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请回答1988》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请回答1988》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23 21:4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请回答1988》经典观后感10篇

  《请回答1988》是一部由申源浩执导,成东日 / 李日花 / 罗美兰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回答1988》观后感(一):,

  记得18岁那年,第一次和她接吻,快亲上的时候,她突然说等一下,我就纳闷了她要干嘛?只见她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拿出三个糖,就上好佳那种圆的,草莓苹果和荔枝味的,她让我挑一个喜欢的,我指了一下那个荔枝的 然后问她干嘛? 她二话不说马上撕开糖纸,就把那颗糖给吃了,然后一把扯过我的脖子,我俩就接吻了,全程一股荔枝味,后来她跟我说.人生那么长.我没有自信能让你记住我..但是你既然喜欢吃荔枝味的糖,我只能让你记住.我和你接吻是荔枝味的,这样以后你吃荔枝味的东西都能想起我,我和你接吻的味道。 如今我们分手好多年了,每次吃荔枝味的东西都会想起她,家里固定有荔枝糖,想她了都会吃上一个,就好像在和她接吻。若还有机会真想告诉她,人生那么长我可能要记着你一辈子了。后来,我有过两个女朋友,也终没有结果时间就这样沉淀下去,终于有一天,我再也无法抑制我心中的那份情感,我决定去找她,我们要在一起,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她毕业后找了份不错工作,工作几年后,毅然辞职自己开了家糖果店,而我终于有一天找到她,开口的第一句: 还记得那次荔枝糖的味道吗? 她强忍着泪告诉我,荔枝糖的味道她一直没忘记,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没有转身离开,也没有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抱住她说出多年来心里一直只想对她说的那些话。就这样,我们傻傻地看着对方,彼此沉默了很久。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斜映在她的脸庞,一如当年那般美里,突然心里流过一股暖意,仿佛那些年曾一起走过的旧时光还在身旁。或许,这已经足够了。 有些人,有些事, 一旦错过了就是错过,不再擦肩,也不再回头。虽 然, 岁月带走了我心中最美好曾经, 但是我并不会很伤心, 因为, 都是我瞎编的

  《请回答1988》观后感(二):崔泽

  崔泽啊崔泽,你看这那么笨拙,但是你又比谁都洞悉一切。看似一阵风都能把你吹倒,而你在操场上抱起德善的时候又是那么有力。话不多,甚至多数情况下,在胡同里都是一副喝着牛奶、没有睡醒的傻样,然后每一个关键时刻,又都是那么当机立断,可以为了友情当即放下自己的爱情,可以为了爱情放弃比赛,不论是89年情不自禁的吻还是94年双方坦然的吻,崔大师都是那样的毫不犹豫

  小小年纪学会了把一切都藏在了心里,别人打情骂俏的年纪,也许你只是学会了用心去爱。双门洞里那个笑起来那么阳光那么单纯少年,你真是从头到尾都让人心疼,又那样让人佩服。

  第一次陪崔泽去中国比赛的德善,看到被闪光灯包围的阿泽,疲惫不堪的阿泽,在抽烟的阿泽时候,也许就开始意识到他不只是胡同里那个坐在门前喝牛奶的小孩了吧。心有千斤重,而在所有人面前却只是一副傻傻的云淡风轻。胜而不骄,拜而不怨。你太苦了。

  如果说对善宇和正焕是朋友点拨之后的敏感,德善对阿泽应该是发自内心地在岁月的流逝感受到了爱吧。

  会斗嘴会装得傲娇的正焕,也许是十年前的我学会的类型吧,就像那时候十八岁的天空里的石延枫。只是经历很多醉酒后大哭的苦涩之后,能打动我的早已不是那种冷冷的爱,而且那种温暖如春光的毫无犹豫的爱,那种能够治愈我苦楚的关怀。太累了,累到希望这种阳光和温暖扑面而来的,而不是破译层层密码之后才能得到的。那个永远夸德善,大方拥抱德善的阿泽,你那么好。

  可惜,你这样的尤物,生活中,不会有。

  《请回答1988》观后感(三):请回答,我的青春

  这是一部太适合在冬天看的韩剧。它是那么温暖,又如加了滤镜一般美好。剧中的各种情感被主演们一一诠释,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讨人喜欢。对于亲情的渲染,友情的描写,爱情的表达,每一种都是最好。让人心生欢喜,感慨人生、人性的美好。喜欢阿泽亦喜欢狗焕,他们都是足够完美的男主角。当然最最喜爱那个如春天般温暖的德善呀,这部剧的灵魂人物。看剧的这些天跟着主演们又重新回忆了青春。希望他们永远活在1988,双门洞。

