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初三》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初三》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1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初三》经典观后感10篇

  《初三》是一部由蒋能杰执导,向永红 / 范清华 / 何丽红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三》观后感(一):《初三》观后感

  看完初三,其实没太大情感上的触动,记录真实是影片的难能可贵之处吧,保持着蒋导一贯的纪实风格。影片中同学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接收应试教育,比较单纯,除了天性的贪玩调皮外都还算比较听话。说说升学压力和紧迫感,我们上初中那会儿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所以没也感觉到紧迫感,很庆幸我们学校都是走读生,没人寄宿,时间上也就自由很多。感觉片中的学生状态更像我们的高中生活,在封闭式的环境中每天重复机械般的生活,经常被班主任家长拿来互相攀比竞争,读书就为了考高分出成绩上一中,偶尔跑出去上上网释放下压力。学校和老师早已将将读书的真谛毁的面目全非,当然这不能完全怪学校和老师,这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再说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很多父母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带,父母教育的缺失而很多问题爷爷奶奶也是没法管或者根本不管,缺乏关爱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校教育又沦落为填鸭式的机械教育,他们对未来迷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能跟着应试教育的大铁轮转,这是最悲哀的。看似很平常青春的躁动,但足以引发我们对现行教育的思考,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还剩什么?中国梦又是什么?

  《初三》观后感(二):留守少年的初三

  —记公益纪录片《初三》全国巡演川大站

  4月23日晚7点,由蒋能杰导演拍摄的公益纪录片《初三》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二基础实验报告厅放映。此次活动由学工部主办,学工部下属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承办。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先生及其团队亲临现场,与观影学生就影片进行了深入交流

  《初三》是蒋能杰导演及其团队继《路》、《村小的孩子》之后推出的第三部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湖南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初三班级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班里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目标就是考上省重点中学——县一中。 但学校近几年中考升学成绩一直不怎么好,此次学校寄希望于一位刚毕业没几年,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向老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在向老师的陪伴下,每天凌晨6点起床,晚上9点熄灯,整天埋头学习,重复着琐碎、单调的初三生活,有时可能还要“加班”。但一直隐藏在孩子们机械近乎麻木的学习生活中巨大的升学压力和青春期叛逆终于在毕业会考前后爆发了……

  纪录片真实、直白地呈现了一个初三班级孩子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为理想执着拼搏的真实,引发我们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该系列影片不只是关注留守儿童,更关注教育和社会改革变迁。

  影片中孩子们那句“不想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没感情”,“见到妈妈都没认出来”……深深地刺痛了现场每一位观众;需要缴2200元费用时,家长却只能尴尬地拿出200元、800元的场景也让在场的观众心酸不已;面对家长那句“成绩好也不上学了,初中毕业就去打工”让向老师满是无奈和无力……

  影片放映过程中,自强社放映工作组采用了同步微信墙的模式,给观众倾吐心声的机会。同学们留言说:“自己也是一名来自贫困县的学生,看着电影里的他们,曾经那一段拼搏的记忆亦如电影一般回放。现在我只想对自己和那些一起奋斗的孩子们说:坚持,我们一定会看到希望”; “当读书的欲望现实沉重的压力相冲突时,能够坚持读书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不能预见的未来往往会输给骨感的现实”;“当灯光亮起,影片结束,我满眼热泪,但让我想哭的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热血的奋斗而感动了我,而是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他们,现在还有什么是比真实更可贵的事么?”……

  一群生活条件艰苦,会上网,会打游戏,会吵闹,会叛逆的初三孩子或许不会上高中,但他们依旧笑着,生活着,尽管有对未来无边的迷惘与怅然,但他们依旧真实地生活着,这让同学们在现场灯光亮起后,依然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在交流中,当同学们问到蒋导拍摄留守儿童公益纪录片的初衷时,蒋导说,因为对家乡这片土地、这群人的热爱,让他举起手中的镜头,用镜头让人们思考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被问到关于纪录片拍摄的立场角度的问题,他说,纪录片的拍摄是我的一个信仰,始终坚持着客观、真实的理念,去记录而非去改写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真诚的记录,所以总容易遗忘;蒋导说,大学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时代,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不要因为时代的喧哗和肤浅就让自己变得急功近利,我们需要的是厚积薄发,是一种诚挚的心态

