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烈火情人》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烈火情人》影评10篇

2017-12-23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烈火情人》影评10篇

  《烈火情人》是一部由路易·马勒执导,杰瑞米·艾恩斯 / 朱丽叶·比诺什 / 米兰达·理查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情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烈火情人》影评(一):暗潮汹涌的威力

  最近看了好几部关于畸恋的电影。

  朗读者、情人、烈火情人。

  很奇怪,能够被作家或导演亲睐有加的总是这样充满了矛盾纠结、肉欲弥漫、荡气回肠恋情。你看那些所谓的名著中口口相传的恋爱故事,你看那些被重复搬上荧屏生生不息的爱情影片,有多少爱情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纯洁美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很搞笑的一点是,即使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爱,也总是落得天妒红颜的下场,女主往往会得绝症,在很年轻时候就离世。反正,总是会有这样那样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让彼此无法安然走到“有情人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于是,关于成年人之间的恋情,既然男主已然“使君有妇”或者女主亦叹“恨不相逢未嫁时”,就只能让男主与女主,冲破所谓世俗的障碍,不顾一切地偷情了!

  于是,内心的暗潮汹涌就开始与残存的理性进行激烈的斗争。

  但是,往往,理性总是输得溃不成军。

  似乎,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人类不停地与自己身上兽性的那一面斗争的历史

  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试图克服自身原始的野蛮、凶残、贪婪自私等等所有劣根性的历程。

  不容否认,人类的文明,已经越过无数个顶峰。

  然而,人类所有原始的劣根性,并未因文明的发展而泯灭。

  就像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这些原始的兽性部分,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滋长。

  文明越发展,情感的需求也愈强烈。

  来反观每一段这样的爱情——这些男女,总是如此强烈地彼此吸引,仿佛受着一种无形的急促的鞭策,促使着他们情难自禁,快快上演一段欲壑难填的故事。

  看《烈火情人》的时候,每一次,男主与女主在一起的时候,都是那样地狂热,彼此紧紧地相拥、环抱,牙齿互相噬咬,手指与四肢痉挛般地相互缠绕、纠结、撕扯,躯体紧紧相贴,恨不能粘到一起去,每一次的用力都仿佛是在拼命,因用力过猛而不停颤栗……

  心理学家说,所谓的命运,都是潜意识

  就是说,你被怎么样的人吸引,或者你总是逃不出某一类人对你的致命诱惑,不是因为你命该如此,而是你总是下意识地故意去靠近这些人。

  这部影片中的男主,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地位显赫,还拥有俗世中完美家庭

  可是就如唐明皇见到杨贵妃一般,当男主第一眼看到女主的时候,内心也同样电光火色般地发生了爆炸——人到中年的真情,大概愈加有一发不可收的爆发力吧。

  于是,一见钟情——确切地说是一见之下就激情澎湃的男主与女主相当有默契地开始偷情——女主一个简短的电话的召唤,男主就奋不顾身而去。

  在这段关系里,女主完全掌握了主动,而男主却像一个六神无主的小男生

  在现实中,男主是重权在握的政界人士,平素的他一贯以沉静、严肃、理性的形象示人,很少有这样情不自禁的时候。连男主的儿子抱怨说自己的童年非常枯燥,因为家庭氛围实在太沉闷了——原因是因为这个父亲实在太严肃了。

  可是,当爱情突然降临,男主居然一反常态,仿佛是一座沉睡的火山开始喷发。

  受过伤的人是危险的,因为他们知道能履险而无恙。女主的经历充满了创伤——自小居家不定的她与相依为命哥哥之间发生了奇特的感情,哥哥一度把她当成生命中的唯一。于是女主与彼得约会的事情让哥哥产生了很大的恐惧感,在看到他们接吻之后,哥哥甚至做出了一系列过激的行为,最后甚至割腕自杀。

  在目睹了哥哥自杀的情景之后,女主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当时才16岁的女主在极度的打击下与彼得之间建立了另外一种奇特的依存关系。彼得成为了她的底牌,无论在哪里受了伤,最后她总会回到彼得的身边。

  因为内心有这样的笃定,因此女主总是非常放纵自己的行为。在与男主之间,很难说她有多喜欢男主,更多的成分是为了追逐冒险的激情吧。女主的经历已经让她对这样充满危险的情感关系充满了迷恋,就如一个毒瘾患者,她已经无法摆脱这样的死循环——开始一段危险的关系,然后结束,然后重新回到彼得身边。

