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2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楢山节考》观后感精选10篇

  《楢山节考》是一部由今村昌平执导,绪形拳 / 倍赏美津子 / 清川虹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楢山节考》观后感(一):人性

  这部片子是我多年前,小时候看的一部影片印象中阿玲婆的大义凛然让我印象深刻,但是不知道片子的名称。一个偶然的巧合,让我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看完了。

  在中国这部片子可能被冠以情色片的名号,因为出现了很多露点的镜头。食色性也。性欲人性的本能,每个人都有追求性福的权利,只要是双方愿意的话,没有什么对与错之分,可能这里要牵扯到已婚男女对于家庭忠诚问题男人都有性欲,这本没有什么丑恶之分,你去看动物世界里的雄性哺乳动物,都是这般模样。我们的文化,却强调万恶淫为首,可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真的很矛盾。现在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政府曾多次借助扫黄打非,净化网络环境光明正大的名号去打击所谓的淫秽网站。现在做的更绝,凡是露点的照片一律打上马赛克。所谓弘扬正气。可是我们国家一直不承认妓女的合法存在,却在全国的各大城市遍布的发廊洗浴中心总会之类的,你去宾馆会晚上会有电话打来特殊服务的。假如你是一个正值当年正常男性,有欲望很正常。你可以找个女朋友,可是现在的女孩很现实,必须有房子。假如你没有房子的情况下,

  又不想犯强奸罪的情况下,自慰或者去找小姐。但是我们的国家把这种行为定义成不道德的,人民警察会去罚你的款,拘留你。他们就靠这个创汇,那些地方的存在,我相信也是默许的。也许很多的人民公仆也是那种

  地方的常客。当然,我认为i有家室的男人去那种地方是对婚姻的亵渎,但是单身的男性去那种场所,我是能表示理解的。可是在这种环境下,被压抑自己的欲望,就像很多影片中很多像利助一样的次子。所以影片中的那些次子,那些没有权利享受性生活,就像蚂蚁群中的兵蚁一样的次子们,才会把和阿枝的一夜情当成节日。影片中出现一个年老的次子,以为毫无性经验,而被阿枝耻笑,呵责。我一点不觉得好笑,倒觉得有一些些悲凉。他年纪时候没有接触女人,就这样一直到了不行年龄,这是是谁的过错。利助的兽交,偷窥,自慰,还有和阿金婆的一夜情,我一点都不觉得他,变态或者龌龊,我觉得他很真实。倒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装出一副道德卫士,却背地里干出最龌龊的事情,才是我最为鄙夷的。

  日本是个几乎没有什么天然资源的岛国,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许习惯人情世故的我们觉得日本人很变态很残忍,甚至因为日本历史上屡次对我国进行侵略,而仇视日本。这里我并没有为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罪行辩解什么。假如他们的生存状况,真像影片中映射的那样,要牺牲自己的母亲父亲去换取生存的资源的话,那么他们去抢别人的东西就不会变的那么不可理解。

  人性是自私的,所以历史上他们侵略别人,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也许难以接受,但是作为他们民族的内部似乎又是合情合理的,至少他们为子孙后代着想,就像影片中把阿松送上死亡之路的阿玲婆一样。所以他们对外侵略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利益而战。而反观我们,鸦片战争后一直羸弱不堪,战败割地赔款。新中国成立后,无条件放弃日本战争赔款,打肿脸充胖子,资助社会主义兄弟,最为搞笑的是和用中国武器,吃中国大米的越南打了一场不知道为什么打,又不知道获取了什么的战争。日本战后,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政府免费提高牛奶为了是提交全民族未来的身体素质。而我们的牛奶不是三氯氰胺,就是皮革奶。前不久日本遇到9.0级地震,死了一万人,而汶川据官方称7.6级地震死了有10万人。

  汶川地震中石油捐款1000万,日本地震连油带钱,价值有2个亿。发改委又把油涨价了。个税起征点定为3000,真是威武。我可以理解变态的日本,却理解不了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

  也许他们都是像阿玲婆一样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吧,把子女送到海外,全家移民什么的,可是为什么又鼓吹自己很高尚呢。

  影片中偷大家粮食的阿松家被活埋,也许有人觉得很残忍,可是这却是那么的恰当,对一个不守规矩家族残忍,就是对全村人的宽容

  我国廉政问题可效仿此法,贪腐之风必定大减。

  《楢山节考》观后感(二):逃避恐惧规则

  当看到文学馆放映室的预告时,第一次听说《梄山节考》是崔先生推荐的,对于他的了解,还是决定放下其他事情,前往观看。对片子的了解,也仅限于活动介绍。在观影体验之前,不想先入为主,临场感受那些当下的情绪流动。

  电影着实让我震撼导演今村昌平把故事讲述的如同身临其境,带入感非常强,两个多小时片子一气呵成

  据说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纪,并不是太久远,比起中国古代的弃老故事要现代的多。贫穷的山村,每个人都在为生存发愁,尤其是恐惧是否能够挨过寒冷的冬天。

  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日本信州的一个偏僻山村,老人一旦活到七十岁,就会被家人背上山,献给楢山神。这些习俗也可以是当地不成文的规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还有一套仪式。69岁的阿玲婆离上楢山的日子已不远,她常为自己异常结实的身体而苦恼。她笃信70岁就是要被敬山神,不然就是丢脸的事,当年老公就是因为舍不得把父母送走,而被她认为是耻辱的事情。以至于当得知老公三十年前是被儿子误杀的时候,她似乎是一脸的淡定村里的人,为了避免保全自己不被饥饿折磨,将偷吃的一家活活埋葬,完全不顾及是否是大人还是未出世的胎儿。打死与女儿偷情的男孩,害怕受到山神的惩罚,留下遗言让老婆满足每一个光棍的欲望。在这个小山村里似乎有太多的规则,也有太多的施暴,许多是在借着神的名义实施的杀戮。人人参与了伤害,人人又是受害者,这一切都源于恐惧。

  有人说是穷怕了,有人说是饿怕了,怕什么?怕死亡!为了逃避终将来临的死亡,去杀戮鲜活生命,然后假借着是按照神的旨意。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奋起反抗,那是生的本能。但是人们害怕死亡,与生俱来的是死亡焦虑,这是人类难以突破的困扰,不愿意接受生老病死,不愿意接受自己在宇宙当中的渺小,总想去抗争,总幻想去逆天。电影最后的镜头,或许会给人们一点启示,刚刚送走了一个还能吃能干的老母,儿子又领来了一个双份饭量的怀孕媳妇自然就是这样生生死死地延续着、发生着,你可以逃到哪里?!

