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驾驶》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亡命驾驶》是一部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执导,瑞恩·高斯林 / 凯瑞·穆里根 / 朗·普尔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亡命驾驶》观后感(一):天使和魔鬼——路西法
天使和魔鬼
他本来还是对世事毫不关心的路人,淡薄名利,毫不在意蝇营狗苟的小事情。只是,这样一个面含微笑的旁观者像主宰世界的上帝一样,游戏人间。
不过可惜的是,偶然的邂逅让他认识了她。每次看到这时,会不会像假如不是他临时起意的帮忙按一个按钮哦,也许她就不会对他另眼青睐。
玄幻小说里写道:路西法由于爱慕人类的生活,结果洁白的天使之翼变成了黑色翅膀。
当看到他在电梯里猛踹杀手的时候,我可以想出来,那个魔鬼才是他的真面目。不过魔鬼露出真面目,不是因为伪装拙劣,而是那是爱的宣泄。
路西法,a real humane hero
《亡命驾驶》观后感(二):就是喜欢,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的喜欢
我是被迫看的这部电影,当时我心情不好,被硬拉到椅子上坐下,那个时候我是真的真的非常不想看电影,我让自己脑袋放空盯着屏幕,片头黑夜里的街道一幕幕闪过,我想:好,如果我这种不情愿的情况你还能把我吸引,你就是部好电影,那我就看!
然后我就看完了。
我喜欢片头男主角几乎没有台词,喜欢沉默里的紧张感,喜欢配乐声效,还有那个一看就让人想起Miley Cyrus的字体。
我喜欢这个Driver的干净利落,空荡荡的家,不爱说话的性格。我喜欢一开始他逃避隔壁的单亲妈妈,最后还是转身给她修车。我喜欢他到她家后稀疏平常的对话,停顿三秒的注视,还有他对她孩子友善的态度。
我其实非常不喜欢这类电影,因为开始快乐来得太快,后面就会悲剧。我喜欢一个人拽就拽到底,到最后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死掉,就像我虽然爱死了《Leon》,可是我打死都不会再去看第二遍,我受不了那样的结局。(不过我被剧透了,知道他没死,所以我还是比较放松的看完的)
对这部电影是偏爱的,因为几乎都合我的口味。Driver一直穿的印着蝎子的白夹克,就像在暗示他是个多么标准的闷骚天蝎座。杀人那么干脆,却那么单纯的爱一个女人,单纯到真的会去对女人说“要不我们就带着钱带着孩子浪迹天涯”...单纯到最后他还是自己一个人走了...
Driver的生活是按部就班的,条理清晰的,赚黑钱,但绝不踏入黑道,谁提就打谁(酒吧里吃东西那一段)。但是爱情这个东西生来就是打破理智的,爱情一出现就预示着混乱,打破原则躺浑水——“我见过跟有夫之妇乱搞的,没见过还帮她丈夫抢劫还钱的!”
我们这些天蝎座,我觉得我爱你,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且还不喜欢说出来。如果只有离开你才能让整个事件平息,好吧,我宁愿不跟你在一起,虽然曾经我真的那么想过,只要你答应,我们可以马上就走。
爱情、幸福、家庭,从来就不属于Driver,那两个老大摆平了,钱也还了,我也还没死,最理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我消失。既然曾经有过一段能拿来回忆也不枉此生了,我来是一个人,走也应该是一个人。
我喜欢这个结局。
《亡命驾驶》观后感(三):沉重 的爱
不像一般的动作片,节奏很快,或者一直是惊险刺激的场面。很多场景都会让你在看的当下觉得过于长,可是当你看完整部电影时,那些场景就一点都不多余了。
男女主角对望,女主角望着男主角的背影,他们在电梯的最后的吻,当然,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男主角对那个小孩的一次次笑容。
为了一个已婚女人做这些事,他没有后悔,他依旧深爱和守护着她,但是女主角看到他残暴的一面时,却退缩了,她不认识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人了,我也很压抑在电梯杀人的那段。他表现的十分残暴,愤怒。现在想想,或许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对爱的人的威胁,他才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事儿。
整部电视剧是关于车的,对于男主角驾驶技术的描写并不夸张,但是次次惊险,就是因为他 的车技,所以有了这些故事,像是整个故事的主心骨,速度上也没有什么过分描写,大部分都是变现了他 的灵机应变。
最后说说男主的长相,咋眼一看,不算标准帅哥,我觉得他还有的面瘫,表情很少,恰是如此,才让几个笑容就能俘获了观众,看到最后当然还是对他着迷,如此冷漠的男人,但是却有着这样深刻的爱情,让爱的人幸福,这不就是爱情嘛?
