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菓》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冰菓》经典影评10篇

2017-12-24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菓》经典影评10篇

  《冰菓》是一部由武本康弘执导,中村悠一 / 佐藤聪美 / 阪口大助主演的一部动画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菓》影评(一):推理和卖萌的强力结合

  说起来,这又是一部夹杂着我喜欢的元素的日漫,只是这一次这元素是推理。

  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推理感兴趣起来。只是记得在高三的某个时候,偶然间翻阅到同桌的一本《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书。那个课间漫不经心翻阅了几页,谁道后来竟一发不可收拾,没再把书还回去径直看到了下节课后。完全忘记了那是节什么课,也忘了老师讲了些啥,脑子里满满的都是书里的推理情节。那个侦探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看出来他是凶手的,之前哪些我没注意到的细节是破案的关键。密密麻麻的疑问涌上心头,迫不及待地又看了第二遍,才算有了一些眉目。

  自此费尽心思把东野圭吾的书借来看,没人有的就自己偷偷买。不知道是不是越紧张享受忙里偷闲那点快乐,后高三时期我几乎每周都要看一本东野圭吾的书。我倒是想每天都看,但是身边他的书太少了,淘宝上买又需要时间才能邮递过来,何况我还是个高三的苦逼学生,看个闲书还要提防着老师查岗。

  所以对推理的兴趣就这样在这个几近压榨几度狭小的空间里生存了下来,并大有“燎原之势”。

  总之,我爱上了推理。所以当朋友给我推荐集其推理,面瘫傲娇男主又萌又可爱女主,校园友情爱情生活这些元素于一身的日漫《冰菓》时,我可当真是爱不释手啊。总共22集尽管努力攒着攒着,却还是在期末考试复习周时没几天就看完了。

  所以所以,爱推理爱少女爱面瘫爱校园的孩纸,快来看看《冰菓》吧~保证不让你失望~

  《冰菓》影评(二):小记

  深夜又刷了一遍冰菓的学园祭篇。

  之前光顾着看折木怎么解决谜题了,今天再刷终于理解了三线中期待这个主题。特别记得的是福部和折木在廊桥里对话的那一段,当听到折木的自信发言时福部先是瞬间惊讶、恐慌、嫉妒,下一秒他就冷静下来,又变回那个笑嘻嘻从容的他了。还有漫研社的学姐所说的自己对好友才华的嫉妒“所以我绝对不会看的”,副会长暗示的对会长肆意浪费其漫画才华的失落,这些期待才能的苦涩情感在京阿尼华丽的演出推动下展现了极强的感染力。京阿尼对细节的描绘真好,无论是因为如火如荼举办着学园祭、因而格外热闹的校园的背景描绘,还是人物每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都格外用心。最喜欢摩耶花在料理大赛被福部夸赞那里,因为被喜欢的人夸了,少女有一点小激动,她仍故作严肃地转过头去,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啪得一声合上双手笑得眉眼弯弯,然后喜滋滋地抿起嘴——好可爱呀!武本监督的演出太稳了!ps,忒羡慕日本高中生的学园祭。

  《冰菓》影评(三):台词摘录

  第1話:

  「やらなくていいことはやらない。やら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ことは手短に。」(ショウエネ主義)

  【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非做不可的事情就一切从简。】(节能主义)

  第10~11話:

  「誰でも自分を自覚するべきだ。でないと、見ている側がばかばかしい。」「能力のある人間の無自覚は、能力のない人間には辛辣だ」

  【每个人都该有所自觉。否则,旁人就显得很蠢。】【那些才华横溢却不自知的人,是对平庸之人的讽刺。】

  折木:「里志、お前はお前にしかできないことがあると思うか。」

  福部:「ないね。言わなかったっけ?僕には才能がないって。たとえば、僕がシャーロキアンに憧れてる。でも、僕はそれにはなれないんだ。僕には深淵なる知識の迷宮にとことん分けいっていこうという生きがいが徹底的に欠けている。もしマヤカがホームズに興味を傾ければ、保証していい、三か月で僕は抜かれるね。いろんなジャンルの玄関先をちょっと覗いて、パンフレットにスタンプを押してまわる。それは僕にできるせいぜいのことさ。第一人者にはなれないよ...わかったよ。入须先輩に乗せられたね。ところが、やっぱり危ぶむわけだ、自分の素質を。」

