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别响,非常近》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特别响,非常近》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7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别响,非常近》的观后感10篇

  《特别响,非常近》是一部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桑德拉·布洛克 / 汤姆·汉克斯 / 马克斯·冯·叙多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 / 冒险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一):lucky to have sth to lose

  o many people have lost someone or somebody,like we always do or .if ur lucky, will do in the future.

  The most obvious oxymoron in this movie is, the only person that Oskar would want to talk to is not able to talk. living itself is the most difficult case ,if ur so eager to solve the case, then u just pushing the truth away, even though the whole effort done was to find the truth.

  ow ITS TIME TO GO HOME.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二):我喜欢,极喜欢

  童年不快失恋伤痛亲人的离世,等等,总之,影响你的所有的黑暗,亲人的,朋友的,社会的........许许多多的怅惘,感伤。我一直觉得,仍旧在怀疑,仍旧在不安的人仍处在这样的怅惘中,说不清道不明。这就是人天生的性格,一部分人天生离这“怅惘”的圈子近,他们纤细,敏感,怀疑,不安,即便是好的事情,他们亦会想到弊端,他们看事情很多面。另一部分人,他们天生离这“怅惘”圈远,他们大条,马虎,明朗,天真容易受骗,即便是坏的事情,他们也向往明天,他们看事情很简单

  所以,对与《特响》有的人泪奔了,有的人鄙夷了,或者无动于衷了,其实,都无可厚非。他有他的共鸣,他亦有他的不苟同,起码你们都是真实的,你们没有自己骗自己,只是个性问题

  欧美电影模式都没多少差,不想再提他们讲故事方法,剪片子的技法,灯光的打法,音效的配法..........真的,地球那边的片子看多了,有时候真的会烦的,可,倒也奇怪,在怎样腻烦,却总也舍不得不看,每出新片,还是欣欣然正襟危坐于前。

  终于想通,没文化的欧美电影,主旋律永远散发着人性光辉......

  这大概是我喜爱电影的本质原因了,电影都讲“人性”,即便不太“人性”,导演也会想方设法,苦心经营“人性”(当然,这样的导演很白痴)。我从来都觉得,电影,不是一种有方法可循的东西,而是一种无道理可言的生活有血有肉,有骨头有刺。有的把人性讲的浮夸了,那便是所谓的烂片,有的,却可能直指你的“任督二脉”,瞬间让你休克麻木,呆立不动,那么,此时的所谓合理,所谓逻辑,所谓技法,咱们为什么要去计较呢?

  起码,我们了解了一点,导演不坏。他那么努力的让我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其余的,我都当浮云吧..........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三):得到失去,失去得到1

  得到失去,失去得到。

  一个人所能失去的绝不会比他所得到的还多,又如何能预先成熟,于当时当刻看出得失的轻重?选择众人为的失,而在未来日子里噤若寒蝉的等待着那,得;这大约是人生无解的难题吧。

  “如果太阳要爆炸了,你在发现之前,会有整整的八分钟时间,那是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八分钟时间里,世界还是光明的,还会是温暖的。离父亲去世已经一年了,我能感觉到他给我的这八分钟,在逐渐冰冷”。

  不敢走进那个房间,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不敢走过小桥。。。。。不敢的东西的太多了,那都是因为切实的得到过,难道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是如此吗?真真切切的得到过,那失去难道不是同等的真切而沉重?这撕裂了一个儿子的心,可生命还活着的滋味感受,又有什么比的上这得到和失去的距离呢?

  很容易以死亡作为解脱终极方式,像基督教牧师说的,生命就是一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条河流,在大河尽头的瀑布之上,在迷雾后面若隐若现的就是天堂。也很容易宣扬寺庙里的那套:因果循环轮回转世。真的很容易,可容易的只是言辞。可人的心,人的情,根植在心中对生命的热爱,相比尘世残酷和无情,对照出人对尘世的那份有情的眷恋,才会心念这自己对生命的那份承诺

  小男孩踏上寻找之旅,可最终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路走来尘世中人的那份善良。失去的同时,也意味的得到。把他人的善意温情,留在自己的记忆中,这应该就是有情人的有情世界吧。

