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4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楢山节考》是一部由木下惠介执导,田中绢代 / 高桥贞二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楢山节考》观后感(一):50年代果然是巅峰

  4月去小豆岛耍了一圈,上面有个电影村,充满了昭和味道

  回来以后看了木下惠介的24只眼睛,觉得很好看,于是陆陆续续地又看了很多黑白电影,开始理解为什么说当时是日本电影巅峰。

  本来不想评论,看了83版回来评论觉得58版实在高出太多。

  83版充斥了性描写,当然这本身有导演个性关系人家就是喜欢女人的性器官,没办法人类当然脱离不了性,不论干嘛都要加入性我也是觉得略牵强。

  58版修复后美如画这个看过电影的人一定都知道

  场景的切换,近景远景和布景的“神”一样的运用,花费大量心思在这些布景上,真的让人感觉在看一出美丽舞台剧。加之日本传统戏剧的穿插,一开始觉得不适应却越看越美,越陷入故事

  所以你知道那些布景是假的,雪是假的,却如此美。这除了导演的功力,也是整个剧组的功力。58年啊。。没有什么更高的科技了,没有CG,么有3D,只是纯粹的那些东西。让人深深爱上这部片子

  《楢山节考》观后感(二):一部老电影

  故事本身很简单。电影的张力却是不仅如此的。

  辰平是故事的第二代人。他是个孝子,至少在今天的社会认知中是这样的。可怕地方在于,他所处的村落里,他是个异类。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进入楢山,据说,是要去见山神,大家也会为此感谢老人。

  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如若不将此事说明白的话还好,可是把丑恶戳破给你看,就令人难受了。村里有个老人不愿意进入楢山,他的儿子阿又强迫过他,最后被自己的儿子推下了山崖。我想起长老们说的一句话,“进入楢山时,别让任何人知道。”可是谁不知道呢?偷偷背老人上楢山,这样的行为不能说是丑恶,而明目张胆的摆到台面上来做的阿又却是丑恶的。二者其实有很大的差别么?可以说人终究是不能面对生离死别吧,还是说有些问题都还是应该压抑心灵的深处。既然压抑,便是痛苦根源。我想,辰平把推自己父亲下山崖的阿又也推下山崖,这样做不是推了阿又下山崖,其实也推了自己,那个背着自己母亲去楢山的辰平。

  裘装吉和阿松是故事中的第三代人,他们仿佛不知道婆婆进入楢山是干什么,还为婆婆进入栖山时天下起了大雪开心,因为这样婆婆就可以早一点见到山神。他们是可恶的。可能是他们俩的年龄还太小,什么也不懂,每天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欲望了。人性在关乎生存的时候,总是体现淋漓尽致,可这仿佛并不可以说是恶。所以裘装吉在继母说出,当曾孙出世的时候,会把他送去后山的时候,很开心的说,自己去送就好了。可是这是他自己的儿子啊。到这里,我对裘装吉的看法,就从厌恶变得无所谓了。他只是不知道而已的,你可以说他可悲,但是他不可怜。因为他不会痛苦,自然也不会快乐。如果裘装吉老了,一定是那个不愿进山去的老人吧。因为他太晚明白山里是什么在等他,又太早知道山里会有谁在等着他。或许幡然醒悟,或许追悔莫及

  最后说阿婆,当她因为七十岁还满口好牙的时候,自己的孙子裘装吉编歌谣来嘲笑她,引起了全村人的模仿。这种暴力是更猛烈的。于是她打碎了自己的牙齿,满口是血的她并没有消解大家对她的嘲笑。她变成了会咬人的老巫婆。此时她的身边只有她的儿子和她的媳妇

  阿玉是个善良的女人,和裘装吉争吵要晚点把婆婆送到楢山。她明白,但她不言语。所以她对辰平说,“等到七十岁的时候,我们一起进楢山。”唔,一起进,还好是一起。

  我突然明白阿基里斯在帕特罗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愤怒了,为什么在那一瞬间荣誉于他已无用。生活在一个不属于你的群体,而你对你群体里唯一的依靠,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阿婆不是英雄,但是她甘愿赴死。她肯定不明白这到底是怎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则,但是她知道,她应该这样做。这不是什么明白了哲理,也不是大义凌然的赴死。她只是接受着这样的残酷,坚守着自己的善良道理本该是,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幸福,你又何来追求它。可是死亡或许不是如此,你思考不清死亡,但是你从容前去。这是了然与否的困境。所以选择研究是然,而不去探究应然,越来越成为后来普通学者方向。在我看来,这大抵是人类自闭视听的表化。