  折木:「...里志、お前がどう思っているかしらんが、俺はお前をもう少し高く思うぞ。なろうと思えば、お前はいつか日本でも指折りのシャーロキアンになれると思う。」

  福部:「シャーロキアンより心をひ’かれるものはいくらでもあるさ。それにしても、羨ましい限りだね、まったく。」

  折木:【里志,你觉得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只有你才能做到的吗。】

  福部:【没有呢。我不是说过吗,我这个人没有才华。比如说,我对福尔摩斯通很着迷,但我却没能成为一个福尔摩斯通。我缺乏那种对知识的迷宫一探到底的勇气。如果摩耶花对福尔摩斯有兴趣,我可以保证她三个月就会超过我。我总是这样,在各个领域的大门口张望一下,在小册子上盖个图章就完事了。我所能做的只有这些。所以我永远成不了第一...我知道的,入须前辈对你说了什么吧。对自己拥有的潜质,你果然还是心存担忧呢。】

  折木:【...里志,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觉得你不止这样。只要你想,你肯定能成为日本第一的福尔摩斯通。】

  福部:【比成为福尔摩斯通有意思多的事情可多了去了。但是,我还是很羡慕你,真是的。】

  《冰菓》影评(四):【细节控】盘点《冰菓》中用心的细节(持续更新)

  《冰菓》真的是一部很内秀的作品。它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用心观察后就能发现京都用心之处。一点一点挖掘这部作品中蕴含的细节对我这种细节控来说真是极大的满足~话不多说,上干货!

  【第一话——The Niece of Time 1】

  折木究竟有多奉行“节能主义”呢?从这一段描写了他准备进入教师办公室的一系列动作中就能够看出。折木推门时看到有一位老师准备拎着一袋重物离开,他怕被抓壮丁,便立刻躲在门后。果不其然,老师叫了另一位男生帮她拎重物。

  《冰菓》影评(五):恋爱,推理,还是?

  就算是京都也很少做出这么漂亮的日常了。

  看看京都2012年的作品,一月是男高,四月是冰菓,十月是中二。今年一月是玉子(类日常)。虽然每部日常的侧重点都不同,男高是喜剧,中二则是恋爱。冰菓就非常难分类了,但绝不是BG恋爱。我最为欣慰的是,京都能静下来做一部这样的作品,对于京都来说,冰菓做成这样已经算很克制了的。

  在做完Key社三弹之后之后,京都在K-on的废萌(虽然我不情愿这样说)上花了不少功夫,作品的深层挖掘也少了。听到京都要动画化冰菓时,我其实蛮担心的,怕京都跑偏了,不过真是惊喜,还好,结尾也是尽量最终了原作,蔷薇色的终章,真的很美。

  ————————————————————————————————————————————————————————————

  很多人看这部动画,要嘛贴上卖萌或是校园恋爱的标签,要么就是推理。其实,我觉得冰菓更接近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以人物为中心,以奉太郎的内心变化为中心。I Scream。 冰菓为我们真的很生动的描绘出折棒的心路。节奏或许在许多人眼里是不是慢了些,其实,我认为这个节奏恰好不过了,与故事,人物的性格都很符合。一点一点的展现出由灰色到蔷薇色的其妙过程,好似颜料在宣纸上缓慢铺开一样