  后记:说到日本,不得不联系到它的地理环境,一个孤岛的居民会平添一份不知何日沉没的恐惧。另外说到现代的文明,与残暴变态行径矛盾并存的解读,忽然听说,日本人现今的文明是以昔日严酷的惩罚为代价的,莫非文明的背后也是为了逃避恐惧?!

  《楢山节考》观后感(三):恶伦理的同盟

  影片开始是一个长镜头,像一只盘旋于上的鹰,沿着雪林缭绕的山脊高高低低的伏行。这种壮阔绵延的美感,最后定格在一座雪绒饰盖的村庄,零星的小屋静谧得如同一个恬美的童话。这让我想起川端笔下的《雪国》,似乎会出现一些美好的人,发生一些美好的故事。

  但事实并非所想,而是随着人的走动和视角的转入,镜头急转而下,陡然呈现出屋内灰暗、杂乱而阴冷的一面。这种内外灰暗与洁白色调的鲜明反衬,让人陷入一种矛盾的张力——完整的没有人迹的大自然呈现的美和人在这种环境下艰难丑陋的生存状态

  影片中,导演一方面借助人的罪恶来消除我们对人的怜悯(比如片中表现的村庄弃婴,卖女等诸多丑陋习俗),另一方面也试图把人等同于动物(即作为自然本身的一部分)来表现,例如穿插很多动物交合的场景和许多动物之间互相肉食的画面。片中的女人也被简化成下体的一个器官,并依靠这一器官成为谋生工具。阿松面容残损,阿金婆衰老不堪,但依然能够依靠下体维持着一个女人的权利和尊严

  其中有一个场面非常有意味,阿松因为不会烧锅而闹得满屋子呛烟,于是阿珍、阿玉和阿松相继跑出屋外。阿玉便笑阿松说,你在那方面倒是很能干,这本是讽刺阿松在其他方面的无能,但奇怪的是在这层意思还没显露之前,三人突然笑作一团。这不妨理解为,她们作为女人在性的决定性和重要性认识上具有一致默契。对动物性的展示,使得片中从头到尾伦理的模糊不清

  母亲阿珍是村中习俗的典范,理智中带着野蛮的残忍。为了家人的生存把阿松和她肚中的孩子骗向死地。尽管丈夫利平爱她,她也很喜欢利平,但她依旧瞧不起无法背自己的母亲上楢山献祭的利平。“我已经打算好了,今年就上楢山。”她一再重复上楢山的要求,除了鞭策儿子,也是鼓舞自己。上楢山对她而言,并不是死亡,而是一个节日,一个迫不及待要完成的仪式,是洗脱她丈夫犯下的罪孽和重新融入族群历史的壮举。所以她硬朗的身体使得她非常的苦恼,33颗完整的牙齿成了她隐秘的羞耻,造成她身体伦理的一种困境

  终于她在磨石边上磕下自己的牙齿之后,便带着血迹向别人展示,那豁了牙的嘴成了一种骄傲的勋章。这种奇异的荣誉感,在她推开儿子端坐于楢山之上时达到了巅峰。

  辰平作为利平的儿子,对父亲逃避背母亲上楢山感到不满,并在一次猎熊途中因发生争执枪杀了父亲。这使得辰平在利平事件中有了不同于阿珍的特殊性,即从屈辱转向了罪恶。而随着母亲阿珍上楢山日期的靠近,辰平也面临了当年他父亲所在位置处境。所以听到别人说他越来越像利平的时候,他既愤怒痛苦。但他对他母亲怀有的情感使得他开始认同父亲,但一旦认同自己的父亲,无疑就是推翻自己,宣告和加深自己的罪恶。而他要摆脱这种罪恶感,就必须为自己杀父亲寻求合法性,即严格遵循所谓的村子习俗。这就是他面临的伦理困境。

  最后他不得不朝着埋父亲的树再开一枪,这一枪看似射向父亲的亡灵,其实是射向的现在这样摇摆不定的自己。他试图通过这种双重的否定来确认自己的无辜,从而洗刷自己的罪恶感。所以鼓起勇气背负母亲阿珍上楢山,对他来说也是确认杀父合法性的一个隆重仪式。在楢山顶上,他抱着母亲痛哭,这种眼泪的狂欢其实是一种赎罪的快感亲情负疚的混合体。所以当他看见下雪,便理所当然的把它作为一个胜利的征兆接受下来,而卸掉愧疚,获得一种完全的解脱

  在满70岁的时候,要被送上楢山去献祭,是影片最根基的一个故事生发点和矛盾聚焦点。在上楢山的仪式中提到的六条规则中,除了涉及路线的三条,剩下的三条是:

  1、 到山上不可说话

  2、 离家时不要被任何人看到

  3、 从山上回来时不可回头

  从这三条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都服务于一个道德点:即减轻和遮蔽当事人为生存背叛亲情的罪恶感。楢山神信仰是群体意识的一种高度浓缩,它建立于这样一个基点:人人都是这样的(恶或者恶的意向具有普遍性)。而恶的实行放在个人身上是无法承担的,所以就有必要形成这样一个恶的联盟,借群体分散,甚至扭转恶的道德缺憾。这一点明显的表现在村人对雨屋全家人的坑杀。因为坑杀他们符合全村人的一致利益,所以便可上升为神的意志去贯彻。

