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纯真年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纯真年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04 20:3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纯真年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纯真年代》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 / 米歇尔·菲佛 / 薇诺娜·瑞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真年代》观后感(一):又看不懂

  纯粹把它看成A和B相爱,但是碍于B的情况最后一辈子都分别,是个很美的故事场景音乐都很不错,还是推荐看看。

  本来看完有点怀疑我eq又出错了,看了评论觉得的确是有点难懂啊

  1.梅真的纯真咩,在男主眼里她纯真的抱有她的世界,看她们聊的话题永远是哪个哪个女的穿衣服过时了,谁谁和谁谁又怎么了,是我也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无趣,当他说他想请一个法国人,而她说他有点粗鲁,的确悲凉。就像一个内心苍白的娃娃,不过没想到梅是怎么察觉了他两,尼玛,当时我都觉得女人第六感太强了,明明电影里没有一点透露。甚至临终还留了话。

  2.ellen这个女的一双杏眼,老是含情默默的勾搭妹夫不太好吧,不太知道当时的订婚礼仪,就算没订婚,也算是妹妹男友啊。再加上的确有好多乱七八糟的男滴出现。但是在男主这条线上吧,似乎她又很深情的,如果没有梅和她聊天,难道她会放弃男主吗?

  3.男主这货吧。。。不靠谱,本来吧觉得自己弄到个漂亮精致的花瓶很开心,好吧出来个表姐,干嘛莫名其妙老是主动帮忙呢,最后身不由己还是莫名其妙爱上ellen,却又纠结没敢跑。

  他们的爱情到底算是偷情呢还是不幸呢,真是没把故事捋清楚

  《纯真年代》观后感(二):纯真年代——个人之旅

  这是老马的自述,摘自《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一书

  《女继承人》虽然让我很感动,但它是根据出戏剧改编的,一幕剧足以使它丰满、影片中的冲突是用传统的戏剧方式表现的:角色们在室内面对面地交锋,全部由对话构成。我想避开这种三幕剧的套路。在好莱坞十多年,你会发现制片厂经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剧本挺好,但是我们需要一出新的第二幕戏”,或者“就是缺第三幕”。最后我也对一大群学生说:“我们干吗要对电影用‘幕’这个词呢?“现在我评始喜欢上戏剧了,但戏剧是戏剧,电影是电影,二者应该区分开。我们应该谈论连续镜头——通常一部分影片里总共在五到六个连续镜头,连续镜头又可分为其下片断和场景。我在。1993年为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放过几部影片,包括《伊甸园之东》和《狂野之夜》(Wild River),他拍出这些影片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一眼!后来我们讨论这些影片时,我发现他一直试图摆脱传统戏剧手法影响。我要找到一种文学性的方法拍《纯真年代》——美国人对于“文学”这个词的霸道意味向来敬而远之——同时又具有电影性。

  首先,我要在这部影片中给人们一种我读完这本书后的印象,要给影片的视觉经验赋予某种文学经验。所以,我决定使用从书里选取原话作画外音叙述。让叙述各貌似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观察事件的进展。但是,伊迪丝·沃顿是从纽兰·阿彻的视角写这部小说的,所以,你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直到最后才明白。我对这一点感到很惊讶、也很欣赏,因为可怜的阿彻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且他把许多人低估了。最后用餐那场戏不是用常规的戏剧手法表现的,纽兰坐在桌子的头上,跟艾伦和其他人说话,面带微笑,我决定主要用画外音,严格遵守原作的叙述。画外音那种散文式的优美有一种迷人而又有讽喻性的力量。镜头开始从高处俯拍桌子,你会听到:“正如阿彻大人对威兰德夫人所说,第一次出席宴会对年轻夫妇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沃顿描述了桌边的每一个人,以及罗马打趣酒(Roman Punch)和斜边的纸牌,等等。接着摄影机对准了纽兰的脸,画外音出来了:“在她为奥兰斯卡女伯爵举办的告别宴会上。”这时,我想像摄影机会升起来,你看到了桌子,这就足够了。等我们把摄影机支在那里时,我想到我们也需要拍到仆人的镜头,整个屋子里到处都有卫兵似的。我说:“真是太美妙了——简直是全副武装的营地!”

