名其妙;是小人物的辛酸历程?可剧情发展俗不可耐到让人无语;是展示那些武侠小说里传说中的奇妙功夫?可是都是些看起来比较像哈利波特的电脑特技;或者说还有爱情,可我中学时看过的任何一本恶俗的言情小说都比它来得真。 可是它还是有一点感动到我,也许很多电影里都出现过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小时候平凡地令人发指可是每天都异想天开地做着武侠梦或者英雄梦,可是有一天,当他像往常一样浑身是泥巴鼻涕哧溜地走在路上时,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来告诉他天生命格xxx,骨骼精气xxx,天赋异禀只是还未开发,更甚者掐指一算他的生辰八字,不得了,上天派来的救世主出现了。 这是以前的武侠故事里必有的为小人物安排的崛起必经之路,毕竟小人物只是小人物,你让他变成大英雄也是要给理由的,所有复杂的理由里很显然这个最容易。也正是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才能给观众以更多幻想与意淫的空间。否则如果小人物变成大英雄的理由是他有个为了锻炼他从小把他放在市井体验人生的牛x的老头子,那其他确定自己爹妈是亲生爹妈的人看完故事回去该干嘛干嘛洗洗睡吧。 周星驰很巧妙地把这个桥段拿出来调侃,一个乞丐告诉你你是天生的武学奇才其实不过是为了你存钱罐里的十块钱,你自以为神功练成天下第一了想英雄救美的时候才发现幼稚的自己被那个破乞丐骗得多么惨。告诉你别天天白日做梦了,都是假的。(当然,<功夫>里后来证明的结果是阿星的确是万年不遇的武学奇才这个咱先忽略。) 可是我还是想说那个专门骗小孩子的乞丐,我回想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多么牛x的职业啊!脑海里还给了他一个无比文艺加装逼的称号“贩卖梦想的人”。 我觉得每个小孩子都应该遇到这样一个人,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在你还在做梦的年纪里恰是时候的来告诉你你是个天才,你有多么优秀,你所梦想得一切都是真的。可是没有多少人能真的遇上,或者几乎没有人。 我知道很多人会问这样的“误导”不是会让相信这句话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明白真相的那一刻摔得更疼更加惨烈吗,这些发出质疑的人对号入座到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里应该都能找到原型,或许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是老师或者是任何一个语重心长一心为你好的长辈。 我敢肯定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拒绝与打击至少是中国的孩子:从小你都处在被各种理由斩断你的各种激情与梦想的挫败感中。这个过程具体可能是在你志气满满怀着一颗热血的心告诉他们你长大了要当总统时被数落功课倒数天天打架还挨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在你踌躇满志发誓以后要做一个导演像希区柯克一样牛逼的时候被告知一个牛逼的导演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而一个不牛逼的导演会多么没有前(钱)途;也可能是你在读完某些著作内心骚动想要去成为一个传说中的自由作家时被告知各种生活的艰辛与不稳定;也可能是你每天看各种摄影杂志与咨询心怀憧憬想要成为一位摄影师是被没有理由地打击熄灭;也可能有人曾像我一样指着舞台上的王菲跟我妈说我以后想去当个歌手结果只迎来一记囊括了一切的白眼立马我就闭嘴再也没勇气提;甚至可能是你想跟有的小孩子那样去翻墙捉毛毛虫时被各种呵斥以及批评…… 当然,这其中他们并没有有错,他们极力想要告诉我们他们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尤其是那些摔得比较惨烈的生怕我们再磕破一丁点儿皮。这样子的我们也许的确会少摔很多跤,少碰很多壁,貌似失去了可能快乐未来却实实在在避免了这未来之前可能遇到的各种伤害与坎坷。可是这样的我们却并不甘心。更可怕的是更加懦弱。 我们再不敢去轻易走那些可怕的路尽管自己很渴望,偶有有勇气一点迈出步伐的人也多会被迎面而来飞沙走石逼得退回去然后更加胆怯,因为我们的心已经被呵护得太过小心而日渐脆弱,再受不住丁点儿挫折。还可能被等着你失败了回去证明他们苦口婆心的他们更加不留情面的奚落,然后你会更加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更加远离你的梦想。 他们只知道自己曾经或者身不由自或者心甘情愿摔得很疼不想再摔一遍,但从来没有想过年轻的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是不是也不想去经历一遍。有很多时候是要自己去尝试自己去追求了自己把自己撞得血肉模糊之后才会甘心的。他们以为我们像他们这些经历过人生起落的过来人一样要的是结果,而其实每个年轻人真正想要尝试的只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从来没有追逐过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比头破血流血肉模糊更可怕。 是的,也许很久以后回顾一生,它平淡但是满足,没有坎坷也没有窘境,你过得很好,也许那个时候你已经不在乎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你曾经想要的,你有钱,有家庭,有工作,这些你都有了,你不再去计较那些年轻的挣扎。可是会不会有一个瞬间,你想起如果你在信誓旦旦想要当大导演的时候有人来告诉你 哥们儿,你真有天赋!这么有想法!继续努力下去你一定比希区柯克还牛逼,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也许不是一开始料定的结局,但至少跟现在相比更接近年轻时的梦想。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个英雄你才能真正地去向着一个英雄之路奋进,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 阿星最后白日梦破碎了也成为了英雄。而这便是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原因————他安慰了大多数因为懦弱或者失败放弃的人:这一切的一切就算真的都是白日梦,就算你已经认清现实,就算梦想早已远去,你还是会因为这么一部电影激起埋在最底部最深处的那一丝丝幻想——也许的也许是不是还会有那么一丁点儿可能,我爹妈在医院就把我抱错了。

  《功夫》影评(三):星爷的理想主义(人物评价)

