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3 21: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由爱克曼 辑录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5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一):艾克曼的歌德

  家里有绿原翻译的《浮士德》,前几年想起这部名著的名气,翻开看看,那开篇诗歌翻译得好没意思,没有韵律,也没有文采,遂作罢。

  这几日看《歌德谈话录》时,引得我非常想读读《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都拿出来摆在了桌上等着翻。

  下面说几个比较有感的点吧。

  1 写作先重小题材,搁起一切大题目

  歌德对爱克曼说的这番写作题材大小的提醒对我有一定警醒作用,因为脑海里一直在构思长篇,但历史方面资料阅读积累得还很不够,想想几万字的文章,却要参考几百万字的资料,真是大工程了。

  未若先坚持每周两篇随笔日积月累更加好。这也给好高骛远的我一些踏实轻松了——正如爱克曼听取了歌德的这一意见,抛开了大计划精神负担,以愉快的心情分块处理某一部分的题材。

  2 “后之来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歌德说他的《维特》“即便在今天第一次出现,也还是划时代的。因为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多的不期然而然的愁苦,那么多的隐藏的不满和对人生的厌恶,……”

  朱光潜作的注释对歌德这种不变的文学观念持反对态度,认为他没有看到每个时代各异的特征。

  但是我很同意歌德的这种看法。正是人类情感中这种历经时间而不变的苦难忧愁才能让我们读着前人的书产生共鸣,我与十九世纪作者能够像朋友一样倾诉,这种不变的情感产生的共鸣超越了时间,是非常奇特的存留方式,像个不腐的罐头。

  3 他拒绝经不起时间洗涤的垃圾消遣阅读

  歌德谈论到Platen【普拉顿,1796-1835,新派诗人,剧作家】的新剧本时说道:

  “缺乏特殊的重心,有分量的思想。它们不能在读者心灵中激起一种深永的兴趣。只是轻微地而且暂时的触动一下心弦。它们像浮在水面上的软木塞,不产生任何印象,只轻飘飘地浮在水面。”

  是的,这也是现在大量出版的“软木塞”书的特点。

  今日去省图书馆,大量言情青春小说摆在介绍展览台上,全是垃圾。

  《挪威的森林》中的永泽的读书原则是坚决不看三十年之内出现的书,因为他确信时间能清除掉不值得浪费时间的书,留下经典

  我非常的赞同,但同时这种绝对排除法也有些极端,若如此排除,岂不是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隔绝了吗?

  我经常读古书和外文书,但是对近现代小说极端蔑视,以致大学严重偏科,营养不良,最近借来了《平凡世界》,补一补中国当代的经典。

  为什么中国的读者品味这么差呢?不知哪一年听老师说法国读者最喜爱的书是《恶之花》。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书,只知道是比较抽象的诗歌集子。初读之后,赞赏法国人的好品味啊,到底是以珍爱文化闻名的法国啊——非常羡慕巴黎限定的天际线啊——现代中国文化大众化、低俗化、商业化程度之严重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不时仍旧读读BL,尝尝那种不费脑的轻浮的快感,同时带着些轻微的浪费时间的罪恶感。今后是要减少然后杜绝的。

  4 他赞美歌剧opera

  “那里有的是诗,是绘画,是歌唱和音乐,是表演艺术,这些艺术和青年美貌的魔力都集中在一个夜晚,……一餐无与伦比的盛宴!”

  这种被歌德誉为最适合人的消遣处,可以说是个洋玩意儿。歌德献给歌剧至高的赞美,可惜在中国体味不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了。这品味带了些贵族趣味的爱好

  5 he was hoping for Messiah

  “(德国绘画)万事具备,只欠才能……现在一切手段都已摆在那里,路已经指出来而且铺平了。……必须有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出来,立即吸收现时代的一切精华,从而超越一切。”

  歌德本身已是文学巨匠了,可他仍为分裂的德国、文学界忧心,希望出现一个天才,带领德国绘画走向新台阶,颇有些拿破仑的身影,可惜这样凭个人能力能颠覆一个时代的人物上帝非常吝啬的赏赐啊。

  我能够体味歌德的这种想法

  当个人能力的限制清楚摆在那里时,对强大人物的渴望也就越是高涨——

  当前路迷茫,大雾遮掩时候迷失了自我的方向,若有一人能够站出来,带领我们前进,走出泥沼,再次在阳光下清楚地眺望平原上的路,那么我是极愿意跟随ta的。

  这是领袖或天才的魅力吗?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地伏拜。日本人的忠心大概也是这么来的吧,像忠犬一样,即使被抛弃了也要自杀,对主人的绝对信赖。

  6 freedom 理想自由

  歌德谈席勒,少年时期作品中是身体的自由,晚年变成理想的自由。

  ——羽翼脱出脑海,在更广阔自由的空间飞翔了。

  7 reminiscence 回忆歌德的片段

  “我举起放在身旁的满满的一杯酒向他祝福,默然无语,只是我的眼光透过酒杯盯住他的眼睛。”

  爱克曼在《回忆录》序三中的这一句回忆之语令我非常感动话语瞬间重构早已消逝的时空,带有十足的怀念。

  爱克曼从一个汉堡附近的贫农家庭中出来,十四岁还不曾看书写字,却因歌德的一句诗歌,深深触动了内心,开了另一只眼睛,看到了、触摸到了全新的世界,从而赴魏玛结识了歌德,一生都因为这位可敬的人改变了。

  歌德成为他的导师,朋友。爱克曼是多么幸运,能够与遥不可及的学术巨匠生活亲密谈话,成为心心相惜的友人。这种结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自由的、诚挚的风气啊,歌德的赏识代表着一颗柔软的、温暖的心灵。

  爱克曼自己也写诗歌,但是唯一的名作就是这部《谈话录》,记录歌德的言行,颇有些《论语》的味道,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尊师传统为我们留下不少珍贵作品,而《谈话录》在欧洲则有些形单影只

  引起我读Faust兴趣的是本书中谈论歌德写“古典的巫婆集会之夜”这一章的辛苦,原来这就是《浮士德》下卷的“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另一种翻译啊。我记得漫画《不可逃离的背叛》中有这么一个标题,顿时兴趣大增,先翻阅了上卷的“瓦尔普吉斯之夜”这一章,虽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却是一个充满哥特风味的民间传说版的妖艳的场景呢!原来《浮士德》是这么一部奇异的、带有浓烈民间传说色彩的剧集啊。

  希望借来董问樵的版本来看。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二):德国是个重视自我教育民族

  这书是作者爱克曼(J.P.Eckermann)在1823-1832这十年里每次与歌德谈完话之后的对话辑录。爱克曼(1792-1854)初次拜访歌德时只有31岁,而此时的歌德已经是74岁的耄耋老人。爱克曼对歌德的短诗特别感兴趣,自己也从事写诗,并且创作了《论诗,专以歌德为例证》的诗论,呈给歌德,后来他就几乎住在魏玛,时时向歌德请教,并作为歌德的秘书为歌德编辑作品。歌德死前立遗嘱让爱克曼编辑他的遗稿。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Gespräche mit Goethe)总共有三卷,约40万字,本书译者朱光潜只选译了其中一半,不能不说颇为遗憾。杨武能2006年的新译也只有209页,似乎也没有全译的雄心。