  影片末尾让我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第一次读的时候我还不明白。目送的景象或许也可以是穿着单衣的阿婆在大雪中瑟瑟发抖,微弱地挥动着手中的念珠,用尽自己最后一点气力,催促辰平离去,不要回头。

  《楢山节考》观后感(三):被嫌弃的老妪的一生

  看了一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名字意思大概是楢山是一座山,节是这种仪式,规则习俗,考是纪实的意思。的部电影的手法很舞台剧化,包括他的转场等等而且是完全没有避讳棚拍的事实,反而把他发挥到了极致。这部电影的悲伤气氛和用来调节的鲜艳颜色,像极了我很喜欢的另一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种花花绿绿的颜色体现了导演独特的美学造诣,我很喜欢这种非常舞台化非常夸张的颜色,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片中村里长老宣读注意事项的那场戏,头顶光打下来的美学,说完走了之后归于一片黑暗技巧,令人着迷。而里面人物的设置也是很棒,善良的儿媳儿子,令人憎恶,自私的孙子孙媳,还有隔壁的老头,都做出了鲜明对比,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问题,我认为是舞台剧化的现实主义,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一样,主角原本善良,但因为社会吃人,舆论吃人,最后走向覆灭的悲情电影,颜色用来调剂,甚至有点搞笑,但是这才是幽默真谛,真正好的幽默是绝对悲剧内核的。

  《楢山节考》观后感(四):两个版本的《楢山节考》是在讲同一个故事吗?

  《楢山节考》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偏僻的村落,在这个生活贫困的村落有这样的古老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能干活;至于老人到了70岁就要由家中的长子将其背到楢山山顶美其名曰见楢山山神)任其自生自灭

  1958年,木下惠介以歌舞伎的形式展现了这个原始野蛮的故事,场景全部靠舞台搭建而成(比实景拍摄更烧钱)。与后来今村昌平的版本相比,这个版本非常注重美感以及舞台的形式感。里面有大段的旁白唱词,《色戒》里易先生用“荒腔走板”四个字来形容日本这种古老的舞台剧唱腔再合适不过了:旁白的声音就像在哭。

  大部分好的电影的叙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入式叙事,让你深陷在这个故事当中,用大量煽情的配乐、大量表情动作的特写镜头让你跟着主角哭,跟着主角笑;还有一种,就是像关锦鹏的《阮玲玉》、木下惠介这个版本的《楢山节考》一样,不断地干扰你,让你不停地出戏,这样观众才会注意到电影本身,而不是依附在这部电影上的故事。

  木下惠介这一版还有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他的场面调度和灯光。比如当辰平第一眼看到把牙齿磕掉的老母亲时候灯光忽然变成了血红色;比如母亲上山之前见长老们那个场景用的冷幽幽的从头顶打下来的绿光,都能看出导演在企图用灯光叙事。场景调度上更不用说了,作为舞台搭建的场景,从外景到内景、从白天到黑夜、从一天到另一天不再受自然条件控制,转换起来灵活自如

  而今村昌平版本的则去除了庞杂的艺术形式,更纯粹地去讲故事,镜头语言更加丰富了,这就属于我上文说的第一种叙事方式:代入式叙事。看这个版本的时候,当辰平最后喊出“娘,真的下雪了诶”那里,我是真哭了的。这个版本更加赤裸、残酷,加入了对于性的思考,通过自然主义表现手法,使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魅力。它的优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36届戛纳电影节上,这部片子拿下了金棕榈奖。

  今村这个版本里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隐喻镜头,他去拍蛇的交配、拍飞蛾交配、拍螳螂吃掉配偶等等这些动物的镜头,或许是想传达这样一种思想:动物的思想是很直接的,该吃吃该睡睡,该交配交配,可人不同,人被太多情感所牵扯,有太多道德伦理需要考虑,于是人活的很累,很烦闷,总是要思考对与错。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会易子而食,现在想来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有点恐怖,但是对于当时已经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人来说,他们只能这么做,这是最自然的、再正常不过的生存方法。对《楢山节考》这个故事,大多数人的感触都是太残酷,但是如果我们生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呢?

