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抓住那个家伙》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抓住那个家伙》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5-19 02: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抓住那个家伙》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抓住那个家伙》是一部由郑根燮执导,金相庆 / 严正化 / 宋永彰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一):没人评论,那我来个大吐槽~

  严正花《奥罗拉公主》之后8年再度扮演绝望母亲,金相庆更是《杀人回忆》十年后重拾警察角色。

  奔着这句话看的《몽타주》。

  新片没几个影评,我就来吐槽几句。

  说剪辑太乱,大概是开头那段吧。

  又一个小学语文没学好的,都不知道什么叫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先说首尾呼应。

  开头是记忆碎片,是妈妈的梦,不破碎凌乱就奇怪了。

  为的是呼应最后金相庆与凶手的那段对话,他说了那么一大堆,被这案件折磨了15年是为什么,只是因为没抓到罪犯,孩子遇害,就纠结了15年,没那么简单。

  他们两个为什么那么恨?

  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在自己面前没呼吸,一个眼睁睁看着凶手拿钱走人,自己却困屎在车里,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尸体崩溃在路边哀嚎,自己无能为力。

  所以两次重复的放孩子妈在公路上那段,烘托气氛啊,制造氛围啊。

  这段情节的不重点描述怎么行,所以放在开头,让观众看完影片再联想到开头能醒悟,更加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

  至于剪辑乱,节奏快,呵呵,这种悬疑的剧情片,慢悠悠的讲故事,观众慢慢的思索,再慢慢的品位啊,搞笑。

  再说照应标题。

  蒙太奇,麻烦去百度一下。

  不要都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就来犯傻。

  最后吐槽一下关于有人说那老人跑的好快啊,像个小伙子。

  一个为了自己女儿可以干绑架勾搭,最后被拆穿还能正义凛然的对警察说为了自己孩子可以不顾一切,那为了自己的孙女,被恐吓,被绑架,不就跑的快了点有啥想不通的,要是真一个老人家那种慢悠悠的跑还演啥啊?

  而且能不能算一下那大爷的年纪,他女儿15年前还是个12岁孩子,那他能多老,就个50多岁,现在人50多,为了自己孙女在拼老命,跑快点怎么了。

  而且,他是个凶手,虽然15年都没被抓到,但是会恐惧被警察抓到吧?

  那么平时多锻炼锻炼也可以理解啊。

  不知道是碰巧还是导演故意的,这片子用了这两位演员。

  个人认为导演专门找了这个剧本,还找这两位演员来演,是对奥罗拉和杀人回忆致敬。

  看过杀人回忆都会想抓住凶手,一定要抓住他,必须抓住他,没抓到不甘心啊!

  看奥罗拉,会和母亲一起恨,恨那个绑架孩子的罪犯,想复仇,报复那丧尽天良的魂淡!

  所以,导演就拍了这部电影,用杀人回忆和奥罗拉的套路,改变结局,创造一部自己的作品。

  七分。

  有提问的,见回复。

  怎么确定凶手就是老爷爷呢 ?

  小女孩被奇怪阿姨抱跑之后没逃跑?

  见回复。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二):有两个逻辑是这样解释的

  是这两个逻辑吗?

  1.西珍母亲怎么知道那个老头是凶手的?

  西珍母亲是因为找到了那把雨伞,然后从银行的人那买来了资料所以找到了15年前的凶手,并且知道了他蜗居的地点,并且一次潜入了他的蜗居点。在里面找到了自己女儿的照片,看到了那个画了圈的日历。确认是那个老头后,碰巧老头回来了,下了车,就坐在她的旁边,虽然只隔着一层拉门,但是影子能看出来就是他。西珍母亲在地上摸出一把刀,抬起刀想杀了老头来复仇,可是最后没有动手。而是想了个让他赎罪的办法,她有了老头家的电话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白天,趁着老头带着孙女在自家门口的儿童游乐场玩,她打通了老头家的电话,趁老头接电话的途中抱走了小孩。并在之后设计陷害老头是绑架犯。

