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姚明年》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姚明年》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8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姚明年》观后感精选10篇

  《姚明年》是一部由Adam Del Deo / James D. Stern执导,姚明主演的一部剧情 / 纪录片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姚明年》观后感(一):姚明是留学生的缩影

  看了有关姚明的纪录片“The Year of The Yao”。其实,这个纪录片也是好几年前的片子了。原来在音像店看到了,就想说去看个究竟。但是,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篮球迷,所以还是放弃了那个看的想法。但是,昨天心血来潮看了之后,才发现片子真正的本质不是在讲篮球,“篮球”以及“姚明”都是象征,所指代的应该是出色的中国青年人怎样突破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的差异的冲击,重新站稳脚跟。

  片子是很真实的,因为它真实的展示出了一个急功近利社会。首先,先不说一部分美国人的个人行事风格(开种族的玩笑、或是瞧不起外来人口),先单说说这个社会的习惯:只是观察一个人眼下的表现,以及当下的利用价值。尤其,对于母语非英语的人来说,美国人更是完全没有耐心去了解,直接扣上“傻子”的帽子,甚至有时显示出的是无理。我想这一点,不只是体现在姚明的身上,对于一部分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也应该是有所体会。也许这就是文化的不同所在。

  其实,片子中“姚明”只是一个符号,因为他真正代表的是一批人,也就是去美国的中国人,这些人为了吸收先进的技术、或者是学术而需要完全开始适应一套新的东西,尤其是语言,还有专业术语。客观的说,英语之中的专业术语完善程度确实优于中文。先抛开文化差异、以及美国人为人处事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不谈,重新掌握一套Terminology就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片子的结构方式,还是按照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来处理的。也就是一个人的不顺、挑战、胜利。但是,这样的纪录片更像是电影的思维模式,所以,总是要形成一个主题。所以,在处理素材方面也是有倾向的,比如,为了体现开始的不顺一定会选取相应的素材,为了体现进步又会有所侧重的选择素材。所以说,一部分纪录片也是有立场、导向的,观众也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就是要看导演的意愿了。

  此外,对于片子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表面在讲姚明,但背后更像是讲述翻译科林的成长。姚明能够去NBA球技是一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应该是给NBA带了不少收入,题外话。

  最后要说,姚明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因为他的父母一直陪在他身边对他进行着照顾,他妈一直给他做饭的经验积累下来就变成了那个“Yao's Kitchen”.

  《姚明年》观后感(二):姚明是个什么梦

  当我在CCTV6看到《姚明年》这部拍摄于姚明NBA生涯伊始的纪录片时,老姚已经光荣退役。此时他的身份是上海队经营者,即将走进大学的准学生,有一些投资但据说不挣钱的业余投资人,以及CCTV5在亚锦赛期间的解说嘉宾,每场比赛的解说薪水是人民币500元。

  现在回过头去看,姚明NBA生涯的第一年掺杂了太多篮球之外的因素。美国人不了解他,不了解中国。一些人不相信他,一些人干脆希望他失败。而中国人民则像对待每一个曾经的国家英雄一样,硬生生的要从他身上寻找民族自豪感。我们总是这样执拗的用他人的成绩来填补自己窝囊的生活:许海峰的10环是他的,也是我的,拿到金牌我也有份。李小龙的功夫是他的,也是我的,踢碎东亚病夫的招牌我也有份。所以姚明去NBA是他的事,也是我的事,他的每一次得分每一个封盖和篮板,我们13亿炎黄子孙都有份。

  所以他就这样不幸“被代言”了中国梦(参见邪恶文人张信陵在豆瓣上的影评),仿佛姚明如果成功了,我们的屈辱就洗刷了,沦丧的道德就修复了,千疮百孔的体制就完善了,中国就有救了,就不挣扎了就没阴影了。省省吧,美国人不曾把梦想寄托在乔丹身上,美国的90年代黄金岁月属于互联网和不断放松的监管,属于无数个人勇敢的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把梦想投射到一个运动员身上。而姚明也不可能去修正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他自己也不会有这样的冲动

  我甚至没想通“中国梦”到底是什么。五千年历史里曾经有过的梦想太多了,但不曾有过一个人人向往的类似于“美国梦”的概念。历代统治者追求千秋万代,历朝老百姓要的只是衣食无忧。近代以来倒是一直有梦想,比如洗刷耻辱,比如国富民强。再后来,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家的梦想又碎了,碎成了扮猫抓老鼠,无底线的比谁挣钱多。可是姚明能代表这些梦想里的哪一个呢?

