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还水浒一个公道》大事篇之四大奸臣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还水浒一个公道》大事篇之四大奸臣

2018-02-22 04:42:49 作者:独孤冷沦 来源: 历史百家争鸣 阅读:载入中…

《还水浒一个公道》大事篇之四大奸臣

  四大奸臣最先出场的是高俅,是在第二回登场的,算是《水浒》主要人物中,最先登场的。这也是说明“乱自上作”,下面的老百姓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都是被逼的,全是上层统治阶级不对,瞎胡搞。后面也提到,越是统治上层的人,还越喜欢高俅这样的混蛋,这社会能不黑暗吗?当百姓们在为下一顿饭绞尽脑汁时候,当所有的人都在生与死之间纠结的时候,上层统治者还在飞鹰走狗、寻欢作乐、歌舞狂欢、通宵达旦,宋徽宗本人还在逛妓院,这是多么坑爹的社会。当然了《水浒》秉着“尊君”的思想,不把它正面描写出来罢了。书中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可惜聪明人干的不是聪明事,这和后面说到的清官时文斌,却干的不是清官事差不多,后面再说。

  高俅一上场就是一副“白脸坏蛋”的形象身份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听名字就是道德不堪的败家子一类的人,这和史进有很大区别,史进也是败家子(这个讲史进的时候已经说过),但是史进道德不坏,这就是做人差距。高俅是个文武全才,现在话就是多才多艺,但是没品格,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高俅的特长和燕青的特长倒是很像,都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连武艺都是学的相扑。只不过燕青没有高俅的一系列缺点弱点、污点,后来二人还在梁山上比试了一下相扑,当然高俅不是燕青的对手(相扑只是爱好足球才是特长)。

  高俅干的第一件坏事就是,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想必是逛窑子、赌场一类的事吧(古时候也有把嫖娼喊作瓦舍之事),所以他立马得到报应,有了第二个身份——发配的囚犯。经此一遭,东京城人见人烦的高俅却因祸得福,竟然时来运转。正因为君子大家们,都想远离这个刺头,又抹不开人情,于是抱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态度,把高俅像脏皮球一样有意无意的踢到了太尉的位置中国的“人情”有的时候非常可怕,能凌驾于法律、道德、人性等之上,最有讽刺意义的就是“随份子”,还有托人办事,这个不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当然了高俅也有自己优点,包括前面的多才多艺啊,在统治阶级面前说好听是谦恭,不好听是谄媚,就像说好人是神机妙算,说坏人诡计多端一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嘛!但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球踢得好,搁现在也是中国的“马拉多纳”。足球名将当上了太尉,这现象叫什么?这就叫社会的黑暗。我们都知道,当不会打仗的掌握军权,不会治国的掌握相权的时候,那一定是社会最黑暗的时候,比如大太监魏忠贤的时代等等。顺便提一下,伟大圣人孔子在鲁国当宰相的时候也是的,所以只当了八十三天就被罢相了,汗颜啊。刚好太尉就是掌握军权的,这就是北宋末年黑暗社会的开端,也是《水浒》的开端。

  说到高俅的特赦,古代是经常有特赦的,皇帝登基啊,太子出生啊,孩子会喊爹啦,土匪变少了啊等等,当然明君是不会随意特赦的,除非有邻国投降等这样的大事。只有昏君没啥功德,还老想名垂青史,本来把老百姓害的家破人亡了,还指望着整个特赦让老百姓感激。按鲍鹏山老师说的那样,明知道将要特赦,赶快去杀一个人,这样就可以无罪了,倒也是经常有。但是明君的时代,什么时候特赦是完全保密的,就是严防有人故意犯罪。总的来说,特赦对老百姓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当时生产资料缺乏,赖以生存资源很难获得,贫富差距太大,计划生育又没有,社会保障也不全面,什么福利都没有,活不下去的人们难免会抢点粮食糊口,偷点地瓜给孩子,整治一下贪官削他个耳朵等等。

  扯远了,现在还说高俅,这里提到那高俅见气球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也是浮浪子弟的最高代表历史上后来靖康之变,被俘上东北,屈辱了九年才死,小说是没提这个。“鸳鸯拐,”和后面武松打蒋门神的“玉环步,鸳鸯脚”是书中少有的“招数”名字,大家记住记不住都没啥问题,这是闲扯的。言归正传,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何伤。”好的小说就是这样,都不是瞎扯的,名字也有内含,这个《红楼梦》是绝对典型。齐云社其实就是说在这个地方,能跟着端王平步青云,天下圆就是说在这混能赢得天下,博个圆满,够讽刺的,和李世民的“秦王府”、“秦府十八学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宋徽宗是个昏君。

