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秋日奏鸣曲》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秋日奏鸣曲》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01 21: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秋日奏鸣曲》经典观后感集

  《秋日奏鸣曲》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英格丽·褒曼 / 丽芙·乌曼 / 莱娜·尼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一):《秋日奏鸣曲》:女性脆弱与母性的强大如何缝合?

  《秋日奏鸣曲》:女性的脆弱与母性的强大如何缝合?

  这几乎是一部室内剧,或者像一个独幕话剧。

  历史的过去,通过母女俩的重逢,而展开,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横断面。

  人物的所有过去,所有的恩怨,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呈现出来的,而在这一切交锋之后,影片里的人物,继续按照自己的进程向前发展

  可以说,影片表现的冲突,既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人生停顿。

  把这种停顿撷取出来,作出刻意的表现,也许就是艺术的发现的眼光吧。

  影片的母亲由褒曼主演,她的轮廓优美的面部弧线,显然比影片中的女儿显得优美而富于性感,但这种徐娘半老的风韵,却在女儿的声嘶力竭的指责面前,显得成为一种多余与丑陋。

  影片或许是一次女儿的报复,一个从生下来就在母亲的美丽与风韵的阴影下生存的女儿的报复。

  这种报复以发泄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女儿的成人资格,因为她终于长大,以及她在年龄优势,她终于可以站到批判母亲的立场上,对母亲进行一次全盘的否定。

  她是在发泄,发泄过后,她会觉得依旧一无所有,所以女儿在最后向母亲说出了歉意。

  从影片的叙述来看,母亲是一个钢琴弹奏家,热衷于舞台演出,演戏成了她的天份,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是她所关注的。

  恰恰那一部分舞台之外她关注的部分,向她展开了讨伐。

  艺术家的光鲜,只能属于那一个舞台,而不会获得她身边的亲情的索取者的原谅。

  母亲常年外出演出,与人同居,女儿只得与父亲孤守在家,相依为命,盼望着母亲的归来,但是母亲对女儿是应付式的,每当女儿寻求与母亲亲近的机会时候,母亲就以自己的心烦,而支走她。

  女儿感到母亲对她的不重视,尽管母亲装出一副爱她的样子,而母亲的肢体评言,都无一例外地表示着对儿女的厌倦。

  这深深地伤害了女儿,使她自卑,使她在母亲的华丽面前相形见绌影响了她的人生。

  影片通过女儿对母亲的长篇大论的抨击,把她积压在心中的几十年的积怨给喷发出来了。

  这个喷发的由头,是女儿与母亲喝了酒,女儿借此放弃了对自己仇恨的隐忍,而一泄千里。

  母亲后来与一个名叫雷奥那多的男人同居,这个男人刚刚去世,母亲很是孤独,于是女儿好心地把她带回来,而事实上,母亲是并不想来的。

  在这里,母亲还见到了瘫痪在床的小女儿爱伦娜,母亲听说这个病残在身的小女儿被从医院里带出来,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愤怒,显现出她拒绝去直面自己的女儿。但是,在伊娃的引求下,她去见了小女儿,立刻装出一副母亲慈爱的神情,而小女儿无法言语,看到母亲,露出了天真满足的神情,一刹那间,母女相见的美好画面,呈现出一幅虚伪的人间天伦图。

  但是母亲在心里绝对不会牵挂着小女儿。伊娃很清醒认识到母亲的虚伪与作戏状,与丈夫交流时,毫不隐讳地指出了母亲这种假惺惺的表现。

  女儿的指责是连珠炮式的,无数的细节,也许在母亲的眼里是忽略了的对孩子的细节,却一次次成为射向她的重磅炸弹。

  一个母亲眼里她制造的,从来没有正视过的生命,有了发言权,向她的权威展开了进攻。

  女儿的攻击显然是富有威力的,也显示出电影对人性的细节的把握与刻划。它的那种父母子女的忽略感造成的仇恨,是一种高级的亲情的虐待。温饱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对于父母温情的更深层次的索取与需要。一个称职的供养着孩子的母亲在中国文化里,或许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但本片显然触及到了在中国电影里没有能力去加以触摸与涉及的爱的领域。

