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夺命之爱》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夺命之爱》观后感10篇

2022-05-19 02:08: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夺命之爱》观后感10篇

  《夺命之爱》是一部由肖恩·伯恩执导,Jessica McNamee / Richard Wilson / Xavier Samuel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夺命之爱》观后感(一):爱定你,杀定你。

  爱一个人,但是他不喜欢你?怎么办?此片给力我们答案,杀了他,不,是折磨死他。我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把他毁掉,这是本片给我们的的真谛。

  小帅哥男猪脚就这么样被一对bt父女给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好我们的男猪脚命大,不是一般的大,刀插脚,胸作画,钻脑,都死不了,对于男猪脚来说,都是浮云,哥有猪脚光环。。。

  就这样,折磨着,男猪脚的小刀片救了他一个小命,当他复仇的时候,我跟着也热血沸腾了,那一瞬间确实很爽,很过瘾。

  最后,不太给力,不应该就这样让bt女死了,丫的,应该也来个割胸挖乳之类,这货太tm该死了,累累的白骨就是这对父女的罪证,而且这货还有恋父癖,就应该把这货放到电锯惊魂里,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话说,这片子看的我太疼了,比saw还疼,要知道千万不要小看女人,最毒不过妇人心。

  :黑发女不错,很漂亮,就是有点多余,只是为了突出她brother被父女杀死而已。

  《夺命之爱》观后感(二):重口血腥摇滚虐杀,电钻入头骨,开水洗脑!不要随意拒绝女生邀请

  最近国外某网站给出了影史20大难忘的恐怖片。

  作为老司机的胖哥,大多体验过,并且心有余悸。

  不过,其中排名第二的一部澳大利亚电影引发了我的强烈关注。

  因为,我居然没有听说过!

  澳大利亚恐怖片有着独特的风格,《狼溪》、《恐怖废墟》,《诊所惊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观感。

  而这部名叫《夺命之爱》的影片成为了我的漏网之鱼,实在不能饶恕自己。

  在一个闷热的凌晨,稍显疲惫的我,看了10分钟过后,立刻就爱上了这部“剥削”气质十足的影片。

  “剥削”电影常常把主题描述到令人难以置信,耸人听闻的地步,比如在性爱方面,在复仇方面,在恋父恋母等方面,影片以令人意想不到,极为刻意化的方式展现这种无法估料。

  说人话就是,“剥削”电影、磨坊电影要的就是一个“爽”字!

  用超大尺度勾引你注意力,用超越常人理解的行为强奸你的神经,让你在暴力惊悚情色中卸下防备,最后那可有可无,但的确是存在的主控思想,大摇摆摆地跨进你的大脑,形成闭合,留下记忆。

  《夺命之爱》的主线故事是,因为车祸,丧父的年轻男孩布兰特,正处于人生最低谷。

  母亲内心无法原谅他的驾驶失误导致车祸。

  他也无法原谅自己,每每看见憔悴的母亲,他只能借大麻和酒精,自残麻醉自己。

  一天,同校的木讷女孩劳拉恳求布兰特当她的毕业舞会舞伴。

  可有女朋友的布兰特拒绝了。

  舞会当晚,炸裂的干扰事件振聋发聩而来。

  劳拉的父亲绑架了布兰特。

  那个破旧孤立的小屋被布置的如同舞会现场,劳拉穿上了绸缎的舞裙,她父亲西装革履,旁边坐着一个额头上有穿孔伤痕,形如枯槁的女人。

  怪异的惊悚氛围扶摇直上。

  劳拉给布兰特翻她生命中的那些男孩们,从小男孩到年轻男孩,最后一个就是他,布兰特,在劳拉的高中毕业舞会上,他是她的祭奠之物。

  暴力剥削刺痛般的钻入你的眼球。

  劳拉有着强烈的恋父情节,而他的父亲对他言听计从,溺爱到了骨髓。

  刀插脚板,叉子在身体上画桃心,还疯狂撒盐!

  为了防止布兰特失控大叫,他们提前往他的喉咙注射了药物,他只能发出嘶哑的微弱声音。

  一边是疯狂的大笑,一边是低沉含混的痛苦嚎叫。

  全片最炸裂的桥段是将暴力戏虐化的电钻巅峰。

  父女俩为了控制布兰特,居然用电钻在其脑袋上打孔,钻头碰上头骨的声音,画面中的骨屑横飞,刺耳中伴随着快感,恐惧中伴随着宣泄的满足。

  脑洞大开的地方不止如此,钻孔是为了往里面灌开水,洗脑麻痹控制......

