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远方》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远方》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8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远方》的观后感10篇

  《远方》是一部由努里·比格·锡兰执导,穆扎菲·奥德默 / 伊敏·托普拉克 / Zuhal Genc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方》观后感(一):质朴的力量

  西西写道,萨耶哲.雷的工作热诚是值得我们佩服的,他不畏艰难,对于他,成本低,工具古老,缺乏用品,都不会令他烦恼。他反而会说,这样也好,正好逼自己办法去克服困难,多创造,用简单的办法做好,少耍花巧。看土耳其导演鲁里.比兹.舍兰的新作《遥远》,就想,舍兰毫无疑问是萨耶哲.雷的知己.舍兰自己做过长期的摄影师,他拍电影也是自己肩扛摄影机上阵.拍摄时他同样将工具减至最低限度,喜欢采用非职业职员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居住于爱琴海小镇上的友人来出演角色.他说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由于没钱,但也因为他不喜欢与一大堆人一起工作.

  工具的简陋并未使舍兰作品魅力因此减色.相反,他诗意洋溢的神奇影像,常令人叹为观止.出道至今,他只拍了三部作品,即1997年的《小城岁月》,1999年的《五月碧云天》,及去年获康城评审团大奖的《遥远》,但已引起国际影评人的广泛赞誉,甚至有人评价《遥远》将阿巴斯和塔可夫斯基的精萃融入了他对伊斯坦布尔的诗意凝视中。说到他作品的凝视,当然令人想起希腊大师级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尤利西斯的凝视》,巧得很,有人说舍兰对外景的处理,深得安氏神韵。也许因为两人都住在爱琴海边的缘故,那些空灵忧伤摄人的远镜,是那一方水土赋予了灵魂。对于空间的精妙凝练,又有人说舍兰与侯孝贤杨德昌不遑多让。作品的总体风格,和阿巴斯又是那样相似:质朴平和,重写实,画面明净如镜却极富洞察力。

  不 象《小 城 岁 月》和《五 月 碧 云 天》的 故 事 发 生 于 乡 镇,《遥远》的 故 事 发生 于 大 城 伊 斯 坦 布 尔,年 轻 的乡 下 人 投 靠 功 成 名 就 的 摄 影 师 亲 戚(此人 当 年 也 是 从 乡 村 到 城 市 闯 荡 出 名 堂),试 图 谋 得 一 份 船 员 的 差 事。但 今 非 昔 比,他 日 复 一 日 的 寻 找 工 作 却 没 有 任 何 成 果,而 他 和 摄 影 师的 相 处 却 出 现 了 裂 痕: 摄 影 师 嫌 乡 下 青 年 将 他 的 家 搞 得 一 塌 糊 涂 。摄 影 师 沉 默 寡 欢,他 喜 欢 将 自 己 隐 藏 在 密 闭 空 间 中,不 许 人 侵 犯。偏偏 乡 下 青 年 既 找 不 到 工 作,又 不 肯 离 去,使 他 大 为 恼 怒,要 将 前 者 赶 出 公 寓。舍 兰 延 续 他 一 贯 的 城 乡 对 比 的 思 考,这 一 回 也 在 两 人 的 对 立关 系 中 呈 现 他 对 人 的 生 存 状 态 的 观 察,目 光 如 炬, 冷 竣 深 邃,呈 现 城 市 化 过 程 中 人 的 疏 离 感 与 隔 绝 感,也 包 含 了 他 对 自 身 的 省 思。

  舍兰的电影好就好在,灵逸的影像背后是宏深的境界。他并不象"DOGMA 95"那班人发出除旧布新的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刻意宣言。他只是忠于自己,诚实地描绘他眼中的世界,在局限中超越,在小品的篇幅里挥洒阔大的格局,质朴中散发出隽永的芬芳。他是值得人期待的电影作者

  《远方》观后感(二):无法触及的“远方”

  “远方”在诗人眼里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所以笔下才有了那么浪漫文字想象,它可以是梦想,也可以是爱情,还可以是各种形形式式的适于我们表达方式。可是遗憾,“远方”之所以为远方,在于它的无法触及,也许是因为遗憾吧,在些许人心中产生的自我感动和在些许人心中产生的物哀或者希望...

