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10篇

  《特别响,非常近》是一本由[美国]乔纳森·萨福兰·弗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一):特别响,非常近

  我的心情那么沉重,我很高兴我们脚下有那么一根柱子在支撑着我们。怎么能有这么孤独的一个人,在我的有生之年,一直住在离我这么近的地方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人心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世间万物;人心很小,小到只能装下自己。我们每天与无数人擦肩,一生与无数人相遇,但又能与多少人真正交心呢。回首相望,多少人曾经看懂过我的悲伤,我又有几次真正读懂他人的难过呢?有些时候,有些人,明明离人群很近,却又好像离世界很远。拥挤的地铁里,人与人离得那么近,可是心却好像在荒野上流浪。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么拥挤的地球上,总会有人哼着“听,寂寞在唱歌”隐与人群中的原因吧。

  记得好像是语文老师,曾经说过,文学作品中孤独感的出现,源于生命意识的觉醒。也许,生命本就孤独吧。在我有生之年,有多少那么孤独的人,一直住在离我这么近的地方?

  不在幸福面前保护你自己,你就不能在忧伤面前保护你自己。

  我太害怕失去我爱的东西,所以我拒绝爱任何东西。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避免失望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寄希望于任何人、任何事。

  若一件事、一个人足以真正伤害你,那他一定是对你很重要,可这并不意味他给你的伤害不可忘却,不能原谅,只要你告诉自己,也许他对我并不那么重要。于是,最重要的人和事可以无所谓,因为他不过是比较重要而已;比较重要的人和事可以无所谓,因为他其实很普通;普通的人人和事可以无所谓,因为他不过人生匆匆过客,你又何必为陌生人、无关事为难自己。

  只是,这样的自我保护算不算一种懦弱

  多少人,明明渴望着光的温暖,又怕被灼伤。我们都是太过理性的飞蛾,扑火只在梦里。

  我这一辈子都在学着不要那么多愁善感。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我这一辈子都要学着不要那么多愁善感。

  这是爱的悲剧,你的爱,不可能超过对你失去了的东西的爱。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这本小说好看,一把钥匙,一个男孩,一场灾难,一段寻找,故事很紧凑,情节颇为别致,感情尚算厚重。我想我看懂了她的大部分,对于9.11,即使我并不那么喜欢美帝国,也要为这场灾难献上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关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同类相残都是人类最恐怖残忍行为

  只是关于爷爷奶奶的感情,我想,我并没有真的没有读懂。尽管其实他们的故事并不是我所听到的第一个如此这般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到底算不算是悲剧——在我遇见你以前,你已经拥有你的心口朱砂痣、床前明月光,于是,我只能成为你生命中的墙上蚊子血、嘴角一粒米。若是悲剧,是你的悲剧,还是我的悲剧?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二):目标偏转的无限失重

  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沉迷于玩割绳子。

  玩到那种有两个移动的栓点分别向两侧移动,这样会使两根绳子获得张力而发红,这时候,只要割断其中一根,糖果就会嗖一下朝割断的反方向击飞出去。

  所以要认真地瞄准想吃到的星星

  《特别响,非常近》读完之后让我心里很堵,它没有给我满足感,当你在感到张力到了极致的时候割断了那根绳子,击中的是一无所得的虚空。

  星星不在那里。

  奥斯卡·谢尔真是一个天才少年,在读第一页的时候我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作者努力模拟出的九岁儿童语气没有让我产生违和感,我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个概念,谢尔是个早熟的天才,九岁的天才。在书中霍金时隔两年之后给奥斯卡写了回信,这样说:“我真希望自己是个诗人。我从来没有对谁承认过自己有这种希望,而我在向你承认这一点,因为你给了我理由,让我感觉我可以相信你。”

  在随着奥斯卡的行动,作者将因为一个突发事件而割裂的家庭的每一个细节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再进一步,随着他开始走出家门,一个打开了门又合上了门的众人人生也随即展现在读者眼前。每去寻找到一位布莱克,你就品尝到了一种人生,一个切片,一道隔阂,一个照面,一个微笑,随后门合上,你们再不相见。

  作者的野心没有止于此,他到全书终止的时候像是开玩笑一样展示给你一切的真相,最终奥斯卡寻到的不是他以为自己能找到的东西,他只是在通过寻找这个行动本身,来回避无法面对爸爸离去造成的巨痛。而他所寻到的东西如此微不足道,他蓄尽了能量之后,击中的是与己无关的事实是的,虽然对别人非常重要,对他自己,对他的爸爸,对他的家庭无关紧要