  佛经里,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叫乔达弥的妇人,她年幼孩子病逝了,她非常伤心,到处问有没有药能让她的孩子起死回生。后来,她找到佛陀请求帮助。佛陀说,我可以为你制这种药,但需要特殊的配料。你去城里找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向他们要一些芥菜籽拿回来给我。于是,乔达弥高兴地去城里挨家挨户打听,却发现所有人家都曾有人去世。她终于意识到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她再次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悲悯地开示:你以为只有你在受苦,而事实是一切都是无常

  一滴眼泪只有融入在江河湖海中,才懂得那份淡而不化的心情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四):充满符号国家成长

  虽然9•11已过去十余个年头,但世界没有忘记,美国更不会忘记。提到关于9•11的电影,观众自然会记起感动的、反思的一幕幕。但这次,《特别响,非常近》发出了不同声音

  小奥斯卡在911事件后,便沉浸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之中。一次意外,小奥斯卡打破了爸爸留下来的一个蓝色瓷瓶,发现瓶中一个写有“布雷克”字样的信封中装着一把钥匙。于是小奥斯卡为了寻找爸爸留下来的秘密,为了“离爸爸近一点”, 开始了寻找之路。

  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传统的、感人的、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少年成长故事。但,是否如此简单呢?当然不。影片非常聪明的选取了以911事件为基础,以后911为发展叙事的空间。这时的奥斯卡已是美国的化身。

  随着故事的展开,两个问题,一条线索,浮现出来。第一个问题是,爸爸留给奥斯卡的最后一次“侦查任务”,纽约第六区在哪儿?第二个问题是,钥匙所对应的箱子装着什么?它在哪儿?那唯一的线索竟是一个名字“布莱克”,要知道,“布莱克”在美国是非普通的名字。

  当奥斯卡踏上寻找之路,他面对的第一个困难便是恐惧。奥斯卡站在跨海的长桥上,不敢前行一步,因为他怕钢筋的怪物,尤如小时候对秋千的恐惧。世贸中心双子大楼的垮掉,像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沉重一击,虽然那是恐怖行为,但对美国来说,见到这种同样的钢筋水泥筑成的桥梁总是心有余悸。于是观众看到,摇着铃盘,鼓足勇气的奥斯卡开始在长桥上飞奔,他上路了。这时镜头升起,告诉观众们,桥很长很长,但奥斯卡在前进。

  在几次寻访未果后,不说话的怪房客适时的出场了。独自的寻找让奥斯卡力不能支,大段的贯口爆发,向怪房客和观众讲出了它对爸爸的思念、对于未能接听最后电话的自责、和对寻找爸爸秘密的渴求。怪房客——当然,很快就发现,怪房客就是奥斯卡的爷爷----决定帮助奥斯卡。

  不话说的爷爷让人联想到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当中的主人公,小奥斯卡。《铁皮鼓》当中的小奥斯卡,因为不想长大而拒绝说话,这里的爷爷也拒绝讲话。而他的孙子叫做奥斯卡。这非常好玩。影片里的爷爷经历了二战,后来并没有与奥斯卡的奶奶一起来到美国。这种不讲话的态度,仿佛是在表述冷战时期的世界关系。而二战后与奶奶分处的爷爷身份就非常必要,需要注意,他是在911事件后不久来到了美国。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时代背影下,冷战消失,这时恐怖主义使全球遭受打击、威胁。虽然爷爷依然不讲话,但这种冷战合解的态度非常明显,他来到美国,世界站在了美国一面。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谋求合作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恐惧”。奥斯卡在爷爷的帮助下,终于乘坐了地铁,走过了桥梁。这是奥斯卡真正起步的开端。也是美国直面灾难的开始。

  还能不能坚持?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布莱克”?爷爷的态度是不能,虽然已近绝望,奥斯卡还是认为可以成功,他在坚持。而这也正是影片要传递给观众的美国精神。坚持寻找“布莱克”是后911美国精神的延续。