  这无法触及的远方,放到生活里,就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围绕的中心。不管是走在路上也好,停在路上也好,我们都无法否认我们生活中总有追寻的东西,哪怕是很普通的一个午觉。所以,一旦“远方”和生活挂钩,变褪去阳春白雪帽子,变得现实起来,它要把最真实的生活诉诸于你我。努里比格锡兰的《远方》,正是承载了这样的使命

  努里比格锡兰,这个个性十足的土耳其导演,在讲这部电影前我先谈谈他的艺术风格吧。一个导演能被称为大师之前,一定得拥有的便是一个统一的艺术风格,形而上点就是价值观,白话文点就是和“一直喜欢做咸菜”一个道理。锡兰的咸菜确实比较咸,因为在大部分人眼里,他的电影沉闷而无聊,整部电影台词不多人物不多没有故事可言,你说不是“闲‘得蛋疼的人会拍这样的电影吗?但对于喜欢艺术电影的人来说,这样的评价就过分了,如果就这样的电影来展开论战估计得另开个楼盘给他们来打一架——可是阿却毫无意义,因为无知就是无知有知就是有知,每个人的吃菜的味道不同,何必一定要别人与己一样呢?

  那么回来说锡兰吧,锡兰的电影确实”沉闷“,但这个”沉闷“的词应该换成”压抑’。锡兰喜欢表述社会间的人物关系、伦理关系,借此来表现出一些压抑的现实。场面也不断用大量的远景、大远景、特写切换来表现人物的无依感与茫然感,在这里面流露出的是角色不自觉流出来的忧伤。他的电影无故事可言,没有好莱坞那般完整剧本结构,而是像生活一般,所有东西的发生都自然而然,而非制造出来。

  努里比格锡兰的风格大抵如此,《远方》中同样以此风格来展现了土耳其的一个民众失业时期,我且来聊聊片中的角色与“远方”吧,看看为何“远方”无法触及。

  电影以两个地位不同的角色暗自做了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的人的生活,除了反应既有的现实,更多的是表现导演对于人生的一种质问。他们一个是摄影师,没有生计忧愁,却不擅长处理与人的关系;一个是乡下来的失业青年,生计上无比困惑人情上却是重情重义。

  关于伦理。摩姆与与苏夫的态度是处在两个极端,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病态。摩姆是摸爬滚打社会许久的人,对他的特写镜头总是写满沧桑的忧愁,而与苏夫的特写却是大写的茫然,因为相对于前者他还只不过是一个没入社会门的小屁孩而已。所以两人对待伦理关系也完全不一样:与苏夫相信人间真情,摩姆对人失却了信心。从其两人对待母亲的态度可窥见一斑:摩姆对母亲的病重毫不在意,若非姐姐强迫也是不会去看望的吧,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爱母亲,但给母亲提吊瓶、与苏夫初来和久住后的行动对比细节处已经体现他对母亲的疏忽以及对自己的过于关爱。与苏夫则相反,他对母亲的态度是事无巨细,甚至还关心到母亲生活的一针一线,下狠话要对欺负母亲的人报复。而从其在寻找工作过程与人交流来看,存在着一股质朴,所以很快能和老水手聊起天来。而生活中他也敏锐察觉到摩姆的厌烦,也小心处理,从初来时乱扔鞋子到后来自动放鞋子的细节对比可看出他对人情的用心可惜毕竟还是一个糙汉子。这样对比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被社会蹂躏后病态的摩姆,和一个虽被蹂躏却依然心存希望的与苏夫。

  与苏夫的“远方”无疑正是处在伦理之中的工作。他很务实,不像已经无生计忧愁的摩姆一样,他拥有很写实的幻想:他希望能当上水手,环游世界,赚很多的美刀。虽然这个幻想第一次在寻找工作过程中被老水手的一句“我年轻时候也这样想‘点破,但他依然心存希望。但随之而来的被拒绝和生活中摩姆的厌恶,都逐渐让他丧失了对这个”远方’的幻想。我们时常看到他抽烟的特写长镜头,以及他瞧着别人的那种无法说是羡慕或者是失落眼神,也许他初时会在心里来一句:哼,有什么了不起,总有一天我也会那么风光说不定比你更风光!到后来就变成了:...。他踩着雪带着希望而来,又踩着雪带着绝望离去。能让一个说过“我绝不会回去”的男人回去的,除了生活的绝望与梦想的破灭还有什么?他便扔下了烟头,拾掇了一下,便回到了那个同样的乡下吧。