  歌德自己就有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爱克曼将自己与歌德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最能够印证这样的读书妙旨:与高尚的人谈话。浪漫运动似乎从一开始就牵连着颓废的特征,比如歌德本人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歌德其实并不愿意用一部《维特》来奠定基调。他更加在意一种壮健的品格,比如他会说“一切倒退和衰亡的时代都是主观的,相反,一切前进上升的时代都有一种客观的倾向”(97),他推崇伟大品格,并且把写作和研究的缺陷归因为人格上的缺陷,高尚原则“像潜藏的太阳,把柔和的光辉照射到我们的一切行动上。”(92)因此,他特别推崇具有伟大人格的莱辛,却鄙薄知识渊博却刻薄无良的施莱格尔(朱译:威廉•史雷格尔),对言语俏皮的伏尔泰也颇有微词。值得注意的是,歌德所重视的高尚并不是那种僵硬的教条式的品德,而是亲近自然、远离“观念”、重视客观的那种高尚,总体而言,歌德的高尚就是让心灵远离狭隘。他赞颂莎士比亚“多么无限丰富和伟大呀!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98),他批评“主观诗人”“会很快把他内心生活的那一点材料用完,然后就落入俗套(Manier)”,而“客观诗人”则有“写不尽的材料,能写出经常是新鲜东西”(96)。

  让我格外感兴趣的是歌德的一些与文学创作无关的思想。比如他的光和颜色学说。歌德认为光是独立自足的东西,不是由各种颜色组合而成。单是光也不能产生颜色。要产生颜色,须有光与影在变化上的配合。此外,人眼要求变化,也会看到实际存在的颜色。(27)这与牛顿用三棱镜所证明的光学正好相反。牛顿认为“各种颜色(这些本是阴影和浓淡造成的)就是光本身,换句话说,就是时而这样折损、时而那样折损的光线。”(同上)对于颜色学,歌德还说:“凡是在我们外界存在的,没有不同时在我们内界存在。眼睛也和外界一样有自己的颜色。颜色学的关键在于严格区分客观的和主观的,所以我正从属于眼睛的颜色开始。”(115)

  我们现在可以说,歌德的自然研究其实并没有遵循自然研究的科学方法。自然研究的科学方法,一方面是需要数学建构的可能(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另一方面,他需要按照第三方观察者的视角,并相信所见即所是。然而,歌德的颜色学尽管也依赖他自己的观察,却并不完全以他的观察为基础建立理论。他在解释颜色时,首先预设光的独立存在,而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假定,为此他还需要假定眼睛自己也有光。内在的光和外在的光共同被看成是颜色的前提。这里面似乎有“以太说”的影响,对于科学研究的光现象来说,本质上是不可接受的。然而,正是这种根本对立,他的颜色说仍然是极具创见的。或许科学理论的拥趸会根据三棱镜实验来认定光的本质就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但是,这一实验只是证明了,透过三棱镜,我们看见了一束光变成了七色光,它实际上并没有证明,这一束光就是七束色光的总合。这里埋伏着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的危险所在:他将我们所看到的,直接理解事物的本质。

  另一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是歌德对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里的家庭冲突和国家冲突的看法。按照黑格尔,《安提戈涅》的冲突起源于家庭义务和国家义务,是典型的希腊悲剧形式,安提戈涅要求埋葬死去的哥哥和国王克瑞翁的禁令代表了这两种源头的各自成立的正义,但却都不是充分的。但歌德的视角别具一格。他说:“克瑞翁的行动并不是从政治道德出发,而是从对死者的仇恨出发。泼里涅克斯在他的家族继承权被人用暴力剥夺去之后,设法把它夺回来,这不是什么反对国家的滔天罪行,以致死还不足赎罪,还要惩罚无辜的死尸。一种违反一般道德的行动决不能叫做政治道德。克瑞翁禁止收藏波里涅克斯,不仅使腐化的死尸污染空气,而且让鹰犬之类把尸体上撕下来的骨肉碎片衔着到处跑,以致污染祭坛。这样一种人神共嫉的行动决不是一种政治德行,而是一种政治罪行。”(123)

  黑格尔是本着辩证法的逻辑来理解伦理的,所以他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基本冲突。然而歌德对《安提戈涅》中的伦理义务的冲突并不那么以为然,首先,安提戈涅的哥哥的罪行在他的理解中被稀释了,挑动军队反抗自己的国家由于拥有夺回继承权的这个正当理由而不再是叛国罪,这样一来,安提戈涅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要求安葬她不幸战死的哥哥们,尤其是这位进攻本国的哥哥。我们可以看出,歌德的反驳是以一定程度上的价值一元论为基础的,他试图捋顺其中的伦理价值关系,当然也由于他极为反感黑格尔一切从“观念”出发的哲学思维,他将哥哥的“罪”变得更轻,将妹妹的“正当”看得更重,于是最终而言,克瑞翁所代表的“国家正义”就是一种“政治罪行”了。我们且不跟他争论克瑞翁的要求是否属于政治罪行,我觉得《安提戈涅》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揭示了“价值一元论”的不可能性,伦理价值总是会有冲突的。

  开卷有益。歌德是德国文坛的巨擘。这部对话录以格外的简洁有力直达歌德的思想深处,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爱克曼本人的思想领悟力和文字表达力。要知道,记录一场有益谈话的主要内容而不让它失去重心,这本身是困难的事。德语民族是重视自我教育的民族,此书一上市在当时就反响剧烈。这种略带教诲意味的文字充满真知灼见,而不使人反感,相比于腐化堕落的《弟子规》,其高明不可道里计。区别在于,《歌德谈话录》是听一位身体力行践行高尚的人的谈话,而《弟子规》的作者是否有任何高尚的迹象,我们压根不知道,他只是说了些教训幼儿的场面话,而堂而皇之的场面话,越是贫瘠的心灵就越是喜爱说。前者教人寻找心灵,后者则是压抑心灵。

  2014.05.29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三):和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样的好书