  《楢山节考》观后感(四):艰难时世中,慈悲是不道德的

  ——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日本电影《楢山节考》用130分钟讲的故事。

  楢山之下的这个小村庄,人们世代为一口饭挣扎奔忙,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因为吃不到这口饭而扛不到第二年的春天,每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张嘴吃饭,也就意味着过不了冬的危险加剧了一分。在这里,只能吃饭不能干活的人不仅是没用的人,而且是多余的人。

  在这样的境遇中,伦理有了适合现实变化。生下来的孩子被随便地弄死、丢弃,人们像谈论扔垃圾一样谈论它,为扔在了谁家地里而争执。夫妇间谈到“如果生的是个女儿就不用掐死了,可以卖钱”反应那么淡然,好像谈的不是一条生命而是一个猎物。嫁娶的理由是“听说这边吃的比较好”,唯一的仪式是“今天起她到咱们家吃饭”,男女之间没有大防没有羞耻,因为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讲究那些。

  最为残酷的一个规矩是当人老到70岁的时候,就要由儿子背上楢山抛弃,以减少一个不能干活的吃饭者。由于70岁老人不同于婴儿,不是随便扔掉就可以的,他们有能力反对和反抗,于是人们将这种规矩发展成了伦理,给它加以各种解释和仪式,使之成为一项关乎荣誉、关乎道德的戒条,这样,老人们就不再有反对的借口,乖乖被弃成为他必须遵从的社会准则

  于是,因为不愿弃母而选择逃跑的利平成了被人唾弃的对象,他的这种“不道德”行为让他的儿子辰平倍感羞耻以至于杀死了他;也让他的老婆阿玲婆在临近70的时候决意上山,为此石头砸掉自己尚完好的牙齿好确信自己老迈。

  阿玲婆全心全意地遵守这个艰难社会的所有伦理。她的亲家因为孩子太多不好养而偷窃食物,村里人经过讨论决定“斩草除根”,行动那天她欺骗蒙在鼓里的孙媳阿松,把阿松骗回其娘家一同被杀,死时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她劝解死命挣扎不肯上山的邻居家老头,让他“不要这么不知羞耻”。她轻易地原谅了儿子杀父的行为,并为他隐瞒。这些行为在现在这种正常社会看来都是极其残忍的,而在她所处的社会中,她却是怀着极深沉的爱去做了这些选择——遵守这一切,只为了给儿子、孙子留下更多活下去的机会。在这样的绝境之下,让族群传下去,让年轻的人活下去是唯一的人生目的,是最大的道德。在这样的“大慈大悲”面前,普通的慈悲是不负责任的。

  生活在富足社会中的人是没资格评判这样的伦理的,我们有选择,他们没有。当有一天我们陷入绝境,进入如此艰难的人生,我们是否有能力比他们做得更好呢?对此我深表怀疑。

  不过我宁愿不接受这样的考验,如果人生注定有一天遭遇末日,我情愿在末日来临之前死掉,因为我不足够坚强到撑起如此的大慈大悲。当村子里的人们用绳网罩住阿松一家,将其一个一个地扔进深坑,迅速填土活埋的时候,我受到了极大的惊吓。经过前面的铺垫我已经充分理解他们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我做不出。让我也做利平吧,放弃这种残酷的责任去逃跑,就算被自己的儿子杀死,那也是一种解脱。

  《楢山节考》观后感(五):神一样的作品

  1.村民为什么要杀雨屋一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雨屋一家好吃懒做,而是在雨屋纵容女儿偷盗之后,不仅会损害村民的被盗村民的利益,更会破坏一种预定俗称的共同体,而在乡土社会,正是这种共同体才是村民最大的制度保证。所以为了挽救制度,必须要牺牲一小部分人的理由,甚至是生命。

  2.上山之前,乡绅们要求辰平不能说话,不能回头。。。辰平也不知道,上山会是一条曲折、漫长,充满悬崖和峭壁的道路。。。途中休息的时候,辰平去喝水,回来一看发现母亲不见了,寻找一番未果之后,辰平以为母亲和神在了一起,便也觉得有点欣慰。但是当回到歇脚之处看到母亲还在时,一段诡异的音乐响起了。这算是辰平内心最有好的独白,可以理解为悲欣交集。。。终于到达目的地,辰平以为大神真的就在上面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里没有神仙只有累累白骨,一大片一大片地。他甚至还看到多老鹰正在吃刚刚死人腐烂的尸体。老鹰遇见生人时候突然跃起的感觉,并伴随惊讶之音回乡山谷,真有点死神的感觉。虽然,辰平抱住母亲不肯离去,知道被扇巴掌后不得已离开。。。不过在回程过程中,辰平看到了另一种存在,有个村民的父亲死活不肯上山,在和儿子的缠斗中摔下山崖,死无葬身之地。是的,恐怕死亡,这是人之本性。。。

  3.看到此景此景,辰平狂奔回楢山之巅,但此刻已经下起了大雪,雪中辰平看着默默祈祷和等着死亡的母亲,喊出了震颤灵魂的三局胡,“娘,下雪了,会很冷是吗?”"娘,上山的日子,下雪真好!"“娘,真的下雪了”。。。。是的,真冷。可真正冷的是村落的文化,是可恶的生产力。

  《楢山节考》观后感(六):你想过你的奶奶爱你可能只是因为你爸爸的缘故吗?