  电影是完美的造梦机器,心有多大,梦就有多大。

  阿星

  能凝结主题的人物才是主人公。通过最底层人物的生活往往能最有说服力地发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因为他们真实,像被捏好的模型,任何人都能往里套。阿星藏在被遗弃的城市角落,整天幻想自己能改头换面进入上层社会。公车上“四眼仔”对他大打出手,他却好像被控制的玩偶,没有一点反抗,因为他在那些体面人面前很自卑。所以,他会侮辱与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来安抚自己的尊严虚荣。小时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英雄梦被无情地浇灭后,他终于“悟出”这个社会好人没有好报的人生哲理。那么,“既然做不了好人,那就当个坏人。”可他注定只能当好人,因为阿芳激起了他心中的善。功夫的真谛是什么?不是仇恨而是宽恕,不是你争我斗而是互相认可,不是锋芒外露而是谦谦内敛。功夫永远不会被恶势力操纵用来复仇,因为只有保有真善美的心境才能成为绝世高手,这种高手可以攻破一切恶势力。即使被生活打击地理想尽失,也不要熄灭心中坚持向善的火焰。这大概就是星爷的理想主义。

  阿芳

  阿芳出现在阿星小时候纯真无污染的世界里,她代表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生活中总有一些记忆让你冰封的心渴望温暖、渴望善良,只是你也许忘记了或者被自己埋进厚实的岩层不愿想起罢了。一旦触碰到她,枯萎的花苞炸出密密麻麻的种子,心中便经营一座花园。

  火云邪神&斧头帮

  长期被隐藏于精神病院最隐蔽的房间,一旦重见天日便一发不可收拾。火云邪神,顾名思义,就是心中恶的表现,它是无形的,却时刻隐藏在心里。而斧头帮更像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工具,它是具体可见的。但当无形的精神被激发出来,再危险的工具也只能当配角。那个不可一世为非作歹的斧头帮老大以为自己就是天,可还是被邪神随手一挥打断了脖子。

  在影片结尾处,阿星和阿芳又变回了那个童真未泯的孩子,天真地笑着。带着那样一种面貌对抗着“遍地是金钱,到处是女人”的无奈现实,比“杀一个人”、比金钱权利的硬碰硬更有力量。因为,天下武功,无坚不破。

  《功夫》影评(四):《功夫》里隐藏了10年的秘密

  《功夫》里隐藏了10年的秘密

  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功夫》是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创影剧院,那会我刚刚大学毕业两年,是典型的屌丝中的屌丝,周星驰是我们那一代屌丝的精神偶像,那一年,我也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在荧幕上熟悉的陌生人,那个头发花白、清瘦、羞涩、内敛的外表难掩他非凡的光芒的陌生人,他真的是那种会发光的人,浑身散发着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特别的光。这十年也慢慢和他接触越来越多,如今的他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屌丝的偶像,有句话说得很好,星星是穷人的钻石。是的,他已经不可磨灭地成为了穷人的钻石。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下午带着儿子和老婆在西单首都电影院看了全新转制的3D版的《功夫》,我不妨把这部电影里,很多人没有看到的秘密,跟大家做个分享。

  电影如梦,人生如梦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的架构上做得最妙的动作就是结尾处,男女主角在糖果店门口相遇会心一笑,恍若当年,他们重返童年……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只是那是那个花了所有零花钱的男孩从乞丐手里购买了一本《如来神掌》所发的一个梦,如果观众细心一点,就会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龅牙珍、酱爆、乞丐还是如日常中一样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过经年。那些所谓的隐于市的一个个绝世高手,只不过是那本《如来神掌》引发的一连串想象罢了,这和周星驰意识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没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隐若现的基本认知高度统一,这也就很好理解,周星驰用这个结尾寄托了他电影如梦,人生如梦的思想与情怀。

  善恶互为因果,又互为一体

  “恶之花”这个重要的图案,甚至是图腾,在影片中反复的出现,异常精巧地表达了周星驰对善恶的通透理解。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斧头帮集体舞的时候,地板上的花纹和火云邪神的暗器都采用了“莲花”的基本构图,莲花在东方文化里象征着纯净、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莲花上的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莲花杵”中的毒针都是善恶互为一体象征,周星驰扮演的角色自身也有一个由善转恶、由恶转善的自我蜕变和救赎的过程,在影片结尾周星驰拔掉了“莲花杵”中的毒刺,并没有置反派于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恶,一句“想学啊,我教你啊”,让那朵“恶之花”心悦诚服地成为了美好和善良的传承。

  周星驰用这样高度凝练和精巧的细节和道具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善恶本来一体,又互为因果的价值认知。这在另外一组道具中也有佐证,就是海报中用到的棒棒糖和斧头,这对矛盾和张力很强的道具,所要表达的和“恶之花”一样,只不过更鲜明罢了。

  暗藏玄机的十字路口

  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周星驰和他的跟班肥仔聪常常出没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什么是一个红绿灯岗亭,这个鼎状的岗亭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它的功效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关于火云邪神与如来神掌的秘籍的典故是,电视剧《如来神掌》中段飞在古鼎被打烂之后,竟发现火云邪神将掌法留在鼎内,最后关头段飞终成功地使出万佛朝宗……那么为什么周星驰在被毒蛇咬了嘴唇之后,在交通亭内能够逼出飞刀与蛇毒,不疗自愈,而且又能逼出潜能在交通亭上打下无数个掌印,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另一个功效就是,这两个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们在善恶边缘,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交通岗亭只会出现在十字路口,一念变善,一念为恶,最终他们还是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感召之下,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与自我救赎。包租婆说,年轻人,行差踏错,在所难免,也映证了周星驰内心的挣扎。只要内心的正气被唤醒,人在关键的时候还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周星驰的身世之谜