  没有爱的母亲之爱,其实就是另一种不亚于吃不饱穿不暖的虐待。

  女儿的申诉相当富有层次感。她说:我不能恨你,所以我的仇恨转化为一种疯狂恐怖

  当威权强大到一定的时候,压迫者实际上连恨的权利都没有剥夺了,最后只剩下一种失去话语权的恐惧

  这或许可以把它的内涵扩大到政治生活中

  当恨都被剥夺的时候,那种威权的可怕性太达到了峰巅。

  女儿的指责还有:“你想控制我,在爱的名义下。”“你关于作出爱的姿态,说出爱的话语”。

  母亲相当震惊,解释她也有生活压力,有生活的不顺心,所以,她无力给予孩子完整的爱。

  这的确提出了一个关于母爱是否存在,又是否具有力量深刻社会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女人是一个弱者,她在情感上的选择,往往是男人攻击的目标。她们的身份,在男权的体系下,实际上往往会成为一种“玩弄”的代名词。人类发生学为女人设置了许多保护伞,比如少女的性冷淡,女性的羞涩,女性的内向与冷静目的都是使女性能够有效抵挡男人的如火如荼的进攻。

  但是女人的内在里,也会产生感情,当这种感情产生时,女人便会内应外合,配合着男人,俘获了女人自我。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女人的弱,也许正可能在这里。

  诗经里说过,男人在感情上昏了招,还不会造成损害,女人“迷”了,就会很成问题

  影片中通过女儿的大段对话,我们知道她在十八岁左右的时候,结识了一个男同学,更为可怕的是,她当时怀孕了,母亲令她去堕胎。

  实际上,这时候的女儿,体现出她是一个弱者,她承担了女性贪欢之后的后果的责任

  母亲让她堕胎,也许是一个正常母亲的最理智与最正常的抉择。

  女人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她往往会成为狼狈不堪的一类。

  她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连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纯洁,自己的独立都拯救不了,但摇身一变,她成为母亲了,却突然要求她扮演一个伟大的施予的角色

  母亲的概念里,是没有性欲的,是没有私心的,是没有软弱与失意的,母亲好像坚强如钢,像一座雕像树立在那里,眼睛里放射出坚定光芒,母亲的形象,在离开了少女之后,竟然成为一种非人类的类型。

  怀孕之前的女人与怀孕之后的女人,真的有这么大的反差吗?女人,一个少女时代那种娇弱的女人,在成了母亲之后,真的可以给予孩子以一种全身心的、超凡脱俗的爱吗?

  《唐山大地震》里的母亲就是通过灭欲,强化了她身上的超人的成份,但这样的母亲存在吗?

  所以,影片里的母亲的解释是相当的有道理的,她对女儿坦白:我怕你,我只想让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无助

  是的,母亲并不强悍,她无法扮演一个强者的拯救女儿的形象,而女儿恰恰是如此要求母亲的。

  女儿借此反驳母亲:“母亲受到的伤害要传给女儿,母亲的失败要由女儿来偿还,母亲的不幸要成为女儿的不幸,好像脐带从未割断,女儿的不幸就是母亲的胜利。”

  可见,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要求是不同的。母亲自感自己的脆弱,无力给予孩子的爱,而孩子却以为母亲可以给她们一种完整的坚强的爱,使她们受到关爱。

  从各个角度看,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究竟是哪一点上出现了差错?

  也许恰恰是女人之爱的脆弱性上。

  从女儿到母亲是一次大飞跃,也是女人难以承受的一种职责的提升。

  在影片里,女儿的生活也充满着不幸,她与丈夫有了一个孩子,但数岁就溺死,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此,影片里的女儿始终是脆弱的,她的生活充满着艰辛与无力承受的痛苦与打击。她对母亲的要求,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发泄。

  发泄完了她的心理也就获得了平衡。这也正是她最后原谅了母亲的原因,她应该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母亲的无能为力,就像她自己的孩子溺死了,而她作为母亲只能看着孩子离自己而去。