  于是糖果垂了下来,开始虚无地空摆。

  我有时候试图思考作者在完成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情节上的编织么,他很聪明,也很有新意,这本书的叙述层次非常丰富,某一页大片重叠在一起的字母让我印象深刻,同理还有那张不断试色的白纸,那无数的数字,若干突然出现的照片,他不满足单纯使用语言,他连语言的形式也要利用,像完成一个新巧的电影一样编织出了这本书。

  爷爷和奶奶的故事并没有让我感动,这像是一颗需要努力攥住才能挤出汁液的柠檬,让我感动的还是奥斯卡。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一面的无感让我产生了失重感吧,在贯穿人生的大事件将人的命运斩断的刹那或许让人震撼,可是冲击过后的余波才是人们努力面对的现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只在一个地方哭了,是布莱克先生,那位老人在跟奥斯卡说自己要退出之后,奥斯卡再去敲他的门。开门的是一位女士,声称要卖掉这座公寓。

  “我真希望我们那天下午握手的时候,我就明白我再也不能见到布莱克先生了。如果当时就明白,我是不会让他走开的。或者我会强迫他和我一起继续搜寻。或者我会告诉他爸爸是怎么在我在家的时候打来电话。但我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那是爸爸最后一次在我睡前给我掖被子,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所以当他说“我要收摊了。希望你能理解”的时候,我说了我理解,尽管我并不理解。我从来没有到帝国大厦的观景台上去找他,因为相信他在那里,比去那里证实他在那里,还要让我高兴。”

  我不能说这不是一本好书,它基本达成了我对畅销书的期待,很用力,很努力,竭力地逼近了真实,有非常动人的描写,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感到了深深无力的空虚

  人的命运这种东西,真的很难形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个事件就会斩断你的人生。死去的人死去了,痛苦日子慢慢过去,活着才是岁月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三):葬礼蓝调

  奥登在《葬礼蓝调》中这样书写:“他曾经是我的东,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话语,我的歌吟……”这段话其实也是《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小奥斯卡所想要述说的悲伤吧。父亲在“9•11”事件中丧身,只留下六通电话留言,还有钥匙和“布莱克”这个名字

  电话留言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如同悠长的和声,逐渐交叠,直至最高峰。比方说,小奥斯卡曾在一次晚饭后反复听父亲的第四条留言,恶狠狠地想:“他为什么不说再见?我给自己又掐了一道伤痕。他为什么不说‘我爱你’?”到了后来,“每次电话一响,我就会大叫:‘电话!’因为我不想碰它。我甚至不想和它在同一个房间里。”“我按了一下‘播放录音’按钮,我从最坏的那一天以后就从来没有按过这个按钮了,我说的是以前那台电话。”小奥斯卡的内心被困在角落身体却游走在纽约的都市丛林中,寻找四百多个姓布莱克的人。在寻找的过程中,祖父一辈的爱情故事也得以揭示。横跨三代人的故事,在多声部的复杂叙述中缓缓展开。我们可以听到奥斯卡的声音——充满奇思,翻开书页我们就能读到“要不要发明一种茶壶?茶壶嘴在冒热气的时候能够张开,合上,所以它能变成一张嘴,然后它能吹出好听的调调,或者演出莎士比亚,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他自称“发明家、珠宝设计家、珠宝制作者、业余昆虫学家、亲法派、素食主义者、折纸爱好者、和平主义者、打击乐爱好者、业余天文学家、计算机咨询专家、业余考古学家,搜集:罕见硬币、自然死亡的蝴蝶、微型仙人掌、甲壳虫越堆纪念品、次等宝石和其他物件。”他幻想一种神奇的救护车,也幻想在演出时颠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莱特》。简直就是典型的双鱼座。当然,他更为宏大的幻想全都关乎亡父,在城市中寻找失去的记忆与爱。而祖父的声音则绵长悲怆,如同急湍飞流,又不时在巨石上溅起水花。他在生活中沉默不言,如同一个隐士。他是一个缺席的房客,在至亲身边讲述着沉默的别离,这与福尔的妻子妮可•克劳斯在《爱的历史》中讲述的故事其实有相似之处。夫妻俩都擅长在跨域国境与岁月、跨越血缘与沉默的情形中讲述爱的故事。而祖母的声音,则短促、哀伤。比方说,她讲述数十年前祖父雕塑自己的情形——“他会雕塑我……他摸了我更多的地方……他弯曲我的一个胳膊……他在雕塑我。他在制造我,为的是爱上我。”但最后她看到的却是自己姐姐形象——“我看着未完成的我姐姐的雕塑,未完成的女孩也回望着我。”