  很有可能,女主因为先看上了男主,然后才刻意去接近男主的儿子马丁。以马丁的女友这样的身份出现,更有让男主疯狂的魔力。要不然很难解释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女主怎么一走进宴会大厅就径直走向男主呢,而且她只说了一句:你是马丁的父亲吧?我是马丁的女友。说完,就盯着男主看了很久,在被人打断后又径直离开了——这次见面,完全像是女主计划的。

  接下来,女主给男主打电话,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乱伦和偷情。

  然后在马丁外祖父家度周末的时候,又是女主深夜徘徊在男主房门之外的过道上,诱使男主半夜情难自禁,还被马丁的妹妹发现。

  当男主提出无法忍受,试图离婚与女主结婚的时候,女主不假思索地一口拒绝了。在这段看似疯狂的情感中,不得不承认女主的态度一直都很淡定

  女主甚至答应了马丁的求婚,只是为了可以和男主继续维持这样的不伦之情。

  女主的母亲敏锐地洞悉了男主与女主之间的情感,并警告男主立即中止这样的关系。男主经过矛盾的斗争,终于决定和女主结束关系。

  可是,当女主送去了公寓的钥匙,男主立即奔赴而去。

  于是,注定的悲剧发生了。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马丁失魂落魄般后退着撞到走廊的栏杆,并听凭自己摔下去而未做任何挣扎——当时的他大概完全失去了思想意识。

  女主真是祸水呀,马丁的母亲在得知噩耗的刹那,同时失去了爱子与丈夫。对于一个无辜的女人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打击啊!

  女主竟然没事人似的离开了,撇下伤心欲绝的男主。

  为这段关系付出沉重代价的是男主一家人,马丁死于非命,失去爱子与丈夫的母亲余生将在眼泪中度过,男主也身败名裂在离婚后过上了颠沛流离生活

  女主重又回到了彼得的身边,生了孩子,过上了寻常女人的生活。

  真让人憋屈呀!怎么回事嘛,女主完全是来下魔咒的嘛!

  《烈火情人》影评(二):乱

  本来不想更多更深入地评论这个电影的,但是在电影还没看完的时候,在我看到史蒂夫独自一个人痛苦地蜷缩在床上的时候,我忍不住了~

  真的就是那一刻,看到那个男人蜷缩在床上,双手抱着自己的时候,我触动了,这个男人在看到自己想要疯狂抓住的女人躺在别人怀里的时候,那种无助,那种伤感,那种无尽的落寞无尽的痛苦让一个身在电影外的我都感受得到~~我忽然有点同情这个男人,即使这个男人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着体贴的老婆可爱女儿,出息的儿子,即使这个男人做的事情都一直是让我鄙视的。

  那算爱吗?我不知道,不管它是性还是感情,我觉得都很疯狂,没错,疯狂~这算爱吧…史蒂夫在开了一冗长而烦人的会之后,只是因为想见安娜,想拥有她,他在凌晨赶去火车站,坐去巴黎。如果没有见到安娜,史蒂夫会茶不思饭不想,心里只想着她。在巴黎旅馆里,看见安娜与自己的儿子的亲密举动,痛苦地蜷缩在床上。看了许久,还是觉得这个中年大叔有些可怜,那么大年纪了,那么疯狂地对一个女子,但是却得不到那女子的应承。

  可能就是从这个影片中影射出生活中的某个我吧,才觉得这个大叔又傻又可怜。曾经的疯狂,曾经的无助蜷缩,曾经的彷徨,曾经的患得患失,曾经的短暂幸福,哪一样不是说生活中的我的呢…疯狂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这是某人的原话。疯狂的感情每个人都承受不住,不仅伤人,还伤己,程度很严重的那种,因此以这片警戒我以后不管生活还是感情,均需淡然处之。

  脑袋混乱,没有思绪…哎,乱罢~

  《烈火情人》影评(三):关键时刻

  看了很久了,记一下想到的东西

  这个片子肯定不是路易马勒最好的片子——如果真谈质量,它只能算平庸

  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个片子到底是被哪部分扯了后腿,内容、选角和演员(单个来说)都没问题,但究竟为什么就是有点不对劲?它有种太过漂亮(近乎完美到令人厌倦),不够过瘾,四平八稳的平庸感。相比冬之心在平凡生活中体现出的平静、内敛和典雅,差了不止一条街。