  关于善良。儒学对善良的定义是”心有恻隐’,所以孟子在《梁惠王上》中对梁惠王放牛而屠羊的行为大为称赞:因为“见牛而未见羊”,当下所见而不忍便为心生恻隐了。摩姆和与苏夫无疑都是心有恻隐的人。摩姆虽然病态,但他对待爱情大方地把妻子放走了,即便他深爱着她。而与苏夫的恻隐则体现在杀死老鼠那一段。不忍老鼠痛彻长夜而下手将其杀死,这也是恻隐的表现。

  关于爱情。男主之一摩姆一开始就展现了他跟妓女一起的镜头,长长的用纸巾擦床单的画面,刺耳的摩擦声音憔悴而忧伤的双眼...无不透露着这个带着艺术家气质的角色对待爱情的欲望。而稍后的推进里,我们确切看到了,原来他正在和妻子办离婚手续,然而他还是爱着他妻子的。对待性,他是开放的,对待爱他却是保守的。从他不断观看黄色录像来看,他可能存在性暴力,最后妓女锁在厕所里哭也可体现,可推测妻子因这点而与其分手。但是他签了离婚协议,虽然心有眷恋,在厕所的电话中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个“再见‘。对于摩姆来说,爱是其”远方“,他的生活没有生命,是因为缺少爱的激情,或者说是,他在等待爱的激情。可是遗憾,这份等待以与妻子离婚、妻子和男朋友离开国土终结。于是,我们看到了摩姆默默站在机场上看着妻子的离开。最后坐在长椅上,看着游轮远去,点上一根烟,这个长镜头用了一分钟左右,给我们展现摩姆心中对”远方“无法触及的惆怅悲伤

  与苏夫对爱情的态度则和摩姆不同,他心里存在着对女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和摩姆的不一样,因为更多的是出于动物本能。我们能看到与苏夫求偶的雄性本能:戴上墨镜倚着车来观望喜欢的女子,渴求被注意;在楼下取快递,让摩姆先走剩自己与女子独处;追踪喜欢女子的行踪;地铁上用脚勾引邻座女子...虽然每一次都以尴尬收尾,但与苏夫却仍然孜孜以求,可见女子在他世界里更多的意味着的是交配而非爱。但这也契合他的性格,因为他的生活里,“远方”正是一份好工作、一个好女人。可是遗憾,好的东西都是别人的。

  关于老鼠。老鼠的隐喻在影片里再明显不过,它在老鼠胶里濒死挣扎,明知无法逃脱却仍然挣扎,恰恰与摩姆、与苏夫一样——摩姆明知与妻子已经没有结果,却仍然在爱中挣扎,与苏夫明知工作没有结果却仍在寻找中挣扎。也许我们需要一只与苏夫那样的手,狠命一砸,了结老鼠的命,这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亲自走上老鼠胶的,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远方,可惜远方都太过遥远,我们永远无法企及,只能通过另外的手段来达到。

