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兄弟》影评10篇
《宇宙兄弟》是一部由渡边步执导,平田广明 / KENN / 加藤将之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宇宙兄弟》影评(一):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宇宙兄弟》
中国出不了《宇宙兄弟》,原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中华文明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
最近看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后,忽然想到。
中国文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对于终极的问题不敢兴趣,关注的是现世的生活。
历史上,印度最受尊敬的是吃大蕉叶,每天盘腿打坐的神秘主义者,日本是武士阶层掌权,欧洲的是王公贵族,中国则是官员,直到现在中国仍然是官本位的国家,虽然换了个名字叫公务员。
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的特色,东边是太平洋,西边是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北方是大沙漠大草原,位居整个欧亚大陆最西端的,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前,欧亚大陆大多数征服者难以抵达,这决定了中国长期孤立状态,在东北亚自己的小圈子里称王称霸,唯我独尊,对于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
一个自我压抑、自我审查、自我设限的国家,从来只有一直默默忍受的顺民状态,或者突然爆发的暴民状态,少有和平理性的公民状态。这种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禁锢对于动漫这种创意产业太致命了。
《1500年前的世界》这本书,其实都是常识,但是变读边觉得脑门冒汗,也许是自己太久没有从上帝视角俯瞰过地球了,看这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 。
刘慈欣给新京报写了一篇《200年后的世界》,是父亲节作为父亲写给女儿的信,畅想人类在未来解决了疾病、死亡、工作只是一种休闲的方式——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吗?(不是现在的臭大街的政治体制,是马克思当年幻想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不是按劳分配而且各取所需的世界。)其实科技已经趋向那个方向了,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然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掩盖人类在思想与制度上的差距。
美国的民用航空公司都能发射火箭了,日本也从民间竞聘航天员了,“宇宙飞行士”真棒的名字!航天员,和公务员这差不多,死硬呆板。和中国的航天员一样,也是体制按部就班生产出来的。
制度有多么重要!在一个好的制度下平稳发展的正常社会,能养育出制作那么棒的动画片的作者,而不好的制度呢?甚至到建国60多年,甚至198X都过去24年之后,还得反复讨论宪政到底要不要!
《宇宙兄弟》影评(二):久违的热血番
虽然这是年番,不过还是想写下自己的感想。
早在四月新番简介的时侯就锁定了这部动画,看看四月乃至之前的大部分动画吧,除了卖萌就是卖腐要么就是卖肉,就连渡边大神的《坂道上的阿波罗》也充满了浓浓的基情,而这部动画则完全是靠扎实的故事基础以及过硬的设定来吸引观众,我知不道这番有多少人追,也许不会像F/Z那样的话题大作引来这么多关注,也不会有白熊咖啡那样逆天的声优整容,在画面上也无法和京都的《冰果》比拟,不过这部动画却有着其他动画也是近几年来岛国动画缺少的东西。
那就是励志与热血。
在《钢炼FA》完结之后,印象当中就没有一部能够吸引我的jump系动画,勉强撑起热血动画的也只有那些从我尚不知基为何物的年代开始播放的OP银魂之流,而如今在这个腐女称霸宇宙的氛围下,能出现这么一部大概只有专注搞基20年的人才能基起来动画是多么不容易,这么不美形的人设这么猥琐的大叔你丫都能基那我只能说:这病,得治。
故事大概就是说两兄弟为成为宇航员的奋斗史,两兄弟一个猥琐一个天然呆,动画是以猥琐哥哥的霉运史展开,虽然很猥琐,而且还有颗时刻吐槽的心,看见美女就两眼放光,不过对航天的热爱确是无人能及的,弟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个猥琐大哥的帮助鼓励互相竞争下才先于大哥成为的宇航员,不过老哥就比较倒霉了,几乎就是失意中年人的典型,不过失意大叔也有春天!为了实现小时与弟弟的约定义无反顾的参加了宇航员选拔!