  劳拉手生,转的孔不够大,于是父亲代劳,又上演了第二次大开眼界的钻孔暴力。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父女俩打开了屋子里的地下室,里面居然还有好几个如野兽版的裸体男人。

  对,他们就是劳拉书中部分男孩,他们现在是她的宠物。

  而布兰特将是下一个。

  提前告诉你可能发生的恐惧结果,然后再施加行为过程,这让恐惧和担忧加倍。

  如果你以为《夺命之爱》就是完全靠血浆卖弄情色,畸恋,暴力的剥削电影,你就错了。

  影片居然在这条主线故事中,加上一条次要情节,烘托主题。

  就在这个暴力的私人舞会的另一边,学校的毕业舞会如期而至。

  布兰特的好哥们约上了哥特风的酷女孩美亚做伴侣。

  男孩一到美亚家时就发现了异常。美亚的父母一定要给两人拍照后,才让两人离开,声称为了安全。

  美亚和布兰特一样,处于极度压抑中。沉迷大麻和酒精。不愿回家,在舞会上对男孩上下其手,对其他人易怒。

  在车上迫不及待用性爱麻醉自己。

  回家时,她已经疲惫不堪,她需要这个,需要无力去思考。

  原来,影片开始,引发布兰特车祸的神秘男孩就是美亚的哥哥,他已经失踪,他从劳拉的暴行中逃脱,半路遇上了布兰特,造成了布兰特的车祸。

  美亚哥哥的失踪导致其父母对其过度保护。这让美亚异常压抑。

  美亚和劳拉的父母是两个极端。一边宠爱到恋父,一边保护到怨恨。

  两场舞会的交织,一边是身体上的肆意暴力,一边是精神上的毁灭性自残。

  两股暴力交织碰撞,把故事引向了高潮。

  高潮是暴力的升级和反抗,是复仇!在劳拉决定杀了布兰特母亲和女朋友的路上,两人狭路相逢!一脚油门泯恩仇!

  不得不说,片中劳拉的扮演者Robin McLeavy给人天神下凡的惊喜。变态程度直逼奥斯卡经典《危情十日》中的女主角。

  影片高潮,炎热个公路上,她踩着高跟鞋,穿着红色舞衣,拿着带血利刃,口中唱着【Not pretty enough】,散发着最纯粹的女性反抗。

  《夺命之爱》中的女性,带有赤裸裸的女系氏族展示。影片多位女性都具有明显的对于男性的控制力。

  无论是在暴力,精神,还是肉体上,她们主动而且自然的占有着男性。仿佛一切合情合理。

  而片中的男性角色都是软弱的,猥琐的,低下的。

  影片最后,布兰特回到家中,以布拉特得到母亲的原谅,两人深情相拥而结束。

  这要命的爱,不光是情爱,还有亲情之爱。

  而被爱之人就一定是幸福的吗?

  劳拉,美亚,甚至布兰特,你看他们在爱的灌养下异化成了什么模样呢?

  后台回复,夺命之爱 ,胖哥送上难得的剥削佳作。

  《夺命之爱》观后感(三):夺命之爱------一个关于“loser”的悲剧

  这是一部难得的恐怖片,平常恐怖片惯有的元素都有,没有的元素也有,比如:音乐,这里说的音乐不是营造恐怖气氛的背景乐,而是插曲。片中插曲之多是电影中罕见的,特别是出现在恐怖片中,这显示导演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明。

  这里的插曲不仅仅是作为背景音乐,听里面的歌,听歌词,歌词内容是电影最好的旁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理解了歌词,对电影就可以很好的理解。

  我是听到音乐好听才看的这部片,极力推荐他的插曲,哥看恐怖片一般都是冲着里面的露点去的(阴暗的笑一下),这部电影也有,不过不多,这一点能将就。

  美亚在影片中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冷淡无情,要死不活的表情,为什么?因为:她的哥哥,也就是布兰特一开始开车差点撞死的那位裸男兄(后来从lona口中侧面说出应该是不知道挂在哪里了),哥哥失踪,父母对美亚看管很严,与吉米约会警察老爸拍照留证,舞会回家老妈在床上抽泣等细节说明,父母很害怕女儿出意外,美亚处于叛逆时期,父母管的严,肯定不乐意,这就是为什么与吉米在车上坐那么久,抽烟,喝酒,磕摇头丸,最后还是在车上说出了那句“fuck me”车震一番。