  《请回答1988》观后感(四):总被雨打风吹去

  很庆幸在看了两集97和94之后,仍然打开了88。又因为88的震撼感动,回头看完了97。97和94当然也承载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但是比起88来,无论是人物刻画和细节表现,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97到88,看得出来编剧的野心越来越大,故事时代背景之后的隐喻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请回答是在不断进步的,一部比一部好。97只是刻画了青春和(个人认为未必有说服力的)爱情,88却勾勒出一幅特别完整的市井风情画卷。虽然有国别和文化差异,但是在大东亚的共同环境下,已经足以传递出情感共鸣

  88称得上是一部神剧,除了高还原度的各种生活细节和颇具深意的情节铺垫,更因为里面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活生生的,哪怕戏份不多的配角,譬如东龙的妈妈,譬如德善的大伯,他们的人生,也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脑补空间。这些人物,拼合成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韩国社会图景,也轰一声打开了一衣带水邻国观众的记忆闸门。

  爱情线来说,我不站cp。两位的人设都很美好啊,没有高下之分。阿泽和正焕的粉丝帖将剧中埋藏的梗扒得很完整,抛开编剧的障眼法和导向不论,德善最后选择哪一个,都是情理之中,也都可以圆过来。只从88来看,可能编剧从这一部的开始就倾向于阿泽,但是,将97到88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能编剧的潜意识里还是倾向于正焕的。毕竟她是一个多么喜欢沿用细节的写作者啊,职业里的法官和医生学校里的空军士官学校,道具中的荷包蛋和戒指。她的女主角混混沌沌,最后明确自我,都走向了朝夕相处,嬉笑打闹,毒舌挑剔,面冷心热的那一个。所以88里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恐怕是作者有意对自己心理的反转与突破吧。所以,唯一一处感觉编剧笔力不够的,就是泽善确立恋爱关系之后的几幕戏。唱k和借钱那两幕,简直俗不可耐,完全不在水准。

  正焕和阿泽代表少女心里最美好的两种状态天才少年固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最好的正焕,遇到又谈何容易。正焕的付出犹豫与退缩,恐怕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而这个不够完满的结局让很多人肝肠寸断,也正是因为现实中的遗憾,在电视剧中也无法得到弥补和慰藉。编剧最让人佩服之处,恰是2015年11月阿泽和德善的采访。神气飞扬两位少年人到中年的模样和状态,恐怕是演员朴宝剑的狂热粉丝也很难真正接受吧。这就是岁月和生活啊。

  《请回答1988》观后感(五):细节1988

  1988第19集,正峰哥哥跟美玉偷偷约会,两个人手牵着手走在首尔的平民市场,美玉说,“我从小是吃市场长大的”,正峰哥哥有些奇怪,因为他知道美玉的家境极好,不大有可能吃到路边摊小吃之类的东西,美玉犹疑了一下,说以后会解释给正峰哥哥。两个人继续走下去,没走多远,在一家不起眼的布料店门口,美玉看到了自己的爸爸。美玉爸爸正在跟一位前来买布料的顾客讨价还价,他穿着朴素,看上去并不体面,不太像一个有钱人的样子。美玉跟爸爸对视一眼,牵着正峰哥哥的手不觉握紧,她眼光闪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拉着正峰继续向前走,而爸爸也只是愣了一愣,便立刻恢复常态,继续给顾客推荐自家的布料。

  镜头切换,正峰哥哥家中,正峰爸爸在陪更年期中的妈妈聊天,提到两个孩子,也就是正峰和正焕,正峰爸爸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做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有次提着要送的饭路过双门洞,恰好遇见两个孩子在与伙伴们玩耍,他低着头匆匆走过,怕被正峰和正焕的伙伴们发现,让两个孩子感到丢人,因为“爸爸是送外卖的”实在不是值得骄傲的事。但是正峰和正焕也看到了爸爸,他们没有视而不见,反而非常热情的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正峰爸爸说,那是他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刻。正峰妈妈说,哪有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弃,那还算人吗?