  活动最后,自强社社长庞振洋同学代表社团将一本集川大风光和去年放映的《村小的孩子》的手写观后感纪念册赠送给了蒋能杰导演。收到同学们情意深重的礼物,蒋导深为感动,并表示他将携正在剪辑和后期制作的《抗战老兵》再来川大,再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撰稿人:黄萍 摄影:余加玲、彭旭

  《初三》观后感(三):《初三》之观后感

  对于初三的我,已没有太多的印象了。正值青春期的我,也少不了那份该有的叛逆和迷茫。看完蒋导的《初三》,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让我再一次回到了初三,从正面看到了教育。

  《初三》拍摄的是湖南省一所普通中学,跟拍的172班是个重点班 。孩子们的目标就是为了考上省重点中学。学校把希望都寄托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向老师身上。在我还没看纪录片的时候,我以为向老师是个男老师,这么沉重的一份责任却是一位女老师在履行着,我很喜欢这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对同学的负责。通过考试,便能看出哪些同学成绩在下滑,思想没有高度集中,向老师会细心地与他交谈,希望能好好讲道理,让他们改变现状。她从来没想过放弃哪个学生,他想让他们努力靠自己去改变命运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人,是不把学习当回事的,虽然他们心里也想摆脱贫困的生活,可就是不愿意学习,打架上网,叫家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其实我觉得他们还有其他路可以走,前提发现自己优势在哪。抛开学习,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想要赚钱,那必须得有一技之长。换句话说,就算不读书,也要有成才的资本。可是就算他们有,在那样的环境下,会有人发现,又会有机会去发展吗?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已经走入一种盲区,用成绩去评定一个人的好坏,成绩不好的人,地位就会很低。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更加缺乏向上的动力。学校喜欢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我觉得这种方式对当代教育没有太大好处,虽然我读书的时候也很想进入重点班,当然确实也进了重点班。但我却明显感觉到拉远了和普通班朋友距离。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却硬生生的隔出一个空间, 让优秀的人得意忘形,让一般的人颓废不已!

  当我们在感叹高分时,是不是也应该给予一般人肯定眼神,他们就算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会因为大家对他的肯定,而变得更加优秀!虽然很多东西我们说得出来,却不一定做得出来。但是中国人民,每人出一份力,那力量就会不可估量

  《初三》观后感(四):不一样的初三

  人们都说,没伞的孩子只能奔跑。在观看这次公益电影《初三》之前,我想留守儿童就应该是这样一群孩子。

  当灯光亮起,影片结束,我满眼热泪,但让我想哭的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热血的奋斗而感动了我,而是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他们,现在还有什么是比真实更可贵的事么?没有。 他们是留守儿童,他们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初三,他们会上网,他们会打游戏,他们会吵闹,他们会叛逆,他们或许不会上高中,但他们依旧笑着,生活着,尽管有对未来无边的迷惘与怅然,但他们依旧真实地生活着。 我们常常会对这个世界忧心忡忡,哀怨太多不公,但大多时候只能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等着。我们常常会自我地去以为,但我们从未撕开假面,去看到真实,因为我们害怕真实。 就像思维定式告诉我们,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们就应该或者必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能有一丝懈怠。

  所以,当看到《初三》这部影片时,很多人会觉得震撼,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然包括我自己。可是我忘了,那些都是我的以为。真实是什么,就是影片里的那样。他们跟我们其实一样,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孩子,爱玩爱闹的孩子。只是因为家境,所处环境,让他们背负了太多所谓背景,所谓改变命运带来的压力。我想这压力,更多的是由社会,由大众来共同承担。我们是不是能够给留守儿童更多资源,是不是能够尽快缩小贫富差距,是不是能够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有太多,这些都是社会大环境下的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映射。 留守儿童,他们是一个群体,但他们并不特殊,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孩子,他们本就应该真实的自由的快乐的生活!