  在如今这样一个文化大爆炸的年代里,人们讨论女权,讨论LGBT,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吃得饱了,接下来就该坐下来,思考一下我们过得怎么样了——但是你会和一块牛排讨论牛权吗?牛不会反抗你;同样,你看农民工讨薪多少是成功了的?因为农民工找不到自己正确的诉讼渠道,即便找到了也是诉诸无门,因为掌握着他们薪水的大多数都能一只手遮住他们的天。所以真正的弱者是不会发声的,那些游行的、抗议的都已经是某种程度强者了。说回到《楢山节考》这部电影,村子里的习俗就是个很明显例子:除了老大可以有孩子,其他男人不准有孩子——因为孩子是不会跟你说:“滚,老子就是要出生”的;老人到了70岁就要去见山神——同理,老人不可能打得过年轻人,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了受欺负的对象了。在弱肉强食这一点上,人类与动物无异,这或许就是今村昌平要在他镜头底下展现一系列动物的原因

  电影中呈现出的人生百态没有任何是值得批判的,即便有些评论会说今村的版本里有丑化老母亲——她让阿松回家探亲导致怀着身孕的阿松被活埋——没有人会永远闪着光,这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然而人类又与动物不同,至少人类有思想,懂得羞耻,知道穿衣服,会说话,会写字,会为了其他人哭,为了其他人笑,会为了自己心底阴暗而感到惭愧——但是惭愧之后呢?我们似乎只有无可奈何

  《楢山节考》观后感(五):楢山节考 the Ballad of Narayama, 1958

  “节”在日语中意味颇多;此处称“節(ふし)”,有调子、曲调之意,故所谓“楢山节考”,并非关于“楢山礼节之考证”,而是关于“楢山民谣之考证”。当然,尽管其题曰“考”,《楢山节考》也只是深泽七郎发表于1956年的一部小说。两年之后,也就是1958年,日本导演木下惠介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楢山节考》,而该电影在二十世纪末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世纪百佳中位列第55名;二十五年后的1983年,今村昌平翻拍同名电影,并以该片于同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一座梄山两次节考,此间虽然间隔几十年,但其魅力竟然毫无减损,可见这个故事产生影响之深远,引起共鸣巨大

  人们似乎更喜欢今村昌平版《楢山节考》;大概这版知名度更高,所以引起的反响更大,受到的重视也更多。然而,笔者则更喜爱木下惠介这一版。首先,若论表现形式,58版《楢山节考》无疑可以称神。木下惠介十分重视影片与日本古典戏剧的融合。影片一开始,歌舞伎的布景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整个场景布置非常细致远近错落、虚实有度,几乎看不出任何人为痕迹;除了最后一个场景是实景拍摄之外,全片均是在摄影棚中拍摄完成,有助于去掉很多冗长而不必要情节。完全舞台化的布景还带来了非常舞台化的换景。整个换景过程只需前景变黑、镜头平移,这样一个完美的长镜头就将深处的下一个场景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加之与净琉璃的完美配合,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再说净琉璃。三味线说唱一直为人物提供影片剧情之外、难以言表的丰富心理和故事情节,这样做一来紧凑了故事情节,加强了力度,使影片在98分钟内就讲清了故事,二来其一咏三叹也极大地增强了氛围效果,尤其是最后辰平在雪地中回头狂奔的场景,三味线陡然转急,使人看来心情陡变,不禁泪下。影片对色彩和灯光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无论是稻麦的金黄、枫叶的火红,还是阿铃在敲掉牙之前倏然变蓝、抄雨屋家时村人的粉中透绿,都绝妙地揭示人物内心并增强了全片的表现力。

  当然,一部好的电影更少不了演员的配合和努力。国宝级的田中绢代表自不待言,无论身形、表情、语气、行为做派都十分对味儿;辰平的扮演者高桥贞二更是让人同情。还记得片中有一段,辰平悲愤交加地为母亲盛饭;门外顽童高叫“鬼婆”,辰平怒起狂追,到头来却也是无能为力,只得返回头来,默默哭泣。

  这就是村民,就是习俗,就是千百年以来人赖以生存并信赖的梄山。纵有千般不愿、万般无奈,辰平最终还是必须把母亲送上山顶等待梄山神降临,还是必须成为这个村子、这个习俗,甚至整座梄山的一部分。这就是整个事情让人落泪之处,也是整个故事的残酷之处。