  镜头再次切换到首尔市场的街道上,美玉在走了几步后停住,她拉着正峰哥哥走了回去,美玉爸爸看到美玉又走回来很惊讶,也很紧张,他僵硬的站在那里,等女儿把自己介绍给她牵着的男孩子,也就是她的男朋友。美玉对正峰说,这位是我爸爸,我爸爸很厉害哦,他是白手起家创造很多财富的,他刚来首尔时身上只有三万元。正峰哥哥非常配合,不,不应该说是配合,应该说是非自然的做出了他本来就会有的反应,他对美玉爸爸说:“那您真是韩国的比尔盖茨了,不,您比比尔盖茨还厉害。”三个人的谈话最终以美玉爸爸听出正峰的声音,就是六年前打电话到家里的男孩子的声音结束——六年前美玉还是高中生,她与正峰哥哥的早恋被爸爸阻挠过。

  这样一个相互呼应的片段,光靠想象或许有些刻意,但在1988里,两个场景衔接得很好,两条故事线自然交汇:一条是正峰妈妈的更年期在关怀和温情的生活里慢慢度过,神经大条、心里有爱却不知怎样表达的丈夫儿子逐渐学会了体贴妻子和妈妈;另一条是正峰哥哥与美玉感情的进程,六年里,他从未放弃过与美玉的联系,美玉出国留学归来后,两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谈恋爱。两条线相交,顺理成章。剧中,美玉父亲不是第一次出现,不是为了这个场景才遇到美玉二人,他在这条街开了一家分店并亲自经营生意是很久之前交代过的事情;正峰和正焕的故事也不是只适用于这个情景中,在全部的剧情里,兄弟两人都是以这样的性格存在;正峰与美玉爸爸对话中的笑点中和掉了观众对于柔情的排斥;美玉并没有立刻停住,而是先走过去,在犹豫片刻后拉着正峰回来,那走过去的几步,犹豫的几秒,是极其真实的人物心理。

  1988里,还有非常多这样的情景,每个琐碎的细节都经过了漫长的铺垫。就算是日常看来略有些夸张、矫饰的情节,都发生得自然而然,脉脉温情变得详实可信。观众当然知道现实里不会有这样温馨美好和谐的邻里、家庭生活,但是1988把人拉进了它讲述的故事和氛围中,它让人笑,让人哭,让人真心实意的感动。

  不得不说,1988的编剧真的太厉害了。那么多细节,那么多伏笔,那么多呼应,那么多脉络,草蛇灰线,相互穿插,如一张严密的网。

  这才是好故事啊。这才是好电视剧啊。

  《请回答1988》观后感(六):如果听到,请回答

  考试结束后,断断续续得看完了《请回答1988》。期间穿插了从广州回浙江,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年度迁徙;辗转至上海后,再赴首尔。5日短暂游历后,开始胆战心惊论文攻关,继而是马不停蹄聚会。等到有时间坐下来看剧,看帖子时,已近年关。于是在春节这个唤起集体记忆的档口,现实与影视相映照,不由得生出零零碎碎的感慨。

  大约人到一定的年纪终究逃不过回忆的劫,无论是正当年少亦或是青春已逝。1988,讲的是父母们青春,是韩国70代的回忆。胡同,邻里,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也有青春独有的自我觉醒,梦想构建和对未来的期许。

  然而,哪一代的青春不是这样的呢。

  今年回外婆家团聚的午后,我们带着几分重温童年念头,久违得逛一逛这个近乎于衰败,但伴随我们成长小镇。小镇的意义于我们一行而言相似不同。它是大表姐永远的外婆家,是三表姐13岁前所有回忆的发生地,是我4岁前懵懂的回忆和小学时代年年暑假的定点。在破败荒废又混杂着新建筑的小镇里,我们在小道山路和石板路上找寻各自记忆。而这一切对于大表弟而言则是一次逃离都市的全新探险。

  “人的一生很难有机会见证一个地方的兴盛和衰败,但是我们见证了。”三表姐在走下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的山坡时这样说了一句。