  参加这场宴请的人个个显得温文尔雅,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样一种风度让纽兰猛然醒悟过来:人家都知道了他对艾伦的感情。在随后的几场戏里,镜头在每个人的身上来回移动,最后我们定在梅上,她微笑着站起身,向摄影机走来,然后从画面中消失。接着镜头又移向范·德·露登(van der Luyden)夫人,她在喊艾伦·奥兰斯卡,艾伦站起来,过去跟范·德·露登夫人、拉里·莱弗茨(Larry Lefferts),以及他的妻子格特鲁德(Gertrude)说话他们在谈论他们每年为喜人们举办的玛撒·华盛顿舞会。接着,西勒顿·杰克逊(Sillerton Jackson)走到拉里·莱福特身边,他走过来时,有人从画幅中穿过去,把镜头屏蔽住,就在这时,叙述的最关键时刻,梅对纽兰微笑着出现在镜头里,他意识妻子看出他和艾伦是情人关系。他觉得这一瞬间可谓惊心动魄。最后,我拍梅的时候非常难办,因为我们拍摄的空间太小了,我下知道怎样回到她身上。

  星期五晚上,我们开始设计镜头,这是星期一早上首先必须完成的事情。周末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星期天的时候,杰·库克斯过来,我们决定像往常一样使用老式的16毫米的胶片。我们终于拿到《粉红丝线和封蜡》(Pink String and Seal Wax)的胶片,这是罗伯特·哈默(Robert Hanmer)当导演后拍的第一部剧情片,以前我从来没有看过。我们把片子投射到银幕上,坐在那里欣赏,进入到他的用视觉阐述画面的方式——我觉得这里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这部片子也是一部古装片——我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我想到在结尾时通过摄影机移动这种简洁优美的方式来表现梅。这种镜头对不特别,但是就是通过看那部16毫米胶片的电影,我思考的灵感才活跃起来。

  在拍歌剧那场戏时,对我来说一组最重要的镜头移动是拉里·莱弗茨举起着歌剧的望远镜,扫视着观众,自到第一次看见艾伦·奥兰斯卡才停住。通常,在一部影片中,你只要旋转移动摄影机,然后在上面装一个双筒镜头盖在上面作为他的视点就可以了。我觉得那不够独特,也觉得拍出来的效果实际情况有区别。我要好好地对此做一番思量,以便重点突出镜头最终停下来,观众看到艾伦走进包厢的场景。我们设计了一种通过某种静态摄影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一次只选取一个画幅,然后旋转。但是,迈克尔·巴尔豪斯认为这样拍太快,我又提出我可以把每个画幅冲印三次。后来在剪辑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过于起伏不定,所以最后我们决定每三个画幅一组过渡一下。我最后确定下的效果使你开始注意那些散发着珠光宝气的人们,接着却被这位不可思议的女人所吸引,她穿着一件蓝色礼服出现了,那种蓝色跟在场的其他所有人都不同

  只要有可能,《纯真年代》尽量在一些真实历史遗迹取景。宾夕法尼亚音乐学院是影片中的歌剧院,纽约城格拉莫西公园国家艺术俱乐部成为博福特家的豪宅,这是一幢有三层高的褐色的石头建筑、纽约的特洛伊城,一座城市外来者的理想居所,另外又搭建了三组具有当年风格的场景:阿彻的图书馆、博福特的舞厅。大都会博物馆的主大厅。

  在莫申特—艾弗瑞(Merchant-Ivory)公司出产的以英语国家为背景的影片中,一个宽幅镜头就可以把一切都表现出来,你对画面中的人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记得在我们剪辑《纯真年代》期间曾经与一个英国记者交谈,他好像说:“我们认为在英国拍这种电影很容易。”但是,在美国拍这种片子可就不容易了,尤其是我们已经没有可以搭建各种外景的制片厂了。事实上,我们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Bronx)能够找到绝大多数内景,但是陪衬它们的周围的社区景观却不复存在了。这真可悲。在莫申特—艾弗瑞公司的影片中,甚至在波兰斯基(Polanski)的《苔丝》(Tess)中,你仿佛置身于现代社会以外——至少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的话,会觉得自己被安全地放置在一个似乎更加文明的社会里,在那个社会里,从这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得要一天的时间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读过很多历史著作,主要是古代社会方面的,但也有18、19世纪的。我对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包括他们的生活细节以及社会规矩。有时,在晚上,或者凌晨1点左右,我会从自己的别墅(建于1860年代)听到马车通过的声音。那就是19世纪的声音。也许我们渴望一个安静的时刻,甚至想生活一个没有我们在今天享有医疗好处、拿起电话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话,或者穿过大西洋到康科德角的时代。我觉得我们失去了某些东西