  片中的主人公们都是青春叛逆的少男少女,女猪脚lona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片子没有明说,从lona房中的物品,我们可以判断,他的父亲从小对她简直是到了过度溺爱程度,过度溺爱造成她的自闭自卑以致心灵扭曲,lona的日记中挂的第一个人是个小男孩,紧接可以看到一张lona与一个男童的合照,推断,就是第一个小男孩,她们从小就认识,她得不到,惨遭她父亲绑架杀害。这样一贯的溺爱惯养造成这对父女灵魂裂变到乱伦边缘。这里面隐藏一个话题:父母应该对小孩怎样的态度,里面出现两个极端:美亚的父母由于儿子的失踪紧张起来对女儿严加看管,硬碰硬,导致美亚外出约会参加舞会郁闷的堕落成抽烟,吸毒,喝酒,变成loser。lona的父亲采用软对软,有求必应,导致lona完全封闭自己,最后成杀人魔,也是loser。布兰特的母亲对儿子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态度,布兰特的女友反问他母亲,对儿子由于驾驶技术不佳车祸导致父亲死亡是否责备,她无言以对,其实有责备的成分,这种亲情中没有挑明的心理折磨,使得布兰特挂个刀片在脖子上自残,也是loser,主题曲唱的就是lonesome loser(孤独的失败者),这三种人都是孤独的失败者,要说这恐怖片有点现实意义,在于此。

  电影分为两条线:美亚与吉米去学校的舞会(真正的舞会),lona stone家里的舞会(杀人魔的舞会),这点从她家的眩光灯,墙上大布上有happy end...school dance字样可以看出,lona邀请布兰特参加舞会被拒,她父亲跟她在家举办舞会,当她父亲假装宣布舞会女王是lona时,她惊喜的表情袒露了她内心真正的渴望,她是一个简单的人,她的要求很低,也许就是需要一两个朋友,也许就是希望有人给她一丁点爱,其实lona才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悲剧所在,尽管她是作恶之人。

  这部恐怖片超出了恐怖片原有的概念,它有恐怖片艳得蛋疼,惊得腿软的感觉,又有些许悲情伤感,黯然神伤。就好比咖啡原本是苦的味道,导演给你加了一勺糖。好喝,好看。

  《夺命之爱》观后感(四):很黄很暴力很血腥。

  很黄很暴力很血腥。

  音乐穿插了整个故事,让故事完整的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恋父情节得不到回报,只好转移到同龄的男性身上,得不到回应然后就绑回家虐待(由此可见,女主的心理有严重的问题,也许是极度的自卑(从配乐也可以听出来)),女主的父亲是个变态,从女主的母亲可以看出来,女主完全是跟着他父亲的路走,从此走上变态之路。

  最后电影结尾时,看着男主开的车子倒开回来,女主反而面露喜色,就好像付出爱,爱人终于回报的感觉(结果给辗死了)。

  偶有点不懂的地方,男主的女朋友怎么突然就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就去了女主的家?(难道就通过之前男主跟她说女主邀请他去舞会?还是之前的卡片有提示什么?)

  还有那警察怎么一推,掉下去就死了呢?男主都没摔死?就算被刀刺了?为什么我好像没看见刀上有血?

  男主怎么这么勇敢都被钻了两次头还没有昏过去?

  男主怎么打倒地下室里的三个男的(虽然那三个男的长期不运动,吃不饱,而且虐待说不定比男主惨,所以没什么力气,不过他们还有力气吃人?)

  还有一个地方,之前逃出去的那人上那儿了???那警察老爹都找不到他?

  电影的音乐

  Lonesome Loser -小河流合唱团(男主父亲唱的那首)

  ot pretty enough-kasey chambers(不够漂亮)

  《夺命之爱》观后感(五):夺命之爱—是轮到男人们颤抖的时候了!

  与去年恐怖片佳作频出的井喷现象相比,今年着实是恐怖片的淡年,值得期待的几部作品除了Alexandre Aja的《食人鱼3D》以外,目前没有任何一部新作能够打动了我,特别是翻拍版的《猛鬼街》更是让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吐槽,好在,澳大利亚电影《夺命之爱》(The Loved Ones)的出现,终于让我在这平淡的一年里总算看到了一抹亮眼的曙光。

  首先,对于恐怖电影不是十分了解的观众,自然不会知道世界上有个东西叫Ozploitation,但事实上,在澳大利亚电影新浪潮开始后,Ozploitation这种类型的出现,也恰恰丰富了澳洲本土恐怖,剥削电影的市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Not Quite Hollywood: 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这部电影,虽然,它在70~80年代末发展的较为鼎盛,像78年的《帕特里克》就是当时的代表作之一,不过最近几年又颇有苏醒之势头,像《狼溪》,《风暴来临》这些影片也都是近几年的代表作。而《夺命之爱》的出现,更是令我大大惊喜了一番。下面,我就围绕着影片最为出色的三点,详细的介绍一下这部佳作。

  前面两点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很多人也提到了,本片的原声绝对是近几年恐怖电影当中最为优秀的一部,导演非常明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乐迷,片子里出现的数首歌曲都十分令我喜欢;其次,不得不大大的表扬下女主角Robin McLeavy的演技,在我看来,她表演的优秀程度比起《危情十日》中的Kathy Bates 以及《魔女嘉丽》里的Sissy Spacek 也毫不逊色。她将咱们的“舞会皇后”形象表演的是如此丰满和震撼人心,她将那种近乎天真的残忍和变态展现的是如此淋漓尽致有血有肉,相比之下,像Jackie Earle Haley这样的著名演员,在新版《猛鬼街》却拿出了那样不入流的表演,真的该去好好面壁思过一番。