  姚明当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符号,但他的意义不是他替什么人圆了什么梦, 不是只要他站着,我们的民族就倒不掉。而是正相反,他的意义在于,他从不曾替任何人去圆梦。他打球只为胜利,不为报国。做慈善,只是个人意愿,不谈回报社会。他打球的时候不说自己肩上有重托,只说自己确实有压力。退役的时候既不谢国家,也不谢CCTV。他甚至自始至终都跟一切民族大义刻意的保持距离。他每一步都只是努力做着自己的事,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和之前所有的一个拳头代言13亿的中国梦都不一样,他活成了他自己,这才是最大的意义。他从来没想过代替民族扬眉吐气,心里没有那些病态的受害者心理和洗刷耻辱的使命。他就是一个努力上班,拼命打工,并且成功了的心智正常的有为青年。一个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逐自己的梦想的好人。这样的一个故事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意义,大概是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做梦,有权做梦,有权做只属于自己的梦。并且我们有机会靠努力,而非投机取巧,来实现这个梦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分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梦。

  而姚老板的美国梦于我而言足够特殊,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做成了的美国梦。并且这个美国梦实现的时候,这个做梦的人依然保持着自己本来的面目。他从没尝试“融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文化,没有改变自己的秉性。姚老板的梦圆了,他还是那个姚老板。他没有为了圆梦牺牲自己的心灵或者变成另一个人,这才是这个国版美梦不一样的地方。而《姚明年》所展示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梦想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姚明年》观后感(三):一个感染温暖小故事。也许关乎篮球,但那仅仅是成长,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姚明,一个22岁还什么不懂得大男孩。却要远赴大洋彼岸,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一切。为了篮球,为了他的梦想在异国他乡打拼。他不仅仅是他,他是中国人,他是来到美国第一个打篮球的中国人,年轻的他背负了整个国人希望的重担,他要做一架连接中西的桥梁,他要为国争光,他不能让太多的人失望。难以想象22岁的他是如何接受了这一切,如何在盛望与盛名之下创造了属于姚明他自己的辉煌

  这是属于他成长的印记,这是这个随和羞涩的22岁男孩走过不平凡的虽然艰辛难熬却是无与伦比美丽的化茧为蝶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姚明年,更是中国年。有多少人为了这个幽默可爱的大男孩倾心。中国人、美国人、墨西哥人太多的人为他疯狂。耳边那首无限循环“姚明姚明姚明”的歌还在回声般唱响着。眼前姚明温和的笑容不时的浮现着。

  影片就像温暖的小故事一样,让你揪心让你为她笑为他哭。他的一举一动会牵扯着你每根神经。第一次NBA上场,你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份紧张与不安。第一次进球,你会情不自禁的眉开眼笑。你会抓着他每一个移动的瞬间,生怕错过什么,就像你在多年前的那天那个赛场,握紧拳头,为他加油为他鼓劲,更为他捏把汗。

  这是感人的温暖小故事,就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那个叫科林的小伙子,讲中国话有点台湾腔的学法学却跑来做姚明翻译的小子。你可知道最后机场送行分别的镜头让我难过的落泪了。替你们这患难与共兄弟两落泪了。说着玩笑的你们表现的云淡风轻,可我哭了。为什么科林你明明走出去了,为什么要折回来。为什么要让我如此难过。最后的最后还是要笑的。姚明,时代的印记,国人的骄傲。我只想说,我们爱你直到永远

  《姚明年》观后感(四):He Just Wanna The Boy Whom China Would Be proud Of。

  其實一直沒怎麼把姚明看作多大牌多暸不起。

  這一兩年姚明最為人知噠事兒要數以外變成"暴走漫畫"代言人啦吧...