  影片对周星驰的身世交代是很模糊的,他就是一个失散在市井的孤儿擦鞋匠。但是如果观众细心观察,周星驰的确就是包租公与包租婆之子。其中的线索之一是,包租婆说,当年因为争强好胜,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被人打死。但这个“死”和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殴打至“死”是同样的场景,但是因为他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具有超凡的自我修复能力,无论是毒蛇咬伤,还是飞刀所伤。林子聪说,为什么你每次受伤都能不治而愈?也就暗示着包租婆当年所谓的目睹儿子惨死只是一个假象。周星驰在片中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把自己的本来用于读书成为一个“医生或者律师”的零花钱用来购买了《如来神掌》的秘籍,而最后周星驰和火云邪神对决时,包租婆说,如果我们的儿子还活着也像他这么大了,说不定“不是一个医生,就是一个律师”。但这一些线索只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猜想,周星驰即包租公婆之子。

  实际上再细心一点的观众可以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证据,就是周星驰年幼生活场景里有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的墙上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个招牌最后在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打成重伤之后被包租公婆治疗的地点也正是他们经营的药店,火云邪神闻到药味之后回神看过去的墙上也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就不是巧合了。这是证明周星驰身世的最佳铁证,这个重要的细节可能十年前的观众大多数都没有发现。

  谁才是万中无一的高手?

  《功夫》的原名是《高手又见高手》,那么谁才是真正的高手?是真正依次出现的是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六指琴魔、太极拳、狮吼功、蛤蟆功和如来神掌吗?很显然这些功夫的出现并不是要证明唯快不破天下武功谁更是真正的高手。人世间万中无一的高手在《功夫》中有精准的表达,就是周星驰被火云邪神重创之后,那根轻轻敲向火云邪神木棍背后的勇气。这看似搞笑的轻轻一击,是他在经历哑女年少记忆唤醒之后的自我挣扎,也是他的生身父母所言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点化,他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他一直都没有真正拥有的“恶”,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所一直索拥有的善的力量。

  这种勇气是周星驰作为导演最想表达的,他多次说过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勇气的电影,武力表面上是击败对手的技术,实际上“止戈”为“武”,停止争斗才是武的根本内涵,“止戈”最需要的不是更强的技术,而是支撑更强武功背后的勇气,结尾处周星驰并未以暴制暴,消灭邪恶,而是引恶为善,这种勇气才是武侠的重要内核之一,勇气才是那个万中无一的高手。作为导演的周星驰,将东方武术的深层价值观以一种好莱坞电影的技术,表达了一个反好莱坞的内核,十年之后回味,不得不佩服他创作这部影片时候的深刻思考。

  无厘头的告别和救赎

  《功夫》是周星驰当年的转型之作,很多《大话西游》的粉丝并不喜欢《功夫》,这部电影上映之处的豆瓣评分只有7.0分,十年之后这部电影的评分变成了7.5,这样的现象在周星驰身上发生过两次,如果豆瓣早在《大话西游》上映的时候就存在,当年的评分肯定不及格,但是1998年之后这部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的评分高达9.1分。在今天有很多电影人和观众都会说《功夫》是周星驰电影生涯中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从《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的电影风格日趋成熟,影片中“无厘头”的东西开始减少,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在《少林足球》、《功夫》以及《长江七号》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少林足球》是周星驰借助好莱坞技术风格的一个全新的开始,那么《功夫》则是他转变风格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功夫》可以说是寻回香港文化的一盏领航灯:以出奇的喜剧手法,自然地结合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并加上市井阶层的奇异智慧,香港文化于是隐约呈现。这是对“无厘头”扬弃的收获。为了寻求新的突破,周星驰不断地探索着,他冒着可能会不被观众认可的巨大的风险,并忍痛的割舍了“无厘头”式的喜剧风格,他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也进行了一次自我的挑战,十年过去,我们再回头看,事实证明了,不断的转型,对周星驰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停留在过去,等待他的只是失败。周星驰在这一点上是多么的真实、偏执、敏感、又不依不饶。

  我记得和菜头写过一篇影评大致说“从良了就别来找我”,看起来周星驰现在更像是个传道者。其实这是我们内心面对成长对自己提出的质疑,跟他有关,又跟他无关。我们这一代人随着自己年少轻狂时对周星驰的痴迷,到今天我们已经成熟世故的时候仍然怀恋那个永不磨灭的年代。即便是表面上如何隐忍和淡定,但是背后仍有一颗不肯媚俗的心。而周星驰正是我们期望的那个可以嘲讽一切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嘲讽、颠覆、恶心一切的周星驰,他像一个梦想一样若即若离。

  《功夫》告诉我们,我和原来的那个周星驰说再见了。尽管在他的内心隐藏着太多的孤傲,但是他并没有在这么多次的赞赏和肯定中迷失自己,我们始终都只看到一个头发花白、清瘦、疲倦并且谦和大度的男人,那个在银幕上嬉笑怒骂、癫狂灿烂、嚣张跋扈、恶搞卖弄、隐忍凄惨、自怨自艾、自我陶醉、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自以为是的家伙不见了,他去了哪里?

  如今时隔十年我们再看《功夫》时期的周星驰,其实他的内心和精神气质一直没变,却又一直在变。所以,对于他来说,唯变不破才是他的真正的哲学。关于《功夫》有太多秘密可以讲,如果可以,我能写十万字的分析文章,告诉大家应该珍惜这次有可能最后一次在大荧幕上见到周星驰的机会。我们和十年前的自己相约,去找到如今已经慢慢疏离了的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勇气青年。

  《功夫》影评(五):周氏喜剧中其他类型元素和致敬精神的运用

  放眼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或者说汉人,应该不太能归集于幽默感非常发达的民族之一。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化中,不缺恢弘大气,不缺晦涩艰辛,也不缺神秘诡异,甚至才子佳人唯美浪漫也汗牛充栋。唯一有些缺乏的,是会心的一笑。