  朱光潜翻译的很好,原内容也好,这本书可以和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共同收藏了。一本写幸福,一本写创作。有追求的人不就是这两部分吗,当然还可以加上胡适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足够过一生了。 好的书应该是怎样的?能对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恍然大悟,能产生共鸣,能从共鸣中产生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创造。当然也要像胡适的,叔本华的,歌德的,平易近人,是朴实的语言,明白的文字,而不是用别人看不懂的模棱两可的词汇还让读者看不懂,进而产生对作者的盲目崇拜中。真理肯定是任何人都能看懂的,朴实无华的,而不是让人看不懂的词义都不懂的词汇来显得自己懂得多。知识没有谁比谁懂得多,只有谁比谁懂得早,只有创造,从这些真理中创造出自己的才是源头,才是真理的源源不断的输出。 康梁那些守旧派或者维新派或者共和派还有以后的资本主义派看到这本书应该不会固执的把别国的经验搬到中国来吧,新中国的胜利也是按照自己的国情,同时吸收外国的经验。适合自己的创造才是最能接近成功的。歌德的原意是指革命的制度不能生搬硬套,要从自身出发,别的国家的制度可能不适合自己,上个时期的制度可能不适合现在。发展文化也是如此,都要从自身的优势,条件中展开。所有的领域应该都是这样,足球,教育,科学等等。 真理应该是普遍性的,在这个领域是对的,在别的领域同样正确合适。 谈到艺术鉴赏力,说要看最好的,欣赏最好的,才能看出差的。这个和学书法要看最好的字一样。要看出为什么好来,才能去欣赏,朝着这种好的方向去努力,去创造出自己风格的东西。 这个也适用于写作,适用于学习语言。就像学日语英语发音,首先要发现出自己的发音和别人的好的发音不同,然后才能去尝试不同方法,直到越来越像,直到一样。写作也应该看到好的,看到差距,才能创造出好的,才能有进步。他说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所有的人性特点?还有老舍对但丁的作品的感叹,这些都是最好的,一定要去看看好在哪里。 还有谈画画艺术创作,以前我以为画的逼真,有些意境就好。他的意思是画面要细腻,不是一个画面,而是一个动态的故事,一个画都是自然的,心理是认真考虑过的。就像那天给老师拿礼物,一般也就拿一个,但用一点心思就会知道拿三个。要做一个用心的人,心思细腻的人,每一个行为都是考虑过的答案,肯定比机械的去做,不考虑细节更让人心情愉悦。 学习,只有用的到的才会记住,用不到的早晚会忘掉。虽然是说的学校的教育,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学习语言,听懂,看懂会比自己能表达出来更早。听懂和看懂更容易,相反自己表达出来要晚一点。这在学习语言方面会有帮助。 歌德还是一个导演,对演员如何培养有心得体会,让他读一段作品,看能否表达出作品中人物的气势。然后让他演一些和自己性格不符的人物,比如是安静的人,就让他演激烈的人物。这是为什么?不让他演自己性格的人物?说是为了让演员抛弃自己,回到人物中。 歌德对于绘画,史诗,戏剧都有自己的心得,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兴趣。尤其能把一个领域的法则引入到另一个领域,成为一个通用的法则。或者通过类比,把一个领域的法则类比出另一个领域的相似法则。 主观和客观,在创作中主观指的是自己的想法,情感,客观指的是世间存在的真实的万物。主观的情感早晚会枯竭,客观的万物才是无穷尽的。所以要回到客观。 先学习再创造。很多人一开始就想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发现别人的作品的美和高度,然后去努力成为这种高度,然后再去创造。首先重要的是发现别人的美,高度,才能知道不足也就是努力的方向,去模仿创造。 歌德也和胡适一样,看到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看到了真理。他说人们看到结了冰,就会去上面滑冰,很少有人想一下这个冰有多厚,冰下的鱼有多少种类。朱光潜的翻译很好,不只是把原文翻译的中国味道,更重要的是把原文提到的内容有注释,还能在重要的章节后面给出自己的见解。翻译家如果不是博览这些群书,不会体会到原作者的真实感受,思想,如果不思考,也不会有自己的个人想法。 德国的哲学家太多了,歌德都认为他们写的很晦涩难懂,更别提翻译到别国,让我们来读了,理解起来更难了。歌德认同康德,不太认同黑格尔。对于文学方面崇拜莎士比亚,古希腊的古典作品。在诗歌方面也是崇拜古希腊,现代诗认同拜伦。但我为什么对古代的史诗没有感觉?是我读的太少,还是翻译过来很难懂,尤其境界变化了?这些史诗应该是像歌德作品一样容易被人理解的。 他认为文学,绘画,文艺创作应该是自然的,源于自然的。但到了一定领域,又可以超越自然,这在艺术的不合理性其实是允许的,正代表了创作的自由。但是一个差的艺术家的作品脱离了现实自然是不是就不行?好与坏的分别点在哪里?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好的环境能培养出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因为这样的环境的人们都很鼓励这些艺术家的创作,给了他们继续创作下去的力量。而现代的评论家却都在批判,甚至想从文学作品中找到适用于全篇的逻辑,这个逻辑能代表作者的思想。评论家甚至不允许有和前人类似的东西,否则认为是抄袭。可是原来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表达了我的内容和思想,为什么不能用这最好的?反而自己造一个差的呢? 歌德的概括能力,哲学思考能力很强,但是传递的思想,语言却不是晦涩难懂的,而是容易理解的。他认为艺术家就是把自己看到的美的东西通过写作,绘画,音乐等艺术手段表达出来。这些美的东西要是自然的,合理的,当达到一定艺术境界时,可以稍微脱离一点自然。但必须大部分是自然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非自然的,而且这个非自然的还是很少的人能看出来。不懂的人看到的就是自然的合理的,懂得很少人能看出超出自然的部分,自然和非自然的是和谐统一的。 朱光潜的文艺,美学方面的理解可能很深刻,但是还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说的话本来能让人听懂的,非要用些别人不理解的抽象的词语,词语一抽象就不能很好的表现原意了,对这个抽象的词语下个定义本身就很难,再让别人理解就更难了。我还是很认可歌德说的诗人不能有政治观念,不要在政治上站队,否则就会失去自由,包括思想和观念上,都会受到束缚。而朱光潜却还是受时代的影响,认为文艺都要为政治服务,一切文艺都要为了政治上的意义。 在国内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很大,在中国尤其是上个世纪简直是一党独大,马克思说的都是对的,别的哲学都是被批判的。这本身就是矛盾的,没有永恒的真理,真理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一个时期,一个条件下,可能这个真理有用,但是换个影响因素,真理可能要被推翻。哲学怎么能让马克思主义代表全部,代表一切?这本身就不合理。就像考试一样,非要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说这个问题就一个就这唯一的正确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见解,每个人的经历价值观造就了这些不同的思想,正是由于不同,有差异,才促进了思想的进步。只有一个答案,不止束缚了思想的扩散,发散,还不利于人们思考提问,也就不利于学术的哲学的进步。 对于哲学上的,还有其他领域的,不理解的词汇,尤其是很多人非要用这些抽象的词汇来忽悠读者,自己千万不要相信。真理一定是简单的,而不是别人无法理解的。用这种抽象的,他自己就解释不明白的词汇来说话的人,不是没有真实想法来忽悠大众,就是有点思想但是非要用这些词汇来表明自己说的高深,让别人崇敬。自己不懂的词汇就看看就行,不要相信这些说法就是对的。只有自己理解的知识才能让自己产生共鸣,才能创造出新的思想观点,所以自己理解的,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不理解的不要轻易否定,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要以一己之见去批判去否定。越来越感到学术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每个人的经历和人生观念不同,在他的视觉上看到的也不同。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才使思想更丰富,能促进思想的进步。所以要有自己的思想,思维,也要包容他人的思想。也就是胡适说的,包容比自由更伟大。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四):和歌德先生的谈话

  校园,阳光很暖。

  和先生一起坐在花园的草地上,我心中多么兴奋啊……

  歌德先生穿着一袭蓝色长袍,气质多么高贵。他无比亲切的话语立即驱散了我的局促和不安。我们坐在中心花园的芳草上,在歌德先生的注视下,我幸福地几乎意乱神迷,我甚至不知道该对先生说些什么。

  我们在一起坐了很久,气氛宁静而亲切,我和先生促膝,先生坚毅有力的褐色面孔满是皱纹,先生的神情是如此诚挚而坚定,宁静而伟大!先生说话缓慢,安详,谈吐如同我想象中遇到某一位大师圣人,看先生外表便知先生已经超乎世间的荣辱毁誉之上,呆在先生身边我感到说不出的惬意,像我经历长久的艰辛和渴望之后,终于满足了自己最热切的愿望一样……

  歌德先生已经七十五岁了……

  “先生,”我有点羞涩地说道,“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几乎读完了您的所有作品,所有……不瞒先生,我现在心里总是在构想着巨大的作品,或者说伟大的作品,我想写世界的生存和毁灭,我想写人的存在和人的信仰,以及他们命运的最终归宿,我想写……”

  “明权啊,小伙子,”先生微微一笑,“当心呀,当心不要急于写大作品,咱们最优秀的青年正好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恰恰又是那些最具天才和最有抱负的人……你脑袋里整天想着大作品,就不可能同时想着其他任何事情,如此一来所有的思想都被排除掉了,长时间便会失去生活的乐趣。我年轻时就犯这样的错误,我现在后悔莫及。你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抓住每天的现实,随时趁热打铁以涌现在胸中的思想为题材,那样总会写出好东西,只有这样做……而今不再是摸索和失误的时代喽!”先生笑道,“我们年长者已经走过这个阶段,要是你们年轻人还重蹈覆辙,那么我们所有的摸索和失误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咱们永远都是原地踏步!人们会原谅我们年长者误入歧途,因为我们没有现成的路要走,可对你们后来人要求就要多些,你们不允许重蹈覆辙,胡乱摸索,而是得听取老年人的忠告,一开始就在正路上前行,而且还不能满足仅仅向着未来的目标迈步,还得一步一个脚印,使你们迈出的每一步本身成为目标。”

  我当时听着多么幸福!

  “先生,当年您22岁的时候创作出了撼世之作《维特》,我今年也22岁……先生您能谈一下现在对那段时间的感受吗?”