  书的作者谈到过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铁叔和导演一起看中的这本书,铁叔很兴奋……我对比了书和电影,也觉得剧本的一些改动确实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是,书中的男主是个长相平凡的政客(也许更接近一个普通人遭遇激情的故事),换了铁叔,忽然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调性——成了美奂美轮的养眼情色片儿。没办法啊,铁叔此人就真的是自带光环啊。

  这个片子最大的看点在路易马勒拍出来的那一套中产阶级里最高等级的那部分人的生活细节,穿着(尤其是这部分),室内陈设,食物,娱乐,言谈举止等等,真是有意思极了,质地精良极了。

  在这里插播一句,铁叔穿着衣服真是太好看了,铁叔脱了衣服也真是太好看了。

  路易马勒出身好,对于富贵一事,他是真懂行,不是假懂行——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观察这些生活细节真是让人乐在其中,反观激情戏那部分倒是看不看无所谓,权当他们在搞健身。

  路易马勒在这个片子里表现出来的最大特色是他对事件中几个关键时间点把控得太精准——让看的人对他极其放心和信服,他对节奏的把握精准到几乎是毫无悬念的地步——但演员却要在这一明察秋毫的节奏下演一个极为激情放荡随波逐流的故事。原本这种节奏感应该来自导演的上帝视角和命运的残酷凝视,与过程中激情荡漾的男女情感形成一种反差。

  但,也许正是这点没弄好,演员,尤其朱丽叶比诺什(奇怪的是,她过去是一直以自然著称的,因此我只能推断是导演的要求)表演里拿捏分寸和自我控制的痕迹特别重,铁叔一向精准细腻,导演也是胸有成竹,大家都如此是精准,演到最后反而堆叠成了本片的重大缺陷——残酷成了必然,冷静成了沉闷,大家一路闷到底了。

  结果这个片子里,侯孝贤说的岔开一下,真正让人惊艳一点的东西,居然是铁叔的小女儿这个角色和儿子死后老婆的表现,那真是好东西。

  果然,这个片子只有老婆得了提名。

  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在哪里,他们一念之差之下,这个事情还有救,不会发展成最后玉石俱焚的结果呢?

  1 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安娜和铁叔就已经明了了对方欲望。其实真正关键的点反而在第二次,安娜和马丁来访。

  铁叔在厨房里看到安娜,他特意延迟了一点出去,手拿酒瓶,等着安娜发话。安娜说的是:“Nice to meet u.”丝毫没有流露出他们之前曾经见过的痕迹,铁叔随即也做出若无其事的反应——这个时候,这场情事就已经在两人心中有了默契。

  2 安娜第一次把电话打到铁叔办公室,女秘书报上姓名,铁叔考虑不到半秒说:put her through,随后直截了当地记下地址——他们两人都知道对方要干嘛,没有半分迟疑

  我看到这里叹了口气,如果不接这个电话……这部电影是不是就没有了……才怪。

  3 安娜的母亲亲自出来恳求,铁叔本来已经决定彻底与安娜断了,却终于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安娜,结果是儿子接的,铁叔仓促挂断。那一刻,在旁边的安娜心知肚明是他忍耐不住,于是采取主动,租了房子

  如果他忍住不打这个电话……

  4 那天他们两人初次在小屋约会,铁叔步伐轻快,安娜喜气洋洋,两人都如此放松,显露出舒适的本性——他们本以为找到一个世外桃源,谁知马丁之死和一切的崩塌在后面等着他们。看到铁叔兴冲冲走出办公室,这个时候已经是上帝视角的我在想,很多时候,在灾难来临之前,我们都是不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的。则又衬得之前的喜庆如此愚不可及和辛酸。

  5 马丁站在父亲和安娜偷情的屋外,表情纠结。他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但还是开了门——果然好奇心是害死猫的。

  这几个时刻,都是我们所说的,人生的关键时刻,也许那个时候忍住,做了另外一种选择,之后的结局都可能改变。但也许事实真相是,无论你如何挣扎,那个结局都在等着你。

  马丁在饭桌上随随便便指责父亲,说自己的幸福童年中缺乏激情,passion,他这个指责可谓是非常缺心眼儿的。事实上,马丁应该从未与这个魔鬼碰面,他有的是平常范围内的喜爱,温情理解,这是安娜需要的。而他的父亲才是那个被激情不由分说俘虏的人。最后,当铁叔跑到儿子的办公室去,试图诉说激情的可怕和命运无情时,他们之间的落差和交流的虚弱无力,拍得特别好。

