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改编剧本》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改编剧本》经典影评10篇

2017-12-23 20: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改编剧本》经典影评10篇

  《改编剧本》是一部由斯派克·琼斯执导,尼古拉斯·凯奇 / 蒂尔达·斯文顿 / 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编剧本》影评(一):甜蜜哀伤,却又如此真实

  “There are too many ideas and things and people.Too many directions to go.l was starting to believe the reason it matters to care about something is that it whittles the world down to a more manageable size. ”

  uch sweet,sad insights.So true.

  这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想法和人了,事情有太多可能方向,我开始相信要关心一件事的理由就是把世界缩小到自己能掌控的大小。

  好甜蜜又哀伤的看法,却又如此真实。

  《改编剧本》影评(二):鬼兰,似鬼,如兰

  确实看的有点脱节,我没有完全follow到影片的节奏和情节。

  但是不妨碍我有各种感慨,

  鬼兰,只是一个代码

  他可以提炼毒品

  本身也正如毒品

  有着美丽的外表的诱惑,像罂粟

  有着可以让人精神亢奋的刺激,如毒品

  有着亢奋过后的麻木和绝望,如生活

  人生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鬼兰

  比如,爱情,初体验时,兴奋不亚于吸毒

  可是,会平淡,会化成吃什么,去哪,看什么电影之类的小事情

  比如,工作,刚刚进入角色,刚刚做完一个项目

  成就感,存在感,让人直冲云霄

  可是,一个接一个的项目,就会变成一份重复而没有惊喜的鸡肋

  比如。。。。。。。。

  我们总需要什么来刺激神经

  让自己兴奋起来

  我们,找不到幸福感

  所以用这种神经性的刺激来填补缺失的幸福

  比如,吸毒,比如,sex,比如,飙车,比如,杀人

  玩弄,我们用玩弄别人来寻求刺激

  最终玩弄自己

  最终让自己陷入空虚的无底洞

  所以最后,影片用另一条线索告诉我们

  爱

  会更让人充满希望

  《改编剧本》影评(三):一部慢慢被毁掉的片~~

  兰花盗贼 中央台叫它改编剧本~~反正都是一个东西。电影刚开始时,对他报了极高的希望,本以为是一部很不一般的,我所喜欢的那类型的文艺片,电影后半部分,如同剧情所要的那样,风格与前半部分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让我非常失望。但是它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有关电影的启发,特别是那个故事里的大编剧,还有那本关于兰花的书,就如同剧情里要的那样,的确是一部非常美得书。给我的感觉,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什么也没发生的故事,最后很牵强的选择了一种好莱坞式的结尾,枪战,追车,毒品,死亡……最后结尾处又回到原来的基调,漫不经心无所不在的感觉,好似汉字里的凸字,没事找事般的绕了一大圈最后回到轨道上来,让人无法理解

  《改编剧本》影评(四):改编真实

  我有点傻了,还以为这是科恩兄弟的电影。

  前部分教材,可以当作电影标准化的教材也可以折射出编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现实,后半部基本看起来跟脱缰了一样天马行空

  想找出这部电影的结构还真是有点难,他并不是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是把所有的想象无责任圈进一个世界,我甚至以为这就是个有开放式结局的故事,因为实在难以想象其发展至此的逻辑。

  但是这是一个创造力与真实相融合的故事,对白部分是本片的亮点,同时也是作为现实中的编剧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用对白刻画人物性格,又通过心理影响对话。可我又觉得故事有故事,人物有人物,背景不差,对白极强反而导出这么一部不安规格出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电影。

  把真实改编的如同电影一样戏剧化又不落入俗套并不容易,就像要把一个说明文类的书籍改编成有血有肉还能让大众都欣赏不走老路线的电影一样。故事性在哪里。或许最后的荒诞,观者也已经被提醒了,就是老师警告尼古拉斯·凯奇的一样,在最后让人一惊。双重意义。又跟所有人包括电影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改编剧本》影评(五):Adaptation

  “The world is so huge that people are always getting lost in it. There are too many ideas and things and people, too many directions to go. I was starting to believe that the reason it matters to care passionately about something is that it whittles the world down to a more manageable size. It makes the world seem not huge and empty but full of possibilities.”

  quot;Adaptation is a profound process. It means you figure out how to thrive in the world."

  《改编剧本》影评(六):从哪里看出唐诺是查理的分身?