  很喜欢开头,信息量很大。左助讽刺奶奶阿玲有33颗牙齿太健康,作为要上山的老人如果太健康其实对后代来说是一种耻辱,一种尴尬——就是该死不死,留一张吃饭的嘴,托后腿。爸爸宸平就训斥他,可见父子关系紧张,因为左助希望奶奶早点死,留一个名额给自己娶老婆,而宸平算孝子,于是父子有冲突,这是原因之一,其实父子之间还有竞争关系,从后面左助不希望宸平续弦,提出自己娶妻子照顾家庭就能看出来。这里这首歌很有意思——中屋的邻居好幸运,上山的日子下大雪——是结尾呼应的。

  家族间男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几乎无处不在,左助和臭虫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女人,但多一个老婆多一张吃饭的嘴。三个单身汉,阿玲决定要为最疼爱的大儿子续弦,某种程度上对二儿子臭人和孙子不太公平,想起《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对繁殖的阐释,理解了阿玲的人性本能。孙子的血不如大儿子亲,因为孙子留着媳妇的血,而二儿子基因太差,留下的后代也会因为没有女人愿意交配而灭绝,因此选择大儿子来沿承子嗣,是她最自私也是最合理的安排。

  其实我很喜欢臭虫这个角色,特别搞笑,特别简单,有点可怜,哥哥不相信他,因为一开始就怀疑他和后来跟村子里每一个男人搞遍的女人有染,而实际上,人家自始至终拒绝他——因为体臭。对妈妈阿玲来说臭虫只是一个为家里工作的劳力,她看到臭虫发泄女人嫌他臭不愿交配的苦闷的时候,爬过去对那女人第一句话就是——因为你遗弃他,都没有心思工作了。哎,为全天下所有没有遗传到妈妈优良基因的孩子叹一口气。

  讲讲看到的日本人的耻文化

  对老人来说太健康是一种耻辱,所以阿玲砸掉自己的牙齿,流着鲜血到庙会上向众人展示,觉得这是自己的荣耀,是自己决心上山的表现;注意阿金婆以为自己要死时说的:她不愿意病死,宁愿上山,她羡慕阿玲——推测这是因为她也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奉行天道的决心,这是一个老人的尊严。对媳妇来说,太早生产是一种耻辱,他们管阿松腹中的孩子叫老鼠的孩子,因为她的孩子要与老一辈争食。在阿松一家被埋的夜里,能干的阿玉松了一口气,以为家里可以安宁一会儿,但老太太又提起上山的事情,宸平很痛苦,老太太一句话让阿玉觉得很羞耻——老鼠的孩子很快就会有的,阿玉哭着跑出去,那种情境下,我读到了阿玉的不舍,但更多的是阿玉的羞耻——可能阿玉觉得是自己和将来的baby逼走老太太的。但后来我看这个老鼠指的其实是左助的新欢。

  与耻辱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荣耀、尊严。有两场戏对比非常明显,宸平从山上下来看到一对父子纠缠在一起,最后推下山崖,一群贪婪的乌鸦立刻跟着下滚的肉球追着下去。这是父亲不知道松手造成的尴尬,没有给后代一个扮演孝子的机会——因为最后逼得动手推了。而乌鸦仿佛是山神的使者,大自然派乌鸦来演说这个老人的耻辱。而阿玲最后在雪中静坐等待最后时刻的场面,宛如一尊看透人世的佛像,雪将睁目的白骨掩盖,场景变得神圣,连嗅觉林敏的乌鸦也没有打阿玲的主意,在她身旁宛驯服的鸽子。阿玲也无需忍受太久痛苦便可在雪中结束生命,宸平将这个看做是山神显明,山神很满意这对母子,将繁衍的使命与人性的尊严都留住了。这也呼应了开头左助唱的歌。

  阿玲爱儿子胜过丈夫

  讲讲隐而未现的剧情:其实阿玲一早就知道丈夫是儿子杀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左助一样,宸平希望奶奶早点死,自己可以娶妻子。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宸平对娶后妻有一种罪恶感,宸平也不愿意独占妻子,宁可借给臭虫,因为他知道,家里留出一张嘴巴给女人是要牺牲老一辈的生命的。说阿玲一早就知道,可以从几场谈及利平的戏中看出,阿玲一直想安慰儿子,让他不要自责:阿玲感觉到利平的灵魂时,很坚定地说不会原谅你,太丢人了,鬼混就安静了。阿玲安慰儿子说,是山神杀了他不是宸平——这里其实在暗示:阿玲也支持送走婆婆,给当时16岁的儿子娶妻,但婆婆毕竟是利平的亲妈,只有利平不忍,这也可以看出来,血而且是儿子的血才是最最最靠谱的。其实我满满的看到的都是阿玲对儿子的爱,其实我觉得他某种程度忽略了丈夫的感受,想起《荆棘鸟》中maggie有了孩子以后就满足地生活,宁可放弃曾经恋恋不舍的情人。母亲对孩子的爱,我觉得是可以替代一部分对爱人的爱的。

  如果是67岁上山,前妻大概不用死

  再讲讲阿竹的死,注意到阿竹是在诞下女孩后死掉的,大肚妇女和新生儿以及老人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中屋——就是一开始左助拿来讽刺奶奶的例子,那天中屋把老人送山了,并且下雪了,得到了山神的认可和眷顾,为什么呢?后来我们知道,中屋家的状况:他们把男婴抛弃在臭虫的田里是因为大冬天是一年中最饥荒的时刻,而中屋家的男人们也不希望男婴存活,这从臭虫张嘴熏那男人的口中可以得知,男婴是他的弟弟,而他说下一个男婴还会抛在臭虫的地里——记得《冰与火》中一出讲一个原始部落的戏,父亲把身下来的男婴全部溺死,把女儿占为己有,希腊神话不也是这么演的——但今村昌平的阐释更容易让人做直观的理解,不仅男婴会抢食物,他长大了,还要跟你抢占媳妇的名额。

  而阿竹诞下的是女婴,女婴可以卖钱换盐,所以奶奶阿玲决定留下女婴,但是大人呢?留不留?怀疑阿竹是被婆婆阿玲害死的——原因在于:阿玉过门洞房当天,阿玲很高兴地唱歌告诉阿竹,并且让她不要怨恨自己。从她下手除掉阿松就能推测出,阿竹生完孩子去摘果子估计也是阿玲的安排。