  今天我男友激勵推薦我看這個紀錄片。

  雖說之前看過Beyonce噠Lift Is But A Dream之後覺得沒有哪個名人傳記能再讓我動容啦。

  可The Year Of The Yao臨近末尾噠時候我還是哭啦。

  仔細想想這不僅是在講姚明噠奮鬥史也是在講Collin Pan噠奮鬥史。

  他們倆人噠命運牢牢噠栓在一起。

  他們當初都是作為Rockie勇闖NBA噠。

  雖然一個是Player一個是Translator。

  姚明剛開始在美國噠幾年一直把Collin當作自己噠家人。

  無話不談。

  Collin也兼職姚明噠英語老師。

  姚明一直給人感覺就很謙遜、少言少語。

  一種鄰家噠大哥哥噠青澀雖說他有嚇人噠身高。

  慢慢姚明在NBA成長起來。

  在第一年火箭主教病退他們慘遭季後賽淘汰噠時候。

  姚明憤懣噠背著書包離開啦美國。

  他身上究竟背負著多麼沉重噠壓力。

  國內國外聯盟加在一起。

  美國夢竟是這麼艱難。

  影片最後十分鐘Collin去機場送姚明囘中國。

  他很捨不得這個和自己朝夕相處噠巨人。

  可現在他離開叻。

  Collin來來囘囘三次去和姚明告別也多次示意想和姚明擁抱。

  可是姚明並沒有囘應。

  就這樣背著包揮揮手。

  我想那時候噠姚明一定紅著眼圈含著熱淚不敢囘頭吧。

  中國人不就是這麼靦腆不愛表達自己噠感情麼。

  姚明多希望一切還是那個曾經穿著大短褲在美國噠新家和自己玩兒游戲機噠Collin。

  不遠處姚爸姚媽在做著缺少調料味道不正噠中餐。

  可鏡頭一轉。

  過眼雲煙。

  姚明成啦全世界眾所周知噠明星。

  而他身邊我竟再也沒有看到過Collin噠身影。

  片名告訴我們一切。

  這是The Year Of The Yao。

  卻不是The Years Of Yao。

  《姚明年》观后感(五):影评?自娱自乐而已啦~2011.10.26《姚明年》

  影片讲述了姚明进入NBA的第一个赛季 从最开始备受怀疑 直到最后赛季结束 一开始姚明表现得不是很好 甚至可以说很糟糕 以至于巴克利说如果他一场比赛能得19分就亲驴屁股 最后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随着姚明渐渐融入到这个新环境 表现也越来越好 虽然到赛季快结束时 积攒了一个赛季的疲倦终于爆发出来了 但是总体来讲 这个赛季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的 起码影片上是这么介绍的

  以前并不是特别了解姚明去NBA的经历 尤其是他身上所担负的使命 这个篮球巨星不仅是在美国打球这么简单 同时他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使得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尤其是看到他那么受欢迎 一种莫名的感动 相信姚明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还是希望有来者) 当然伴随着这种使命而来的 是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面对国内的球迷的支持的时候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现在虽然姚明已经退役了 但是他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符号 一定会继续着这种影响

  《姚明年》观后感(六):江北使君青衫湿,江南罗敷知不知

  重新思考我为什么喜欢篮球,从球场回来后,我出于偶然地做了这么一件事。

  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作为生日礼物的旧篮球,当时表哥家里还有旧足球、旧排球,大概因为篮球看上去最大,于是我选择了篮球。现在想想,那不失为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如果是排球,我将不会有什么玩伴,因为当时中国女排很强大,大家很自然地都觉得排球是女生的运动,而我认识的女生都不怎么运动;如果是足球,那就惨了,每逢国足输球被骂,我大概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心想“关我屁事”。小学其实很忙的,天天上学放学写作业,饭前打弹珠饭后拍洋画,双休也是被困在家里,不是抱着遥控器看一天电视就是咬着铅笔琢磨一天周记。只有到了暑假,才借打球之名得以出去透风,所以每次到了职院篮球场,我都是兴致十足,精力充沛