  在罗西里尼(Rossellini)的《路易十四的崛起》(The Rise of Louis XIV)中,我发现对细节了解越多,对人的理解就越深刻。其他电影也追求类似效果,但是罗西里尼的手法更为大胆。我对他那种在影片戏剧的高潮中的处理方式,即表现宴会的场面非常感兴趣,我们在《纯真年代》中安排了八场宴席,都是为了创造不同的戏剧视点。饮食是人们身份的重要标志。食品不仅仅是用来吃的,也是某种方式的炫耀。不止一处细节显示,它也像石头般压抑着纽兰·阿彻,你在那个社会圈子待的时间越久就越难割舍。当然,他们的宴席都十分奢华,程序繁琐。所以,在赖特布莱尔(Letterblair)出现的场面,就像书里写的那样,即便是两个人吃一次饭也有五道程序。

  杰·库克斯给一批沃顿专家们放映过一次这部影片,包括曾写过获普利策奖的传记作家R.W.B.刘易斯。他告诉我,大家看过后的反响很特别,每当出现宴席场面,或者明戈特夫人(Mrs Mingott)挑选银盘的时候,他们就大笑。他们懂得那种细节所传达的意味。所以,当鲁登斯给奥兰斯卡伯爵夫人设宴时,他们发表了一些看法,而且认为人们不敢反对他们。我试图通过对宴席本身的关注来表现这些人地位的重要性。他们总是说:“我们不仅要保护你,我们要以最高水平来保护你。如果谁对此有疑问,我们会负责解答。”我记得在《刀锋》(The Razor’s Edge)里,当古恩·蒂尔尼(Gene Tierney)把一只盘子朝赫伯特·马歇尔(Herbert Marshall)扔去时,他说:“我的天呐,是德比皇冠啊!”片中有一句台词是:“我们得出示德比皇冠吗?”杰说,这些沃顿的研究专家们挺喜欢《纯真年代》的此类场面。

  这种场合是这些角色们显示自己地位的最正式的途径,可以使他们在这个社交圈子显得可靠。比如,当艾伦·奥兰斯卡在为她举办的晚会上迟到时,她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第二天,纽兰·阿彻说:“昨天晚上,整个纽约都为你出动了。”她回答说:“真是太好了。这个晚会太美妙了。”观众需要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晚会。纽兰其实在说:“我要跟你家联姻,我们已经决定面对你跟丈夫离婚尴尬。所以,你真应该明白我们举办这样一场晚会是为你做了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影片应该在这个时候开场因为从那时起,它就一直就充当着某种背景。

  说真的,这些细节给你一种纽兰为了摆脱这个圈子不得不奋力拼搏的印象。你不停地添加细节视像,来解释它们的含义,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你开始意识到让他采取主动有多么难。他就是在那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假如他是一个外来者,那这些就不意味着什么。我一直都很喜欢充满仪式色彩的东西。

  电影中的绘画反映着收藏它的人以及展示它们的人的个性。伊迪丝·沃顿在她的小说里也谈到绘画,特别是博福特家,他们的物品既奢华又带有某种颓废色彩,而纽兰·阿彻的母亲的藏画更多的是健康向上、描写农场和奶牛那种风格的作品。明戈特太太多少有些怪僻,藏有很多以狗为题材的绘画。我曾想把卢浮宫(Louvre)的藏画陈列出来,这样你就沉浸在一幅又一幅的名画里。当我说:“我想把这些画贴在沿在楼梯上方的墙上。”我的美术指导丹特·费雷蒂建议:“我们何不对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做一次巡礼呢?“于是,我们陈列出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和哈德逊河谷派绘图(the Hudson River Valley School)作品,以一幅美国土著杀他一个妇女的作品结束画面。

  我的研究员罗宾·斯坦德弗找到小说中描写的家族的原型,从那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那个时代家里收藏了什么绘画。我们通过纽约历史协会和其他地方查到这些绘画作品。我大概挑选了150幅用在这部电影里。当然,我们得进行复制,因为这样会花很多钱,我不得不进一步删削上镜的绘画数量。

  当纽兰第一次去拜访艾伦家时,原作描写他被邀请见识一下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绘画。我们得让一个现代的观众明白,这个女人墙上挂的画跟她本人是完全不同的。我的研究员早发现了前印象派的意大利色块画派(Macchiaioli School)的作品。其中一幅画描绘了一个以田园为背景的女人,但没有画出脸,观众一定会感到惊讶。另一幅是海洋风景画,倒在一块长长的木板上,我们开玩笑说是那个时代的宽银幕!