  公正地说,这种残酷的弃老行为并非日本独有的“变态行为”。世界各地都曾发现弃老现象,有人认为弃老是爱心、孝心的缺乏,其实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弃老的原因,正如我们在片中所见,本质上是因为物质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必须优先提供给青壮年使用以保证种族可以继续繁衍生息,所以劳动和生产能力都十分低下的老年人往往就被送往十分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在片中,“梄山神”想必就是历代村民掺杂了自然崇拜之后编出来的借口,人们也许并不是不知真相,但也无人想要戳穿;毕竟,生活确实非常困苦,人们的确非常无助。

  如果说一部电影的片名可以被称为“楢山节考”,那么“节”对于全片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通观深泽七郎原著,除去衍生的之外,梄山小调也有14首之多。木下惠介版虽然因为全片时间较短未能包含全部的小调,但对出现在片中的歌曲的演绎可谓是淋漓尽致。“三十三颗牙”一首在片中被反复吟唱,不仅让人感觉十分动听,而且还展现了当地风物、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反衬出阿铃悲凉的心境。反观今村昌平版,导演似乎是故意要把其中的角色搞得惨兮兮,所以连歌都不会唱一句,真正唱起小调的部分实在少之又少,而且就算是唱起来了,往往也完全没有什么调可言。所以,今村版借了梄山节考的“名”,搞了自己的“实”,实在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了。

  实际上,在读过深泽七郎的原著之后笔者才猛然发现,今村昌平在改编原著时,加入了很多原本没有的情节和角色。例如,原著中辰平没有弟弟,因此也就没有之后关于辰平弟弟的一系列故事;而这条故事恰是今村昌平版电影中的一条主要线索。再如,原著中也并未提到袈裟吉的未婚妻阿松被活埋一事,而今村版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相比起来,木下惠介则要忠于原著得多了。由此观之,我们可以认为,深泽七郎和木下惠介所要表达的想法更为一致,而今村昌平则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极为不同的道路。对木下惠介来说,整部电影的事件十分明朗,也就是69岁的阿铃为了缓和贫穷而准备提前上山,“祭拜楢山神”;而今村昌平的影片中,除了描述阿铃年老上山、辰平一家极为贫困之外,还加入了很多性的元素。这样的情节设置是与导演想要表达的内涵紧密相连的。对今村昌平来说,贫穷、弃老和性其实是一回事儿,也就是说,这三种东西共同促成了人的兽性的暴露,共同导致人在极端无助的情况下显露出兽的本性。这是一种对人性十分现实而悲观的想法,因为在他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当中,人永远无法战胜自然,必须向自然屈服甚至堕落为兽。与之相反的是木下惠介版。尽管辰平最终不得不把阿铃送入梄山,然而整部电影中都弥漫着一种哀伤的情绪;辰平对于母亲即将被祭山一事极为反对,多次声泪俱下,可见辰平对于母亲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了食物、性或者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山神的崇拜。把母亲送去祭神,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事情,其中更蕴藏着人性和兽性的激烈搏斗。从这点上来看,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向自然妥协,这便是人之为人、脱离兽性的第一步。

  在这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呢?一方面,导演的风格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走向。“我喜欢个体之间美丽、简单和纯洁的关系,”木下惠介说道,“我们一定有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这既是他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同时也是对于电影应该表现何种价值的看法。木下惠介相信人性的力量,他相信无论人们多么穷苦,无论生活多么凄惨,无论自然多么强大,人类内心对亲情和生命的渴望还是不可遏制的。所以,在木下惠介的影片当中,我们通常都不会看到今村昌平式的生之残酷。

  另一方面,58版《楢山节考》的成片是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其时,日本仍然处在战后恢复时期,军国主义所遗留下的问题仍未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良知时常和无法躲避的社会现实相冲突,尊老爱幼、礼敬生命的古老传统也被狂热高昂的爱国主义情绪践踏得所剩无几。这样的一部影片的出现,正是对那段历史隐喻式的回顾和反思。今村昌平手下丑化了的人性固然仍有警示世人的作用,却并不能教化人们如何向善,然而无论是深泽七郎,还是木下惠介,其实都是在苦口婆心地展现良知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一个民族只有清醒地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展现自己与野兽不同的人性,甚至神性。这也正是“考楢山节”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影片结尾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一个难题。既然所有这些统统都是发生在小说中、舞台上和电影里的虚构故事,何以在片尾的皑皑白雪中,真的出现了一个证明梄山确实存在的火车站牌?木下惠介这样问着,其实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楢山节考》观后感(六):被嫌弃的老妪的一生

