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厂女孩》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工厂女孩》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30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厂女孩》观后感精选10篇

  《工厂女孩》是一部由乔治·海肯卢珀执导,西耶娜·米勒 / 盖·皮尔斯 / 海登·克里斯滕森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厂女孩》观后感(一):Edie Sedgwick 她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 苍白的脸苍白的嘴唇

  看完了,Factroy Girl,然后看看地上一根根的中南海,然后一遍遍的倒回去,我不忍心看她一点点摧毁自己画面,我不忍心看她的美支离破碎,我不忍心看她站在“工厂”门口,看着离开自己的Bob Dylan颤抖的跟她说,好好照顾你自己,我不忍心看到Andy Warhol因为嫉妒放弃她的时候她那痛苦眼神,我不忍心看到她之前的笑容,看到她之前的成功,因为我知道,很快,这些都没了。

  尽管电影的最后,定格的是一个笑容

  Edie在镜头微笑,她和Warhol所创造的奇迹,是在渲染着,渲染着她的微笑,渲染着她那所谓的成功。她放弃了她的画,放弃了她本应该拥有生活,为什么,只是因为她对Andy Warhol的爱,爱,爱。只是她从这个有着压迫症和神经衰弱以及渴望成名的男人身上看不到他对自己的回应,如果有回应的话,那么她也太容易轻信了。她也许知道亦或者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在Warhol的“工厂”里,她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Warhol对每个人的赞美之词没有区别,她是被人利用了,只是这个利用她的人是她深爱的,也是爱她的,只是他对她的爱,矛盾压抑存在着。

  她陪Warhol出席各种场合,她让整个纽约整个美国整个欧洲都为自己惊艳,但是这个女人光辉都会被全世界人们认为是她身旁的男人给予她的,就连她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也被人们称为Andy Warhol曾经的宠儿……而这个男人和他的工作室给Edie的除了名气之外,还有毒品,她吸毒了。被刺激的神经带着幻觉狂欢着,直到直到直到她碰到了另一个男人,一个嘲笑讽刺资产阶级和Warhol的男人,Bob Dylan,他质疑Edie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绘画,他告诫Edie她那华丽外表下面,她的那颗心其实和Warhol画的空易拉罐一样,空荡荡的,然后他吻了她的脸颊

  只是,不远处的Warhol,静静的看着他们。

  整个纽约只有两个天才,偏偏,都爱上了她,偏偏都被她爱上了,Andy Warhol、Bob Dylan。

  思想激进外表英俊放肆不羁的Bob Dylan对于Warhol来说,简直是一个无法超越偶像,虽然他是波普文化的创造者,可是天性中的压抑和自卑,让他根本无法也不敢正视这个对手的存在。而他所能做的,是任何一个失败者都能够想到的,是合乎情理但却又是虚伪残忍的,他要毁掉自己一手树立起来的偶像。

  他依旧对Edie赞不绝口,但是他却已经开始暗暗寻找Edie的替代者,无论是最初的一个声音样貌都和Edie及其相似的女人,还是后来那个大理石般的Nico,对于Warhol来说,都只是Edie的替代品,他要做的只是让这个被媒体称为超级巨星的女人,慢慢的从媒体的眼里消失……Edie感觉到了他的疏远,只是无论Edie怎么做,他已经是冷冰冰的漠然。

  这个自卑的男人,把这个原本爱自己的女人推给了Bob Dylan,但是爱却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忘掉的。尽管后来Edie回忆说,她最大的失误就是放弃了Bob Dylan,尽管她说,她这辈子最完美的一次爱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爱情,就是Bob Dylan,可是,当这两个男人在“工厂”唯一的会面之后,当她需要在两个人之间做出最后的选择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留下。

  留下,留下,她所爱的男人,戴上眼镜,只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发红的眼镜,然后对她说,好好保重自己。转身离开,镜头里面的Edie终于感到了绝望,在他们离开的一瞬间,“工厂”的门也沉重的关上了,夹在中间的Edie,那张脸,那张依旧被称为尤物和精致的脸,放大的世界里面,黯然。

  毁掉自己,是她一点点把自己毁掉的,对又不对,只是当Warhol也这样说的时候,我真替Edie感到难过,她的决定也许是错误的,但是真正让她一步步毁掉的不就是Warhol吗?这个自卑的男人,躲在摄像机后面,痛苦的眼神,懦弱的脸,他用小人般的心思,来对待她,她不再是他的宠儿。而这个小人最后的伎俩,竟然是用Bob Dylan结婚新闻来刺激这个接近崩溃边缘的女人,他忘了他们曾经相爱过吗?不,他没有,正是有了那么深的爱,才诞生了这么卑劣的恨。