  谈到恋爱,很明显不能算这部动画的主轴,把它当做枝叶好了(或者说是果实吧,呵呵)。

  至于推理,这点就极为有趣了。

  不知大家读过阿加莎的作品没有,从这部动画中推理反复引用阿加莎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收阿加莎影响颇深。读过阿加莎的朋友应该知道,其特点之一就是结局出人意料(不是一般的出人意料,本人读了20本阿加莎的小说,就对过一回),特点之二就是极富生活性,很有趣。特点二在马普尔的那几本体现尤其明显。虽然生活气息很重,但是也没有“琐碎”到冰菓的程度,难道大家不都希望来个“侦破惊天大阴谋”吗?其实现实却是如此。大家看惯了好莱坞式的刺激,以及柯南式的惊天动地(不死个人不罢休),再退一步也就是日式心理恐怖推理,诸如《雪盲》,真正接受冰菓式推理的人真心占少数。所以,在《冰菓》中,推理的价值就发生了偏移,推理真正嵌入了生活,与其它因素连在了一起,所以我们看冰菓的推理,看到的更多的就是其它一些更加本质东西,这里便是人物的心理。

  我们不清楚作者作者的推理设定的用意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1、片中的推理并不是简单地噱头,确实简洁有趣。

  2、作者在校园中设置这样的推理并没有违和感。

  3、片中的推理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这与柯南不同,后者重在最后结果的解释。所以,就算有相当的篇幅在讲推理,我们也能对人物深层次,多方面的心理特征有了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于冰菓的分类应该再三斟酌。对于中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它是恋爱番,但是冰菓却不能。这里有个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其原作好,二是京都还原好,使动画继承了原作的特质,即优秀文学作品常有的复杂性。复杂性并不是说讲得东西多,而是说在统一的整体里,有很多角度可以发掘,这样的作品就非常耐读,当然冰菓的动画也就十分耐看咯。

  以上是本人的拙见,如有不妥,诚请赐教。

  《冰菓》影评(六):日常推理中的青春励志安静流淌

  作为一个动漫迷,作为一个老司机,冰菓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目前还没有之一。

  因为如此,我是遗憾,也是气愤,无奈的。对有些人因为偏见,或是沉闷,没有起伏而不能深入欣赏这部作品。但我也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虽然以前也算爱好推理,但毕竟只是门外汉,何况我是一个女生,我就如同《愚者的片尾》的那位学姐一样,对杀人之类的推理虽然喜欢但感觉比较平淡,甚至对恐怖故事比较讨厌(我个人对恐怖不太感冒)。而日常推理就是突然通过冰菓让我发现的十分少见的推理类型,可以说完全合我的心意。我坚信这样想的不止我一人,而且想来米泽穗信也是喜爱着日常推理吧。

  日常推理,有一点像解密,但可以说这种推理是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我们并不是侦探,也不是警察,我们只是因为对万事万物的探索,好奇,深入思考享受着这种思维游戏。我们身边一般不会有杀人事件,而日常推理便能给我们正常的推理作品没有的真实感。只是想来跟我抱同样想法的还是小部分人了。

  当然,如果仅仅因为《冰菓》帮我推开了日常推理的大门就将它视为我最喜欢的作品,那就太浅薄了。《冰菓》给我的意义当然不止如此。虽然很多人承认冰菓是一部佳作,但他们往往还是认为剧情平淡。我自然不是这样想的。故事的主线往往会有让我震惊,感慨,或感同身受,深觉意味深刻的东西。

  《冰菓》的千反田舅舅的塑造,那一个I scream

  称得上震撼!让我们久久沉默,说不出话来。懦弱的人要学会反抗,懦弱的人要懂得坚强,懦弱的人要改变。这是我读到的警示。我也是懦弱的人,对千反田舅舅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惜感。对自己的懦弱生气。《冰菓》让懦弱的人坚定了勇气,让人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愚者的片尾》同样告诉我们,所有人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要听取别人意见谨慎前行。懦弱又善良的创作电影的学姐,强势而有手段的入须学姐,高高在上简直拥有上帝视角的折木姐姐。最后,我最感慨的还是奉太郎的生气。不如说,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发生过相似的事。因为称赞而有些得意?被利用解密?被欺骗拥有才能?因为一切的真相大白,让奉太郎回归理性,回归节能,回归平常。但真的仅仅如此吗?他的生气,他转而平静,都预示着他的改变,这一切还有许多作者的深意吧,也有许多让我们深思的地方。而之后的颓废的折木,也是有朋友们鼓励振作起来,友谊真是让人感动呢。