  估计是小时候太保守或者太胆小,一直不敢尝试练习运球和上篮,更别说扣篮了~老是不停不歇地投篮,和别的小朋友打比赛也只有三种得分手段,确切地说是四种处理手段:定点投篮、急停跳投、接球投篮和传球。正因为我只会投篮,我发现在同样的距离我投的比同龄人准,更令我自得的是我的姿势比同龄人好看~由于小孩子是守不住场子的,我们只有四点到四点半最多到五点那段时间是可以上场的,五点之后太阳没那么烈了,职院学生和大人们就来了。

  看球也是我很享受的一件事。见龙在田,小地方总会有一些卧龙凤雏式的人物,特别是年纪越小这份崇拜越是被放大和难以忘怀。职院的球场上也有这么一个人,由于他的球衣号码,我们通常叫他“94号”。94号是我了解NBA之前认为的这个世界上最会打篮球的人,能突能投,能上篮能分球,尤其那招AI式的变向过人,既华丽又见效,曾让我迷恋了好多年。另外,他帅气的外形和举止,也是令我着迷的一个原因。就这样,我看他打了好几年球,尽管一直不知道他叫什么,直到高中暑假有幸和他一同站在球场打比赛,才知道他叫老潘,只是“老潘”仍然只是个代号。可以说,我是看他打球长大的。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从我小学开始,他就在职院了,直到我念高三时,他还和好些个对我来说还算眼熟的职院学生一起被我们高中校队请来陪练,那么,他到底念了几年书。说到那次他来我们高中,我比谁都兴奋,我忘乎所以地向同学们介绍说:94号,94号,注意看94号,超屌的,我从小就看他打球了!!只不过打全场和半场到底是不一样,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能随心所欲地突破上篮,也投丢了几个空位投篮,主要是作为一个输送者,估计这也是教练所要求的吧。为了看完这场球,那节晚自习我迟到了,我记得那晚班主任也迟到了没逮着我,我也记得整节晚自习我的脑子都被职院球场上的故事填满,我还记得下课后有两个女生在篮球场踩影子玩,以及放学后去书店翻篮球先锋报直到门口那条路上已经没有了行人。后来,我就没见过94号了。本来高中以后职院球场就去的少,反正还没发现职院有比他更厉害的人,94号成为了职院球场上的一个传说。

  小时候知道的事少,所以很多新知道的事情现在想来都会有“哦,原来是那样”的感觉。小学的时候,没有NBA的概念。但我记得,我和伙伴们看完《四大名捕》换台到《新白娘子传奇》的过程中出现过一群黑人肌肉男全场奔跑的画面,不知怎么使我觉得《新白娘子传奇》绵绵的很不给力。不知道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同感,反正这也只是个多年以后才会想起来的片段,并没有从那以后每天看NBA的后文。因为好像那个时候,NBA和CCAV还没有合作关系,只有广东台之类的才会有转播。有件事情,现在想来可以说是比较具有历史性的,我“经历”的第一场NBA,恰好也是一场经典赛事。我家的租客东东,职院的学生,在那天晚上竟然没有打牌——可能没钱了才是主要原因,而是在房间里听收音机。这里记忆有些凌乱,常理来说NBA是国内上午进行啊,为什么我却记得外面的世界一片昏暗,房间里面开着灯?我是从厕所出来时听到收音机里面主播兴奋的解说和现场喝彩的声音才来到东东房间的门口,东东一个人吃着花生米喝着沱牌酒,一头乱发坐在床上,眯着眼红着脸,一边嘴里嚼着嚼着一边眼睛盯着收音机,见我来了又跟主播说对台戏,什么四大金刚就了不起啦,钱多了不起啦,明星多了不起啦,还不是一样输,这主播明显是XX队的球迷,解说一点都不公正公平,个哈比台云云。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像那边有件大事正在发生的样子。他看我一脸天然呆,就跟我解释,XX队以为有几个明星就能赢,可是〇〇队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和坚固的防守,XX队也就是@@还行,就是一个小个子,他确实很牛,不过〇〇队肯定会赢的。(以上〇〇XX@@均为小时候不懂外国名词所以记不住)我依然不懂他在说什么,觉得自己会让他解释得很有压力,于是就走了。不一会就听到他解气的欢呼,看来是〇〇队赢了。后来我意识到,那一年就是2004年,活塞队终结湖人王朝的2004年,东东说的那个小个子就是如今的老飞侠科比布莱恩特了。思路打通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豁然开朗的意思,那是很久没有的畅快,我把这畅快算在了篮球这项运动的账上。