  看了一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名字意思大概是楢山是一座山,节是这种仪式,规则习俗,考是纪实的意思。的部电影的手法很舞台剧化,包括他的转场等等而且是完全没有避讳棚拍的事实,反而把他发挥到了极致。这部电影的悲伤气氛和用来调节的鲜艳的颜色,像极了我很喜欢的另一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种花花绿绿的颜色体现了导演独特的美学造诣,我很喜欢这种非常舞台化非常夸张的颜色,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片中村里长老宣读注意事项的那场戏,头顶光打下来的美学,说完走了之后归于一片黑暗的技巧,令人着迷。而里面人物的设置也是很棒,善良的儿媳儿子,令人憎恶,自私的孙子孙媳,还有隔壁的老头,都做出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问题,我认为是舞台剧化的现实主义, 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一样,主角原本善良,但因为社会吃人,舆论吃人,最后走向覆灭的悲情电影,颜色用来调剂,甚至有点搞笑,但是这才是幽默的真谛,真正好的幽默是绝对有悲剧内核的。

  《楢山节考》观后感(七):楢山节考:如画风景中卑劣与残忍的人

  这显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可以从电影的片名和木下惠介版的最后一个镜头里看出。在木下惠介的电影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代就是现在,一列火车从一个山村小站驶过,可以看到小站的站牌叫做“舍人谷”。估计片名中的“考”字即是指此,而至于故事,反正也是“不知哪个时候、不知哪个地方”的事了。

  说是杜撰,是我的看法。在中国这个有多年文字记载的国度里,出现过太多的战乱和饥荒年代,虽然史书多有老弱饿死于途、饥民易子相食的记载,但从未发展过一种遗弃老人以节约粮食的习俗。日本,虽然被各国出版的众多简易读物一致评介为缺乏道德判断而较为注重顺应现实,但就我的了解,也实在是无法发展出这样一种成为体系的习俗,以至于变为人们必须要遵守的一种宗教般的道德观。有的人称这部影片是一曲生命的赞歌,看到了生者与死者的美感和庄严,实在是十分可笑的。

  从这点上说,木下惠介版要好一些。他的电影采用了一种奇怪的方式,有点类似舞台剧。电影的色彩很浓艳,是浮世绘风格的,有讲故事的人一直在一旁唱着电影里的故事,而场景的变换则是各式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幕布。用这种方式拍这部电影非常贴切,就象是旧时一个茶馆中的表演,那个一直在唱的旁白就象是表演中的说书人。

  今村昌平的电影则太一本正经,太努力地把一个民间的传说演绎成一个真正的故事。他强化了各个故事情节的冲突,把人们的处境描述得更为悲惨和更为无望。而这一切都是要使电影的主题,就是为了让年轻人生存下去而必须舍弃老人的合理性利于让人接受。显然,人们的这种处境是难以有美感和庄严的。

  两部电影拍的都很美。今村昌平的电影简直可以当一部风光片了。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在这样如画的风景中人们是那样地卑劣和无情。在母亲被敬献给楢山山神的时候,她期望的运气是当天山上能下一场大雪。这场大雪如期而至,山村的童谣里羡慕地吟唱着她的好运。童谣的下一句歌词是:不论天气多么寒冷,也决不能给上山的婆婆穿上暖衣。另一句从头到尾吟唱的歌词是:阿玲婆有三十三颗牙齿。

  田中娟代实在不愧是那个时代的巨星。在我看来,她可以是永远的巨星。我看了那么多的日本电影,还是觉得她是最能代表日本女人的。

  《楢山节考》观后感(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福建女教师危秋洁在日本失联, 媒体披露出她留给家人的信件: "活了27年, 努力不下去了".

  这个女生似乎是效仿了一本日本小说的情节, 专程到北海道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谓"静水流深", 喜欢日本文化, 或许可以不拘泥于当下, 拉长到百年以上去理解它.

  比如楢山节考, 表现的恰恰不是生死的悲苦和哀伤, 而是求存之坚韧和无所不用其极.

  坂上之云的大正时代, 亦有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广为传颂.