  那么为什么阿玲可以接受阿玉,但却选择牺牲阿竹呢?因为阿玲自己当时没有到上山的年龄,推算起来是67岁,还有两年时间。留下阿玉一方面因为她很能干,身体很壮,从阿玲自言自语对阿竹说话时评价阿玉很丑但是高大,可以推测阿竹是一个长得很漂亮,但身体有点弱的女人,不然也不会生完孩子换个水果就跌掉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阿玉来的不早不晚就在自己要上山的那一年。接着追问,反正宸平是需要一个妻子的,杀了这个媳妇还要来一个媳妇,阿玲又是何苦?她是这么一个大无畏的女人,为什么阿玲不早点上山呢。这里又引出这个村子及其微妙的代际之间的关系,如果年龄不到是绝不能送上山的——这也是子孙不孝的表现。不然你看阿金婆和大伯病成那样,家里人也没抛弃他们,给他们熬药、花钱给他们做棺材;再看看那个把杀鸡吃的父亲捆起来的人,这么个狠心的东西也没有选择太早把父亲送上山——因为时机没有到,会惹闲话。

  由此可见,惯例习俗对人的控制有多可怕;即便不像其他看不开的老人,对天命参悟颇多的阿玲也没能逃脱,既然已经决心赴死成全下辈,又为何在意这两年呢?——其实我觉得69岁这个玩意真的是博弈的结果,早走了不利于培养孝顺爹娘的风气,晚走了又是拖累家庭,这个风俗的存在不能因为阿玲看的开而毁灭,也许培养孝顺的风气一样很重要。

  不过说的太大就会觉得失真,最重要的驱动力,我推测大概还是因为放不下宸平这个阿玲的心肝吧。表面上阿玲的身体很不错,推测原因是那个传说中的神药——白胡核子,阿金婆起死复生的药,阿玲平常就在熬着喝,记得那个她背着孩子熬汤的场景吗?冲进来的小孩子捏着鼻子捣蛋说锅里是臭臭的白胡核子。这证明什么?证明阿玲其实很懂得保养咧,但是阿玉来了以后阿玲又马上砸牙齿,又证明什么——完全是要健康得熬到69岁成全宸平那一刻。你妹啊,我绝对不嫁给有这么一个妈的男人。

  宸平的觉悟

  宸平其实经历了左助的懵懂——需要女人,经历了父亲的纠结——依恋母亲,最后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认清自己的命运,顺从自己的命运,承担自己的责任——繁衍生息,直面人性的谴责——放下母亲。其实这部片子的冲突就在于繁衍生息的责任和无法割舍的母子之情,应该注意到:导演其实还是非常仁慈的,因为它为整部片子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那就是粮食不够。想象一下如果是现在年轻一辈的日本导演,他们要是拍一个母子情感纠葛的片子,大概不会做这么细致写实的铺垫,一上来就是儿子没缘故的拿刀砍母亲。

  宸平的觉悟来自于放下,也就是所谓的大家都会在山上相见,大家都会相互体谅,看那!我们的后代存活了呀。看的时候无法理解——为什么阿玲会要在白骨扎堆的地方寿终正寝,你妹不觉得害怕吗?其实回过头看就会发现,阿玲很向往与死去的祖先们相遇,她认为一切曾经人世的痛苦终究会得到谅解。而这点也最终让宸平释然了。这个时候你舍不得你的母亲,意味着到你的时候你舍不得你的儿子。

  我不想歌颂母爱,也不想谈顺应天命,我赤裸裸看到的是自私的基因。

  看这部片子,母爱是外衣,内衣是什么呢?导演其实是通过母爱来阐明日本文化特有的现象——顺从命运才是达到人生完美境地,达到最高尊严的观念。人类生命的平衡和延续是需要掌控的,人类如果用老鼠式的繁殖终将惹来大自然的愤怒,被自然抛弃——那么多的死婴就是证明。有死婴是尴尬的,不义;提前抛弃父母是尴尬的,不义;死守父母,不繁衍后代是尴尬的,自然不会存留这种dna。

  要避免这种尴尬,就需要母子之间存在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如果不是有爱的母子很难自觉保持,事情就会变得很尴尬——像那偷鸡的父亲和抠门的儿子一样。要达到一种儿子孝顺,母亲知命的道德至高点,是要靠风俗习惯来传承的。某种程度来说,阿玲的自觉给了宸平扮演孝子的机会,如果阿玲是一个爱吃的,游手好闲像阿松一样的女人,宸平大概会没有机会这么孝顺。而宸平如果继续让阿玲留在家里,那么会陷阿玲于不义,因为那样没有为自己的基因着想,这样的dna不存在在阿玲身上。

  象征

  蛇在哪一家,哪一家粮食有余。蛇在男人家栏杆上盘踞证明他家粮食有余,但老爹饿了杀鸡,儿子却捆着他。后来阿松爸爸偷东西被打的那天,一家人围坐没有东西吃,它们家的蛇就钻出来走人了。

  老鼠吃蛇,年头不好,反常的表现

  老鼠的一家:阿松一家,父母年轻时生养孩子太多,养不活只好偷

  螳螂吃青蛙:饿了么,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也是不太正常的年月的象征。

  雌螳螂吃雄螳螂:你怎么知道女的跟你好到底是不是想吃了你

  风:灵魂

  雪:山神的应许——你们做的让我很满意,你的子孙来年会好过一点

  猫头鹰:见不得人偷偷摸摸行为的洞察着。

  遒山之路

  这次我重新反思习俗到底是什么东西?影片里我看到的习俗其实是一种平衡点,69岁就是这个平衡点。经历内心挣扎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习俗只是帮很多不愿意思考,思考了也做不好的人提供一种选择的捷径。第一个带老人上山的人,其实创造了一个美丽又管用的习俗。让老人不要陷入自卑自怜的状态,去追求尊严;让年轻人不要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去勇敢承担繁衍的责任。电影一开始那条白雪皑皑的群山山脊路线,看着很美丽,其实就是上遒山的路,电影后面,我们又发现这条路其实很辛苦。这条路其实就是人们心里路程的象征。