  复杂的声音交汇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就不只是“9.11”后的乱世景象了。纽约市中的大街小巷,依旧如此运转,只是原来是万丈高楼的地方,现在成了“零号地带”。小奥斯卡穿行其中,与神奇的“布莱克”们结成朋友。最后,他逐渐也走出阴霾,这一疗伤的仪式在小说的结尾达到的顶峰——借由祖父的旧照相机,他得以将一个人从高楼坠落的照片反向排列,最后实现时间的逆转——将坠落者恢复到跌落的地方,而“爸爸会到这留言,直到留言机都空了,然后飞机会倒着飞离他身旁,一直回到波士顿。他会坐电梯到街上去,按那个上到顶楼的按钮。他会倒着回到地铁站,列车会倒着开过地道,回到我们这一站。”书中的图片文字,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在小说中并不罕见,早在上世纪初就有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娜嘉》,近的还有塞巴尔德的《奥斯特利茨》,乃至普利策奖作品《恶棍来访》中第12章的70多张PPT。但是在福尔这里,图片不只形成与文本间的张力,不只叙述自身,它更具有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可能性——飞速翻动最后几页的照片,仿佛时间逆流。

  在多重声部的叙述之中,一种关于时间的元叙述被隐隐勾勒。时间这个恶棍夺走了青春——祖父母也早已老去,小奥斯卡也在长大,或许有一天也会不再抱有幻想。他还玩弄命运,或许父亲早不应死去,或许祖父根本不会和祖母在一起……但最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并且在时间的长河里独自回响。奥斯卡如此执着于霍金与《时间简史》大抵也与之有关。福尔在《雪景球》中写到自己与阿米亥的交往,最后总结道:“对于生活变化,我从没见过比这更有力的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的给予和索取,互相阅读作品,互相写各自有关的事情,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而却自始至终既是开始又是结束。这本书的题目就是《时间》。”无论是处女作《了了》还是这本《特别响,非常近》,福尔都在与时间这个主题搏斗,让跨越年代人物来讲述来书写自身,在时间洪流来袭时保留一丝真切记录。这本书所吟唱的那首死亡蓝调多少也可以献给时间吧,这小说家永恒的主题。

  或许我们都相信,如果存在一首能驱逐时间恶棍的蓝调,那它必然也关乎爱。正是因为爱得深切,奥登也才会写到“不再需要星星,把每一颗都摘掉,/把月亮包起,拆除太阳,/倾泻大海,扫除森林”。而小奥斯卡也才会如此执着地怀念:“我走进了爸爸的壁橱……即使是一年以后,这里闻起来好像还是有他刚刚刮过胡子的气味。”但是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因为时间没那么可怕。我们还能去像小奥斯卡那样去寻找,像他们三代人一样去叙述,以及像奥斯卡的奶奶总结的那样:“这是我一直想告诉你的一切的关键一点,奥斯卡。说我爱你永远是必要的。”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四):唯此不永伤

  一个9岁小孩子的父亲死于恐怖袭击,他会怎么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你能想象得出来他有多么悲伤吗?《特别响,非常近》讲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一个小孩决定寻找能把他父亲带回来的东西,尽管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会是什么东西。

  这部小说的背景是纽约,9岁的奥斯卡•谢尔发现了一枚上面写着“布莱克”的信封,信封里装着一把钥匙。奥斯卡原本就在寻找他父亲突然死于“9•11”世贸中心的真相。现在他决定寻找这把钥匙能开的那把锁。奥斯卡在纽约五大区挨家挨户询问姓“布莱克”的人,问他们是否知道关于他父亲的事情。小说带着你在纽约五大区到处漫游。当然,还有虚构的第六大区,在这个并不存在的第六区,奥斯卡也会在前头领路,告诉我们一些奇妙的事情。

  一般我是读完了一本书,才会有一个具体的感受,知道自己喜欢哪些部分。但这本书,我刚读了两页,就知道哪些部分是我喜欢的了,而这种喜欢的感觉一直保持到最后。这本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要不发明一种茶壶?茶壶嘴在冒热气的时候能够张开,合上,所以它能变成一张嘴,然后它能吹出好听的调调,或者演出莎士比亚,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而第二段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要不发明一种小麦克风?每个人都把麦克风吞了,再放一只小喇叭在外套的兜兜里,然后麦克风就能够通过小喇叭播放我们心跳的声音了。”这些句子只是这个天才兼问题儿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一点点表现而已。当然,这些创造性和想象力属于作者,他的名字叫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岁数不大,70后,在中国算“中间代”作家,但他已经出版的三部作品部部畅销、轰动,两部小说全都大导演被改成电影,一部非虚构作品得到娜塔莉•波特曼、“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的热情称赞。

  一个人如果真的有理想,他会为了理想奋斗至死的。虽然在内心深处,奥斯卡知道他也许并不会找到自己希望找到的东西,但他之所以无法停下来,只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停止对父亲的思念(其实也是更思念了)。这是小说的主线,贯穿全书始终。