  所以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随,寸步不离。看来足球真是摇钱树啊,现在的国足虽然踢得很烂,但是球员可都是千万级富翁以上,所以谁家孩子要是喜欢足球,一定要好好的培养,比上大学赚钱多。后来宋徽宗即位,提拔高俅为太尉,刚上任,立马干了一件坏事。书中写道:高殿帅一一点过,於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是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这里很明显王进真的是患病,高俅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杀人立威嘛,于是王进倒霉了。

  这里再重申一下,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官职,只是一个职务,和团练、都监不一样的。其实就是高太尉请的武术教练类似武术学校的老师,让你干你就拿薪水,不让你干还不快滚蛋。当时八十万禁军五千多个教头,但并不是都有本事,靠关系走后门的也有,和某地的公务员差不多。林冲、王进无疑是其中的精英,有真才实干的。所以高俅这事整的很不地道,小的说泄私愤欺负人,大的说完全置国家军队的基本素质训练于不顾嘛!但是没办法人家权利,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所以王进没办法,只能跑了,不然的话可不止是开除,没准性命都保不住。王进道:“母亲说得是。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历史上老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中(原着把关系弄混淆了),种师道因为年龄大了,据《宋史》载当时就称为"老种"。他俩在抗金、西夏的战斗中战功赫赫,为不世出名将,历史上的“种家将”也远比“杨家将”显赫,只是提到的人少罢了,还有“折家将”,这里不多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查一下他们的资料。扯远了,这里第一次提到“安身立命”,这也可以作为《水浒》的一个宗旨吧,当时很多人为了生存昧着良心迫害朋友,陷害亲人,也是小人物的悲哀吧。以后的很多人也是为了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林冲。高俅整完王进,整的就是林冲,再然后牵连着鲁智深,这些都在林冲的系列中详细说过,当然了还有杨志等其他人。

  不管是不是林冲他们的错,这些人都得罪了高俅,后来林冲他们上了梁山,那就间接成为梁山和高俅的恩怨了。而梁山和高俅直接的恩怨,也很快就来了。宋江带人马打破了高唐州,夺了许多家财,共有二十余辆车子,叫李逵,雷横先护送上梁山泊去。然后把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一家老小良贱三四十口,处斩於市。再把府库财帛仓粮米并高廉所有家私,尽数装载上山。虽然书上强调,梁山军队所过州县,秋毫无犯。我们可以猜到高唐州的老百姓会拥戴梁山吗?即便高廉是贪官,剥削百姓,但是那些民脂民膏,梁山还给老百姓了吗?在高唐州的百姓眼里,也就是狗咬狗,和以前的闹济州、劫江州等一样。根本没有群众拥护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得到什么恩惠,完全是战乱带来的苦难。如果说有人拥戴梁山,那完全是鲁智深这样的大侠留下的口碑,和整体一点关系没有。这样的群体不去招安,还有其他出路吗?起义有可能成功吗?我们可以想一下秦末陈胜、吴广,隋末朱粲、薛仁杲,明末张献忠,清末洪秀全等,即便一时强大,但是老百姓得不到一点恩惠,最后也是昙花一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呼延灼这样的朝廷高级将领上山之后,宋江忽然看到了招安的希望,他认为大家走上正途不再是个遥远的梦。所以梁山开始注意保护百姓了,也就是从打青州以后,梁山在打破城池以后,开始救济百姓了,真的成为劫富济贫组织了。即便偶尔事情做的并不好,比如打大名府的时候,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但是总的来说,普通老百姓开始从梁山的身上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了。但是招安为什么“悲剧”结尾呢?其中一点,得罪了统治阶级上层。首先劫取生辰纲,和江州劫法场,直接得罪了蔡京,后来的打华州又是间接的得罪。打大名府也是一样的,梁中书全家被杀,其中当然也包括蔡京的外孙们了,这就必然是和蔡京结下了不可调解的冤仇。