  而我最为喜欢本片的一点,也是本片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女性反面角色终于在虐杀电影里第一次这么丰富和细致的展现了出来,曾几何时,三池崇史的一部《切肤之爱》让我感受过一次女性的光辉,但是影片的前半段也是做足了铺垫,才在结尾给了一把力。而大多数恐怖片中,女性角色要么只能扮演着有着无尽怨气的女鬼,要么就是被杀人狂们争相追逐的对象。而《犬舍》这样的电影,更是把恐怖电影中性别歧视和践踏女性自尊的一面非常无耻的表现了出来,想要结婚绑住男人的女人,在他们眼里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精神病患者。排除了灵异和丧尸以及变异怪物这些元素的电影以外,真正由女性反面角色占主导地位的影片实际上少的可怜。

  lasher以及giallo电影中,也许是喜欢让女性扮演着杀手角色的,但是那也只是导演们故弄玄虚的玩弄了一点技巧,在这类影片里,凶手是永远不以真实身份面人的,而导演也要拼命的让观众误以为杀手是男性来混淆视线,因此giallo电影里,她们戴着黑手套,穿着黑风衣,只有在结尾才终于让观众知道,原来凶手不过是个娘们,所以slasher电影里,最后出名的还是麦克,杰森,以及弗雷迪。而杰森他妈不过在第一部作了他的炮灰,《血腥死亡营》丽的安吉拉最后也不过是变了装的男人。至于giallo中的女性杀手们则更不值得一提,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为了男人,要么就是精神上出了点问题。因此,在她们的身份曝光之后,往往最后都会被主角们轻松的解决掉,毕竟她们没有男性们那样坚强,可以像麦克迈尔斯,杰森那样永远屹立不倒,死了爬起来还能继续新一轮的屠杀。

  而另一些恐怖电影中,类似《危情十日》,《五月魔女》,《推动摇篮的手》,甚至是《孤儿怨》里,女性反面角色虽然终于能够好好的扬一下威风,但实际上这种威风也是十分可悲的,因为这些角色没有一个不是被塑造成了某个寂寞,单身,渴望被爱的女人而已,而且这类影片中,也不会过多的展现她们残忍杀人的镜头,顶多是以心理暗示和台词动作来吓吓观众罢了。

  而类似《人皮旅社》,《异常》,《电锯惊魂》这样一些能够巨细靡遗的展现怎样虐待人类的影片里,主角永远还是男人们,而那些大行其道的伪“snuff”影片里,也永远是某个或者某几个猥琐男对女性身体拼命的进行着性虐待和屠杀。而且,在这类影片里,男性刽子手的角色,永远可以变态的毫无道理,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一部同样以虐杀为主,而且主要针对男性进行虐待,且女主并没有什么可怜之处,可以毫无道理的变态下去的电影存在呢?

  终于,《夺命之爱》的出现终于打破了虐杀电影里“男性至上”的常规,本来,我们开始认为女主无非就是个平常在学校里自闭羞涩的普通女孩,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男主的欺负或是同学们的歧视,所以才联合老爸演了一场绑架虐杀案,而观众们也无非是看看可怜时候的女主和强大时候的女主是怎样一个反差罢了。

  但是,你想错了,本片中的女主并不可怜,片中并没有展现任何她在学校里是怎样一个loser和freak,她顶多是个路人般的角色,而本片中的男主菜是真正可怜的对象,他因为车祸而失去了老爸,整日沉浸在毒品和金属音乐里,而在我们变态的女主邀请他参加舞会时,他的拒绝也没有任何歧视的意味,毕竟他的正牌女友是那个叫Holly的女孩,但是变态的女主还是毫不犹豫的将他绑架回了自己的老巢。

  后来,我们又在想,她肯定是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自己喜欢的人所拒绝,因此又是个得不到爱的女子,所以才变态了,杀人了;那么你又想错了,在本片里,她真正的爱人是她自己的父亲,因此,片中她的老妈也在家里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毕竟她妈是她情敌嘛,因此我们发现被绑架回来的男主并没有感受到她多少爱意,而只是一次又一次被她践踏和凌虐。我是说,当一个女人拿着杯子要你当着她的面撒出来时,你还有多少自尊可言?