  在我看来,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创作了一部非线性小说经典。自从第一部小说《了了》出版之后,弗尔声誉日隆。而他的第二本畅销书《特别响,非常近》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悲伤、有趣而又神秘的阅读之旅。这是个多线纠缠的故事,也是个关于友谊、爱、自我救赎和莫名寻找的故事。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五):父•子

  父•子

  ——父亲节,读《特别响,特别近》

  拖了很久,到今天,才看完这本书,再过几分钟,父亲节就要过去了,你是否,已经对爸爸说过一声“我爱你”了呢?如果你已经读完了这个故事,那么,我想你应该会有所触动,不再吝啬你那略显羞涩的爱意吧。因为,说爱的机会很多,但给你表达的时间很有限,不要等到有一天想要说出你心底的深情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所以,我想你已经猜到了,这本书想要讲述的那种东西吧,没错,是爱,不仅仅是“9•11”。

  你还记得那年难得读过的国际新闻么,老师告诉给我们的事情,以及那些还来不及了解的过程,模糊的记忆里,比9岁的奥斯卡知道得更少,已经十年过去了,生活早已冲淡大事件带给我们的震撼,伤痕也渐渐复原,一如现在,新的双子塔也已经动工得颇为壮观,宏大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原有的样子。人都是无情而又自私的,我们总是在试图遗忘和掩盖我们错过的事情、痛苦的记忆、长久的折磨,我们用自己制造的幻想去填补这一空缺,或者把它们变成日记、信件,贮藏在某个秘密的角落。

  但是这个早熟而聪明的奥斯卡,他不想要这样,他错过了那个早晨从世贸大厦打来的电话,他没有勇气而造成的遗憾,他想要去弥补这一切。他从父亲的遗物中找到了一枚钥匙和一个带着BLACK密码的信封,踏上了在纽约这座充满了繁华尘嚣的城市寻找400多个布莱克的旅程……拒绝,接受,抱怨,失落,他走访过的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故事,有来由,也终将有归处。这也恰如奥斯卡有父亲,而他亲爱的爸爸,也有一个被称为DAD的人的存在吧。也许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但是,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中,总是有原因,又总是有去处的吧。

  所以,那个没有遗体的空空荡荡的棺材里面,就会被填满有关这个男孩的想要表达给父亲的话,而这些东西,或许又会被这个棺材主人从未谋面的父亲的信件取代。当肉体的存在消失的时候,我们能够证明自己存在在世界上的东西,似乎只有那些精神上的印记了吧。所以,911不过是个仓促的契机而已,它在给我们巨大的痛苦的同时,却又让我们似乎读到了这样的一个声音:如果不想要后悔,那么,就开始行动吧。开始爱,开始勇于面对,开始……

  就像最后的最后,男孩对妈妈说出了电话的秘密,父亲正视自己的儿子,陌生的BLACK先生,找回了属于他的回忆,当奥斯卡再躺在那张属于他和爸爸的床上的时候,时光在回忆当中倒流,很想要流泪,为了那些我们挽回不了的平凡的小幸福。一切都不在了,一如我们欺骗自己世贸大厦的灯光,就是过去的辉煌一样,飞梭一般的日子,没有办法倒带,所以放下悲伤吧,留下记忆中的幸福,从原本给予你的父本滋养中,长出更为坚强和勇敢的自己。

  在这个属于父亲的节日,读这样一本书;在不属于父亲的日子里,成长成为父亲。不是复制,是留给那个背影,更好的目送;不是为了去找寻过去,是为了创造未来。也许,都不是,只是,从今以后,我们开始一个人,孤独地活在当下,不寂寞,因为我们有爱。

  y 林怿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a.m.0:22

  写于履坦巷18#1-601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六):诗意能拯救伤痛吗?[猫]

  我无数次跟不同朋友描述过小时候看的一则短篇小说,故事从一粒粒灰尘开始,它们慢慢聚拢,变成小块,骨骼,血肉,尸体,一具美丽的尸体,一具美丽的身体,睁开双眼的身体,飞上天空的身体,在悬崖边上的美丽姑娘的身体,在阳光下大叫一声如初生婴儿的姑娘……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故事,一位失足跌下山崖的姑娘从活着到死去再到化为灰烬的过程,反过来写,居然有种震撼人心的诗意美,而小说作者也提到这样书写的治愈意义。《特别响,非常近》里的奥斯卡,一个在大脑中空想出无数发明的九岁男孩,也最终以这项“发明”稍稍缓解了他对丧生于911事件的父亲无尽的思念,以及他满腹的伤痛。