  事实上,蔡京还是想帮助梁山的,但是大名府被打破,一切就变化了。书上写:蔡京初意亦欲苟且招安,功归梁中书身上,自己亦有荣宠,今日事体败坏,难以遮掩,便欲主战。后来的两败童贯,得罪了童贯。顺便提一下,童贯虽然是太监,但是他的画像是有胡子的,可能是成年以后阉割的,也可能是画师们不敢不画上胡子,就像给朱元璋画像,画的越像的,反而死的越快。高俅早被林冲、鲁智深等人得罪了。这次打破高唐州又进一步得罪了高俅,再往后的三败高俅,高俅就和梁山的仇恨越拉越深,已经是势同水火,不共戴天。后来宋江和吴用还想着让高俅说好话,为他们招安帮忙,那不是犯傻吗?这也是梁山首席军师,吴用的无用之处。

  得罪了奸臣这还算正常,因为作恶的都是他们,要想伸张正义,必然得和他们有冲突,但是得罪忠臣就不应该了。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一回中。为了打进华州,吴用出了一个主意,借一下宿元景太尉的金铃吊挂。但是却把宿元景吓得不轻,我就摘取几句话,大家可以去看原着。书上写:那船上梢公都惊得钻入船舱里去了。宿太尉看见,大惊。吓得宿太尉魂不着体。到此时候,不容太尉不上岸,宿太尉只得离船上岸。宿太尉看了那一班模样,怎地推托得,只得应允了。当然了,宋江是百般解释,此行是实属无奈,而且全程以礼相待。等打破华州,书上写:宋江教取一盘金银相送太尉。随从人等,不分高低,都与了金银,就山寨里做了个送路筵席,谢承太尉。众头领直送下山,到河口交割了一应什物船只,一些不少,还了原来的人等。

  我们能看出宋江还是做了最大的努力去挽回,但是我却不认为宿元景对梁山有什么好的印象。后来的招安虽然宿太尉帮了一些忙,但是不会对梁山太过上心。如果是典型的忠臣(如类似韩世忠的),宿元景一定拼死相荐,但是宋江给宿太尉的印象就是“不确定”,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忠于朝廷,所以不可能非常出力。而且等宿太尉回到东京,皇帝追究下来,按宋江说的,全推到宋江身上,那么招安的事情上不是又减分了吗?如果自己揽身上,蔡京一群奸臣必然以此为借口,加以陷害,更是得不偿失,本来朝廷内忠臣就少,这不是自断臂膀吗?所以后来宿太尉上书启奏道:“宋江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赚知府到庙,杀害性命。”宋徽宗的心里难免有不满,印象分又会减少很多。当然了,有说是为了救兄弟鲁智深和史进,不过我认为还是可以想其他办法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件事,我总感觉让武松谋划比吴用靠谱的多,这个计策真的很没远见,很不高明。不过幸运的是,宿太尉这个忠臣好官不记仇,最后还是帮助了梁山的招安事业

  梁山的实力我们也能看的很清楚,虽然是打下一处,作者都会说一句,回去的路上“所过州县,秋毫无犯”,这是为了说明梁山军队的纪律严明。但是我们要设想,如果一个州县拦住了后路,梁山军队该何去何从事实上,后来关胜提出抄后路,梁山立马陷入最深的危机。所以说,梁山被招安后打的仗,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招安前打的仗,与其说是梁山军队的强大,不如说是北宋军队的孱弱,还有作者施耐庵的百般照顾。每打下一个地方,梁山就是抢完钱粮就走,根本没有根据地,也守不住。书上写:谏议大夫赵鼎出班奏道:“前者往往调兵征剿,皆折兵将,盖因失其地利,以致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边境之害。”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朝廷屡次征讨不利,就是因为梁山占了地利。这时候的招安是肯定不能行的,因为奸臣当道,而且理由也是很不充分的,难道制服不了的都要招安吗?后来也是这个原因,这就是梁山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奸臣把持朝政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而蔡京一句话,赵鼎就被革了官爵,罢为庶人,当朝谁敢再奏?这样的昏君可能听从宋江他们的吗?梁山所言的“天”就是昏暗的,还行什么道?在狼的带领下,可能不去吃羊吗?书上写:天子驾起,百官退朝,众官暗笑。众官在笑什么呢?很莫名奇妙啊,不就是罢免了一个谏议大夫么?大家笑的就是蔡京的反对派,都现在这个形势了,居然还有人敢和蔡京等人叫板,那不是找死吗?当然也可能是笑赵鼎关于这个招安的提议,整个朝廷都是梁山的反对派,这种情况下还去招安,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但是我们要说招安确实是唯一的一条出路,就像现在考大学一样,即便知道很可能要给城市里小学辍学的人打工,大山深处的孩子还是要走这一条路,这是没办法的。虽然大学毕业的工资可能连自己都顾不住,但是至少不再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对他们来说是最无奈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梁山就是这样,注定是个悲剧,也必须的赌一把,只要有1%赢的机会,也总比没有机会要强得多。这个仅有的机会就是宋江一直提到的,皇帝本人是圣明的,但是被奸臣蒙蔽,只要皇帝重新开眼,任用贤臣,这个社会就有救,他们就能在朝廷中有一席之地。在中国古代,皇帝绝不仅仅是一个不可冒犯的权威,更是全民安居乐业的一个信仰。我们都在祈祷有一个好皇帝,皇帝的圣旨决定了我们的生死,我们都不去考虑合理不合理,只会怨恨命运的不公。