  是啊,激情是可怕的,这一点唯有那些曾被激情吞噬过的人们才知道——而试图诉说时,他们苍白的双唇已然被命运锁住。

  《烈火情人》影评(四):只是个人的短评

  看这部电影,学会了水木丁的形容词——“道貌岸然”。

  水木丁说这是形容一种性感,个人还理解不到性感的地步,只是觉得,这是一种欲望,是史蒂芬看到安娜是眼睛里迸发出来的不安,跳跃,惶恐,以及由衷的渴望占有和被占有。期望某一天能在现实里,遇到那个能驾驭这种“道貌岸然”的人。

  不得不说,史蒂芬的扮演者,杰瑞米·艾恩斯的演绎真的是丝丝入扣。包括史蒂芬看见安娜的时候,眼神里跳跃的情绪,是渴望,是欲望,是不安,艾恩斯用了几个眼神闪烁,眼波流转,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明知是错,明知是恶魔,也无法自拔的痛苦,艾恩斯用了几个沉默,用了那个蜷缩在床上的姿势,让我心痛。

  除了演员,和导演,电影的配乐让我觉得有一种欣喜,每次当史蒂芬去找安娜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段紧张的旋律,好像是在透露史蒂芬的心事——那是毒药,是毒药。可是就算那是毒药又怎么样呢。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扎下去。

  其实有一点疑惑,安娜究竟是哪一点吸引了史蒂芬。因为不是当事人,也无法理解这样不受控制的感情。是初见面时坦诚的眼神吗?那个眼神说是坦诚,其实说是赤裸裸更为贴切。那像是一种宣言,像是一种赤裸裸的勾引。包括史蒂芬第一次去安娜的房间找她的时候,他们什么都没有多说,直接开始做爱。受到勾引的男人,与感情上虚荣的女人。

  可以说是从看了这部影片开始,我对性,对做爱的理解又多了一点不同。以前会认为,做爱的双方都是单纯的肉欲,是一种释放原始野性的需要。不得不说,影片中史蒂芬对安娜的爱,让我觉得,做爱,有的时候,真的是在把一个生命驻进另一个生命里,至少,有那一种渴望。每次史蒂芬在面对安娜的时候,他的痛苦,他的忏悔,都化作那一次次不安的抚摸,化作那一次次忘情的做爱。他也许渴望的是,能够通过做爱让安娜义无反顾。

  史蒂芬没有把自己的灵魂驻进安娜的生命,倒是配上了自己的所有。

  东窗事发的时候,我觉得史蒂芬固然难过,但是我从这个男人的身上看不出愧疚与懊恼,我甚至看到了欣喜。他似乎一开始就错了,他错误的估量了自己在安娜心中的地位,所以在这段不伦恋情曝光的时候,他以为这样刚好就可以让安娜破釜沉舟。那样的单纯的以为,让人看得很心痛。

  在我看来,安娜对史蒂芬根本就没有爱,连喜欢也没有。安娜所痴迷的,不过是看到史蒂芬为她疯狂,我觉得她是自私的,包括她说出“你认为要不是你我会和你儿子结婚吗?”这样的谎言的时候。她明知她对史蒂芬的任何一句话都会是毒药,会是罂粟,会让史蒂芬更一步沦陷,可是她还是乐此不疲的勾引。安娜是个坏女人。

  “受过伤的人是最可怕的,他们永远懂的保护自己。”

  不知道以后再看到这篇自己思绪的片段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触。时间不同,经历不同,对人生的理解不同,应该就会有新的认识吧。很高兴今晚我能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作为时光的证据。

  《烈火情人》影评(五):太无用的双眼

  看到<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里的推荐,才找来看了<烈火情人>。

  故事很具戏剧性,情欲戏颇多,很多人说拍的太过暴力而毫无美感。我到感觉暴力的真实。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整部片子压抑沉重的基调,因为所诉说的情感主题,因为一个落寞却真实到残酷的结局。

  先说这电影基调。

  没有前味,中味和余味。开场不久就直接到高潮,最后结尾急转直下。

  这样浓烈的爱情故事不多见,个人也不太喜欢,比如广受好评的<英国病人>还有<廊桥遗梦>。

  但<烈火情人>不同,虽然故事还是那些强烈到几乎失真的故事,但直接暴力的倍显真实。

  好像曾出现在你的生活,故事里的男女也曾是你年轻冲动时的影子。

  说到最让人感慨的,还是那句话,爱情越是浓烈,所带来的伤害和毁灭性也就越大。

  结局了,落魄无比的男人对着巨幅照片独白,“后来只遇见过她一次,在机场转机时,她和别的男人一起,怀抱着孩子。和别的女人已经没有任何差别。”

  浓烈的爱情和占有欲过后是什么呢?