  正如女主自己所言,“可惜你并不是我的王子”,事实上,她虏获的数个男子都不是她的王子,她只爱自己的老爸,而她的老爸则完完全全听命于她,只要她发出指令,他就可以帮她狠狠的虐待这些小帅哥们,而最后还不算完,我们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男人们最后也不过是当了她的宠物,玩完后就丢掉,养在自家的地窖里茹毛饮血罢了。

  而最后,因为男主间接的害死了自己最爱的人—老爸,她很酷的表示也要杀死他老妈和女友时,我真的觉得此女酷到骨子里了,而她最后手持利刃,一边走一边唱着“Not pretty enough”,有谁会不为她倾倒呢?

  另外,最令人值得嘉奖的就是结尾了,以往slasher电影里的The final girl,终于变成了The final boy,最后能活下来的再也不是Jamie Lee Curtis和Jennifer Love Hewitt这样的女性角色了,当男主救下自己的小女友,最终毫不犹豫的倒车碾压死女主之后,这种对付《德州电锯杀人狂》里皮脸和《惊心食人族》里那个魔鬼的解气方式总算也可以在女性反面角色身上也利用了一把。这部电影终于把女性反面角色塑造成一个真正残忍,变态的好角色,证明了女性反面角色也可以不需要观众的同情,也可以像男人虐杀女性那样去虐杀男性!对于那些嘲笑故事情节老套的观众,我真的表示无语,因为本片并没有什么情节,也没有多少铺垫,几乎一大半时间都用在了女主凌虐男主的戏份上,而导演为了成功的塑造出女主的变态之处,也没有表现女主变态前是怎么一个正常法的,如果真的拍出对比,给她的变态找很多理由,才是真正的老套罢。所以,为了调剂影片的节奏,导演安排了男主的猥琐朋友和一个朋克女的约会经历,而与主线毫无关联,这也成了本片唯一可以被人诟病的缺点,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就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夺命之爱》观后感(六):还Ok,但能不能换了那有痣的女友

  很少看到欧美以外地方的西方血腥恐怖片,这部竟然是澳大利亚的,恩,让我对澳洲改变了一点看法。

  对于影片本身来讲,也只能最多成为一部二流的血腥恐怖片,主要是整个影片着重于变态虐人而不是故事性和反映内涵本身。

  这种施虐恐怖片,往上看有《电锯》,它虽然也是重点在怎么想方设法的折腾人类的身体,但是也完全强调了整体的故事性,让大家在看完7部之后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节。

  当然,作为一部小型施虐恐怖片,本片也算是该有的都有:变态者、施虐、被救。但是,每个部分要是再那么给力一点点就好了。而且这变态是怎么产生的也没说。当然其实仔细琢磨下,也没有必要说这么清楚,我只是想问,为什么是父女变态,不是母女变态呢?就算是想要表达父女恋,母女也行啊,华丽丽的性别歧视!好吧,偏题了。。

  对于其中的故事情节,个人觉得,对于描写警察女儿和男主哥们的这段,纯粹是为了后面那警察的车吧。。。还有,不要说我歧视。。我真的对于男主女友的那两颗痣表示观看无能,而且在最后男主女友和变态女对峙,不,应该说对视的时候,发现这女友其实还有三颗隐藏的痣。。。好吧,又有点偏题了。。。

  **以下有剧透,加入个人理解***

  正在路上,儿子开车老爸坐副驾的父子乐乐呵呵的聊天,不料,儿子没看到前面路上一个胸前被刻着心型的如僵尸般的年轻男子,为了不撞到人,儿子方向盘一转,于是悲剧了,撞在树上,老爸死了。悲痛的儿子以及伤心的妈妈之后都活在老爸死的阴影下。

  转眼到了学校的after party,童鞋们各自找自己的男女友或者暧昧对象,这不,一身朴实好学生装扮的Lola女童鞋就找到了我们帅哥男主咯。可惜名草有主,帅男主肯定是要跟俩痣女友去咯,这可是华丽丽滴桑害Lola的小心灵啊。男主那俩痣女友还拿这事损男主。

  由于是因为男主开车他爹才死的,所以老妈不准他再开车,于是俩痣女友晚上来接男主。男主在与老妈对于开车这个问题谈的不欢而散之后,就去了常攀岩的小小山峰。呵呵,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还是男主,那是肯定有事发生。对滴,于是我们的男主被绑架鸟。