虽然结果肯定是能选上,不过过程中的热血以及笑点才是动画的亮点,没有黄段子,也没有什么生离死别,甚至还能学到一些航天的专业知识,动画中的危机可能是现实中的你我都会遭遇的情况,这才是最能打动人,而那个猥琐大叔就像所有普通人的写照,只不过他愿意重拾儿时的梦想,为了给弟弟做一个真正的表率(虽然似乎弟弟一直比他厉害。。。),平凡真切的亲情,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不清楚后面还会出现什么话题大作没有,不过这部动画几乎就是我认定的2012年最佳番之一。毕竟现在愿意能静下心来讲好一个故事的动画太少了。
--------------------------------------------------------------
顺便说一下这部动画的几首歌,两首OP都很热血,从“哇~~”变成了“嗷~~~”,OP2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太有爱了,ED两首都很好听,旋律和歌词都太棒了,很期待后面的OP会不会出一个什么样的节奏最摇摆什么的。。。。
《宇宙兄弟》影评(三):可惜是故作矫情了
兄弟俩的名没记住,也懒得翻来看了,以下就直接称哥哥、弟弟了。
哥哥作为车辆设计师获过金奖,可谓才华凛然。至于被开除真是自找的。但即使被炒了鱿鱼,凭着自己的设计能力,要去哪家公司不是轻轻松松,怎么可能会被老板黑的没有活路,即使如此他甚至可以换个名字重新开始。虽然作者或是导演用了很多试听技巧让哥哥看起来确实很囧,但事实却相反。
弟弟,作为日本登月第一人将会被写入史册。不过宇航员之所以稀有珍贵,是因为要成为宇航员有最重要的两要素——极好身体素质和超高的幸运值。可以这么说,宇航员如同演员一样,片子的好坏最终重要的是导演,编辑而演员只是恰巧在一个被捧起的位置上接受观众的掌声与鲜花。
一个一流的汽车设计师比不过一个普通的宇宙飞行员?一个脑力劳动者憧憬一个体力劳动者!作为故事的煽情核心的兄弟两人成败的对比其实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的。
关于梦想,孩童时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履历的增加,大多会变得愈发遥远,在少年漫画中这些多被看成是逃避和对现实的妥协。但是这种孩童的逻辑到了真实的成年世界却有了不同的解读。我不是说成年就变得没有梦想,变得很现实,而是说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梦想并没有真实的形态,是萌芽的梦,只有当梦有了真实的姿态时,才能称其为梦想或者叫做理想。所以哥哥啊,不要对小时的约定耿耿于怀,应该像一个真正成熟者一样去追寻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天地吧!
其实片子有一个最让我奇怪之处。宇宙真的这么有吸引力吗?在我看来哥哥更多的是被自尊所迫而并非是出于对宇宙的向往而要成为宇航员的。然而这个自尊来得也挺蹊跷的,
《宇宙兄弟》影评(四):直面梦想的勇气
4月已过去一半,随着几场春雨的吹打,路边的绚丽的桃花终于从树上落了下来,化为大地的一部分。
我们会记得桃花美丽的瞬间,但我们自己呢?