  那个曾被神化的人,不过也只是个普通人,而生活早已毁于一旦。

  太多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强烈到晕眩的冲动;得不到触不及的占有欲;偷情,乱伦,逃脱常规生活的刺激;对谜团般受伤女人的渴望。

  我们的双眼太无用了,如果剥去一切的情感因素,就事论事的看待眼前的那个女人,她不过也只是个普通人。

  总说爱情让人冲昏头脑,可惜这清醒的时间太长,难度太大,代价也太重了。

  想起从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大意是靠和权势女结婚而扶摇直上的男人,偶然重逢了大学时代魂牵梦萦却始终没有得到的女神。

  身价已不同往昔的男人得到了女神抛出的示好信号而再次展开攻势。

  女神接受了男人,男人抛弃了老婆。

  失去靠山的男人沦为普通人,和女神生活在一起。平凡生活让男人猛然发现女神也不过是个要吃饭喝水,拉屎睡觉,为生活争吵的普通女人。

  女神沦为普通人。男人回头找老婆,却得知深爱自己的老婆已自杀。

  多类似的剧情啊。

  当你得到了所渴望的,曾在云端的人此刻躺在身边,你才会发现那些被神化对象底下最残忍的事实——他们也极其的普通。

  翻然悔悟却为时以晚。

  在这场不计代价的追逐中你已错失太多。

  我可怜那些大彻大悟后懊悔不已的人们,更可怜那些仍在执迷中害人害己的人。

  太多假象和情感因素交织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梦在迷失状态下果真是最美,而当梦醒,只有那痛彻心扉的领悟和时过境迁的错落感了。

  而最最可悲的是,那个造梦的人偏偏又是我们自己。

  只因我们的双眼太无用!

  电影承然只是电影,却也那么直接了当的描绘了真实生活。

  而这一切又因真实倍显残酷。

  这就是光影的魅力了。

  《烈火情人》影评(六):男人本是性动物

  随着影片逐渐接近尾声,我的整颗心也慢慢地沉寂下来。

  女主人公安娜是个不同寻常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冷峻精致的外表,更吸引男人的是她那隐讳神秘的内心世界。她像一个谜一样,激起众多男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她本是马丁的女朋友,但是与其父亲史蒂文第一次见面时就毫无保留地借助眼神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欲念传递给了他—— 一位位居英国政府的高官,这正奠定了故事的基础——有哪一个成功的男人“不打野食”!当史蒂文远远地望着安娜在人群中点着香烟的那一刻,他便确定了他的判断。

  安娜主动邀约史蒂文来自己的住所。史蒂文一进门,摄影师就以他(史蒂文)的视角来搜寻安娜的所在,当他在卧室里看到安娜的那一眼时,摄影师并没有给安娜一个正面,而是一个清晰地背影。在史蒂文疑虑和渴盼中安娜终于转过脸,让观众看到了她的神情——史蒂文的判断确切无疑。二人如此心与心之间的暗合让他们没有凭借任何性技巧就轻松达到了性高潮。

  安娜的身世一直是个谜。第二次做爱后两人光着身子在床上,史蒂文问安娜:“讲讲你的故事好吗?”“我哥哥和我吗?”安娜反问。正是由于她哥哥和她在少年时期的畸形恋使得安娜留下了终身严重的心里问题,这也正是故事得以顺理成章开展的根源。因此安娜需要同时和两个男人保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性关系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对哥哥的愧疚。这两种性关系必需一个是正当的,一个是非正当的。就像她对史蒂文所说:“我嫁给马丁是因为能和你在一起。”

  而对于史蒂文来讲,他对安娜的痴迷不仅仅源于安娜自身的魅力,更多的则是出于一个男人本身的特性——男人天生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性好奇心的动物,对于异性,他们总是想通过不断地观赏、不断地抚摸,甚至是进入到对方的身体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直到完全了然于心。正因此,史蒂文才在夜晚开完会急匆匆地坐火车赶到巴黎与安娜上演教堂门口那激烈的一幕。

