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惊雷》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地惊雷》经典观后感集

2018-02-17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惊雷》经典观后感集

  《大地惊雷》是一部由乔尔·科恩 / 伊桑·科恩执导,杰夫·布里吉斯 / 海莉·斯坦菲尔德 / 马特·达蒙主演的一部剧情 / 西部 / 冒险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惊雷》观后感(一):看的很爽

  开场很具吸引力,和汤显祖的戏剧一样能让观众很容易入戏——画面背景音乐的配合,以及女主角娓娓道来,产生了一种将观众抓住的魔力。

  作为一部西部片,它实际已经是旧瓶装新酒。虽然一样有原野的地平线,落日简单粗暴的英雄。但此片无疑是破坏了西部童话美好。香港武侠的快意恩仇及儿女情长式的经典在21世纪已经不适合复现,西部片里的大英雄以暴制暴除暴安良也无法满足今天的观众,观众希望的是暴力正义、英雄、美人之外的其他元素的加入,以及一个不落俗套的结局,能幽默的来点幽默,该温情时不留余力,一副天下大同和 谐社会合而不同局面。最后整部电影给人一气呵成的宏观感受。这就是观众心目中的完美影片,但只有看到影片本身时,观众才会在心里热烈响应:没错,这就是我想看的电影。

  《大地惊雷》观后感(二):信上帝,得永生

  这可能是科恩兄弟最温情,最能被大众接受,最“主流”的电影了,有些人甚至怀疑这一对基督徒已经被好莱坞“招安”了,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这哥儿俩本身的趣味性和种种别有用心还是没有丢掉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帝,信仰以及奇迹。话说这几样东西,在前作《严肃的人》中已经被科恩兄弟表述到极致了。那么到了这部正宗的西部片中,和上帝有什么关系呢?

  需要表明的是,科恩兄弟是犹太人,基督徒,对上帝深信不疑。哥儿俩将这种信仰几乎带到了俩人的每部经典作品中。至于本片,影片开始就引自《旧约》<箴言>28:1,影片中段以及小屋遭遇战腿部受伤的小弟临死前的遗言都和《旧约》有关,而片中至少出现了三首赞美诗,片尾曲也有着相当明确的宗教性。至于片中这些无处不在的宗教性有何用意,需要自己琢磨。

  为什么说“信上帝,得永生”呢?需要知道的是,女主角玛蒂对上帝深信不疑,深信奇迹,正义等说法。至于信上帝的好处,片中有两处情节需要表明,第一,“偶遇”钱尼,在三人组因为打草惊蛇放弃追捕钱尼的转天,玛蒂去打水却遭遇钱尼。这种偶然性的几率有多大不得而知,也许是上帝不忍他的信徒无功而返,而“将敌人交到你手中”(引自《圣经》),第二,“大公鸡”考伯恩以一敌四,其中干掉三个小卒子,但因为负伤而被马压在身下,反派准备拔枪将其杀死,这时已经大势已去。但远在四百码之外的勒博夫开枪将其打死,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前半段勒博夫亲自说明,他之前遭遇过钱尼,距离三百码,用他的卡宾枪射击,却没击中。现在的情况是四百码,怎会击中目标相信勒博夫也是个信徒吧。有一个诡异的情节是,勒博夫开枪之后,镜头表现的是反派隔了好一会儿才倒下,就算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也不至于飞这么半天吧?难道是上帝让其倒下?

  影片在角色方面一如既往的展现了科恩兄弟控制演员表演潜力深厚功力,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必然是14岁的玛蒂,这个嘴上不饶人,性格坚强坚毅小女孩(整部影片看下来,我甚至有觉得此女孩为变性人的变态想法,其自身的行为做事有时连男孩都做不来),而“督爷”布里奇斯和小马哥的表现则为合格,不过不失。而看科恩兄弟电影的另一大乐趣就是找怪咖,本片的怪咖不多,如果非要找一个的话,那么就是那个出场短暂但十分诡异的“熊人”了。

  .s: 片中考伯恩和勒博夫曾因为“昆特里尔”而吵架,事实上,美国历史中确有其人,美国官方把他定性为杀人狂魔,而民间百姓则将其定性为英雄。他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游击队领袖,是“劳伦斯大屠杀”(其率领450余名战士屠杀了劳伦斯城的约183名男子,从未成年七老八十都有,但无妇女)的主要负责人。而本片中的“大公鸡”考伯恩曾为其效力,参与其中,亲眼见证。另外,声名显赫的杰西.詹姆斯也曾是昆特里尔的手下,本片最后的告知玛蒂“大公鸡”考伯恩死讯的两个老头也是西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杨格兄弟,也曾是昆特里尔的重要干将。