  这一自我经历,实际上,也在启迪着女儿去原谅母亲。

  在影片里,女儿还提到一个事实,但电影并没有明说,就是母亲带着雷奥那多回来的时候,雷奥那多吸引了小女儿的注意,小女儿疯狂地迷恋上了他,而两个人在发生过亲吻。影片里暗示,她后来出去的时候,雷奥那多与小女儿呆在一起过,第二天小女儿就突然发病了,屁股开始疼痛,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无疑的一个事实是,母亲的姘妇,是造成小女儿不幸的源头。这一点上,母亲的确是不能原谅的。

  影片最后,母亲离开了女儿,她又招徕到她的一个异形朋友,继续用她所需要的异形之情来麻醉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她的人生。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而已,有着女人的一切需要,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审判的母亲。

  2010、8、10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二):自私人们

  有时候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非常复杂 虐身和虐心的层出不穷,昨天的新闻是讲一个父亲虐待亲身女儿的消息,今天看的这部则是母亲对女儿的漠不关心和过分关心造成的悲剧,妈妈只是太爱自己了,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需要爱而不给予付出

  伊娃很坚强,一小时后母女的谈心(发泄)是高潮,看着女儿的发泄,母亲其实很茫然,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种种举动造成了女儿那么多的痛苦。

  前半部的弹钢琴的那段,母亲纠正女儿的谈法,伊娃的表情隐忍,她的嘴角一直往下抿。

  人生百态,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也是,我们只能感慨下人生了。

  :小说里,染香群的很多小说和金凌雪的<废物们>都涉及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anti父母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三):爱与恨的距离

  我偏爱暖色调或黑白的电影,仿佛让自己走向两个极端,可伯格曼却有能力把这两者都渗透在一起,就像他能在影片中很自如地处理爱与恨这两个极端一样。

  冲突得罪激烈之处即使两个高潮点了。

  首先是母女俩弹奏肖邦奏鸣曲的那个片段。夏洛特一袭红衣,一开始就把她的身份表露无遗——一个完全的自我主义者——封闭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就似那扇长期关闭着的琴房的门。而伊娃在她身边,仿佛化作一只小小的鼹鼠,一个劲儿地找坑钻。母女俩对前奏曲的不同演奏方式就很好地表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一个温情似水,渴望在爱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另一个则傲视一切,用严肃的音符来发泄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残缺与不安,两人都在爱的名义下建立者自己恨的堡垒。而这堡垒的崩塌之处便是伊娃的酒后吐真言,从哀伤到歇斯底里,再到痛不欲生情绪的起伏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爱与恨的交织与冲撞,在凄黄的灯光中尽情地扭曲、变形,直到海琳娜的那句”Mama……come……”活生生地蹦到眼前时,我们才把所有的矛盾、不安于惶恐收回,以爱的名义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虽然它早已被扎得千疮百孔

  ◆情感的残废者——夏洛特

  抛开所有的成见不看,我们可以把这个人分为两半,一般是一位资深艺术家,另一半则是情感上的透明人,她声称艺术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可她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有资格提起“情感”这两个字,在追求功业的过程中,她已逐步地将自推上了金字塔尖,似乎得到别人的爱对她来说是一种理所当然,包括他的丈夫和两个女儿。

  她当然有过家庭事业挣扎,只不过那解决方式在事后被证明只是一厢情愿,她当然也有过会很,只不过又被她所选择的逃避深深掩埋。她似乎从未活过,像一只悬在空中的气球,胀满了脆生生地糖纸般的吹捧。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她双手夹着海琳娜的脸并用力抚摸时的表情(她在掩藏内心情感这一方面也表现得尤为失败),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她的懊悔与不安,面对女儿欲哭无泪般的呼喊,她所有的补偿都显得那么拙劣与生硬,找不到一点点母爱的痕迹

  回避可以说已经成为她面对真实情感时的一种习惯,而这层阴影也是同她的家庭环境分不开的,脱离了爱的家庭早已经把她完全排进了一个巨大谎言之中,她甚至无法分清现实幻想的距离,只是一味地逃避,把谎言继续扯到自己的家庭之中,当她失望于两个有缺陷的女儿时,只能把谎言往自己身上一层又一层地套,掩耳盗铃