  无数次的努力之后,“侦查任务”回到了原点也是终点,奥斯卡要寻找的“布莱克”,竟是第一位拜访者的前夫千辛万苦找到的“布莱克”是一位普通人,而那个箱子里装的是“布莱克”父亲留给他的遗物。至于钥匙和蓝瓷瓶是奥斯卡父亲买回送给妻子礼物。到这里似乎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但显然那只是表象。在对472位“布莱克”的寻访中,奥斯卡经历着成长,不断的克服着困难,渐渐的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走出。故事最后,奥斯卡写给472位“布莱克”一封同样的信。以奥斯卡的旁白为背景,观众看到了若干个名为“布莱克”的家庭,看着那些幸福从容、充满希望、对过去深深眷恋的人们。这时,“布莱克”变成了一个整体----美国人民。而奥斯卡的信,便成了美国给全体国民的一份宣言。

  突破了心理恐惧,站在秋千旁的奥斯卡真正长大了。而这象征着美国从911灾难中重生。当他望着秋千再次念起父亲的时候,发现了秋千底部,父亲留给他的纸条。此时,第一个问题得到回答。第六区找到了。第六区,正是毁掉的世贸中心和那段历史。有如影片中提到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和总统纪念日一样,第六区,是不应该也不能被美国所忘却的。

  母亲在影片后半段的告白,讲述了她默默疼爱、关心奥斯卡的事实。这在影片当中起到了煽情的作用,也为奥斯卡的成功作了铺垫。她告诉观众,奥斯卡或说美国的重新振作是有着所有民众政府的默默努力的合成。奶奶与爷爷的合解,也预示着冷战之后全球的大同。

  911的那一撞的确特别响,也非常近。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五):放开自己!

  在店里的下午没有一个客人断断续续接待了两个快递 一个换明信片的 一个贴海报的 把这片看完了 没有预想中那么精彩 总觉得情节有点刻意 抛开这些来说 911的主题确实值得一看 悲痛欲绝到无法自拔 孩子过桥都怕乘地铁都怕 走路都要摇铃这确实让人心难过 而结尾处得知母亲为了孩子提前拜访一个个布莱克的时候也真的有被触动到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说出我们的爱 默默的为爱的人做着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的事情 而又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沉迷于回忆和思念中无法自拔 常常歇斯底里的发作想寻求所谓的发泄 其实到头来折磨的真的只是自己 让回忆永远刻心里 让心放开做在秋千上高飞 才能真正的放下一切!放开自己不被束缚 才能真正快乐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六):一个好故事

  在我的眼里 我没有看到911 也没有看到政治

  就和一切灾难以及其他事情一样 人民或者怀念 或者歌颂 或者斥责

  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最近几天 几十天里面和突击一样看了好多部电影 不管是否有心境 这部还是打动了我

  想想自己看电影 还是很关注故事本身的 之前的电影 没有任何故事可言

  一开始 一开始知道会发生 让我以很不真实的感觉看着父子俩 我也期待灾难如何发生

  最坏的一天 之后 一切似乎还是平静的 只是小男孩 变得不可理喻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让所有人感受他的悲伤 可又不接受任何解释 他虽然在追寻 可泪水迷失了他的眼睛内心

  爷爷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救世主 他尝试把小男孩拉回现实 他内心充满了恐惧内疚

  可这一切又是徒然的 他选择离开

  最终小男孩还是寻找到了那个峰回路转信息 只是那又是一个 some other’s story

  在我也要放弃希望的时候 母亲的关系缓和 两颗心从没有远去

  我不知道如果我孩子和我说 宁愿死去的人是我 我会是怎样的心情

  椅子上的纸条 像彩蛋一样 给了生活希望和未来

  电影没有一点拖沓的情节 连字幕中的钢琴和之后欢快略带忧伤的曲子也令我心动

  我很享受这两个小时 我也喜欢这个故事

  :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我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对话

  我意识到,当你想改变一个人的时候,当你非要去争论的时候,也许沉默和无声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和手段。当我只能左手yes,右手no的时候 你还要什么呢?