  《大地惊雷》观后感(三):loli复仇记

  西部片的黄金年代是五六十年代,Sergio Leone,Clint Eastwood,Henry Fonda, John Wayne,这些老家伙要么挂了要么息影,这年头还拍西部片,也就只能像斯皮尔伯格拍短剧《西部风云》一样的讨巧,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那段历史。基本上90年之后还能记住的西部片屈指可数,《不可饶恕》,《与狼共舞》,《燃情岁月》,进入21世纪你能记得什么?我只记得皮特哥哥的《神枪手之死》和 07年翻拍的《决战犹马镇》。

  科恩兄弟这回翻拍的不错,Jeff Bridges饰演老酒鬼Cogburn警官,和当年的硬汉John Wayne相比毫不逊色,老酒鬼疯疯癫癫,虽然说那醉醺醺歪在老马身上的形象有损传统西部片里轻易不动声色帅气牛仔的形象,但半睁半闭的独眼却时不时的露出精光,干练凶悍的本色一点没少。实际上Jeff Bridges在《以眼杀人》和《疯狂的心》里的表演就很不错,而Marshall Cogburn 这么一个先恶棍后招安做警官的角色几乎就是为他所量身定制的,或者说,他把这个角色演绎的相当不错,以至于在和原作对比的时候他的表演更出色更到位。

  小妮子也很赞,14岁的小姑娘就敢出远门为父亲复仇而前后奔波乃至身入险境,没有股子野性和倔强劲是万万不能的。1969原作的那个小妞倒是不缺那股子一往直前的狠劲,但乍一看,绝对是一年满十八的已婚平良少妇,你只能期待后面的表现能给你带来更多吃惊理由。这个版本的小妮子 Hailee Steinfeld还真是只有14岁,那副泅马过河后的模样,活脱脱就是当年初出茅庐的Vivein Leigh在《乱世佳人》中的形象,所以说青春无敌,Chloe Moretz之后这个小Loli也会一片成名么?

  有点遗憾的是Matt Damon这个路人的形象,德州游骑兵LaBoeuf,Glen Campbell虽然是嫩相了点,但Matt你也不能贴点胡子就说自己是老资格的牛仔吧……

  吐槽点也有。一、我有点怀疑在那个年代,卡宾枪能有四百码的射程?我调研了一番,没有得出结论。二、卡宾枪打出去之后过了五秒大反派才倒下,您是在响应姜先生的“让子弹飞一会儿”么?三、我了个擦的,那个独臂神尼的形象,也亏科恩你们两兄弟想的出来!就让老酒鬼雄纠纠气昂昂的揪着四个牛仔回去不好么?《老无所依》里那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尾就很让人吐槽不能了,这个实在是……

  虽然有人批评科恩兄弟失去了他们传统的黑色幽默和后现代主义英雄情怀解构的风格,但在我看来,就算西部片这种正义光辉占主导的题材影片,黑色幽默和荒诞也有它们的用武之地,在茫茫草原之上打玉米面包比试枪法,LaBoeuf在河边猛抽小妮子屁股,Turner奶奶的呼噜。总体来说,仍然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更重要的是,科恩兄弟还在不断的进步,他们总是在尝试新的可能,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过时的题材。

  就像片尾那段“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平静祥和,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英雄主义情怀在里头,也算是给观众们一个宿命主义的交代和总结,电影可讲的东西限于此,若能从这种平静之中看出更多的艺术性,就非我这种业余评论员所能及的了。

  《大地惊雷》观后感(四):美国的花木兰,真正的铿锵玫瑰

  美国的花木兰,真正的铿锵玫瑰

  很奇怪的的感觉,这电影早就看过了,现在才突然有种想废话废话它的冲动

  对科恩兄弟一开始并没啥大好感。当时冲着名气看《老无所依》,看到一半就差点想点一下暴风影音上的X,耐着性子才好不容易看完。后来因为看到姜文对《老无所依》的牛逼评论才猛然回头,对着《老无所依》烧脑。

