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王》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女王》影评10篇

2018-03-03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王》影评10篇

  《女王》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海伦·米伦 / 麦克·辛 / 詹姆斯·克伦威尔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王》影评(一):共和万岁!

  其实也可以叫做《人民的好总理布莱尔》,2006年的电影,11年后欧洲一片惨淡时再看更感受到深意。电影以黛安娜车祸和布莱尔胜选为背景,探讨的主题却是君主立宪这一自光荣革命以来就饱受争议的制度。王室从表象繁文缛节深入内心傲慢虚伪,他们的所谓高贵优雅是建立在等级制度与生俱来的不平等上,人民选择了激进的改革派首相,正如同他们爱戴作为王室“异端”的黛安娜。王室继续存在意义在哪里?到底是旗帜还是寄生虫?这个问题或许是无解的,伊丽莎白二世也在最后向布莱尔坦言需要革新,但至少已经给了诸多幻想所谓“贵族世界”的精神王室成员一记沉重耳光

  一直以来,我都会在“民主”与“威权”的价值观之间摇摆不定,但我始终是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两千多年前就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当作政治信条的民族绝对不会存在贵族制度的土壤封建社会我们尚且相信没有谁会比谁更高贵,而本该是贬义词的“贵族”二字却在共和国里备受推崇,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悲哀

  共和万岁!

  《女王》影评(二):没落君主,同样可以有尊严

  从那头有着14个角叉的公鹿身上,女王看到了自己:优雅、神秘珍贵,不想作秀、不洒狗血,安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这有错吗?我认为没有。也许外面的世态环境确实变了,她以及她的王室被认为传统守旧,有那么一刻,她感觉到了不被世人容纳,面对那占比2.5的民众想让她下台,她还是小有耿耿于怀了下,她毕竟也是有血有肉女人…… 可反过来,作为阶级革命的遗产,这个女王角色以及她所代表的一切,不也是英国人民的财富吗?贵族血统的代表、旅游观光GDP的永远强劲的增长点、影视剧的灵感来源、娱乐八卦媒体趋之若鹜的爆料…… 这样的角色,有着自己坚定的原则底线,视尊严价值观为泰山,不比很多政客为了政途表里不一好多了吗! 是的,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没落没实权的王室还要什么尊严和原则,女王最后怕被赶下台还不是屈服了!时移世易,外部环境、政权的改弦更张,并不是女王的错,但女王照样有她的尊严。 英国民众还是很善良的,小女孩一句“这花是送给您的”,意外感动了女王,感化了国民。 没落君主,同样可以有尊严;表面退让,并不代表屈服,也可以是另一种强大

  《女王》影评(三):不列颠的女王

  一直想写却一直不知该从何写起,就从看电影的过程开始吧。

  一个月之前,拿着嫂子给的优惠卷带着老妈电影院看《女王》。周六第一次去,在中关村迷路了。周日叫上老爸给指路,又叫上了小猜师妹,把FIG给的优惠卷也用了。爸妈在金逸影院看的,我和小猜在美嘉影院看的。影院设备都还不错。不过,我们看的那个感觉胶片特别旧,有划痕。爸妈看的是配音版的,我们看的是原声版的,我也想看配音的,因为看碟就是原声的,遗憾呀,以后等出了带公映配音的碟买一张吧。