  没有钱的Edie,需要毒品的Edie,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她那憔悴凋零的脸、脖子、乳房、大腿……她眩晕的世界里,被更多的小人给玷污了,给欺负了,她却已经麻木了,她忘记了她纯真的时候,她忘记了她曾经有过的幸福,她忘记了她的快乐,因为她已经如此绝望,因为她的痛发自心,因为她的痛已经让她感觉不到其他的伤口感觉不到那些禽兽小人的蹂躏,只是当Sid给她一个拥抱的时候,她却如同找到救命稻草那般,死死搂住他,她需要的只是爱,到了这一步,甚至不需要是Warhol或者Bob Dylan的爱,她需要一点点爱,来温暖最后的自己,她是那么的渴望活下去……

  出租车里,Sid给她看她学画画时的一张照片,那个清澈的Edie,Sid问她是否还记得她那曾经的自己,她崩溃了,她哭了,她冲上街头,漫无目的疯狂的跑着,画面慢慢失去色彩,慢慢粗糙,慢慢失血,她逃不掉的,她也回不去的。

  影片结束的时候,是真实的Edie和Warhol的一段录像,他们那么恬静的对话,他们那些笑容,在这些笑容里,他们的快乐不可言喻,在这些笑容里,我们看不到绝望,我们看不到悲伤,我们看不到Bob Dylan……

  他们以帝国大厦为背景,张开双臂,那些黑白的影像里面,Edie笑的很开心,很自然,很迷人,可是看了她的笑,却让人更加记住她的苦。

  她是她之前所有女人悲剧的集合。

  记住了传记作者的话:她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苍白的脸苍白的嘴唇。

  我的眼泪一点点的就出来了。

  《工厂女孩》观后感(二):崇高被放纵取代——脆弱,然后崩溃

  去年从某时尚杂志上看到这个电影的。

  不错的电影,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隐约感觉到点Stanley Kubrick的发条味道,呵呵估计没人和我有同感。女主角相当有神采的说,演的真好,妆也漂亮

  废话一堆,说两句正经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电影看得人挺崩溃的----------看着一个女孩独有的纯情和崇高慢慢的坍塌和破碎,最后泯灭,得只剩下浮华的快感和低俗的性感。大概时代艺术的演变总是需要牺牲品的吧....

  看得时候一直在思索以Edie的抽烟频率牙齿是不是真像片中的那么白..;

  看完脑袋中一片七零八落的斑驳色彩,间歇的浮现出那个标志性的波普大香蕉.....

  TW,片中Edie和Danny那段激情戏怎么看怎么像来真的....嗯,Hayden Christensen同学好像没星战时那么帅得让人惊心动魄了,不过片中他给人的感觉好像真挺像几十年前的Bob Dylan.......

  发现自己又不正经了。

  特别喜欢片中Edie的眼神,倔强的有一点任性,却又闪烁出一丝淡淡的迷茫哀伤,而且是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那种,她脆弱的肩膀似乎承受不了那种她心里的重量,她所追求的,从未出现过。只有她那放浪形骸到残忍的青春

  《工厂女孩》观后感(三):觉得还行

  其实看的有点吃惊,究竟是在拍一部传记片,还是简单的在陈述一个拍记录片的导演和被记录的演员故事。就只是陈述,别的都不扯。

  非常渴望了解60年代的美国。在我印象里,那个年代的美国人都是富的好像到了世界的尽头。拼命地研究生命的意义表现生活里的五颜六色结果就有了那么一个工作间。在里面有人做爱有人吸毒有人正儿八经的谈事情,有人错讹。生活就是这样。

  看了上面的评论,原来edi有这么大的来头。看了半部就看不下去了。实在不太喜欢andy那张病态的惨白的脸。

  快进!

  《工厂女孩》观后感(四):<<Factory Girl>> 之后想到的……

  在这部影片之外我没有了解过Edie,所以,所有的想法都是来自这部电影。

  一个女孩,她对于自己的出身是没有改变权利的,如同我们每一个人,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幼年,我们不得不依赖家庭,很多事情上,我们只能接受或者说承受,家庭给了我们巨大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也渐渐学会为自己争取某些权利,我们给我们设置生活的选项。无论如何,在时间变化中,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如果说,成年以后,我们痛苦、迷茫,那也是自己造成的。因为,选择的权利已在我们手中。肯定或否定,拒绝或接受。

  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利的?对于每一个人都不一样。Edie的选择是属于她自己的,至少,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拥有了这项权利。她不能责怪任何人。