  没升入初中的时候,我还没有NBA就是篮球,篮球就是NBA这个概念,虽然现在也没有,但毕竟不一样。我只是听说过迈克尔乔丹,听说他是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最伟大,那就和科学家牛顿、作家鲁迅、革命家列宁、领袖毛主席是一个行列了,我不自觉的就有乔丹已故这样的印象,因为那些伟大的人物离我们都很遥远。没有地方可以方便的查询和询问,我也很快忘了去求证。直到跟着初中同学关注NBA,发现乔丹还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才知道原来当代还有伟人。那个时候,科比的性丑闻影响还在,中国体育报纸出现火箭专栏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人们崇拜科比,讨论詹姆斯,喜欢麦蒂,支持姚明,支持火箭,支持马刺。我没有自己的喜欢,只是跟随他们的喜欢,琢磨他们的喜欢,因为我了解的实在太少。我记得我曾见到一个女生用白纸盖住桌子上的破洞,纸上就写着凯文加内特,于是圣诞节我送了她一幅狼王的海报,尽管我对那个总是嘶吼状的凶猛的男人没有太深厚的感情。那个时候呀,我们没事就讨论火箭只有姚明不行呀,谁谁谁来了就好,于是NBA除了中锋位置之外所有的球星都被我们意淫来了火箭,接着我们都不说话,默默想象着身穿火箭球衣的艾弗森卡特们各种crossover各种slamdunk,满脸幸福

  初中由于家里原因,时常不回家吃饭,于是中午老是去操场打球,特别是体育课一般都是上午最后一节课,那就干脆打到一点钟肚子饿,如果中午没打舒服,连自习后再战个痛快。就是那个时候,我养成了55分钟离整点还远、05分才过整点不久的习惯思维。就是说打算6点40动身回家的话,即使6点半就开始不断看表,也一定要等到6点50才背书包走人,然后自行车一阵狂踩,等到了家里,早已不见了那消融了我潮红的脸的夕阳,然后就是各种打扫卫生各种扯。那三年除了偷书偷磁带顶撞政治老师之外好像没做过什么很九把刀的事,最热血的事大概就发生在狂奔回家的路上。好浪费的豆蔻年华呀。