  所以,周星驰的出现才如此难能可贵。在香港喜剧发展史上,继六十年代的都市喜剧、七十年代的许氏三杰和八十年代的功夫喜剧之后,在黄金般的九十年代,迎来了无厘头喜剧的君临天下,李力持、刘镇伟、王晶等一位位导演,也在于星仔的合作中,达到了个人事业的最高峰。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回望周星驰的巅峰时期,仍然让人觉得疯狂。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前五名,全部是星仔作品,五部合计斩获票房接近两亿!要知道在14年后的2006年,香港全年本土片票房总和,也不过2.53亿元。对这五部影片稍加分析,两部《鹿鼎记》和《家有喜事》走的是众星云集的路数,前者虽然只是借助金庸小说之壳,但以原著文本在华人世界影响力之大,成功当属捷径。而后者之中,周星驰并非单一主角,至少张国荣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笑料。另外两部影片《审死官》和《武状元苏乞儿》都是改编自民间传说,正邪对立黑白分明,戏剧冲突张力十足。五部影片在戏剧模式上,仍然还保有“都市”和“功夫”这几种类型片的套路,加上前一年大卖的《赌侠》为代表的赌片,可以说,依然是从六十年代延续下来的香港喜剧传统余波。

  而在经过了相对低潮的93年后,围绕在周星驰周围的一干导演,连同星仔本人都开始思索一个“求变”的问题。《济公》票房的失败,让根治于传统喜剧模式的“周氏”无厘头走进了死胡同,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喜剧这种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类型焕发新春。从之后的作品来看,“无厘头喜剧”的确焕发了第二次青春,从94年至99年,周星驰佳作不断,在香港电影逐渐走向衰落之际,几乎以一己之力,为港片扛起了半壁江山。同时,这一时期周星驰的作品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加入了更多喜剧之外的东西,也让“无厘头”从单纯的贺岁喜剧和“合家欢”式的爆米花影片,逐步登上大雅之堂。

  这里,我们截取其四,为我们的文章作注。这四部影片,两部由周星驰自导自演,另外两部则分别出自刘镇伟和叶伟强之手。它们分别是《国产凌凌漆》、《回魂夜》、《百变星君》和《功夫》。

  从1994到2004,四部影片横跨整整十年,也见证着港产电影从峰巅跌落谷底。而周星驰本人,却在这十年中逐渐从星仔变成星爷,在逆市里维系着港产喜剧的最后尊严,面对日益肆虐的韩流和好莱坞大片的多重夹击,顽强的霸占着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排名的前两位直至今天。而以今时今日港片的持续低走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记录或许还将继续。

  四部作品水准参差不齐,如《功夫》和《国产凌凌漆》,几乎被公认为星爷的代表作,而《回魂夜》与《百变星君》,却可能被许多人忽视。之所以将它们作为样本,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我们不难归纳出两个共同点。

  一是在以喜剧为核的同时,充分加入了另一类型影片的元素,较之93年之前的作品,或许旧酒不变,但至少换上了各色的华丽酒瓶。《国产凌凌漆》的特工片类型,《回魂夜》的恐怖片类型,《百变星君》的科幻片类型和《功夫》的动作片类型,被创作者截取了精髓之“形”,包裹在“无厘头”的骨肉之上,顿时令人耳目一新。

  二是都向某部经典影片或经典角色致敬。当然,除开在《功夫》中对自己的偶像李小龙致敬外,其余三部影片更多的属于恶搞。无论是凌凌漆对应的詹姆斯邦德,还是回魂夜戏仿的杀手莱昂以及百变星君模拟的金凯瑞,都掩饰不住深深的调侃之意。但这种调侃并非恶意,而是被星爷信手拈来,成为笑料的一部分,让熟知原作者会心莞尔。不熟悉的观众也并不会因此影响观片乐趣。

  类型元素融合的三种武器

  作为喜剧与其他类型电影的融合,其实无论在好莱坞影片还是香港本地电影中,都早已不乏前例。甚至可以这么说,喜剧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电影,很难单独撑起一部故事长片。所以,它必须和其他类型相互糅杂,才能有丰满的血与肉。毕竟,卓别林和刘别谦的时代已经过去,单纯的滑稽动作已经很难搔中人们的笑点。特别是在网络段子铺天盖地的今天,堆砌笑料的喜剧几乎百分百都只能沦为烂片一流,而细数近年来获得成功的喜剧,也无不有其他类型混杂的身影。如《疯狂的石头》是典型的多线式黑色幽默,《失恋33天》和《非诚勿扰》系列属于都市爱情轻喜剧,而至今仍占据票房排行榜头把交椅的《泰囧》,则将公路电影的元素巧妙融入故事当中,收获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国产凌凌漆》和《回魂夜》的成功,在于选择了一种很少有港式喜剧用到的类型模式。特工电影的惊心动魄和恐怖电影的步步惊魂,在所有类型片中,离喜剧效果算得风马牛不相及。但运用之微妙存乎一心,反其道而行之,有时候却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妙处。

  其实在好莱坞影片中,这种充满“间离”效果的结合也并不罕见。前者如《白头神探》和《王牌大贱谍》,后者诸如《惊声尖笑》系列,都是经典案例。只不过在华语影坛,有底气做这种尝试的,除周星驰外,暂时别无分号。成龙大哥倒是有些影片涉及特工题材,虽然不无“笑”果,但要归于喜剧类型,却有些勉强,这里就不归纳在内了。

  而《百变星君》与《功夫》,则更多的是在较为成熟的类型片谱系之下,加入周星驰特有的无厘头表演风格。虽然科幻与动作类型的喜剧原本就是港片得意之作,但能做到这两部影片这般成功,又不能不说是星爷的独到之处了。

  在此,笔者试图总结周氏喜剧中类型融合的三种武器,以供各位看管探讨。

  一、反类型制造笑果

  以007系列为代表的特工影片,在剧情模式上有着较为固定的元素——神秘的幕后势力、作为双方争夺焦点的机密或是某种有价值的东西、高科技特工装备,当然,少不了性感迷人的“某”女郎和刺激的战斗场面。这样的流程,从肖恩康纳利第一次在《诺博士》中亮相,到后来的《碟中谍》和《谍影重重》,虽然一直在变化,却始终不离其宗。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国产凌凌漆》。以上的元素统统齐备,但却以一种“反类型”的方式,运用到叙事的实际推进之中。