  喜欢海伦·米伦,以前看过她演的《日历女郎》,就超喜欢。这次她凭借《女王》横扫去年的几乎所有最佳女主角奖,真是实至名归。内敛的表演和内敛的女王形象相得益彰。化妆,服装就不必说了,连女王的八字脚都模仿到家。然而最精彩还是神态的惟妙惟肖。电影本身没什么大起大落的剧情,女王也没有任何歇斯底里的表演,只在看到那只雄鹿时泪珠慢慢滑落,算是最大的一次感情发泄。全靠细腻表情台词功力,令人叹服——这就是女王。那个几十年如一日,相信责任重于个人感情的女王。这也是她不喜欢黛安娜的原因,那个女人破坏了她所相信并且努力维护的一切。不止生前破坏,死后也造成更大的破坏。她才突然发现她的人民和她所一直想的已经不一样了。她甚至被迫降半旗,为一个已经离婚的的前威尔士王妃,多少年的惯例被这样一个女人打破。白金汉宫上的那面旗帜曾经只有一个含义——国王在或者不在白金汉宫。联想到在她心里对她伯父爱德华八世也就是温莎公爵的看法——她一直认为如果温莎公爵不是非要娶那个离了婚的女人,她的父亲就不会当上国王,也就不会因为在战争期间劳累过度还不到60岁就病逝。可以想像她对黛安娜会是什么态度。那些民众聚集在皇宫门口,报纸电视轮番轰炸配合着人为制造出悲伤气氛,在女王看来实在莫名其妙的劈头而来的舆论压力。人民不再是她所认为的那样,制度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她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去参加在她眼里不过是闹剧的葬礼可怜的女王。

  关于葬礼的筹备那段,实在是绝妙的英式喜剧。尤其是大臣向王太后解释黛安娜的葬礼虽然用了给王太后准备的葬礼的形制但精神内涵绝不相同。王室的那份繁文缛节规矩套子完全活灵活现。最后用的葬礼的纪录片,专门有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帕瓦罗蒂的镜头回应前面菲利普亲王抱怨的葬礼上有一堆肥皂剧演员,还有同性恋者——艾尔顿·约翰居然要在西敏寺唱歌!!

  (说实话,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称黛安娜为“人民的王妃”,一个贵族女子嫁入皇家本是常事,一对闹点宫闱婚外恋活剧的皇室夫妇和“人民”二字究竟有啥关系

  其他的演员也都很称职,比如顽固古板的菲利普亲王和王太后。演布莱尔的演员眼睛有点太大了,看着像某种可爱动物,不像布莱尔。不过一说话,配上动作神态,还挺像那么回事。布莱尔夫人实在有点太垮了,走路甩搭甩搭的,真不像个职业女性。查尔斯王子则总是那么一副很别扭很苦的怪相,符合他给人的一贯印象。他费力而笨拙的讨好布莱尔,实在是剧本里精彩的一笔。

  转折点大概是从那个小女孩把花献给女王开始的。在那一刻,我们跟着女王一起放下了悬着的心。女王的地位依旧稳固,一个让步换来皆大欢喜。仿佛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结果却发现不过是几圈平静涟漪,一切恢复平静。最后,布莱尔又一次毕恭毕敬的觐见女王,女王则还是那么从容淡定,并不失时机的敲打一下布莱尔,提醒他还不是“国父”,而自己仍旧是女王。

  这几乎是纯以演员的演技为卖点的电影,情节复杂而且是以众所周知的史实改编。没有什么大场面,没有什么特技效果,但是经得起推敲琢磨,百看不厌

  《女王》影评(四):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看看八卦,有人看看政治,有人看看婆媳恩怨

  好吧,我看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事物发展动力源泉

  左与右,革新与保守的斗争是影片的基调。一方面是皇室竭力维护应有的矜持与尊严,一方面是以民众为代表的政府强调的“现代化”与更有人情味。从一介平民角度讲,我是应该很赞同后者的,但现实是我更支持前者,剔除该片“保皇派”的意识灌输,我很恬不知耻的承认影片中英国皇室的一些观点与我的观念暗合。

  女王最后还是屈服了,虽然首相有一番激动的抱不平为她挽回一点面子,看似两家最后打个平手,末了还一起在花园和谐的商谈国事。但从历史上看,有了第一次的忍让,那么就意味着一直保持着高姿态的英王跌份儿的开始。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经济全球化了,那点不值钱形而上东西又算什么,虽然影片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我越想越觉得里面带着点无奈伤感