  由于住在职院附近,周边的娱乐产业比较发达,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网吧”这种场所了,那时还只有局域网,所以叫“电脑室”。小时候不像别的孩子,手里没零花钱,去不了,也不敢去。有时好不容易写完作业想找伙伴们打弹珠拍洋画,跑去一看,人都不见了。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夏天的下午,我们在Q君家里玩汽车(一种在地上画满跑道,玩具汽车穿椅子钻桌子的SB游戏),一边玩得好好的,L君和Q君一边商量着去电脑室玩半条命。说去就去,两人很果断地丢下我一人,还安慰性地给我留下一个遥控器游戏机和“家长问就说去干嘛干嘛了”的叮嘱。他们走后阳光道不怎么灼人,只是一下子安静得只剩下知了声,这种落差有点吓人。几个蛤蟆凳,一个游戏机和我,这场景时常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谁谁谁(一个名人)小时候被其他孩子成为傻子,因为你在他面前扔一个一毛硬币和五毛硬币,让他选一个,他会捡起一毛硬币,无论试多少次,他都会这么做。后来这个谁谁谁成为谁谁谁后被问及此事时说,如果拿五毛硬币的话,就不会有人再拿他开这种玩笑,而如果拿了一毛硬币,就会和事实一样,不断的有人再给他机会选择,很多个一毛钱,就会多过一个五毛钱。于是这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励志故事。而我总认为,他只是太孤独,所以用了一个手段使自己不会失去伙伴与他一次又一次地做这游戏。哎呀,一不小心幽怨起来了呀。本来只是想说,五六年级玩半条命,拳皇,初中玩冒险岛,劲舞团,街头篮球,梦幻西游(我这算是做广告么),以及溜冰,打台球,以及现在的DotA,都是出于不同原因的迁就,是我的取悦。只有NBAlive,NBA2K,是我发自内心的着迷。最早是在D君家里接触NBAlive的,后来随着对篮球的热爱升级,我越来越喜爱这款游戏。所有的球星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原音解说身临其境,这感觉无与伦比。从NBAlive2002,到live2008,封面人物是谁,游戏特性怎样,谁设计的非常不像,这些都了如指掌,耳熟能详。每次酣战一把,回头都要和同好大侃让谁谁狂砍多少分,哪个队多少分神奇逆转,又玩出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动作。玩的多了,经常较真,会参杂对现实人物的好恶。比如live2007里波什中投无解,输的心有不甘,哪里有这么神准呀,于是乎有点讨厌他;又比如live2006里西部全明星麦蒂首发控卫,断球跟切西瓜一样简单,于是也更加喜欢他。后来NBA2K9出现在网吧的游戏菜单里,其更好的游戏感受,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玩家放弃了NBAlive系列,没过多久,live放弃PC平台,2K于是独裁了球迷的场下时间。由于一时改不过来,到现在我还沿用着live的改键。

  高中,大家都有各自的屁事挪用了一部分篮球的激情,虽然体育课的时间依然显得不够用,但感觉得出,“要是每节课都是体育课多好呀”只是带着可惜带着疲倦的说说而已。那时候打球总觉得不尽兴,但又没办法尽兴,总觉得你要上篮的时候就有一双手将你生生压下来,你连说他犯规的欲望都没有。周云蓬念到“一把一把的日子往外漏,你看见我们的命正在加盖子”。

  突然不知道怎么安排纳什登场,这位迷人的老男人定义了我对篮球的美学感受。也许谁谁更会用脑子,谁谁更会用假动作,谁谁更会用脚步,谁谁更会用垃圾话,但是亲爱的呀,你们都不懂感觉。阳光扫过手背的感觉,凉风盈袖穿过胸膛的感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觉。让香港人傲娇地用粤语对你说“感觉”吧。

  那么回到最开头,为什么喜欢篮球呢,我说是因为纳什,这肯定不够。

  唔,首先,篮球运动是种肉体快感,很多运动都是,舞蹈也是,排泄也是,房事也是。身体的舒展,肌肉的牵扯,乳酸的积累,心跳的加剧,跟随着节奏的走走停停,逼迫自己迈出一步的控制欲,气尽力竭时候的再拼一口气,完成超越或达成默契后的自鸣得意,篮球就这样使得肉体和精神都高潮得不生不死,欲仙欲死。

  其次,篮球是一个奇迹不断发生的日常。最简单的,从六七米开外的地方,给球一个初速度,使之经过比它大不了多少的一个平面,你知道这个能力在石器时代作战时的战略意义么,相当于近卫军团的远程兵,站着尿尿的都知道它的难度。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参数再丰富一点,这个奇迹越发显得小概率。A君在0.4秒内中距离接球出手并命中,令世间所有快枪手汗颜;B君在35秒内连续投中4个三分球,此君心脏大到可以展入三大医学院病理实验室标价1亿5千万了;C君单场拿到100分,诠释了“探囊取物”一词;D君从罚球线起跳扣篮,170cm的E君跨越210cm的F君扣篮,G君击地投篮,H君篮板后投篮,I君肩膀投篮,J君闭眼罚篮,K君贯穿全场投篮,L君扣碎篮板,扯坏篮架......以及Y君在初中暑假的晚上罚球十中十。(虽然他为了虚假的真实感一直说十中九,可是依然没有人相信,后来他便不说了)

  篮球场就是where amazing happens,确实是这样。没有人厌烦见证奇迹,更没有人愿意放弃制造奇迹的机会。一个人如果没有制造奇迹的愿望,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