  所谓“反类型”,在笔者的理解中,就是通过戏谑、嘲弄或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对某一类型片中的固有元素和体系格局进行一一解构,达到对该类型的讽刺,或者拓宽类型片道路的一种尝试。以这个定义而言,《国产凌凌漆》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特工类型电影。

  作为特工类型的第一要素,主角本人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了主角个人魅力的支撑,就不会有多达23部的007系列。康纳利的优雅绅士,布鲁斯南的英姿帅气,包括现任007克雷格并不经验但极富沧桑感的男人味,去除了这些因素,詹姆斯邦德就不会成为今天家喻户晓的王牌特工。但事实上,这种精英路线和反大众化的倾向,与周星驰历来所坚持的草根路线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在《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与编剧谷德昭、李力持首先用来下手的,就是主角的身份和行为习惯。

  欠缴过夜费的猪肉王子,被“组织”遗忘的过气特工,这些与高大上毫不沾边的人物设置,不但突出了主角阿漆的屌丝身份,更为影片制造了最初的爆笑包袱。于是,“反类型”在本片中最大的意义——搞笑作用,也就展露无遗了。

  接下来,一众主创继续颠覆的,还包括以一系列无聊而搞怪的特工工具与武器,嘲讽每一部007影片中都会登场的高科技装备。特别是惟妙惟肖的模仿007片头持枪旋转的画面,严肃中带着揶揄,不苟言笑之间点中观众笑穴,绝对是神来之笔。

  当然,星爷并非只会破而不会立。在极尽渲染阿漆的脱线、猥琐、搞怪的同时,却也以几场拉风戏,迅速将其威武、多才的形象树立起来。百货商场飞刀制敌,富豪宅中琴歌沟女,瞬间从“屌丝”变成“碉堡”,不但以反差和突兀制造喜剧效果,同时也为女主角李香琴逐渐被阿漆吸引,提供了逻辑上和叙事上的合理性。

  文物失窃的谜团和几大势力的按照涌动,就这样被星爷无厘头的表演和各种辛辣的政治嘲讽冲泡成了一杯带着威士忌风味的爱尔兰咖啡。

  二、超现实推动剧情

  《回魂夜》与《百变星君》在周星驰作品中的特殊,在于采用了较为少见的超现实设计。前者用超能和厉鬼构建起一个阴风阵阵的诡异世界,后者则利用超现代的科学打造出高于生活的幻想世界。

  这样的设定在周氏喜剧里并不多见,恐怖题材只此一家,科幻题材也要等到十三年以后,才被星爷再次在《长江七号》中祭出。而这两部影片,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面上“草根”身份的缺位。

  《回魂夜》里,LEON是个身怀绝技的超级“整鬼专家”,而《百变星君》里,李泽星干脆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牛逼哄哄的富二代。这与周星驰惯用的“小人物心酸血泪史”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且慢,一众狡谐的主创轻易想出了办法。他们让LEON不被凡人理解,甚至被关入了精神病院,又让李泽星童鞋惊觉自己是某跟班的偷情私生子,被赶出豪宅,瞬间过上一文不名的生活。如此一来,周氏喜剧中常见的对小市民和弱势者的嘲弄又可以尽情的耍出各种花样了。

  无论是灵异也好,科幻也罢,这种元素的运用,除开制造各种笑料之外,更大的功能还在于推动叙事的发展。

  如《回魂夜》,整个故事都是架构在恐怖片类型框架之下。而《百变星君》当中,虽然前半部分几乎没有涉及科幻,但从星仔被炸之后,如果没有科幻元素的注入,故事也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

  首先,超现实元素为电影提供了戏剧冲突爆发的原因。《回魂夜》中,李阿婆的还魂揭开了她神秘死亡的理由,并因此引发了其儿子与儿媳为掩盖罪状而导致身死化鬼。两名厉鬼为了复仇,而公寓中的其他人为了保命,基本的戏剧冲突由此而诞生。而《百变星君》中,反派出现时虽然是以传统黑帮的形式,但星仔的死而复生,则已经借助了“幻想科学”之翼,双方后来愈演愈烈的战斗,更是在科幻的题材下步步升级。

  其次,超现实元素为电影贡献了反派形成的机制。李阿婆的儿子儿媳固然是头七还魂的厉鬼,而在《百变星君》里,最终BOSS小马哥也是经过科学改造的铁甲威龙。也正因如此,正邪双方的争斗才能高潮不断,笑料连连。

  最后,超现实元素还为主角战胜反派提供了可能。无论是LEON充满恶搞风格的各种“整鬼利器”,还是阿星变身成的“超级微波炉”,在极尽搞怪之能事的外表之下,主角都是用超现实的力量,击败了超现实的敌人。虽然一个是大团圆的结局,另一个则有些悲剧的意味,但终究都在周氏喜剧中不可缺少的感情线上,获得了美人的芳心。

  头七回魂、厉鬼杀人的阴风阵阵,却变成了被浓郁奶香味掩盖可可之苦涩的卡布奇诺。而七十二变、正邪对决的未来童话,则如同哈根达斯的浓香冰淇淋,让人爱不释口。被誉为后现代解构大师的周星驰,如同挥舞着魔术棒一般,在相同的食材中加入不同的配菜和香料,顿时一盘盘口味迥异的美食端上桌来,让人食指大动,却又春兰秋菊,各占胜场。

  三、混元素赢得票房

  从与李力持共同执导的《唐伯虎点秋香》初持导筒,到《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单独执导,再到21世纪以后的自编自导自演,周星驰逐渐习惯了从单纯的演员向操控全局角色的转换。而其中集大成之作《功夫》,则是将草根喜剧、功夫幽默、个人救赎和温馨爱情等各种卖座元素杂糅在一起,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都创造了惊人的票房奇迹。