  ◆情感的被动者——伊娃

  伊娃说过自己对于母亲的感情历程是崇拜——厌恶——崇拜,儿时的她始终隔着一层玻璃观察母亲,她看到了她所有的成功荣耀,并竭力想把自己也安插进这份荣耀之中,而这一切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取悦母亲。因为她爱她,因爱而生的恨往往是最具有杀伤性的。而当这一切终于以母亲的离开和自己的孤寂告终时,她开始尝试去做回自己,爱自己的家庭,但这一切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因为她从不曾被给予爱,甚至是在最具希望的初为人母时,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只剩下一具惊恐的驱壳,来发泄她无尽的愤恨。

  她对母亲的每一句责问都显得如此地坚定而哀伤,但她并不想讨回什么,只是轻轻地说一声:“我曾经真的很爱你!”尽管经过时间的研磨之后,这种爱意渐渐地失去了棱角,与母亲的尖利格格不入。

  伊娃作为一个谎言的延续者是失败的,她与母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全然是一个感情的透明者,被动地接受那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不公,在抛开它们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爱了。

  ◆情感的被伤害者——海琳娜

  这个身患失语症的女孩是影片当中的点睛之笔,她表达情感的方式由于受到生理上的阻碍而显得过于激烈,而这恰恰是对夏洛特的最大的反讽,也是这份谎言最直接的承担者。

  难忘她从床上爬到门边的过程,那一刻她仿佛成了夏洛特与伊娃爱与恨的靶牌,被击得遍体鳞伤却又无法表达,知识一个词一个词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当被告知母亲已经离开时,此时的她是一种怎样的挣扎,所有的爱与恨都变成了面部肌肉的抽搐,一曲无声的悲歌。

  ◆情感的见证者——维克多

  维克多一直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存在的,他明析伊娃内心的矛盾,也看到夏洛特的盲点以及海琳娜的无助。作为一名牧师,他要竭力使一切符合道义和常理,尽管这看起来是如此的荒唐与讽刺。

  影片的结尾不断地切换母女俩的镜头,但这种强烈的疏离感反而在切换中越放越大,恰似不断前行的车轮下的两条铁轨,各自谱写着各自的故事。

  .S.再次拜服英格丽•褒曼的演技~~~~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四):爱的独白

  所谓秋日奏鸣曲,不过是秋日爱的独白。秋日让人想到的衰老,也是一种黄昏的美,有一种哀婉,就像女主人公对母亲的爱那样,纠结的爱。

  这部片子用了很多特写镜头与长镜头,这在伯格曼的电影里还算是比较少见的,但既然名为“秋日奏鸣曲”,也就有独白的意味,所以特写长镜头也就有了意义而不突兀。这部片子的基调是爱所萌生的希望,与“呼喊与细语”不同的是,色调上虽然还坚持用红色来突出一种不安定,但已经很集中在一处,该说是在一件衣服上。古色古香的楼房摆设,有一种如同秋日般的美。全片发展的空间大抵在这间房子里面,所以场面调度集中在灯光、服饰、镜头移动、演员表演上——这也是出现比较多特写镜头的原因之一。看伯格曼以前的电影,相似的有“呼喊与细语”、“假面”两部。

  爱是基调,而爱源自于体悟。从母亲对音乐的体悟、女主人公对生活的体悟可以看出,任何爱都是一种体悟。片子的节奏就像肖邦的那首序曲,一紧一松、痛苦与放松环绕着进行,到最后豁然释放一样。我们可以看见主人公开始的期望、争吵和好争吵和好...围绕的都是爱的基点,把内心的想法像独奏一样表现出来。这些都是些陈年旧事了,但爱并不会老。

  每个人对生命的体悟不同,就像母亲说的:我还没长大,身体和面容已经老了。对爱的体悟是成长的过程,女主人公同样也是处在成长过程。这部片子要是结合伯格曼生平去解释的话,那就是伯格曼小时候同样收到父母的忽视,他也像女主人公那样热切的渴望爱,他恨过但他最终明了自己不过也是需要,自己也未曾付出爱。所以影片最后是女主人公对母亲写信表示谅解,这也说明爱在心中成长了。