《亡命驾驶》观后感(四):i do not like it
我想说,评价5星的同学们你们到底看过这部电影么?ok,这样讲不好,但是我真的不理解,你们是怎么看出来5星的。
虽然是廉价电影票,但是开了10分钟的车才到,路上油钱就不算了,可我依旧觉得不值。我和ex说,这是本年度看过的最烂的电影,滥过加勒比海盗和变形金钢,真的,我不夸张。
ex问我为什么说这电影滥,ok, that's really a good question. 平时就说一电影怎么好了,很少说一电影烂究竟烂在什么地方。
我要详细的写一下,明儿再翻译成英文告诉ex我的理由。
什么是电影?电影对我来说是利用光,影,音乐等等一切手段去讲一个故事。无论这个故事是纪实还是写意,哪怕是纪录片,最终的目的也是讲一个故事,电影的最基本要求是讲一个好故事,第二个层次的要求是讲好一个故事。一般来说,故事不分高低贵贱,就看将故事人的手法高超还是粗浅。所以,我不想去判断这个故事的好坏(实际上这个故事真没啥意思,不过世间人有千万种,故事也一样)。
至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我简单的理解就是台词,镜头,音乐这些,所以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服务的。只要观众可以通过以上要素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这个故事,那这些运用就都是必须的,但如果观众已经了解,理解了这个故事,还一致运用这些元素去加深甚至凸显故事的情节或者意象,那这些运用就是过火的,失败的,用我这样门外汉的观点看,就是用力过猛,拿观众当傻子了。
联系到这部电影,我简单的看,就是ryan饰演的角色是个外表冷酷内心纯洁的简单男人,因为萌动可以为了女人做很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他的情感是内敛的,但由于内心太过澎湃,即使再收着,也不自然的溢流出来。所以可以看到ryan千笑一面的微动薄唇,可以看到深遂的大眼镜如何点老拍档(让我插一句吧,好演员一定要演好电影,否则真毁自己啊,俩人在《蓝色情人节》里演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成功的一塌糊涂,可在这里就活生生的变成了俩傻13)。这些ryan自身个性盖不住体现不出来角色特点的问题我都忍了,可是这导演和摄像真的没学过如何运用镜头么,要美感没美感,要情绪没情绪,就连暴力都让人作呕,几张大脸贴在镜头前,摄像一定是iphone用户,喜欢自拍,喜欢非主流,你看好多镜头的颜色就知道了,阳光刺眼,黄了吧唧;满镜头的假血,红了吧唧;黑夜里无情无义无purpose的开车瞎转,盯着ryan闪闪剔透的眼睛,也不知道是哭了,还是戴了镶钻的美瞳。
再说这里的音乐,尼玛,我都吐槽无力了,随便拿出来加州地方广播里一首24小时滚动播放的流行乐都可以当这电影的配乐了,什嘛be human being, real hero,这歌词是人写的么?还有那个什么love you, 真不如买下adele的someone like you的版权当配乐了。总之这个配乐每次想起的突兀感就跟刚吃完越南面条暖和着胃,再给你来杯二锅头继续暖,好像不让你鼻口喷血就力度不够似的。哪儿跟哪儿完全不搭边。
另外说本电影的暴力,尼玛,太血腥我,我都没敢看,看完怕把可乐都吐了。前一分钟还各种慢镜头无厘头亲吻,后一秒钟就几脚把人头踹成肉馅,ryan你是某国chengguan大学毕业的吧,这功夫了得啊。最nb的是,那纯洁无暇的妞kerry竟然看着这么血腥的画面不惊不逃,我觉得不管是正常男人还是正常女人,害怕不害怕就不说了,只要是人类,都得吐的哇哇的。可是⋯⋯反正真的太暴力了。可说到暴力,我也不是良民,没事就看看各种斗殴电影找找刺激,比如自己摔自己玩的搏击俱乐部,比如各种黑死的罪恶之城,比如各种血腥残忍变态的电锯惊魂,每一种暴力都有血腥之美,而这里的暴力全是血腥之腥。反正我真的觉得难得拍错的暴力能拍的这么离谱。
反正,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电影,我挤破乳头也想不明白!