  发轫于李小龙之手的功夫喜剧,经过成龙和李连杰两位功夫巨星的发展,已然成为香港重要的本土亚电影类型之一。而周星驰在早期电影中,已经对这一类型做过尝试。无论是新精武门系列,还是无敌幸运星,都有着香港喜剧一以贯之的动作血统。但与传统无厘头喜剧不同的是,在功夫中,作为导演的周星驰更多的使用了一种近似于昆丁.塔伦蒂诺般的手法,将无数流行元素融入到功夫类型电影的主枝干上,又像《怪物史莱克》的招牌卖点偷师,悄无声息的藏着许多经典电影的经典镜头。难怪很吃这一套的美国人会连续将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和波士顿影评人协会两项最佳外语片将一股脑送给星爷,还顺带捎上一座“《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影片”的头衔了。

  继《少林足球》启用赵薇为女一号之后,在本片里,冯小刚和黄圣依的出场,带来了更多的大陆元素。相对于周星驰过往作品,这首先在电影的地域性上已经是一种混搭。当阿星搂起黄圣依所饰演的盲女纤细的腰肢,与身后《乱世佳人》中的盖博与费雯丽遥相呼应,本片的恶搞加糅杂的情趣就已经昭然若揭。

  《蜘蛛侠》、《指环王》、《闪灵》和《芝加哥》等影片中的经典桥段都能在本片中找到端倪。如果没有发现这些充满着智慧的小细节,固然不会影响你观影的流畅性,但寻宝般的乐趣,自然也无从享受了。

  此外,好莱坞老式歌舞片中的载歌载舞,西部片中的孤胆英雄,日本漫画中的“涡轮腿”和港漫中最常见的飞沙走石、山崩地裂,再加上金庸笔下的“神雕侠侣”对决黄玉郎笔下的“火云邪神”,虽然在造型上可谓“一方猥琐一方相当猥琐”,却也造成了“关公战秦琼”般的热闹效果,让观众有了别样的体会和满足。

  当然,作为最主要的类型元素,喜剧和功夫两大特色,更不会被周星驰所忽视。无论是猪笼城寨中阿星的色厉内荏,还是在公交车上被“四眼仔”轻易制服,都延续着星爷本人惯用的“草根喜剧”模式,将小人物的可怜与可恨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在功夫元素上,不但从动作设计和形象设计都充满了李小龙和截拳道的“即视感”,还搬出了粤语老片中的“如来神掌”,成为制服大BOSS的终极绝招。

  对了,别忘记发型“飘逸”的火云邪神扮演者梁小龙,本身就是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视剧《霍元甲》中的男一号。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如果《功夫》放到今天上映,能够斩获多少票房?从本片上映时的2376块,到截至去年11月为止的1.76万块,全中国的银屏数量获得了几何级的增长,2004年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二、三线城市,现在成为了票房的主力军。大胆猜测,如果《功夫》能放在今日上映,虽说不一定能够超越《泰囧》,但PK过《大闹天宫》,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吧。

  致敬精神的四种妙用

  一是政治嘲讽。《国产凌凌漆》拍摄于1994年,其时正是香港回归前夜,香港民众普遍的恐慌心理,在许多影片中都能展现一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的香港电影中,“移民”与“九七”是出现频率相当之高的两个词语,富人乃至中产阶级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末日情结”,这一点,在倪匡的小说《追龙》里更是极其直白的表露而出。

  与某些电影人的一片惶恐相比,周星驰多少属于处变不惊的那一种。细细品味他在那一时期作品中流露出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对于香港的“改朝换代”他大概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的。不像某些人犹如英国殖民当局遗老遗少般的如丧考妣,星爷的心态,更像是王朝更迭时期的低层民众——皇帝换谁坐,总有我的一口饭吃。

  但这种态度,却并不妨碍他心目中对大陆各种丑恶落后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即与当时大陆的现状有关,也是某些媒体添油加醋宣传的结果。不过与电影关系不大,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回到星爷的作品《国产凌凌漆》。在本片中,周星驰借“爱国特工”之名,以恶搞詹姆斯邦德的方式,将他心目中的大陆嘲弄的体无完肤。

  首先,整个阴谋的幕后主使,正是军方的高层,而他监守自盗的行为,也象征了以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人对于大陆政权高层的不信任。苏联解体之后,前苏各国领导人确实有过变卖国家资产的风潮,那一时期的港片中也有所体现,如成龙的《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而周星驰改头换面,将舞台背景移到中国,从整个故事架构来看,与冷战过后的007系列其实非常接近。但丑化的对象从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中国,其中的讽刺意味,就不言而喻了。

  特别是片中对大陆执法机构的嘲讽,化作了一场经典的搞笑桥段。不识字的文盲被诬蔑为偷看国家机密、而无论是高官之子的威胁,还是功夫高手的轻功,都难逃一劫,只有拿出人民币的阿漆,不但安然无恙,还瞬间与行刑者称兄道弟起来。一条性命的代价不过区区一百元而已,联想起开场时司令拿出五毛钱嘱咐达文西去买奶茶,并郑重叮嘱一定要记得找零。周星驰对大陆从政治到经济全方位的嘲讽打脸,也就可见一斑了。

  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必要翻出二十年前的旧账,来斥责星爷当年的“反动”与“无礼”。讽刺喜剧允许夸张,唯有如此戏剧化的表达,才能够让人于笑声中启发思考。

  二是戏谑经典。与其他三部影片不同的是,《回魂夜》虽然处处都在模仿《杀手莱昂》,但其本身却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影片。《杀手莱昂》是含裹着警匪题材的剧情片,而无论是恐怖元素还是喜剧元素,都难寻踪影。所以,与其他几部影片或多或少存在致敬之意相比,《回魂夜》中的港版“leon”对原版leon,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恶搞。