  “《维特》对于我是这样一部作品,我可以说就像鹈鹕一样,用自己心中的血液哺育了它,它蕴含着我内心那么多的情愫,那么多的感受和思想,足够我写出十部同样长的小说呐。我一再说过,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只读过一次,时时小心别去碰它,生怕自己再经历一次早已逃离的重病状态——现实的个人切身情况让我躁动,烦恼苦闷,把我置于产生《维特》的心境,是维特告诉我,我曾经那样生活过,那样爱过,曾经忍受过许多的痛苦!”

  我似乎可以体会得到,我现在的心境多少和先生当年有些相通。

  “先生,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想把文学创作作为我这一生的某个美好的梦想,您能给我些创作的建议吗?”

  “呵呵,我这个人很相信创作中的预感,通过预感就能表现世界,我创作《葛慈•封•伯利辛根》时还很年轻,十年后真的惊讶我写的竟然那样真实,如果我们没有通过预感心里先装着世界,那我们永远达不到写作的高峰。同时尊重大师的经典之作,倘若每个人都认为世界上已经充满杰作,便会很难以平静的心情去争当同样的大师,创作务必谦虚!我们当代文学所有的毛病的根源都在于文学家和理论家缺少人格它要么颠倒是非,要么用鸡毛蒜皮的真理取代意义重大对我们更有意义的东西,创作中务必保持这种清醒……”

  和先生谈到此,我觉得自己没有了当前的那种局促,我可以欢喜地和先生说笑了。

  “先生,我很喜欢您的自传《诗与真》,体悟最深的是你那句‘树可以长高,但终不抵天’,还有,您对艺术的热爱让我非常向往……”

  “说起艺术,当代的艺术我觉得就是人为制造的垃圾——这个正如戏剧,它必须是大气、感人、爽朗、优雅,无论如何都要健康,并有某种坚硬的内核。反之,一切病态的,羸弱的,哭哭啼啼的,多愁善感的,以及恐怖的,残忍的,伤风败俗的,都会被永远排除在外,我担心这些会毁掉观众和艺术。对于中国的艺术,我不懂,但我非常景仰,还是谈古希腊的悲剧吧,或许我们更要称道产生它们的时代和精神。古希腊艺术只有唯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一样大气、雄伟、健康,都表现完美的人性,卓越的生活智慧,高尚的思维方式和纯粹有力的人生观——而现在呢,软弱是我们的时代通病,艺术所有纯真和感性全部丧失殆尽。当代所有的艺术都缺乏穿透力,这种穿透力在古典时期无处不在,但今天却看不到啦,在所有的艺术领域都看不到,眼下的生活的是软弱的一代……我们需要的艺术是能具有人格的力量,能够扩展我们的心胸,使我们时时超越自身。”

  我听罢真是收益匪浅,“先生,我自上大学以来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一些康德黑格尔的书,至今都有昏昏不觉,您怎样看待哲学呢?”

  “黑格尔1827年10月18日到魏玛来,那晚我举行了一个茶会欢迎他,谈到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他说,辩证法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原本人人都有的矛盾意识,辩证法只不过使其规律化变为方法论罢了,它的巨大作用在于分辨真伪,我当时有些不太满意,我发现很多人得了辨证病,更多的人得了哲学病——比如席勒,哲学的思辨让他在创作中受尽了折磨。我本人对哲学一贯敬而远之,但虽有健康的理智的立场也就是我的立场。比如基督教,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沉沦的受难的人类不时地靠着它重新振作,它凌驾于任何哲学之上,也用不着哲学的支撑,因为,常识比哲学更可靠。

  “对哲学我还有一个比喻,哲学根本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相反倒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那些时代的重复。整个孩提时代,我们都是感官主义者,等到恋爱了,我们便把怜爱对象本身没有的东西加到人家身上,便成为了理想主义者;随后爱情发生了动摇,我们怀疑对方的真诚,于是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怀疑主义者。余生无足轻重,于是得过且过,最终转向了清净无为,就跟印度的哲人们一样啦。”

  歌德先生说着很爽朗地笑出声来。

  “那么美学呢,先生,我正思考着美学的问题……”

  “哈哈,可是我忍不住要笑那些美学家,”先生说,“他们自讨苦吃,硬是想用几个概念来定义我们的美,定义这个无法言表的概念。美是一种本原现象,尽管本身从不现形,却可以反映在创造精神的千万种表现中,那么形形色色,那么千姿百态,就像自然本身一样。你呀,要慎重,不要走到那些所谓美学家的套子里。”

  “先生您的话我牢记在心啦。这种哲学美学我们古老的中国从不匮乏的,先生您也读过一些我们中国古典作品,因为东西不畅通的缘由吧,您读到的不过是二三流的作品,就觉得我们中国文学很了不起,让我很感动的。”

  “你们中国古典文学本身就很优秀嘛!中华帝国得以千年而不衰,而且继续维持下去就便现在你们文学作品中的那种道德伦理的精神,那些优秀的作品早在我们欧洲人还在莽莽森林中时就已经很成熟了,我心向往之!而且我坚持认为文学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正成百上千中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创造出来,一国一民的文学而今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时代的真正到来。”

  “说到这里先生,我现在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如先生您所说过的,伟大的心灵总是相通的,我正想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写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您的大作《浮士德》和我们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诗体悲剧《离骚》的比较研究,我可以听听先生的建议吗?”

  “呵呵,看来今天我只有谈我的浮士德啦,因为《离骚》我很遗憾感没有读过,但我万分地相信,一定是和《荷马史诗》一样伟大的作品,我也感到荣幸啊——浮士德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一个人只有永远努力着摆脱迷悟,永远自强不息才能得救,《浮士德》的第一部是产生于个人某种蒙昧状态,可正是这种蒙昧刺激了人类,吸引他们不断努力力求索解,就像人曾经为所有无法达到的目的费尽心机一样。所以谁若不四处求索,经历风雨,谁读我的《浮士德》就会一筹莫展。因为他们理解不了那种求索的痛苦无奈,面对美和理想毁灭的那种痛心疾首,和对高尚人格高尚事业追求的雄心魄力,以及实现之后的那种难以企及的幸福感。还有,生活在乌托邦之外,却幻想着在乌托邦之内,这是全人类的幸福也是全人类的悲哀所在。”

  “先生,或许屈原和您都怀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你们都心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所以就产生了你们各自伟大的作品吧,政治理想是我们每一个知识分子毕生所追寻的,却往往是我们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你说的很对,我这个人怀疑民主,却始终坚信正义的存在。我不是专制统治的朋友,我并且完全相信,发生任何一场大革命,责任不在民众,而在政府。只要政府能够维护正义,始终头脑清醒,能够适时改良满足民众的愿望,而不是一种由下边逼迫你干事情,那样革命完全可以避免,对一个民族来说,好的制度只可能从自己的本原,从广大民众的需要中产生,而不是对别人进行模仿。任何光明的改良我都非常欢迎。都令我欢欣鼓舞,我也说过,任何暴力,任何冒进,都让我在灵魂深处产生反感,原因是不符合历史和自然规律。我再说一下民族仇恨,民族仇恨本身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而且你总是会发现文明程度低的地方民族仇恨就越强烈,到了一定的文明之后,就消失了,这时候,人们已经凌驾于民族之上,已经感受到邻国人民的痛苦和幸福就是自己的痛苦和幸福……”

  我默然。

  “先生,人,人是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词汇,关于人生,关于未来,我们这些年轻人为何总是感到迷茫不安和焦躁呢?”

  “世界如果就是如此单纯,我相信人会幸福得多。对于你们年轻人,我不愿看到你们苍白、软弱,年轻但没有青春的气息,你们已经变得相当驱顺,已经去掉了你们身上一切自然的、独特的、野性的东西,社会已经使出一切解数,把你们变成一群庸人。你们迷茫不安和焦躁大多是你们沉溺在观念里,你们青春的气息已经消失殆尽,如果你们感到二十岁已经衰老,真不敢想象到四十岁你们会是什么样子……年轻人,小伙子,大胆地认识你自己吧,大胆地做一个健全的人吧!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普及理想,我也知道,各种激情和情感也不可能大众化,可是高贵的理性永远属于你们青年的精英!只要你们努力,你们要总想着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这样你们的一生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有很多迷悟,你们到老之将死只是会感到非常幸福,会觉得你们没有白白消耗这一生的生命……

  “切莫熄灭精神!”