  如何面对挚爱亲人的死亡?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后继续活下去?如何找到存在的理由?什么是爱?如何表达情感?诗意有什么魅力?这些被人类谈论多年的永恒话题,在这本书中层层显现,然而它的形式却十分“当代”:作者采用加入照片、图画、数字等真实还原小说情境的写作手法——如果是电子版,我怀疑作者会用上多媒体动画或者点击链接;故事发生在后911时代的新纽约,时间离我们如此近,背景充满地标性现代建筑,比如帝国大厦;奥斯卡一家的世界观也耐人寻味,他们是无神论者,生活在“上帝死了”的今日美国,宗教不能安抚其中任何人的伤痛,他们无法幻想心爱的已故亲人在天堂享福,在这本书里,宗教几乎是缺席的,这正是现世特征。

  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和理性。奥斯卡年纪尚小,言语童稚,却是典型的死理性派,然而生命中有许多靠理性无法了解的困惑,只有父亲能当他最信赖的解惑者,比如,奥斯卡感到渺小时,父亲能以通达的哲思开导他:一粒沙子的移动,也能令世界变得不同。对他而言,丧父之痛,不仅是情感刺激,还有失去唯一可以讨论深沉问题的朋友这种孤寂感,于是奥斯卡的世界完全失去平衡,他变得成一个哈姆雷特:自闭——部分因为他守护着父亲死前五条电话留言录音这一秘密带来的压力;淡漠——对母亲猜忌、指责、吼叫,躲起来让奶奶四处找他;甚至理性到冷酷的地步——脑中有不少暴力幻想,给同学们听关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访谈录音,刺激他们,自己却冷静超然地讲述原子弹威力而非同情人类受到的伤害;急于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不停思考,给无数名人写信,盼望回音;失眠且忙于头脑里的发明——小说虚拟的斯蒂芬霍金给奥斯卡的回信,肯定了他这种空想发明的美好诗意,如前文所说,这对治愈他的心灵创伤是有积极作用的。他的一切内心焦虑,集中发泄于他的寻找行为:依循父亲留下的钥匙和“布莱克”这个名字,寻访纽约城每个姓布莱克的陌生人,找到钥匙对应的那把锁。这也是他缓解对父亲思念的一种方式,尽管八个月的搜寻,获得的仅仅是“一个无解问题的简单答案”,他很失望,也失去了这项“存在的理由”,但小奥斯卡已然不再是被移动之前的那粒沙子了。

  大事件虽新,小说却有种古朴的年代感,一是由于奥斯卡演《哈姆雷特》的情节,二是由于穿插了奥斯卡的爷爷和奶奶历时半个世纪的情感故事,它们都与小说主线形成互文关系:迷茫无助而思慕父亲略显反常的奥斯卡,正是当代哈姆雷特;爷爷出走,留下奶奶独自生育儿子的始末,暗示了导致奥斯卡父亲的性格特征的源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故事,是前文所提主题的重要载体。爷爷和奶奶的自述,皆为第一人称书信体,爷爷笔下是绵长的意识流,奶奶则是分段的意识流,读来十分动人。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德累斯顿轰炸夺走一切,他们俩本该是姐夫和小姨子的关系,在重逢后结婚,也是必然的,因为世上只有他们俩拥有共同的回忆,爱着共同的人,珍藏着共同的秘密——就在他刚刚得知恋人怀孕,欣喜若狂的时候,轰炸夺走了她的生命,她也只跟妹妹,也就是奥斯卡的奶奶分享过怀孕的秘密。多年后,当失去说话能力的他再次听说身边爱侣怀孕时,他选择出走,因为害怕再次失去,因为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和爷爷相比,奶奶承受的痛苦其实更多:失去一切,尤其是亲人,独自抚养儿子成人继而在如同那次轰炸一样突然的911事件中失去他,特别的是,她还要面对思恋她姐姐却不爱她的丈夫,她是个淡定坚强的女人——“我不需要知道他是否能爱我,我需要知道他是否需要我。”在以“有事区”和“无事区”规矩好的家中,他们唯一的有效交流似乎只有做爱,即使丈夫在儿子去世后归来,依然如此。当年迈的丈夫再次出走时,老太太追到机场,他们僵持坐着,谁会让步呢?他们的故事是开放式结局,正如奥斯卡怎样健康快乐地活下去,他妈妈如何寡居,故事里诸多过客各自的结局,都悬而未决。奶奶幻想中的世界,和奥斯卡的一样,一切倒流,直到上帝“他说,要有光。然后就有了黑暗。”

  幻想和诗意拯救了这些伤痛的灵魂吗?上帝和宗教是不是最诗意的存在呢?疑问还是疑问,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说我爱你永远都是必要的。”