  真是好莱坞奇异的一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深刻与艺术家的颓唐不羁在这对“怪胎”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科恩兄弟的镜头往往能精准的聚焦于现实的荒诞与人的无能为力。这一点上,他酷似前辈库布里克,但明显要嫩与刻意的多了,库神属于大师中的大师,显然到了炉火纯青地步,不留斧凿痕迹。科恩兄弟无论是让他们达到声誉的顶点的《老无所依》还《冰血暴》,或者那个布拉德皮特SB出演的在我看来有点二的《阅后即焚》,都有点“撒旦”俯视众生味道,够狠,够淋漓,够绝望

  然而在《大地惊雷》中“两怪胎”却很罕见的流露出温情,尽管温情背后依然藏不住狡黠的狐狸尾巴,哦,那随风而逝的燃情岁月。

  影片的风格相当简单直接,手法简净。镜头特写让各色人物的心理性格等等烙印都狠狠砸到观众脸上。撞击人心灵的配音和黄不拉叽的摄影倒也让市侩庸俗的现代人能一下子“浸”到了那个时代,那是美国的西部时代,并不文明,充斥着原始野蛮与暴力,但粗犷的硬汉风采却让人怀念与回味。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你可以不屑那些醉鬼跟脏牛仔,嘲笑他们看不懂财务报表,那些一根筋粗鄙的“马背”蛮子也不会世故圆滑的在名利场上大玩杂耍。戴着厚厚眼镜盯着股市大盘的文明人也根本无法理解真正的牛仔的情怀,一壶酒,一杆枪,一匹老马,浪迹天涯

  讨论到底是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更出色抑或约翰韦恩版《大地惊雷》无法超越,这有意思吗?你能从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看到很多惊喜,这就很够很够了啊。

  女主角与马场商人的两次咄咄逼人的谈判的场景让我一下子突然想起了《乱世佳人》中费雯丽扮演的斯嘉丽,都是无比精明的美国式“悍女”。一个是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彻彻底底的现实主义者。换做斯嘉丽,她可不会一根筋的跟仇敌死磕,作为权宜之计,没准还会跟仇敌在鸡尾酒会上畅叙一番呢。仇恨归仇恨,生意归生意!

  文明有时意味着彬彬有礼虚伪,美国人之所以无比怀念西部片,恰如中国的影迷倾心于武侠片一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杀人者偿命”,策马扬鞭,仗剑走天涯,管他什么鸟屎法规礼节,生命本意是翱翔。

  女主角跟中国的花木兰有点像,“不爱红妆爱舞枪”但显然更有铿锵玫瑰的喜感。(这也注定了她最后孤独一生悲剧命运,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何况还是女孩子~~~)

  14岁的女主角最终报了不共戴天的血仇。然而为此付出了惨痛的成本:一个美丽的小萝莉被活生生“磨”成一个冷感奇怪的老处女。

  《大地惊雷》观后感(五):True Grit

  非常佩服Mattie。勇敢、果决,做出了决定坚持到底。她的律师曾劝告她说这样的性子会让她吃苦头,她也的确在追捕杀父仇人的路程中吃了很多苦,甚至失去了一条手臂,但是她最终亲手为父亲报了仇。她是影片中最具有true grit的人,从始至终,毫不犹疑,决不退缩。Mattie的扮演者Hailee Steinfeld只有14岁,非常出色,让人想起13岁时的娜塔莉波特曼。Cogburn就是典型的西部硬汉的形象,自视甚高,沉溺酒精习惯杀戮,但是有胆有识,有自己的原则。Leboeuf的形象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鲜明,简单说就是一个坚韧和自律的军人,不过显然马特达蒙成功的扮演了这个人物,因为我完全没认出他来。

  科恩兄弟的片子我只看过冰血暴和阅后即焚。个人观感上,大地惊雷的风格更接近冰血暴,直陈的叙事,并不复杂的人物关系,冷峻的氛围。科恩兄弟著名的黑色幽默还是在阅后即焚里表现的更明显吧。

  不太理解为何片名译作大地惊雷,是指荒凉大地上乍起的枪声吗?

  《大地惊雷》观后感(六):时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整个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意义,可以由下面这句台词,所综合概括:

  You must pay for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one way or in another. There's nothing free, except the grace of God.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不管是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上帝的恩赐。

  一名勇敢的小萝莉,聪明执着骨子里的坚强和小商人的精明,似乎可以掩盖住年龄本身的可爱单纯。我只能说科恩兄弟太会挑演员,这个96年的孩子,演得太到位了。

  她踏上一条替父报仇的辛苦无比的路,结果终于手刃仇人,却丧失了一只手。总结起来似乎很简单,却非如此轻巧的故事。

  西部片总是给人炎热的感觉,但是此片很好地把握了雾与雨,树林与乱石的构图造景,摄影很唯美。几场夜戏,也是小高潮更迭不止。

  我想起了中国的所谓“西部片”——《西风烈》,唉,只知道一味地追求风的速度,黄沙漫漫,那是了无情趣的。这方面,国内导演真该多学习着点。

  说说最棒的部分。当然是电影的配乐了,片尾曲“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相当叫绝外,“greer county”也不错。