  《初三》观后感(五):“初一”眼中的《 初三》

  真实地生活和写作

  ———蒋能杰导演从纪录片《初三》谈作文素材

  初一8班唐慕白

  伴着一丝兴奋,还有些许忐忑,我来到了铁一中阳光电视台。我稍稍整理了一下衣着后便进入了阳光电视台的访谈区域。访谈区虽小,但气场却似乎很强大,所以并不让人感到拥挤。走了一圈后我又站回了门口,等待着神秘嘉宾的到来。

  约莫10 分钟后,嘉宾才姗姗来迟。原来是一个导演———一个纪录片导演,蒋导演。我们在门边站成两列,列队欢迎蒋导演一行人的到来。这次蒋导演是带着他的一部刚出品的纪录片《初三》来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爱笑,从进门开始就对每个人笑,并和校领导一一握手寒暄,像见过面的老熟人。寒暄过后,我们进入了访谈区。蒋导演一行人和校领导们一一落座后访谈便正式开始。梅杰校长助理先在一片静默中开了个头:“今天就是年轻人的世界,您就和他们交流交流。”蒋导点点头表示赞许。主持人率先发话:“请蒋导演先介绍一下您自己。”蒋导演接过话头:“我姓蒋,是一个拍真实纪录片的导演。”简短的介绍过后便是我们的提问时间了,有人先问:“您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您主要拍些什么记录片?您的纪录片素材来自于哪里?”蒋导演扶了扶眼镜,眯起了眼睛:“纪录片,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实性,记录某些真实的事情才是纪录片。我特别喜欢一些真实的东西和事件比如说留守儿童。我的纪录片主要都是拍留守儿童的,像今天带来的《初三》也是。纪录片拍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因为后期制作不会有很多。我觉得吧……”他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记录片比谁拍的好,就是两点:一是摄影技术,一是真实性,两者缺一不可。记住一句话,素材永远是真实的。”言毕后,蒋导又拿出他那标志性的笑容:“问题问得很好,谢谢你。”他又环顾四周:“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稍作思索后举起了手。蒋导冲我点了点头,再次笑起来,眼睛又咪成了一条细细的缝,很深邃又很和蔼:“你说。”那话语柔和得像春风沁人心脾。“中学生写作,素材也很重要,我想问您如果我们中学生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哪里?”蒋导轻描淡写而又郑重其事回答:“其实如果你们写多了,就自然会发现素材的出处的。关键是你们真的需要一个指路人,因为你们现在被范围所框住了,写的作文大都不是真实的。我认为,无论你写什么作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都好,都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中学生继续写虚假的作文,到时候自己都会被自己骗掉,还以为这是真实的。虚假的作文写不好,因为你并不真正在你写的事件之中,你并没有真正经历,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去写作文。”蒋导说完后长舒一口气,似乎在通过自己的这番长篇大论表达对当今教育的某些不满

  我恍然大悟,仿佛接受了一位大师的洗礼,这种洗礼是全身心的,是彻底地让我“脱胎换骨”的。从蒋导上述的角度讲,我也写过一些虚假作文,即使像考试作文也间或含有一定的虚假成分。但我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想起来真是悔恨莫及。蒋导在我的写作方面,或者说是在我们这些中学生的写作方面,点亮了一盏光明的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虽然他说的话是这么简单质朴,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较深的烙印。蒋导演———一个质朴、随和的导演,一个用纪录片说真话的导演,一个会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发现美的导演。我走出阳光电视台,放眼望向天空,天空好像都变得湛蓝了起来,让我神清气爽

  《初三》观后感(六):我的初三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我有的是真实的自我。看完初三,感悟很多。我来自农村,我当年也是留守儿童,我的初中甚至比不上这部片子里的条件。我们那里的孩子都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没有父母的关怀,学校的条件也很差,没有住宿楼,在学校附近租100块钱一年的旧房子住,夏天时常漏雨,平时和老鼠苍蝇为伴。条件固然艰苦,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和城里孩子的差距。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画画,但生在农村,自己的兴趣根本无法实现,父母不让唱歌,不让跳舞,不让到处去玩,不让交朋友,认为那都是坏孩子做的事。