  只讨论这些永恒主题却没有现世生活依托的小说是空泛、没有说服力、无法感染人心的;而只有现世生活却没有永恒主题的小说是单薄、没有隽永魅力、无法启发思考的。在这本书中,永恒主题通过当代事件折射出来,作者既完成了艺术美感之创新,又提升了作品的内涵深度和经典程度。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七):有一天,我要穿着鸟食衬衫飞

  我喜欢奥斯卡•谢尔可。他就比我的宝贝大一点。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像他那么聪明。那么,有能力来想象无限。

  奥斯卡常常在脑子里发明各种奇妙的事物。

  比如,他发明了一种鸟食衬衫,这样人类在需要逃生时就可以飞了。这其实是为了他爸爸发明的。他还发明了一种像魔方一样,各个部分可以移动的大楼,这样当中间部分着火时,高楼层可以整体下降到地面,这样里面的人就不会有危险了,这也是为了他父亲发明的。这些发明非常好玩有趣,我在阅读时经常被奥斯卡的鬼点子逗得哈哈大笑。

  这样的话,他爸爸就能从“9•11”里活着了。

  但他的父亲还是在“9•11”事件中丧生了。在葬礼之后,奥斯卡在父亲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只花瓶,他不小心把花瓶打破,然后他在碎片中发现了一只信封,信封上用红字写着“布莱克”,信封里有一枚钥匙。奥斯卡觉得这是父亲留给他的寻宝游戏,因为他们以前常常玩这个游戏。奥斯卡决定找到这把钥匙开的锁,这样他也许会发现一些与父亲有关的事情。

  在寻找的过程中,奥斯卡和103岁的记者以及一个在帝国大厦86层住了很多年的老太太成了朋友。为了见后一个“布莱克”,奥斯卡克服了不敢做电梯的心理障碍,而这个障碍源于他父亲的灾难。前一个人是个很有趣的老头,他给世界上很多人写了传纪,而每个自传只有一个单词。比如“汤姆•克鲁斯:钱!”“苏珊娜•桑塔格:思想!”“米克•贾格尔:钱!”

  他还认识了他奶奶家的租客,他告诉了那个人很重要的事情。这里就不剧透了。

  奥斯卡奇怪的发明,奇怪的言行,他遇到的那些奇怪的人,这些是这本书逗趣的部分。

  而在书的后半段以及爷爷奶奶部分的叙述,就充满了泪点。爷爷一开始喜欢的是奶奶的姐姐安娜。爷爷每天都去安娜家找安娜,但每次都没遇到,直到有一天,他在路上和另外一个人撞在了一起。原来安娜也每天到他家找他。而他们两个人都害羞,走在路上都低着头,所以他们一次两次三次错过了。

  而安娜一家除了奶奶,全都在德累斯顿大轰炸中死去了,爷爷一家,除了爷爷,也都死了。处于热恋中的人被迫分开后,一方对另一方大概永远都难以忘怀的吧,因为那种最幸福的感觉一直在心头,总以为如果假如能继续在一起,就会永远那样幸福下去。

  所以在远走美国,失去说话能力,遇到奶奶并结婚之后,爷爷始终忘不了奶奶,他给奶奶做雕塑,但做出来的全是安娜的样子。

  有一天,我想穿着奥斯卡设计的鸟食衬衫飞。那样很多事情也许可以弥补一下了。人生不用那么伤心。

  我喜欢这本书。它也有点儿像视觉艺术作品。“布莱克”(black)在英文中是“黑色”的意思,但这个单词却是用红笔写的。奥斯卡在文具店寻找线索时,书中插入了一些彩色的书页,那几张彩色图案是模仿文具店的试笔本,由于是各种颜色拼在一起,所以非常好看。请注意,这几页视觉叙述,仍然是虚构的!是整部小说的一部分,如果是真的试笔本,不会那么漂亮。仔细想一想,作者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很有匠心的。

  这本书不但形式复杂多样,它达到的效果也是如此。有笑有泪。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八):最高级的叙述

  这本精彩的小说从第一页就吸引了我:“要不发明一种茶壶?茶壶嘴在冒热气的时候能够张开,合上,所以它能变成一张嘴,然后它能吹出好听的调调,或者演出莎士比亚,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我可以发明一个能够用爸爸的声音阅读的茶壶,这样我就能睡着了。”这本书的结尾,比我最近几年读过的任何一本书的结尾都更令人悲伤。