  2.金相庆饰演的警官,暂且叫追命警官吧。追命警官追到警局办公室想找个说法,因为他不相信老头是凶手,但警局的人都想把老头安排成凶手草草了事,在警长把声音检定文件扔给了他之后,说电话里的变了声的声音跟老头的声音检定一致,是同一个人。追命警官有点不相信了...怎么会是那个老头呢???他的不相信主要还是对老头形象的判断?(我是这么猜的)因为他觉得老头也不像那么坏的人怎么会绑架自己的孙女?另外声波一致的话说明15年前也是他干的。即是15年前的案子,他是凶手,可他现在已经当了爷爷安享晚年了,没有必要再来绑架自己亲孙女啊! 追命警官蒙了!这是什么情况??于是他找来了合作过的鉴定师,分析了2份声波,发现如今这起案子的声波是通过15年前那起案子的录音播放出来的。说明这肯定不是这老头干的,因为即使他再次犯案,也没必要拿自己以前的录音来唬人啊,这不合情也不合理啊。那谁能有15年前的录音呢?当然是跟这个案件牵扯深刻的人啦,所以除了当年的办案人员(他自己)外,只有另一个人,有可能有15年前犯罪分子的录音----西珍妈妈。追命警官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西珍妈妈设计的计,想陷害老头,而15年前的案子也确实是老头所为。于是出现了最后几幕,追命警官找到了西珍妈妈的藏匿点,跟西珍达成协议,我帮你把罪放到老头身上,你过后放了小孩。

  于是故事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犯了罪的人同样用15年的牢狱生活赎罪,加上绑架自己亲孙女的冤情(他看起来还是很疼自己孙女的,结果却成了自己孙女的绑架犯)也会在这15年备受折磨。而最后西珍妈妈抱着自己女儿墓前的树,打开了心结。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三):一个错误只能被另一个错误弥补,一次救赎只能被另一次救赎成全。

  优秀的剧情,巧妙的时间轴,得到慰借的结局。佳作。

  关于剧情

  不细说了。看过电影以后,会觉得故事并不复杂。一个受伤的妈妈,为了复仇重演了自己经历的案件,而经历了前后15年的警官侦破了整个案件。但导演展示剧情的过程却很曲折,他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故事。

  关于时间轴和故事线

  影片有三条线。两条现在的故事线和一条15年前的回忆线。两条现在的时间线在吴警官见领导喝茶,西珍妈妈打电话的那个时间点分离开。这个点以后,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小春被抓,紧接着是西珍妈妈回到韩哲留下黑色雨伞的小店。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被逆转了,从这以后,导演有意放缓西珍妈妈自己调查的时间线,而主线的时间是正常,两条线此后交织在一起,但两线时间上行进的快慢不同了,却给观众造成一种相同的错觉,观众即便不觉得是发生在一个时间的,也至少会觉得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的,因为“按照时间顺序”发展情节在观众心里事默认的。两条现在的故事线在最后揭示真相时重新归到一个时间点,合在一起(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下一段会提到)。而第三条线也通过剧情的重叠和恰当的回忆被穿插在主线当中。三线有序不乱,交错恰当,分合巧妙,是本片一大亮点。

  关于所谓的“bug”

  那些普遍认为的所谓的“bug”不提了。我说两个别的“bug”。分别关于剧情和逻辑。第一,韩哲是完全可以猜到作案的是西珍妈妈。在吴警官发现路边白花的时候,他问了西珍妈妈,回答说没有人,也就是说,除了警察是没有人了解整个案情的。就算这一点韩哲不知道,当他经历了自己所设计的这些,第一个想到的也一定是西珍妈妈。15年前他可以完美犯罪,把所有人耍的团团转,现在难道连谁是凶手也想不到么?不会的。第二点,在小春被抓前,黑衣人打算抓一个小男孩,这是西珍妈妈会做的事么?一定不是。这个动作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而在剧情上,因为这些铺垫,包括导演对西珍妈妈故事线时间的安排,观众只有在最后录音带出了结果,西珍妈妈缓缓回头的那一刻,才会焕悟,她才是凶手。在这一瞬间,15年前后案情重叠,身份置换,案情不同之处和分支的疑点成为突破口,真相大白。观众在影片的前半段是一定不会料到这一切的。而在最后带给观众的冲击也是正常行文安排给不了的。这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有时候故事的发生就和历史一样,不能假设。当故事没有按照你的预想发展,不一定是有问题,也可能是导演为了别处的合理性放弃了此处的合理性。也没有一种逻辑,是完美的。何必带着挑刺的眼光看电影?看电影该是因为兴趣,有这样的态度,看电影时便会纯粹许多。也更能欣赏其中出色的地方。因此,好电影既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也可以没有“bug”,全在人怎么来看。

