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墙》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迷墙》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2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墙》经典观后感10篇

  《迷墙》是一部由艾伦·帕克执导,鲍勃·吉尔道夫 / Christine Hargreaves / James Laurenso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墙》观后感(一):走在崩溃的人生边缘

  -------------------------------------------

  本篇写于2008年

  作为英伦音乐史上最富革新精神的乐队,平克·弗洛伊德几乎自《迷墙》诞生起就牢牢地把这张专辑钉在音乐传奇的立柱上。

  这是一出富有击倒性效果的迷幻摇滚歌剧,带有浓重的实验色彩,不仅是平克·弗洛伊德多年使用超现实音响效果经验的结晶,也是为平克·弗洛伊德展示其舞台技术经验的一次集中,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平克·弗洛伊德在处理器乐控制、古典音色和留白方面娴熟使得这张专辑平稳而有力地传达了创作者的意图。该专辑录制三年后,《迷墙》被拍成同名电影,一样大获成功,也让艾伦·派克秀出了他在另类电影上的功力。

  但是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这张专辑或者这部电影的时候,它的灵光却被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迷雾里。我当然不是指平克·弗洛伊德严肃阴暗的曲风和晦涩处理手法令此专辑蒙尘,而是正如罗格·沃特斯在歌中所写到的那样,归根结底我们不过是墙上的另一块砖,《迷墙》这张专辑更像是战后成长起来的那代人心困境的缩影,在时光的淘洗下黯淡远去,成为被涂得面目全非历史迷墙上一小块不起眼的砖。当我们在时间的轴上距离战争越远,战争的副作用就变得越发扭曲而无从认同,就好像子女父辈的过去一样处于模糊不可捉摸认识之中。

  然而反过来,正是这样一种情况,使得任何一个人都至少能从两个《迷墙》里同时获取一个最普遍简单意义——反战。这不仅是平克·弗洛伊德的刻意而为,也是艾伦·派克的刻意而为。只是平克·弗洛伊德的处理和艾伦·派克的处理毕竟是不同的,这不仅仅是跨越两种不同文本形式之间带来的必然变动,也是后者连同罗格·沃特斯本人一起对前者的重构。

  纯粹的乐句并不具备叙事性,只是一连串感觉的捕捉与释放,从而在听众心里唤起某种相同情感体验,或者藉由想象力而形成连绵的图像。具备叙事性的是歌词,但是平克·弗洛伊德的歌词是将整个故事切割成无数个片断,相关联的片断集合成若干个部分,仿若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对于平克·弗洛伊德而言,整张专辑传递感觉——生命孤独无能为力、间隔以及被包围的压迫感——远远比传递故事本身更重要。这样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人声的大量退场,乐句中间刻意营造的稀松感,怪异的大段落回授音和刺耳的电子音效究竟为何而存在:我们因相隔而无法接近,从而无法理解深刻人性

  当罗格·沃特斯带着这一切遇上艾伦·派克,作品开始倾诉性变得形而上——原本包含在音乐内里属于席德·巴勒特和罗格·沃特斯两人的个体经验被符码化,在镜头里暴露、分解和重组,从而具备了普遍的人生意义。同时艾伦·派克所安排意识流式剪接和平克·弗洛伊德一贯前卫的作法不谋而合,加上他老到的电影语言应用,使得这部电影出奇的平滑,充满美感和力量

  意识流式剪接的一大重要意义在于形成奇妙的叙事三重奏。老实说《迷墙》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电影,非线性的轨迹更让故事有陷入扑朔迷离危险,观众很难从叙事过程中获得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但叙事方式的诡异也让观众获取了另一重张力:幻象、故事与期待的对冲。故事很简单,关于一个小男孩怎样长大,从失去了父亲,被母亲过度保护,被教育摧残个性,被妻子背叛极端暴力与法西斯狂热破灭;但是镜头不断回闪,把温情回忆失落快乐搅成一团,从而制造时空错乱的视觉幻象;以上种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法则赋予了观众对镜头的期待,从而发挥原本故事的戏剧张力所应有的作用,像本雅明曾经论述的那样,利用流动的画面目不暇接,牢牢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取代观众的凝视与思考。画面本身就有叙事性,画外音亦完全可以是另一个叙事媒介,而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则是第三重叙事了。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手段在于,与平静的画面和若有若无的画外音相对立,音乐却是急促而紧张的铺陈,直到画面进入爆发,音乐却恰好到达留白处。这种充满冷感的暴力不流于平庸,恰恰又是对困在迷墙之内的阴郁与暴躁最真实写照。除此之外,叙事的快感还在于,当画面和音乐同时进入极端状态,画外音却有一种吊诡的延宕,突然使得爆发戛然而止,转入故事的下一个片断。

  在叙事层面之外,艾伦·派克和罗格·沃特斯把隐藏的个体经验按照性,灵,国家机器三个部分暴露出来,在此镜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原本的专辑里,战争只是平克·弗洛伊德的众多呐喊之一,或者一个模糊的远景,毕竟二战是那一代人孩提时代创伤的纪念品,而不是全部,人的异化与悲哀并不只在于战争。但是当艾伦·派克使用他过于煽情的好莱坞式手笔将包含性与灵的个人提取出来,而将庞大的国家机器分解到每一个枝节,个人的渺小无力瞬间被放大了。镜头为影片提供了远远超过专辑本身浓度的色彩——比如当平克躺在游泳池里,画面颜色缓慢推进,然后霎时间从幽蓝反转为鲜红——平克的痛苦平凡的迟钝的生活中满溢出来成为敏感的撕裂般的表演,从而可供观看和分享。

  镜头的隐喻功能则赋予平克的影像被暗示的可能,即平克的影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指向痛苦之源。此时,过去和现在,幻象和真实的界限就被突破了,从而比音乐更具震撼力。片中当平克从回忆中走脱,门锁链被狠狠推开的那一瞬间,过去和现在顿时同构,暴动青年警察的冲锋和战场军人的冲锋合二为一了,战争给平克带来的恐惧和暴走的荷尔蒙同步,走向了极端暴力和法西斯狂热。电影的重构就此成形——专辑中激烈的电声只是力比多于虚空中的发泄,而镜头使这一切落到实地,成为血与火的献祭。这个时候,专辑中弥漫的疏离感也就顿时成为触手可及的。军人佩戴的防毒面具反复出现,依然是借用了古老的意指,即象征虚伪和离间,但是作为工业时代的制式产品,则也是如同片中嘲笑学校是洗脑的流水生产线一样,讽刺社会把人变得千人一面冷漠无情。