尚幼的六太和其弟弟日日人约定成为宇航员,哥哥去火星,弟弟去月球,而多年后日日人即将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日本人,而成为汽车工程师的六太却用头槌(齐达内吗- -!!)顶撞上司而被公司开除,成了无业游民,整日为了找工作而奔波。
一心想赶在弟弟前头的六太,被日日人 赶在了前头,心里只有无奈
而在六太消沉的时候,收到了弟弟南波日日人短信,想起了小时候跟弟弟一起约定的要成为与宇航员的梦想
今年4月的新番《宇宙兄弟》 ,不同于那些一般的作品,里面没有驯幼染没有倒贴的优等生,甚至连主角都不是高中生,而是一个刚刚被炒鱿鱼的31岁的中年大叔,用《银魂》的话说,就是“madao(废材大叔)”
但就是这样一位madao,说他履行和弟弟的约定也好,说他走投无路也罢,开始了他成为宇航员的漫漫长路。
整部作品还没完结,确切的说是只出了两集(- -lll)
但短短的两集就仿佛看到了往日的自己
见鬼,那个小鬼竟然和自己是一个名字
我的朋友们,有一天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伙伴中有一个人成为了自己曾憧憬的人时,你自己会不会泪流满面
日日人就是“那个人”,而六太就是自己
然后有时候自己就会心里想:如果那时自己怎么怎么样,也许就会不一样什么什么的
然后你就会看着自己的工资卡望着自己贷款买来的房子千辛万苦忽悠过来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垂暮的父母之后心里想: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呢,都过去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云云。。。。。。
单单缺少勇气,那个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恩,很少人会有
所以,那个30多了还在追逐自己梦想的大叔的身影,着实让自己感叹不已
面对他的努力,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直面自己曾经的梦想,但肯定的是至少自己不会逃避它。
《宇宙兄弟》4月的良心番
《宇宙兄弟》影评(五):最初的梦想
Curiosity登陆火星后不久,一家水果公司开始发售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台手机,好像叫爱蜂窝。这部手机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越当年发射阿波罗登月时NASA最NB的电脑,造价却不及某国帝都一平米房价的一半,实在是性价比超高,虽然大部分买这部手机的人只是用它去刷微博或者发射愤怒的小鸟。
尽管Curiosity,远不如那部手机受欢迎,但是它拍摄的影片回到老家后,仍然引起一片沸腾。“拍这部影片,成本平均到每个美国人不足七美元”导演这么说。据说那天到了很晚的时候,因为大量网络用户试图浏览最新的火星照片,导致了NASA的网站瘫痪。不过估计这里面应该没啥来自某国的请求,因为那里的人们都在一个叫12306的奇葩一样的网站上排队呢。
Curiosity忙着在火星拍大片时,六太大叔正拼搏在去月球的路上。失业、未婚、无房无车,作为一个屌丝,很合格;而就是这样的大叔,在燃烧起自己,去追逐最初的梦想时,居然能绽放出如此灿烂的火花,吸引了如此多的目光,实在让像我一样掉进现实的泥潭,再无法实现最初的梦想的屌丝们唏嘘不已。羡慕嫉妒恨外,是否能想起儿时的梦想?
1970年,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 给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写信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Stuhlinger 很快给 Jucunda 修女回了信,这封信这样结尾: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宇宙兄弟》影评(六):笔直前进
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呢?
“之后的二十年,他一心仰望天空,将宇宙当成唯一目标。”这样的日日人,最终站上了月球表面,经过五年的宇航培训,和二十年心无旁骛的努力。
同样的事情,让我想起常昊。
小时候喊着,“目标是 打败全世界”的常昊,如今也的确成为了站在世界围棋巅峰的男人。
这样的人,还有那个帅到逆天人生外挂无数的曼彻斯特教授Brian Cox。
大概是在《大阳系的奇迹》的某一集中,他坐在开到荒芜人迹之地的小车里,拿着科普小册,指着前方一个白色建筑的天文台说,小时候我在家看到这本小册介绍的这座天文台,当时候想酷必了,我以后一定要来这里,在这里工作。而现在,我就在这里和这里的科学家共事。
从他充满热情介绍着宇宙的小眼神中,你能读懂他生命的热度和激情。小时候的愿望对他来说,不是梦想,是现实。而他真正享受这种现实,并不仅仅是快乐,而是一种无法撼动的理所当然。
小时候因为什么契机而单纯地期待着的梦想,在此后的岁月里毫不动摇地朝着那目标前进,像“绝对领域”一样,既毫不怀疑又不愤世自封,以坚定又开放的姿态果敢又沉着地迈进,最终毫无悬念地来到梦想之地,站在小时候遥望的闪光处。
“真高兴啊。接下来,从这里开始真正人生吧~”大概理所当然地这样想着。
其实,实现梦想,也许并没有那么困难。
如果你的目标是从A到B,那么,只要从A出发,一直朝着B奔跑,就一定会到达。难道不就只是这样而已吗?
