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宗教的荒谬》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宗教的荒谬》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08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宗教的荒谬》经典观后感10篇

  《宗教的荒谬》是一部由拉里·查尔斯执导,比尔·马厄 / Steve Burg / Francis Collins主演的一部喜剧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一):态度的属性

  1967 年《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篇名为《态度的属性》的文章很精确地描绘了一种人们普遍具有的他们称之为“基础属性错误”的偏见。这种偏见是指,我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认做是稳定的,而我们自己的则是看情况而定。

  Edward Jones 和 Victor Harris的这篇文章「The Attribution of Attitudes」提出的“基础属性错误”偏见是指,我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认做是稳定的,而我们自己的则是看情况而定。比如同样两个人遇到倒霉事,我们会觉得别人是个蠢货,而对自己来说,这只是今天运气太差而已。但当我们身边的人展现出了他们的创造力,我们也会很容易断定那人是个天才。

  将宗教看作荒谬也是这样一类偏见,正如本片所纪录和剪辑的。比尔把他遇到的人的宗教行为看做是稳定的,在这一态度上反驳其宗教行为在教义上的一切解释。特别是无神论者,无神论的偏见在于只关注对无神论有利的资料,而对有神论的资料更加在意其中虚无的部分

  著名的无神论者山姆哈里斯提出一个经典问题:「当人类遭遇苦难时候,至高之神在什么地方?既然有一位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万有,既然祂就是爱,为什么不阻止灾难的发生?」

  对于这种偏见,真正有宗教经验并亲自参与仪式中的人类个体马上就会意识到在人类处于宗教仪式的过程中,就像是面对一片迷幻丛林。一切都是主观的、不确定的、可变的。我们可以观察别人,却感觉他们的敬拜是如此的清晰坚定实际上,无神论者远远没有看到敬拜真实的一面。忽略宗教仪式当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会导致无神论者在批评过程中拒绝接受这些因素。然后这恰恰是他们的基础属性。

  然而还有一种神学认为,至高之神,并没有欠下人类什么,以至于需要偿还人类;以至于人类透过敬拜或奉献可以贿赂祂。人类若是有罪,也是自甘堕落的结果。而从罪人中施行拯救反而是出于神的怜悯。人类得救的第一步就应从认识自己是一个需要拯救的罪人开始了。而始终不被救赎的人不会轻易相信不相信需要被拯救。另外一些人看到苦难而不相信救赎的,则认为靠着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解脱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二):“教”外谈“教”

  首先我想说这部纪录片拍得诚意不足。倒不是说他们涉足的地域不够广阔,采访的对象不够多元,虽然以宗教为题的影片完全忽视了佛教、印度教等其他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今仍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宗教。我所说的诚意不足是Bill完全没有把宗教放在眼里。这就好比你试图去与一个人辩驳论证他的想法是有多么荒谬多么可笑时,你甚至懒于去深入的、透彻的、全面了解他那套“荒谬可笑”的说法。如果说反宗教的主要出发点是基于对大多数宗教中普遍存在的狂热和非理性,那我不得不说Bill在叙述和采访过程中呈诸我眼前的就是一个“狂热和非理性”的Anti-Christ。

  其次我想说说这部纪录片里几乎是最被频繁提及的一句表达:All things are political/They are all politics/All of them are politics. 先撇开这句含意复杂的cliche不谈,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尽管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从始至终使用的交流语言都是英语。从这部电影跳脱出来,我们不妨来审视一番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现在互联网上有多少网页是英语页面?以各种名义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有多少presentation是用英语来陈述的?每年在中国有多少英语培训班在吞噬着多少中国人的多少时间,而每年在美国有多少中国人历尽万苦千辛修成正果可以说一句:I am an American citizen, finally? 所以说这世上压根就不存在公正客观的评价。如果有人拿出一大摞资料,那里面有可信的照片,有背景清晰的访谈,有经过了各方验证的数据,然后通知你那就是事实。你不妨反问一句:Alright, 我不否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但是为什么这些能被选作证据?换言之,为什么一部探讨宗教合理性的纪录片完全对中印巴阿等国家的宗教视若罔闻?因为在第三世界中人们都忙于在工厂的流水线上为西方的小女孩制造芭比娃娃,所以宗教于他们只是一个可笑的奢侈品而已?或许我这种揣测和诘问近于偏激,但回到段首的话题,的确没什么话题能够对政治因素完全免疫,更别说是宗教这一渊远而又流长的Big Issue了。Bill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基本可以概括是“反基督教式的嘲讽+反恐怖主义式的厌恶”。如果说Bill在谈到基督教的时候还多少带点戏谑玩笑的味道的话,毕竟宗教裁判所和焚烧异教徒已经是数百年前的基督教史了,那么他在看待伊斯兰教的时候则是将自己全身心投向了美国自911后的普遍反伊斯兰大潮——这样一来便真的是应了他自己的judgment:“信仰,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美德”。而反伊斯兰文化就是他的信仰,支持他这一信仰的就是纽约双子楼的坍塌,就是伊拉克街头跳耀着的燃烧着的人体炸弹,就是一张因基地组织绑架而罹受生离死别之苦的绝望忿恨的脸。这就是他选的事实,它们都是真的,但它们组合一起还支撑不起“事实”这个沉重的称谓。事实还有另外一些侧面,譬如是谁造成阿拉伯国家近几百年的分裂与式微?又是谁在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以不对等的价格攫取沙漠之下的石油?又是谁在以自由之名在世界各地燃起战火?