  不得不提到的还有电影中的动画片段,这当然符合平克·弗洛伊德一贯的风格,也是艾伦·派克追求超现实镜头书写产生张力的手段。那些动画形象,雄鹰、铁锤、十字架以及两朵娇艳欲滴的花,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两朵花,是非丰满而多重的设定。花是什么?叔本华有一个著名说法,花是植物的生殖器。艾伦·派克和罗格·沃特斯显然遵从了这一说法,用一朵花来拟形为阳具,另一朵花拟形为女阴,两朵花痴缠、搏斗,然后完成插入,却顿时变为平克妻子和情夫做爱的镜头,平克在电话的那一头,无力倒下。由超现实接入现实的悲哀,显然更具幻灭感。同时象征女阴的那朵花,往往又是变化莫测的,有一个镜头运用了现实布景动画技术,那花变得极大,恐吓着对比起来非常小的平克,最后变成鹰飞走了。这折射出平克对于女人矛盾心理——爱慕和恐惧。一方面他很小的时候就模仿成人抽烟,拿望远镜偷窥对面的女性衣服;另一方面他却面对妻子的背叛又软弱无力,只能将恐惧发泄到其他地方。当音乐进入到《年轻欲望》这首歌,一面热烈地高唱“我需要下流的女人”,一面是镜头疯狂展示着年轻的女体,但是当明明盯着那个女人很久的平克介入,却又冷漠无比,力比多忽然就流向了破坏欲。这就是为什么花最后会变成鹰,因为鹰象征着破坏欲,当破坏欲压抑不住,就像平克一样走向了极端暴力。这时候鹰又幻化成铁锤——法西斯主义者衣服上的标志,这是极端暴力的更进一步,也是平克的最终去向。而铁锤的另一重寓意是打破围墙,于是故事就回到了反战路线。平克对女人的矛盾心理实际源自母爱的过度保护,因此不难理解《母亲》这首歌里为什么既包含了爱也包含了怨恨。母爱的过度保护是因为父爱的坍塌,父爱的坍塌是因为父亲死于战争。战争是创伤的最初端,阴霾不散地悬浮在小平克的心头,最终成为一生的桎梏,也就是所谓迷墙。

  正如平克过于敏感的内心是不稳定的,行走在崩溃的人生边缘,他的痛苦亦是多重的。电影《迷墙》对专辑《迷墙》的重构是开放的,也是不节制的,更是煽情的。但艾伦·派克至少有一件事情做的非常出色,即从镜头上为《迷墙》专辑提供了更明确更丰富的多样性——他与罗格·沃特斯一起,穿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抵达关于反战、柏林墙、法西斯主义魅力、存在价值与终极孤独的彼岸,这才是最伟大的重构。

  《迷墙》观后感(二):推翻肉身,仍有信仰

  听了老师建议找来了《迷墙》这部传说中的经典电影,看完了之后果不其然有种似曾相识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才疏学浅不敢妄言看懂了一半,但在一遍遍的观看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反复思考,最终我还是决定拿起笔写下点什么——被激烈音乐和阴暗基调搅和的天翻地覆心脏决不再甘心沉默

  《迷墙》是英国导演艾伦••帕克在1982年出品的,以著名迷幻摇滚乐队Pink Floyd的两位成员的故事为蓝本的音乐电影,在该部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就叫做Pink Floyd,Pink童年的遭遇同乐队成员Roger Waters相象——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失性命,于是小男孩开始漫长的孤独之旅。而Pink成年后的生活则基本上是原主唱Syd Barret的写照——爱情事业、追求自由的压抑感所带来的一切像一个黑洞一样几乎要吞噬掉了他。这部电影一进入大众视野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胆的镜头,跳脱的思维,直白的个人观点以及用一整张专辑的音乐串起一部电影的新颖的手法无一例外的让这部电影站在了风口浪尖,有人对它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激进分子的无病呻吟的标新立异之作;有人对它赞不绝口,视其为社会新知打破枷锁挣脱束缚昭告天下为自由奋斗独立宣言。一时间众说纷纭,——而这一切只能更加说明这部电影的经典之所在

  影片分为几个成长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标志性符号与暗语;第一个阶段的主题是战争,从一开始的青年骚乱的步履和战场上士兵的匆匆奔赴前线的脚步以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层层重叠,反映了一种焦躁的心理,此时是从已经成人的男孩的视角往回倒叙的,可以清楚体会到现在的他备受青少年独有的迷茫,以及暗示出战争造成他心理状态岌岌可危原因——在之后的几个同样运用交叉蒙太奇的镜头里,一个正打算打电话的士兵被飞机抛下的炮弹击中身亡,临死之前双眼睁大充满恐惧,而下一个镜头直接就引到了一个睡觉的女人和她身边的摇篮,也就是躺着的Pink。在这之后,又回到了战场上,各类伤员的镜头一幕幕从眼前闪过,这是运用的积累蒙太奇让人理解战争的令人发指。在那时起就开始了电影的叙事:Pink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而他因为年幼无知,却并不理解没有父亲是什么概念:在之后的教堂里,一个长镜头从他悲痛欲绝的母亲拉到在一旁玩飞机的Pink,再组接几个交叉蒙太奇的转换:一边是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另一边却是轻松自在愉快玩耍。之后他的母亲带他去了游乐园,27个镜头运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周围的男孩都有父亲陪伴,只有Pink是孤单一人,后来甚至被一个父亲挥手甩开的处境,简洁残忍,又干净利落的将一个男孩意识到父爱的缺失的过程表示了出来。此时的Pink心里已经有了不可磨灭阴影

  接着,就到了第二个主题为填鸭式教育的阶段:Pink慢慢长大了,像正常小孩子一样要进入学堂接受教育了,而在这之前他曾经和一群朋友在玩耍时将一颗子弹放在铁轨上——在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不明显的暗示——因为在之前他曾经偷偷试穿过父亲的军装,并且偷来了一些子弹,所以在此处子弹可能意味着他充满讽刺意味和悲剧色彩的童年,铁轨是每一列火车必经之路,暗指填鸭教育的荒唐不可避免,在子弹被碾压并且爆炸后,此时三个不同场景的交叉蒙太奇突出表现一个主题,也渲染了当时的紧张的氛围。Pink看到火车上的人都带着一模一样没有创意所以看起来透着一丝诡异的面具——这意味着填鸭教育最终让学生们成为了没有思想自由,没有独立见解,只会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木偶和机器人。后来Pink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学生们纷纷跳进绞肉机,学生们最终撕下面具砸烂窗户等等的镜头组接则可能是Pink的学生时代的总结,而小小的Pink在这时却已经打算开始负隅抵抗,即便老师施以淫威,他依旧偷偷在课堂上将心中所想化成优美诗句;即使被老师惩罚,心中依然怀着反抗的期望。Pink变得对老师不满起来,而影片中的老师都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傀儡(在家里一点自由都没有,所以在学校里大肆发泄,此处运用到了交叉蒙太奇一静一动让视觉和感受上的冲击更加强烈。),因而说,Pink变得讨厌罪恶了,从战争的大恶,到人与人之间的自我意识,而因为年龄限制,他只能逆来顺受,可是怒火已经在心中蔓延。