  人活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么一条心路。有的人也许跟利平一样,纠结了半天,只有毁灭的结果,因为他存在的前提是自我繁衍,当他阻碍了自我存在——宸平繁衍的机会,宸平就会杀死它。其实宏观来说,真的是自然杀死了它,自然淘汰了这种纠结的基因。这种纠结是有价值的,但在共同的命运中,它不如一种在生息的推动下达成的平衡有价值,也不如这个更美。

  某种程度来说,习俗可以作为一个线索,帮助人们早早地去领悟背后的意义,不必要时间到了才开始纠结,纠结大半辈子仍没有结果。在这个例子中,我得到一个想法,习俗背后其实是人生观念,光逼迫自己遵守习俗没领悟到观念,会陷入宸平式的纠结。但光遵守习俗,没有走完心理路程,一切其实没有意义,就好像那个把老爸推进山里的男人,习俗的道德光环最后还是靠人心来实现的,他对父亲没有孝心,习俗就变成了抛弃父亲的借口,没有道德价值,只有存活价值。这又好像是给孔子做注解,仁与礼的关系——电影比什么傅佩荣、于丹都来的深刻。

  道德是人类生存路上的一种润色物,让存活显得没有那么肤浅。而习俗最理想的状态是窥探命运的一条线索,习俗和度有关,和数字分量有关。而命运存在的条件是:1、有自然客观条件限制人的存活和繁殖,2、这个客观限制是轮回重复的,3、人们探索到了一条可以重复被借鉴的,解决存活问题,达到一个平衡点的办法。4、这条解决办法会让你失去一些你放不下的东西。

  命运的功能体现在:认识并顺从他,你得到尊严,但道德美感是另外一件事,它关乎到双方。双方都认清自己的命运,达成一种默契,两人才能共同获得道德美学的冠冕,自然会奖励你一场洗净污秽的雪。就好像双人电玩一样,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另一个人没做到,这个游戏失败,这个分数拿不到。

  如果达不到这种美感,退而求其次,你可以选择一种尊严,但这种尊严是不是有价值,我不知道,但我明白这种尊严是值得可怜和同情的,会被描述成看不开。这部电影留给我很大一个问题——儿子如果没有悔悟,阿玲是否可以依然美丽地走。还有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存活——按照习俗去做,你总能存活的,你依然不能获得那种美感,但你在众人的视野下,不至于获得负的分数。不过是负的就是负的,这种美感与协议无关,与自觉的默契有关。

  之前一直认为这是一部灭绝人性的影片,整部片子也一直对阿玲抱有看法,但最后那一刻,看到了导演要呈现的阿玲的美,这与她人生境界有关。虽然有一点点羡慕,但在这个时代,我们看不清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是一辈一辈重复的玩意儿,现在世道变化太快,春夏秋冬构不成饥饿的循环了,baby,我们失去习俗,我们也没有足够统一的心情去构建道德,以此来重建习俗。

  如果命运是一代人一代人的重复,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命运这条路我们走的越来越宽了,无怪乎大家说我们现在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实就是说,看,我跟我老爸不太一样!失去了命运的线索,也许做人也会很累吧,因为每一个选择都失去了依据,都要自己推敲。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习俗去窥探先人心路历程的秘密和平衡点,我们要陷入搞不清楚是67岁还是68岁还是69岁上山的惶恐中。当每一个选择都只跟繁衍生息相关,它是丑的,美的东西其实就是相互成全,成就了阿玲的尊严,成就了宸平的孝子,但最重要最共同的一点,他们各自存活了自己的后代。

  《楢山节考》观后感(七):性,情(严重剧透)

  知道电影改编自小说,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故事本身是否真实。但我相信类似的事情是一定发生过的,也许是若干年前,也可能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是有人的地方。

  电影多次出现动物交配、猎食的画面,我们看起来不会不舒服,因为它们只是动物。但是当看到被遗弃的男婴,毫无美感的性交,兽交,被活埋的雨屋一家,被扔下山崖的老父亲,会觉得很残忍,甚至感受到人性的恶。

  是谁定义了人性?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人也是一种动物,人自己为了区别自己和动物所以定义了人性和兽性,并且在心理上我们显然是鄙视动物的,因为没有人会拿“畜生”当作夸奖或恭维的话。

  难道人与兽的区别是生性就有的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我们的生活环境像影片里一样,我们会怎么样?还会有“人性”吗?阿松出现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她的长相,她的嘴馋,她的不懂事,直到她偷东西,我对她厌恶到极点,当被辰平抓了现行,我都觉得起码该狠狠的教训她。当大家又发现了雨屋家偷东西的行为,并且抄家之后,人们开始小范围的讨论“人性”其实就是雨屋一家的劣根性(父辈就偷,阿松也偷),大家都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这就是“人性”的恶,我就像村民的一份子一样特别认同甚至希望连同阿松一起铲除掉。直到大家活埋了雨屋一家,大家所厌恶的行为终于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我却高兴不起来了,我突然想到,雨屋似乎是村里面人口最多的一家,为什么人口多?只是因为繁殖能力强吗?还记得被遗弃在田里的男婴吗?也许真相是只有雨屋一家舍不得扔掉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偷东西也只是不想饿死每一个骨肉,回想起阿松拿着食物偷偷送到自己家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心里很柔软,一家人在一起分享着食物,一个晚辈拿起食物给哑巴老母亲送去,老母亲咽着口水又推送回去,我心里不是滋味。如果这么看,雨屋也许是村里最有“人性”的一家了。那么是大家没有人性吗?在那种环境之下大家又有什么错呢?为什么会有老人70岁就上山的传统呢?我想,一切都只是因为食物不够分,只好舍弃老人顾全后代。所以,在这里,没有人性,没有兽性。只有性,和生存。换句话说:这里的动物像人类那样随意地性交,繁殖,残杀或吞噬着同类、异类。

  那么,人和动物有区别吗?在哪里呢?是情吗?