  佛说: “活着即是苦”. ---- 对生之苦的悟道和接受, 不是放弃的理由, 相反是埋头前行的动力.

  对无常的承受, 才激发出以”物哀, 幽玄, 侘寂”为核心的哲学, 诉诸于内的宁静和坚持.

  ---埋头活着, 是一切的理由. 引用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的一句话----” 不要同情自己, 那是懦夫的勾当”.

  othing that has meaning is ea

  《楢山节考》观后感(九):一点观后感

  随便搜儿女赡养老人看到的推荐。好像是第一次看这种日本老电影,推荐,布景真的太赞,想想这可是50年代的片子啊。

  关于片尾,儿子辰平下山路上不忿地把老爷爷儿子推下山,看到有弹幕说,五十步笑百步,我笑了,何尝不是呢。面对现实,阿婆平静接受,老爷爷奋起反抗,结局命运一样(都是死)。这就是时代的无奈吧。我倒是不能苟同弹幕里很多人说儿子应该把妈妈再背下山等等,我们不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是没法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想这个问题的~道义得建立在能生存的基础上。刚搜赡养老人正好看到好几位写家里老人故意刁难伺候的儿女的事情。我想那些喷辰平做法的,很多年龄小还无需设身处地思考养老人的问题。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很容易,但高处不胜寒,摸着心想想真到了那个份上,自己能否做到做好。

  《楢山节考》观后感(十):人性之外

  知道《楢山节考》这部电影很久了,最近才看,1958版,据比较,这已经算是一个温和一些的版本,删削了一些在村庄里发生的更荒诞残忍的事实。专注在讲楢山节上。

  很小时候就从老人口中听过这个故事,说老人到六十岁还没死,就背上山放下,任其自生自灭,有人不忍心,日日送饭养着自己的老妈妈,到有一年,村子里闹瘟疫,大家束手无策,人一个个的死,老人知道后,告诉儿子一个草药方,下山熬了济民。大家得救后感激他问哪里来的方子,他不想撒谎,如实相告。并建议大家背自己的父母回家。说,老人虽无体力,但宝贵的在于经验,因为她曾经历过相同瘟疫,如果老人都死掉,经验得不到传承。此后这个规矩才废掉。

  老人讲这故事给我,大概仍有想像被背上山的恐惧。同时强调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饭都多,是个宝物,不可轻视。

  这个故事流传到我能听到,有两种可能:1958年版的楢山节考影响颇大。或者,在中国亦发生过同样的故事。

  首先从《楢山节考》里看到的可能是人性之恶,资源贫乏之下,求生的本能激发自私的基因,不惜害人而求生。其次,这是一个村庄,一个社会,还有更多本能之外的东西,比如,传播学里『沉默的螺旋』,当你的意见和主流意见相悖逆,最终经过一个自我怀疑的螺旋,还是会归到主流意见。

  在母亲满70岁这一年,45岁的辰平整年都在煎熬,他不想送母亲上山,但也想不到方法抗衡村庄这个残忍的传统,无计可施,他犹犹豫豫,常常暗自垂泪,而他儿子,作为消耗食物的主力军,正当盛年,更加热望着活下去,经历下去的年轻人显然没什么包袱,不经思索的接受一个村庄的传统:老人就是废物,就该送上山,省下粮食给年轻人吃。他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觉得生活会一天天的好下去,而45岁的辰平则常哀叹: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他45岁,有三个孩子,妻子失足跌进水沟死掉,迅速就有了续弦(因为死了丈夫的女人也变成了废物,必须赶紧再找个丈夫嫁掉)。

  收割稻子时,他站在那片小小的开垦在乱石间的稻田里发呆,妻子催促他快点收割,他说,急什么呢,只有这一点点的稻子。很快就能割完。果然,他们太阳落山前已经割完了稻子,并且背着就回家了--这已经是全年的收成,因此每年只能吃一次白米饭。这时他大儿子躺在树上懒洋洋的和已经大着肚子的同村女友闲聊,他说,我不能去干活,因为动一动就容易饿。

  这是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镜头。

  这个悲伤残忍的故事里,有一些是坚硬的事实,有一些是可怕的残忍的传统。

  粮食不够吃,资源少,这是个坚硬的现实,在这个现实面前,人可以选择一起生一起死,也可以选择除掉别人,自己活(然而,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意思呢?)。辰平显然是想选择前者,但他生活在一个村庄中,被这个村庄的传统裹挟,没有选择权力,只能依着传统,背母亲上山,而母亲则已经主动并欣喜的接受了传统。