  之后就进入了他的成人阶段,经历过爱情——爱情像一朵欲望之花张开血盆大口急于将他生吞活剥,最终却还是归于凋零;在影片中用到了象征蒙太奇——Pink曾经救下了一只生病的田鼠,尽管他脱下自己的毛衣给它取暖,可是第二天田鼠还是死了,就像是他那不可挽回的爱情。经历过绝望——砸烂房间里的一切,开始了摇滚音乐的旅程,开始了吸毒的迷幻人生,到最后精神几近崩溃的时刻——在此处印证了一个真理:疯狂到一个极致就是清醒的。他用剃刀将自己弄得体无完肤,眼睛,胸膛到处是鲜血,最后陷入昏迷状态,可是后来蜂拥而入的工作伙伴却并没有对他伸出援手,而是给他打药,让他继续坚持演出,影片中的他被逼的发狂,发软,发烂,发臭了,他身上开始长出蛆虫,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拷问和战役,就像是一次疼痛疯狂的涅槃——最终他看似“新生”了,眼神空洞麻木,一身军阀服装。这时候,他开始用怪异的歌曲引导一批人纷纷效仿,这就是Pink Floyd乐队的专辑主打的乐曲之意,那听起来古怪至极的,让人不寒而栗却又心向往之的音乐——我们现在叫做报复的乌合之众。然而,这还没完,影片中的锤子敲碎了一切,这也意味着Pink对自己的怀疑达到了巅峰,他不再有希望,他希冀通过希特勒式的独裁与垄断的方式使周围的人同他一起破罐子破摔,跳进社会机器,成为和学生时代一样的臭烘烘的不可言喻的肉酱。

  那么问题就来了,迷墙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在一个人都选择自我堕落自我放任之后,他真的还有值得为之迷惘的事物吗?所幸的是:Pink及时在通往毁灭的路上刹住了脚步,反身走向自己的一直坚持的梦想,虽然有的时候追求梦想也就是走向灭亡。他内心萌生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是有着大法官权利和威严的自省和自知,将他关在一堵墙内(之前的好几次动画中都表明了这堵墙时时刻刻成型,又时时刻刻崩塌,只是因为他尚未发现自己最想要的,只是因为他还在犹豫一些身外之物,比如爱情曾经带给他的恐惧。)几经各色人物的审判(应该就是对于他往事的一些回顾,在这里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体现回忆这个过程。),最终他嘶吼着冲破墙围,他的脸由于极度用力而变形,他的声音由于最终透彻而清冽,他获得了对自己的审判的成功,艰难而伟大。可是此处导演却笔峰一转,给出了几个小孩捡着断壁残垣的砖块的镜头,让人不禁心生凉意与悲戚——无论如何,蜕变之路终究是要一个人走,破茧成蝶的庸俗却奇妙的苦痛依旧要我们每一个人独自承受,别人的路程走的或艰辛或美满都终究与我们无关,而我们应当反思的是: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小孩走的稍微轻松一点呢?比创造自由的环境更重要的,也许是创造他们追求自由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该谨记:若要体验不可承受之轻,在肉身被推倒之前,起码屹立起我们的信仰。

  《迷墙》观后感(三):摇滚---精神药方

  我很喜欢的几首 Pink Floyd 的音乐链接: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Comfortably Numb Wish You Were Here Hey You

  初看The wall是为了了解pink创造同名专辑的背景与一个摇滚人的成长经历。 直到The wall 看完,我还在云里雾里,确实感觉连续看了好多个mv。伴随着不停敲打耳膜的鼓声与吉他声,被大胆夸张的动画表现与男主无常的崩溃冲击眼球。

  贯穿电影的主线是男主角pink从小到青年的成长史。他有着不够顺利与幸福的童年: 1.从小爸爸在二战中死去; 2.从小在学校接受填鸭式教育,写诗这件脆弱的小萌芽被老师公之于众、加以嘲笑,还因此被鞭打; 3.被女友劈腿。 以至于成年的他: 1.时常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对着战争电影发呆; 2.对又脏又乱的房间视若无睹; 3.被女人挑逗后反而狂躁起来,疯狂失控地砸遍砸坏了整个屋子; 4.给自己刮胡子、刮胸毛、甚至刮了眉毛与头发,当刮破皮肤流出血来也麻木不仁; 5.电影出现好几次虫堆的镜头暗示我们男主难受得如同群虫撕咬。 童年的阴影对今后的成长影响很大。男主的不检点,时常独自陷入臆想,又不顾前后地狂躁暴力。 我皱着眉头地旁观,因为我要求自己健康快乐、不陷入极端; 但我同时凭此想象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许是如此失控、痛苦和难以走出,不免感叹世事难控。 对“摇滚”也多了些自己的理解,通过摇滚,精神受创的人能面对过去的阴影并且向外抒发/发泄出来,能被身边的人理解甚至找到“病友”,这很大得帮助了重塑精神健康。

  《迷墙》观后感(四):砸烂这墙,需要的太多了

  只看了一遍就来写篇影评似乎短浅。没完全懂pink floyd就来胡吹似乎是自大。这些都随意,只为抒发一些情绪。

  要承认,此时此刻,我被这片子打动。片子的压抑与迷惘,焦急等待放榜又害怕成绩难堪的我多少有些体会。

  ink flody的迷墙,是什么样的墙?或许我没完全懂,大概觉得是束缚的墙,为了追求自由,一代代年轻人企图挣脱砸碎这墙。讨伐教育体制的蚕食,痛击权威体制对人们的控制等等,这都是社会的墙;而每一声凄厉呼喊,妈妈,大概是心中的墙吧。我们的懦弱,我们的恐惧,我们需要有墙的依靠,需要墙给我们划清外界与自我,需要墙给我们保护。可是,我们又害怕这墙成为束缚,令我们更加懦弱,使我们裹足不前。