只是一定要确定B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别人期望你去的地方,或是仅仅是可以获得掌声有锦带和欢呼的终点。
确定想要到达的B点,在自己所立之处和B点间划一条直线。一心遥望目标前进,遇到高山就翻越,遇到险滩就涉水,这种努力,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然而,我认为“以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为前提地依赖别人”,这种平衡也至关重要。
归根到底,是相信。相信世界,相信伙伴,相信可以相信的部分。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自我,是接纳,是开放,是轻松,而不是封闭和排斥。真正的自我,不是孤立,是融合。
不是要抗拒世界,不是要和世界为敌,不是要抛弃世界。相反,是能去开诚布公地谈判,去坚定可以相信的美好部分。
勇敢来自于相信,而相信来自于健全开放的自我。毫不怀疑地相信自我,才能脚步轻盈地迈出向前的步子,才能笔直地一往无前地达成目标。
火箭轨迹不会绕远路,也不会后退,只是朝着笔直前往宇宙的道路前行。
《宇宙兄弟》影评(七):我还是喜欢动画版啊
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真人版在日本的放映,结果是跟国内的宇宙兄弟爱好者一起看的下载版。即使隔了将近半年,依然抵不住动画版部分剧情在真人版里泄底。不过反正我漫画也看过了剧透什么的对我无压力……但是真人版的改编真是令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考虑到动画的进度,又不能提前说出来影响其他同好的心情……在这种纠结的考虑之下,一直拖到了这周。41话,基本上真人版的剧情就到头了。那么,我现在就算把想说的都说出来,也不会误伤到谁了吧。
首先说说真人版。我们必须承认真人版也的确很良心,制作精良,演员阵容高还原,还找来了传奇宇航员助阵,发射场面也不惜工本,没有愧对NASA协力的字样。但我觉得这些对于宇宙兄弟来说只是皮毛,在将近一年的追番过程中,支撑我们一直没有弃番的,不光是那些视觉冲击。我特别不满的是编剧对于若干关键情节的改动,这种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前后人物关系和剧情走向的问题,非超一流的剧本家是无法做到改动之后还能自圆其说的。我在很多真人版的评论里看到“日日人在坑底想起六太的场面好燃我哭了”,当时就觉得心情复杂。因为真人版的剧情改动,导致燃度和打动度不及原作漫画的1/10好么!看真人版就哭的话那看漫画岂不是要哭到气绝看不下去了。
我不知道到底是谁一开始决定策划真人版电影的,但是肯定的一点是,真人版电影2个多小时的长度,绝对不够忠实展现原作剧情的流程。而原作剧情你可以说它进展缓慢,但各种伏笔和铺垫都有意义,盲目删减之后只会让剧情变得突兀和违和。我可以理解编剧决定扬长避短把整个片子做成好莱坞式的热血科幻动作片,但原作本身又没有那么动作……特别是全片的后段,随着改动的幅度越来越大,需要圆回来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总觉得编剧开始自暴自弃,整个改编就处于了暴走的状态。这就好像为了所谓的新时代的观赏要求把波洛改成身高180的帅哥并且把推理改成硬汉警匪片,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好看是好看了,可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啊。而且这次的改编还特别的半途而废,以至于无论是新观众还是原作粉丝都无法讨好。