  作为一个学过马哲的人,就更应该看的清清楚楚了,不就是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嘛,从本来的极端对立,到后来的向中间灰色地带转换,简直就是马哲书上干巴巴的文字生动活泼的现实举例。再想到美国大选期间就有驴象两党的政策都渐渐趋于中庸不左不右的评论,我简直对马克思佩服的五体投地

  马克思要是知道他的理论中国人搞成现在这样估计会很郁闷吧,不过也不一定,他老人家不早就谈过质与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了么。

  《女王》影评(五):People‘s Queen

  看这部电影极其考验我对英国王室历史的了解,中间我不止一次暂停,去搞清那段历史中的人物和关系

  最搞笑的是我看到的字幕君不断提到一个叫“贝利顿”的首相,我查了才知道是布莱尔,我笑自己离英国王室太远,离那段历史太久远,离现实太近

  》》》》》》》》》》》》》

  看这部电影时的心情:和男朋友拌嘴之后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甚至也引起了我对情侣之间的拌嘴和争吵的反思

  》》》》》》》》》》》》》

  她坚定的信仰和影片中透露出的乐观勇敢善良、稳重不张扬却又有小女生的俏皮幽默,让我深信她的心是热的。她对前任儿媳的死选择默默哀悼,是遵从她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

  她是典雅端庄的牡丹,这就决定了她与热烈直率又奔放的玫瑰始终会有一场关于想法、关于态度争执

  当她与民众就怎么哀悼戴安娜王妃的问题上僵持时,像极了两个谈恋爱的人吵架,总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但是,她,是欧洲最有权势的宝座的拥有者,她承袭的还有一千年以来王室世代相传高度气质礼仪,她信守誓言有生之年效忠上帝和人民,当然她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就像布莱尔怒了时说的那样“她以荣誉和尊严扮演女王的角色”。因此,当民众指责她和她的王室时,她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着一种高贵的自信。认为她的子民只是被舆论所诱导,在冷静后会理解她。

  但当布莱尔告诉她严峻的形势时,她陷入了深思,她跟她的妈咪倾诉发生了什么,这世界改变了,价值观和以前不同”,她不再了解人民在想什么,甚至事件过后她还是觉得“永远不会明白这个夏天发生的事情”。

  她还是照民众的意愿做了。。。就像情侣之间,如果还想要继续在一起,就得有人解开这个结,于是她做到了

  也有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感觉。。。她明白这次民众的不满只是意见不同,因为如有其他不满,她问心无愧

  这是一种修养海纳百川

  最终她并不是以妥协的姿态被历史记住的,而是已赢得反对她的人的掌声而被铭记的。

  》》》》》》》》》》》》》

  想想我和小胖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如果我们像女王一样爱对方,无保留,不计较

  那么小小的争执就只是意见不和,当然会有时候受不了对方的想法,但应该给予的是理解

  并且适时我们应该主动宽容对方,一个女王对万千人民尚且可以做到这样,我们如果深爱对方、无隔阂地了解对方,为什么做不到呢

  难道要因为一点分歧就相互伤害到分离吗?那两个人幸福相处的那些时光该多么可惜

  所以要向女王一样,一次的理解和宽容只会让感情更加牢固

  《女王》影评(六):能者多劳智者多虑。自顾不暇,力不能支。

  布莱尔:那个女人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她的子民,她50年不变地做着一份并不情愿的工作,一份她亲眼所见,夺走她父亲生命的工作。她带着荣誉与尊贵恪尽职守,没有丝毫错失,现在我们却叫嚣着对她必欲除之而后快。她领着全世界哀悼一个对她的好意毫不领情的人,一个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毁灭她所珍视的一切的女人。