  这已经是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深刻熏陶下,我们耳濡目染形成的理论,那就是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是不容质疑的。你可以骂天骂地骂父母,但是绝对不能骂皇帝,如果你因此掉了脑袋,不会有人想到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还有现在说的民主、自由、博爱等,而只会想到自己的地位底下,而且非常羡慕有权有势的皇帝。这个封建思想是很难根除的,历史上千年的小日本也是一样的。所以日本现在,即使是世界上资本主义二号强国,仍然把天皇当成是神的代言人,仍然给予最高的荣耀。二战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过度的崇拜天皇,日本才有这么多效死忠的武士嘛!

  所以《水浒》中始终充满着“尊君”的思想,这是很正常的。那些敢于造反的人(毕竟是少数)真的是很有勇气、很有魄力、很有胆识的大英雄,他们都不是普通人。这方面和中国的人情是一样的,是很难杜绝的,现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书中也一直在强调,即便是上梁山也是需要门路的,也是需要有人介绍的。所以在为兄弟们谋生这方面,呕心沥血的宋江是应该得到我们的赞扬的,他一直是单打独斗,既要应付没有人情、没有交集、没有门路的朝廷,还要安抚狂躁的文盲兄弟,“白手起家”真的是很不容易。大家不应该是不顾理智、不假思索、不分黑白的一致批评,我们要看到宋江身后的无奈,以及整个社会无底的黑暗,这才是造成最后悲剧结局的原因,并不是这条路本身的错,招安没有失败。虽然知道四大奸臣害死了忠诚的宋江、卢俊义,宋徽宗也是大怒,当百官前,责骂高俅、杨戬:“败国奸臣,坏寡人天下!”但是四大奸臣还是什么罪都没有,依然在祸害国家,祸害社会,祸害百姓,祸害良善……

  宋江死后,我们看一下百姓的反应。书上写:楚州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义两全,建立祠堂,四时享祭,里人祈祷,无不感应。当然了有求必应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了,神只是一种信仰,存在人们的心中。而《水浒》中的道君皇帝呢?每日被高俅、杨戬议论奢华受用所惑,只要闭塞贤路,谋害忠良。这样的话,也不好,不能直接骂上层,得婉转一下,顺便安慰一下广大读者受伤的心灵,所以作者提出了一个讽刺意味的幻想。让宋徽宗逛妓院的时候,在李师师的床上做了一个梦,梦中宋江等人诉说了自己的冤屈和赤胆忠心。皇上惊醒后,倒不是自己醒悟,而是李师师的枕边风吹的好。书上写:上皇具宿太尉所奏,亲书圣旨,敕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侯,仍敕赐钱于梁山泊,起盖庙宇,大建祠堂,妆塑宋江等殁于王事诸多将佐神像。敕赐殿宇牌额,御笔亲书“靖忠之庙”。济州奉敕,于梁山泊起造庙宇。

  宋江一直保护的弟弟宋清倒是得了善终,宋江也可以瞑目了。书上写:上皇准宣宋江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不期宋清已感风疾在身,不能为官,上表辞谢,只愿郓城为农。上皇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至于后来宋清生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了。就像是我们总认为张飞的儿子张苞、关羽的儿子关兴很了不起一样,我们都不愿英雄的基因就这样终结,所以才会虚构出很多英雄的后代。但是现实和想象,总是差点那么远,甚至遥不可及,天上地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