  片中许多吞噬魔鬼,来自哪里?来自胆小的我们,来自我们一成不变的我们。

  当巨大的黑暗笼罩着我,片中的吞噬魔鬼一声声吟啸时,我的眼睛微微湿润起来,仿佛我身处其中,望不尽前后踩不着实地。不管你的生活有多热闹有多温暖,当问及个人的未来与生活时,你是孤独的前行者。没有人能替你做决定,没有人为你的冒险承担风险。未来在那里,那看不见的地方,没有勇气闯过黑暗的人,注定在原地孤独哭泣。

  而此时的我,便处在这样的黑暗中。我反复地告诉我自己,高考并不能决定我的一生,我的价值不是由分数来衡量,我不应畏惧。但是我还是没有勇气,仍感孤独与迷惘。

  从小即被教导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不用熬苦,苦的日子顶顶是年青时读书的时候。而现在,不知道分数如何,我不断在猜想可能的结果。难堪的分数会把大人心中的美好希望砸个稀巴烂,难堪的分数会把我的人生砸个稀巴烂吗?让人满意的分数就真真保证我美好的未来吗?从小被灌输的舒适生活真真会让我自己满意吗?这是我要追求的人生吗?

  一道道的墙架起来,堵在我心里,堵得我慌。我企图砸碎它!我不要束缚不要一成不变不要对生活comfortably numb!我还年轻!我还有力气砸烂它,越过它,往前跑。我不要做墙内晒太阳的僵尸,我要做逐风追雨的有血有肉的活人!

  虽深知此理,仍感恐惧。大概我还缺乏勇气。

  勇气来自哪里?

  《迷墙》观后感(五):阻隔

  大一下学期刚看的迷墙。庆幸不是在高三需要解压的情况下看的。

  看完本片老师说:我们的期中作业就是这片影评。台下一片哗然。

  周围同学都大呼没看懂。我看的迷迷糊糊能大概明白其内容,

  第二天自己下的没有歌词又看了两遍.片中小品克对父爱的 渴望.对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憎恶,对和平蓝天的向往...

  一个人物一段历程.一个人不会懂另一个人,懂了也就不寂寞.品克是孤独的.是封闭的.他的感情是压抑的.最后终于爆发了.在被经纪人强行拉去演出的路上.他“蜕变”了。变成了法西斯的头目,变成了希特勒的面孔。曾经他厌恶战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不如意的生活改变了他,是虚假的的社会改变了他?还是冷酷的感情改变了他,其实是他自己,外部是通过内部的发展而改变的。

  还是佩服导演的才气,他是MTV的开山鼻祖,他揭示了人性许许多多的方面,有些我还没经历过,但是还是有愈多想法共鸣的。

  在外界的环境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改变自己来应对一切,不应该萎缩在自己的内心,永于打破自己的枷锁。也许是自己的 经历还太少,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我都是积极的看待一切,阻隔的不是外界强加给你的那面墙,而是自己的内心。

  想到现在的地震孤儿,高考生,在他们心里那永远抹不掉阴霾,外界的资助,心理辅导师的引导都是客观的,主要在自己呀。我们内心的那面墙,一定克服呀,好运中国,祝福四川

  《迷墙》观后感(六):永恒的悲咒 ──关于电影《迷墙》的感悟(转自时光网)

  •1•

  超现实主义的影像,丰富的象征,深邃细腻的心理内涵,鲜明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艾伦•帕克的音乐电影The Wall(迷墙)曾经在东西方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作为一部前卫风格的电影,电影史对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中文将它翻译成《迷墙》是非常恰切的,因为它的确让很多观众感觉迷惘困惑。尤其对于不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特性的人们来说,它确实象是由无数怪诞之墙组合而成的一座意象迷宫。

  或许是我太偏爱它了。我觉得无论怎么赞美这部作品都不过分。

  《迷墙》是一部伟大的天才的杰作!

  《迷墙》是悲诉二十世纪的一部史诗!

  《迷墙》是质疑人性、现代文明制度的宏大哀歌!

  •2•

  墙是什么?

  墙是一种护卫,也是一种隔绝、疏离、冷漠、压抑的象征。

  当我们需要墙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境况中,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这种不安全感、这种对沟通的渴望、对陌生的猜疑、对异己的恐惧、对危险的担忧、对童真的追忆、对质朴坦诚的人际关系的向往,构成了《迷墙》的主要情感内容。

  对于墙的复杂情感,或许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象德国人那样感受深切。

  作为对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惩罚,战后的德国被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一道长长的柏林墙,恰如东西方之间的那道看不见的铁幕,成为二十世纪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一个统一的国家被分裂成两部分,一个民族被迫生活在两种社会制度下,他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困扰。柏林墙,也就是德国人的迷墙。

  但柏林墙不仅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和痛苦,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同样是一种耻辱和痛苦。

  隔绝已经是一种悲哀了,而比这更可怕更可悲的是,那道墙不仅仅意味着隔绝,同时还意味着对立、意味着墙里和墙外时刻涌动着的敌意、猜忌、冲突。

  柏林墙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墙,隔绝的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耻辱标记。

  当我们需要墙的时候,意味着悲剧已经开始上演。

  因为墙把我们和别人分开。分开的原因是邻居或陌生人对我们来说都意味着一种危险。

  最初,墙仅仅是出于一种自然功能的需要,就是遮风挡雨的房屋需要一种结构支撑,我们需要把寒风和雨雪挡在外面,需要把热量保留在我们周围,而且也需要把野兽挡在外面。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墙,更多地具有了一种社会功能。

  墙,意味着一种私密性,也意味着一种私有观念和制度,意味着你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

  理想的人类社会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惜,随着社会的发展,墙却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当我们不得不如此时,这个文明和社会就不是真正地文明、真正地健康、真正地美好。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名剧《门关户闭》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这正是《迷墙》的痛苦和控诉!

  •3•

  要理解《迷墙》,首先必须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刚刚结束不久,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随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华约和以英美为代表的北约间的冷战开始;然后是50年代的朝鲜战争;然后是60年代的越南战争;然后是冷战危机加剧,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人类头上至少三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青春社会变成了“垮掉的一代”。

  影片中,pink•Floyd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典型的“垮掉的一代”。

  很多人不理解,惨烈的战争结束后,西方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革命时代,也就是所谓的电子时代,怎么好好的日子不过,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竟然自甘堕落,偏偏要当“垮掉的一代”?