  《纯真年代》观后感(三):我当然知道那些象征意义,但我只愿意爱情故事只是爱情故事

  我当然知道那些象征意义,但我只愿意爱情故事只是爱情故事。所以梅当然不是刽子手,当然不是。艾伦也不是虚幻的美,当然不是。要说虚无,这整部电影都是虚无,不是吗?

  这电影的象征意义是一目了然的,对旧礼数的控诉。如纽兰独白,是上流社会下流的舌根,对新式思想的快刀乱麻,谋杀了他和艾伦的爱情。而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以至于现在的我们无法和纽兰、艾伦感同身受那种绝望,所以才会有人那么轻率地给剧中的三人贴上渣男渣女的标签。

  他们三人没有一个不是动人的,我认为。这电影给我的感受是气。看完之后喘不过气,如鲠在喉,想骂人却不知道骂谁。我能骂谁?

  通常,在这种俗套的三角恋里,处在中间的那个总是最窝囊可恨的。但电影中的纽兰,他让我恨不起来。他错误低估了对艾伦的爱。艾伦是他叛逆的一面,他爱艾伦是爱他自己,如果否认对她的爱情就是否认他自己所相信的男女平权,他的信念。他察觉到危险,他迫切地想要结婚,想要把自己拉回“正常”的轨道,只是见识过真正的爱情,又怎么说服自己面对一个无话可谈,只是好看的布娃娃?但他没法未卜先知,他头一次爱人,他搞不清楚状况,他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他牢牢抓住梅,想回到安全区,却只是粉饰太平。他伏在艾伦腿上,无助地。原来婚姻无法使他“正常”,甚至让他更清楚内心,扔硬币一样。

  艾伦没有答应纽兰,她哭着说,是你改变了我啊,纽兰。她从传统的欧洲逃回美洲新大陆,以为可以重新成为一个美国新女性。纽兰助她适应纽约的新生活,助她融入纽约的上流社会,却是把她带回了旧生活。哥伦布千里迢迢发掘新大陆是为了欧洲的旧生活。多亏了纽兰,她纯真的美国梦碎,她说她经历了,她失败了。她选择回避纽兰和梅的生活,她看见了他的马车,她不回头。他想把重遇的机会交给命运,却不知她早就决定了命运。她在美国逗留,为他。她决心回到欧洲,为他。

  梅是动人的。57岁的纽兰方才得知梅早就洞察和怜悯了他的爱情。在花园里的谈话,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把梅打成牛鬼蛇神。她敏感而天真,声声叩问,一针见血,可爱的是,她像个患得患失的女孩抓错了无关紧要的重点。相比冲昏头脑的纽兰,她倒是聪明冷静许多,她总有意无意地提起艾伦试探纽兰,逻辑清晰地拆穿谎言,我甚至不觉得纽兰同事的来电是个偶然,应是她亲自上阵询问。她对纽兰做最后的挽留,在与艾伦谈话之后。她打断纽兰的谈话,用孩子挽留纽兰,她要求纽兰放弃最爱。57岁的纽兰说,没有,她从未对我做过要求。她连要求都谈得那么委婉以至纽兰从不认为她有所要求,实在因为她的要求太卑微,作为一个妻子,太理所当然。

  有人说是梅谋杀了纽兰和艾伦的爱情,我认为不是。梅的聪明和冷静不是杀人武器,纽兰和艾伦的爱情诚使人感动,梅的爱情难道不也同样值得我们为她心碎吗?比起纽兰和艾伦的畏手畏脚,站在道德高点的梅却跪伏在纽兰的膝盖上,颤颤巍巍地把自己和孩子交给纽兰,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他,让他做选择。她在结婚前给纽兰长足的时间确定自己是否爱上他人,她不曾逼婚。她在结婚后体面地维护爱情,儿女送终。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她想要的,她为爱而战,为自己的幸福而战,主动出击。她是勇敢而迷人的。拆散纽兰和艾伦的不是梅,是当时。纽兰和艾伦的爱情没有被摧毁。他们用祭奠的方式使爱的记忆日久弥新,他们在当时选择了最佳的方式,不伤害任何人的方式。