  关于人物 感情 和结局

  影片中,吴警官第一次找西珍妈妈时,她充满期待的问“有新线索了吗”,这15年,她一直都没有放弃。也许你也注意到了,西珍的爸爸和小春的奶奶一直没有出现,也没有交代原因,导演有意弱化了这两个角色,这样,对西珍妈妈和韩哲来说,女儿就是整个世界。为了治病,为了女儿,因为爱,可以铤而走险。为了复仇,为了女儿,因为爱,可以不顾不切。小春重回父母的怀抱之时,一切尘埃落定。完成承诺的吴警官,为孙女认罪入狱的韩哲,让罪犯忏悔的西珍妈妈,都得到了应得的慰借。开始时,西珍妈妈轻轻的抱着女儿的棵,可怜楚楚。结尾时,西珍紧抱着那课树,15的痛苦,忍受,泪水,在这一刻融化在森林的微风里,消散在森林的微光里。也许,只有西珍听得见,也只有西珍看得见。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四):双重反转,精致用心

  《抓住那个家伙》是由郑根燮执导,金相庆、严正花等主演的韩国剧情片。影片讲述了15年前发生的诱拐案件在公诉时效过后,以同样的手法再度发案,多名受害者家人和警察共同追查案件真凶的故事。影片于2013年5月16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最高明地方是对“绑架者”和“受害者”进行了一次大胆换位,并将血浓于水的亲情摆在了最关键,揭出了罪孽的根源——为了孩子。由于过程已经很跌宕起伏,结尾还让大家目瞪口呆,外加严正花、金相庆、宋英昌娴熟的表演,让该片成为同类题材中的精品。

  片子结构紧凑,剧情推动合理,并且在时间线上做了手脚。因为时间线经过了处理,使片子前后呼应,有小学作文一样的工整感,颇显导演功力。总而言之,是一部非常好的犯罪电影,非常聪明的导演。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五):虽然演技很好,但是剧情的Bug实在太严重了

  作为两部部同一个演员参与饰演的电影,本片必然会被拿来与杀人回忆做对比。本片不像杀人回忆一样是悬案,而是最后罪犯得到了审判,看起来皆大欢喜,但是留下的剧情漏洞极其严重。首先是老头这个凶手是怎么确定的,线索是雨伞和车,但是那辆车是套牌的我记得,雨伞人数可不少,这个女人是怎么在短时间内确定的嫌疑人存疑。其次就是老头的烟蒂指纹什么的是怎么取得的。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小女孩是活着的,谁带走了他她她是能说的,只要他说出了是一个女人,那警方前期调查都会被推翻,而严正花实验的受害者母亲也会被牵扯进来,可是最后就这么草草结案了,被劫持者的母亲可是犯罪人的女儿啊,自己爸爸莫名其妙绑架孙女都不过问吗?所以这种草草收场的结果令人无法满意,或者说剧集后半段剧情已经失控了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六):电影:MONTAGE 郑根燮

  指认照片由一位送便当的卖力描述,但在那个下雨的傍晚, 那个侧脸,只能叫MONTAGE.

  我们知道韩国在50年代的战后,即开始玩西方的表现主义等,好莱坞的影片布局于他们也是入门课程。韩剧极大消费、麻醉大陆的味蕾,要么美女+高大帅完美在一起的结局,让人陶醉,一片彩虹的缤纷色;要么虐心的情爱,让人痛而无泪;但韩国的电影,更像是黑白片,入骨、直白、从平民社会长出的现实,随着影片的节奏,我们像是坐在彩色的泡沫里,可以飘到云霄,但最终,都不能确保是否可以安全、完整地到达地面。

  影片开始于一桩儿童诱拐谋杀案15年后,最后追诉期的最后几天,母亲和警官无奈、无望,但又藉着一丝线索拼命追凶,身体和心理的负荷都被推向生命张力的最高潮。“时间到了,还是忘记吧”警官吐出最后这一句,但母亲心底的呐喊不可能停止。就在这时,影片上演了与15年前一模一样的诱拐案,观众的眼里和心里都推演着凶手的真像,当凶手被当局指认为被害者的外公时,观众与那位警官一样,在嘲笑和痛骂当局的无能、善变和功利,结论不过是对当局的最大讽刺。镜头转向母亲那条线,她成功追查到疑犯的家宅,小屋无人,推门探看,照片中住院的女儿、日历规则地标注着最后那个填红的追诉期、墙纸的花色。。。此时疑犯正好到家,背影印在推拉门上,越来越大,一刹,停住,顿坐在门槛上,母亲来不及思忖,逻辑判断出真凶时,声音放大了她粗声地一口一口喘气,眼神惊恐又执着,顺手抄起一把菜刀,移向影子,奋力又略带颤栗地高高举起手臂,此时她被激的情绪涌到最高点,屋外突然响起的喇叭声打散了她的念头,镜头拉向屋外,正是这位外公和前来看望他的女儿和孙女,屋外的欢笑声和暗屋里孤独、迷糊、恍惚的呼吸声混成一团。