  歌德先生最后对我回忆他漫长而美好的一生:

  “回忆早年和中年的生活,在我这个年纪就会思考,那些曾与自己共度青春的朋友还有几个呢?”

  “我生来该干什么工作,我就夜以继日地干了,一时一刻也未曾偷懒,总是在研究,在努力,在行动,我自己呢也不想抱怨,说对生活不满的话,只是呢,归根到底只有辛劳和工作,别的什么都没有,大概可以这么讲吧,在我漫长的一生中,真正安逸快乐的日子不到四周……”

  “我在力所能及的研究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得归功于我正好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所完成的伟大发现,比任何时代都更丰富,直至我的一生,我都有创造与发现的冲动。我很清楚,我尽管一生辛劳,我的所作所为在某些人眼里一钱不值,原因就在于我不屑于和党派政争搅合在一起。要是我能离社会活动和日常事务远一点,多一些离群索居的生活,那我会更加幸福,取得的成就也会多得多。

  “在我所开辟的一条条道路上,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迎着朝霞走去的人,会惊讶突然面对初升旭日的万丈金光……”

  ……

  校园的暮色渐渐深沉。歌德先生早已经离去了。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草地上放着先生的《诗与真》,我感到莫名的寂寥。

  深沉的暮色里,我知道,先生的话让我趋向了真理。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五):蛇精病读:脑残粉记偶像言行记录(其实叫读歌德谈话录我会说么)

  手上这本其实是盗版的吧,反正我在豆瓣是没找到一样或是相识封面的,不过也大概是朱光潜先生译版的,这个还真不确定。但看书就会有心得,我也就写上一写:

  1、不要急于大部头的作品。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的素材,就熟悉的事物,单挑你能写好的来写。其实这直接让我想到之前听广播里讲大学毕业就定位,人生未现在,来的大计划,其实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吧。虽然在毕业之前总会听到说有长远规划的人可以获得成功什么的。但是真正成功的是着眼现在,并且有长远规划的人才对吧。把身边日常的做好,做好熟悉的,一步一步走下去。有个目标是没错,但是走路还是要看脚下。

  2、产生伟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受干扰、天真无邪的,梦游式的创作,今天已一去不复返了。比起歌德,或是莎翁,的年代,我们现在的世界才是干扰才是最多的,或是说将要越来越多。但是产生伟大作品,或是获取成功,都是需要不受干扰,天真无邪,梦游式的前进,和活法的精进、农夫式的耕作有种有种异曲同工。成功总是相同,失败各有各自败法各有各的借口而已。

  3、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根植于本土,出自本国一般需要,而不是一味模仿外国东西才是好的。对于某国人民处在某一时代是有益营养的,对另一国人民也许就是毒药。 当然这段如果看文中很能看出歌德的局限性,对革命的不赞成。但是单单拿出来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适合的,能生长的,能和本土和谐的才能引进,要不然就是一种外来侵略物种╮(╯▽╰)╭公知大概就是这种挈带外来奇怪东西的人- -这段不是文摘or书评,是我内心的吐槽嘤嘤

  4、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谈话录里可以看出歌德这个idol对成为私人秘书的脑残粉的各种各样的关爱和告诫。这也是一种告诫吧。眼高手低也是有其特别的理解的。从低处着手不代表,不能眼界高啊。如果眼低手低的话,那只好一辈子low到底了。

  5、脑残粉总爱凭着个人喜好来结交。其实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要求旁人都合我们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并不要求和他有同感。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认识各种不同性格,学会为人处世。因为一个人总要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才能和他们相处,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不同方面得到发展完善,很快赶到自己在每个方面都达到成熟。”“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这段大概是我全文里面的最爱了。对于西方文学啥都不大懂,对于歌德除了维特和浮士德是他写的也不懂,对这两部我也没看过。他对一些的看法,并不是有同感。但是这段是真的很喜欢。独子,年轻的世界,自我,或是其他,多多少少凭着喜欢交往,但是你要活下去的话就必须接触不同性格的人。社会是人组成的,无论你是否喜欢,你都要去接触。或许你讨厌某种人的时候,只是恨人有某种你做不到的,那结交感受那种特质或是接受影响去学习那种特质。逃避什么的其实太简单了。还不如接触下,算完成个任务刷刷经验也很嘛

  6、国家的不幸在于没有人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想掌握政权;文艺界的不幸在于没人肯欣赏已经创作的作品,每个人都想自己来重新创作。you can you up的另外一种说法。总觉得自己ok,然后指点江山,那你来啊,你又不行。国家那段说公知,下面这句可以挂在晋江作者简介里面。233333

  7、一个伟大的戏剧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的强烈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渗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本中表现的灵魂变成民族灵魂。 歌德谈话录多次谈到作者人格对作品的影响,包括对其时代作家软弱个性的虚弱作品的批判。健全人格才有健全的作品,常说作品是人格的反应,这个作品可以是文学美术音乐或是字啊什么的,其实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你人格的反应。而高大的人格会影响整个民族,会成为民族魂的塑造者。

  8、自然永远是美的。艺术家对于自然是既是自然的主宰,也是自然的奴隶。艺术从来就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其必须进行再创作。现在的一些所谓的艺术家,要么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臆造完脱离自然大众审美,还一副你们不懂的2B样,要么就是自然的奴隶,只是个叙事的旁白,而不是表演者。

  9、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人在宣传。这句自然想到微博。谣言粉碎机再怎么努力还是有那么多的谣言一直粉碎一直重生继续传播。各种轰动的标题只要吸引眼球就可以了。记者被骂妓者,就某些没道德的媒体真心的让人恶心。真理是必须经常反复说的。这句话也是真理。

  10、自然从不开玩笑,她总是严肃的,认真的,她总是正确的:而缺点和错误总属于人类。

  11、从维特谈到一般小说和剧本及其对听众道德的影响好坏。日常生活比一部最有影响力的书所起的教育作用更大。一下子想起喜洋洋那个把小伙伴绑在树上烧的案子了。其实生活中的影响让那个人对小伙伴产生了怨恨,才有那种做法。如果没有那种嫉妒,恨人的情绪的话,怎么也不可能采取动画片的做法。是小伙伴啊,又不是天敌。

  以上是歌德谈话录的一些感想。写的略随意了。关于歌德的颜色学啊还有政治方面的立场倾向什么的不算理解也不大喜欢。所以写感想都避开了那些。当然那些在看的时候就不大耐烦了。笑。这还是一本不错的说。总会让你有一些不错的想法的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六):此间默然

  一

  除非专门想要研究歌德的传记和思想,否则,这本书对于写手的价值,远远高于对评论家的价值。

  文艺圈总是那么一副“贵圈真乱”的样子:各种流派、主义、概念、运动,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当年的德国文艺圈,想必也不遑多让。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们,兴致上来了或者酒精喝多了,不由得高声大嗓起来,大概就不免犯了不让别人讲话的毛病。正如《浮士德》的某个场景:

  “报幕人介绍各派诗人:

  自然诗人,宫廷和骑士诗人,温情派和热情派,

  众人争先恐后,急欲炫耀自己,互相拥挤,不让他人朗诵。

  有一人悄悄地念了几句走过。”