  最后的最后,75岁的纽兰站在艾伦的楼下,被可能是伯爵家的窗户晃了眼睛,画面闪回那个夕阳西下的波光粼粼,他转身,用他的背影回应她的背影。艾伦不是虚幻的,纽兰也不是,他们用记忆的方式铭记他们的爱情,他萧索的背影浓情。

  《纯真年代》观后感(四):优雅之下的残忍

  马丁 斯科塞斯07年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拿到了最佳导演奖

  他的获奖感言挺长 因为他的经典太多 要感谢好多人

  五次提名小金人都落空的他竟因为一部因抄袭《无间道》而出彩的的《纽约黑帮》一举斩获心头之痒----学院奖

  他身上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他早就出名了 之前之后的电影大都模式统一

  这部1993年的纯真年代是最不本色的作品 人们说它是毁誉参半的

  安静的终于被放慢的镜头让人想到的是李安或者麦克 尼古拉斯

  我看到字幕里出现他的名字也不相信 明明是北野武一样的人

  他说一看到这部来自1920年代的小说就立即着迷了 谁能不呢

  发乎情 止乎礼

  一切都是优雅的 看上去很美

  现实却残酷到唯有放弃这个人才能拥有和他的爱情

  不要说是在那样一个“纯真”的年代 unconventional到现在都是不为世人所容

  谁能抛开猜忌 嫉妒 流言 叵测 世俗的规定 去接受那些unconventioal的人??

  “这样的地方在世界上存在么”公爵夫人在电影里这样问

  电影里不存在 人的心里呢

  六年前的今天我看过这部电影 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只是就这么记住了

  十八年前的影片也找不到什么满意的海报和剧照

  如今再看好多次 再次赞叹这样的写实适合过去的社会也同样适合现在

  再次赞叹不美丽的女人也可以因为身上的不羁和敢爱敢恨而无比迷人

  再次赞叹强大的配角阵容可以让本就拥有完美情节和完美主角们的电影更加熠熠生辉

  这是一个金光闪闪 又利如刀刃的 纯真年代

  这是一个看似遥远 却身在其中的 纯真年代

  “How much do you love her?”

  quot;As much as a man can be."

  quot;Is there a limit?"

  quot;If there is, I haven't found it yet."

  “Simple.It's really truly romance then.”

  《纯真年代》观后感(五):Plot summary

  ewland Archer, gentleman lawyer and heir to one of New York City's best families, is happily anticipating a highly desirable marriage to the sheltered and beautiful May Welland. Yet he finds reason to doubt his choice of bride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Countess Ellen Olenska, May's exotic, beautiful thirty-year-old cousin, who has been living in Europe. Ellen has returned to New York after scandalously separating herself (per rumor) from a bad marriage to a Polish Count. At first, Ellen's arrival and its potential taint to his bride's family disturbs him, but he becomes intrigued by the worldly Ellen who flouts New York society's fastidious rules. As Newland's admiration for the countess grows, so does his doubt about marrying May, a perfect product of Old New York society; his match with May no longer seems the ideal fate he had imagined.

  Ellen's decision to divorce Count Olenski is a social crisis for the other members of her family, who are terrified of scandal and disgrace. Living apart can be tolerated, but divorce is unacceptable. To save the Welland family's reputation, a law partner of Newland asks him to dissuade Countess Olenska from divorcing the Count. He succeeds, but in the process comes to care for her; afraid of falling in love with Ellen, Newland begs May to accelerate their wedding date; May refuses.

  ewland tells Ellen he loves her; Ellen corresponds, but is horrified of their love's aggrieving May. She agrees to remain in America, separated but still married, only if they do not sexually consummate their love; Newland receives May's telegram agreeing to wed sooner.

  ewland and May marry; he tries forgetting Ellen but fails. His society marriage is loveless, and the social life he once found absorbing has become empty and joyless. Though Ellen lives in Washington and has remained distant, he is unable to cease loving her. Their paths cross while he and May are in Newport, Rhode Island. Newland discovers that Count Olenski wishes Ellen to return to him, and she has refused, despite her family pushing her to reconcile with her husband and return to Europe. Frustrated by her independence, the family cut off her money, as the Count had already done.