  因为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战争时期出生的。惨烈的战争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刺耳的空袭警报、轰炸机的恐怖嘶鸣、惊慌奔跑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冷枪、无处不在的间谍、亲友们的死亡……。虽然你可能是生活在后方,但是,当这些事情如影随形地发生在你身边时,当天空中不断有炸弹倾斜下来时,前方和后方已经没有了实质性的分别。而这些残酷的现实,对稚嫩的儿童心灵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供给的匮乏、亲情的缺失、死亡的威胁、生活的动荡不安,这些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成年人的影响,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可能让他们形成一种心理模式,也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所强调的“神经症的情结”。一旦形成这样的情结,就好象心灵上压着一座冰山,生活将会变为寒冷的岁月……

  影片中的摇滚歌星平克,就始终被战争造成的心灵创伤所困扰。

  所以,影片的第一首歌,从叙述战争开始──

  “那是凄凉的1944年的黎明时刻,深秋的寒意,带来了撤退的命令。在敌军坦克的包围之下,指挥官必须不计牺牲地保住桥梁!……”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梦魇。

  我们辛苦地进化,勤奋地学习知识,拚命地发展科技,可是我们却无法消除战争!一旦战争爆发,所有的科技手段和成果都被动员起来投入战争中,结果好象是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更多更快地相互屠杀!

  文明能够让我们消除战争吗?

  事实是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总是最先被用于军备竞赛中!

  那么,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呢?!

  谁也不知道新的更具毁灭性的世界大战(核战争)何时爆发,谁也不知道冷战(东西方之间的仇恨、猜忌和冲突)何时结束,谁也不知道人类文明将向哪个方向发展与转变。

  人类为什么相互屠杀?!

  人类能否停止相互屠杀?!

  哲人的回答似乎毫无意义,因为最伟大的哲思也阻止不了军备竞赛和人类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每个人都害怕被别人杀死,所以每个人都拚命磨刀霍霍。

  “妈妈,他们会送我上前线吗?妈妈,我会死吗?”

  少年平克的忧惧,其实也是整个人类的忧惧。

  繁荣的表象可能会掩盖很多东西,可能让我们遗忘很多东西,但是,一旦战争的幽灵显现,文明的脆弱和可疑立刻就凸现出来。

  遗憾的是,战争的幽灵始终在这个星球上四处飘荡!

  而在平克们的青年时代,战争的威胁更为直接和紧迫!

  •4•

  艾伦•帕克的才华,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战争的关注上。他对这个问题有更为细腻的更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并且极其富有心理学的深度。

  首先,他从少年平克的角度,表现了战争的后遗症。

  如果艾伦•帕克仅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场面、表现了炮火中城市化为废墟、表现了阵地上血肉横飞的画面,那么我们至少在这里还看不出他堪称大师的才华。因为这些都是常规内容,是直接的浮表的,谁表现战争恐怕都不能没有这些内容。

  艾伦•帕克从少年平克渴望父爱的角度来写。

  男孩子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至青春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个很重要的心理发育特征,那就是他需要一个“父亲”的榜样作为自己男性成长的参照。此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位称职的父亲的在场。但是小平克的父亲早已战死沙场。当他来到旋转木马前,看见别的孩子有父亲陪伴、能被父亲抱上木马快乐游戏时,他的孤独感缺憾感油然而生。他请求那个男人把他抱上去,他又希望牵着那个男人的手一起走。但是他被拒绝了,而且显然是被那个男人不耐烦地拒绝了:“找你妈妈去!”

  没有人关心小平克的心理感受和需求。

  小平克此时最需要的是一位慈祥的充满权威力量的父亲。

  接下来的镜头是荡秋千。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推着,秋千荡得很高,他们快乐地嬉笑着。小平克自己坐上秋千,但是身后没人推他。他试图自己荡起来,结果是徒劳的。小平克落寞而忧伤地望向那些快乐的小朋友──这一时刻,这样的场景会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对一个幼稚的少年来说,这样的场景具有某种仪式的意义:小朋友们都有父亲,而他没有。这种缺憾会让他心生自卑;小朋友们组成了快乐的游戏阵容,而他被“排斥”在外,他成了快乐阵容的异己者。不能融进同龄人的阵容,对少儿的心理发育通常都具有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这常常是问题少年的问题根源。

  但是,显然没有人在乎他的问题。

  其实小平克的问题早就有了:当他还躺在婴儿车中时,他的母亲躺在草坪的靠椅上昏昏睡去。通常,母亲都会把婴儿车放在身旁,但是画面中的婴儿车和母亲的靠椅距离却相当远。这个空间距离很容易被观众忽略,因为婴儿车和母亲出现在同一画面中,而灿烂的阳光和翠绿的草坪更不会让人们联想到危险。但是接下来的镜头意味深长:一只洁白的鸽子在草坪上悠闲地梳理着羽毛,而一只阴险的黑猫悄悄靠近了鸽子。幸运的是这只鸽子是个成年的鸽子,它及时发现了危险的逼近,腾然飞起。不了解心理学的观众通常对这一组镜头都会产生困惑:鸽子、黑猫和婴儿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镜头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这些镜头想要表达的就是危险随时随地存在!

  对鸽子来说,猫就是一种危险。

  对鸽子来说,灿烂的阳光和翠绿的草坪并不意味着安全的天堂。

  那么,对婴儿车中的这个稚嫩的小生命来说,危险又是什么呢?

  饥饿的老鼠是不是一种危险?藏在草丛中的蛇是不是一种危险?

  就算没有这些危险,母亲抚爱呵护的缺失就是最大的危险!

  当他在婴儿车中大声啼哭时,艾伦•帕克让我们看到的是母亲酣睡如故。

  现代心理学对婴儿心理的研究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进展,那就是确信婴儿其实具有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他们的啼哭和发声都有一定的信息含义:尿湿了不舒服,渴了,饿了,冷了,热了,听不见母亲的声音,感受不到母亲的抚爱,……当他们用啼哭传达出这些信息时,他们同时也在期待一种及时的回馈反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婴幼儿得不到父母充分的抚爱,他们就可能罹患一种所谓的“皮肤饥渴症”。这对他们的心理发育,通常具有长久的重大的负面影响。

  就在婴儿的啼哭声中,那只洁白的鸽子在导演娴熟的技法中,变为动画中的鸽子,而它接着就在阴霾密布的天空中化为鲜血淋漓的碎片!