  是啊,我们见证了。

  虽然小镇的辉煌于我而言不甚清晰,但三五岁的年纪也足已能记得拥挤嘈杂却也热闹非凡的主街道,街上有着镇里最大的超市,超市旁是镇里唯一的服装店。旧时邮局门前的空地,一到傍晚就聚集了半个镇的人,尤其是夏季,大家拿着蒲扇,三五成群得闲谈散步。以前的夏天有白糖棒冰,有二姨家的绿豆汤,红色大澡盆,有拥挤的游泳池,有山坡和池塘。现在每年都会提起的童年糗事,大多也就发生在那些时候——那是我的幼年,姐姐们的童年,小镇辉煌盛年之后略显平淡的中年。

  这一次,再走过二姨家,楼不知何时重新刷了白漆,比起四年前显得新了许多,而楼旁的幼儿园改成了名字奇怪的博物馆;过去夏季纳凉,冬季探险的防空洞远比记忆中阴暗深邃,洞口堆满的残枝败叶,探头去看时惊动栖息其中的飞鸟,而我们反被“发射”出的大鸟惊得跑开。走到过去国营矿场鼎盛期间盖起的“公寓楼”,也许因为过年,多了不少在阳光下追赶打闹的孩童以及晒着太阳闲话的老人。

  闲晃之中,慢慢觉得,比起四年前破败荒废带来的强烈震动,现在的小镇已经度过迅速衰老的时段,逐渐到了没有年纪的阶段。它似乎一直这样,算不上热闹,也算不上荒凉,时间在这里也仿佛失去了强烈的存在感。但在那些保留了许多年的地方,像是当年大家冬天一定要去的澡堂,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

  其实外婆也一样。前几年得时候衰老得很快,常常痛风,手肿脚也肿,原先胖胖得肚子也瘦了也不少,脸色蜡黄,神色疲惫。印象里精气神不错的时髦小老太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震惊和难过之余,不由心生颓然。现在,时间慢慢过去,不知是不在意还是不愿意,外婆的年纪越来越模糊,她似乎一直是这个样子,不年轻也不衰老,和这个小镇一样,是我们心中看似不变的定点,带着我们的记忆,我们的青春一直待在那里。

  但其实,这世上的一切哪里会不变呢。

  就像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以不可逆的速度长大。如果用年龄数字来衡量,早已度过18岁的我们在成长的路上狂奔不止,往外跑,往外飞,等停下来回头,我们早就变了,回忆也变了。过去在水库里发现尸体的恐怖记忆变成了奇特的惊险回忆,被姐姐“管教”的胆战心惊也变成了温馨的过去。记忆确实不可靠,因为记忆的载体在变化,执拗的我们在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中,逐渐理解了那些古怪经历背后的情谊。

  就像1988中,主人公们在长大以后才明白如何去理解长辈们的关心,如何在琐碎中回应那些亲情与友情。长大的我们,我,我的姐姐们,我的妈妈辈们,都在试着表达,试着回应,试着填补这些年错过的情谊。

  怀旧的热潮大概是被二表姐翻出的老照片点燃的,妈妈和姨娘们看到二十多岁的自己后,开始翻箱倒柜找过去穿过的衣服,那是她们的青春。而外婆的青春呢?照片中的外婆年纪和如今她的儿女们一般大,乌黑的卷发,挺拔的身形以及有神的眼睛。只是现在,时光倏忽带走了很多。成年的德善在《1988》最后说道,想要回到过去只因那里有“年轻的,如泰山一样的父母,有我们爱的人”。时间真的可敬又可怕,它让我们懂得了理解,回应和珍惜之后,又让这样的醒悟永远不会及时,因为“老去”这个词永远和“成长”在一起。

  因而每次见到外婆和爷爷奶奶,尤其是分别的时候,总会有种难过和隐隐害怕的心情,这种心情会让我觉得做什么都不够,却也让我犹豫而不敢做什么。这样的心情甚至在某些情景的催发下,产生几分想要流泪的冲动。看《1988》时,每一集都有泪点,而德善爸爸失去母亲后和阿泽的对话,正焕爸爸生日时在磁带中听到妈妈的声音……分外催泪。德善爸爸目送宝拉去考试院,以及在宝拉婚礼后互换信件的场景,也因为独具代入感而引发泪点速降。

  曾在影评中看到,“这部剧虽然拍的1988年的故事,是父亲母亲的故事,但亲情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共鸣。”这种情感一代代传承着,从祖辈到父辈,再到我们,未来也将继续。