  quot;对于宗教,绝无强迫。"(《黄牛章》,第256节)

  quot;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黄牛章》,第62节)

  这是引自《古兰经》的原话,我想穆罕穆德已经对于异教徒表明自己的态度了。至于为何现在伊斯兰教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会是一副张牙舞爪随时准备屠戮异教徒的嘴脸?我想我们有必要静下来想想其中的来龙去脉?或者更准确地说,这种印象是怎么在你脑海中形成的?

  最后我想说我其实对宗教所涉不深,前后也不过粗浅地看过几本谈基督教发展历史的书,至于其他宗教不过略知佛教和道教的些许粗浅常识,甚至没有完整地看过圣经,通读过一本佛典,因此我只能算是一个有些底气不足的不可知论者。我站在不可知论者的阵营多半是因为我所知实在甚少。

  quot;The only appropriate attitude for man to have about the big questions is not the arrogant certitude that is the hallmark of religion, but doubt. Doubt is humble, and that's what man needs to be."

  这是Bill在影片结尾所作的陈辞,虽然我有几分怀疑他自己是否是带着humble and sceptical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所信,但我十二分赞同我们每个人都以这种理念要求自己。有时当我们自我感觉无以复加正确时不妨给自己浇上一盆及时的冷水。Be cool~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三):西方的宗教和中国的封建

  首先,我觉得作为中国人说宗教是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就像我认识的很多西方友人对于封建也是觉得还好。备受其压迫和冷眼旁观区别很大。

  作为不可知论历史悠久的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无神论者在美国的尴尬处境——你能想象如果人民币上面印着“我们都是毛粉”的感受吗?换位思考下吧!

  我同意一些评论说的本剧肤浅的一面,但如果身边各种王林式的人物,还有大批信徒,我也会想用这种嘲讽的方式一吐为快的~

  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对于封建的感受,和西方人对于宗教的感受是类似的。无论如果,他们绝对有调侃的权利

  和现代很多人认为的所谓“中国人缺乏信仰”正相反,我认为宗教恰恰不算信仰。信仰科学家庭爱情,哪怕钱都算是信仰。如果说信仰宗教的哲学部分,那不如叫信仰哲学。

  虔诚笃信的人,软弱、愚蠢虚伪,必占其一。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四):存在即合理

  或许是因为曾经从事过相关工作,因而深知——真实只存在于记录者的良心之中。以一个伪从业者的角度,对于这部片子所讲述的道理,我只能说我并不认为它那么站得住脚。

  此外,我倒也看到了“话语权”与“霸权”之间的等量代换。

  首先,在采访每个对象之前,拉里显然是做足了功课,面对茫然不知其目的的受访对象,他显然具备优势

  其次,即使前期采访出现了问题,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经过后期的处理,“我方”占上风片段即出现,“敌方”占上风而“我方”哑口无言的场景则不出现。这也是视频节目、纪录片制作的常用手段

  第三,我并不认为这纪录片极具说服力。本身这部片子就带有着非常偏激的论调,虽然说,为了观点的鲜明、视觉的展现、戏剧化的冲突等等要素,我可以理解为何导演会选取那些偏执的、怪诞的、犹如江湖术士的被采访者,但与此同时,我却并不认为那些人是宗教者中的主流人群。在信奉宗教的人群中,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善良且友善,并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