  每个人都渴望爱而忽视付出爱,这是影片想表达的一点。从女主人公对母亲的独白中可以看出她母亲是这样一个人,同时也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人。所有人都自以为是,还理所当然的去要求去恨,这些都是还没有成长的人。事实上,也很少人能成长。

  这是我对这影片的看法。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五):我们唯一拥有的便是孤独。

  岁月……难以想象这样一位絮叨、严肃的母性角色是当初卡萨布兰卡中美丽温婉的伊尔莎。

  女儿一直是感伤的——那样的家庭,从小便缺失关怀与爱。她弹奏的肖邦序曲也总是淡淡的伤怀,像诗人在死白色的月光下暗自缓步。她在自己的书中说,“我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我是谁”。她想用音符来触及母亲长久未及的情怀,来让母亲想起那些早已遗忘的美好,来对她有哪怕只一点点的赞叹与激赏。

  可是打动母亲的却只是她的伤感本身。被时光凝练住的严肃已经不可改变。一俟坐在钢琴前,她便宛若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对原作中的情感容不得一丝偏差。音为心声……她对那首序曲已经研究了四十五年。她无法肯定女儿。肯定女儿便是否定了自己,这四十五年来的坚持,四十五年的信仰,如果连这都改变,那自己还剩下什么,还相信什么呢。

  母亲真正爱的是艺术本身,一场场演出,一场场成功。她的耀眼光环让家庭黯然失色。可这……原也是怪不得她的。谁让我们……生来就是,一场孤独。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六):妈妈对女儿的成长很重要

  昨日看了《秋日奏鸣曲》——英格玛•伯格曼(瑞典)1977年导演的经典电影。影片从女儿伊娃请七年没在一起的母亲来家小住讲起,全片大部分都是女儿与母亲的对话。钢琴家母亲多年来为了事业对两个女儿伊娃和海琳疏于照顾,致使伊娃不相信有人会爱真实的自己,有颇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也直接加重了小女儿海琳的病情使其成为一个几近失语、全身半瘫痪的病人。其间感情的纠葛,伊娃对母亲的爱恨交织、对她近乎控诉的往事回忆,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把它当心理学电影看,当教育类的影片来看。从中可见一个母亲的态度、教养方式对女儿的成长是多么的关键;当一个人献身于艺术或他认为的崇高事业,由此带来对家庭、对子女的创伤、疏离与强制是多么可怕。引以为戒吧。

  饰演母亲的是演过《卡萨布兰卡》的英格丽•褒曼,虽然年迈,仍觉得高贵典雅;饰演大女儿的是丽芙•乌曼,没有在《呼喊与细语》中美丽,法令纹深得让人觉得很是苍老,看来法令纹与脖子是最暴露女人年纪的两个地方,得好好保养才好。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七):电影中的三人行 | 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在母亲和女儿之间,我们看见最深的恋慕,也捕捉到最了然于胸的讥诮和厌烦。这种亦敌亦友、爱恨交织的情感,比父子之情更浓稠和伪饰。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女人间特别敏感的心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交锋,如闪电的强光在柔软的心尖烙下伤痕,带着最残忍的清晰记忆,纵使一辈子也无法黯淡和释怀。如张爱玲,老年在写作《小团圆》时还字字泣血地重现母女间的对峙,对母亲当年并非无条件的、充分的爱耿耿于怀,每枚情感的毒剑都怀藏在心,时常检视。

  鲁迅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正因为我们无从选择出生,无从选择父母,摘下“父子情深”“母子情深”的“和睦”的面具后,其日深月久的拉锯和磨折才愈加显现这宿命般的冷酷。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八):伯格曼,伯格曼(写于2005.07)

  伯格曼的两部经典名作,前者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后者为众多中国作家所推崇,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原来就是叫《呼喊与细语》的。