  小堂妹一家来拜年,当初六个月大的小婴儿变成了两岁多古灵精怪的小女童。小爷爷和小奶奶满眼带笑,眼神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小宝贝,而记忆中的小叔叔似乎还是过去那个大男孩,但如今也是小女孩依赖的父亲。不禁会想,当我还是那么大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外婆,是不是也是这样看着我,我的姐姐们是不是也怀着和我如今一样的感触。

  爱是永恒的话题,于是亲情也是永恒的传递。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大致是:如果你想到你的年老时期,你还会不愿意过年吗?过去的几年总是以为自己长大成熟了,嫌弃过年的无聊,抱怨年味的寡淡,今年似乎发现,所谓年味不过是亲人之间的情味,而年味的寡淡不过是我们不够成熟,没能明白时间紧迫,爱要努力回应。

  我从《1988》中读出的爱是陪伴,是不犹豫,是迫切的想要给予,是无怨无悔。相伴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短暂一段,真正美好的片刻不过是短暂人生中的几个瞬间,所以好多好多的东西都不能等,也无法等。

  因而,如果你听到,请回答,请你务必回答。

  《请回答1988》观后感(七):想回到“1988”

  有很多人推荐《请回答1988》,但因为实在对韩剧不感冒,所以一直没看。某天无聊,听了潮音乐推荐这部剧的ost歌曲,萌生了要看剧的念想。终于开始看了,前两集还不能完全进入这种家常里短的剧情,看到大人们的演技更像是二次元世界的真人秀,但越看越来劲,不止是德善迂回波折的初恋,狗焕默默守护的单恋,小伙伴们一起长大的友情…还有邻里们的相互关爱,人与人相处没有标签,不分贫富,不做作,不装,每个人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有缺点,有弱点,但是真,即便被人当玩笑,但不会被人嘲笑。看到最后喜欢上了心直口快的罗美兰,踏实善良的德善爸,搞怪无厘头的刘东龙,还有简单耿直boy的老大正峰,喜欢剧里的每一个大配角,当然还被柳俊烈的丑帅给征服了(^-^),还有这部剧的配乐,简直是无限循环播放的大爱啊。日子也许就是这么平淡,但让人温暖,暖在心里。

  《请回答1988》观后感(八):如此平淡如此美好

  初看简介,发现这部剧是关于亲情,关于邻里情的,一下子没了兴趣,迟迟下不定决心看,可能是被国产家庭伦理剧带上了阴影。最近剧荒,终于决定翻出来看,尽然发现原来差点错失了一部好剧。

  几个家庭的琐碎日常,细节很真实,几家人极品浮夸,又温暖真实,一件件小事里都透露着质朴真诚的情感,让人看了哭了笑笑了哭,羡慕这样和睦的邻里相处,羡慕德善这样一群陪伴长大的好朋友。

  边看边记录感想:

  1、大哥(金正锋)为了得到专辑,发起了“守护天使”的游戏,抽到某人的名字签,在圣诞前的一周内,想办法对她好送她礼物。于是:

  大哥←→成余晖

  刘东龙(娃娃鱼)抽到了自己

  《请回答1988》观后感(九):再见,我的青春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部韩剧是怎样一个感受,现在已经不看韩剧了,但是我觉得这部剧算是今年看得最好看的一部剧,真的是从头哭到尾,我想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因为是单身狗,所以爱情暂且不论,并且是恋家的巨蟹座,所以特别重视亲情,然后又是自认为特重视朋友的巨蟹女,特别依赖朋友,所以1988完全打动了我。

  1、亲情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其实是宝拉爸爸和宝拉的情感线,因为感同身受,我们家也从来不说我爱你之类的,反正我应该从来就没说过,实在说不出口,不是爱的不够深,而是我们家都不善于说这些。大概体现爱的方式是我会尽我所能的去做家务,妈妈体现爱的方式是家务,做饭,以前比较喜欢妈妈,因为父亲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母亲无论你生的男还是女都会义无反顾的爱你,所以比较亲妈妈,但是现在渐渐长大,渐渐体会到爸爸的爱其实都是行动,他会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因为自己很胖,所以每次回家吃完晚饭都会叫我不要坐,虽然有时候严了点,但是现在都23岁了,还在读大三,还很胖,也没什么特长,性格也不是很好,几乎特普通特平凡的一个人,之前特别感动的是,因为自己很胖,爸爸叫减肥,但是减肥真的很痛苦啊,不想减,妈妈说如果不是男生也不会叫你减肥,如果不是家里有糖尿病的隔代遗传就由你了,成宝拉和他爸也是这样的,包括双门洞的其他家庭,父母对孩子始终都是爱,即使他们强迫你,也是有理由的,如果你坚持你的想法,多沟通,他们也能接受。