  影片的前半部分确实,感觉像是男主在人格分裂,但从这个“分身”有了自己的名字唐诺,有和查理一样在聚会上和人打呼,有人叫他名字开始,我就相信是查理的胞弟了,更重要的是,在梅姨和约翰要追杀查理时,JOHN就有说“guys?复数,说明他看见了不只一个人,还有开车门那段,是躲在车里的唐诺突然开车门撞了倒梅姨,导致二人有时间迅速逃跑,如果是人格分裂,这些怎么解释?有看一些影评,可他们的理由并没有打动我!

  另外这故事哪有那么多层啊,真没觉得,不就是一个叫查理的编剧要改写梅姨的书,因为书故事内容性不强,他苦于无从下手,就把自己怎么改写故事的过程写了进去,就这么简单!顶多就是故事时间轴打乱,让人看起来有些混乱,其实是编剧想和观众搞脑子呀!

  是我想的简单了吗?

  我喜欢他开头的独白,还有结尾的反转,当中的,看着好闷好晕好无聊

  《改编剧本》影评(七):the end

  we're all one thing, lieutenant. that's what I've come to realize. like cells in a body.'cept we can't see the body. the way fish can't see the ocean. and so we envy each other. hurt each other. hate each other. how silly is that? a heart cell hating a lung cell. --Cassie from THE THREE

  《改编剧本》影评(八):改编剧本与巴顿芬克

  编剧,纠结的人,纠结的事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两部影片中的人物,因为我觉得只有先架构好了人物,后面的一些元素例如情节,结构啊才会水到渠成。查理考夫曼架构人物的能力自然不用怀疑,但在我看来,同样是描写编剧,《巴顿芬克》却要比《改编剧本》在人物描写方面略胜一筹。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两部电影的主演都不是泛泛之辈,约翰特托罗与尼古拉斯凯奇两位影帝的演技都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查理考夫曼”与“巴顿芬克”比起来总是给人感觉少了一些什么似的。在我看来,“查理考夫曼”比“巴顿芬克”少的就是一种叫做极致的东西,又或者说是少了一份歇斯底里,再通俗一点来说“查理考夫曼”差就差在少了一点激情。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我们所理解的运动场上或者唱歌跳舞中所带有的那种激情,而是人物在面对影片中发生的事情所呈现的态度是否能给我们以震撼。因为这是一种很难说的清的感觉,因此我在这里也只是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那种我认为用歇斯底里来表述更加准确的感觉叙述了一下。在我看来,《巴顿芬克》里的人物来的更加鲜明,更加具象化,我所说的人物不仅仅指的是主人公巴顿芬克,也包括了剧中诸多角色如杀人狂查理,电影公司老板甚至是出场并不多的旅馆服务生等人,他们每个角色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令人想要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见到这样的人,但并不一定是想要结识他们,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那种进入到你的生活就会打乱你的生活的人,能够做到让观众对角色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向往这绝对是导演和编剧在创作上的巨大成功。而《改编剧本》之所以我觉得他在人物构架上相对较弱就是在于他的角色虽然也是性格各异,丰富多彩,但总是显得没有生气,尼古拉斯凯奇与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角色在整个剧作中的作用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了,这一点编剧是成功的,但是与《巴顿芬克》相比,他们所饰演的角色就不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想要在现实生活中见识到的冲动,因为尽管他们也各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整体偏闷,使人在影片外对他们就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了。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所认为更优秀的《巴顿芬克》中的人物,第一个要谈的当然是主人公巴顿芬克,看完整部电影,巴顿芬克的形象早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脑中,颇有些孔子语音绕梁三日的味道表面胆小懦弱,甚至有一点点神经质,在内心方面也并不强大,遇到问题总是想依靠别人,在创作方面他想依靠的是酒鬼作家的秘书,而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他所依靠的就是隔壁的查理,一个沉迷于自己写作世界导致与现实世界产生了相当大的隔阂的作家形象跃然于荧屏上,我相信,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只要想到作家的形象我立刻就会想到巴顿芬克的形象。住在巴顿隔壁的查理也是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可谓是将巴顿生活彻底打乱的关键性人物,先是以好邻居形象与巴顿接近,想不到最终暴露出竟是一个杀人狂,这样的形象可谓与巴顿的形象达到了完美结合正好代表了我所欣赏的歇斯底里的角色的两大类。一个是文质彬彬的歇斯底里,而另一个却是风风火火的歇斯底里,形式虽然有差别,但本质是相同的。我还想聊的人物就非肥胖的电影公司犹太人老板了,他的台词非常之多却不显缀余反而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因为每一句台词说的都不是废话,句句都将老板的那种犹太人的精明表现的淋漓尽致。说非谈这个人物不可是因为这个角色使我想到了王朔的那种话痨的风格,而王朔正是我最欣赏的中国作家之一,那大段大段的台词,字字都像是利箭深深地击中了我的兴趣所在之处,想让我不对他着迷都难。