  《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精彩的剧情,巧妙的布局,各种性格的人,各种情感的纠错,各种萌点,最重要的是精彩的推理,让人想要落泪的背后隐藏的深意,让我非常喜欢这一部分。‘’有能力者的不自知,是对无能力者的讽刺‘’有才能的人的懒惰是浪费?有才能的人应该挺身而出?福部与折木的友谊,朋友间的有点类似嫉妒,类似自卑的感情,并非恶意,但也实在是太常见了。我初中时最要好的两个朋友,成绩都跟我相差蛮多,而我也同样拥有比我优秀的朋友。所以我是十分理解这种情感的,这也是我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友谊,都并非是那么单纯的事情。有才能的人所面对的,也并不只是赞美与羡慕那样简单。

  《手制巧克力事件》虽然只有一话,但也让人感慨万千。掰开的巧克力含义深沉,福部,摩耶花的表现都令人动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绝不轻言放弃。对爱情背后责任的恐惧,对无法让爱人幸福的恐惧。对彼此的理解与尊重,还有伤害。我不过一个学生,对爱情还没有体验,但这种拥有“爱意”也是我们的青春。因为年少,所以有恐惧,也有勇敢。

  不得不说,结尾那个最含蓄,最浪漫的告白。那棵樱花树,那个装扮成皇后的女子,让人着迷。而含蓄的对爱的表达,引发的是对责任的思考,人生来就要承担责任,社会的,家族的,自己的。即使是爱情,也是要建立在责任之上的。但至少折木与千反田都已经坚定了奋斗的信念,虽然他们都不成熟,但未来应该就在不久的将来。

  要问我为何如此喜欢《冰菓》,就像大老师之于许多人一样,《冰菓》给我带来的是震撼的共鸣。共鸣推理中的人生思考,推理中的青春,友谊与爱。就如作者在你耳边谆谆教诲一般,虽然他并没有给你答案,但你已经懂得了一切,懂得了关于成长,关于青春这个东西。作者在教导我们,通过折木,通过千反田,通过所有角色。折木的节能主义的崩塌,是作者希望像折木一样的有才能却甘于平凡态度消极的少年们奋斗起来,发挥才能,参与到为社会的贡献中。而其他没有才能的人也完全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闪光点。所以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要听取别人的观点。人的存在,应该都有其‘’意义‘’,无论天生的意义,和自己奋斗得到的意义。这才是这部作品最想表达的,用平静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达的最积极的观点。励志的观点,承担责任的观点。

  最后,再次表达对冰菓的喜爱,我无法控制所有人的好恶,但《冰菓》永远是我心中的神作,最喜欢的作业。

  最后,感谢作者,感谢京阿尼。

  《冰菓》影评(七):我觉得很有趣难道是因为我不够宅?

  为什么评论很多都朝着“装高深”的方向发展呢...顶多只能代表“自己”或者“自己所能观察到的人”的想法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吧,怎么就个个都代表了大家的意见一样呢(撑脸)。

  看了很多片子......研究过很多作品...了解很多制作组的背景或内幕 如果这些知识是用在正确客观的评价影片,从而达到让后来进主页的【未看人决定“是否看”,已看人再回味一遍的同时找寻一下有没有一份感同身受,或者没看得很懂进来寻求答案】的效果,不是很棒吗...

  动漫涉及的故事类型这么宽泛,青菜萝卜什么的本来很正常...但是当我满怀期待地点进主页来看评论的时候看到一片主观黑...这就不对了嘛。(知道我刚看完第二卷的小说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跑进来结果看到这么些xx的评论心里的感受吗 ...ojz)

  “我不喜欢”这个理由还真是不负责任啊。

  “看到睡着”虽然很说明问题,不过归根结底还不是上面那一句嘛。

  差评也给点水平好不好...不然让我这种人很难过啊...

