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洋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洋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1: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洋史经典读后感10篇

  《西洋史》是一本由陈衡哲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382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0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史》读后感(一):陈衡哲 西洋史

  从11.09到12.03,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我个人读书读的细致,所以速度也就慢下来了。知道这本书是课上老师推荐,未读前对它期许很大,多源字作者个人。同为学术女性,对陈衡哲景仰已久。且不说,她与胡适的种种。她拥有系列的第一:庚子赔款的第一批女留学生,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女作家,北京大学的第一个女教授,出席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博士等,实属女子骄傲。其丈夫也非等闲, 任鸿隽(1886-1961),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

  时至今日,西洋史已读了两遍,再读时仍为作者的才情多倾倒。本书虽说是那个时代历史教材,但是与当今教材留给人的枯燥 无味,恰恰相反,本书文辞优美,比喻众多,通俗易懂,把一部世界史写得活灵活现。比如“用做天难做四月天”来表述法国大革命国民立宪派的处境。视角独特,让为史实所烦恼的你,豁然开朗。总之,作者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史实简练,为你开启一扇不一样的门。颠覆你心目中历史著作、教材的负面标签,值得一读。

  《西洋史》读后感(二):天下才女

  是创作而非仅仅述古,每一篇章都是美丽散文,原来严肃的历史是可以用这样的文字笔触表达的。有内容,有组织,有思想,有判断,又不乏历史书籍的严肃态度和严密逻辑。不长的篇章为你展现了西方的文化历史演进,却也可感觉作者拳拳的爱国情怀(至少是东方情怀)。

  读完你一定会同意胡适的评价:“西洋史要这样做方才不算是仅仅抄书,方才可以在记述与判断的方面自己有所贡献”;“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的供给。但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她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这一方面,此书也是一部开山的著作。”

  补充:后来才知道,陈恒哲是胡适的梦中情人,甚至女儿名字也是用来怀念她的,那么对胡适的评价还是要存疑的。

  《西洋史》读后感(三):如何情绪安定地看待别人的过去?

  以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对序言里的这样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受传统历史教育课程影响,说起历史,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局限性”、“阶级”和“必然规律”等一类的词眼。这种思路一般被表述为带着批判的眼光理解和消化,但毕竟摆脱不了站在历史的新台阶指手画脚形象。这未免会让人生出一种担忧,今天我们所为的一切,在未来的某一天,极可能是那些后生小辈们不屑一顾的玩闹之举。如若想得再过分一些,既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被历史的潮流淘汰且沦为他人的笑柄乃至攻伐的对象,何不索性恣意妄为,哪管死后洪水滔天。冒出这种念头时,不免一阵胆寒。

  钱穆的这句话如今已经被太多人引用,甚至于已经生出来许多批判,大约是说钱穆此意纵容了历史上的罪恶,对历史演进的残酷视而不见。我善意地认为他们只是由于缺乏一点耐心误读了而已,否则如若他们所讲那样,我们深夜回首人生往事时势必应当咬牙切齿又或痛哭流涕才对,恨不得将曾经自己过出来的每一天反思完后就彻底抹去。

  当看完这本成书于民国期间的历史教科书掩卷时,顿感用钱穆这句提醒观史心态的话来描述整个阅读体验恰当不过了。陈衡哲作为那个时代里为数不多高级女性知识分子,身处历史大变革的动荡社会环境中,行文中却不见丝毫戾气,不得不钦佩其自我修养沉静。作为在近代被反复欺压蹂躏的受害国国民,面对西方列强的历史时,用笔处处流露出理性的尊敬和适度的克制,此书的境界相比于钱穆的论述要更高一点。而这种对敌人予以冷静分析和怀有敬意的心态,实在是当下这个时代所稀缺的。

  这样一本年代久远的书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内,看起来是偶然,实则又属必然。过去一年,一本来自澳洲的小书《极简欧洲史》莫名地热门起来,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言谈中提及,对其清晰的脉络和简洁的叙述赞不绝口,想必他们都和我一样有着被“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日耳曼入侵“、”伯罗奔尼撒战争“和”百年战争“等难以穷举的欧洲史事件和名词反复灌输却始终难以厘清的痛苦经历。不少人也试图在床头摆上厚厚两本《全球通史》,寄希望翻到书皮卷起毛边的某一天能够在脑海里变出一个清晰的网络,当然他们基本都失败了,一是没时间看,二是缺乏记忆能力,这两个理由也不断的提醒着学习能力的退化和身体机能衰老。可问题在于,如果你对历史、地理或者文化有一点深入兴趣,欧洲史都是绕不过去的,毋庸置疑,时至今日西方仍旧是世界的中心。这种情形下,一本简洁却不简单的小书乘虚而入便不难理解。