  情节,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作为两部非常具有深度的影片两部的情节都是极其精彩的。在情节方面《改编剧本》战胜了《巴顿芬克》。但这并不是代表《巴顿芬克》的情节不够好,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有一山高罢了。先来说说情节情节相对较弱的《巴顿芬克》,剧中最令人耐人寻味的情节就非住在隔壁的查理竟然是一个杀人狂莫属了。查理起初表现的完全是一个老好人的感觉,甚至在巴顿芬克出事的时候他还能够挺身而出帮助芬克处理。但谁能想到最后查理竟然化身为了一个杀人恶魔,而死在芬克房间酒鬼作家的秘书竟然也是查理所杀。起初我是没有发现查理的这种征兆的,但仔细回想起来却发现原来导演早在前面就为我们暗示出了查理的疯狂。当芬克和查理聊到他因听到隔壁的呻吟声而导致影响写作的时候,查理有着一房之隔竟也听见了,而据他所说是通过水管听到的,而在巴顿和秘书缠绵的时候镜头突然转到了卫生间的洗手池上,这就暗示了我们查理一定也是通过水管听到了巴顿与秘书缠绵的声音,从而进入巴顿的房间将秘书杀死的,这一点可谓是导演的用心良苦。这一点已经起到了震撼我的作用,但想不到《改编剧本》却更胜一筹,他的整个故事可谓是一个连环套的模式,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玩过的俄罗斯套娃。原来查理考夫曼的弟弟的那条叙事线索,女作家的那条叙事线索,甚至是剧中的查理考夫曼的那条叙事线索竟然都是剧中的一个作家查理考夫曼虚构的,这种情节模式一般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但要知道查理考夫曼可是能够编出《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这样的优秀剧本,有这样的思维也就是预料之中了。

  以上就是我通过这两部影片的比较产生的对两部影片的人物和情节的一点点浅显的看法,两部影片除了给我展示了编剧前辈们的奇思妙想之外,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编剧在创作时寻找灵感之难的那种痛苦与快乐。我相信这两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必定会在我以后的编剧道路上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的。

  《改编剧本》影评(九):第56名:美国影片《改编剧本》——影史100部反类型片全盘点

  戏说电影

  《改编剧本》Adaptation / 年代:2002年 / 类型:反好莱坞 / 导演:斯派克·琼斯 /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梅丽尔·斯特里普

  一句话评价:查理·考夫曼现身说法,拷问好莱坞。

  我嘞个去!如果你要对这部电影的情节较真,你会晕掉的。这就像在电影《盗梦空间》里,梦境层层相套,构成了一个嵌套式的解构,给人一种玩智力游戏的刺激感。《改编剧本》的剧本也十分给力,相当考验观众的智商。抛开尼古拉斯·凯奇、梅里尔·斯特里普这些大牌明星,《改编剧本》真正能吸引观众的,也正是它的剧本。

  看不懂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电影编剧考夫曼,整部影片的线索被分成了两条,一条线索始于考夫曼说服制片人,希望将纽约客作家苏珊的《兰花贼》改编成电影。另一条线索是三年前苏珊创作《兰花贼》的过程。在第一条线索中,考夫曼事业爱情双双失意的窘境被展现的一览无遗。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唐诺,也是个编剧,参加了被考夫曼不屑一顾的编剧补习班。因此唐诺的创作理念和考夫曼完全不同,考夫曼希望能拍出一部没有性和暴力的纯文艺片,而唐诺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编剧,在剧本中极尽所能的加入各种俗套和夺人眼球的噱头。结果,考夫曼的剧本不被重视,唐诺的作品却大受好评,这让考夫曼感到深深的迷惑。在爱情上,考夫曼也由于不善表达,因而错失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恋人。在另一条线索中,苏珊结识了园艺家老布,她要根据老布的口述,将他寻找鬼兰花的传奇经历写成小说。这一条线索略显平淡,基本是由两个人的对话组成。