  这本书还讲述了家庭的重要,人类毫无意义的悲剧一再重复,令人心碎。它还讲述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与我们生疏的联系最终会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做人,好好地与陌生人交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响,非常近》讲到了父与子,失落的机会,最好的机会,悔恨,永远说不出的感觉,永远听不到的消息,永远寄不出去的信。弗尔的小说,这一分钟会让你欢声大笑,下一分钟却又叫泪水在你眼眶里打转,鼻子酸酸。情节百转千回,你猜不到故事会如何发展,结构繁复而不凌乱,让你可以一直读下去。不管是结构、内容、插图、叙述风格,这都是一本非常丰富的书,短短千把字无法说尽它的妙处。

  简单概括主线故事:奥斯卡•谢尔,9岁,托马斯•谢尔早熟的儿子。托马斯•谢尔原是个律师,后来继承家族事业,成了珠宝商,他在9•11灾难中去世。发现一枚神秘的钥匙和一只上面写着“布莱克”的信封时,奥斯卡开始了漫长的旅途,不可能的寻找,他要找到钥匙开的那把锁,他笃定,这把钥匙会揭开关于他父亲的一些事,一些他不知道的事。这样他就可以更了解父亲,更贴近他父亲,虽然两人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他在纽约步行寻找了8个多月,认识了很多姓“布莱克”的人,但他只找到了一个他几乎从一开始就知道的答案。

  穿插在奥斯卡故事中的人物有:似乎并不关心他的母亲和她的男朋友罗恩,和他相处得最好的奶奶,还有他从来没见过的爷爷。这对夫妻是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幸存者,对于他们两人的故事,弗尔是分开叙述的,并且让它们在奥斯卡寻找锁的时候合到一起。

  《特别响,非常近》里面有二十来张特别奇妙的图片。不同的门把手和锁眼代表不同的含义。一字传记其实就是一字讣告。书被当成了墙壁、日记本和交流的手段。电话成了哑巴的打字机。关于纽约第六区的童话般的描述大概会成为所有纽约孩童的美梦。

  然后是奥斯卡奇妙和永不间断的发明,其中最奇特的是一种救护车,这种救护车能够在行走时探测到病人认识的人,并且在车顶上打出字幕,要么是“不要着急”,要么是“永别了,我爱你”。让人笑中带泪的一段描述。

  这是虚构小说中的虚构,但在这本虚构小说里,奥斯卡做成了很多奇妙的手链,其中一种是:“妈妈戴到葬礼上的那个手链,我是这么做的:我把爸爸最后一条留言转换成了摩尔斯密码,我用天蓝色的珠子代表沉默,栗色珠子代表字母间的间隔,紫罗兰色的珠子代表词之间的间隔,珠子之间长和短的线代表长和短的嘟嘟声……”

  除了神奇的叙述,弗尔运用视觉艺术,革新了传统小说的形式。图片,只有一行字的一页(很有必要,很有效果),不能说话的爷爷打电话给奶奶只能用号码盘按出来的数字,爷爷因为笔记本不够写,而把字叠加在了字上。还有末尾那快速翻动就像动画一样的15页图片。那15页图片,大概代表了纽约无数人的愿望。

  《特别响,非常近》代表的是最高级的叙述,悲惨但有趣;让人伤心欲绝,又让人心中温暖;戏谑但又极端严肃;随意但其实老谋深算。它告诉我们,所谓小说的界限,全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九):奥斯卡,请你像个孩子一样长大。

  说实话这个中文版,是期待了很久了的,两年前看到Houghton Mifflin版的那个封面,写满的白色字体红色大手,有不小的震撼。但是读完了这本书,却喜欢不起来,读到最后的时候甚至有点抓狂的感觉。这个叫奥斯卡的小男孩怎么这么让人讨厌呢?还有这位作者,年轻,有天赋,有想法,但是如果这些资本运用过度不免让人觉得矫情,甚至有卖弄之嫌。

  九岁的小男孩奥斯卡,他聪明,早熟,还经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奇思妙想,喜欢给斯蒂芬•霍金写信,本该是多惹人喜爱的一个孩子呢?可是我读到的更多的却是他的自私,他的自以为是,他的各种谎言,越读到后面越生厌恶,或许可以解释为他的不懂事,可是不管什么理由这样的孩子都让我无从喜欢。

  失去父亲是奥斯卡心灵上一道严重的创伤,从之前亲密的父子关系到突然再也见不到父亲,这剧烈的变故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当他偶然从父亲书房中一只不小心被打碎了个花瓶中发现一把钥匙和一个信封时,就如同他拥有了与父亲之间最大的秘密,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这把奇怪的钥匙和那个写着“布莱克”的信封,仿佛开启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秘密通道”,所以他一定要去找到这个结果。

  就在奥斯卡带着那把钥匙去寻找“布莱克”的过程中,另一扇门也打开了,如同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尘封已久之后被突然打开,弥漫着岁月的味道。那是奥斯卡的奶奶和她出走的丈夫的故事,在相距甚远的两个时代中,两个故事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同时发生着,直到最后到达同一个终点,安静落幕。