  人生有太多的不得已,哪怕是女王。

  她的前儿媳妇因为狗仔队的追猎而去世了,就像她在丛林间看到的那条麋鹿,因为银行家的追猎而被猎杀了。她照顾着她的孙子不被悲伤所打扰,她沉默着,她孤单着,她的老母亲和她的丈夫让她坚强顶住舆论压力;她恪守“duty first, self second”,她原以为她为之奉献的人民会一直冷静且谦逊、理解并支持她,哪怕仅仅只是看到她的努力和她的两难。可是,她不仅仅是外祖母,她更是女王。

  因为她是女王,所以她要把她的个人情绪公众想让她表现出的那样表现出来——因为她的子民比她更需要安慰,哪怕这仅仅只是家庭的私事。

  因为她是女王,所以她要克制住最真实的自己,哪怕她不乐意、不愿意、不甘心、委屈着——因为她是女王,她是这个国家每年用三千四千万英镑供养着的活着的GOD!

  是啊,你是GOD啊,你是英国的GOD啊,你怎么不能有求必应?你怎么可以只属于你自己?你的一切都是你的人民的,你被要求就要做到,你不做到就要被指责。你只能谦逊着,隐忍着;负担着,承受着;宽容着,关爱着一直向你索求的人民!

  你被要求“duty first,self second”,你做到了。这么多年,2500个星期,十任首相,你不仅不索求,还不求回报付出。你知道吗,你一直被爱戴着,哪怕你的人民有那么一刹那的任性,可是你看孩子们,还是愿意把花儿敬献给你。可是,看着拿到一朵花儿的你竟那么满足受宠若惊,女王,你不仅被爱戴,也被心疼。

  也许,人生就是有这么多的不得已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This quote from Spider-Man——能者多劳,智者多虑。自顾不暇,力不能支。

  ——也许,你只能这么宽慰自己,感谢感恩上苍给予你不平凡的职责和不平凡的一生,然后继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潜于修行,乐于享受。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宽容和帮助。

  忙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不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

  当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上的回报时,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

  人生如戏,生命是舞台,每个人就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且让每个人都好好走过有意义的一趟。

  我们要知道,我们生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干一些,除了我们其它人无法办到的事情。

  祝福你,the Queen.

  祝福我们,每一个在这辛苦人间沉浮跌宕、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郁而愈益温厚的人——我们都会是我们人生的Queen.

  《女王》影评(七):留给时间的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穷途末路”,用来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这个词像极了那只14只叉的麋鹿,也像极了那个花白头发、历经了10位首相、试图“低调和隐忍”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花了50年做了她一直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曾亲眼目睹她的父亲死在这个职位上。

  看着海伦•米伦坐在那条小溪边,低声地啜泣,心不由得纠结起来。她一直记得“静静地悲伤,默默地哀悼。”是日不落“民族一贯做事的方式——从不张扬,但不失尊严。”只是她忘记了,忘记了时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忘记了modernise,忘记了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

  最后的最后,她屈服了。

  一如那只14叉雄鹿,被迫地摘取了一直引以为豪的鹿角。女王被摘除的,或者说是被人硬生生替换掉的是她一直信奉的行为准则、价值观。

  当在葬礼上,戴安娜的胞弟史宾塞伯爵致辞“她,无需任何王室的头衔去展现其独特魅力”引起全部民众乃至葬礼上的嘉宾们连绵不绝的掌声时,Queen明白:一个时代已经过去。

  当布莱尔政府给她一份发言建议时,她那句干脆利落的“我没有选择”背后,事实上隐藏着的是何其大的悲伤,或者说是失落感。她了解,自己真的没有选择了。惟有更改方式,才能够再次回到民众的中间,重新拾获爱戴。

  那些过去的,就让它留在时间轨道里,成为墙壁上的壁画吧。

  Diana深受爱戴,这一事实我一直了解。只是,原因却生疏得很。

  听说她亲民,却不知道她亲民至什么样的程度。

  听说她受欢迎,却不知道她受欢迎到什么样的地步。

  听说她很有人性的魅力,却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

  当我看到,她会为了一对不相识的母女没有内衣更换,立刻捐献出了自己的内衣;当我看到她能够毫无顾忌的当众拥抱麻风病人;她在出车祸的前两天,还不忘记给HIV携带者致电关怀……