首先和原作境界差距最大的还要数月球遇险的段落。电影版里六太是在第三次考试的中途接到这个消息的。听说日日人遇险,六太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强抑心中痛苦继续考试,在考试结束之后对着月亮狂奔一边哭一边喊“你这样我没法去救你啊。”煽情是煽得足够,但是电影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煽情来得又突然又强烈,好像是原本估计了泪点但是之前都没用上于是一发全部攒到这里似的。但这煽情又特别悲惨无力,和之前充满正能量的剧情完全是一个180度的转弯。但原作里,六太已经成为了JAXA的候补宇航员,是作为内部人员提供意见的。而因为他对日日人性格的正确把握,直接影响到救援行动的成败。(对不起这里稍微有些剧透)漫画里当日日人最终脱险之后与六太连线:“弗莱迪告诉我这次是被三位宇航员所救。第一位是布莱恩·J,第二位是冷静正确地指挥的吾妻,第三位是指出了正确地点的宇航员南波六太。你马上也要成为我们一员了”这是原作里日日人第一次以宇航员的身份承认自己的哥哥,而且更重要的是六太并不是什么都做不到,而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事实上登月任务并不是只有宇航员们孤军奋战,地面指挥台,进行支援探查任务的其他卫星指挥人员,乃至JAXA和没有在任务中的宇航员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一点是真人版没有能够表达的。漫画里当我看到上述的那一句时,虽然画面上轻描淡写,但是积蓄起来的情绪在那一刻触发,完全被这对兄弟之间毫无条件的互相信任而感动。
但真人版里没能传达这一点。因为这时候六太还没有成为宇航员,他还在三次封闭试验里;而且吾妻这个人物也被删掉了。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兄弟之间好像精神感应一般,日日人就神奇般地获得了力量,站起来扛着达米安继续走了,然后就是片尾“奇迹般地获救”,整个剧情变成了唯精神论。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看了原作就很明显,原作中的危机,无论是循环水故障还是氧气瓶破裂,都是实打实的危机,在月球的场景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靠精神论撑过去的。但是时间不够了线索也不够,于是编剧就只好打马虎眼糊弄过去。对于这样的剧情,我能说的感想只有“我裤子都脱了你让我看这个,好意思吗”。
第三次试验的改动也是槽点满满。当然C班本来就是可有可无,但是A班和B班本来就是进行对照的,最后放到了一起。以六太的性格,如果他在B班其实也是可以起到中和剂的作用的,但是在A班的成员中,每个人的性格都被放大了,因此第三次试验的那几集虽然节奏缓慢但并不乏味,我们看每个人的背景故事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绿卡的剧情,包括六太对芹夏的误会和六太自己的绿卡,都十分符合每个人性格的特点,并且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不然的话整个试验的确会气氛过于压抑。反观真人版,拿到绿卡的是六太和健治,然后这一对好基友就开始互相纠结……这真是为了戏剧冲突而戏剧冲突,但是这跟人物性格就有些对不上。不过其实在真人版本身也没太大问题,因为健治和芹夏等人都是到这时候才突然冒出来的,之前我们连想要了解这些角色都没机会,因为引出这些角色的第二次试验的戏也大大削减了……
总之对于宇宙兄弟这种漫画两话能改编成半小时动画而且每回都燃点泪点笑点一个不缺的剧情,想要浓缩成2个小时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原作的节奏把握是一流的,每个让人眼泪决堤的瞬间之前,必然是长长的充分的剧情铺垫和气氛渲染,这样在达到需要煽情的段落时才会不觉得突兀生硬。但是电影版时间上的先天不足导致这些铺垫和渲染都被当作可有可无的闲笔牺牲掉了。其结果就是铺垫不足,人物特别是配角性格平面,煽情靠哭,观赏的时候总觉得隔了一层。动画版我可以毫不吝惜地给出90分,但是真人版真的只能给个及格。同时还得不遗余力地向看过真人版觉得一般的人推动画版,这实在是太累人了……
《宇宙兄弟》影评(八):笔记
#2 金子·莎朗:「吹得不好没关系,旋律弄错了也不要紧,第一步是吹出声音」「不吹出声音,音乐就不会开始」
#7 南波日日人:「去宇宙不是你的梦想吗?不要放弃啊!」「如果能完全放弃,那种东西就不配称为梦想!」