  这是成年平克的内心幻觉。

  这种幻觉不仅来源于现实的威胁,也来源于平克的内心深处。

  显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平克同龄人都有这样的恐惧感,个体心理的异常不但有共性原因,个人经验的原因往往更为重要。对婴幼儿来说,爱的缺乏就是威胁的存在。甚至这对成人世界来说也同样如此。成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往往是对威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根源也是爱的缺乏。

  从终极意义上说,战争的根源就是爱的缺乏。

  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

  如果人们真能彼此相爱,战争当然也就不会爆发了。

  正是在这个终极意义上,艾伦•帕克将看似并无关联的婴儿和战争做了对比表达,引导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哲理思考。

  这和艾伦•帕克在《鸟人》等作品中对战争问题的探讨是一脉相承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迷墙》对战争根源的思考,比《鸟人》或其它同期同题作品更为深刻。

  影片中的巨大黑鹰是一种含义深远的象征,它并不仅仅代表一般的暴力。如果你见过美国的国徽,或者是纳粹帝国的国徽,你也许立刻就能明白,狰狞的黑鹰是一种国家图腾的象征。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以鹰或老虎等猛禽猛兽作为国家图腾或部落图腾时,则其向外界所传达的信息其实就是:这个猛禽猛兽是我们的守护神,也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我们将从它那里获得战斗的力量,我们将象它那样撕裂对手!

  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暴力信息!

  这种图腾作为一种原始意象,其实就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暴力种子。

  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暴力冲突的妥协结果。而且,国家存在的本身,不但意味着暴力的历史,也意味着暴力对峙的现状,还预示着暴力冲突的未来。

  所以王尔德说:爱国主义就是一种罪恶。

  艾伦•帕克显然担心一般观众看不懂这一点,所以他接着让那只巨大的狰狞的黑鹰幻化为无数的飞机(请记住:飞机大规模服务于人类,就是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地轰炸和空战),飞机接着幻化为漫天的十字架,接着是一面醒目的米字旗(英国国旗,很多基督教国家也用十字架作为国旗的徽标,而十字架不仅象征神圣的宗教,它还是暴力和死亡的象征),然后是米字旗崩解成一个鲜红的十字架,十字架上鲜血滴淌!

  国家和战争的关系昭然若揭!

  对于敏感的喜好哲思的心灵来说,战争把我们导入荒诞的悖论之中:耶稣基督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要彼此相爱,现代文明也倡扬平等博爱,可是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暴力冲突却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共同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民族,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彼此残酷屠杀!

  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理念是一种虚幻吗?

  如果耶稣的教诲没错,现代文明的理念没错,那么战争意味着什么?

  谁能给我们一个可信的答案?!

  至少,没有人给影片中的平克一个可信的答案。

  于是,平克就在早期的心理创伤和现实的生存威胁中,痛苦地沉沦……

  •5•

  《迷墙》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性爱:接吻,男女床上裸戏,那两朵相互试探、挑逗、交合、吞噬的花朵,群体乱交……

  在这部影片中,艾伦•帕克对性与爱的表现显示了大师级的才华:直白与隐晦、粗鄙与细腻、狂乱与冷漠、渴望与怀疑,被他用娴熟的几乎不着痕迹的对比手法呈现出来。

  通常,美国电影(尤其是性解放运动后之后)对性爱的表现都很直白、肤浅甚至弱智──郎才女貌的爱情改变了一切,或者,巨大的冲突在男女主人公上床之后霍然而解。甚至在经典影片中,比如《一夜风流》也是如此。格里尔在他的名著《性与命运》中说:“性器官是任何文化的基础部分。”美国人对这句格言做了最简单浅白的理解──性是戏剧冲突的根源,性器官也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也难怪,美国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唯一昭彰于世的哲学家还是一个倡扬实用主义的二流哲学家。

  但是在这部影片中,艾伦•帕克对性爱的表现所达到的深度,远非一般美国导演可与之相提并论。

  首先,艾伦•帕克忠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性解放运动。所以你会在影片中看见狂放的摩登女郎,她们滥饮狂舞,毫无顾忌地当众脱光了衣服,当众做爱。性解放运动的文化学根源是美国人肤浅地曲解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患通常是压抑欲望造成的,他那句关于梦的格言风行世界:“梦是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但是,弗洛伊德说压抑欲望会产生心理疾患,他并没有说满足欲望就可以治愈心理疾患。要解决心理疾患,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和漫长的治疗过程。然而这不符合美国人的性格。美国人崇奉实用主义哲学。他们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了简单的推论:既然心理疾患是压抑欲望造成的,那么满足欲望不就可以治愈这种心理疾患吗?于是他们打着精神分析学说的旗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狂放的性解放运动。一时间人们在各种场合公开谈论性爱,毫无羞耻与节制地公开表达性的欲望,直到创造出最具有美国特色的“天体运动”(很多男女在公开场合群交乱交)。

  可惜,美国人解放了性,却并没有真正解放自己的心灵,更没有因此而解决困扰他们的社会问题。

  相反,性解放给美国人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为对欲望的即时即兴满足,既不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解放心灵、解决社会问题的充分有效途径。

  因为当性欲可以即时即兴满足时,性就真的成了一个纯粹的生理问题,充其量是一个短暂的肤浅的快乐而已。性解放是想以简单的生理手段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结果是它以短暂的肤浅的快乐遮蔽了真正的心理问题。

  因为两性关系真正的长远的深刻的价值是心灵关系。

  当这种心灵关系缺失或脆弱时,性爱之后你所面临的就是无边的空虚。

  而空虚是对心灵最深重的惩罚!

  所以,影片中的平克和妻子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当平克因为心理问题而陷入痛苦之中时(他对外部世界的冷漠根源于内心的痛苦),他漂亮的妻子袅袅婷婷而来。她显然不知道他心灵的痛苦,或者根本不理解他为什么痛苦,甚至对他的冷漠视若无睹。她来到他的床前,直接开始脱衣服、摘乳罩。她的动作表达了一种直接而浅白的信息:我要和你做爱,我需要性的满足。

  在平克的心目中,也就是在艾伦•帕克的性文化辞典中,女性=欲壑难填=恐怖。他富有创意地用两只花朵来表达这种意念:花朵是植物的性器官,分为雄蕊和雌蕊。当平克的妻子开始脱衣服时,两只动画的花朵开始了试探、调情和交合。严格来说,用这样的画面来表现性交已经不是象征了,因为它表达得实在是过于直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组动画镜头又是一个象征,因为作者用它们表达了一种对女性的恐惧、深深的恐惧──

  交合之后,雌花吞噬了雄花。

  但是,这种恐惧和自然界中雌螳螂 、雌蜘蛛在交合过程中吃掉雄性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人类的性交过程中,女性并不会吃掉男性。

  但是,如果你对人类的性文化历史有较为丰富的了解,那么你就会知道,这种恐惧的历史是多么漫长、程度又是多么深刻!