  那是一种行动上的亲民,用实际行动践行、阐述亲民的真谛和关怀的真理。

  当我看到,白金汉宫门口那白茫茫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束;看到民众们为了让王室表态,出席葬礼时一直聚居在白金汉宫门口时;当我看到那么多那么多人,没有年龄的界限,为了她留下了眼泪……

  我明白,那是自发地,由心底发出的喜欢。仿佛是一种天性,不求回报的喜欢。

  当我看到一次次的回眸,看到种种善举,看到那高贵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纯粹的微笑,我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奥黛丽•赫本,那个亦被人们称作“坠入人间天使”的女性,她们两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不辞辛劳、不求回报地为慈善献身,同时赢得了数以万计人们的热爱,同时有着后人可望而不及的影响力。

  她们的影响力正是人性魅力的最好诠释,是留在时间隧道里永不褪去的那部分。

  《女王》在拍摄手法上,还用了纪录片一样的视觉效果,让人看着看着,就有一种身临历史现场,同Queen一起屈服,同民众一起欢呼、悲痛的现场感。

  感谢Pete morgan和Stephen Frears,给了这么一部久违的容量大的好电影。

  《女王》影评(八):女王:情非得已之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边

  喜欢女王走路的样子,很坚实的小胖腿迈出坚定而大方的步子,稍微有点左右摇摆;喜欢她把感情隐藏的那种外在的坚硬;喜欢她养着的那几条威尔士柯基犬;喜欢她的爱马仕头巾、她讲电话的口气、老练的优雅。

  更加了解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看的同时,也在思考,如果换作我是英女王,我该怎么做呢?

  但很快,我就明白,这个命题的伪。

  她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已经给她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了,这种事情的处理她自有自己的打算,虽然不被她的子民接受,但是,符合并坚定地紧扣着她的价值观,符合她的个性。

  同样喜欢的人物是布莱尔。这个家伙在《对话尼克松》里出演talkshow主持人弗洛斯特,一个有点油画的花花公子般的人物;但在《女王》里,他是一个很让人可以倚靠的首相,有头脑,同样大方得体,优雅睿智。展现了英伦男人的范儿。

  不喜欢的,是女王的丈夫,还有一个,就是查尔斯王子。讨厌英女王丈夫的顽固迂腐,讨厌查尔斯王子的软弱,他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婉转曲折的途径去实现:他让助手打电话给首相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在机场跟首相抱怨英女王的态度也是一种表现。如果这个男人,真的爱着戴安娜,这个他曾经的女人,那么他一定不会这么唯唯诺诺,不敢做出自己的决定。

  电影中出现的那头公鹿,非常美丽优雅。他其实就是王室的化身,女王不想看着王室被推翻,不想他死得太痛苦——于是,她忍受着屈辱,返回白金汉宫,面对她的子民,面对被媒体和公众炒得沸沸扬扬的悲伤情感——这个,跟她奉行地低调是多么不符啊!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情非得已。哪怕,优雅隐忍如英女王一般,都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边。

  《女王》影评(九):看上去太累

  拖了很久才看的片子,看完还好不是很沉闷。对政治不感冒,对英国皇室的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几个难记的王朝名和被老师反复圈出来的君主立宪体制,以及一些报刊电视对戴安娜的人生报道的琐碎片段。

  看的时候,就象一个旁观者看着这曾经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淡淡的看着,无法渗入的感情。就像我怎样也体会不到那些由于戴安娜去世而给人们所带来的那种悲伤的震撼。这是否一场媒体放大的大悲大哀。就像女王对民众的悲伤的困惑和不满。人们怎么会为一个他们不了解的人悲伤。时间也掩埋掉一切。这就是女王,看待事情从来不曾用自己个人的情感,太过理智。即便被那些献花的致辞刺激,小女孩送给她鲜花感动。太过人性化的举动却怎么也不会从她身上看到。那些生气时发脾气,高兴时大笑,在她身上滤去,看到是结果理智的处理事情态度。冷静、不动声色、高贵、身份、皇室的距离感。因为她是女王。