  也许黑得高级一点一言击中要害的话还能引起正头脑发热脑残粉模式的观众呢(比如我啊~

  抒发自己情感也不是这么抒发的嘛。

  就我个人来说...反正很和我口味!作画和特效都让人印象深刻,悬念部分有紧迫感,描述事件时那有趣的表现手法,解密部分也会有小小的波折和出乎意料,还有“小题大做”的那份怪异感,我都很乐在其中啊。而且意外的很感人(或者说是感慨吧)。很有人情味的作品,事件推进的过程和人物性格都很有趣呢。

  动画只是个表现手法,他的发挥空间可以很大,但并不是说他一定要做那些只有动画才做得到的事才是个好动画。而我只是很喜欢动画这个表现手法,选择了通过看动画来看各种各样的故事。我看片子完全都是一人乐,其他什么都不懂。(这点我可以肯定很多普通读者都是我这样的吧)宅学问是什么?我不懂啊...我还能说自己是个宅吗?

  我能吗?我能吗?我能吗??

  说到宅文化什么的,我虽然非常宅但是完全不懂呢。你觉得一人光顾着闷头看片子,看完之后只找对补完对剧情理解有用的情报的人从哪里去理解宅文化?我能说自己是个资深的宅吗?能吗.....我的动漫启蒙是最终兵器彼女(因为设定)不过至今没看完...第一部看完的动画是水果篮子....第一部让我鸡血的片子钢炼03.....最初接触的漫画是火影和夏目(那时候火影正红夏目完全没红起来)因为年龄原因很多老片老漫画确实完全不了解...不过看在我宅了那么多年的份上承认一下我还是蛮资深的嘛....

  嘛~总之在我身边的人眼里我绝对是个宅。(自豪脸)

  嘛.....算了,看片还是要一人乐,哪来那么多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

  过程自己觉得有趣就好了吧。我对好片的定义就只有两点:

  1.让我有兴趣看下去

  2.看完之后不后悔看完了它

  不瞒各位,四畳半神话大系和命运石之门,还有永生之酒,我都把第一集啃了两三遍才有动力看下去..(第一遍感觉不出想看的欲望,但是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又听到了有关的高度评价的话,就会再找出来去看,想着看能受到有观众如此念念不忘的片子会是什么样的,所以说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我不觉得这在追番方面有任何不适用的地方)

  看动画作为兴趣爱好,我不想太浮躁了。

  :如果能让我翻遍评论资料,或者再仔细地看一遍,那就是神作了。

  我夏日大作战看了四遍...在第三遍的时候看哭了...(请尽情的嘲笑我吧ojz)

  对我人生有意义的动漫是:猎人、钢炼09、石头门、四叠半、日常、东之伊甸、夏日大作战、80天拯救世界(国漫哟~)

  觉得从冰菓里也可以悟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不过未完结,还有待观望。

  个人观点(●´▽`●)而已

  以上!

  :我承认!喜欢也只是我的主观!~和讨厌的人那些只是主观感受一样,我只是看到那么随便的差评有点sad而已...

  制作组这么用心(不得不承认京阿尼的画面有目共睹啊 这部满满都是诚意有木有啊!)我们也要尊重作品是不是~

  《冰菓》影评(八):《冰果》:节能的少年会推理 好奇的妹纸最可爱

  京阿尼首次尝试校园推理剧。首先京阿尼的制作没得说,画面精致细腻无可挑剔,路人甲乙丙丁也是画的无比清晰。音乐也是风格多变,充分配合剧情。并且京都最擅长表现高中生的日常了(凉宫春日、全金属校园版、轻音少女、中二)。所以高中生活重头戏的文化祭那几集也是最流畅的最出彩的,每一条人物线都很清晰,一些小道具与设定前后呼应的很到位。每每看到他们丰富的活动都是尼玛羡慕嫉妒,相比之下我们的高中生活是何等苦逼蛋疼啊!