  时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那些年代的故事,早已结束。文学给不了的,电影会带我们回去。有时,看看硬朗的小清新,还是个女孩的视角带来的故事,真是美好。

  她在他的坟前,说,她终生未嫁,不知为何,我想起了也是终生未嫁的维多利亚女王。我觉得,她们是同一类人。

  他们的故事,连生命的告别,都这么硬朗冷酷。

  《大地惊雷》观后感(七):无必要的压抑

  刚看完True Grit归来,实在是一部不值得推荐的作品。本是冲着精彩的preview去的,但没想到影片沉闷毫无高潮,只在结尾留有小许的感动。我猜想导演想用写实的手法,充分表现出当时西部生活的残忍恶劣,从一个小女孩的角度看到什么拍什么,但我实在厌倦老头和Matt Damon毫无意义的抱怨和争吵,压抑得等待着情节的出现。影片表现出了小女孩的机智勇敢,老头在浑浑噩噩生活背后的人性闪光点,但却无法激发出太多的感动或投入。推动情节的前进的是他俩找到的一个又一个有关凶手的线索,可穿插其中的对话却是消极抱怨,实在让人无法享受。浓重的美国西部口音也让人非常难懂,我老公是地道的澳洲人,也无法听懂部分的对话。也许我对电影的要求是要在感觉上有所投入,但这部片实在没有做到。本片的执行监制是Steven Spielburg,所以风格在整体上还是很完整的,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科恩兄弟的影片看过“冰风暴”,非常精彩紧凑,充满悬念和写实风格。但不喜欢“老有所依”,原因与本片相似,太过压抑,似乎枪击片段就是对观众等待已久的压抑的释放。

  《大地惊雷》观后感(八):评

  这部西部片优点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成熟”机智的“小”女孩的复仇,由此有了一个很讨喜的角色,情节上抓人。

  但是这部作品,有很多的瑕疵,没能达到科恩兄弟最好的水准。

  1,情节上的失败。首先是俗套的剧情,小女孩和堕落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帮手”面对一个神秘的恶棍,在一个高潮场面中惊险地杀死恶棍们,并完成他们各自的自我救赎,这种情节没新意。

  因为西部片属于典型的类型电影,俗套的剧情也没什么错,但是更为重要的恶伤就是情节不饱满,在高潮段落里,观众最喜欢看的追逐场面,没有渲染,几分钟简单完事。

  2,情节上的失败源自于人物的失败。人物的失败首先是反面角色没有建构起来,反面角色即没有公式化的穷凶极恶,又不能称之为社会诟病的反英雄,因此敌对一方很容易就被正义一方所打败,西部片需要的场面、需要的紧张的剧情、需要的惩恶扬善的观影情绪就没有了。

  失败之二在于正面角色的太过于公式化,小女孩的角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直接被塑造成一个固执、咄咄逼人的太过于成熟作风的人物,虽然有童真描写的场面,太过草草。英雄角色,老年警官,一点都不帅和洒脱,不讨喜,德州警官英雄的帮手,没有性格,本来在服装上和人物上有造型,但是演员也没诠释出来。

  失败之三在于角色和角色感情的不饱满。一个丧父,一个老年孤独,一个浪子,三个孤独的人本可以诠释出很好的感情,但是这部影片里,他们之间的感情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过程,只有结果,造成的效果就是假。

  在观看过程当中,当看到最后的BOSS死掉的时候,看了一下影片,还有15分钟,最后怎样去演,结果一下子不该渲染的地方多出了10分钟,无意义。最后在安排个被蛇咬,可谓是画蛇添足。

  《大地惊雷》观后感(九):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这部电影,背景音乐基本由古老的赞美诗改编,如恩友歌、谷中的百合花。其中让人惊艳的片尾曲是有中文歌词的,也有背景故事,如下

  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一 交通何甜美,喜樂何豐盛,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福氣何全備,平安何神聖,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二 今行這旅程,心中滿平安,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越行越光明,恩光照燦爛,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三 我有何所疑?我有何所怕?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與主永同憩,平安無復加,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副)安息!安息!安寧安穩,一無驚恐;安息!安息!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詩人介紹