  也许放弃会更好呢,若无偏执,也就无“无法触及”了吧。可是遗憾,我们已经“有知”。

  《远方》观后感(三):寻找象牙塔

  广角镜头下的伊斯坦布尔冬日太美太深沉,窗外有风铃在响,太阳照亮半壁山坡主人公马赫穆特的庸常人生就要从这儿开始说起,即便他当年怀揣梦想走出小镇的初衷是去寻找一座象牙塔。 点到为止的留白式叙述,事实上影片主要描绘了一段略显尴尬的兄弟情,剧情颇为沉闷。 离异后独居的表哥马赫穆特是位独立摄影师,与他离婚多年的妻子约他见面,说是不久便要移居加拿大。谈及曾经的流产导致妻子再不能生育的事实,马穆的冷漠激怒了妻子,两人不欢而散,而马穆深夜在妻子门前徘徊,最终也没能说出一句挽留。或许他被感情炙烤多年,早已习惯孤独,宁愿孤独,但绝不付出。 他草草地安排前来投奔他的乡下表弟尤瑟夫住进一间小小的屋子。分别多年的两人沿着不同的生活轨迹行走,虽然一起长大,相对而坐时却只剩无言。尤瑟夫怀抱船员梦一心想着环游世界,简单而随性的真情流露常使马赫穆特嫉妒得发疯。他于是乎愈发冷漠,甚至对尤瑟夫向他敬烟的举动也瞪眼鄙夷。 相处日子究竟难熬,一个打破另一个生活的平静,一个颠覆另一个对远方的认知。他控诉尤瑟夫的介入使他生活不自在,然而他又在家中公然招妓,他讥讽尤瑟夫当船员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无聊,尽管他年轻时也希望乘大船拍摄美景。接着两人因为一块怀表大动干戈,马赫穆特丢了怀表,他猜忌、多疑的性格以及他暗中搜查表弟提包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表弟的心,无辜的尤瑟夫继而怀着愤怨离开。 故事的最后,一切如故。这样的结果其实不难想象,马赫穆特会找到理由自我饶恕,只要血液不在冬日凝固,他还是会继续冷漠地固我生活,无所谓爱人无所谓手足,在伊斯坦布尔有处房子可落脚,偶尔想起心灵无处安放时,找间酒吧喝一晚。Anyway,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窗外的风铃丁冬,太阳依旧照亮了半片山坡,马赫穆特独坐在长凳上抽着劣质香烟。他习惯孤独且依旧自私自利,他在现实中找不到象牙塔,以至于连心中的象牙塔都轰然倒塌。他后来发现,伊斯坦布尔没有梦,梦在远方。 曹文轩曾写道“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我想,这欲望具有普遍的存在性,不论古今抑或中西。但同时,人又有克制不住归家的渴望。尤瑟夫从表哥家受委屈离开的时候,也想过要回家。家人有时不可以信赖,家却是可以信赖的,不论你有多颓丧,那座屋子即便是空的,也能够无限度地包容你,更何况尤瑟夫的家中还有母亲在为其等待,她挂念爱子并被爱子思恋。 “大海中没有经济危机。”告别了表哥带有粘鼠板的房子,尤瑟夫看轮渡驶离故港,看火车开向远方,他的左太阳穴高高隆起,声称赚钱后回乡要敲碎欺负母亲的坏蛋的牙齿,他还是决定去流浪。 影片中有几组镜头:马赫穆特躲在在机场柱子后偷偷为前妻送行,马赫穆特面对尤瑟夫的不告而别一直抽烟,马赫穆特看到美得惊心的绵羊与落日却不肯下车取景。他的怯懦注定了他会庸常一生。他习惯于等待,远远地只是站着观望,等妻子回心转意,等表弟让步投降,等梦想幻化成蝴蝶,翩然而至。 然而最后,妻子认为他不值得去思念,表弟认为他不值得被信任,梦想,也理所当然的不会青睐他。妻子始终如水一般温柔,表弟又如同火一样热烈,但两人谁都没有真正走进马赫穆特的世界,一个去往新的国度开始新的生活,一个踏上征程追寻新的远方,唯有马赫穆特固执地选择自我封闭,十几年如一日地与单调的生活过招。 他不敢再奢望梦想、奢望象牙塔,他的信念从身体里出走,早已远行,仅留下一副躯干独自喊口号,还在原地踏步。 不得不承认锡兰拥有拍电影的魔力,极少的对话,永远算不上好的结局,而一切闷长的镜头都无比贴近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绝不会像现实中彼此相隔的距离那样简单,就像尤瑟夫无法走近马赫穆特,而马赫穆特从没真正走近过伊斯坦布尔。 真正的象牙塔无处可寻,已近不惑之年的马赫穆特吹着有点调子的口哨,最后思念成疾。

  《远方》观后感(四):Uzak, review

  Movie is about a guy (Yusuf) who comes to city ,to his distant relative Mahmut from a village and wants to find a job so he can start a new life. So there is a two guy with opposite character ; Mahmut is already fit in the city life and adapted and Yusuf who has strong bonds to village and couldn't get away with it.