  再来就提一下男主他哥们好了,就在Lola邀请男主一起去Party之前,这哥们勾搭上了一摇滚女,没错,这摇滚女她爸就是个警察。警察可是这类片中的御用配角哦。

  我们再拉回来,男主被绑架了。没错,大家都应该猜出来了,就是玻璃心Lola。这Lola和她老爸就是一变态父女恋组合,之前男主差点撞到的青年男子就是这变态组合的杰作,结果让他跑了。不过不要紧,跑了一个还有许多个,这不,男主就是又一收藏品啊。这里的背景音乐应该是反映了变态女Lola的内心了吧,“是我不漂亮么,是我太多话了么,是我不够努力么,为什么你不喜欢我”, 恶,喜欢你的就只有你变态爹地吧。这一变态父女恋组合就把男主一顿虐啊,男主试图逃走,结果还是被抓回来了。之后就是拿刀插脚不让男主跑啊,在男主胸口用叉子画心型啊,用电钻在男主脑门上钻洞啊,总之是一系列的。如果觉得变态组合每次就玩一个就错了,人家家里地下室不是藏酒的,那是藏人的。变态在别人脑门上钻洞,然后灌开水,最后把玩物扔到地下室,时不时打开地下室的门玩弄他们一番,真是不亦乐乎啊。

  就在男主准备被开水灌脑袋的时候,男主好不容易用刀片项链把绳子解开了,于是打斗一番,变态爸爸被男主弄死了,可是变态女很强悍,反倒把男主推下地下室关起来。

  另一方面,男主妈妈担心男主,找到那警察。而男主俩痣女友记得男主说Lola的事,于是警察决定去Lola家一探。结果也应该想的出来,配角就是为了去给男主送车的,仅此而已,然后华丽丽的被变态女k.o.推下地下室。

  女主由于失去父亲,心里大受打击。将被他们父女档虐了估计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母亲弄死后,就出走了,中途遇见来救男主的那位俩痣女友,于是在两人对视的时候,我发现了那其余的三颗痣。。。。

  拉回来,拉回来。。。再俩女的打斗同时,男主踩着尸体爬出了Lola家,开着警察留下的警车,看到了逃命的俩痣女友和后面追的变态女。在闪过了女友之后,车撞上了变态女Lola。大家都知道这种变态就是小强,撞一下是不会死的,于是编剧只能让撞第二下。

  最后就是烂大街的Happy Ending啦,男主携女友回家和老妈深情拥抱,Over。

  此片告诉我们珍惜生命,远离变态。不要长的太帅,吸引美女是ok,招来变态就惨了。个人觉得本片演的最好的就是那变态老爸,符合了变态的所有特质,又帅,又有表情,男主也是一名帅哥。

  但是由于本片的故事过于简洁,有些为了虐而虐的感觉,使得层次不能拔高。但是如果纯粹想看这类施虐恐怖的话,还算是ok的作品,毕竟它在情节故事上有逻辑和一定的叙述。

  《夺命之爱》观后感(七):少女悲歌,少男噩梦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澳洲B片真牛B》,深深被澳大利亚曾有的B片黄金岁月震撼,遗憾的是,纪录片中所列的很多电影都难找的很,幸运的是,纪录片中也提到,澳大利亚如今正有B片复苏的迹象。而2009年的《夺命之爱》或许就算这股风潮中的个性之作,血腥、暴力、惊悚、悬疑、色情,多种B级元素交织,特别本片特别的“声音惊悚”让我看着颇感蛋疼,也更为过瘾。

  大部分惊悚电影中,受害人要么男男女女一群,要么夫妇倒霉,或者就是女性遭殃,总之就是倒霉蛋总离不开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女人当凶做恶的惊悚片就常常令人印象深刻了,如果说当年一部《水果硬糖》更多以心理惊悚让还心怀萝莉邪念的男人感到揪心的话,这部电影则就以视觉的血雨腥风令人恐惧了。本片的受害人是惊悚片中常见的受害群体:荷尔蒙过剩的青少年们,17岁少年布兰特承受丧父之痛,心中总是有股郁闷之气。学校舞会来临,布兰特准备与女友前往,自然的拒绝了学校中最不起眼的女生劳拉的邀请,却不知这让自己已经陷入危险之中。在涉及心理变态的惊悚电影中,凶手常常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人,他们平日默默无闻,甚至没有人注意他们的存在,其本身陷入越不为人重视,越自闭,进而越被隔离在正常社会之外的恶性循环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敏感和反社会人格,让其对外界一些细微的刺激也会在心中被加速放大,成为爆发的理由。劳拉,这个片中长相尚可,显得怯生生的女生,一开场就给人柔弱之感,而布兰特英俊潇洒,女友也性感美丽,布兰特身为一个有女友的人,拒绝一个也不惹火的女生,显得也顺其自然。而在这部电影中,劳拉却成了一个年度猎手,她并不热衷杀戮,而是就为了每年的舞会,需要抓住一个中意的男孩,成为她自己的世界的王子,布兰特不幸被这位公主相中,遭遇偷袭,开始了自己噩梦般的“舞会”。