  这时节,在远离德国心脏地区的小城魏玛,有座“弗拉恩普兰的宫殿”。那里有一位老人,还有他的青年文艺学徒,经常还出现更多的同好。他们坐下来,惯常说起哲学、艺术、以及诗——说到体裁与内容须要适合相当;说到私淑师友也应遂顺自己的特质;说到勿因读者和评论家的意见而迷失了方寸;说到诗无达诂,亦不必有达诂;说到自然和生活远比哲学概念重要;说到诗人不宜参加政治;说到文艺宁愿强健而不愿柔弱;说到不应执着也不应惮于“无一字无来处”;说到写得晦涩难懂不证明学问高强;又说到写作与积累,都不宜贪大求全……

  超然得纤毫必具,明彻得近乎固执。

  但是其间很少讨论具体的写作技巧,更没有“如何写好前五页”之类揪住读者眼球的手段。日复一日,云影天光,便指点了写作这条路上,种种将要遇到的茫然、分歧、诱惑、动摇、疑虑…………总之,在这样一个“很乱的贵圈”里,如何发掘和维护自我。

  说到高兴处,老人禁不住探过身子,把手伸到桌子那头给青年握住;青年举起身边的一满杯酒,透过酒杯盯住对方的眼睛,心里暗祝他健康长寿。

  此间默然无语。

  那个青年——约翰•彼得•艾克曼——嗣后拿起笔来,用文字一一定义了那些终究要从指间漏去的好时光。

  于是,就有了这本《歌德谈话录》。

  二

  最早将这书译成中文的周学普先生,题为《哥德对话录》。他是根据一个德国选本译出,未加章节标题和注释。其中有极多和通行译名不同之处,而更有早期白话所带来的温存古雅风味,久之萦绕不去。

  然后是流行的朱光潜先生的译本,其中条目由译者选录,与周本不尽相同。译笔明晰,无奈添加了许多马列主义的注释。这固然是时代的印痕,毋庸责难,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觉得,这些东西还是删去为好,至少不应直接放在正文下方。否则,还没有看出书的好处,先就被指摘了种种的坏处,而且还有些是不相干的,着实令人尴尬。

  吴象婴,洪天富及杨武能先生的三种全译本,尚未拜读。据说也都有所删节,而且第三卷补编皆不收入,说是补编水分较多。但全书不过四十万字,就算一并翻译了,大约也不至于大动干戈罢。

  又有些为学生准备的改写本,似乎兼参了几个底本,并对情节有少许的更动,使得读起来稍更简易。

  以我所见的,各本中都有要参照别本方觉得明白的文字,但也不知原文究竟若何。

  若是想看歌德谈论文艺,哪一个版本皆可,想来最重要的内容,都在其中了。

  我原以为这书理所当然分到文学理论类,但却不是,有时出现在传记类,有时又在小说类。这样,我倒是很愿意把它塞到小说类的架子上。

  最初的日记中,艾克曼曾开宗明义:“我只要能够占有歌德,其余的事一概都可随便。”

  他在那里,有时洗耳恭听,有时“心心相印”,偶然可进诤言,也有意见不合要争执起来的当口。

  谁说艾克曼崇拜歌德到了丧失自我的地步,又说他写这书,目的是要为歌德树一座宏碑?自序里只道不可贬损了歌德,这离宏碑还差着几个数量级呢。

  有时候也应该想道,看起来门庭若市的弗拉恩普兰,隐匿了多少孤独。

  三

  有一天,他们谈到当时流行的问题,“德国的统一以及在什么意义上统一才是可能的和可取的”。

  歌德说:“我倒不怕德国不能统一,我们的很好的公路和将建筑的铁路对此都会起作用。但是首先德国应统一而彼此友爱,永远应统一以抵御外敌。它应统一,使得德国货币的价值在全国都一律,使得我的旅行箱在全境三十六邦都通行无阻,用不着打开检查,而一张魏玛公民的通行证就象外国人的通行证一样,在德国境内邻邦边界上不被关吏认为不适用。德国境内各邦之间不应再说什么内地和外地。此外,德国在度量衡,买卖和贸易以及许多其它不用提的细节方面也都应统一。不过,我们如果设想德国的统一只在于这样一个大国有个唯一的都城,既有利于发展个别人物的伟大才能,又有利于为人民大众谋幸福,那我们就想错了…………德国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平均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它如何能伟大呢?但是这种民族文化不是从各邦政府所在地出发而且由各邦政府支持和培育的吗?试设想自从几百年以来,我们在德国只有维也纳和柏林两个都城,甚或只有一个,我倒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文化会象什么样,以及与文化携手并进的普及全国的繁荣富足又会象什么样!”

  此章的一种解读是“德国的文化中心应保持多元”,另一种是“德国文化应保持多元化”。字面上多半是前者,含义却像是后者。在这本书中,许多谈话都有好几个主题,估计歌德经常就是随便说说。

  那个晚上的时间,过得和别时一样快。话说完了,酒喝干了,大家就各自回去睡觉了。

  不管心有多宽,眼前的日子,眼前的魏玛,还是小清新,小确幸。

  根据记录,这次谈话的时间是1828年10月23日。

  艾克曼死于1854年。19世纪中叶,歌德的声望跌至历史最低点。比起席勒百年诞辰时德国的举国欢腾,歌德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乃至在反对派编的文学史中得到一个谩骂式的评价。

  因为不够“激进”,不够“爱国”,不够“热心政治”。

  谁知风水轮流转。德国统一之后,歌德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浮士德》成了新型“圣经”,最火爆的时候出现过宗教性质的崇拜。不相信么?请去看威斯巴登那尊肌肉发达脚踏祥云手抚老鹰cos宙斯大神的歌德雕像。

  国家统一了似乎更好。但未知有没有人注意,那个“诗人与思想家的德国”,是否正在渐行渐远。

  据说歌德喜欢爬上魏玛郊外的埃特斯堡山,在一棵榉树下寻找灵感,这棵树后来被称为“歌德树”。

  1937年,纳粹在这里建立了布痕瓦尔德(榉树林)集中营。那时期发生的事情,使得各路军迷狼血沸腾,还使得部分知识分子对人类的未来丧失了信心。施罗德曾说:“文明与野蛮在地理上如此之近,这让我们无话可说。”

  至于那棵“歌德树”,还能在老照片中看见,不过已经毁于战火。

  回首一百年前的那一节谈话,颇有了几分“细思恐极”的意味。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七):读书笔记之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

  伴随着头痛,看完了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歌德谈话录》。最喜欢看朱老先生的后记,看他对歌德的整体评价。

  我对这本书的热爱是从后记开始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歌德所生活的年代,歌德身边伟大的思想家朋友,还有歌德博览群书,对政治、文艺、科学等广泛的了解。

  看歌德的谈话录,仿佛他就在我面前,我们对话,微笑,聊着一些深刻而美好的事情。也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他,有着英雄主义情节,现实主义思想。热爱积极、乐观、富有生命力的强壮的事物,不喜欢沉郁、腐朽、软弱的一切。

  我不是在歌颂歌德,像宗白华先生那样不停地讴歌他、赞美他。我只是在思考,反观自己的想法,有多少与他相似,与他一样。

  歌德的学习精神:“歌德对当时欧洲文艺动态是经常密切注视的,一部值得注意的刚出版的新书他往往立即阅读,有时还没有出版他就托人借得原稿来阅读,例如杜蒙的《回忆录》和英国功利主义开山祖边沁的著作就是这样到达他手里的。他不仅多次高度评价和他同年辈的席勒、法国诗人贝朗瑞、英国诗人拜伦和小说家司各特以及意大利诗人曼佐尼,而且还注意到年辈较晚的法国作家梅里美、司汤达、巴尔扎克和雨果,以及德国青年诗人海涅和普拉顿之间的论争。这里还没有谈到他同样关心的哲学、科学、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也没有谈到他对印度、波斯和中国这些东方国家文艺的向往。”(p276)歌德对与知识获取并不拘泥于一个专业、一种方向,而是广泛地、包容地、虚心地去学习各种知识。他对社会思潮、对新近发生的事物、思想总是非常感兴趣。