  Once movie starts, you see how lonely Mahmut is and living in his mind even though all the crowdness of the city. You see his failures, failed hopes which he doesn't allow to grow again so he lives his bohemian but so-called regular life. This life torns into pieces once lighthearted guy Yusuf comes and settle in his house for temporarily. This tense between two guys goes on until the "catching mouse and throwing"

  ince Yusuf stays in his house for long time and they discuss for little things which become deeper and deeper everyday, Mahmut wakes up suddenly with the screaming of that mouse who successed to hid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So things get interesting after that. At least for me. Mahmut see that Yusuf got the mouse with that sticky tapes. Mahmut tells him to wait until the morning for the doorman so he can come and can handle it. But Yusuf alleges that mouse is already in pain and screaming so with the method of Mahmut thought about he throws it into the garbage outside. But he knows the mouse is still alive and cats are sneakily walking around so he comes back and smash the pochette mouse-in, onto the wall, kills him and then leave. Mahmut watches him through the window.

  The screams of the mouse is actually soul screams of Mahmut and Yusuf. They couldnt catch the life, they struggled, these all represent the mouse that tries to escape from the sticky tape. While mouse tries to escape, they are still on the stood, watch ther close future actually.

  《远方》观后感(五):平行的远方

  碰巧有那么一些日子,我是会喜欢这种沉闷的电影的。戛纳电影节评出的片子一般都会剑走偏锋,但又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片子的画面风格和叙事风格都很像《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我很欣赏欲言又止的含蓄,越含蓄似乎就越接近现实。但是这种片儿只能看一次,剩下的需要交给回味。

  叫做马姆的男人一个人住在伊斯坦布尔,他给一家瓷砖厂的瓷砖摄影,收入不错。通常,他拍照片,吃简单的蘸黄油的干面包,偶尔会去景色优美的地方拍摄艺术照片,他是这个城市中可以隶属于艺术的那一拨人中的一个。突然有一天乡下失业的表弟尤索夫来伊斯坦布尔找工作并住进了他的公寓,他粗俗,贫穷,甚至因为穷而羞愧着。正如莫泊桑所说,城市中的有钱人总要为他的穷亲戚以及他们的陋习尴尬,在这个存在收容关系的公寓里,主次关系非常明显,他们是收容者和被收容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之间没有交集。

  于是共同生活便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抗。白天,尤索夫要为生计和家人而努力找工作,奔波然后被拒,马姆和他的朋友们坐在屋子里呷着酒谈论摄影,艺术,女人;晚上,马姆津津有味的看着没有情节的电视镜头,尤索夫早已昏昏欲睡,尤索夫离开后马姆悄悄地换成了A片录影带;一无所获的尤索夫坐在破旧简陋的船员俱乐部里和身边的陌生人攀谈,与此同时马姆在灯光氤氲的高档酒吧中独酌。面对寂寞和无措,所有的地方看起来都一样,分辨不出谁更空虚。生活有时会沉思,但不沉思的时候并不会显得肤浅。这一段对比细腻而到位,镜头切换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窗子看出去是不同的景致不同的心情。

  讨生活并不简单,尤索夫想当水手像旅行一般地工作,而他没有得到。马姆像所有的阔亲戚一样设法照顾了尤索夫的自尊又付给他不菲的工钱,但他不得不在跟仍有爱情的妻讲电话时躲进卫生间,还会在夜里突然被噩梦惊醒。

  我不知道伊斯坦布尔是这么容易下雪的城市,尤索夫流连在风雪中看走过来的漂亮女人,总是忍不住想想跟着她们走几步,但他始终是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马姆会厌恶他鞋子里的异味,会厌恶他在房间里抽烟,会怀疑他偷了东西,他俩不仅仅是格格不入,无疑,他不应该突然介入这样一个不喜交际的孤僻的城里人的生活,不应该使他突然间没有了私人的空间。

  这个世界上人们之间是如此不同却又没什么不同。尤索夫悄悄地跟着一个他见过几次的女孩,马姆躲在机场的柱子后面偷偷地注视着离去的前妻,至少他们有着相同的自尊,相同的脆弱。至少,人的孤独总是惊人地相似着。