  我喜欢看切到布莱尔一家的场景,颜色是明亮的。切丽的现代作风和女王对比起来,来的太有生气。切丽的随性所欲发表自己见解,很人性化。对皇室那种需要保持高贵,刻意与人保持的距离,对个人情感抑制。对于现代的社会又是否来的有必要呢。这种历史的沉淀,过滤了过程,如同女王的处事态度。

  布莱尔看着女王的眼神和态度,一如大臣的恭敬。不过是一场形式主义。女王有些颓然说,现代的人们的价值观都改变了么,我已经不了解我的子民了么。

  这个一生压抑个人情感,永远把肩负的历史职责当作首位的女人,有地位,有尊严。最后却是难以遮掩的落寞。

  历史的沉淀下,留给她的只是一个保全尊贵的礼仪?是否太重。。

  《女王》影评(十):作为凡人的王

  很久之前就买了《女王》的碟,但一直没有看,直到看了《国王的演讲》,才想起这个与之相关的片子来,于是将它看了。

  《国王的演讲》是讲述当今英联邦的领导者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的故事,其中,伊丽莎白二世在其中作为未成年人在片中有过酱油一样的表现。不过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看了这个有自己的角色在其中的片子,而且据说很看的很开心。但对于《女王》这部直接以她为第一角色来演绎的电影,女王却没有表现出她应有的大度,一直拒绝观看。这个性格也跟片中所反应的她倒是非常的接近。不过作为现当代宫廷戏,《国王的演讲》与《女王》都为拍摄者与实验者带来了不俗的运气,《国王的演讲》更是让此前游离在聚光灯之下的演员科林·费斯及导演汤姆·霍伯一举成为了影帝与最佳导演,可谓一举成功,走上了演艺界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女王》也为老牌女演员海伦·米伦无可争议地摘下了奥斯卡影后的桂冠,老玫瑰迎来了新怒放,直接带来了演艺的第二春。

  那么这个《女王》究竟怎样成为了当年的话题之作的呢?将对世人讳莫如深的英伦宫廷推上大屏幕,既要避开各种忌讳,又要好看,而且具有深度,其实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就像《国王的演讲》将镜头对准了乔治六世的那篇发表在1938年圣诞节的二战宣战演讲背后的故事一样,《女王》则将镜头对准 1997年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去世之后的一周之内的故事。而且《国王的演讲》与《女王》都将镜头推向了纵深,去着力挖掘历史真实背后的细节,虽然有着导演与编剧的演绎,但还是将王宫生活的细节与琐碎给再现了出来,而且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这是需要靠实力的。

  相对电影《女王》来说,现实中的女王脱离世俗生活太远了,王宫里的生活让人羡慕又不敢让人接近,而且也为生活在王宫里的人感到劳累,整天板着面孔生活,不累才怪。而《女王》正是将王宫生活的这一面揭开给人看的。它将镜头聚集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的一周,而实际上,那个时候戴安娜虽然是与查尔斯亲王共同拥有威廉王子与哈利王子两个儿子,但戴安娜与查尔斯之间的婚姻却早在1992年12月9日,就由英国的时任首相梅杰在议会上宣读了白金汉宫的声明,公开声明查尔斯王储和黛安娜王妃决定分居。而且在1996年7月12日,查尔斯亲王与黛安娜王妃就离婚条件达成协议,双方同意离婚。至8月28日,双方解除婚约。也就是说时间到了1997年,当时戴安娜去世的时候,她已经在法律意义上与英王宫没有任何瓜葛了,除了与两个孩子存在着探望与监护的权利,但这个比较属于私人领域。而戴安娜的去世,英王宫的确有正当的理由可以不为戴安娜做任何事情。但是,最后伊丽莎白二世还是到了悼念现场,而且给予了戴安娜以王室规格的葬礼待遇,这对于刻板守旧的王宫来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女王》整个片子的展开,也正是围绕着伊丽莎白二世如何应对这个王宫的公关危机的整过程。