  在农村家长思想封建,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我天生是不愿认命的,我努力学习,终于成为唯一的考上重点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但到了大学,来自农村的我,处处感到自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运动也不行,没有任何特长,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我很无奈,这就是差距。我来自农村,这我能改变的了吗?从小什么都没学过,大学几年能学会唱歌跳舞吗?初中英语是连四级都没过的历史专业的老师教的,英语不好能怪我吗?从小就不让和别人玩,什么都独自完成,现在团队合作能力差能怪我吗?从小不让大声说话,不让笑,现在不爱说话能怪我吗?现实既是如此,社会需要的是城市里培养出来的人,

  对于农村的孩子太不公平。我努力想改变,但发现大多数时候自己无能无力。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去报名学生会实践部,因为内向被刷。想学电脑,弥补电脑盲,报名飞扬被刷,因为不会电脑。想多交点朋友,报名德鲁克,因为团队能力差被刷……太多的无能为力,不是我不想改变,只是现实不给我机会。太多的失败,我已无可奈何,只能乐观的接受现实。 (四川大学自强社 学子)

  《初三》观后感(七):应做力所能及

  第一眼看影片中这所学校(五中)记录的生活很普通,凌晨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学习完毕。好像城市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会学习到更晚。其实,在这里炎热的夏天他们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夜晚可能躺在床上许久都睡不着,湖南的冬天相比其他地方更加寒冷(北方有暖气了),我记得我们初中的时候天气太冷了,大家都是两个人挤到一张床上。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能走出来,非常不易。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年纪小,对很多事情没有判断力,大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总觉得不会错,即使错也不会错的很离谱。在我初中的时候,全宿舍13个男生,12个上网。并不是我乖,当时年龄小,去到县城离家60公里的地方上学,父母自然不放心,一放假母亲就会过来陪我。很幸运,不然可能我也会沉迷在网络里无法自拔。高考时我是以我们当年宿舍最好的成绩考上大学,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明我多厉害(很普通),而是说环境真的很重要!有时候我真的佩服我身边的朋友,父母都不在家,爷爷奶奶带着长大,依然那么优秀,这得有多强的自律心!

  影片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要外出打工为他们挣生活费。九年义务教育并不是像外界想的那么简单,在上部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的一个女生说到学费便抹泪,“再便宜也读不起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免除了学费,可是还有书本费,补课费,生活费,加起来对于任何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父母不在家,没有那么多的约束。不做作业,没人管;放学不回家,上网没人管;犯了错,叫家长,到的是爷爷奶奶,事后管不了。慢慢地心就散了,不想学习,慵懒的习惯是会传染给身边的人的,因为这个原因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学生数不胜数。家长和留守儿童也是中国一个不可协调的矛盾!怎么解决,我和能杰师兄一样,我也不知道...

  《初三》在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图书馆公益放映时,作为志愿者的我,每次见到能杰师兄都是那么风风火火。半夜的飞机,晚上睡不够5小时,早上坐地铁赶场,结束后,又要掐准时间,赶坐高铁去到下一站。能杰师兄在我心中是一位非常谦虚的人,低调朴实。纪录片放映前他还跟着我们在发宣传单,不知道的人绝不会认为他是导演。

  《初三》相比《村小的孩子》少了些许观众的泪水,“我希望纪录片带给你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而是思考!”我在内心里非常赞同这句话,很多影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然而感动过后呢?我们又把其他一亿人民的生活抛之脑后...

  公益不是靠一个人,一部片子就能做好的,社会也不是靠一个人能够改变的。他,做了发声者,我们应该紧接着做行动者,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这个社会太冷漠!我相信爱心和微笑都是可以传染的!

  《初三》观后感(八):从初三来谈谈我们的教育

  这是第二次组织蒋导的影片放映,这次放映没有强行要求整个学院的同学都来,在场的除了社团的同学,还有不少看到海报从外院自发到来的同学,其中不乏来自邵阳的同学。蒋导的片子一向草根、真实,放映完毕之后,看到不少同学在感慨自己的初三时光。初三对很多的同学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也一样。