  想起雨屋一幕让我感动,我感受到了情。看到奶奶在上山之前为了满足利助性愿望而奔波,辰平为了弟弟甚至求助自己的妻子,我看到了情。最后辰平背着母亲历尽艰辛终于登上山顶,被几次拍打却不愿放下,我流泪了。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即使有村里的规矩传统等种种理由和借口,依然有情无法抑制的流露出来。但我觉得情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我认为,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小狗守护在公路中间血泊里同伴的身边,猫妈妈对着周围嘶叫防止有什么威胁到她的孩子......

  我认为人比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比动物聪明,聪明很多。人更会表达,行为情感更丰富,会整理思想,形成逻辑。这么说并不浪漫但我觉得人就是更高级的动物,本质上跟其他动物并没有区别。我们很幸运,并没有生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我们不需要为了生存弃婴,不需要为了食物把身体健康的老人送上山......作为人总忙着定义和异类的区别倒不如作为高级动物,多做一些“高级”的事情

  《楢山节考》观后感(八):一点感触,吃,性和道德

  这部电影给人更多的感觉像一部记录片,记录了一个落后的山村,食物仅够维持基本生存的生存状况。马克洛将将人的生存状态分为5个档次1.基本欲望的满足,衣食住行性。2.关怀他人。3.社交,与人思想的交流。4.被人尊重。5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楢山居民还徘徊在第1档次。

  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高尚道德的要求都是扯淡。即使产生某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畸形的,电影中70岁的老人就要被送到山上自生自灭就是这么一种畸形的道德观。像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的三从四德,裹小脚,对女子的思想和肉体都是严重的摧残;男子的君臣父子的道德约束,父子有一定尊敬长辈的意义,君臣就是职业道德了,但是整体对人性的自由压抑的太过,使人即使有很多的自我想法,也不敢表达,更不用说实施了。即使当今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观念,在将来物质生活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时,也会被认为是畸形的存在。也许这里的畸形需要重新定义一下,畸形应该是于你已有一套自认为是很完美的道德观念,而你用这一套观念去衡量其他的标准时,畸形就出现了。任何畸形的道德观来自于一定的现实基础,既然它成为道德观,即是普遍被人接受,或强制灌输。恶劣的生存环境要求将粮食留给下一代,使得种族能够延续。也就是电影中送老人上山的现实基础了。当个人意愿与道德观念相矛盾时,道德代表公众意识的力量就展现出来了。辰平并不希望将母亲送到山上去,而母亲却说不能让你像你父亲那样被被村里人看不起。就这看不起不知道约束了电影内外多少人的行为举止。这里我忽然想到这么一个事情,当一个物质现实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而高一等物质基础下的道德观念却闯了进来,这时候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鸦片战争后的现状应该是这一类型的真实写照。

  辰平在年轻的时候希望父亲将婆婆送上山,到了他自己却不肯将母亲送上山,朝吉对婆婆的感情似乎也不深,为什么隔代之间的亲疏有这么大的差别。也许这是一个特别现象,没有普遍意义,只是觉得好奇。

  第一档次的生活内容基本就是围绕吃和性。

  关于吃,根子家因为偷了村里的豆子,最终被活埋。集体村民的意识可以决定个人的生死,现实社会的法律代表了公众的集体意思,但起码还有个审议的过程。电影中,似乎是达成的默契,没有召开会议,村名就集合到一起将根子一家推入挖好的土坑;阿玲婆为了节约家里的粮食,将只吃白食的阿松指使回家,她知道阿松回家后的下场是什么。女人的婚配的原因也是吃,阿玉从邻村来到辰平的家,简单的就是因为听说这边吃的比较好。松子跟朝吉,也是简单的一句话,明天你来我家吃饭吧。

  再来说一下性,据说今村的电影里不管大牌小牌女星都得脱衣,目前就看过楢山节考,女子赤裸的镜头确实不少,但却都很自然。这里看不到太多的自然的美,看到的大多是自然的平静。将男女求欢的镜头和动物交媾的镜头交织在一起,也许暗示着人的性交不管套上多少层道德的薄衣,归根结底也还是动物性的释放。电影里有个镜头是老头子阿原对着阿艳下体的膜拜。这应该是人类穿衣之后带来的特有的现象。因为穿上衣服,女人的身体对男人来说显得神秘。因为女人承担着生孩子的义务,有了剩余财富后,孩子的出生就已经不平等,为了让财富能够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道德约束女人不能随便与除自己丈夫以外的男人发生性交,以免其他人的后代继承了自己的一辈子的奋斗所积累的财产。因此也使得人类的性交和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区别。动物的交媾是基于发情,时候到了就来了。人类将性交和财产结合在一起,富人可以有多个妻妾,但却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妻妾的需求,应该是一定不能,有个形象的说法,只是难听了点,占着茅坑不拉屎。穷人的欲望无法得到发泄。阿臭和其他农奴就是这么一种存在。阿臭的性压抑变态得通过与动物交媾来发泄。性压抑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什么样的性教育,才能使人们不抑欲又不致纵欲。美国的性教育太开放,平均每四个成年女子中就有一个在年轻的时候被性骚扰(忘了是性侵犯还是性骚扰),中国的儒家教育台压抑,不知道培养了多少个伪君子。还是回头看看中国道家吧,在爱惜自己身体的基础上,以道家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欲望,少欲,不是抑欲也不是纵欲。这是最近听徐文兵大夫的国学堂有的感触。

  最后说一下看到人性光辉的两个人物,辰平和他的母亲阿玲婆,辰平的犹豫和阿玲婆的决绝。辰平在听母亲说起冬天前到山上去,拿了一条毛巾盖在自己脸上,阿玲婆把毛巾一揭,辰平在那流泪。这泪是伤心和无奈。伤心母亲即将离开,无奈自己什么也做不了。现实中也少不了因认为现实无法改变而流泪悲伤的,这眼泪如果再多一点不甘,也许是你改变现实的开始。阿玲婆心中有个山神的存在,她最后跪在雪地里,双手合十,风雪覆盖她的身体,平静而虔诚的等待死亡的来临。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一个深刻的信仰,不会如此平静的等待死亡。她在教导媳妇阿玉如果捕鱼后说我也没什么可以教你了,在给给大儿子找了个媳妇,将家里吃白粮的阿松设计赶出家门,给二儿子找了女人让他正常的做一回男人后,她就到山里,走向她生命的终点。