  但是,简洁与细节又分属于鱼和熊掌两段,仅尝试一碟开胃前菜怎么能满足轱辘之肠胃,只是如何找到滋味十足的正餐也不是易事。幸好大学时不务正业读了不少闲书,还记得复旦大学樊树志的一本《国史十六讲》,琢磨着或许也会有一本类似课堂讲义在市面上流传着,这样即使找不到靠谱的图书,跟着大学教授再上上基础质量应该时有保证的。于是《欧洲文明十五讲》进入视野,作者陈乐民,社科院欧洲所前所长,曾于北京大学开设《欧洲文明史论》课程,背景赫赫。翻开书走进陈老师的课堂,随即为聆听过他教导的学生感到幸福,家常聊天时的语言中处处闪耀睿智火花,穿插其间温润的提示并没有因为偶尔出现的基于理性和尊重的不确定语气而显得缺乏自信,反倒衬出为学态度的严谨。说个题外话,昨天买了一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老生常谈》,书内收录了作者近年的讲稿和采访,翻了两篇,非常喜欢作者的文风和态度,今天检索信息发现作者资中筠居然是陈乐民的爱人,这真是读书经历中的一件趣事。《欧洲文明十五讲》中与陈老师的讲义相比毫不逊色的是课堂后的学生提问,虽然出版时可能做过筛选,但提问水准之高仍足以令人惊叹,要知道这只是一门针对本科生的通识课程。虽然当初我在秦晖老师《中国古代经济史》课堂上也算是个积极发问的好学生,与他们相比却真是自愧不如,这应该就是所谓科班出身的专业底蕴。需要注意的是,此书是讲述“文明”而非“历史”,因此陈老师预设学生已经对欧洲史有比较全面概念,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陈老师也很热心的推荐了陈衡哲的《西洋史》,并且谦虚地讲读懂了《西洋史》就不用上他的课了。

  《西洋史》的内容不复赘言,结构上基本以年代为序,起于三大古代文明,终于二十世纪初,与近代中国相关的内容几乎没有谈及,想必是刻意保持距离感以确保足够的冷静和客观

  如开篇所言,全书对各个时期各个区域出现的不同文明基本上给予了相应的尊重和客观的评述,为每个民族带来政治统一制度进步或文明发展英雄都有浓墨重彩地褒扬,因此全书呈现一种你方战罢我登场的舞台感,生旦净末丑各有千秋,这一点是纯粹西方视角的《世界通史》一类著作所缺乏的。这种公平和全面自然也会对教条式的传统表述带来冲击,例如雅典不尽是艺术和科学,也有纵横捭阖的霸权野心;日耳曼诸民族暴虐粗鲁但本性纯良,经过文明的洗礼后成为新生动力;基督教会动干预政治动机不纯,但在黑暗世纪充当了传承希腊罗马文化的使者,更是灾难人民精神寄托;文艺复兴重拾个体价值,也带来了骄奢淫逸放纵欲望的社会风气宗教改革虽然起点是抗议教会垄断,但事态扩大却与穷苦百姓的趁机暴动密切相关...因此很难在书中发现绝对负面或者正面的形象,历史事件的发展与当时所属的内外部环境融合于一体,即使历史重现也没有充足的理由脱离当初选择轨道。基于这一点,对历史的过度苛刻和批判是不恰当的。

  自西罗马沦陷到近代列国独立的这段时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很多人因此评论中国文明过于早熟于是落后于世界潮流,90年代也流行过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大讨论,一度出现的思潮是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必须砸烂重新上路才有再生之日。这种论调未免有马后炮之嫌,似乎将今日弊端一股脑推给黄土之下的祖先便可落得轻松。两种文明的走向自然与文明的发源地分布和地理形态密切相关,虽然西方文明成为世界核心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在此之前几千年,欧洲大陆几乎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人口面积迁徙和国土边界变更都是家常便饭,黎民百姓置身于于“朝为东家奴,夕为西家仆”的悲惨境地。如果用鲁迅刻薄方式来讲,西方始终处于“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华夏文明提早就进入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站在今人的角度,做奴隶自然都是不好的,但是如果站在奴隶的角度"锄禾日当午"自然要比朝不保夕的战争生活强上百倍。在不考虑外患的前提下,一个安稳闲散的大一统帝国会比在弱肉强食的大陆上军事立足的王国更能够提供安稳的生活和高级的文明,因此虽然南宋未能抵御外辱,但是对庶民百姓而言谁是更好的文明也是显而易见的。