《亡命驾驶》观后感(五):《时速低于60迈》
瑞恩·高斯林绝对是只妖孽,他那清澈的小眼神儿,加上嘴角一抹温和又内敛的微笑,绝对足以迷倒一片花季少女。《亡命驾驶》中和“高司令”搭戏的凯瑞·穆里根也是个尤物,金色短发、纯净的面容配上娇小的身材,你说谁能不想呵护这个单身妈妈?电影的用光极其讲究和大胆出新,越是白天的戏越是明显,让人觉得导演是在拿阳光当灯光用。片中的暴力场面趋于静态,高司令总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慢性子模样。这让我想起了同样是慢性子主演的慢性子暴力电影《心中的杀手》,后来再一深想,似乎高司令主演的电影少有角色不是个慢性子的,这也算本色演出之一种。我非常喜欢高司令在《亡命驾驶》中和穆里根儿子的对视,两个人心有灵犀一般用洞察了冷幽默的眼神默默交流,此情此景,让以标题取影的“标题党”们,会发现他们在这部电影中找不到期待的高速飞驰,而是完全相反的、低于60迈的缓缓滑行——这才叫真的酷嘛。
2012年5月3日
《亡命驾驶》观后感(六):正宗鐵漢純情
原文發表於無事生花
生於八○年代的孩子們,《落日車神》的鐵漢純情應當令你思念起九○年代的電影,那種浪跡天涯的羅曼蒂克曾幾何時已被眩目的特效和美漫英雄給染上僵硬的顏色,到了21世紀,還有哪部電影可以安安靜靜地失控?
《落日車神》片中這位身懷絕技的無名車手,沉默寡言,被感情和情節推著向前走,卻又懷著鐵漢純情,為了心目中的正義和愛情不惜兩肋插刀,該出手時絕不遲疑。整部電影裡面Ryan Gosling台詞和服裝都少得可憐,然而也正因如此,當他深邃的臉孔和蠍子夾克染上血跡時才讓人情緒得以燃燒得更快更狠。
高反差的光線和窗影、金髮美女、暗影中的硬漢,這可都是黑色電影裡常見的元素。然而很有80's味道的桃紅色字卡和College這首甜美清爽的電音卻將整部電影扯向浪漫不朽,Ryan Goslin熾熱堅定的45度側臉加上很復古的長長溶接,好幾幕都令我覺得引用舊時手法的sense極好。另外,不時穿插柔黃的光線和鮮嫩的色彩也成功描繪了硬漢細膩的一面:他不是逞兇鬥狠的混混,也不是見錢眼開的盲目之輩,他在臨演、修車、開車犯案幾份工作之間,粗礪的外在形象之下內心確確實實有這樣柔軟美善,獨屬Iren和Benecio這對母子的一部分。
車廠老闆Shannon笑他,只聽過搞人妻,沒聽過幫人夫還債的。對此車手照例不回嘴,他毅然決然幫助剛出獄的Standard,其實目的很單純,只想維護Iren母子的安全。在前往最後大魔頭Bernie的會面之前,他打了電話算是訣別:「和妳以及Benecio在一起的日子,是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沒有激情纏綿只有單純情感和電梯裡的那個複雜而深長的吻,這就是車手的鐵漢純情,也深化這個幾乎沒有台詞、像是城市裡暗夜幽魂的角色。
他對於暗黑世界的運作非常清楚,深知哪些是他可以撈的,哪些是他碰也碰不得的。片頭很精彩的開車協助作案就是他可以賺的,但是當鋪那一票,在Standard中槍斃命之後他就知道這是黑吃黑,只想及早脫身。接下來這段聯絡、電話、赴約、互探底細有夠好看,一直到最後Bernie死在停車場,車手留下屍體和那包錢,其銳利簡潔真的令人佩服為什麼導演尼可拉溫汀黑芬(Nicolas Winding Refn)會有北歐昆汀塔倫堤諾之美稱。然而其影片的動作情節,以及畫面調度,都很注重氣氛和情緒,這一點對我來說就比昆汀更浪漫也更富人味了。
例如電梯裡車手忽然回頭深吻Iren的那一幕,那是多麼灑狗血的慢動作!這一吻迸發了流竄整部片的車手柔情,又像是為接下來的肉搏火併揭開序幕,對於整部調子安靜冰冷的本片來說,這慢動作的深吻畫面都可說是穩穩踩在主要情節上並且畫龍點睛。又如車手戴上頭套走到Nino餐廳門口那一幕,更屬難得的靈光之筆。國內外評論都拿這個角色比《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當中的角色想和他人產生連結的特質,但有朋友說得更好,這真像是港片《暗花》梁朝偉剃光頭準備大幹一場之時的狂放與決心。
要是昆汀來做,應該是忙著讓角色講冷笑話或引經據典,唇槍舌戰一番之後忽然槍枝走火,其中一個人莫名其妙死掉之類的。他畢竟太愛電影,沒那麼多空閑愛人,可是尼可拉溫汀黑芬的幽默、品味,和溫度相形之下就很恰到好處。上述舉出的那兩幕都很有放手一搏的氣勢,還有意在言外的自信,堪稱是美麗的累贅。