  推理的话整体来讲有些牵强,悬疑点的设置并不抓人,或者说主要的戏剧冲突不明显。一些剧情的推进都靠千反田妹纸那双可爱的大眼睛加那句萌萌的“我很好奇!”其中有个别小推理听起来不咋靠谱。

  从分镜头来讲的话是比较出色的。挑一个我最喜欢的片段来说。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的镜头我非常喜欢。奉太郎打开教室门后,没有背景音乐,只有走步的效果音。画面是放慢了的奉太郎的主观镜头。画面随着他的步伐有微微的上下起伏。夕阳的余晖下,他看到一个女高中生静静的站在窗户边。然后千反田微笑着转身。镜头分别给到他们的面部特写,随后放大到瞳孔中映出彼此的特写。Op响起。很美,有几分诗意的味道。

  下面说说OP与ED。第一个op没有太多特别,高中生的日常的片段。第一次看到ed时有些惊讶:这个福利满满的画面是怎么回事??而且歌词字幕还是文言文??(哔哩哔哩上一下网友表示剧情没看懂,但福利看懂了) 第二个op和ed很精彩。尤其第二个ED,两位妹纸扮演福尔摩斯与华生去抓捕两位男主的创意非常赞。几个卖萌的特写更是恰到好处。

  至于片中的感情戏并不多。最后两集为感情戏专场。结局樱花下那一幕,男主脑补的很美,但说出来的只是:天气开始冷起来了。千反田微笑并元气满满的:不,已经入春了。还是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留下些讨论回味的余地,这样也不错吧!

  :有很多地方还没有挑明,到底有没有第二季啊?京都你不能光挖坑不填啊!

  《冰菓》影评(九):沉默与无声的呐喊——《冰果》前17集

  短短22集的动画,让我依依不舍。手心捧着脆弱的花朵,渴望、又不忍摘取。拿捏回味着,一个个细致之处透露出的情感。到17集,连续3集的学院祭之后,大概剧情将进入最后阶段,按捺不住期待的心情,终于想写写东西了。

  《冰果》的悬念是慢慢铺张开的,在每一个事件的进程中,主线的也在慢慢发展、渐渐露出端倪。人物的情感、过去逐渐揭开,支流最终汇于一壑。

  《冰果》的故事,第一眼时平淡,平淡得甚至有些沉闷。当初看的时候,虽然一贯欣赏京都动画的这种景致还原与细致的分镜,但是还是归为平淡的日常,难见亮点,看了几集就搁置一边了。最近重新开始看,越看越有意思。

  “小小的惊奇,不被发现的日常小细节”这是第一个事件解决后我的感觉。有点失望、有点平淡、又有点小惊喜。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却发现自己有点眷恋这种东西了。“日常的奇迹”虽然细小,却有着振奋人心的魔力,在平日规律乏味的生活中添了一丝色彩,万绿丛中一点。

  随着老校刊《冰果》的出现,线索回到了60年代,尘封的岁月。隐藏在背后的秘密与伤疤被揭开。无声的沉默。黄昏的光影,平静的教师,众人沉默了。是在思索、悼念还是想象着那个曾经的时代,离现在那么远却又与现实重叠。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疯狂,当年的事件的主角无声的控诉与呐喊。自此《冰果》的线索中增加一条:人性中的自私与狡猾。

  之后我们看到了电影社篇,本是一个不温不淡的线索续写。醉翁之意并不在酒。戏外有戏,引出了电影社学姐与整个社团的纠葛。最后,发现了学姐的私心,被挑动利用后的折木终于按捺不住愤怒了起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城府还是不够,陷入了沉默。

  学园祭篇开始,社员们因为多印杂志而4处奔走宣传,男2和女2引出了别样的经历和背后的一面。渴望被认同、嫉妒与私心、强颜的欢笑。细节透露出点点滴滴。男主奉行的“节能主义”也在走向崩溃的边缘。“你怎么这么傻B”“你凭什么可以推脱责任”“你的这些逃避难道就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吗?”一定有脑海里的身影向男主诘问。有能力者的推脱、自谦,就像给努力不得志者的踏削。上一届绘画的秘密,这届会长设的局,男主破解之后,会长对有能力者的抱怨,多少让男主联想到自己。是啊,说是不伤害别人,然而对自己期待的那些人呢?