  本片属于惊悚片中的“追捕”类型,即布兰特陷入了一个他人设好的游戏中,被不断折磨,而本片又是一种静态追捕的类型,大部分时间,他被绑在一个椅子上,如同待宰羔羊,是一轮又一轮折磨的道具。劳拉的可怕之处在于,她不是一个人,作为一个柔弱的少女,她在力量上有其劣势,于是,导演设计让其父亲在爱女之情下,成了女儿的圆梦人。于是,两人形成了可怕的组合,加上家中呈痴呆状的母亲,一个诡异的家庭氛围被营造出来,让这部影片充满了神经质风格。而同时,导演又制造了对比氛围,一方面,布兰特身处险境,他带着恐惧的眼神,流着豆大的汗珠;另一方面,又是劳拉粉红色彩的少女房间,还有她公主般的造型和笑容。如此氛围对比下,布兰特命运未知的不安感更强,面带微笑的劳拉施展狠招的动作也更加具有凶狠的感觉。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到难受的其实不是视觉,而是声音,为了让布兰特老实些,父女俩要将布兰特的脚钉在木板上,对于这样的情节,用镜头对准全过程是个法子,但是这样对于制造真实的视觉效果其实存在难度,另外,过于刺激血腥的场面可能造成让观众反感的过犹不及的结果。本片导演聪明的选择了用声音制造效果,听着叮当叮当的敲击声,看着劳拉之父手起手落,布兰特绝望的眼神,再听着他的嘶吼,一种让人揪心的效果比直面血腥更有冲击力,片中电钻一段也有类似处理,这样的声音惊悚着实令我印象深刻。

  本片的Cult之处在于,在血腥的主线之外,还来了段充满趣味性的副线,布兰特不起眼的好友,与一个叛逆哥特女前去舞会,制造了不少闷骚有趣的场面,让紧张的布兰特受难记之余,还有他好友的奇遇记,这样的恶趣味无疑令这部影片更加出彩。到了片末,本片还有更Cult的,只见劳拉家中地板下,竟然有黑暗怪兽横行,让你猛的以为这是在看《黑暗侵袭》,不过这个设计在我看来有些没有必要,让这部影片从真实世界的模式,突然来到一种怪物模式,而且又缺乏足够的交代,过于生硬。而影片结局显的导演颇有“良知”,最终给了主人公还是颇为光明的结局,而经历了这一场波折,因为丧父之痛和母亲产生隔阂的布兰特走出了阴影,最后的拥抱场面带着温情色彩。这也是这部影片另一的出彩的地方,在表现惊悚和血腥之外,还有一条清晰的感情和心理线索,一个家庭的不幸和阴影成为一种令人揪心的负担,而恰恰又是这场舞会之劫,将这个不幸的一层秘密揭开,更揭开了心灵的伤疤。劳拉的家庭和布兰特的家庭其实都处于一种“病态”,劳拉的家庭显得更加极端,而布兰特的家庭则是隐隐作痛,这部澳大利亚B片以出色的声音和画面的氛围营造,结合家庭隐痛,向我们呈现了一出少女悲歌和少男噩梦,风格独特,值得一看。

  《夺命之爱》观后感(八):恩恩,将阴暗进行到底

  貌似里面出现的角色没有一个不阴暗,最正常的是想泡摇滚风格MM的小胖子.

  开篇起的音乐就揭示了整部片子的阴暗基调,相当贴切的音乐还有歌词,就是贯穿始终非常非主流非常不地道的翻译,连歌词都糟蹋了,逼我只能看英文字幕:).这个,我非常建议字幕组的筒子们,不到位的话还不如不翻,你就让我们自己一知半解吧.谁叫我们英文没有学到足够地道呢.

  里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展示自己的阴暗面,发自内心的微笑真是极品地难得.想想,人生怎会像剧情里的那般阴暗,但再想想,其实真的人生就有这么多的阴暗面.面对人生可以说必经的各种悲欢离合,各种无常,内心不够强大者就只能阴暗,区别是你的阴暗是示之于众了还是表面阳光正常,内心加倍黑暗.

  选择前者的男1号Burandt,他的阴暗所有人都知道,因为他的丧父之痛,他的悲伤和阴郁出于无力改变既成事实的无奈.这种阴郁谁都有过.谁都有面对现在的某种不满意现状,而后悔当初面对导致目前现状的各种因素时不该怎么做,没有怎么做.唉,无力改变,只能接受吧.接受某些东西注定是要失去,接受某些东西注定无法强求,淡定接受就是王道吧.毕竟还有别的东西还是要去珍惜,要去笑颜以对的.比如Burandt要珍惜的是他的母亲,还有他阳光可爱的女友,要去笑颜以对的可以包括那个随身携带"雨衣"要泡妞的小胖子.同Burandt,他的母亲,以及摇滚风格MM和她的父母们面对亲人面对至爱的离去,都是一种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阴暗.这个还好还好,多表面阴暗阴暗,内心就没那么阴暗了.