  我个人已经选择皈依佛教,当初选择皈依,实为想要向善与修行。但随着时间的增长,以及对宗教的不断接触,自己的内心深处也确实会存在很多疑惑。这也是我选择看类似纪录片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这部记录片中,我并未有看到我想看的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对人类文明、社会及个人的负面影响,或者应该说,这些部分占篇幅太小。我看到的是,Bill抓着“处女生子”、“人与恐龙在同一时代”这些细枝末节说个没完,极大地削弱了这部片子本身应该具备的意义

  最后,我认为,若纪录片《宗教的荒谬》只是在说宗教中荒谬的部分,那尚且有情可原;但其意义若是在说——宗教是荒谬的,那我只能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谬。

  有句话,存在即合理。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五):以春哥教的心态来欣赏这部电影

  换言之,认真你就输了。

  看了一段的时候,觉得这部电影的喜剧风格很眼熟,而且是我不太欣赏的那种,但是在90年代以来的美国犹太喜剧演员里很流行(注意的都知道犹太人在美国主流喜剧里占很大很大一块)。

  试着形容一下,就是一种结合英式讽刺和犹太人的自嘲精神的风格。最常见的形式是,创造一种正常人都会难堪之极的场景,再特写陷入窘境的主人公,让观众发笑。

  代表作是《宋飞正传(Seinfeld)》和《抑制热情(Curb Your Enthusiasm)》。两部情景喜剧的主创是同一批。

  《抑制热情》从头到尾都是这种幽默。比如主角拿着钱去给老婆买花,路上钱丢了,正巧看到有人拿着很多花去墓园,他就等人家走了,把人家放在墓地的花偷来。结果老婆拿花送的人正是把花放在墓地的人,人家还发现了(这时特写主角的脸)。

  这种风格的一个发展,是在现实中问一个人别人出于礼貌绝对不会问的问题。

  比如问侏儒:“你上车买成人票还是儿童票?”

  问胖子:“你知道心脏病死的时候什么样吗?是这样的……”(开始演)

  还比如问信宗教的人:“你觉得上帝在乎你这点愿望吗?”

  正剧是看主人公如何为自己解套,喜剧就是看如何把别人套在里面,百般蹂躏,欣赏他们滑稽的脸。

  这种喜剧经常把主人公放在很尴尬的位置上,让观众都替他不舒服,以至于心生同情。所以我不太喜欢,但是在美国很流行。

  只是想说,《宗教的荒谬》这部电影,主创和上面提到的两个喜剧是同一拨人。

  真的是,看到让无神论者对信徒心生同情,那些虔诚的信徒们在嘻嘻哈哈的主持人面前汗流浃背,好可怜啊。

  但是,要是太认真而憎恨这部电影,你就输了。

  要知道,这是一种被设计出的喜剧效果。本片的重点不是找出宗教的荒诞之处,因为会看这部片子的人,都知道宗教很荒诞。这个电影不是为了教育观众(像一般纪录片一样),而是电影内外的人欢聚一堂,大笑一场。

  这个笑话的欣赏角度,在我周围只有春哥教可以类比。现在提春哥教有点过时,想为记忆褪色的人提醒一下,春哥教的本质是讽刺盲目的宗教信仰,以及荒诞的宗教奇迹故事。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六):要反的不是宗教而是利用宗教作为手段的统治和利益,以及一些狂热并且盲目的“信徒”

  当我们说到基督的时候 ,或许会想起教规严格苛刻的天主教,想起13到19世纪的教皇设立的宗教裁判所。想起部分基督徒嘴上挂的“信者进天堂,不信者下地狱”

  基督教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神爱世人。基督教宣扬无私的爱,德兰修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德兰修女的仁爱之家总部是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无私的付出自己的爱,所爱的对象并不限于基督教徒,而是需要爱的人。一位背包客去面试人爱之家的义工的时候,修女问他,你为什么要来当义工?义工回答,想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时候修女对他说,不,是你需要我们的帮助。的确,最后背包客在仁爱之家学会了如果去爱。如果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基督教?