  而且里面也有过我说的话,那就是:你不会有问题。可不要问我为什么,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没有答案。

  电影里面的悬念设计也很棒。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七):母爱太伟大了

  早上在电视机上翻页,找电影看,突然翻到了这部,有印象但没看过,就点了播放。 本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爸爸因911事件去世后,偶然间发现了爸爸留下的一个信封,上边写着Black,里面有把钥匙。由于小男孩好奇心非常强,之前也一直在跟爸爸玩寻宝游戏(找到纽约的第六个区),所以他决定要找到这把钥匙对应的锁,怎么找呢?就是找到纽约所有姓Black的人,向他们询问知不知道这把锁。在这寻找过程中,小男孩深陷于丧父之痛难以自拔,不断得用言语行为伤害身边的人和他自己,这其中最难过的当属他妈妈,有一次小男孩居然对他妈妈说死的为什么不是你?看到这里真想揍他,妈妈肯定比你痛苦啊,忍受丧夫之痛,还要忍受这叛逆的孩子。。。没想到,小男孩的妈妈早就知道了他的事,在他每次寻找到一位Black之前,她就已经去拜访过这个人了。妈妈跟他说:“我怎么可能让你逃出我的掌心”小男孩说“但你不担心我出意外吗”。熊孩子啊,你妈怎么可能不担心,在你每一次外出寻找时,你妈都是坐立不安得在家等,知道你平安回家。此时真的深感于母爱的伟大,自己默默忍受,就为了孩子能慢慢走出来。幸亏,最后熊孩子走出来了。

  看完后,只希望no war,just peace。ps:很喜欢桑德拉布洛克,喜欢这种有美丽有智慧又温柔的知性女性。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八):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A commendable story based on the events of 9/11. It will surely make you cry, and the intend of this movie is so sincere. Reaches into the soul of the story to show the positives of human kind, and how fragile we all are. Personally, the most impressive aspect of the movie is that Oskar is blinded by his search for his father that he does not realize the intimacy that have always existed between him and his mother. The directing team did a fantastic job in showing this. Despite all these positives, themes of the movie were confusing. Audience would leave the movie wiping their tears, but they will also ask themselves what certain themes and scenes meant. Nevertheless, a heartwarming and touching tale.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九):你在吗? —— 悲伤的节奏

  这是黑暗的一天

  对于男孩奥斯卡来说

  但当他听到他挚爱的父亲的第一通留言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

  然后他打开了电视,看到人们惊恐的表情,看到飞机撞向大楼的一刹那

  同时听到了父亲的第六通留言

  突然间,世界静默了……

  他最爱的就是他的父亲,他常常和父亲一起玩探险游戏

  那天过了一年之后,奥斯卡终于走进父亲的衣橱,发现了一把钥匙,还有一个名字,BLACK

  奥斯卡于是开始了寻找,就像之前和父亲一起寻找纽约的第六区一样

  寻找那把钥匙对应的锁,寻找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叫做BLACK的人……

  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灾难片写得如此的情节深沉而动人,悲伤直入心底。在这部电影中,男孩奥斯卡失去了他最亲爱的父亲,但是他从头到尾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他所自述的黑暗的那天开始,他没有哭过,但也再没有笑过,他再没有过任何表情,好像任何表情都让自己忍不住会哭出来,他怀着心底里极大的秘密,开始寻找,寻找父亲留下来的钥匙对应的锁。我突然发现,其实眼泪在悲剧中是最无力最不能表达悲伤的,一件事情如果发生的极其悲痛欲绝,往往是哭不出来的,就像奥斯卡一样。他先是静默,沉入无声的世界,然后是谎言,他编64个谎言去找钥匙的归属,找城市中的472个姓BLACK的人。之后他遇到了灾难后奶奶家来的租客,一位不能说话的老人。他终于在父亲遇难之后信任了一个人,于是他倾诉,把自己悲痛的感受用一种像列车出站一般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的节奏一泻而出。之后他们继续寻找。之后他继续寻找。最后找到的,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可是也许,就像奥斯卡后来给所有他拜访过的人写的信中所说,即使是失望也是最好的失望。他终于把心底里最大的秘密说了出来,父亲的第六通留言,ARE YOU HRER?那个他没敢接的电话,永远让他和父亲错失最后一次通话的机会。或者也许他根本就不愿意有最后一次通话,他不能面对这个事实。