  歌德的“天才论”:“他教导青年,一般不强调天才而强调勤学苦练。”(p279)歌德固然是像康德一样觉得一个人的天赋很重要的,灵性是成就艺术家、诗人、哲学家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是他也强调勤学苦练。我想,他所强调的勤学苦练与一个人要有灵性(人本身是天才)并不矛盾。即便有天赋和灵性,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训练,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的。这是一个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天才不等于才能。朱先生说人仅凭天才不可成就大事,要成就大事需要靠集体,这样的观点或许是受毛主席的影响吧。这样的影响在书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歌德的文艺观:“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p287)这需要灵感,只有天才才可如此敏感。同时也许沉淀,经历,只有足够的经验也才能做到这样。这是歌德基本的文艺观。他还认为:诗人和艺术家应具有伟大的、健全的人格和魄力;艺术不但要反映客观现实,而且要反映作者的主观世界或内心生活,这二者还必须融会统一起来,成为“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文艺所表现的应该限于健全的、光明的、对人类有益的东西;想创作伟大的作品,首先要有伟大的人格。

  ……

  文章里面有很多真知灼句,在此不再详述。读书时,常常想起叶先生,他极力推荐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他也在这本书中找到很多共鸣吧。纵观整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

  而这本书所带给后人的启示是:要广交益友;要博学众采;要砥砺人格。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八):《歌德谈话录》中国版中出现的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1823年6月10日

  柯达:耶拿的出版商

  克涅伯尔:与歌德有长久交谊的作家

  1823年6月19日

  弗洛曼:耶拿出版商,其家是当时文人聚会的场所

  1823年9月18日

  奥古斯特 哈根:当时以为浪漫派诗人。代表作为《奥尔弗利特和李辛娜》

  歌德作品《艺术与古代》、《伊菲格涅呀在陶里斯》

  伯恩斯坦:一位写农艺和手工艺的诗人。

  1823年11月3日

  迈尔:《古希腊造型艺术史》作者,对西方崇拜古典艺术的风气有很大影响。

  《渔夫》:一首抒情谣曲。

  1823年11月14日

  《华伦斯坦》:席勒戏剧代表作,写十七世纪封建骑士和农民联合反罗马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斗争

  威廉 洪堡:普鲁士政治家,语言学家,文学史家,柏林大学的创办人,和席勒与歌德都是好友。

  歌德作品:《赫尔曼与窦绿苔》

  1824年1月2日

  本琼生、马森格、马洛、博芒、弗勒桥:莎士比亚时代的著名作家。马洛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闻名

  歌德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

  1824年1月27日

  歌德作品《诗与真》、《葛兹》

  1824年2月4日

  《胡床集》:十四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诗集

  歌德作品《《受鼓动的人》、《艾格蒙特》

  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新教的著名宗教改革家。

  1824年2月22日

  尼古拉 普尚:以风景画著称的法国画家

  1824年2月24日

  阿 赫拥:哥廷根大学历史教授

  《该隐》:拜伦用《旧约》里该隐杀兄的故事反对信仰上帝的一部悲剧。

  勃兰特:德国刻徽章的名匠。

  1824年2月25日

  拜伦《唐横》:一部讽刺诗,把流利的口语纳入诗中。

  1824年2月26日

  卡尔德隆:十七世纪西班牙最大的剧作家

  罗斯:德国画家

  歌德作品:《葛兹 封 伯利辛根》

  1834年2月28日

  兰贝格:德国画书籍插图的画家

  1824年3月30日

  《斯塔博尔执掌帝国的政事》

  《魔笛》: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一部歌剧

  《新的幸运儿》:德国剧作家缪罗的作品

  伊夫兰、考辞布:新起的通俗作家,反对歌德和席勒的古典主义,作品较轻松俏皮。

  普拉顿:新派诗人兼剧作家

  高乃以|拉辛:十七世纪的法国最大的悲剧作家,前者擅长在内容方面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后者的特长在诗艺方面的语言精炼而高华

  拉封丹:十七世纪法国诗人,以寓言诗著称

  1824年5月2日

  吕斯德尔:十七世纪荷兰最大的风景画家

  1824年11月9日

  克罗普斯托克:比歌德老一辈的重要诗人,写过一部宗教史诗《救世主》和一些爱国主义的颂体诗

  赫尔德尔: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和莱辛其名。代表作《对人类史的一些看法》

  1824年11月24日

  普鲁塔克:公元一世纪希腊史学家,写过《希腊罗马英雄传》,是西方传记文学的典范

  1824年12月3日

  但丁《神曲》

  弗朗茨 霍恩:德国次要的诗人和文学家。

  霍夫曼: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的代表

  克罗林:感伤气很浓的小说家。

  席勒《时神》、《诗神年鉴》

  格尔的斯密斯:英国作家,代表作《维科菲尔德的牧师传》、《荒村》

  穆尔:爱尔兰优秀诗人

  1825年1月10日

  西塞罗: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政治家和演说家

  歌德作品《艾格蒙特》、《拖垮多 塔索》

  1825年1月18日

  莱贝因:魏玛医生,其看法近于后世的弗洛伊德

  歌德作品《威廉 麦斯特》、《私生女》

  《残废人变形》:拜伦未完成的作品,主人公是奇丑无比的驼背,被恶魔变形为希腊英雄阿喀琉斯

  切里尼:意大利的金匠和雕刻家。其《自传》描述了十六世纪的罗马和巴黎的生活,是传记文学的杰作

  维兰:德国小说家。

  《威廉 退尔》:席勒的最后一步剧本

  《拉摩的侄儿》:是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之一狄德罗的一部小说。

  1825年2月24日

  《威尼斯的行政长官》:拜伦的剧本

  麦德文:在1842年出版过《和拜伦的谈话》

  后瓦尔德:德国剧作家,《肖像》是代表作

  欧里庇德斯《菲通》:一部不完全按照三一律创作的剧本

  拜伦作品《英伦的诗人们和苏格兰的评论家们》:此书的出版得罪了很多文坛上的杰出人物

  蒲波:十八世纪英国新古典主义派诗人,对律诗和词汇的驾驭颇为轻巧,长于讽刺

  1825年3月22日

  康宝尔:英国十八世纪剧作家,《犹太人》为代表作

  1825年3月27日

  歌德作品:《伊菲格涅亚》

  1825年4月20日

  歌德作品:《漫游时代》

  韦伯:奥国著名音乐家,《自由射击手》和《仙王奥伯庸》为代表作

  维嘉:著名的多产的西班牙剧作家

  1825年4月27日

  泽尔特:德国著名建筑师和音乐家

  1825年5月1日

  斐底阿斯:古希腊最大的雕刻家,生于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鼎盛时期

  1825年5月12日

  莫里哀《悭吝人》

  亚历山大 洪堡:地质学家,著有《论宇宙》和《新大陆地里》,是威廉洪堡的兄弟

  比尔格尔:德国抒情诗人,浪漫运动的先驱,代表作为《李娜尔》

  1825年10月15日

  威廉 史雷格尔:消极浪漫派文学史家和戏剧理论家

  根里斯夫人:法国女作家,天主教信徒,代表作有《回忆录》

  1826年

  7.26

  拜伦剧本《浮斯卡里父子俩》:写威尼斯政府首脑和他的犯法判死刑的儿子的历史悲剧

  《明娜 封 巴尔赫姆》:莱辛戏剧杰作之一,新兴市民剧的范例

  歌德作品:《克拉维格》

  1827年

  1.4

  曼佐尼:当时意大利的最大诗人和小说家,写过两部历史悲剧和一部著名小说《约婚夫妇》。

  “古典学究气”:指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派布瓦洛的《诗艺》之类所提倡的风格。

  《地球》:支持浪漫派的刊物

  拉马丁:法国消极浪漫派诗人,政治活动家

  德拉维尼:法国诗人,写过讽刺复辟王朝的作品

  夏多步里昂:法国消极浪漫派先锋,擅长修辞雄辩。

  《两个岛》:雨果诗集《曙光集》中的作品

  贝朗瑞: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较大的一位进步诗人,反对十七世纪法国古典派,发扬民间诗歌传统,用较自由的方式写出一些清新爽朗的诗歌,反映新兴的巴黎市民生活。