  更为显著的差别公元纪年后,欧洲大陆上始终游荡着一个幽灵,一个比两千年后马克思宣称的幽灵更为强大的精神存在---基督教。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不同,基督教的传播更加主动,无数自愿献身神圣视野的教士孤身进入蛮荒之地帮助上帝开化未蒙文明之光的野蛮部落,往往罗马铁蹄未及,而基督福音已至。教会与世俗政治的结合为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更多的解读方案,也因此诱惑着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埋下无数动乱的种子,直到宗教与政治分道扬镳,列国政治才进入全新的纪元。此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早已确定了夫权的统治地位,即使到近代,政治联姻也更多是象征性的怀柔之术。相反,欧洲的王室婚姻背后总是与分封属地和继承权纠缠不清,因此造成的战争不可胜数。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欧洲历代王国的子嗣繁育能力似乎都远远不如华夏王室,他们所困惑的无人继承的问题到了东方却是挑谁来继承更好,不知这是否是王室之间不断通婚的后果

  文明的差异和优劣已经讨论了数百年,相信以后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陈衡哲虽然持敬意与尊重,却也未明确言及对文明高下的评判,这种开放、理性和客观看待外部世界的姿态令人钦佩并足以借鉴。胡适之大概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与一同带入糟粕相比,更担心国人未曾了解外来文明时就已蒙住双眼,深以为然。

  此书有很多版本并存,手头这本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发行,有较多插图,涉及国际关系分析、文化传承脉络和关键地图等,有助于阅读和理解,比较推荐。不足之处是封面设计过于花哨,而纸张也略显粗糙

  《西洋史》读后感(四):别样西洋史

  一转眼从畅游书海,随心采撷的境地,重新回到规矩读书的轨道。之前选了两位女作者的书,一位就是西洋史的作者陈衡哲,另一位就是罗马人的故事的作者盐野七生。还是很喜欢女作者的文笔,徐徐道来毫无艰涩难懂的术语,让人读着如沐春风。女性的细腻和视角很是熨帖我心,可惜两个作者的书都没读完,前者的读到中世纪开始。后者只读了系列里的第一本。我很喜欢读这样的书,没有压力,之前读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也是如此。可惜都没有读完。之前还读了一些书,只不过都是半半截截的,比如《西方将主宰多久》、《哥伦布大交换》。世界史大都读到中世纪就停住了。中国史方面,也是断续的,把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和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讲演录拿出来看,都是只看了一部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也是开了个头

  转归读中国古代史,还是很有收获,觉得很有乐趣。不觉得累,只觉得时间不够用。

  《西洋史》读后感(五):纪念一下我的进步

  明明每天都在看

  但是却看了好久

  原因就是看到第二章的时候觉得不得不做下笔记

  于是开始看一章做一章的笔记

  每次做笔记都要好久好久

  这样,一本书看下来,也写了一本子的笔记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课外书这么认真的做笔记

  觉得好开心很有成就感

  恩,就是这样。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看完我也不能说世界史功力大进,但是真的又了解到了很多东西

  大概的事情脉络也清晰了很多。

  然后我也不知道哪里看出来的,我好像能从书中看到作者很感人的治学态度,觉得很感动

  所以在这期末已经轰轰烈烈苦逼来临的时候,别人都埋首于复习世界史中国史班主任,我还埋头看我的课外书,也仍然很开心呀。(好像,也是和专业有关啊。只是不考。)

  《西洋史》读后感(六):民国时期北大第一位女教授的书,读完后会基本对欧洲文明的过程有个大概框架的了解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读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先生极力推荐陈衡哲的这本书,说这是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介绍欧洲文明最好的书之一。

  老实说,在读的过程中,丝毫没感到这本书的作者对欧洲文明的介绍有什么过时偏旧的地方,并不比高中历史书上差,甚至可以说要好很多。。 可见一本好的教材对于学生是多么重要。

  还有一个有些惊讶,作者是民国时期的人物,但对欧洲文明的了解却有如此全面系统和深刻的了解,和我的愚见以为民国那时的人眼光比较狭窄,受清朝闭关锁国之类。

  但细想又很容易理解了,民国时期实是出了一大群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如梁启超,陈寅恪等一大批人,实比现在绝大多数的我们不管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对欧洲文化的掌握都要高深得多。

  可惜 陈衡哲这么名字似乎很冷,知道这本书的人应该也不太多。其实即使是陈衡哲呢,民国时期那个群星闪耀的夜空上,有多少的大师是我们只知道名字而无具体了解和学习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呢。

  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里介绍的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小说,却唯独对民国时期的文化介绍得很少,包括历史课本也是,其实在我以为,民国的大师们是有非常多的东西值得现人学习的。

  所谓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