  尤索夫不告而别的时候,马姆应该有过瞬间的失落,他坐在冬日的长椅上看那艘他想要为之工作的大船,点燃一支尤索夫留下的劣质烟——他曾经拒绝去吸的烟,其实,真没什么不同。

  《远方》观后感(六):过往在远方

  我想那些年龄在40岁左右的、和主人公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看到最后表哥坐在河边抽烟的场景,可能会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可以说把长镜头发挥到了极致,对白极少,多数情况下是在用镜头说话,仿佛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截取了一段又一段场景展示给观众,可能会觉得无聊,甚至会昏昏欲睡,但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影片对应,是那样的吻合,所以,最后发现,自己在跟着影片走。

  最后表哥在河边的场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他在偷偷地目送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离开后,回到家里发现表弟已经离开了,至于离开的原因,他心知肚明,是因为自己对表弟厌恶的态度。两人的离开象征着爱情和亲情的逝去,这时,他捡了表弟遗忘在床边的香烟(前面他当着表弟说自己才不会抽这种劣质的香烟),默默地来到河边。镜头给了很长时间的特写,他抽着表弟的烟,怅然若失,表情沉重,我想他是在回忆、在反思:当年兄弟两人的情谊,独自来到城市奋斗的不易,和妻子的相识相爱,感情的破裂,兄弟情感的淡漠······百感交集,但是没有一句台词。

  难道长久的分离和人生道路的不同真的可以淹没一切以往的记忆和情感吗?导演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抛出了这样一个关乎多数人的思考。我有些感受,儿时的伙伴现在甚至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电影的名字叫《远方》,在远方很难找到原来的熟悉与亲切,因为那些大多留在回忆中的故乡。我希望自己从远方赶回家乡时,能够带着以往的感觉和身边的亲人朋友相聚。

  《远方》观后感(七):Distant

  首先, 我觉得中文译名不够好, 对于本片, 从涵盖主题的角度来说, "远方"并不如英文译名"Distant"来的精确.

  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 还是在于导演对"疏离"这个元素的表达和描述. 我一直相信,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一定是重述和探索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 就像摄影, 我们都喜欢那些捕捉到有趣, 动人瞬间的片子. 不是说商业剧情片不好, 我认为它们也有趣, 但代表了另一种乐趣, 如同摄影师用 Photoshop 把羊头天衣无缝的接到牛身上, 一种表象的刺激, 我们看到都会笑, 但笑完之后, 几乎没留下任何回味的余地. 回到"疏离感"上来, 这是美国影评家非常喜欢的一个词, 尽管他们的导演们似乎并不太喜欢向观众表现它. 其实这是多么普遍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呢, 它来自于工业化, 来自于社会的进步, 来自于人内心的骄傲等等一切可以设置障碍的有形或无形的变化. 比如说已故的安东尼奥尼, "疏离感"深入到他电影的骨髓里, 建筑, 色彩, 主角的行为, 心理活动, 一切外在或内在无不表现着这一矛盾.

  当代欧洲有很多出色的导演, Almodóvar 关注女性; Nanni Moretti 关注男性的气质危机; Fatih Akin 关注不同文化间的冲击; 唯一深入研究超越种族, 文化的人类的本质性矛盾的, 就我目前了解, 好像只有锡兰 (Nuri Ceylan) 一个人. 在他的作品中, 他总是把这种矛盾投射到各个方面: 伊斯坦布尔与小镇; 男人与女人; "文化"与"文盲"; 努力工作与游手好闲, 在这些差别中他展现和探讨人与人, 人与生活的距离. 我们喜欢欧洲, 不仅因为他们有很长的历史, 很多的雕塑与建筑, 有多元的文化, 有摇滚乐与足球, 还因为他们关注人, 有人文精神. 锡兰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表达者.

  锡兰本身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 "诗意的镜头语言"是塔科夫斯基的标志, 锡兰的影片有同样的特点, 这也是人们称他为"土耳其的塔科夫斯基"的原因, 将电影拍成照片, 又将照片连接成电影, 所以他的影片总在诗意中透出那种"愉悦的忧伤", 这种忧伤符合他的身份: 一个扎根于土耳其的导演, 他的国家由弱到强, 又盛极而衰. 他的作品偶尔提及历史 (在极少的情况下), 而聚焦于当下, 历史变迁, 形成了当代土耳其人的气质, 锡兰在作品中将这一切回归于普通的土耳其人, 做了平淡而又饱满的表达.