  ewland desperately seeks a way to leave May and be with Ellen, obsessed with how to finally possess her. Despairing of ever making Ellen his wife, he attempts to have her agree to be his mistress. Then Ellen is recalled to New York City to care for her sick grandmother, who accepts her decision to remain separated and agrees to reinstate her allowance.

  ack in New York and under renewed pressure from Newland, Ellen relents and agrees to consummate their relationship. However, Newland then discovers that Ellen has decided to return to Europe. Newland makes up his mind to abandon May and follow Ellen to Europe when May announces that she and Newland are throwing a farewell party for Ellen. That night, after the party, Newland resolves to tell May he is leaving her for Ellen. She interrupts him to tell him that she learned that morning that she is pregnant; she reveals that she had told Ellen of her pregnancy two weeks earlier, despite not being sure of it at the time.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she did it because she suspected the affair. Newland guesses that this is Ellen's reason for returning to Europe. Hopelessly trapped, Newland decides not to follow Ellen, surrendering his love for the sake of his children, remaining in a loveless marriage to May.

  Twenty-six years later, after May's death, Newland and his son are in Paris. The son, learning that his mother's cousin lives there, has arranged to visit Ellen in her Paris apartment. Newland is stunned at the prospect of seeing Ellen again. On arriving outside the apartment building, Newland, still reeling emotionally, sends up his son alone to meet Ellen, while he waits outside, watching her apartment's balcony. Newland considers going up, but decides that his dream and memory of Ellen are more real than anything else in his life has been; he walks back to his hotel without seeing her.

  《纯真年代》观后感(六):缅怀一下

  整理杂物时,翻到一页关于《纯真年代》的几行字迹,有点小小的惊喜,应该是高中时候写下的吧,呵呵。。电影中落日的那一幕至今清晰。。。现在就把那几行字迹复制过来吧,呵呵,缅怀一下自己的纯真年代。。。

  心中的玫瑰为你开放

  年轻的心为你欢跳

  迈出的脚步却无奈收回

  世事的无常让我决心面对曾经的承诺

  夕阳的余辉洒向你孤单的倩影

  想拥你入怀,却等待希望

  当你依旧注视着远方的落日时,心中是否也给了自己留恋

  当希望随落日殆尽时

  我知道是时候收回为你狂乱了多年的心

  该全心全意来面对自己的承诺

  永远的爱人

  与你相遇是我今生的荣幸

  请和我一起缅怀我们的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

  2003年6月

  《纯真年代》观后感(七):纯真的人,错误的时间

  那一抹玻璃窗反射的金光让他忆起了从前的美好,以为那一次不回头的遗憾将被窗前出现的美人图景弥补,却不知不但未回头,更是被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出现的人将自己几十年的期许彻底打入了地狱,再也没了续前缘的希望。

  一切从前都像那扇窗子一样,被关起来了。

  即使是最自由的纽约在那个年代也是保守传统标签遍布,“危危的保持平衡,只要一声低语就可打破”。

  闲言碎语还是活出自我?体面还是内心所求?“依照传统总是容易得多,但很快就能感受到来自未来的凉意”。

  这是一出爱情悲剧,也是一出人生悲剧。

  “除非放弃你否则我无法爱你”

  在一个绝不纯真的年代两个稀罕的美丽的纯真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彼此,酿造了一杯爱情苦酒。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苦。

  《纯真年代》观后感(八):当年这电影看到我气愤,因为完全不懂它在说什么。。那时候我14岁。。。

  1、当年没看出来原来女配是她,或者没想到后来她那么红,而且戏路完全不一样;

  2、不管怎么说 题目是纯真年代。 好题目(就是那个时候想出轨也还是那么小心谨慎 于是就有了许多纯真的情感斗争,而这些斗争虽说源于不好的事情但是现在看却还是很宝贵。。讽刺么。。0,0 =。=)