  还有一部分是猎豹夫人到了更年期,想想妈妈也50了,也快到更年期了,而自己还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女儿,没有对更年期有一点了解,想必我们的父母也也都经历了我们所会经历的事情吧,一辈子为孩子为工作吃了多少苦,也有会自己的青春和回忆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铸就了历史的长河,而我们不过是时间的影子,一代一代生命绵延不息,珍惜父母,爱父母,他们已经很辛苦了,至少要让他们晚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为工作孩子所担忧,不要让他们一辈子都在做辛苦的事,人能在世上走一遭不容易,珍惜生命与时间!其实父母才是我们的偶像啊,他们对你的爱和付出,对你生命的负责,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啊。

  2、邻里之间的情感。

  双门洞的三户或者是四户人家之间的感情是现在的家庭远远感受不到的,现在生活快节奏,有了电脑,有了电视,都不会想出来联络一下感情了,93年生,以前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脑,电视也比较破,所以不是宅在家里,而是经常出去去田里玩,河边抓鱼,和邻居家小伙伴一起玩,还是向往以前的生活啊。

  3、爱情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应该是编剧想说的吧,德善最终选择的是能和亲人般相处的阿泽,主动,勇敢出击的阿泽,狗焕在犹豫,错失了一个一个的时机之后,其实也与爱情擦肩而过

  4、友情和青春

  虽说1988的主题是亲情,但是友情这部分也很显眼,感谢自己的青春里有许多小伙伴的陪伴,虽然现在渐渐失去了联系,随着成长,朋友也越来越少,现在几乎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但是依然可以记得小学时候同一个小区的小伙伴每晚都会一起玩,就玩些游戏,当时小区很大,小区中央有个大花园,可以玩捉迷藏之类的,反正大家的游戏范围是小区或者延伸到小区,小时候真的特别爱玩,虽然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但是很感谢没有宅在家里,而是出去玩了,可能因为小时候的影响,现在才会特别喜欢自由,放荡不羁吧,周五就去朋友家做客,特怀念小学,到了初中,搬了新家,是有6层楼的小区,就一直宅在家了,因为没有小伙伴,邻居之间没有联系,只有电脑,电视,然后学习,生活其实挺无聊的,如果有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谁还会玩电脑呢。自认为挺重视友情的,但是现在朋友越来越少,因为通常不在QQ,微信上聊天,也不怎么打电话,如果有朋友联系你,可能会很热情,但是大家都疏于联系,所以到现在,大学了,因为大部分自己的原因,朋友几乎没有,还得过完半年的孤单的大学生活吧,大四实习了就进入社会了,自此,离开了学校,我的青春应该也算过去了吧,然后无非就是工作,结婚,生孩子,继续工作,现在感觉人在这世上走一遭的意义是什么呢,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和目标又是什么呢?健康,幸福,追求梦想?至少我现在还是迷茫的,可能有许多人和我一样,现在对未来都挺迷茫的,所以这部剧给我的感受实在太过强烈,延伸到了关于探讨人生存的意义,而这个意义自古都是哲学家无法给出的解释,答案只有你自己去想。

  不过1988也让我知道,其实人终究都是平凡人,都得结婚生子,都得生老病死,就算是明星也都是人,也都是在世上走一遭的人,只是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和把握时间所去做的事都不一样,所以有些人成功了,世人都知晓,有些人就默默的平凡着,无论哪种模式,从人生的意义来看,最适合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啊,不要违背自己的心啊,虽然有可能出了社会并不会这样做,但是我希望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生命的终极目标,其实每个人都是平凡人!

  趁着现在还没出社会,把青春过得有意思点吧,至少有自己想起来值得怀念的回忆,感谢请回答1988,让我写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也流了那么多泪。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有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也有酸甜苦辣,也有甜蜜回忆,美好的青春,哪一样都值得珍惜,因为这才是人生啊~抹一抹眼泪继续往前走,就算前方有荆棘有风雨,但是你有父母,他们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你,想到这,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会阻碍你!