  弗勒明:十七世纪早期德国青年抒情诗人,代表作《宗教诗和世俗诗》

  1.18

  席勒作品:《处女作》

  1.29

  “绝对命令”:是康德《伦理学》中的术语,指的是根据最高原则在伦理问题上所作出的绝对必须遵守的,指导意志行为的判断。

  梭瑞:参与了部分《歌德谈话录》的资料收集

  贺拉斯:公元前1世纪著名的罗马诗人,写过讽刺诗、田园诗和《诗艺》

  1.31

  理查生: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其作品收到狄德罗的高度赞扬,对近代小说影响很大。代表作《克拉丽莎 哈罗》

  马提森:是和歌德同一时代的德国抒情诗人

  《尼伯龙根之歌》:日耳曼民族的民间史诗,近代德国音乐家常用其中传说作歌剧和乐曲

  2.1

  歌德作品:《颜色学》

  尼布尔:荷兰史学家,代表作《罗马史》

  赫舍尔:著名的英籍德国天文学家

  韦尔纳:德国矿物学家,是“水成岩论”者

  3.21

  亨里克斯:德国黑格尔派美学家,其悲剧论只是黑格尔的悲剧论的阐述

  3.28

  卖南德:希腊新喜剧的始祖。

  《戏剧艺术和文学讲义》:浪漫派理论家史雷格尔的作品

  4.1

  高乃依:《熙德》、《贺拉斯》

  4.11

  吕邦思:荷兰大画家,擅长历史画、风景画和风俗画

  《拉奥孔》:莱辛代表作

  4.18

  克劳德 劳冉:法国最大的风景画家

  5.3

  斯塔普弗:歌德戏剧翻译家

  安培尔:法国文学家和史学家,其父是著名物理学家

  彭斯:英国苏格兰的农民诗人,近代西方少数伟大的工民出身的诗人之一

  弗斯:研究希腊古典文艺的德国学者,译过《荷马史诗》

  德 维尼:法国浪漫派诗人,其作品感伤色彩很重,具哲学意味

  7.5

  拜伦作品:《唐横》:写一个美男子浪游希腊、君士坦丁堡、俄国和英国的所发生的恋爱故事

  斯魔莱特:英国小说家,《罗德瑞克 兰登》是他的第一部小说

  7.25

  洛克哈特:写过《瓦尔特 司各特传》,英国最著名的传记之一

  卡莱尔: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文学的热情宣传者,代表《席勒传》

  10.18

  哈曼:德国启蒙运动中的哲学家

  1828年

  3.11

  《特里斯川 项狄》:英国作家斯泰恩的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

  丢勒:文艺复兴时代日耳曼民族最大的画家和版画家

  霍尔拜因:长期在英国的德国画家

  奥肯:其时耶拿一位自然科学家,其与歌德同时进化论的先驱

  歌德作品《兄妹俩》|《克拉维格》

  10.17

  库让:法国自由主义派和折衷主义派哲学家,在法国开创了眼界德国古典哲学的风气

  10.20

  洛特希尔德家族:是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最大的犹太富豪

  10.23

  杜邦:法国经济学家和工程师

  1829年

  2.4

  舒巴特:发表过评论歌德以及有关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奥斯塔特:荷兰画家

  特普菲尔:德国剧作家

  2.13

  歌德作品:《植物变形学》

  布赫:德国地质学家

  4.3

  库雷德:魏玛建筑工程总监

  4.6

  基佐:著名历史学家,是一八四八年法国大革命失败后的法国内阁大臣

  4.7

  布里安:法国传记作家,写过从拿破仑执政呆复辟时期的《回忆录》

  胡梅尔:德国音乐家,莫扎特的徒弟,魏玛宫廷乐队指挥

  4.10

  哈克尔特:德国风景画家

  1830年

  1.3

  杰拉:法国一位青年诗人

  1.27

  马迪乌斯:德国自然科学家。

  《力士参孙》:弥尔顿作品。写民族斗争中的一个被囚禁的大力士摧毁一座大宫殿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剧

  2.3

  边沁:英国哲学家和法学家,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开山祖,对英国三权分立制度影响很大

  3.14

  达维:当时法国著名雕塑家,拥护现实主义,替歌德做过半身雕像

  圣伯符:当时法国最大的文学批评家

  巴郎西:一个平庸的小说家和批评家 《社会的死后还魂》

  埃米尔 德向:曾和雨果共同创办《法国诗神》杂志,著有《法国和外国研究论文集》

  歌德作品《柯林斯的新娘》:一篇民歌体诗

  《弦琴集》:是作者梅里美伪称这是一个叫伊 马格拉诺维奇的人所搜集的伊利里民歌

  《玛丽诺 法列罗》:写十四世纪威尼斯行政长官阴谋推翻宪法,失败后被判处死刑

  阿恩特、克尔纳尔、里克尔特:三位德国诗人在英、俄和普鲁士等国联盟反击拿破仑时都写过鼓动民族解放的政治诗

  3.17

  博恩豪泽:当时一位瑞士剧作家,《艺术精华》

  3.21

  席勒作品《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8.2

  顾为业、乔福烈 圣西莱尔:两位都是法国著名的解剖学家

  10.20

  圣西门:法国贵族,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日瓦格书简》和《新基督教》的作者,近代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

  1831年

  1.17

  惕辛和维罗捏斯:威尼斯派画家

  2.14

  拉普:拿破仑的副官,立过战功,写过回忆录

  2.17

  谢林:继费希特和黑格尔之后德国有代表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写有一部《希腊沙漠特勒斯岛上的一些神》

  3.2

  帕格尼尼:意大利音乐家,擅长小提琴

  2.21

  达兰贝尔: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之一

  5.25

  Abraham a Sankta Clara:是十七世纪奥古斯汀派的僧侣,他的步道词集在天主教僧侣中有影响

  12.1

  《玛丽安 德罗姆》:雨果在1831年出版的一部享盛名的剧本

  1832年

  2.17

  《米拉波回忆录》:作者为杜蒙。

  拉波: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以自由派贵族身份,被第三等级选为参加三级会议,是制宪议会中的积极活动家,但暗中勾结宫廷,是两面派。杜蒙当时是米拉波的亲信

  去世前不久

  汤姆逊:英国早期浪漫派诗人,《四季》、《自由》是他的著名作品

  乌兰德:德国重要诗人,曾以自由派的身份参加符腾堡的邦会议,是施瓦本派诗人的领袖

  歌德评中国传奇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使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性……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故事中穿插着无数典故,用起来很像格言,例如说有一个姑娘脚步轻盈,站在一朵花上,华也没有损伤;又说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三十岁就荣幸的和皇帝谈话,,又说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识中很贞洁自持,又一次他们不得不在同一房间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九):谈话录中的好书

  不久前读了《木心回忆里》和这本书,相比小说,哲学,心理学等,这类写真知灼见的书带给我的启发更加宽泛也更深。

  因为地域和国家的差异,相比国学书确实缺了点亲近感,所讨论过多的法国人等不得不找找度娘,不过涉及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没国界的。

  格式上,像日记一样的书(就差有天气预报了)给人亲切感,每段都有自己的主题,方便理解。关于作者写学画画和写作,好像把自己当成天才来写,态度虽然谦和,但却让我感到傲然霸气。天才确实需要自学和名师指导,但成为所谓的天才后,大概确实知道自己会青史留名,往往不经意间在文中或生活中透漏。

  民族仇恨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越是文明程度高的民族,民族仇恨越淡。就像中日关系一样,日本曾经固然可恨,但在动漫,汽车,机械制造,AV等行业确实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什么仍有很多人盯着过去,不知进取。这只是引起我启发的一例,书还是不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