  当我们说到伊斯兰教的时候,或许会想起塔利班武装组织,人肉炸弹的恐怖分子,包裹头巾,社会地位地下的妇女,甚至于到现在还有地区对少女实行割礼。

  其实伊斯兰教重视布施,并且经文规定是收入的十分之一,在开斋节每个家庭成员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甚至免除穷人的债务。(我对伊斯兰教了解甚少,所以就不多说了)

  当我们说起佛教的时候,似乎没有前两个宗教问题这么凸显。但是在我接触过的“佛教徒”中,有不少人把不说僧过 ,奉为修行的至上真理,日本地震,说是轮回报应。

  佛教最大的教义是慈悲为怀,宣扬众生平等,善待生命。顿悟人生,思考生老病死。佛教本事无神论的,但是我们却在现实生活中看到逢神就拜,老和尚也拜。有求财的,求姻缘的,求子的,反正求各种各样的。所以我们遇到了各种名目的“与佛有缘”的香油钱,位于各个显眼位置的功德箱,潜伏于大小寺庙的职业上班族假和尚尼姑,甚至于有“佛教徒”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只要他披着袈裟,哪怕明知道他是假的,也要维恭维敬,这是“佛教徒”奉行的至上修行真理?

  前段时间传出来的释永信丑闻,于是乎,奉行“不说僧过”的“佛教徒”便出来履行他的神圣职责,只要有人上传释永信的一切不利消息,就删删删,删不了也要跟帖,请提高素质,以至于还有人说你这样是犯了口业,你要回去抄XXX经书XXX遍方能抵制,南无阿尼陀佛,双掌合十。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七):上帝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宗教的荒谬,Religulous》观后感

  作为一名对一切都保持一定程度怀疑的人以及一个历史爱好者,能够看religulous真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bill maher这个犹太人后裔,以一种很诙谐的手法来拍摄这部纪录片,有的时候,我真的挺担心他的,丫的采访了那么多不同教派(基督,天主,摩门,伊斯兰,大麻教)的人们,其中不乏原教旨主义者,看着他挑逗那些原教旨主义者,还差点真的是被打了吧,也有人不让他们好好拍摄并阻拦的。能拍成这部片子,是一件奇迹。

  建议大家看看这部片子,我喜欢从各种宗教的教义里面去探究背后的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延续,比如这部片子里给了一些很好玩的事情,耶稣基督生于12月25日这种说法其实在公元前600多年,波斯帝国就如此塑造了一个创世神,生于此日,再比如处女怀孕,死后三日升天,这种事件也在古埃及的记录中有传述。想想这些,真是蛮神奇的。人类应该是从东非起源的,所以各种教派才会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这种吸取了以后然后臭不认账的态度并且唯我独尊,这就算了吧。。。

  孟非在非诚勿扰里面说过一个好玩的段子,每个小区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思考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何处去? 其实每个人都会慢慢的思考这个问题,而很多人却把这个问题皈依于宗教的力量。信仰本是疑惑的时候的一种寄托,但这种寄托并不能放弃你的本我,并放弃你追求超我。说到此,我倒是很喜欢一群人

  他们就是,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希腊人,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机灵,他们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异教徒,他们开创了西方文明史。 想想希腊人就是很欢乐的,他们欢乐地信奉着多神教,比如伟大的雅典娜啊。。。。女神的圣斗士噢噢噢噢,他们甚至敢不停地与神对抗作战。罗马帝国传承了这种信仰,他们享受生活,洗澡爱干净,每每想到此,对比上中世纪那些可怜娃,比如不洗澡的路易十四。

  信仰本无错,可怕的是信仰多了觉得自己的侵润充满着神性的光辉,然后看人觉得你都是异教徒你没救了,这种态度害死了太多世人,可是往往,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他们不去质疑上帝为什么不把人类造的完美点,他们不去质疑上帝为什么最初的时间段不停地毁灭世人,一方面他很仁慈另一方面他又很小气,世间这么多教派的战争他怎么不出来调停?影片里有一个妇女如是说:god has his plan.这让我想起了一段很熟悉的话,借用一下,请忍耐,请安静,相信上帝,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quot;The only appropriate attitude for man to have about the big questions is not the arrogant certitude that is the hallmark of religion, but doubt. Doubt is humble, and that's what man needs to be."

  保持你的怀疑吧,因为人的思考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上帝因为人类自身的提升可以建造巴贝尔塔而去获得神的等同的存在,从而毁灭了通天塔让人类陷入纷争,那么他的仁慈从何谈起?