  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很吸引人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的极大反差,引导你去思考生活。

  《楢山节考》观后感(九):人性的,太人性的

  《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为什么红火,8万美元引进卖出800万票房?因为那里有一个“东方”;为什么张艺谋电影拍来拍去还是那几部写中国农村的片子最有名?因为那里有一个“东方”;为什么今村昌平就在日本就快没电影拍了,《楢山节考》却在获得金棕榈大奖?还是因为那里有一个“东方”。这“东方”神秘、混杂、雾气缭绕——当中亚的沙漠、西亚的平原遮蔽了西方人的双眼,当东方人在一片古大陆上以原始封闭的状态活着时,我们只能叹一句,电影是沙漏,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如细沙一样在时间的推移中轻轻流去——由此我们方感受到时间的走动,历史的存在。

  《楢山节考》,关于一组山里人的故事。这故事细腻、残忍、动听、原始、粗野,却又很简单。简单,就是你只能用一些词去形容它,而不能用句子。在你评述自己对它的印象时,你只能迅速地跳跃着说,这个,哦,那个——信息量的丰富让你失去了连接这些朦胧的,还未形成概念的感觉的能力。你被真实抓住了,又被虚无吸引过去;你以为看见真情就找到了出口,可是暴力再次把你卷进情感的漩涡。总之,这部影片拥有着超乎想像的简单。

  排泄、手淫、兽交、偷窥、野合,这些经常出现在西方电影中的镜头在东方作为“禁忌”出现自然有其象征意义。越是在闭塞的地区,这些情况便越容易出现。但是,这些在开放程度高的地区仍然没有消失,而是隐遁于城市之中,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这些形式化为针孔摄像头、专业色情片、汽车、性用品商店等等。人们通过技术的转化让原本赤裸裸的语词被遮盖了。伟大的中介,幸福的工具,是文明发达的人发明的手段。情感不能再易直接原始的方式宣泄,因为人们意识到隐私是比宣泄更重要的东西。直接的手段太容易暴露,太容易如电影中的利助一样被哥哥发现,揪住痛打——当然,我们也许没有了这样的危险,但是对他人的畏惧感仍然存在。

  传统是这样的。人到了70岁,无论健康与否,都得被子女背上山去见山神——当然也就是送死。这是一个村落居民自我欺骗的过程。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好处是省掉一份口粮。这是一种生存法则。所谓生存法则,就是一切伦理、道义都要建基于其上。老年人要懂得,舍弃生命是为了家庭的接续;晚辈则要知道对老年人生命的珍惜反而是一种不孝,这辜负了人的自然目的之一——传承香火。

  传统的力量不可违背。违背的人会被全村人耻笑。全村人的意志是一种法令。正如他们可以剥夺偷东西的雨屋全家人的姓名一样。公众意志对于私人生活的控制,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前提下如此迫近,以至于人们来不及思考,而只能妥协。这样一种妥协的结果就是产生一种自我欺骗的情绪。见山神的传说无关于当地人的生活,却成为居民的一种信仰。濒死的阿珍婆在办完了所有的后事,在山上等死的镜头,是如此安详。日本人最喜爱的雪覆盖在盘膝而坐的阿珍婆身上。双手合十的她似乎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一种冥想中达到极乐的境界。

  完成了生命的旅程当然不一定匆忙。相形之下,反抗送死而被儿子推下悬崖的老爹显得庸俗不堪。生命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这声明所赋予的任务。当然,至于这任务的意义如何,甚至是否有意义全存在与对这任务的达成之中。山顶的白骨累累让儿子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母亲慷慨赴死的决心迫使儿子相信他是在让母亲获得真正的幸福。而自己的不舍只会打扰母亲走上极乐的大道。

  显然,这里包含了太多人人性的思考。人性的,太人性的。如潮水一般的思绪退却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兴趣了。

  《楢山节考》观后感(十):稍微梳理下剧情

  影片讲述在日本一个蛮荒的村落楢山(生殖崇拜、山神作为唯一精神寄托)有一个习俗:年满七十的老人不管身体健康状况如何都要上山祭神(以此为荣;阿玲婆身体好感到惭愧,故意磕掉牙齿),阿玲婆已经69岁,即将上山。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还未解决终身大事,于是大儿子辰平(曾弑父并隐瞒真相)娶了邻村的阿玉,小儿子利助(强烈性欲,与狗交配)有体臭,讨不到老婆,阿玲婆为他找来老寡妇(被迫、出于赎罪)满足他。对村子里的女人们来说,婚嫁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糊口的办法而已,经常会为了更好的粮食而更换丈夫。孙子介左吉喜欢阿松并且让阿松怀了他的孩子,但是阿松家人偷了村里的粮食(人与自然的斗争处于劣势,生存至上,粮食极为重要),阿松全家(多个孩子,被村里人视为懦弱可耻;村里缺乏避孕措施,多余婴儿常常被随意丢弃)被村里人(完全不顾介左吉的劝阻)活埋。阿玲婆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让辰平背着她登上楢山,发现山顶一片白骨森森,无数乌鸦笼罩着楢山(恰逢下雪,与和歌相符,被认为是吉兆(讽刺?))。

  各种动物隐喻。蛇(色情与性交)、螳螂吃青蛙老鼠吃蛇(强弱的转换、暗示子女抛弃父母)、鹰抓野兔、猫头鹰叼着老鼠(无情)、阿玲婆教授捕鱼(性的传承)、漫天的乌鸦(残酷、黑暗)。

  不论是对于传统的反思还是人性的把握都十分出色,个人心中今村昌平最佳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