  这个九岁的男孩,他在不断努力靠着唯一的线索寻找与父亲之间的最后一线联系,却同时在不断疏远着母亲,这样的伤害或许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所以奥斯卡的这一场寻找,其实更是他个人的一次成长,让他明白该放手已经失去了的,去拥抱和珍惜每天守护在身边的那份爱。

  其实,我只是希望奥斯卡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去生活,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成长和成熟,都不用着急,即使你不去找它们,是时间了它们也会来找上你的。你用力地去成熟去懂事,放弃了你的童年,长大后一定会后悔的。人生的轨迹,每一段都有每一段存在的意义,这样的生命才完整吧。

  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轻松的小说,而作者创新的写作方式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大片大片的留白,不断重复的语句,并不美观的图片,密密麻麻的数字,什么都没有的空白页等等,最开始看到最后十多页不止所以然的图片,我还以为自己拿到的书印刷有问题呢。或许是我个人的理解问题,读完整本书,我还是想说真的不喜欢这所谓的创新。

  《特别响,非常近》读后感(十):这么近,那么远

  奥斯卡听到了身在世贸中心的父亲的留言,一通接一通,却都没能伸手去接电话,是“9•11”正当时的生死相隔;父亲也从不知道自己失语的父亲托马斯由他出生起便给他写信,那些信穿越了他的生命旅途,却一封都不曾到达他的手上。现世的危机与烽火的焦灼,诡异地巡行在这个由德累斯顿出发,在纽约延续生机的普通家族。《特别响,非常近》,借助的非止泛自闭症的儿童目光,更自儿童的祖父母的度量开始审视人与人的关系,这层关系初时平凡无常,却失于转瞬,得来不易。这也是艾瑞克•罗斯改编、斯蒂芬•戴德利导演的电影版中,无法弥补的缺憾,影片完全去掉了来自奥斯卡祖父母的故事,专注讲述奥斯卡视角的追寻之旅,最终止步于就事论事的”9•11”论述。

  自然,作为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继《了了》之后的第二部小说,《特别响,非常近》野心依旧不小,视角不断转换之余,每一层观照都体贴入微。奥斯卡拿着钥匙穿行纽约,寻找姓布莱克的那个人,希冀完成父亲心愿,间中探寻各人心史,虽则是惯例的伤痕写法,却已相当细致。通过祖父信件及祖母的口气叙述的二战延续出的德国移民痛史,则将整个叙事的核心结构推向反罗生门的真心冒险。出版此书的2005年,弗尔年方二八,笔触却显得坚硬老辣,自闭倾向的小孩,失语只能在笔记本上写字与人对话的老人,满腹童心与爱心的父亲与祖母,以及纽约城市里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一人有一个故事,恰好构成奥斯卡父亲遇难前夜跟儿子讲的关于纽约那个虚无缥缈的“第六区”的虚拟空间图谱。那是一个人与人随时间无限隔开的场域,却又比从前无比渴望交流,恰似一个人人陌生的信息时代,需要通过一场场灾难来确认人类纽因的存在。

  其实书名已然明晰昭示题旨,“特别响”由电话留言扩展到生命中经历的突发事件或人类史上天灾人祸,“非常近”则推出一幅“相顾无言”的画面。事实上,奥斯卡的聪明(不断奇思妙想,给霍金写信)与祖父的原罪意识(不断走避,逃避自己对安娜姐妹的爱)恰成对立,中间由奥斯卡的父亲托马斯隔开,以“9•11”作为边界,才能串起祖孙之间血缘重唤,尾声两人一起掘出了托马斯的空棺材,非止向灾后丧生的公民致敬,更盼以此打通人情中的任督二脉,达成美国式的“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别响,非常近》十分主旋律,尽管弗尔用了一种近乎散乱的叙事回环,本质上是要接通一种所谓的普世情怀,这种情怀穿越二战烽火,跨国战后数十年的浪潮汹涌,在2001年的国殇止步并试图弥合起美国的伤痛。所以此书很难被框在“9•11”小说(尽管宣传语都是如此)范畴内,与其是否立足再现灾难现场无关,是其以这种形式带出一段并不恢宏甚至隐秘的家族史、在中央公园的地下,在送不到的信件,在“我们都有同样一种在对方身上认出了自己的那种微笑”这种跨时效的爱情絮语中,呈现的一旦重创势难复原的无可奈何。由此再观改编电影,便可发现原来这种样式的改编亦十分契合好莱坞工业生产的特点,只关注当下的伤,却忘记了,更深的疤痕,才是鲜血的底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