  放弃学业、拍电影、注射毒品、结识陌生人……没有人威胁她做这些。全部都是她自愿的。

  没有谁有义务去教导Edie,她身边的人都在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构想着自己的生活事业,Edie往往只是它们生命里某个时间中的一个角色,有人让她作主角,有的人只当她是临时演员。

  Edie那个时候真的很年轻,她浮躁、轻狂、虚荣,她喜欢被人簇拥,她喜欢成为焦点,她热爱奢靡的生活,因而她忘记了思考,她沉醉了,所以也就迷失了。她一直在宣泄那些过去的东西,她用曾经的事情来消耗现有的时光,她不再成长了。

  Edie非常的漂亮,性格有些乖张,聪明善良,对身边的人真诚,给予他人信任。她是这样一个可爱而迷人的姑娘,但是她去了纽约,与一些远不如她美好的人生活在一起。

  剔透的水晶,在充斥着毒品、酒精的空气中磨损了所有的光泽,如果她碎了,也就不复存在了。

  好在Edie是个幸运的人,她有幸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有很多人记得她,并且为她拍摄《Factory Girl》。让她在以后的日子能够更鲜明,仿佛她依然是个现实

  看看我们这些平凡人吧。现在有太多的人活得像Edie了。毒品、酒精、性,它们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主题。这些事情本没有毁灭性,令它们具有毁灭性的是一部分选择了它们的人。

  没有谁能说谁的人生是错的,除了他们自己。

  《工厂女孩》观后感(五):Seize the moment

  Edie's story is just another sad story of rich famous actress lost herself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of her career. Her case is memorable because she died of the fame at a very young age. And meanwhile the people she got involved with are masters mattered at that time.

  I have to admit that the reason I want to see this film is not because that I know any of the original characters in the film but Sienna Miller. Lots of articals indicate that it is because of the movie that Sienna became well-known in this industry. After seen this movie, I have to say she is good. Her look, her performance, her talent as an actress is more than qualified. I LOVE her!!!

  What I learn from the movie is that you can never trust someone that much to lose your own judgement. Money matters in many cases. There's no one you can count on but yourself. Most importantly, seize the moment, try not to make ourselves regret things that already happened as the English saying goes "Don't cry over spilled milk."

  After doing some reserch of Edith Sedgwick. I was blown by her avant guard look. She's the stylist of her own. Even with the current fashion standard, her look is edgy. She reminds me of Frida Gustavson for her nose and lips. I wish I could attach a photo of hers but I don't know how to do...

  《工厂女孩》观后感(六):地下丝绒的 Femme Fatale 就是以 Edie Sedgwick 为原型创作的~~

  电影有些狗血~ 影射 Edie Sedgwick、Bob Dylan 和 Andy Warhol 的三角恋~~

  美国民谣 Vol.33 让人心碎的姑娘啊,节目也提到了这个妹子。

  请听荔枝广播:

  http://www.lizhi.fm/1743428/2541240338101298182#rd

  图文全文,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美国民谣”(talkingfolk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4ODA2MQ==&mid=2649775304&idx=1&sn=25644be9cf4eff7070e8062a220556ad&scene=23&srcid=0627Pp6yn19NoAoB9JU54iH5#rd

  《工厂女孩》观后感(七):一个摇滚歌星至少是比艺术家来的可靠些

  几年前看过一本《安迪沃霍的哲学》,封面的那张照片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反复盯住仔细看——这也是个奇怪的事,就像你看到一个美女,会忍不住一直看一样,见到一个丑陋的人也是同样的效果,虽然每看一眼都会恨自己干嘛要看这么难看的东西,但还是忍不住。安迪沃霍那张封面的照片就是这样。

  那本书讲什么早就忘了,直到看了这部电影,又翻出来,找到了书里的那个"出租车女孩“也就是电影里的Eddie。整部电影貌似在讲Eddie,甚至是Eddie本人在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但从始至终,看不到她究竟怎么想。我想,直到她死去,在大家的记忆里,都还是个谜团吧。

  一个丑陋的人心态常是扭曲的,当然有的人是靠心态扭曲成就事业的,比如艺术家。当然啦,也不能说把Eddie的死全算在安迪沃霍头上,安迪沃霍是个自私冷漠的人,而Eddie的生活却是自己选择的。

  跟安迪沃霍比起来,Bob Dylan就跟天使一样,帅气又充满柔情,才华横溢又深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摇滚歌星至少是比艺术家来的可靠些。哈哈~

  《工厂女孩》观后感(八):Every adult is a dying child

  oor Rich Girl,觉得这很适合EDIE...