  《远方》观后感(八):同样的人情事故

  很少看土耳其的电影,看了《远方》后,又看了锡兰的《三只猴子》,虽然人种、信仰、生活方式等与我国不同,但是一些细节,特别是人性方面的,都是互通的,演员的表演,仿佛把我内心的一些想法表现了出来,所以说电影是世界的,不管是哪个国家(地区)的人,都能通过电影的语言进入别国人的内心。《远方》讲述两个男人相处的故事,不是同性关系,是两个亲戚,一个背井离乡的表弟,去大城市投靠另一个事业有成的原家乡表哥,并住在他家里。最终引发一些冲突,带着各自的委曲不欢而散。里面一些引发矛盾的细节与我们的有是如此相似,比如到别人家里的礼仪,表弟不拘小节,鞋子不放入鞋柜里、上厕所不冲洗、开了灯随手不关灯等等,其实他已经比较注意了,比如给家里母亲打电话,要向表哥报告,不在屋里抽烟、吃饭尽量在外面吃等等。一方面是寄人篱下的自卑、一方面是外人进入自己生活的不自在,看个片子、会个女朋友等等都受到影响。关键是各自的不理解,表弟认为表哥成功了,理应帮自己;表哥认为自己的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表弟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奋斗得到自己的地位。

  《远方》观后感(九):我们彼此相似

  第一次看土耳其电影,很闷的片子,幸好也不长。就是这种闷,让人有了思考的空间。仅仅两个男主角,几个配角,寥落的台词,就让这部电影横扫2003的戛纳。

  地球那么大,时间如此辽阔。一直以为,除了我们周围,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的一切都迥异于我们的生活。真是存在这样不同的一面,但也存在无尽的相似。这让我们和这个世界缩小了无限的距离。

  大雪纷飞的伊斯坦布尔,冷清的港口,声嘶力竭的轮船,寻常的公园,杂乱的街道,冷漠的饭店,医院。还有从乡下来的穷亲戚寄人篱下的尴尬与格格不入的故事。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思想和生活的欲望,等每个人被分隔,他们又殊途同归,因为死亡、孤独、无奈都在蔓延。

  其实,芸芸众生,每个人不同,每个人又何其相同呀!

  《远方》观后感(十):到最後只能凝望永遠的博斯普魯斯

  第一次接觸錫蘭是數月前在北京看他的近作《小亞細亞往事》,故事主景在土耳其內陸貧窮落後的地區,一行調查人員帶著疑犯在遼闊無珢的鄉郊之間尋找一具藏屍。挑戰觀者耐性的不動長鏡,摸不著頭腦的遲滯劇情,抱歉令人昏昏欲睡。

  昨晚看他十年前奪康城評審團大獎的Uzak (土耳其語,意即 distant ),同樣的風格,卻予人不一樣的小巧細緻;沒有旗鼓大張,淡然而深邃的憂傷,就是直到心房。故事寫一個伊斯坦堡攝影師離婚後遭遇存在危機之際,接待了在鄉下失業而進城碰運氣的表弟。攝影師和表弟沒有感情,兩個寂寞的男人拘謹地共處一室,主客和城鄉之間的衝突與摩擦點點滴滴。事情沒有往俗套處走,失意人無法理所當然的互相救贖;反而在不言而喻的細節鋪陳下,人們不得不難堪地承認人際疏離給人的消磨與煎熬。

  影片拍下伊斯坦堡醉人又憂傷的風光,無法不想起帕慕克如此必然地呼應的一段:「我便覺得『呼愁』並非來自主人公殘破痛苦的經歷,亦非來自他未能聚到他心愛的女子,;反倒像是,充塞於風光、街道和勝景的『呼愁』已滲入主人公心中,擊垮他的意志。於是若想知道主人公的故事並分擔他的憂傷,似乎只需看那風景。對這些電影主人公來說,就像對坦皮納小說《和平》當中的主人翁而言,面對絕境只有兩種方式: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岸行走,或者去城裡的後街凝望廢墟。」

  電影到最後,攝影師的確只能如此凝望著,永遠的博斯普魯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