另外,運用流暢的倒敘和插敘交相出現,讓整部電影的敘事乾淨爽利又保有迷人魅力。既不打亂整體情節的時序和觀眾基本理解,又能不時創造新的理解角度,為全片創造亮點。音樂好聽、氣氛牽引人心、男主角帥得要命(害我會想跑去看熟男型不型)、女主角可愛甜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部精彩的上乘之作,我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看完抱怨無聊。
《亡命驾驶》观后感(七):《亡命驾驶(Drive)》:爱屋及乌(IMDB250 TOP 107)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Drive (2011)
这是一部在2011-10-01日IMDB250榜单里排名最高的一部2011年新片,强烈的吸引着我观看。前天网上刚刚有了DVDSCR的rmvb版本,就赶紧下来观看。
电影讲述一个车手爱上一个女人后卷入的一场阴谋及复仇。一个特技车手有着高超的车技,他白天给电影做汽车特技,晚上则接送一些犯罪分子。车手搬入一个新地址,一个女邻居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们两人互相产生了好感,关系也变得亲密。一段时间后,女邻居老公出狱了,车手只得疏远了与女邻居的关系。出狱后的老公被几个黑帮分子毒打,这一切都车手看见。原来女邻居老公在入狱前欠了黑帮很多钱,偿还不起的情况下还不愿意继续帮助黑帮做事才遭到毒打,黑帮分子还会继续威胁他的老婆与儿子。为了心爱的女人,车手决定帮助女邻居老公干一票抢劫,还上所有的债务。可是,在行动时女邻居老公被遭到抢劫的人当场打死,并有一辆等待多时的车要抢回刚刚抢劫到的钱。车手用自己精湛的车技甩掉追逐的车后,发现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此时,抢劫时的另一位女帮手早已经将地址告诉了她的同伙,杀手马上就要来到。车手杀死上门的杀手后,回到自己工作的修车厂,准备为心爱女人的老公报仇。车手找到心爱的女人,说出了一切缘由并将追杀他们母子的恶徒打死,但是女人被凶狠的车手所吓坏。离开女人后,车手调查后,发现幕后操纵的人其实是修车厂的赞助人。也因为如此,修车厂的老板被赞助人杀死。看到老板的尸体后,车手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决心。车手依次杀死了与这件事情有关联的人。最后,他与赞助人在室外互相刺了一刀,赞助人死了,而车手受了重伤。车手勉强爬上车离开了,而女邻居再也没看见他。
作为一部在IMDB250排名如此之高的一部2011新片,本以为会有多出奇的情节、多么另类的故事、多么火爆刺激的动作场景,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披着爱情外衣的复仇故事,而且还是那种冤冤相报永不了的模式——不杀到最后一人不罢手。如此俗套的故事怎么能有这么高的IMDB评分,难道欧美人瞎了眼?本片的故事情节,简单概括就是一个车手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为了让她幸福,车手打算帮助她的老公,但出了意外之后要为她老公报仇的故事。从情节上来看,唯一出奇的就是车手爱的伟大,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爱女人也爱他丈夫,而且还愿意为他报仇。难道这就是电影获得高评分的原因,让我实在想不通。
本片唯一特别的是,拍摄手法比较独特。全片对白不多,大多采用无台词的静止画面或者慢镜头来表现情节,比如车手与邻居的邂逅、交往,车手独来独往的一些画面,以及那些抢劫、接送的场景。此外,电影还运用很多人物的特写来表现角色情绪,通过画面来表达人物的感情。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通过视觉构图造成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尤其在人物的一些造型上产生雕塑化的感觉,给整部电影塑造了一种灰色、冷峻的基调,让观众们体会到电影所要表达的孤独情绪。本片这种另类的表现方式,大概就是它IMDB评分高的原因吧。