#8 田沼:「在重要的宇航员审核过程中,请你不要夹带个人感情」,星加正:「叫我不要夹带个人感情,那麽让电脑决定就好了」「让人来审核,重点不就在于人有感情?」「我想要与南波一起工作,所以我推荐他」
#8 史密斯爷爷:「不要怀疑,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11 南波六太:「虽然我不想死,但是我更不希望去宇宙的梦想尚未达成前,就浑浑噩噩的死掉!」
#14 福田直人:「忘了自己的年纪吧!我的梦想一直都没有变老呢!」
#15 星加正:「只要能说服其他人,胡诌也会变成事实」
#18 古谷靖:「没有比猜拳更公平的方法了」
#20 金子·莎朗:「犹豫的时候,一昧的想着怎么做才正确是不行的」「不要用脑子去想,你的心最清楚你想要什么」
#23 手岛有利:「我宁可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不愿放弃...我真正想要做的事!」
#24 南波日日人&南波六太:「实际亲身体验,学得比较快」
#25 南波六太:「人啊,是一种无法违抗本能冲动的动物」
#25 南波六太:「人啊,是一种无法战胜气候的动物」
#27 布莱恩·杰伊:「根本不需要死的觉悟,需要的是活下去的勇气」
#27 南波六太:「还会有什么情况比跌倒更难堪呢?」
#31 南波日日人:「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这种事,可是没关系,只要它存在于我心中就够了」#31 南波六太:「火箭的喷流没有岔路、没有捷径,也不可能倒退,只能一直线的衝向宇宙」
#31 丹尼尔·杨:「你知道『天空』与『人生』最大的差别在哪裡吗?天空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可是人生是自己的」「人生...是可以操控的」
#32 吾妻泷生:「这里有这么多人围绕着我,却没有人真正的了解我...」「现在的我,才是孤独的」
#35 真壁贤治:「我愿意把一辈子都奉献给现在这份工作吗?我可以毫不犹豫、抬头挺胸的说出口吗?『这是我一生的职志』」
#35 真壁贤治&真壁由纪:「就去试试看吧!总比不去尝试来得好」
#39 茄子田茂男:「『人』这个字并非是『相互扶持,才能生存下去』的意思,而是『有了底下的支持,人才能立于众人之上』」
#40 布莱恩·杰伊:「你认为天堂与地狱如何?」,南波日日人:「我觉得天堂与地狱两者都不存在」「因为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只有在你活著的时候才能思考这个问题」
#43 佛莱迪·萨坦:「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不可以失去理智」
#46 北村庆:「我该怎麽决定自己的未来呢?」,北村绘名:「做你想做的事,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事会让你废寝忘食」「只要找到一件,那就够了」
#51 新田零次:「如果有人觉得『这世界上没有我容身的地方』,因此把自己封闭在小小世界」「这种处境,才是让你脱壳而出的原动力」
#51 新田零次:「如果留在原地不动,就跟路边的石头没两样」「只有不断前进的石头,才会发出光芒,才会成为流星,也就是『有生命的石头』」
#55 南波六太:「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其实也没差多少」「有没有抵达终点才是最大的差别」
#56 南波六太:「使用最好的材料,做出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东西」「但是,了解并跨越失败,做出来的东西,才叫做好东西」
#58 南波六太:「认真的失败是有价值的」
#58 文森·波尔德:「那你没有敌人萝?」,南波六太:「不,不能说没有」「我的敌人,其实就是我自己」「百般妨碍著想要去宇宙的梦想,不断扯后腿的...」「到头来是我自己」
#59 文森·波尔德:「人生是很短暂的!」,皮可·诺顿:「对于提不起劲的事,我可没多馀的精力浪费在上面!」
#63 金子·莎朗:「当每个人的愿望集合起来,变成『大家的梦想』时,就一定会实现」
#63 金子·莎朗:「如果你在某个瞬间,听到了胸膛里发出无法抑制的响亮心跳,请你相信,那就是你的梦想」