  初三,我在县城的一所省重点中学,我和片中的孩子们一样,经历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读书还是选择放弃?读高中还是读可以免学费的大专??我们迷茫,我们被压抑,我们群魔乱舞。最后我们做出选择。我很幸运,几乎经历了从乡村到县城到市中到省城重点、高考补习各种学校的教育。因而我也拥有一批各不相同的同学。现在回头一算,初中同学只有60%进入省重点,20%的高中同学进入本科大学。能和我一样现在还在大学里上课的同学真的不多。而不同的教育,会给你不同的眼界,不同的资源,和不同的三观。教育的不公平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

  说起应试教育,想起了前段时间去采访了清华的一位学姐,她说的一段话。“从小学到高中,我没考过几次第二。XX省高考,文科,裸分684(总分750),市文科状元,当年全省100万考生中的文科第二。清华大学2010年在XX省100万考生中仅招(统招)的两个文科生之一,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国际)专业,全额奖学金。

  2011年,我要去学各种数学课和以数学为基础的统计、金融、经济、财务等等一系列的课程,作业经常不会写或者写不完,实在实在没辙了就抄一次别人的作业,整个人都被自己颠覆了:“抄作业这种事会发生在老娘身上?”“跟同学相比,我是不是真的很弱?”我一直问自己。“不喜欢”是贯穿我整个四年学业的关键词。大一下学期可以转系了,我想,转吧,去学新闻、语言或者社会学。然后听到一个声音:“工科院系的有些同学都挤破头要往经管转,你竟然要往外系转,你傻啊?”“哦。”所以我不能转系,我不能做这种傻事!金融多好啊。

  2013年年底,变成了一只无忧无虑的大四狗,对于一个不喜欢金融的人而言,该受得折磨也差不多到头了,我窃喜。我本来想直接去一家喜欢的外企工作,几年之后再出国读MBA,却听到所有人都在说“今年就业形势太差了,不好找工作啊!”“哦。”所以我要争取保研,留在清华经管再过两年学生的生活,研究生文凭也更好找工作,或者准备出国,反正打死我都不直接找工作,因为“就业形势不好”。

  所以我应该继续读金融专业研究生,因为不能浪费本科四年学的知识,这时候转系太亏了。所以我应该去美国,去纽约,因为那里是最最最中心的金融中心。所以我应该拼命的社交,投简历和面试,去华尔街的投行工作。所以我应该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变成大学同学里赚钱最快的那一个。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应该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有些人想到这里,愤懑的骂了一句:“还有完没完!哪儿那么多‘所以我应该’!” 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自由的选择,而别人眼里的优秀却成了我的负担,我开始被所谓“社会主流”“社会公认的最好的”框住了。”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一直在一个框里,我们失去了什么?我想是我们的独立思维。即便是清华学姐这样的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也难逃这样的无形束缚。

  《初三》观后感(九):纪录片《高三》有感

  记得上次看完《常春庵》,感受颇深,与导演在微信上交流了很久,对蒋导的创作风格非常佩服,尤其是利用色彩、画面、人物关系和语言来推动整个电影的结构和发展,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隐喻的电影语言。刚看完了蒋导的新片——《初三》,其实我这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记得上一次观看这部影片是武汉传媒学院华影DV协会办的展映活动,当时忙于帮助学弟搞展映,并没有认真观看。早在几年前,欣赏了周浩大师的《高三》,而我看的时候,就是在读高三,当时深深的被这种真实感所吸引,于是励志学影视专业的我,也拿起自己的DV拍自己身边的同学,记得当时拍自己的同桌上课睡觉、玩手机,旷课去网吧,于是,便与他们“同流合污”。

  开个玩笑,当时第一次接触纪录片,就已经遇到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被拍摄对象是不会轻易让对方拍到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就是所谓的隐私,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上课睡觉、上网、谈恋爱是中学生守则明令禁止的,但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基本上都没有遵守的,归根结底在于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青春期的叛逆性是不可随意扼杀的。在这一点,周浩和蒋能杰导演都做到了,并且以一种观察者的心态去看待这一现象,并且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影像故事的形式给记录下来,这一题材,在全国是少有的,也是不容易记录下来的。