  在上一章幕后boss电影社学姐给飘飘然忘我地男主上了一课。她实现了自己的私心,但也从各怀私心如狼似虎的社员里保护了弱势的编剧。这次她给女主提供指导,传授处事,达成了广播宣传,已彻底一洗负面形象。猛然发现,作者本意就没有负面过。而是告诉我们,成熟起来,承担起来,人性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客观存在的。

  有一种暴力是阴冷无声的,虽然常常也不是多大不了。我们可能也曾经历过,在那地位飘忽的年岁。日本的学园间,平静与安宁的背面。有多少无声的呐喊。或许很容易被人遗忘,偶尔提起,令人思索一番。然而,让我感动的是发掘它们,阅读这些背后的故事,在压抑之后,我收获了一种回味,一种满足。并且,也蕴含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来自:弱势群体走进大众群体的视野。正如王小波的作品常表达的主旨,让生活中让我们遗忘忽略的一面回到人们的视野。

  《冰果》这部作品最精华的地方即是对现实生活中细小事件的挖掘以及人性的窥视。这两者契合得非常好,如涓涓细流,轻盈明净,丝丝入扣。关于人物的刻画,本篇也是很成功的,待之后作详细分析,这里就不议了。

  剩下的5集,我有点担心,因为害怕期待不能够达到足够的满足,因为期望太高不能收到足够精妙感人的结局。但是我也不怕,就像《冰果》里厚积薄发的事件一样。中段的紧张,最后的解决确是这么平凡,让人不禁泄气。然而不满之后,反倒开始回味: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趋于平淡。嘴角现出笑容。

  借用《氷菓の22格》这篇影评的评价来收尾:

  波澜不惊中有暗潮涌动,在尘埃落定后还暗香残留的。它能让你锁眉而不落泪,莞尔而不一笑,心怀激动而不拍案而起。

  2014/7/23

  ------------------------------------------------------------------------------------------

  引用/推荐:

  《氷菓の22格》 Lightning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38346/

  《冰菓》影评(十):日记

  其实一开始京阿尼的人设和上色我是拒绝的,京阿尼近几年唯一看下去的就是中二病,貌似也是因为那个时期没啥好看的吧。冰果大一看到十文字篇就弃了,主要原因是推理BGM一上线我就智商下限,完全跟不上日常的琐碎镜头和人物对话里的信息量,在宿舍每晚一集权当睡前故事,跟神探伽俐略一个效果。最初只觉得奉太郎性格类似鹿丸,是有意愿看下去的,但终是难耐推理过程“神之将简单复杂表述化”与推理目的“看完推理就忘了为什么要推”而放弃。前几天发现B站买了版权,也苦于没有什么可看,就打算将它看完,说明心里还是惦记着,我这人只有极少数非常难看的东西才真正弃之,但实在是忘记看到哪里了,就从头开始看。神奇的是重新看到看过的推理情节还是会被大大惊艳和深深惊吓,大概是因为记忆力不好。直到看到自己没看的最后几集,看完后终于被完全俘获。手作巧克力篇的细腻心理,相关人员篇一句话推理一集,包括从直升机到人偶两篇的感情线变化,不得不惊叹动画对小说改编拿捏的精准度和创新性。最美好的是最后一集的最后几分钟,名门千金的委婉告白,节能男主角的预想和实际表现,加上最后两人的言外之音,算是被作者的温柔和监督的心意感动。冰果实在可算京阿尼近来唯一拿得出手的动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