#64 南波六太:「莎朗阿姨,我是个在重要时刻派不上用场的废物,这句话的英文要怎麽说?」,金子·莎朗:「虽然不是照著六太你说的直接翻译,不过有个更简单的句子」「It's a piece of cake.」
#65 新田零次:「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
#66 丹尼尔·杨:「要『前进』还是『停下脚步』,决定权都在你的手上」
#67 南波六太:「是我自己办不到,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
#72 杰森·巴特勒:「要完全掩盖一个谎言,可是很累人的」
#73 南波六太:「我们谈论的是新事物的创造,一开始不管怎麽说都是设想...对吧?」
#77 伊凡·托尔斯泰:「做不到的人就算在脑袋里喊再多遍『我可以』『我做得到』,也累积不了任何经验」
#78 伊凡·托尔斯泰:「重要的是获得『我做得到』的经验」
#82 尚恩·马高万:「如果不放出豪言壮语,就无法实现伟大事业」
#82 文森·波尔德:「没有危机感的人是不会成长的」
#84 南波六太:「我决定不再考虑将来的事,虽然我也明白,但到头来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啊!」
#84 南波六太&真壁风佳:「挑战不可能吧!」
#88 布莱恩.杰伊:「在对我们这些死人与神明求助之前,先看看你的身边吧!」#88 南波六太:「宇航服是我们的同伴」
#99 文森.波尔德:「要把训练当成实战,而实战当成是训练」
《宇宙兄弟》影评(九):讓你愛上宇宙
純粹為勵志而勵志的故事無法打動人,真正動人的是主角為了夢想而奮鬥的過程,但如果這個夢想無法激起共鳴,光靠主角一張嘴成天高喊「為夢想而奮鬥」是沒有用的。好的勵志故事,就是讓你和主角一樣愛上他的夢想,
從一開始的主角設定上,六太這個人物就已經擺脫了早年日漫熱血單純天真又擁有與生俱來的才能的範式,觀眾自己還天真幼稚的時候自然對這種設定喜不自禁,但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明白七情六慾的複雜多變,然後感受到六太這種人物性格的親切和實感。廢柴大叔近年來已經慢慢成為日漫中較受喜愛的一種主角了,「宇宙兄弟」為了讓觀眾體會普通人也可以實現夢想,才給了六太一頭搞笑的捲毛,一張其貌不揚還帶著鬍渣的臉,無時無刻不在內心對自己說話,批評自己又讚頌自己,懷疑自己又給自己打氣,暗自評價周圍的人又為他們擔心。實際上仔細想想也會明白,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光憑人品運氣根本不可能成為宇航員,不論是機械設計上的過人才能、解決難題的獨特思路,還是明察秋毫的觀察力、體諒他人的移情能力,六太都絕對是個超人。作者通過弟弟日日人的存在淡化處理了這些才能,然而就算沒有日日人,以作者準確而寫實的創作風格,也完全可以完成一個令人感動的以夢想、友情為主題的勵志故事。
六太和日日人的雙主角設定,讓這部動畫上升到另一個水準。他們都是現實中可能存在的人物,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從月面事故、驚恐障礙症一系列事件,就可以感受到日日人即是個偉大的宇航員,也是個活生生普普通通的尋常人。實際上,每一個在故事中出現的人,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而不再是一種為主角成功鋪平道路的陪襯(雖然事實就是這樣,但作者是認真思考了每一個人物背後的故事),不再是用完即棄的棋子。大好人真壁會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夢想而在與好友六太的競爭中顯示出銳利的一面,六太的暗戀對象超級吃貨芹夏也會為了大半夜肚子大叫而難為情,相反,很多看似冷酷的人物,其實內心又是另一番熱情的景象。故事中沒有太多的濫情,遇到困難也有無法解決的情況,這種時候不會出現完全不合理的驚天逆轉,而是展現人物如何像普通人般面對這些無解的情況。NASA高層非常合理地判斷棄用日日人,六太也不會因為正式班組發生奇怪的意外而提前前往月球,配角真壁、伊東、新田、福田等,在最後也都有節制地安排了合理的發展。