  西方中世纪对女巫的疯狂迫害,不仅是一种愚昧的宗教狂热所致,更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和个体生命体验在内。

  对性解放时代的美国男性来说,情况更为严重。

  因为女性开始“无耻地”要求性的满足。

  男人很容易得到性的满足,但女人不是。

  要女人得到性的满足,男人需要坚挺足够长的时间。

  而这是大多数男人办不到的。

  在过去,女人不敢公然要求性欲的满足,这受到所谓文明的严厉限制。

  但是,在性解放时代、女权主义高涨的时代,要求得到性的满足是女人天赋的权力。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出版过很多“性爱指导手册”,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让女人获得性高潮,男人至少要坚挺10分钟以上”。可是至少半数的美国男人很难坚挺10分钟以上,这当然让大丈夫们不免沮丧。当时出现过这样搞笑的情景:美国男女做爱时盯着时钟,男人挺不到10分钟,那是男人的失败;10分钟之内女人达不到性高潮,那是女人的失败。美国人把性爱数字化,确实够先进的了--------只不过这种先进其实恰恰是一种超级弱智。

  问题在于上帝。上帝先造了男人,他当时显然没有考虑到满足女性性欲的问题。

  坚挺的时间不但困扰着男人,男人还有不应期。

  因此,当女人对性欲没有满足而表现失望时,这对男人无疑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心理刺激──男人无法避免自卑。

  当男人和解放了的女人在床上交战时,很少有男人不败下阵来。

  而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生理问题。

  大多数男人在性高潮之后都会感觉疲倦,这往往会被很多男人理解成自身生命力的部分消失或暂时消失。而当身旁的女人意犹未足时,男人的紧张感和无能感不言而喻。

  男人需要一种文化解释来使自己获得解脱。

  (未完待续)

  《迷墙》观后感(七):Destroy my world,rebuilt my world

  我并不是一个摇滚的青年,我并不了解摇滚的深刻内涵,但当我听见PINK的歌声、听见他的呐喊,我的心中,不由得跳出这么一句话:我要Destroy my world,rebuilt my world。

  总的来说,迷墙就像是一部加长版的MV,充满了各种迷幻的元素。那些令人震惊不已的画面,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穿透观众的神经,震撼观众的世界。影片大量使用的两极镜头和低角度仰拍,从一开始,就使整体的基调压抑、冷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对学校呆板教育的控诉,每个学生都戴着面具,步履沉重,如同一个个没有灵魂空洞的玩偶,在传送带的控制下,进入绞肉机。这是如此真实残酷的描绘,我们的梦想、创造力、潜力就这样一次次在道貌岸然的教师的嘲笑下、鞭笞下灰飞烟灭。而摇滚,就像是病危世界的一记强心针,唤醒了人们心中深处最原始的欲望和能量,一种能够发泄不满、勇敢做自己的精神。此外,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对战争的控诉、人生的困苦和束缚,使影片多了些诡异、疯狂的特质,但也因此让这部电影更具有个人的魅力。

  作为同样算是人物传记片的《迷墙》,选取了PINK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事件:父亲的离世、学校的教育、母亲的过度保护、战争的爆发、女友的离去进行梳理与描绘,将歌曲同剧情相交融,并在交叉剪辑下,将这几个重要事件相连,如同音乐中的高潮段落一般,循环往复,直至达到让人血脉喷张的高潮。并且,影片中还穿插了对现代化社会的看法与认知——高楼耸立的城市让人无法呼吸与无法逃离,我们都被困在了墙壁围成的小小空间里,就像是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疏离、冷漠、寂寞。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孤独的,就像PINK只能用肆意打砸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一样,我们无能无力。可是虽然PINK的手中什么都没有,但他还有摇滚,我们也是什么都没有,但我们还有信念。

  我知道我会为什么要战斗,因为我要打破这些束缚,我知道我为什么在尖叫,因为我要穿破城墙。《迷墙》用奇诡、别致的语言、震撼人心的音乐,再现了PINK专辑《the wall》的精髓。

  《迷墙》观后感(八):寂寞的墙角,迷艳的花朵 ——观《迷墙》有感

  《迷墙》是先有了PINK FLOYD的同名专辑才有了电影的,而电影与专辑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一个叫PINK FLOYD的男孩,幼年时二次大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过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开始吸毒,陷入疯狂状态。

  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句台词。运用意识流的叙述结构。意识流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整部电影讲述着一个少年的成长过程。支离破碎的画面预示着那残缺不全的生活。

  战争是充斥着整部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黑色的天空下白色的尸骨。人类那么可爱的相互毁灭着同类,毁灭着文明,少年的PINK FLOYD带着欣喜与激动等在车站,在拥抱的人群中尽力寻找着自己父亲的身影,结果没有,什么也没有等到,曲终人散后,孤独的站台只有一颗少年破碎的心脏。那个依恋着父亲怀抱的小男孩最终只能拉着别的孩子的父亲的衣角,久久不肯离去,终于还是孤独无奈。

  当爱情死亡后,我们还剩下些什么?!答案很简单,我们只留下了欲望。当爱情遭遇背叛离弃,我们是否还会把爱情当作信仰。电影中不停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一个背叛爱情的女子的身影在成年的PINK FLOYD的脑海中。

  画面中出现两朵花,一朵花开始挑逗另一朵花一朵花在得到了另一朵花后,就开始变得面目狰狞,原先的温柔美好早已不知了去向。花朵变成了恶魔,缠绕得使人透不过气来。原来爱情也不过如此,相互吸引,直至相互伤害。

  当爱情换来的是一片狼籍的疼痛之后,碎裂的心是无法弥补的。于是只能靠发泄身体的欲望来弥补感情的缺失,于是需要找一个下贱的女人。可当下贱的女人身在他的房间,挑逗他的欲望时,他发现他已经没有了性的欲望,他只是想要释放,想要发泄。于是他歇斯底里地打翻家中的一切,和一个疯子一样,也许已经成为疯子。

  最后的最后,那个叫PINK FLOYD的男孩终成为疯子,去向一个叫精神病院的地方。没有解脱。

  战争还在继续,无时无刻不在延续,没有停息。战争带给人们不仅仅是死亡,还有死亡背后如此尖锐,不可逾越的心理残疾。

  家园能否重建?心灵是否能抚平?黑暗是否趋散?爱情是否能回归?电影留下了一长串问题要我们思考,要这个世界思考!