  终于到了离别的日子,辰平一路上,一步三回头,悲伤的不能自已,然而背上的母亲,却一语不发,最后到了楢山入口,依据传统规矩,进了楢山就不能再说话,他急的哭出来说:妈妈,你说句话啊,哪怕是哼一声也行。进去就不能再说话了,然而母亲始终一言不发,示意他继续前行。入得楢山,已经可以见到随处白骨累累,或坐或躺,是死去的老人,乌鸦走来走去,等着分享新的肉食。而大雪纷纷落下--这是辰平母亲根据自己经验唯一可以选择的,在一个大雪天上山,这样就会迅速被冻死,不用受那么多苦。

  辰平放下母亲,走几步又回过头,母子抱头痛哭,然而终于还是要分开。他一步三回头的往回走,路上看到了邻居正准备把老父推下山--这个71岁的老头已经从楢山逃回来许多次,被全村人嫌弃,被儿子一次次的绑着再次送上山,辰平眼见他推父亲下山(从此处推落山可以省事儿不用背那么远,老人也可以少受痛苦,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上去责备他怎么做出这种事,扭打中他不小心也把邻居推下山。这时他意识到雪已经下大,急匆匆的又跑回去,远远的望着落雪覆盖了打坐的母亲,绝望的呜咽:妈妈,下雪了,你一定很冷吧,妈妈。。。。

  然而老人并没有回答,继续做手势让他下山,他终于一咬牙,一口气跑下山。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大着肚子的儿媳围着火炉,吃着热腾腾的野菜,开心的唱歌。妻子走出来,他们对着楢山远远的伏拜终将冻饿而的母亲,相约老了之后一起上楢山。

  这就是楢山节考全部的故事,是非常的忧伤残酷,震动人心的。

  上次看到因为贫穷的苦难电影是意大利的《单车窃贼》,这部电影是温暖而明亮的,虽然它的基调也是起源匮乏下人为生存而互相伤害的故事,但最终,他仍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为其中的父子情深,朋友情义。《楢山节考》令人绝望的,恰恰是亲情被压制,良知泯灭。据说完整版本还有更多残忍的事,这个版本只选了一件:村里有户人家,因为人口多,不得不偷窃别人的粮食养家,被捉之后,全家老少十二口,夜色下被活埋。村民瓜分了他家的粮食储备。而那个月亮很好的夜晚,村里负责『执法』的人,结队上了山,每人扛着一个活人要去把他们活埋,有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全部的人一言不发,再恐怖的恐怖片也不及这一场景令人背脊发凉。

  在这部电影里,心软(或者说人性尚存)的辰平,不止一次哀叹:这样的生活,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我记得以前李海鹏介绍过一部外国小说,说有个地方,资源贫乏,疾病丛生,人生了无乐趣,那里的人很冲动,自杀率很高,经常是早上起来看到是阴天,心情不好就自杀了,或者和人口角两句,觉得愤怒,也自杀。与《楢山节考》里活下来那些人相比,这种自杀更加有尊严和有意义--如果人生不仅仅是为了活下来而是要有种意义的话。

  我不想过度诠释《楢山节考》的故事,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人和自然的征服史。人类生产力进步,如今生存危机已经消失很多年了,不用再为了活下来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亲人,或者不得不易子而食(不过或说易子而食这种事在中国可并不遥远,1950年代就曾经出现过),但每当看到身边有儿女为养活年迈父母的责任而吵的不可开交,或者闹到绝交最后伤心年迈的父母情愿自己生活时,还是会想,也许,《楢山节考》里的故事,强大到已经转化为人类的基因,最终保留了下来。

  整部电影背景是种悲伤的二胡音,配着日本独有的悲歌--就是《色戒》中易先生对王佳芝说的,听起来像哭一样。演员的感觉非常好,辰平的犹犹豫豫。阿玲的隐忍乐观,还有孙子袈裟吉的愚昧无知。然而这是一部令人真正绝望的电影。看了之后一点儿也不好受。我又想起许多年前,我特意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在暖洋洋的冬日,开始看《夹J边B沟G纪J事S》。陶傑说他看完《千秋功罪毛M泽Z东D》要跑去日本北海道浸温泉才能从那种恐怖氛围中逃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