除了上述特點以外,笑料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六太內心那些無聊但又真實的小算盤,引起了共鳴,活寶爹媽的「娘波」、「哇修伊」、俳句等等也讓人笑得多次缺氧。面對「作為宇航員是否有死的覺悟」的問題,六太在肯定回答之後也坦言自己大概會到最後一刻仍在爭取繼續活下去的機會。這些都是我特別喜歡「宇宙兄弟」的地方。它讓你體會到了真實生活的可愛之處,它讓人更熱愛和珍惜生命。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親情、友情、愛情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夢想來串聯,那就是對月球,對宇宙,對未知領域的嚮往。相比其他角色來說,其實南波兄弟宇宙夢的起源是最扯的——UFO,但是作為幾歲的孩子,這卻是最正經不過、而且最單純的動機了,那就是對未知、神奇、耀眼、高遠的東西的嚮往。隨著年齡的增長,作者又通過莎朗博士的月面射電望遠鏡項目將六太的夢想具體化。其他類似的情況包括真壁期望逃離枯燥死板的工廠衝向廣大世界的心願、艾迪和布萊恩的兄弟登月夢、芹夏在真空環境研究治愈父親疾病的目標等等,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對現實的突破,對未知的追求,而要達到這些偉大的目標,統統都要經過長期而極其艱難的訓練才有希望達成,並且所有這些努力並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還有會生命危險,所以宇航員身上都帶著那種理想主義殉道者的輝光。整個故事以非常寫實認真的風格,輔以靈活的節奏變換,輕鬆地讓人融入其中,體味擁有夢想的生命激情,漸漸地和故事中的人物一同展開了對宇宙的嚮往,我想,此即「宇宙兄弟」最成功的地方了吧。
大概很多人看過「宇宙兄弟」後都會想,假如自己在童年時代看過這部動畫,會不會也想當宇航員?然後,要如何才能當上宇航員?接著,就會發現,原來在中國,宇航員的選拔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那並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而進入的領域,要進入中國類似NASA,JAXA那樣的機構基本都需要軍方背景,海陸軍都不行,必須空軍。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等西方國家拒絕在宇航事業中與中國合作并分享成果的原因吧。在中國想要實現自己的一個夢想,就不得不做非常非常多你沒興趣也不願意做的事,單純地走自己的路是不可能的。這種現實的殘酷也讓身在中國的觀眾更容易愛上「宇宙兄弟」吧,它讓更多人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平等,什麼才是真正的夢想。
《宇宙兄弟》影评(十):故事还在继续
故事还在继续,每集都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状态,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赞的动漫了。
然后就想到六太羞涩的表情和着实很骚的内心独白,情节上时不时的倒叙,还有各种很精心很入微很入味的刻画。。。
于是我就想到当年那个同样捧着一大本关于探寻宇宙奥秘的屁大点的孩子,撅着屁股趴在床上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不是有问题,还有那最最憧憬的旅行者号,那一切一切关于远离地平线,远离大气层,远离我所站在的地球的故事
突然记起来曾经有同学问起我,说工作之后给自己买的第一件礼物是什么,当年的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当然是天文望远镜了!
若干年后的自己,怀念起这之前的点点滴滴,惊人的发现居然是这一些些动漫将我的梦想,信念,执着和思念编制在一起!
也不知道许多年以后当我翻看这些评论时会是何种感触,不过,只要有梦,就要一直走下去,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