  这部没有眼泪的灾难片中有太多的细节让人落泪,,奥斯卡有很多充满悲伤色彩的独白,比如“如果太阳要爆炸了,你会发现这之前会有整整8分钟时间,那是光从太阳到我们的时间,8分钟里世界还会是光明的,还会是温暖的”,还有“今天 活着的总人数比整个人类历史死去的人都要更多。但死去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总有一天,会没有空间来掩埋死去的人。所以,不如造一幢向地下延伸的摩天大楼给死去的人,可以正好建在生者所建摩天大楼地下,整个亡者的世界都可以在生者的地下”……诸如此类。悲伤之情隐藏在话语中而深刻在灵魂里面。还有那位不说话的老人写给奥斯卡看“LET'S TAKE A BREAK AND WE'LL TALK”,当然那位老人是奥斯卡从未谋面的爷爷,他一直想让奥斯卡从悲伤中走出来,可是他没能做到。还有就是父亲最后给奥斯卡的那通留言,九次“ARE YOU HERE?”,他知道奥斯卡就在那儿,但是奥斯卡真的没有勇气接那最后一个电话,最最最让人难受得不能自已的,就是奥斯卡向老人倾诉那一段,当他越来越快地说完后,一下子跪下了,最后吐出一句“IT HURTS TOO MUCH”,他表达的最悲伤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句了。在不断不断的寻找BLACK的路途中,他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让这个电影变得极其丰富。但他的悲伤没有在寻找中慢慢就消失不见了,而是越来越浓,最后一直到他找到了钥匙的归属之后,写给所有他拜访过的BLACK们的信里,浓重的思念之情还跃然纸上,可是至少,他之前总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才让父亲这么突然就离自己而去,现在他做了一件大好事,缓和了另外一对父子以及一对夫妻的关系(而这就是他第一家找到的BLACK),他失去了父亲,但重拾母爱,他终于知道其实母亲也是一直都在关心他的。虽然这部电影表面上是灾难片,但写人与人之间感情,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修复和维系的更多,包括爷爷和奥斯卡,奥斯卡和父亲,奥斯卡和母亲,阿比BLACK的丈夫和丈夫的父亲等等。

  如果太容易寻找就不值得寻找了(IF THE THINGS WERE EASY TO FIND,THEY WOULDN'T BE WORTH TO FIND THEN)。父亲对母亲谈论起第六区时,这样评价他和奥斯卡现在做的事儿。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这样,如果奥斯卡第一次找到阿比,就能和她的丈夫聊天而找到钥匙的真正主人,就再也没有后面的故事,而奥斯卡的心结就永远都不可能化解,他可能永远都说不出来最大的秘密,也永远都觉得母亲当时不在家是另有原因而永远憎恨母亲。他永远都不会有遇到爷爷的机会,也永远都不可能再一次开心起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运的安排吧。它让你吃的这些苦,都不会白费,反而会给你更多,大大超出你的想像。虽然它有时真的会HURTS YOU TOO MUCH,但永远都记住这一点就好。背上背包,带上响铃,不管有多害怕,都一直一直走下去。就像奥斯卡一样。