  当他开会回来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般熬煎而打电话找安娜出来谈谈。他对安娜说他不能再躲躲闪闪的了,真希望这个事情有个头绪,他要和妻子离婚。安娜平静地坐在绿草地的棕色漆木长椅上,问道:“与英格丽(其妻子)离婚你将得到什么?”史蒂文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你,我想得到你。”安娜立刻辩驳道:“你已经得到我了。”这句话瞬间像把利剑一样穿破了史蒂文的喉咙,使他发不出一点声音。

  看到这里,也许许多人会认为,史蒂文对安娜的情感一定超越了肉欲,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他爱上了安娜,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他和马丁是父子关系,而安娜又是马丁的女朋友,这完全是男人的另一种欲望在作祟——占有欲,他想把安娜占为己有,自己独享。

  可是作为男人又作为父亲的他,此种情况却使他进退维谷。他打电话给安娜试图要放弃她,可是这个有着严重心理问题的女人哪肯罢手,她寄了一把新公寓的钥匙给史蒂文,而史蒂文也默许了她的再次邀约,兴奋地前往赴约,可是正当他们在床上死死地纠缠时,他的儿子马丁站在门口把这一幕全部尽收眼底,站在那里瞠目结舌。但是不幸的是他从门口不断地往门外退出的过程中坠楼身亡。史蒂文裸着身体疯狂地奔下楼,他抱住马丁就开始痛哭。

  儿子死了,妻子也因他做出这般不名誉的蠢事而与之离婚。也许史蒂文这时候才深刻地体悟到他在影片开头所说的那一句“我的家才是我唯一的力量”的真正含义。

  安娜也走了,史蒂文从她的母亲那里得知她又回到了彼得身边,因为彼得说过,她需要自由。

  故事结尾:

  史蒂文在他那间逼仄简陋的小屋里,坐在一张小木椅上,背朝着观众,已是满头凌乱的白发,褪色的褶皱西装,神态疲倦地凝望着墙上放大的那张照片,那照片里有安娜——她精气十足地站在他与马丁之间,他不无惋惜地对观众做出最后告白——“我又见过她一次,是偶然在机场,他们正在登机,没有瞅见我。她和彼得一起,手上抱着个小孩,看上去和别的女人没什么区别……”安娜的面孔渐渐地模糊起来……

  我以为导演正是以史蒂文的视角来诠释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态度——女人一旦结婚,就和别的女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男人不再有新鲜感,不再有性欲,他便会试图寻找新的女人,其实在男人真实的想法中,他希望妻子与情人同时拥有。

  而在正常(没有心理问题)的女人的真实想法中,女人是不甘愿只做男人的情人,她总是想着如何才能从第三者的位子上跳到第二者(妻子)的位子上。

  不过依我个人的想法,如果我做了男人的妻子,我是绝对允许男人有情人的,但是这个女人千万不要愚蠢到想和我来争位子,因为情人一旦变成妻子,男人就会另外寻找新的情人,言外之意,情人和妻子对一个男人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注:以上纯属个人之见,由于本人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不足,难免对此片理解存有偏差,请各位同仁谅解!此电影百度视频可以搜到。

  2010.12.28 周二

  《烈火情人》影评(七):移情之物

  一个极度理智的女人。一个感性冲动的老男人。他们一见钟情,立刻烧在一起。那晚的眼神,如同他们早已相识。

  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做爱,她张开双臂自始至终,他笨拙的摆弄她的身体,一起滑下,翻倒,跌跌撞撞,如同密密匝匝互倾衷肠。喔,她都懂得。看,他们是一样的。

  一只梨是怎么分开的?是女人的理智,好像从中间插入一块玻璃,逐渐拉远距离。她恰到好处得......没有一丝粘连。直到,直到外物把他们摔得四烂。他们也就真的滚成一个个小个体,生活了。

  《烈火情人》影评(八):感性与理性之间

  它的英文名叫Damage。看完后,确实有相当大的摧毁感。我觉得男主人公是悲惨的,没有了事业,失去了光辉的前途,失去家庭与自己的孩子。但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境遇,对情人的怀念与沉醉还继续停留在他之后的岁月里。他,代表的只能是纯粹艺术世界吧,现实中的俗人,天天饭都吃不上还能为爱痴狂?吃上饭这是理性的事实,生活也是理性的世界,理智做事才是正经。因为Things are made by people's work.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就是这样的吗?