此外,电影的主线情节是复仇,起因则是车手对女邻居的爱,这两方面人物的情感描写也都因为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法而刻画的比较细腻。比如车手与女邻居互相产生好感及亲近的过程,并不是通过他们之间的亲昵动作来表现,只是通过两个人浅浅的微笑、女邻居去找车手修车、互相帮忙整理家务等等这些含蓄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车手与女邻居在电梯里的情感变化表现的也很独特,前一分钟还处在热吻的状态,后一分就开始血腥的杀戮,并且以女邻居的惊恐与车手的意犹未尽做结束。在这个场景中,电影将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串联在一个场景中,表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骤然转变,还是同样含蓄的表现方式。
除了拍摄手法之外,电影的其他方面很普通,尤其是动作场面。没看电影之前,看着电影的名字就猜想很可能是一部有着激烈飙车镜头的动作片,谁知道我又错了。本片只不过是有那么几场追逐戏的黑帮爱情混合片,与动作片根本不搭边。全片追车戏屈指可数,片头的一场、甩开杀手追逐的一场和最后撞死黑帮合伙人的一场,总共就三场!这不是坑爹吗?!上了这个当,主要原因是那扯蛋的中文译名“亡命驾驶”;次要原因是电影的预告片,所有精彩的追车戏都浓缩在几分钟的预告片里了。看完这部电影,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两个道理,一是中文译名不可信,二是电影预告片不能看。
本片还有几个地方值得提一下。一是电影的音乐,采用了很具有动感的歌曲作为影片过场之间的串联及背景音乐,即好听又表现了车手酷酷的生活状态。二是,电影的光线使用,大部分场景都是暗色调,只有女邻居出现时是明亮的色调,通过这些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女邻居带给车手的感觉——光明与生活的希望。三是,电影的露点镜头。编导特别在一个场景中放置了很多全裸的女人,并且故意将主要人物放置在背景,而将露点的次要人物放置在前景!这不是要故意突出表现没穿衣服的女人嘛!这纯属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编导想要用这个场景吸引眼球?
演员方面,都是熟面孔。Ryan Gosling扮演者男主角车手,对于他没什么感觉,演技也感觉一般。Carey Mulligan扮演者女主角,她在本片的戏份有限,只是露了几个笑容,表现几个恐惧表情,属于花瓶角色。Carey Mulligan的那张娃娃脸我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明明像一个小孩子似地女人扮起母亲来,看着就是别扭,而且她短发的模样也没有长发漂亮。Ron Perlman在本片扮演了一个坏蛋,他不就是地狱男爵嘛。大胸女Christina Hendricks扮演了一个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女,看来再火的美剧演员参演电影也只能是配角。还有,Christina Hendricks的大胸竟然可以穿上又高又细的高跟鞋,好辛苦啊!
总的来说,一部让我很失望的电影,果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片不能说是烂片,但是IMDB评分虚高,在IMDB250排名里200名以下才合理,排名下降指日可待。
Carey Mulligan
Carey Mulligan
序列:0571
亡命驾驶.Drivesc.2011.DVDscr-RMVB-深影字幕组
2011-10-03
《亡命驾驶》观后感(八):《亡命驾驶》:厚重的孤独,我的世界鲜有人迹
典型的作者电影,无处不在的长镜头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让淋漓的剪辑也显得如此静默,导演对冷酷的暴力美学的完美驾驭,和电梯里那场恶斗前宛如处子般安静唯美的镜头,无不透露出闷骚到极点的文艺青年范。
男主高斯林在片中的台词极少,大量长镜头里,他叼着牙签,本应该一副玩世不恭的画面,他却一言不发面无表情,毫无多余肢体动作,游走在洛杉矶的绚丽的夜色中,灯光交错,却如此安静,这样的安静,甚至让我怀疑他连呼吸都摒弃了。
同是文艺青年的大妹子穆里根依旧艳惊四座,在柔和分明的色调下,那双动人的双眸将这如画的镜头定格在男主高斯林鲜有人迹的内心,让高斯林从此踏上无私卖命的活雷锋道路,越走越远,暴力,在千呼万唤中由此展开。
自古以来阴郁的男人不是有童年阴影就是命犯天煞孤星,所以不管表面上是文质彬彬还是弱不经风,都注定了不是好惹的角色,在厚重的沉默和孤独中爆发的高斯林,让坏蛋屎血尿并溅,终偿恶果。
《亡命驾驶》观后感(九):俗套故事的新鲜尝试