  這首詩歌是特為在受試煉,心中傷痛的人而作的。 唱這首詩時,想到 神永遠的膀臂,雖災難臨身,心有痛楚難忍,但有 神的膀臂扶持,可免跌倒。

  通常的詩歌都是先有詞後譜曲,這首詩歌(《選本詩歌》258首;《聖徒詩歌》465首)是先有譜而後填詞。 作曲者蕭華德(Anthony J. Showalter, 1858-1924),原藉維吉尼亞州。 他自幼隨父學音樂,嗣後從數位名師學習歌唱。1980年開始在音樂學校教授聲樂,繼而自辦出版事業,出版六十多種詩歌詩集,銷售逾二百萬冊。 三十七歲赴英、法、德三國進修聖樂一年。 他在美國南部十二州,經常舉辦歌唱訓練班。 他是長老會的長老。

  1988年他在阿拉巴馬州舉辦音樂活動時,接到南卡羅來納州兩個學生的來信,他們都最近喪妻,向他傾吐失去親人的痛苦。 他不知如何執筆安慰他們,禱告後,申命記33:27:「永生的 神是祢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湧現心頭,就在信上告訴他們 神的膀臂能扶持我們,傷心的人可投靠祂。寄信後,想起何不將這經文作一詩歌? 他作了曲,根據那節聖經寫下了副歌的歌詞,就寄給他的好友霍夫曼,請他完成歌詞。

  霍夫曼(Elisa A. Hoffman, 1839-1929)生於美國賓州,父親是牧師。 他畢業於協和神學院,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但 神給他藉詩歌表達救恩的恩賜,十八歲開始作詩,總計有二千多首福音詩歌,許多時也兼作曲。 他是長老會的牧師,也在基督教的出版社事奉十一年。

  摘自—— 古今聖詩漫談

  附:

  詩歌感想:

  神實在喜歡祂的兒女安息。許多時候,祂是那樣定意地要把我們帶進安息裏去,以致祂常不照著我們的意思答應我們某些的禱告,直到我們終於在困惑中把執著的祈求變為謙卑的尋求,直到我們終於在尋求中恍然明白了祂某一個更高的美意,直到我們終於照著祂喜歡的方式從那個困境中奇妙地走出來,直到我們更多地明白何為安息而能更深地安息於祂的自己。哦,安息真是何等的寶貴!安息是一個人能夠正常活著所時刻需要的恰適光景,卻又是這個被罪顛倒的世界中那麼難尋的罕見情形。何等難得看見一個真正安息的人,讓人覺得他的生命整個是舒展的、鎮定的、一無所缺的;讓人覺得真拿不出什麼能加添他的滿足;讓人莫名地覺得他裏面有個什麼一定是無價之寶、有個什麼一定是奇妙非常。哦,安息的人是美麗的人,是供應人的人!安息的人,是認識神的人,也是神要用的人。

  感謝神,這世界所不可能有的安息,祂不但白白賜給了我們,而且要帶領我們實際進入和享受在其中。祂親自應許我們說:“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33:27)”,又說:“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4:27;16:33)”神的話從來不只是優雅的美文給我們好欣賞,乃是豐滿的實際給我們好進入,因為我們的神真,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神永遠活著、且永遠活著作屬祂之人不息的供應!

  這首“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是根據申命記33:27神的應許寫成的,歌詞很簡單,但經歷了就很寶貴:

  “交通何甜美,喜樂何豐盛,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福氣何全備,平安何神聖,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 ——安息,從進入神聖交通而來;安息,從聯于平安之源開始。我們都得承認,在人自己的裏面是尋不見安息的。優越叫我們狂傲,卑下叫我們不平,長久安逸叫我們鬆散無聊,飛來橫禍叫我們恐慌無助。沒有神,人在他一切的境遇裏都顯得脆弱可憐。但與神聯合的人不再如此受制於環境,因這聯合已將我們帶入了萬福的泉源,現在神在我們的靈裏是這樣實際!我們真不知道怎麼會有這等美事臨到我們身上,但交通中享受到那奇妙的甘甜、神聖的平安、舒展的喜樂卻是我們實實在在嘗到的,而嘗到這些,就自然安息,不能不安息。頂不會安息的人在此也就不知不覺進入了安息。哦,太多時候我們所需要的其實不是繼續憑著自己苦苦支撐、絞盡腦汁、奔走求人,而是最簡單地轉向神,求祂將我們帶入聖靈的交通,求祂親自向我們施行安撫、指引方向。然後,很奇妙地,惶惶不定出去了,無名憂慮出去了,人言可畏也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厚穩固的安息,是清明智慧的看見,是恩慈美善的應許,以及許多說不盡列不完的神聖恩典。“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這是永遠的秘訣,是環境不能推翻、仇敵不能奪去的特權!