  男主是烂,但是他代表了一种反思,对真爱和世俗的反思‘。而且在那个年代发生的反思,所以值得一提。

  他们的爱和现代比,够墨迹了,够纯真了。

  3、结局很好,很写实。

  4、女人的直觉真的准。。或者说 爱或不爱,都知道的。。薇诺娜瑞德一开始就知道了。。。

  或者说,奸情是瞒不住的,哪怕只是心动。。哼哼,配合微博的一个抽烟戴墨镜脸表情~~

  《纯真年代》观后感(九):《纯真年代》:“克制”的旁白

  将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必然会遇到一个问题:在用电影语言重新建构故事的时候,如何将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涵和美感表现出来。被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文学化的旁白来推动叙事。旁白作为文字的声音表述,与脱胎于经典文学的改编电影可以说是绝配。《纯真年代》是一部视觉效果十分优美的电影,它的旁白很“克制”,而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整个故事的精髓都在旁白的字字句句中,耐人寻味。

  电影讲的是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发生在纽约上流社会的一段有因无果的爱情,纽兰爱上了未婚妻的表姐艾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几经周折,有情人终为世俗规范所阻挡,天各一方。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那个时代上流社会众生相的生动刻画,以及主人公在三角恋中此起彼伏的心理纠结之描绘。旁白的篇幅不大,但在上述两方面运用了精准而优美的句子,延伸出了故事在光影之外的深层次内涵。如影片开头波弗夫人离开剧院时的旁白:“纽约人彼此都心照不宣,美国人急于离开娱乐,比到达还急切。”——贴切地刻画了美国当时浮躁的社会风气。又如在明戈特太太为艾伦设宴遭到众人抵制后出现的旁白:“他们活在一个充满寓意的世界里,从不具体表达真实的感受,只是以约定俗成的寓意表示。”——点明了上流社会那种虚伪的规范性。心理描述旁白更是细腻深刻。当明戈特夫人让纽兰去海边寻找艾伦,纽兰在远处望着栈桥尽头的心上人,旁白道:“他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帆船驶过灯塔前她若转身,他就走向她。”——已婚的纽兰对心外幽情的那种渴望而抗拒的纠结。受困于和梅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妻子的婚姻中,描述纽兰当时心理活动的旁白:“他发现他已有如行尸走肉,死了好几个月。他突然想到她可以死掉,世事难料,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遭遇不测。也许她会死,让他恢复自由。”——无望让人变得残酷,残酷更突显了无望。

  马丁•斯科塞斯花了七年时间来研读伊迪丝•华顿的原著小说,其协同杰伊•考克斯在保留原著中精彩字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服务于电影叙事的改编。这部电影的旁白最成功之处在于“克制”二字,不论从篇幅上还是内容上,旁白都十分克制地避免从诸多叙事工具中凸显自己,有一种含蓄的美感,更加意味深长。这种“克制”与整个故事的基调是一致的,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人的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克制”。鄙见,“克制”二字是在经典小说改编电影中运用旁白的基本原则。在延续小说文学性的同时,创作者不要忘记:观众想看的是小说的光影表达,而不是想听旁白喋喋不休地重复原文的句子。除非具有像库布里克和王家卫那样将旁白变成一种独特艺术风格的能力,否则切勿滥用。

  《纯真年代》观后感(十):早已注定的结局

  让男主来中国古代吧,可以坐享齐人之福!一个精神伴侣算什么?以他的身价,三妻四妾太正常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他们不断的压抑、被束缚,时间将他们酿造成最醇的美酒,但却深埋在最深的心底,碰不到就会渐渐淡忘,就像男主自己说的那样,“我几乎要忘记你了”,只有再次重逢才会复活那些记忆里深埋的画面。

  他们有错吗?见仁见智吧,循规蹈矩的过一生?还是冲破世俗的枷锁为爱而伤害别人、成全自己?也许,伤害自己成全大众才是最符合标准的!

  这些年,各种观念被人们反复讨论:为爱而伤害别人,为责任而束缚自己,到底是解放天性还是扼杀叛逆?

  就像男主徘徊在妻子和情人之间,一辈子都压抑自己的天性却也得到了美好和谐的家庭,如果让他再次选择,也许,他还是会走同样的路……这不是他的选择,答案早已根植于他的骨血,老土的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不论有没有人阻扰他们,他们注定无法在一起!

  最后,我看不少人觉得艾伦是小三,我想说一句,最开始就说了男主和艾伦多年前就认识,而且当时男主爱着艾伦,但艾伦没看上他……只能说他们旧情复炽?呵呵,反正三角恋是逃不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