  伯格曼的电影,我上大一的时候就开始看,三年下来,也看了10部左右,其中有《野草莓》、《第七封印》、《芬妮与亚历山大》、《冬之光》、《沉默》、《犹在镜中》(后三者称“沉默三部曲”)等。

  不可否认,伯格曼的电影大多节奏缓慢、剧情沉闷,看他的电影非有足够的耐心不可。但我看伯格曼的电影以来,还没有看不下去的,也许是因为我小时候看哲学书时练就了惊人的耐心。不过,伯格曼的电影我大多是喜欢的,上面所列,都是我喜欢的片子。

  伯格曼的片子要分析起来,可以说很多,也可以猜很多。但我以为,分析,尤其是文字上的分析,往往是多余的。分析得好或不好,都可能左右他人的观感,不如沉默。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而且是更加直接的交流。与其分析,不如再看一遍电影。

  当然,我不反对分析,但我愿意多看少分析。另外,如果我的文字是写给别人看的,我想不大可能有人喜欢看我的长篇大论的分析;而如果我的文字是为立此存照,给自己看的,也不必写下太多,让它们在我的大脑中新陈代谢、自生自灭即可。当然,你也可以怀疑我分析的能力。这无关紧要。

  曾经有一段时间,伯格曼的片子出得很勤,限于资金,有不少我都没有收下,如今想买,也大多找不到了。不过,我的伯格曼“欠看清单”还蛮长的,慢慢看吧!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九):始于童年的苦难

  曾经看到过评论说,疾病与死亡,是英格玛·伯格曼电影中的永恒主题。

  我接触伯格曼的作品没多久,不知道这样的论述是否准确。但就看过的《处女泉》《犹在镜中》《秋天奏鸣曲》而言,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伯格曼的电影真苦啊!

  它的苦,不完全在于它叙述的有关死亡与不幸的故事,而更在于,它在其中隐含的追问:我们为什么会遭受这些?我们要如何面对苦难?这一切,是原本可以避免的吗?

  而这样的追问呈现在《秋天奏鸣曲》里,便有了时间的维度——我们可以看见,随着时光的流逝,苦难会在人的灵魂深处留下怎样的印记。

  影片开场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已经暗示了冲突——伊娃与母亲夏洛特已经七年没有见面了。而影片第一次让我真正产生疑惑,是夏洛特来到伊娃家后、发现自己的另一个女儿海莲娜也住在此处时的反应。海莲娜患有严重的疾病、说话含混不清,作为母亲的夏洛特,原本应给她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可是与此相反,夏洛特却不愿意看见她。

  而夏洛特与伊娃也在暗暗较劲。镜头在房间中自言自语的夏洛特、与丈夫交谈的伊娃之间不断切换,通过她们的语言明确告诉观众母女之间存在着隔阂。

  接着,作为钢琴家的母亲要伊娃弹奏钢琴,之后亲自为她做了示范。这里的镜头让人心痛——夏洛特全神贯注地演奏着,而伊娃,自始至终凝视着母亲的面庞。

  (图片来自豆瓣)

  《秋日奏鸣曲》观后感(十):“你喜欢我吗?”“你是我妈。”

  这几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秋日奏鸣曲》。其中有几处台词印象深刻。

  夏洛特问伊娃:“你喜欢我吗?”

  伊娃答:“你是我妈。”

  面对应当回答喜欢与否的一般疑问句,伊娃抛出了一个令人禁不住继续追问的回答。“你是我妈。”

  你是我妈,我是你女儿,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喜欢”这个动词得以概括的。“母亲与女儿,真糟糕的组合,其中夹杂了情感、混乱与毁灭。以关爱之名,什么都做得出来。”

  夏洛特是成功的,从来不缺巡演的offer,身边也不缺甘愿为她献身的爱慕者。她是优雅的,不管是简单干练的裤装还是烈焰红色的长裙都能凸显她的魅力。她是坚强的,相伴十几年的伴侣的去世似乎也并未将她打倒。