  接著詩歌又唱:“今行這旅程,心中滿平安,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越行越光明,恩光照燦爛,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在安息中行路的人是有福的!安息不但叫我們心靈舒暢,也叫我們腳步輕快。實在地,這條屬天的道路,這條遙望美地卻身在曠野的道路,心中若無安息,腳下就必沉重。這曠野大而可畏,時遇難處如山,時遇逆境似沼,若非“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若非“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我們早已喪膽灰心、走投無路了。但現在永生之神四面圍護,永久膀臂完全托住,我們就能以另一個無窮資源來計算曠野代價!“耶和華啊,惟有你能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代下14:11)”,前面道路有你恩光來照亮,前面需要有你全能來供應,前面仇敵有你權杖來對付,所以神啊,我們能起來答應你的呼召走這條道路,不但走,而且在安息中走!感謝你,將神聖安息賜給我們成為不止息的享受,在這驚擾曠野,你的安息猶顯寶貴!

  說到這永久膀臂,實在奇妙!多少次我們覺得就快要倒下去而竟然沒有倒下去,多少次我們覺得自己實在虛弱無能而竟然裏面有個更強的力運行叫我們很快從新得力奔跑。這不是別的,就是祂那永久的膀臂。這膀臂扶持了最軟弱的腳,這膀臂托住了最酸沉的手。慢慢地,我們才明白,原來不靠別的,單靠這看不見卻那麼真實的膀臂,就能夠站得住,就能夠走得動!權能屬乎祂!

  “我有何所疑?我有何所怕?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與主永同憩,平安無復加,安息在你永久膀臂中。”——是的,我有何所疑?我有何所怕?哪里有疑,哪里有怕,就在那裏我要退回到祂永久的膀臂中,在此仍舊仰望祂不改變的信實和慈愛。祂以往如何藉祂奇妙的同在除去了我的疑懼,代以更深的堅固和安慰,這一次、下一次、每一次,祂也必以同樣的厚恩待我!我不知道前頭還將遭遇什麼艱難困苦,但我知道祂安排這一切只為叫祂的兒女更多與祂同憩、享祂安息——哦,這平安就是主在寶座上的安息,祂永遠那樣鎮定安然、那樣滿有把握、那樣尊貴榮耀、那樣獨掌王權!摸到祂的寶座,就平安,並且平安無複加。

  何等特權,能夠不指望人血肉的膀臂,而單單依靠主永久的膀臂;何等福氣,能夠走一條路來學習脫離紛擾胸臆,而多享屬天安息!主,我們永遠的救主,求你讓我們在將要經歷的一切曠野道路上,更多認識你永久的膀臂,更多得著你奧秘的安息,直到我們學會“安寧安穩,一無驚恐”,直到我們在安息中老練穩固,直到我們在安息中進入永遠敞臉見你!主,將榮耀歸給你,將感謝也歸給你!

  《大地惊雷》观后感(十):勇气不可追兮

  很想为《True Grit》‘真正的勇气’写些什么,但总动不成笔;或许是自己本身缺少勇气和干练的原因,要影评这样一部西部电影自然是困难重重。好比股票分析师要聊金庸,拍亚洲热的摄影师要谈贾樟柯一样。记得自己第一次看是2011年的时候,时隔三年,每年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情绪一点点被里面的音乐浸染,有向往才能“共鸣”出一点点导演要表达的西部情怀。渐渐发现其实这是一部关于年轻人与落魄老人如何面对不堪过往和现状,重获勇气的的故事。少女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勇气,同病相怜并肩作战在路上。传递着一种西部精神,宗教自我救赎的情怀。这是现代美国所缺少的,对应的正如缺少侠义精神的现代中国和温州闯劲的温州精神一样。那是美好的时光,已不再来,值得怀念却不可复制。如同末尾失去双手的女士,无掌难鸣,只有眼神坚毅。不再被任意一种“义务”所束缚。人性如沙漠荒芜,淌过来了,独身又算的了什么。《大地惊雷》已不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它是每位老年人的青春记忆,是每位中年人的光辉岁月,是冬日阳光下的马戏团门口茶余饭后的谈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