  这两条线索是平行前进的,那么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影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电影公司的老板给考夫曼一个任务,要他把《兰花贼》改编成电影,而考夫曼觉得这部小说写的全是花,根本不好改编。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考夫曼并不想要拍《兰花贼》,他写剧本是出于不自愿的。那影片第一条线索中,他夜夜精读小说,钻研其中的故事,还找制片人说服其投拍这部电影又是怎么回事呢?从考夫曼用打字机敲打出剧本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苏珊的那段经历其实是考夫曼剧本中的内容,所以原本是两条平行的线索现在可以归纳为剧中剧了,也就是说一个叫考夫曼的编剧在写“一个叫苏珊的作家写《兰花贼》”的剧本。由于考夫曼受到了弟弟唐诺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故事编到后半部分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具有戏剧性的改变,比如老布的妻子出了车祸、老布和苏珊搞上了婚外情、苏珊学会了吸毒,此外裸体、暴力、血腥、粗口也都纷纷出现,整体格调与此前的文艺腔已经大相径庭。

  但影片的内容还在继续,考夫曼躺在床上录下自己对剧本的想法,他说道:“我叫查理,又老又丑,考夫曼和制片人坐在饭店里,他为对方争取找他写剧本……”这不就是影片开头的情节吗?这也就是说,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考夫曼在写一部关于“一个叫考夫曼的编剧写苏珊创作《兰花贼》”的剧本,即把我们上一个归纳的内容又套了一层。而考夫曼剧本中的那个考夫曼是不是他自己呢?其实从尼古拉斯·凯奇一人分饰两角就不难看出,其实唐诺就是考夫曼的分身。真正的考夫曼的生活中并不曾有这个弟弟,这个弟弟是考夫曼剧本中的人物。

  但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影片中出现了3年后的苏珊与制片人谈改编剧本的事情,这里的苏珊已经与考夫曼处在同一个时空,而且考夫曼还跟踪苏珊,看到了她偷情、吸毒的事情,为此他惹祸上身,被苏珊和老布追杀,最终老布被鳄鱼咬死。如果说苏珊只是考夫曼剧本中的人物,她的经历都是考夫曼虚构的,那么这一系列离奇的意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研究者称,这说明影片又在整个故事外面再次套了一层,于是考夫曼再写考夫曼,这个考夫曼继续写剧本中的考夫曼,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下去的奇怪故事。

  但是,这样的循环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指对导演表达影片主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它只能让观众糊涂,摸不着头脑。所以,套层结构在本片当中只需要当做套了两次就可以了。这也就简化了考夫曼跟踪苏珊这一段经历的来源,你大可以将它当做是考夫曼剧本中的一部分,完全是考夫曼自己臆想出来的而已。不过如果这样解释,片中的很多细节会出现逻辑上的纰漏,额,就当你没看见好了。

  原来,这部《改编剧本》的编剧就叫查理·考夫曼。如果联系这个实际,那么又变成了考夫曼写了一个剧本,是关于一个考夫曼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是关于一个考夫曼写一个剧本……我的天啊,要这么反反复复下去吗?所以奥斯卡大叔也都受不了如此废脑细胞的电影了,直接撇给查理·考夫曼一座最佳编剧的小金人。

  要改变,很难

  查理·考夫曼写出这样的剧本,并不是为了难为观众,他只不过用这种形式阐释他对好莱坞式编剧进行颠覆的意图。电影当中的考夫曼和弟弟唐诺,就是好莱坞与反好莱坞式电影编剧的代表。唐诺是受到编剧课老师影响的,他喜欢追求感官刺激,所以把《兰花贼》这本原本平淡无奇的小说改成了一部有警察有怪兽的电影剧本。但与此相反,考夫曼的风格则趋于平实,不求华丽奢靡,只希望拍一部忠于原著的艺术片。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十分具有代表性。查理去听编剧老师的课,他问老师一个没有高潮、没有冲突、没有结局,就像现实中平淡的故事怎么写?老师很生气说:“这位先生,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事情在发生,有战争,有饥饿,有贫穷,有人相爱,有人分离。孩子还在吸吮死去母亲的乳汁,有人为了爱情背叛朋友。先生,这个世界天天有冲突,天天有高潮,你却想写一个苍白无力,没有冲突的故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里浪费我宝贵的两个小时?”考夫曼顿时哑口无言。