  也许,他真的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那么,死后天堂去问问他?

  ok ,who knows?

  hahahahaha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八):有些人,你们懂?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很多人真是好笑,人家取名是“宗教的荒谬”,没指名道姓吧?你们就跳出来,什么人家攻击基督教,人家曲解圣经。

  你们基督教这么吃香?世界得围着你们转?

  你们看完了电影么?人家伊斯兰教都还没出来反对呢。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攻击宗教?那你就错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倡导自由的思考。

  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任何的东西都可以提出疑问,甚至反驳。你可以选择反击,看谁说的过谁。

  还有人批评人家戏谑,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意见的方式,你是严肃的,却挡不住我是戏谑的,我就是嬉皮笑脸的说这个问题,你能怎么样?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你宗教再大大不过这个世界,而且宗教发展至今就有其荒谬的一面。尤其是还有一个牛鬼蛇神在里面作怪,破坏了其美好单纯的一面。有一段时间你知道神父牧师在西方世界被调侃为什么么?

  性侵孩子的人。

  流氓、骆驼、小孩有一个共同点-----不占理的时候就不讲理,把自己的头埋起来。

  这种个性很多人都有,被人说的没话说了,就直接攻击了,然后转身离开,以为自己获得了胜利,极其可笑。

  宗教有其荒谬的一面么?有!宗教有其危害的一面么?有!

  但是!最后我还是要说,我并不是攻击宗教,因为一旦我攻击了宗教,只是单纯的宣扬自己的好处,那我和宗教就没有区别了。

  宗教当然有好的一面,特别是对人类的精神建设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可鉴于太多歌颂它的作品了,我就不锦上添花了。

  其实我比较喜欢佛教,同是宗教,人家却自己提倡辩经,推动讨论,相反的,某些宗教就极其严格的维护它所谓的尊严,如果放在以前,稍微的质疑甚至就是杀身之祸,这点和我国的某个时候很像,你们懂的。

  你们说那个时候那样的事情不荒谬么?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九):“信仰”与“道德”

  在西方,人们是把“信仰”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在基督教文化里,世界上的人是要受到末日审判的,积德行善的人升上天堂,罪行累累的人下地狱,所以活着的人们时时刻刻都要受到上帝的注视,再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侯都怀揣着这种宗教的敬畏,而这种敬畏在社会中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稳定和发展。

  如果一个人宣称他自己没有“信仰”,也就意味着他不受任何人(或神)的约束,也就是拜托了那个末日审判,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以至于“道德”上也是放纵的。在西方理性社会中,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他意味着他是活在世上的“恶魔”(satan)。

  这就是主持人Bill Maher,为什么到处受到宗教人士排挤和抨击,甚至在梵蒂冈的天主教堂里被人赶出来。他们认为像Bill这一类人“无神论者”是没有“道德约束”的、离经叛道的社会边缘人,是非常危险的人物。

  为什么西方人总是有一种“中国威胁论”,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这使他们很害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中国人道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也有人说,当你在办出国签证或在国外填写表格时遇到“宗教信仰”一栏时,千万要慎重,最好是些点什么,即使你填的是“孔子”(儒教)、还是“马克思主义”,你不会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遭到他们的排挤,反而会因为你是有“信仰”的人而让他们感到安心。

  《宗教的荒谬》观后感(十):无神论的心里话,摇摆者的沉思,信徒的无所谓

  我觉得纪录片对问题的探讨不深刻。 个人认为没有完全的无神论者吧。 毕竟世界还有很多未知。 我不知道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科学也因为时代的界限而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宗教可以给我一个很简单明了的答案:因为神(上帝,真主……)规定如此。

  这个纪录片的问题就在于,他的立场问题,如果站在无神论者的角度来看,无疑酣畅淋漓,觉得说出了心里话。可是如果站在摇摆者的角度,就是个艰难的抉择了,因为摇摆者之所以在宗教和无神之间摇摆,是因为有所惧,有无知,面对科学,面对无神论无法解决的问题,犹豫踌躇,所以变成信徒也能理解。 坚定的信徒则对这种纪录片是无所谓的,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上帝博物馆的建造者,他说:“因为他就是上帝,所以如此,你是上帝么?” 比尔马赫无法回答,只能无奈的摇头,说句:“no” 这或许就是症结所在,也是宗教存在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