  这样的夏洛特在小伊娃心中的形象有种悖论的奇异色彩——明明是个几乎“不在场”的角色,但却存在感十足。

  影片中,夏洛特在偌大的琴房中弹琴,而伊娃则在关闭的大门之外默默等待琴声的停止。琴声停止,说明小伊娃终于可以让得闲的母亲看看自己。她欣喜又吃力地推开琴房的大门,将茶点放在母亲休憩的桌上后,却以跪坐的方式坐在了离母亲两米开外的地面上。看上去就像小宠物一般的小伊娃令人心疼,而另一边的夏洛特却只盯着手上的报纸,让小伊娃出去了。

  这一段,是稍醉的成年伊娃与母亲夜谈时插入的回忆。这个时候的伊娃借酒精的催化,向母亲说出了埋在自己心中许久的想法。伊娃是爱夏洛特的,而夏洛特也自称爱伊娃,但或许夏洛特不懂怎么爱自己的女儿,又或许她对事业的爱远远超出她对家庭的爱。

  夏洛特在家庭中几乎是个不在场的角色,但她那成功、优雅、坚强的形象却成为了伊娃的憧憬。这样美好的形象成为憧憬是自然而然,但这种愿景对于小伊娃而言却成为了一种折磨。夏洛特时而不经意地批评或调侃小伊娃的衣着举止,令伊娃愈加觉得与母亲间距离的加大。这导致的结果也十分明了,伊娃陷入自我怀疑,对于“我”究竟为何物越来越看不清。对于伊娃而言,这可谓是混乱,甚至是毁灭。

  单从小伊娃百般努力达到母亲的要求这一点来看,这似乎极为正常。子女会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而父母也会根据子女的表现给出反馈。但在影片,我们几乎看不到夏洛特的任何积极意义上的回应。夏洛特在不知觉中不断地向伊娃提出要求,伊娃也不断地努力达到,但却少了夏洛特对此给予肯定的回应。本应当是一个环形结构的关系,顿时失去了另一个半圆。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肯定亦得不到否定的伊娃只能陷入混乱,既不知道自己应当是什么样,逐渐地也看不清自己原本的样子了。

  这里或许还是需要引弗洛伊德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伊娃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一直得不到母亲的回应,这种情况下的伊娃在自我之中迷失了。这种迷失在成年伊娃的身上仍然能够寻到痕迹——影片开头,伊娃写信邀请刚刚失去伴侣的母亲来家里小住,明明已经写了两本书(似乎也已出版),对于短短一封信却如此信心不足。除此之外,不想在母亲面前弹琴也是一样的心理,弹琴时因为太小心翼翼而紧绷的侧脸也实在令人揪心。看着母亲游刃有余诠释乐曲时,伊娃眼神中的情感也与这对母女关系一般复杂,其中有爱又有恨,这种奇异的杂糅之物在那一刻早已通过伊娃的眼睛传达给了观众。

  我不得不承认,这里所写下的文字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伊娃的同情和理解。这篇“影评”也绝对算不上所谓“客观”。(或许客观影评本来就不存在?)可能因为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尚未扮演过“母亲”这一角色,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便自动带入到女儿伊娃身上。而影片周全的细节处理也极易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我心疼伊娃。正如影片开头伊娃丈夫念的那一段文字一般,伊娃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审视自己、无法认清自己,这一点使得伊娃认为自己缺乏爱人的能力。与此同时,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丈夫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肯定地告诉她,她是被毫无保留地爱着的,虽然丈夫从未将这句话说出口。

  虽然之前已经说过,但写到这里我还是不得不重申一遍,这是一篇任性的“影评”。而且对于极少写影评的我而言,这次较为正式写影评的经历第一次让我明白写影评原来是一件如此“断章取义”的工作。在写影评之前,你知道自己有话要说。但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切割了一部完整的片子。在写夏洛特与伊娃的关系时,我察觉到我忽视了海莲娜,也忽视了夏洛特对伊娃的感受,而一股脑地将伊娃看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还不管不顾地自我代入。呀嘞呀嘞,真是不负责任的评论。但我仍然选择暂且把想说的说完。而这对母女组合之中暗藏的其他意味,也值得日后再慢慢品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