  戴安娜的全名是戴安娜·弗兰西斯·斯宾塞,是传统贵族家族斯宾塞家族的长远,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拥有着优雅的气质与修养。早在15世纪,斯宾赛家族就是欧洲最富有的羊商之一。查理一世在位时,他们捐了伯爵爵位,在北安普敦郡起建奥索普大屋,得到刻有“上帝庇佑权力”箴言的家族徽章。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斯宾赛家族成员逐渐介入权力机构,经常出入白金汉宫、肯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 斯宾赛家族与英王查理二世、马尔伯勒公爵、德文郡公爵、阿伯肯公爵,甚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芝加哥帮派大佬艾尔·卡朋都扯得上血缘关系。戴安娜的父亲做过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中侍从,一度约会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 戴安娜的外祖父摩利斯费莫伊男爵曾是下院保守党议员,也是乔治六世的射击和网球伙伴,公园屋就是乔治六世所赐。外祖母为婚姻放弃钢琴家的事业,作为王太后的宫廷侍女,任职达30年,她也是王太后最要好的女友。宫廷侍女是令英国人深感自豪的一种古老而高贵的职业。她们必须具有毫无瑕疵的教养,精通穿衣之道,善与各色人等周旋,通晓进退应对礼仪,非系出身名门的女子不能担当这份工作。所以,尽管戴安娜出身平民贵族,但她们家与王室可说有着几辈子的交情。而且这个家庭带给她的先天的财富对她以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尽管生活在其中,这个家族留给戴安娜的印象是糟糕的,而且是压抑的,而且在她祖父母居住过的奥索普大屋里,更是让幼小时期的戴安娜饱受惊吓。但她的祖母斯宾赛伯爵夫人在当地以经常探访病患者、残疾人而闻名,而且从不吝啬任何慷慨大方的字眼和手势。

  戴安娜自幼便深受体贴入微、富有同情心的祖母影响。这使得她在成为王妃之后,尤其在与查尔斯亲王关系闹僵之后,得以全身心地投身于各种慈善事业。戴安娜关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对瘾君子、麻风病人、无家可归者、受性虐待儿童,同样倾注了深切的感情,而她特别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些善行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赞扬,而且也为王室带来了声誉。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她去世的时候,全英伦的人都期望她能够得到善待,希望英王室能够出来为戴安娜致哀,并给予她应有的规格。

  伊丽莎白二世领导着这个国家,同样她深受英王室传统习惯的影响,乃至于一举一动都得接受传统教条的考验。对于那个叛经离道的戴安娜,该不该顺应民生,给予其王室的待遇,这个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难题,而且毫无人可以给她以帮助,她必须单独作出决定。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她的开明,而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则是当时刚刚入阁的布莱尔首相。托尼·布莱尔,1997年5月1日正式入主唐宁街,时年44岁,成为英国史上最年轻的首相,而且作为工党的领袖,他的这次入阁,也是工党在作为在野党18年之后的再次入阁,年轻有为,又有着改革的决心与锐意,当时正被人广泛看好。于是在《女王》中布莱尔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正面的形象,也正是他的积极盘旋与游说,才使得伊丽莎白二世终于放下了姿态,给予了戴安娜于王室规格的厚葬。

  海伦·米伦的表现无可争议,那种女王般的气质与气度,在近年的影视剧中,也只有《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才有得一比,何况梅丽尔·斯特里普并没有因为此角色而获得奥斯卡的认可,海伦·米伦却赢得轻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女王》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