  导演选择这个充满舞台感的杰瑞米•艾恩斯出演不知是不是故意要突出他所想艺术性呢。他象征的是非理性,即感性的代言。而他的夫人,则充满日常生活气息,与千百万家庭主妇那样,举手投足间让人觉得真实可感。朱丽叶•比诺什出演的女主角她冷静表达似乎是凌驾于生活之上但也可以在生活中间游刃有余。她不悲不喜,即便是未婚夫死去,也只是面无表情的离开,似乎一切对错都与她没有干系,一切死生都与她没有关联。这种表达实在耐人寻味。是她受过巨大的伤还是其它呢?难道这叫做超凡脱俗吗?或者是保全自己不受伤害,或者是懦弱不敢承担责任吧。

  《烈火情人》影评(九):一群老戏骨啊! -------《爱情重伤》,看完网上影评,意犹未尽,补几笔

  “后来我只见过她一次,偶然相遇,在机场转机,她没有看见我,她和皮特在一起,手中抱着一个孩子,跟别的女人没有什么两样……”

  -----斯蒂芬

  今天终于把这一部仰慕已久的片子看了。剧情本身就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明线:准参议员斯蒂芬和准儿媳安娜一见钟情,缠绵热烈的身体诉说命运中无法压抑的渴望,婚礼前不巧被儿子马丁目睹了父亲和自己未婚妻的缠绵,于是悲剧发生,马丁坠楼身亡,斯蒂芬名败身裂,在孤独中老去。暗线:安娜和哥哥有着相悖伦理的兄妹情爱,哥哥16岁时因她爱上皮特而自杀。两个主角演技自是不用多说,胶着,痛苦、嫉妒、自私,沉浸于自我放逐中的平静,几乎都用眼神来传达,太多影评直射他们的光芒,不重复了谈点不一样的。安娜,是上帝的宝贝还是弃儿?上天是赐福于她还是惩罚她来人世受苦?两次,因为背叛,至爱的人以血淋淋的生命献祭,其实,不光是哥哥爱上她,她也爱哥哥,爱马丁,也许不仅仅是出于赎罪,却带来更大的罪孽。当安娜与斯蒂芬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发现马丁站在门口时,眼睛里竟然是一丝惊讶之后的平静,终于不用装了,你父亲,是我的生命的另一部分,我一直不敢告诉你的部分,安娜的眼神如此平静。本来看她全身而退,真觉得是个婊子,全然不顾自己制造的这个巨大的毁灭,如果在中国,汹汹民意下会怎样收场?但是,看到后来,斯蒂芬面对那张放大到整面墙的照片,突然明白,真的是,谁也不欠谁,我爱了,我付出我愿意付的所有代价,即便贫穷孤独,也要面对生命中这一段疯狂,而且永远不会后悔。其实安娜这一生又何尝能逃过内心的梦魇!反而斯蒂芬找到了自己,遗世独立,虽然贫穷、孤独,却可以大大方方的缅怀,安娜、儿子,在孤独中平静坦然地怀念生命中也许最切入灵魂的无法解释的一段重伤。

  他太太在得知丑闻后竭斯底里的那一段演得真好,把一个女人伤到极处的愤怒表达的真好,那种从手指到全身的颤抖-----让我想起我自己,初恋失败跑到山上像狼一样嘶吼,浑身颤栗,因为情感突然遭受巨大伤害,全身心地陷入一种愤怒的力量,不会发泄全身紧绷到抽搐。

  安娜的母亲也演得好,其实,对这个女儿,她是爱恨交织的吧-----和亲家见面的那场戏,她完全在表演,夸张极了,她的状态如此清醒,冷冷地看清了背后的真像,这场表演几乎搞砸安娜的婚事,痛失爱子,看到马丁,勾起爱子惨死的记忆----“所以我们不能见面”紧张的母女的关系,暗线若隐若现地闪烁却波澜汹涌----母亲心口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对女儿是有怨的吧?毕竟也是自己的骨血,在最后她选择了原谅安娜,警告斯蒂芬离开。

  真是一群老戏骨啊!主角的演技不用说了,其他人的表演也蕴藏着一层层欲说还休的底色,他们是如此完整的一个整体,架构起整部电影的张力,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向我们压下来,斯蒂芬其实是救赎了,而安娜,会在灵魂的折磨下走向何方呢?看似相夫教子的结局其实隐藏着更大的危机。最后的那段话,意味深长,真的和其它妇人没什么不同吗?