  这位编剧老师说的有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电影总会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因。但平淡才是人们生活的主流,激情高潮冲突都只是暂时的状态,它们出现的时间也都是极短暂的。考夫曼的追求在好莱坞是注定无法站住脚的,试想哪个投资商会给一部平淡的艺术片投资呢?所以,查理·考夫曼感慨的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投资商,没有这样的导演,而是没有能够懂得欣赏安静的艺术的观众。观众已经长久的被感官轰炸变得习惯了刺激,所以当面对平淡时,自然不会买账。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好莱坞是商业的聚集地,并非艺术的集中营。

  影片在后半部分格调大变,明显是从艺术格调转向了商业片套路,出现了很多商业大片中常见的情节。从直觉上,后半部分更注重情节性,看上去更刺激,但动人的艺术性则大大流失。因此,《改编剧本》是一部玩技术的电影,它玩混搭,玩嫁接,玩套层,但在炫技之余,更多的还是嘲讽,或是无奈。

  反类型指数:

  ★★★★

  适宜人群:

  聪明点的

  在线观看地址:

  http://www.56.com/u27/v_NDQ0NjExMTE.html

  《改编剧本》影评(十):终极剧透

  主角就是查理·考夫曼,处女作《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正在拍摄中,美女制片给了他新工作:把小说《兰花贼》改编成电影剧本。大家都对这个天才编剧寄予厚望,而实际上查理正面临严重的信心危机:感情失败、身材走样、江郎才尽,加上社交障碍,生活像一滩烂泥。他立志忠于原著,将《兰花贼》改编成一部纯粹以兰花为主角,展现兰花至美的电影,不让好莱坞俗套毁了它。然而跳脱窠臼并不容易,查理绞尽脑汁却毫无进展,极度痛苦。

  更糟的是,长年寄居在查理家的双胞胎弟弟唐纳德,一时兴起也当起了编剧。游手好闲的唐纳德上了编剧速成班后,将查理最不齿的好莱坞畅销公式一番拼凑,迅速写就一部商业片《三面人》,居然大受欢迎,甚至在查理的上一部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片场上交到了女朋友。查理痛苦地看着唐纳德凭着粗制滥造的剧本左右逢源,备受煎熬。

  随着查理不断翻阅原著《兰花贼》,故事引入了另外两个主要角色:小说作者苏珊·欧莲和兰花贼约翰·劳许。颇有名气的《纽约客》专栏作家苏珊,因盗窃兰花案的专题采访与劳许结缘。离经叛道的劳许有苏珊没有的特质:强韧、质朴、自由奔放。可以说是劳许唤醒了苏珊的内心,令她写就憧憬着美和自由的《兰花贼》。而查理正是想在改编剧本中表达这种执念,只是苦于无法化为文字。

  查理鼓足勇气最后一搏去纽约访问苏珊,临场却再次落荒而逃;他甚至去参加唐纳德推荐的编剧速成班,并私下向讲师麦基请教。麦基否定了他的全部构想,留给他一句话,“只要结局好,就全部都好,前面再烂都无所谓”。查理进一步放下面子向弟弟求援。唐纳德义不容辞来到纽约帮助哥哥。他冒充查理访问苏珊,回来后一口咬定苏珊和老许间有暧昧关系;然后用望远镜偷窥苏珊,查到她明天要去迈阿密。 查理无法忍受弟弟粗鄙的思考模式,正打算让他退出时,却发现劳许创办的色情网站首页赫然贴着苏珊的裸照!一段倒叙,劳许盗采兰花竟是为了提炼迷幻药,而他和苏珊也确实有染!

  查理和唐纳德追着苏珊来到迈阿密,又一路跟踪她来到劳许家。查理亲见苏珊跟劳许正边嗑药边嗨。未及查理平复震惊,他就被苏珊和劳许发现了。纯朴的劳许毫不介意,而苏珊惟恐自己的名声和前途不保,决定 “杀了他”!影片已经由文艺片转入了查理曾全盘否定的好莱坞大片。床戏和毒品之后,开始了追杀、撞车、沼泽遇险……最后在鬼兰生长的沼泽地中,劳许被鳄鱼吞食,唐纳德也撞车身亡。苏珊崩溃痛哭,下落不明;查理终于完成了剧本,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女人表白。

  《改编剧本》借一对孪生剧作家讽刺了好莱坞剧作界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荒诞,查理在与臆想中人、书中人、现实中人的一番纠缠中,最终“妥协”,“杀死”了自己的另一面唐纳德,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背弃了初衷,用开场立誓坚决不用的好莱坞式俗套结了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