  正因其完全的恶搞精神,所以才能够更加的肆无忌惮。在《回魂夜》中,造型师不仅把周星驰对LEON的模仿学了个十足十,就连《杀手莱昂》中的女主角也没放过。莫文蔚在片中有些怪异的少女装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戏仿《杀手莱昂》一片中的娜塔莉波特曼。而两人虽然永隔阴阳,却终究牵绊的爱情,终于也可以一慰为了《杀手莱昂》的惨烈结局而心存遗憾的观众之心了。

  除了男女主角外,《杀手莱昂》中莱昂标志性的万年青盆栽,也被移植进了《回魂夜》的LEON手中。不过这一次,小小绿植不再是主人公寂寞的象征,而变成了高科技的“寻鬼雷达”。原著中两人一“植”的“铁三角”,至此在戏仿之作中大团圆,谱写出另一段影坛佳话了。

  三是复刻佳作。《百变星君》在四部影片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与其他几部作品或充满敬意、或不怀好意的效仿不同,本片更大程度上应该被归结于“跟风”一流。一年前的1994年,《变相怪杰》凭借绝佳创意和金凯瑞癫狂的表演,斩获全球3.51亿元的票房。第二年,《百变星君》宣告诞生,在弹丸之地的香港,也收获了3500万元入袋,在当年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一个被称为“好莱坞的周星驰”,一个被叫做“东方的金凯瑞”,但两人之间的表演轨迹,直到此作才初有交汇。周星驰用风格与金凯瑞类似的无厘头表演,遥遥的向太平洋彼岸的同行偷师一招。好在《百变星君》上映后票房与口碑都属上乘,倒是没有砸了两人的招牌。

  不过与《变相怪杰》中略带魔幻色彩的神奇面具相比,《百变星君》选择了中规中矩的科幻路线。所以,片中正邪双方争斗的焦点,也从对面具的争夺,变成了各自凭借“科技”的力量变来变去。是不是有些熟悉?对了,不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吗?看来,在仿效西方名作的同时,周星星同学也没忘记向中国古典名著致敬一把。

  其实在本片中,除开无拘无束的变化功能十足十的仿效了《变相怪杰》外,本片其他的着重点与金凯瑞的经典喜剧关系不大。星仔本人从无恶不作、人见人憎的富二代,变成正义化身的超级英雄,还有虽为荣华富贵而抛弃亲生老爸,却在危急关头舍命相救的豪情伟业,以及麻雀变凤凰的梁咏琪银幕处女作,这些才是更让本作受欢迎的卖点。

  顺便一提,你知道《变相怪杰》中那个面具的来历吗?它是北欧神话中恶作剧之神洛基的神器。是的,就是《雷神》中那个永远的悲催小弟,和《复仇者联盟》中被绿巨人浩克抡起来当枕头般虐成渣的那个“好弱的神”。

  四是致敬偶像。作为最有诚意的致敬之作,《功夫》致敬并不是具体的某一部电影,而是香港影坛最为传奇的人物,也是导演和男主角周星驰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小龙当年在荧幕上的叱咤风云,就不会有日后的周星驰。若非从小受偶像的感染,当年他不会拉上好友梁朝伟一起报考无线艺员培训班,而这两位注定留名华语影史的巨星,或许根本就没有迈上影坛的机会。周星驰本人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承认,比起成为演员,他更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李小龙式的功夫高手。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难成高手,但电影却帮助他在荧幕上实现了这个梦想。就像姜文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王小帅的《我11》一样,《功夫》也是一部导演为自己的青春做注解的电影。虽然不像前二者那般写实,但从草根的混混到名震一时的喜剧之王,谁又能说《功夫》中星仔的人生轨迹,和周星驰不是如出一辙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周星驰之所以选择元华来饰演“包租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曾经做过李小龙的替身。而在阿星神功大成后,对战斧头帮小喽啰时使出“无影脚”,将一种黑衣人脚掌踩入地面,其实也是在向李小龙童星时代的作品《细路祥》致敬。另外,白衫黑裤的造型,与包租婆威胁斧头帮老大的桥段等等细节,都有典有据,无不寄托着星爷对早逝偶像的致敬之情。

  不朽的功夫之王李小龙,加上终将迈向不朽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功夫》这部作品,也就注定将不朽了。

  《功夫》影评(六):力挺星爷,大爱星爷

  从小时候开始到现在我几乎每年都要看一遍星爷的电影,星爷的电影陪伴了我十几年的光阴,唯一遗憾的是星爷从长江七号之后就不在参演了,刚刚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的经典,还是那么的喜欢,尤其是最后和黄圣依重聚的场面再加上背景和和配乐,虽然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是每次一看到这段我还是忍不住想哭,现在特别的期待星爷的功夫2能够早点上映,力挺星爷刚看到这段忍不住就截图截下来了

  《功夫》影评(七):致十周年的《功夫3D》

  昨晚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吃过晚饭后到看了22点40的最后一场,大晚上的人数还是颇多的,那时的黄圣依可真美。

  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曾几何时,这句经典台词风靡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乃至于到现在的各大论坛,微博,游戏里都有它的身影所在。2014年注定是周星驰经典电影的重映之年,前有二十周年的《大话西游》,后有十周年的《功夫3D》,真的很庆幸能在今年去影院欣赏缅怀这两部经典佳作,在如今星文化遍布全国全网的情况下,我等小装青年也只有膜拜并为之学习星爷的份,看着无数星迷一个个冲着星星的名字拿着电影票走进影院,带着怀旧的心情欣赏影片,重制的3D效果也是极好的。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星星也能够早点结婚成立家庭,并期待2016年的新片《美人鱼》票房大卖。