  而选择后者的人就相当恐怖了,女主角LAURA,表面看来就是一个内向文静的小姑娘而已,谁知道她的阴暗内心是如此强大和执着,在背地里释放她的阴暗时豪无畏惧之心,唯有发泄的快感和欢乐,够阴暗.而她在失去她深爱的DADDY时,坚定的复仇之心,超强的行动能力,让人佩服,这种坚定和行动力让她在被男1号痛揍之后仍然能够反把男1号推入无出头之日的地下室,干掉警长,并还能计划去男1号家里杀死他的母亲以抱杀父之仇.然后,路上碰到情敌HOLLY,还能先判断形势,躲藏,攻击HOLLY的车,迫使HOLLY停车,威吓她,最终举刀行动.可惜,到底是被痛揍过,没有一击得手,最后让男1号赶到,功败垂成啊.够厉害够给力的阴暗女生.她的成长经历估计相当的精彩,精彩地我也不想去了解了,并无法想象.编剧不知道是怎么来设想的:),心理够阴暗啊.

  总体来说,这片子真没啥特大破绽以及不符合逻辑,这对大多数恐怖片来说相当地难以做到,为这,我给它3颗星.没有更高评价是因为整部片的气氛烘托的不过扣人心弦啊.我爱看恐怖片,体会的就是那口人心弦的气氛,紧张得我心砰砰跳那才真是好的恐怖片啊.话说,最近能看到的达到这一境界的恐怖片,真是少啊.感慨一下是否是我看太多了,对于恐怖片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于强大呢.

  呵呵,还是推荐恐怖片控们看看吧.

  《夺命之爱》观后感(九):《夺命之爱》影评

  《夺命之爱》是一部严肃的批判家庭教育的电影。片中出现的每个家庭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男主角因为一次交通事故失去了父亲,母亲把责任归咎于孩子的驾驶能力,这使本就残缺的家庭变得更加破碎。男主角开始靠毒品、自残、重金属来麻醉自己。女主角,也就是变态杀手,为了得到男主角,利用同样变态的父亲将男主角抓到家里施加酷刑。这是畸形家庭的另一种极端表现,而女主角的父亲更是将家长的溺爱方式放大到极致,让人们对家庭教育深思。配角哥特女和矮胖子的怪异邂逅也在电影的后期做出了解释,多年前导致主角父子车祸的行走在的受刑者,正是哥特女失踪多年的哥哥。因为哥哥的失踪,又一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本片被多个地区划分为限制级,很明显,吸毒、色情、暴力、血腥这四大元素都体现在片中,就差那么一句“本影片部分镜头可能引起不适”这样的警告。但是作为一部严肃的带有伦理色彩的教育电影,任何限制级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相当于我们研究医学的时候,就必须将尸体解剖,也必须出现用刀割开皮肤的场面。男主角T恤上的metallic乐队标识在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那就是尽可能的情感发挥到极致、宣泄到极致。

  显然,发泄心情并不需要一个超人,而既然不是超人,就有可能在发泄的过程中遇到阻碍。男主角被捕后一次愚蠢的逃跑路线判断——居然爬到了树上,让自己受到了更加痛苦的伤害。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超人的话,在生活中还是规矩点好,别给自己惹麻烦。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

  用电钻在额头上钻个洞,然后再灌开水进去……这么馊的主意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电钻在额头上摩擦的音效以及视觉效果确实很像那么回事,对于这个设计,勉强算过关吧,只是起到的心理震慑效果并不是很好。如果拍成3D的会好一些。

  本片还有很多逻辑错误,比如变态女家里的地下室中养的人,他们在下面饿得要死,却不肯吃同类,但却吃刚掉下去的同类,这就很难解释。难道他们嫌弃自己臭?男主角掉下去后杀了这些活死人,用他们的尸体垒成一座小山,爬了出去,试问这得多少尸体才能垒那么高的山,如果真有那么多失踪者,并且警察还没有发现……虽然剧中的警察很笨,但不至于那么夸张。

  影片的正面结局算是给观众一些安慰,不过如果一些陷入家庭危机的家庭不能通过这部电影吸取教训,再多的血腥与暴力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所以,让我把话说得明白点,对家人要有足够的宽容与信任,这样才能使凝聚力慢慢恢复。

  《夺命之爱》观后感(十):soundtrack

  Kasey Chambers:"Not Pretty Enough"

  ophie Koh: "Superstar"

  Little River Band: "Lonesome Loser"

  ritish India: "God is Dead,Meet the Kids"

  rincess One Point Five:"The Long Drive Home"

  The Dirtbombs: "The Sharpest Claws"

  Andre Williams:"Agile, Mobile and Hostile"

  Mammoth Mammoth: "Let's Roll"

  ete Molinari:"Oh, So Lonesome For You"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