  与周浩导演《高三》不同的是,周浩记录的是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涯、学习压力和学习状态,而蒋导更多反映的是片中初三学生的生活和家庭,仔细看来,这部片子与之前的《村小的孩子》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其实个人认为讲得就是《村小》的续集,那些留守儿童在度过了贫困的小学生涯后,步入了中学,面临着中考,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人生命运,有的家庭孩子考不上一中就让去打工,这种现象也是现在贫困家庭及其普遍的。可是我却想到了如果放弃了高等教育,去做农民工,10年后,这位农民工又会结婚生子,然后继续在外奔波忙碌,然后自己的孩子又要变成留守儿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导演表达的比较客观含蓄,对于这样的画面只给了几秒钟的镜头,却留给了我非常深的促动。

  这部只有短短60分钟的纪录片,却有着很多打动人的点,记得片中一个孩子的奶奶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幸运,不用吃苦,读完书后,就不用做农民了”还有开头一位家长因为儿子的问题在学校与老师发生争吵,以及在会考前几天学生们缓解心理压力等画面,这些画面都是学生时代常见的而又从来不会受到关注的。

  在影片的创作手法上,导演并没有很明显的制造电影语言,而是静静的在观察,无论是孩子网吧上网还是宿舍打闹,都没有打破现有的真实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导演与被拍摄者所建立的关系和职业素养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导演在拍这部片子时,可能是兼拍了其它的片子,或是忙于生活其他的事,感觉跨度虽然有一年,但是实际拍摄的次数却不多,因为片子中的镜头和剪辑非常粗糙,缺乏美感。这是个人猜想,或许导演是想通过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初三的学习生活吧!

  《初三》观后感(十):公益纪录片《初三》全国公益展映招募令

  2014年11-12月,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继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全国公益展映400场后,再次推出公益纪录片《初三》,计划在全国主要城市公益放映,他也将花一个月时间参加10个城市的放映和交流,欢迎申请加入公益放映计划,希望通过纪录片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思考当今教育。

  ( 一 )蒋能杰

  1985年出生,摄影师,纪录片导演。(新浪微博@能杰 微信:j363525874 )

  2009年创办棉花沙影像工作室,代表作有纪录片《路》、《打工梦》、《龙老一生》、《村小的孩子》《初三》。

  2012年参与策划和主办《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图片展》走进广东四大城市的工业区巡展。

  2013年《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图片展》走进广州十所高校巡展,同年发起抢救历史,拍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计划。

  2014年 跟拍六年的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在广州、上海、北京、长沙、香港、南京、武汉等主要城市公益展映超过400场,蒋能杰亲自参加超过100场的放映和交流。

  作品分别入围全球华人短片大赛、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法兰克福中国电影节等影展。

  蒋能杰 简介: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314913/

  ( 二 )纪录片《初三》的简介:

  豆瓣简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5924025/

  本片跟拍的是中国湖南省一所普通中学,纪录片导演和摄影师深入他们生活和家庭记录,纪录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初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真实,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注:此片刚完成后期制作,推荐放映,主要关注的留守儿童和当今教育。

  ( 三 ) 加入公益放映说明:

  1:能组织一场高质量的公益放映活动,不管你是高校社团、公益机构、电影院、美术馆还是电影沙龙等,都可以申请放映,发邮件索要申请表。

  2:未经同意,公益放映过程中,不能以任何形式收费,坚持公益放映原则。

  3:如我们主创人员来你所在的城市,可申请参加放映后的交流,如没来也可申请电话跟观众提问互动。

  4:如主创人员来所在的城市参加放映后的交流,差旅费自理,如放映机构产生费用,也请自行解决。

  5:我们免费提供并免费快递部分宣传资料和海报,海报为全国统一版,自己填写主办单位和放映时间地点。

  ( 四 )联系方式:

  微信 : j363525874 新浪微博:@能杰

  邮箱:499088756@qq.com QQ:499088756

  联系电话:王明飞:13632660587 蒋能杰:15180994837

  ( 五 ) 为什么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

  这群孩子从小就与父母相隔,缺位的父母关爱、错位的隔代管教、不到位的学校教育迫使面临生活、学习、情感交流、心理健康等各种问题,造就了他们成长之路的艰辛与曲折。他们的故事或许您不曾了解,他们生活的村庄或许与您相隔千里,但他们应和所有孩子一样,共享一片蓝天,留守儿童是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个人和家庭,更关系到社会,关系你我。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