  本片的音乐是超赞的。有关911主题的电影应该是有很多了,但我相信肯定没有哪部能比得过它。它并没有直面灾难本身,但比那些血淋淋的痛苦更让人心痛。我觉得小男孩的演技超棒,据说这位THOMAS HORN,1997年出生的克罗地亚裔美国男孩,曾经参加过美国的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然后勇得3万美元奖金,他就是在节目上被导演看上。THOMAS不是专业的演过多少多少电影的童星,但是这部电影让他一举成名,可能是因为他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聪明,因此很有深度,这让他本来就十分优雅的外表更显得深邃。而汤姆汉克斯演的父亲,虽然只有几个零散镜头,但把一个和蔼可亲富有爱心的父亲演绎得十分完美,而有这么有爱心有童心有自信心的父亲,儿子简直就像生活在一个童话世界里面,电影中充满了CLUES,让爱解谜的你会非常爱看,之前是父亲给奥斯卡创造的充满谜题的世界,而之后是奥斯卡自己延着父亲的脚步寻觅出来的悲伤而深刻的世界。但都是充满蕴意和深情的世界。电影从头到尾都一点不草率,就算是到最后,小男孩有一点点缓和了,和母亲的关系也和解之后,也没有表现得一下子就很开心,他的基调还是忧伤的,他还会逃课去湖边写信,但至少,他已经慢慢慢慢不再有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绝然的伤感,不会再问母亲如果我死了,你可不可以不要把我埋葬到地下。他找到了第六区,那个藏在秋千下面的纸条,他可以随着秋千荡到最高点,他不再害怕,不再恐惧,他重新开始试图去正常的生活了。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灾难片,它没有特别好的特效,但是剪辑还是相当相当的出彩的,不需要多么山崩地裂,可是它有一个特别好的节奏,是悲伤的节奏,导演简直是一流的心理学家,包括原著作者也是,它把握这种节奏超赞,就像涓涓细流深入人心,让人变得更强大,这或许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十):观后感一 生也无常,死也无常

  一、 死亡,毫无理由的死亡

  影片片头是一个男人坠落中的景象,紧接着耳边就响起小男孩的旁白:“现在活着的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但是死亡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以后将不会有足够的空间来埋葬每一个人,那么建造地下摩天大楼如何呢?就在为活人建造的摩天大楼底下,你可以把人葬在地下上百层,这样整个死亡世界就会在活人世界的底下。”

  是什么让一个这么小的小孩说出这样沉重却又天真的话呢?是最亲近的人的逝去,是一场没有尸体却占用地下空间的葬礼。

  小孩的话和接下来的场景其实已经暗示着这里所追悼的逝者的特殊死亡——“摩天大楼”“空棺材”,直指911。(but笔者愚钝,此处并没有马上猜出来。)

  意外的死亡,尤其是911这种,给人带来的创伤似乎比之病痛缠身自然死亡要更加的巨大,更加的难以承受。因为这种死亡是毫无理由的,人们对此毫无准备。所以影片中奥斯卡才会大声质疑他的母亲:“如果我明天就死了呢?”“你怎么知道我不会明天就死?”,这正源于父亲毫无理由的死亡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与恐惧。

  父亲的去世是难以接受的事实,整整一年小男孩都无法释怀,甚至连父亲的衣橱都不敢接近。这个本就有点自闭的孩子变得更加自闭,咄咄逼人,不可理喻,他拒绝和母亲沟通,甚至因为她没有回到家里接父亲最后的电话而埋怨她,说出“我希望在那栋楼里的是你而不是他”这样伤人的话。

  “死亡”无疑是影片的主题之一,围绕这一主题的阐述,除了小男孩的父亲托马斯死于911事件的主线外,还有两条暗线,一是小男孩爷爷的父母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袭,爷爷亲眼目睹了自己父母的丧生,心灵承受了巨大创伤,以至于害怕成为一个父亲组成正常的家庭,并且丧失了语言能力,孤独一生。他的伤痛如此之深,以至于连小男孩都说:“其实你比我伤得更重。”

  另一条暗线则是作为小男孩追寻之因的那把钥匙的真正主人布莱克父亲的死亡。和前两种死亡的形成对比,布莱克父亲是死于提前知道的疾病,因此有时间和亲人告别。然而由于布莱克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他一直不敢打开父亲死前给他的信件,因而差点错失了父亲留给自己的遗物。父亲的死亡无疑也给布莱克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和前妻的离异及复合一定度程度上也受这这个事件的影响。影片中有个细节,布莱克看信后发现找到父亲遗物的那把钥匙被自己连同古董花瓶一起卖给了托马斯,当他想要贴告示寻找时,却看到满城的人都在贴告示寻找在911中失踪的亲人,于是他退却了,一个人对遗物的找寻在整个城市的哀痛面前也许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是实际上,个人的伤痛是无法进行对比的。

  三种死亡,三种创伤,还有更多的死亡,更多的创伤。我们的世界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这么多的死者,和这么多的哀伤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