  《功夫》影评(八):我不知道评分怎么只有7.3这么低……

  我不知道评分怎么只有7.3这么低。很久之前看过几次,今天又一次看,觉得影片的每一个镜头都那么精致而有意义。 看的过程中,想起了刘德华的话:“我在农村出生,小时候我觉得农夫是英雄,因为他给了我们很多生活必须的东西。后来,爸爸成为消防员,让我觉得消防员很英雄。到了70年代,李小龙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他保持了中国人的那种精神和气派。到现在,我觉得,能把家顾得好的人,就是英雄。”阿鬼那三个人和包公婆夫妻就是这样的英雄,他们隐居在市井,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当然真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的“武林高手”,这只不过是周星驰的隐喻。每一个努力生活,把家人照顾好的人,都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模仿刘德华,我也写了两句:小时候觉得只有黄继光队长是英雄,因为他死得很壮烈,他是前面挡子弹的。后来觉得北岛算个英雄,北岛说这个时代没有英雄。现在我觉得楼下送水的大叔和黑街的小贩们挺英雄。 而周星驰这个小人物的塑造,则让我们看到良善的存在。他小时候为了保护他人也曾受过伤害,于是他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伪装成凶神恶煞的样子,变得势利、想占便宜,想成为欺负别人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最终的英雄。 正如《大话西游》,周星驰的片子从来不是那种一下子能理解的,需要一遍一遍地看,看过多次之后对于其中的寓意才能慢慢理解。不像法国电影中的黑色幽默那么直白,可以让人在看的过程中嘿然一笑。他的电影中的黑色幽默需要慢慢品。

  《功夫》影评(九):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I think it's the best movie from Stephen. Having watched it for a few times, I still resonate with some scene in the movie. Some particular ones listed below:

  ing shared the story on Buddhist Palm with his pal that he used up all his life savings to buy that scroll. This may seem a bit silly, but at least he was young enough to still believe that he could do something greater good to the world. Reflecting on myself, I don't recall any ambitious goals from my childhood...

  Fong tried to restore the candy bar damaged by Sing, and the bar could keep its shape for a while before it broke down. I was really wondering how Fong felt at that moment.

  In addition, there are some detail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but small enough to be overlooked. At least, I didn't notice some of them when I watched the movie the first time.

  When Twelve Kicks was leaving the district, the musician was playing as he went away. It's shown how surroundings are pierced through with invisible sword buried in the music, such as the leaves, china, and the cats (indirectly).

  When Sing threatens Fong for the money, his holding of her mimics the movie poster behind.

  In the corridor where Beast was kept, some toads were jumping around, which alludes to his special technique, the toad style, shown in the final battle.

  The final battling site is the abandoned district where everyone used to live.

  《功夫》影评(十):《功夫3D》:十年青春路的致敬

  认识星爷,在人生10岁的光景,小学的暑假学校发放电影卡。我们可以在整个暑假里跑到小镇子上那些被阳光没照射着的一家叫“大众”的影院的售票门口,让阿姨剪掉一格日期,换一个午后无忧无虑的光影人生。认识星爷,在我读书极其糟糕的时代,我差点没有书可以读,我的数理化糟得透顶,那年暑假中考数理化不及格的时候我遇见了《大话西游》。每一次,我都在想,那个遥远的周星驰在模糊光影里的处境,是不是就是以后抑或现在的我的处境。我甚至于开始模仿他的眼神,因为他总是看起来是那么的一团糟,不断被欺负不断被踩被扁被唾弃,而当时这也是我人生中极其糟糕的求学时光的一个缩影。

  十年前,《功夫》如约而至,我的人生已经趋于平稳,所以有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时候,周星驰也开始被叫做星爷了。星爷也在玩了多年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伶俐,多年的古装扮相之后,开始要转变了。《功夫》正是他的一个起点。这一次的他还是会被打,却可以因为一个站在小档口拿着大大波板糖的黄圣依,而突然燃亮那么一点点,在小镇上方金黄黄昏里人生的希望。是的,这就是星爷的爱情。这一次的他还是会被打,却可以因为在与鳄鱼帮帮主斧头帮帮主火云邪神的综合较量中,一直固执孤独的捍卫着自己儿时的梦想。是的,这就是星爷的梦想。

  周星驰儿时的梦想是什么?我最爱的影帝吴镇宇说当年在TVB,周星驰整天模仿李小龙。周星驰少年的小伙伴梁朝伟说,周星驰以前每次拉他去排戏,总是用功夫把自己打败。这个一直在默默滚爬中磨练自己演技的年轻人,实际上一直在储存着爆发的力量。总有一个周星驰让你笑得合不拢嘴,也总有一个周星驰可以让你哭得一塌糊涂。《功夫》是不是周星驰最好的作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的古装经典爆笑又得意,他的《少年足球》拿到自己电影生涯里唯一一个金像影帝金像导演。然而这部电影却是最接近电影梦想的周星驰,他以简单的功夫二字致敬自己终于逝去的青春。

  电影里那个被叫了很多次的主角名字的阿星,被那个长相猥琐的秃头的火云邪神打得屁股开花落花流水,却用轻盈的木棍一击对方头部,然后全身而退。这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镜头,却是我理解的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信息。阿星不为打架而功夫,不为优雅而功夫,不为爱情而功夫,他的功夫是为了这世上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们发声。这个重要讯息是周星驰几乎所有电影里,最重要的情怀和感染力。他用踩低自己方式,演了近20年,却屡试不爽,因为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同情弱者。因为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会因为看到小人物的凄凉悲惨而感同身受,却不会因为看到大人物的风光靓丽而拉近距离。当年这个开始有花白胡子的老男人开始蓄起来的胡子,邋遢着自己整个艺术生涯的后半段时间。而这个形象这部电影播出后获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巴拿马、牙买加及乌拉圭等美洲国家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

  十年后,周星驰回来了。在他的新片遥遥无期之际,他的《功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呼啸而来,与王家卫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电影的3D变化不大,十年前的东西却保留十足。应该说,周星驰没有王家卫的耐心,这次的版本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部分影迷们却还是愿意看上那么一回。十年后,我也看了一回,感觉还是那么酸楚楚的,生命无常,星爷已老,弱者出头,总有一天,那个青春梦里的顽皮孩子,还是会跌倒,但他不会再哭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