  EDIE这样的女子无论放在60年代还是现在,都是众人目光关注的焦点。虽然她的成名很大一部分是拜ANDY所赐,有人甚至说她只是ANDY的制造品,完全抹杀掉了EDIE的个人魅力。娃娃脸又带点男孩子气,虽然是IT Girl,可笑起来全是一副纯真的样子,又有谁能演绎出这么多重而别样的气质呢?喜欢她笑起来鼻子那皱成一团的样子,很孩子气,也喜欢她一只手拿着酒杯,同时夹这一支烟,那样的气质很迷人,随性,自我。但不管EDIE是什么样的装扮,在我眼中她就只是一个孩子,迷失在复杂的成人世界。她的内心脆弱,无助,充满不安全感,单纯地相信别人,放心地依赖他人...这些才是她内心的本质,外表的华丽,放荡的行为只是一种表演。当她无助地寻求ANDY的帮助时,极度鄙视那个自卑又恶心的波普文化创造者,从她的身上榨取了一切,甚至连EDIE的灵魂都抽走的人,可以这么残忍无情地弃她于不顾。

  EDIE让我想起了奈良美智的一幅画,那个叼着烟的大头娃娃——我叼着烟,但其实我们都只是个孩子。有时常在想,大人的概念是什么?所谓的成熟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难道是变得更社会化,按规矩出牌,以既成的传统道理来训斥年轻冲动的晚辈,告诉他们社会怎么样,现实又是如何如何?这就是所谓的成人与社会化吗?我们努力地学习,积累经验,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这样吗?当哪一天我们成为了那样子的人以后,回过头想想,内心是否会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悲伤呢?无论我们长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大人,其实本质都是一个孩子,只是表演的方式不同,表达的程度不一样。赤子之心的赤——红的程度可能差异万千,但脆弱的那一块却是相差无几的。EDIE就像Bob Dylan的那首歌'JUST LIKE A WOMAN,BREAK LIKE A GIRL'.喜欢EDIE无关她的装扮,更无关Andy Warhol的缪斯女神封号,就是喜欢她以孩子的纯真来面对这个世界,虽然,最后回应她的是人性的丑陋...

  老子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虽然这里大人与现在大人的概念插很多,但是从我们今天对大人的角度理解还是很有道理的。即使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的社会,我们有种种理由让自己抛弃童真,但是我相信无论什么样的人生还是需要一颗赤子之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拾回对生活的热忱...

  《工厂女孩》观后感(九):《Factory girl》:我活不过三十岁

  你相信命运吗?

  这部片是08年夏天开始的时候看的,并不出名,网络上关于它的评论也寥寥无几,甚至很少有人说它好。“一代前卫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名噪一时的电影明星伊迪•塞奇威克以及民谣大师鲍勃•迪伦之间的三角恋情”,各个频道转载的故事梗概大致若此吧。由于对波普艺术一窍不通,鲍勃•迪伦也只是略有耳闻,因而无法像某些影评人那样“专业”地从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上进行分析——我面对的只是一个叫做伊迪的美丽女人的生命往事。

  影片开场,妆容憔悴的女主角在熙攘的街头逆行奔跑,夜晚,镜头跟着她穿过一辆辆因交通拥堵而停滞的车辆。旁白响起:“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聚会,那儿有个看手相的,当她看着我的手的时候,她只是……呆住了。然后我跟她说,我知道,我的生命线是破碎的。我活不过三十岁。”就是这个开场,这段话,一下子吸引了我。

  伊迪来自美国传统的富裕家庭,家里拥有自己的农场和油田。然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并没有享受到一个富家女应有的快乐,与之相反,她的家族有精神病史,两个哥哥的意外死亡(自杀和车祸)以及父亲的性骚扰都令她一心只想脱离开这个家庭。她说:“我真的很怕看那些全家福,因为照片上的每个人都那么幸福,有谁知道他们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

  在一个小型艺术沙龙上,安迪看到了初到纽约的伊迪。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她穿着长款的白色镂花针织衫,扎一条墨绿色发带,在人群中如此显眼,仿佛堕入凡间的精灵。安迪就这样立在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忍不住对身边人轻声赞叹:“真美,噢,她真美,我要让她拍电影。”不久伊迪跟着安迪来到他的“工厂”——很大的一间艺术工作室,有人拍照,有人聊天,有人在吸毒,有人在健身。这是伊迪从未见过的一群人,他们颓废、放纵、无所事事又玩世不恭。安迪是这里的主人,他领导着整个工作室创作标新立异的作品,有时拍摄成本低廉的地下电影。这种电影甚至无需任何演技,作为主角的伊迪只要对着镜头摆出随意姿势,然后,与摄像机后的安迪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话。我们看到屏幕上的黑白影像:年轻的伊迪,轮廓分明的脸庞美得无可挑剔,神情却永远那么慵懒。她戴着超大的金属耳环,一边说话一边皱眉或者耸肩,漫不经心又特别真诚,其间不时点燃一支女士烟。整部片子里,伊迪一直在频繁地吸烟,无论开心或是悲伤,而导演似乎想以此暗示伊迪内心不为人知的痛楚……