  看《迷墙》不得不说它的音乐。《迷墙》的音乐,很简单都是来自PINK FLOYD《迷墙》专辑中。摇滚爆发的力量震撼着画面,亦是画面反映着歌本身的含义。

  电影中大量运用动画效果,压抑黑暗的动画,逼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切显得那么顺其自然,却又那样难以目睹。动画表现了有些人无法完成的东西。内心的惶恐确有那么清晰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迷墙》是一部让人压抑的电影。

  《迷墙》观后感(九):迷墙

  没有台词只有歌词,不带字幕只能从影像中领会歌词的含义。战争,无论是硝烟四起的战场还是貌似和平的城市,死亡、流血都在上演。伤痕累累的士兵们剩下的只有绝望空洞的眼神,城市里年轻人迷茫无助的努力寻找却始终无果。

  在公园里努力抓在陌生男人的手乞求父爱的男孩在家里翻出了父亲的旧军装,对着镜子努力想要看到父亲的影子。极富隐喻的动画,和平鸽被嗜血的秃鹫取代,光怪陆离的城市上空被战争的阴霾覆盖,已被摧毁的废墟上到处都漂浮着身着军装的幽灵,鲜血四处蔓延。

  在火车隧道里的男孩在烟雾中看到的却是冷酷严肃的老师,现实中的课堂上,老师毫不留情的毁掉男孩的自尊和自信,在同学的嘲笑声中他开始羞愧的把脸埋进了手臂里。电影里对教育的嘲讽显而易见,所有的孩子就象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衣着统一的在接受塑造,塑造成社会家庭想要的样子。步调一致没有表情甚至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样子成为了大社会机器里的微小齿轮一个。在想像中孩子把自己的虚假的面具撕掉,砸烂学校机器,烧毁一切甚至殴打伪善的老师……不过一切不过是想像罢了。现实中男孩继续小心翼翼在课堂上耷拉着脑袋。

  还是孩子的他饶有兴趣的偷窥对面的女孩换衣服,可已成年的他却对面前赤裸的女友没有任何反应。儿时的经历和成年的现实交织出现,他渴望爱却又无法表达心中的爱,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象个婴儿一样自我保护的蜷缩着……

  高楼开始林立,他的绝望依旧。第一次出现了墙,它迅速延伸,穿越了一切紧紧隔绝着他和世界。隐藏在墨镜后面的他冷对越来越失控的社会。买醉放纵的生活到处上演。他疯狂的砸烂了所有的东西,在高楼上对着灯火通明的城市怒吼,他微弱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车水马龙里,一个小齿轮的脱轨丝毫不妨碍世界依旧按规则运行。

  他在自己的梦魇中纠缠,曾经的倩影如今幻化成怪物,追得他无处可逃。在高墙前他努力想要突破却无力摆脱,高墙依旧耸立看不到头……

  童年的阴影一生挥之不去,还是孩子的他在迎接返家士兵的车站里寻找着自己的父亲,又被高唱国歌的群众包围。不知所措的他回到了电视机前继续麻木着。被带回现实的他像个独裁者一样的出现在歌迷面前,衣着光鲜神采飞扬。歌迷对待神一样的崇拜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些戴着一样面具的驱壳而已,近乎法西斯的破坏行为接近失控。

  用动画形式出现的墙边继续出现了许多意象,被更大的机器牵扯着的老师木偶、面目狰狞的主持人、美杜莎蛇发一样乱舞搭建出的舞台……赤裸的孤独的人无边际的漂浮在空中。墙逐渐合拢把他独自围在中间,所有的一切幻灯片一样逐幕回闪而过。狂叫中墙轰然倒塌……

  并不熟悉《The Wall》这张专辑,对Pink Floyd最初的认识是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只能说这张红到连我都听说过的地步,封面是一个白光经过三棱镜反射出不同的是色彩。没查过,不知道意象是不是要表示连月亮都有起Dark的那面,何况是人……曾经的愤青如今都已白发苍苍。不喜欢以愤青来自我命名,更不喜欢以愤青来自我标榜个性,愤怒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或许是我过于消极,反正鱼会死生活的网不会破。

  《迷墙》观后感(十):迟到的邂逅,或许是我的幸运

  上《中西美术》的时候,帅哥张依旧没有讲课,而是放了一部电影。放映之前,很体贴大家地,关照了一句:“内容涉及战争、杀戮、两性等等,有暴力血腥场面,可能大家会不适应,请有所心理准备。”

  于是我认真看了,虽然有些镜头还是忍不住逃开视线去。我的结论是:这的确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好(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创作思路来自于Pink Floyd乐队的同名专辑《The Wall》,描述了一个虚构的摇滚歌星PinkFloyd孤独的精神世界,由世界美国电影名导演AlanParker于1982年(其中一些情节俨然若《1984》描述的那个老大哥的世界)搬上大银幕,整部电影很少对话,由专辑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全片。

  电影打动我的地方很多,在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小男孩在公园里寻找父爱,寡母害怕失去儿子对他的健康状况百般担忧,在学校里接受填鸭教育的孩子们脑海里臆想的反抗,对战时政府的怀疑和不相信(电影诞生时的反越战的背景)等等。其实只有一个画面,就足以征服我了。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轰炸结束,Pink的父亲死去,满海滩静寂的死尸,被掩埋在海边的白色的沙子里兵士的头盔(又让我想起《裸者与死者》一开始那场登陆战死去的那个新兵,弥漫的死亡气氛),打扫战场时候一具具还动着或者已全然不能动的躯体抬过面前,响起了背景音乐《the thin ice》,温柔的却痛彻心肺:

  Momma loves her baby

  And daddy loves you too.

  And the sea may look warm to you babe

  And the sky may look blue

  ut ooooh Baby

  Ooooh baby blue

  Oooooh babe.

  If you should go skating

  On the thin ice of modern life

  Dragging behind you the silent reproach

  Of a million tear-stained eyes

  Don't be surprised when a crack in the ice

  Appears under your feet.

  You slip out of your depth and out of your mind

  With your fear flowing out behind you

  As you claw the thin ice.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听一个摇滚乐队的专辑,这部“精神病人的自述”般的电影,帮助我走进了一个摇滚音乐人的精神世界。有点理解了中学时代,为什么有那么些孩子会那么疯狂地痴迷摇滚地下音乐,去淘很多国外的摇滚乐队的碟子。在看《TheWall》的时候,我常常在想,Pink除了死,无法从他的世界里得到解脱。迟很多年,没有在自己的青春叛逆期接触到摇滚,这也许是我的幸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