  《请回答1988》观后感(十):在有限的时间里 对最想亲近的人 即便不会表达 也不要留下遗憾

  贯穿全剧的友情 爱情和亲情中

  有两个细节 最能触动我

  一个是善宇给崔泽爸发请帖的时候

  一个是宝拉举行婚礼向父母鞠躬时看到父亲穿着自己买的并不适合的鞋子并抑制不住泪流的样子

  孩子们 这一刻 都 真正长大了

  任何一种情感的感动都是感动 都是无可替代的 但最能打动我的还是亲情

  善宇和宝拉在恋爱的时候 善宇的家庭正好处于一个新的变革 崔泽爸的加入

  从无法接受到接受 正是从少年时期向青年迈进的时刻 亦标志着成熟

  就算心里知道崔泽爸的为人 但是还是会觉得对不起生父 想必多数遇到这种情形的子女都不会这么快接受的 这都需要过程 但这段过程里 宝拉陪他度过的时间很短 那这些年 他的接受是怎样练成的呢 如果说爱情需要timing 那血浓于水则需要time 时间赋予了接受 但更多的是情感的感化

  剧情的开始相信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喜欢宝拉这个角色 但到剧情后期 她母亲都讲最近宝拉声音怎么越来越小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角色在剧中反转是比较大的 或者说是内心世界最复杂的 最简单的形容就是嘴硬心软 前期对弟弟和妹妹的严厉和个性的叛逆也是为后期活跃在学生运动中做铺垫

  宝拉一次和善宇的谈话中 说其实自己很羡慕德善的性格 会撒娇 和爸爸妈妈说话就像是朋友 但自己就没办法这么表达 不会确切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更令人心疼 不是么

  自从宝拉母亲在父亲面前表达出 宝拉就不像德善和余晖和你那么亲近的说语后 似乎剧情就更希望观众注意到这一点 也更是把这细节表达推向了结尾

  打工时给爸爸买的不合身的衬衫 给爸爸准备的婚礼时穿的不合脚的鞋 这都是促成宝拉最后泪奔的点 她的泪代表着她的愧疚 不曾对父亲说过一句贴心的话 些许关心的举动 甚至为父亲准备的礼物都无法亲自送上

  他们都是如此木讷 他们都想彼此再靠近些 无奈 他们都是不愿直面表达的个性 但不管怎样 最终在人生最重要的这天这对父女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出了未曾表达过的心声

  剧中父亲们的角色也都刻画的非常有特色

  凤凰堂 对着镜头无法说出的儿子我爱你 但在得知飞机事故时徒手砸锁找酒店电话号码急到大哭却又能在接通电话的瞬间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的正常通话 为的只是不让儿子担心 这样的心要何等的何等的坚强

  金社长 看上去一个略带神经智又经常被豹子女士无比嫌弃的一位‘顽童’父亲 一夜 金社长梦醒见豹子女士又蜷缩在月光里 对她说的话 美兰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让人觉得好温馨好温馨 于是手牵手 散步在星辰下 聊天中豹子女士一句话 太戳人心 ‘哪有觉父母丢脸的孩子 那种人不配为人子女’

  教导主任 表面严肃 实则热情有内涵 在东龙妈离家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此处省略几百字

  成科长 这几位父亲中最不舍的 就是这位父亲 普通到再不能普通一个银行职员 在子女的成长中他受到磕绊也是最多的 明明自己的生活已经够艰难 口袋中的钱不舍得给老婆买护肤品 却还要施舍给比自己还要不堪的人 这样的人怎会不配有三个这么好的孩子呢 他又是经过了多少次人性 内心的争斗 贫穷只是暂时的 善良却是本性的是长久的 月夜下单独给德善买蛋糕过生日 独自等在宝拉开车去考试院途径的路上 准备了各种药品 上面都标注了各种药用的类型 这是父爱最细致最直接的表达 没有太多的语言 通过这些细节都能表示虽不把挂念和关心挂在嘴边 却深知儿女的个性 而宝拉能回应的只能是转过头 默声流泪 从反光镜看着站在路边渐渐远去的父亲

  喜欢这部剧 喜欢胡同里的每个人 喜欢每个感动

  或许是因为时代背景 又或许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 朋友 家人 爱人的影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