  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伊迪迅速成为工厂熠熠生辉的明星,她跟随安迪出席各式各样的宴会沙龙,接受媒体们的追捧和赞美。此时此刻,聚光灯下的伊迪已经与那个在剑桥画室里安静作画的乖顺女孩截然不同,她穿着风格夸张的皮草,裸露出修长小腿,剪短了头发,描黑眼线,配戴繁复厚重的首饰,一切一切,如同窜入夜空的烟花般璀璨。这光太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令人不安的真相,其中包括安迪的同性恋倾向、伊迪逐渐透支的银行帐户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童年疮疤……歌舞升平的生活结束在鲍勃•迪伦出现的刹那,已然成名的英俊男人盯住伊迪的眼睛说,“你快乐吗?这骗不了人”——对,就是在那一瞬间,伊迪忽闪明亮的双眼突然蒙上阴霾。我不知道为什么伊迪最终没有追随鲍勃而去,尽管他们在一起时的夕阳是那么美。也许在伊迪心中,把安迪•沃霍当作了遗失的“父”,他领着她,她便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只是现实太残酷,安迪率先抛弃了伊迪,工厂很快找到的新的super star。无所依傍的伊迪错愕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只能转身离开。而此时,她已经染上毒瘾。

  曾经有人这样评论伊迪•塞奇威克:“她是我见过的集所有悲剧于一生的女人。”影片最后,严寒的纽约街头,形容萧瑟的伊迪只穿一件短袖单衣,她的脚下丢满了烟头。银行帐户里已经没有一分钱,父亲拒绝再给她汇款。她在等家族的律师,靠说出内心耻辱换得怜悯和金钱。之前租下的房子因为拖欠租金已经无法再待,搬到阴暗简陋的公寓,变卖首饰和衣物度日。她还要吸毒,浑身赤裸地趴在床上,臀部满是扎针后的淤青……这样潦倒的女子,已经与美丽无关。可我们这样清楚地记得,在与安迪相遇的沙龙上,正是她的光芒让整个世界黯然失色。

  伊迪最终死于吸毒过量,而当年她所引领的时尚风潮却影响至今。

  那一年,她二十八岁。

  喜欢西耶娜•米勒的表演,自然而不造作。两位男主角也很棒。这部片自己看了三遍,推荐给多个朋友。总以为,人世间一些哀伤是不能为外人道的,而冥冥中自有注定。伊迪身上与美貌一同被记住的,还有她的纯真善良。而恰恰是这种真挚,使得她所遭遇的不幸更加令人酸楚。

  《工厂女孩》观后感(十):伊迪

  伊迪当时红了本来可以跟玛丽莲梦露一样,梦露最当初不过是街边的一个妓女,她还出身名门呢,但是还是跟着地下工厂鬼混,吸毒。钱也挥霍光了,她是真爱那个鲍勃迪伦,晚年了采访她朋友时候说,她说当她听到迪伦结婚时候,浑身发抖半天没动静。她可能那短暂一生也就鲍勃迪伦是她一生挚爱也是最美好的,她和安迪之间很复杂,安迪沃霍尔太怪了,自私又奇怪,虽然我很欣赏他的作品,反正伊迪可惜了。她的确很天真很单纯,傻乎乎的,我相信她是想出来走在地面上的,可能也就是她朋友说的,她离不开安迪,把安迪当成父亲了。她父亲非常权威和强势,也性侵过毒打过伊迪。不过小女孩面对父亲性侵还是懵懂的,不可以太理智。她是怪她父亲的又是爱她父亲的。因为血缘这回事很难说,我保证有个路边的人毒打你一顿给你块糖抱你哄哄你只是恨,但是你的父亲毒打你又哄你你肯定内心是复杂的。还是佛说的那句话,不可说不可说,一说皆是错。命吧。其实还原度非常高,那些不满的说那个太软弱无能这个只会翻白眼耍冷酷这个只是博人眼球只能说不了解这些人物。反正传记还是首先你了解这个人物以及故事才能看的东西。否则的确不过烂片一部。讲真这个传记我给满分还嫌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