  切,那就不是安娜了……

  2013/7/7凌晨,中午改定

  《烈火情人》影评(十):《烈火情人》观后感

  最近写着小说,就发现自己对男人简直一无所知,一写起男人的心理就那个艰涩呀,撞墙的心都有了。于是翻出了大约十年前看的一本书,找到了那个一直让我无法忘怀的、一个男人的真实情感口述。

  里面提到了《烈火情人》,便忍不住去看了下。这个片子也被翻译成《毁灭》、《爱情重伤》,但我还是喜欢《烈火情人》这个翻译。爱、或是欲,像烈火一样燃烧,让人为之疯狂,而燃烧过后,但留灰烬。

  一开始很受不了大尺度的欢爱场面(不过没有露点的交欢,冲着情色片标签来的大概会失望),我还是更能接受美剧里一床锦被略过的处理方式,也更偏爱传统东方的那种深深回眸、百转千回的思念,或是“我知道你会来”“我知道你知道”的心有灵犀。

  但是看完以后想想,确实是那种激烈的、夸张的、露骨的,甚至是粗暴的欢爱最能体现Stephen压抑半生后骤然爆发的疯狂。

  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升迁有望、下属敬仰……他几乎拥有中年男人想要的一切,却被儿子的未婚妻深深吸引,在一次偷欢时被儿子撞破,最终身败名裂、妻离子散、流浪街头。

  我一直以为男人是不会这么冲动的。女人如衣服嘛,钱、权、名,哪样不比女人重要?可是连开头提到的那篇口述里,那个坚信女人可以把爱情当生命,但男人的生命可不是为了爱情的男人,也曾经为爱疯狂过。我想,我是真的不懂男人。

  我相信他是为爱和Anna在一起的,爱到为她失态打翻红酒,爱到和同僚讲话漫不经心,爱到蜷缩着悲伤哭泣。

  我也相信他是为欲和Anna在一起的,欲望强烈到可以没有任何前戏而结合,强烈到出差参加重要会议的间隙还赶到巴黎,用电话把Anna从儿子的床上约出来苟合,强烈到一次次将道德、亲情、家庭、事业推向悬崖。

  但是我更相信,他是为了要疯狂而和Anna在一起的,Anna是红颜祸水不错,是诱人的魔鬼也不错,但我觉得她是条导火索,点燃的,是Stephen寻找自我的炸药。

  他觉得家庭比事业重要,却和孩子有隔膜,还身不由己地成了政要。他孤独、落寞,却始终保持着高贵、优雅、自信的步伐。他渴望激情、变数和自由,却半生都自制、冷漠、循规蹈矩。我想,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疯狂。

  或许,每个男人都该有那么一次,为女人疯狂的时候。或早,或晚,只是Stephen的疯狂,来得太猛烈而不合时宜。

  我还一直以为,一见钟情是件很荒谬的事,甚至很多不过是为一时冲动找借口。可是看到Stephen和Anna四目相对的样子,突然觉得人可能真的可以通过眼神看到另一个人的灵魂,并通过眼神给予另一个人力量、慰藉和理解。

  又或者,这世上是有那么一种女人,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让男人为之疯狂。我都要忍不住沉沦了,真想写个这样的女人到小说里,可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诠释……纠结。

  不过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就像Stephen的妻子质问的,东窗事发,他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

  他的独白中说,人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有人在乎你。那么在没有人在乎他以后,他又为什么要继续活着?是已经不在在乎这个世界?是要赎罪?还是继续寻找自我?

  独白中说,……开始四处游荡的生活,直到我找到自己的归宿为止。所以,也许是寻找自我?

  结尾的时候,他自言自语说,后来曾又见过她一次,她和初恋情人在一起,手上抱着一个小孩,看上去和别的女人没什么不同。

  对这句“看上去和别的女人没什么不同”,我一开始的理解是,她过得很幸福,而这恰恰讽刺了为之付出一切的他。沉吟再三,又觉得,这只是种淡淡的遗憾——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他付出了太多,其实并不是那么必要。

  顺便说一句,自己写了小说才发现这真是件伤身体耗精力的事。要查各种不同性质企业的人事制度、四合院的构成、民国时的民俗礼节什么的都没什么,可是晚上常常突然灵感乍现想出一句自己很得意的话或是特别的情节,就忍不住琢磨,一琢磨又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感情,于是,彻夜难眠。愈发敬佩那些写书写得好的作家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