法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19日,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美国影片《亡命驾驶》亮相。也许是10天艺术片的无止境摧残,影院内的媒体记者们已经对所谓的艺术大片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而《亡命驾驶》凭借观众熟知的故事,新鲜的镜头感,以及出人意料的暴力迎来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如果前10天人们看电影是为了工作的话,那么看《亡命驾驶》则是一次难得的全身心的放松。
影片《亡命驾驶》的故事可以说是观众们烂熟于心的,低调的车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在做好莱坞特技演员之余,也为犯罪分子逃跑充当运输人员,以此打打零工。在遇见了女邻居艾琳之后,生活发生了变化。艾琳的罪犯丈夫卷入了一次黑帮的内盗行动被灭口,车手为了拯救艾琳和她的儿子,不得不只身于黑帮分子周旋。
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以《末路狂奔》系列影片成名影坛,可以看出来导演对于台灯和路灯的热爱,全部移植到了本片中。从影片第一个镜头开始,橘黄色的灯光便一刻不停的在车手脸上划过,这种高调的打光手法也贯穿了影片始终,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物的形象显得十分温暖,清新味道十足。
就在人们沉浸在这种北欧独特的视角时,从抢劫银行出现血案开始,暴力元素不期然暴露于银幕之上,《广告狂人》女星克里斯汀•亨德里克斯的美胸在片中毫无用武之地,用自己的“被爆头”给观众们带来了影片第一出肾上腺素狂飙的体验,彻底颠覆了电影中美女“胸大无脑”的概念。其后导演又在众多小清新镜头中突然插入鲜血狂飙的杀戮镜头,让观众在温情和激动中慢慢冲向最后的高潮。
文艺小生瑞恩•高斯林在片中的表演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酷。高斯林饰演的车手在影片中低调到连名字都没有,更不要提丰富的表情了。与在车上冷峻的脸庞不同,当高斯林与艾琳和孩子在一起时,淡淡的笑容竟然灿烂的像窗外的夕阳,导演甚至大胆的让二人对视一分钟左右而什么也不做,将前戏做得悠长饱满。
影片虽说叫《亡命驾驶》,但事实上追车戏份仅有三段,最长的一段不过5分钟,不得不说导演此举的睿智,毕竟好莱坞经典追车戏比比皆是,与其烧钱拍摄并不一定出彩的追车,倒不如将摄像机放在车内多拍拍高斯林的侧脸增强人物魅力来的划算。追车不足的部分,尚有多段暴力戏份弥补,导演的算盘打得十分成功。
最后不得不说片中的音乐,充满了个人味道,虽然有时与画面不太协调,但是应该能让观众因为美妙的歌声而为此网开一面。
影片《亡命驾驶》是丹麦导演雷弗恩闯荡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个性十足的画面和新鲜的镜头感将一个俗套的故事演绎的活力十足,希望导演能保持目前的状态在好莱坞大道上一路前行。
《亡命驾驶》观后感(十):音乐、打光、暴力、情节
这部北欧导演在好莱坞拍的犯罪动作片有别于一般好莱坞片的气质。主角瑞恩·高斯林长相不赖,但完全不走偶像路线,要么拍复杂背景的电影(比如《总统杀局》),要么拍风格独特的电影,比如《亡命驾驶》,本片中作为主角甚至没有姓名。他在这些片子里基本是内心血雨腥风而外表淡定冷静的风格,表现也不错。女主角凯瑞·穆里根,好甜好静的妹子,感觉也不错。这两个人在极其压抑的逆境中的作孽的感情令人唏嘘。
一个个说特色。首先是音乐,许多是声乐,歌词非常清晰,吐出了镜头前角色的心声,虽清晰但十分飘渺,完全没有喧宾夺主,融入了影片当中。
再者是打光,片中好多黄昏般平行侧光,就像在北欧常见的太阳悬于地平线上的感觉,和大多数好莱坞片的风格明显不同,有一种出世的苍凉感。
然后是暴力,本片的暴力也颇有创意,创意的暴力必然有些血腥,但绝非以血浆为卖点。比如电梯里把人头踩烂,握手顺便把对方手臂大动脉整个划开等等…
最后是情节,情节是有点说不过去,虽然看似紧凑紧张,但是回过头来一想,男主要是不卷入整个事件,除了他和女主没机会接吻然后被撞车被追杀被捅刀子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改变,该死的人还是要死,哦,还搭进去一个修车铺老板。
挺好看的。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