  谁是15年后的真凶?如何结案?答案:母亲。警官帮助布局,最后这位外公认罪。

  以其人之道,还之,母亲和警官都用以手段,才让公道和忏悔得以平衡。

  不因为是韩国电影,这个最大,万物伊始的“HAN”,而只是,它是部讲好故事的电影,但它来自韩国。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七):《抓住那个家伙》完美绑架案的不完美演绎

  十年的岁月流逝在金相庆的脸上竟然没怎么留下痕迹,2013年《抓住那个家伙》中的他与2003年《杀人回忆》中的他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面目俊朗,依然是眉头紧锁。不同的是,《杀人回忆》里的罪犯逃出法网、逍遥法外,电影则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被评价为“完美罪案片”;《抓住那个家伙》里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找到了真相,并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却不足以改变影片平庸的事实。

  同样的主演,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类型片,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却是质量对比悬殊。再次证明导演对一部影片的决定性作用。

  《抓住那个家伙》围绕一起马上就超过15年追诉期绑架杀人案展开,延伸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金相庆扮演的警察吴青浩15年前亲身经历了案发过程,自此沉入案中无法自拔,但在追诉期最后时刻却依然与罪犯擦肩而过,愤而辞职;另一条是被绑架女孩西珍的母亲,在痛苦中期望警察能有所作为,最终才发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影片的前半段花费了大量的笔墨铺陈线索设置悬念,将杀人绑架案的罪犯塑造成一个完美罪犯的形象。吴青浩也屡次将这个案子形容成“完美犯罪”,15年的时间,查不到任何线索,罪犯无疑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高智商。然而追诉期刚过,另一起与15年前的案子一模一样的绑架案再次发生,从而又延伸出影片的第三条线索:这次被绑架女孩的外公。

  影片到这里,节奏还是非常紧凑和条理的。观众心里清楚,这第三条线索势必会与前两条搅在一起,并成为破案的契机,也便愈发期待下面的情节。

  然而也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开始失控。一般电影失控往往是因为导演没有处理好线索与线索间的关系,而导致影片变得杂乱无章,这部影片的失控却不同,似乎导演一下子丧失了握紧导演棒的力量,几股线索扭成一条的时候,电影的冲突性本应达到高潮,却突然弱化了。即便有情节上的逆转,也无法承载前面所积蓄起来的力度。虽然还算不上烂尾,与前半段相比,也只能算续貂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发生在第三条线索,也就是第二次绑架中小女孩的外公身上。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导演在他身上着墨过少。根据影片的设定推断,这位外公绝不应该单纯被牵着鼻子走,他应该对绑架事件有自己的主张甚至处理方法。因为只有这样,当你看完电影了解整个剧情后,才能前后呼应地完整起这个角色来。电影中所展现的这位外公,实在给人点顾头不顾尾的感觉,也就成了影片的败笔。

  电影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蒙太奇》。蒙太奇本意是指电影拍摄制作中,不同镜头的拼接。影片一开头便有一组蒙太奇,15年前西珍妈妈经历那场绑架时噩梦般的场景不断闪回,暗示现在的她仍然无法从当时的痛苦中走出来。但整片的意义上来说,蒙太奇指的是一模一样绑架案在时隔十五年后再次出现。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很多经典的罪案悬疑片有类似的情节,罪犯通过这种甚至有些仪式感的方式来表达对警察的不屑,从而更加刺激起观众一探究竟的欲望。《抓住那个家伙》对这一犯罪方式的利用更加别出心裁,可惜在表达重心上偏差得有些多,导致整部影片质量下降。

  不知道金相庆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会不会时常想起十年前拍《杀人回忆》时的场景。或许他除了想念那位当时还很年轻的导演奉俊昊,还会想念搭起戏来无比轻松的小眼睛胖子宋康昊。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八):因果报应,抓住谁是谁。

  一桩悲剧15年未果,因果报应来的缓慢,是否人人都能跟上脚步,先报应抑或先作恶,先失去还是先得到。

  这个缓慢嫁接到电影里,变成了15年。15年物价会发生变化,人会离去,会变胖,从身体内核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会变弱......然而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与强烈的亲情支撑并行决定了电影的情感走向。

  支离破碎(非贬义)或许是导演故意想要对观众营造一种氛围或许是导演的剪辑功力有限。所以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完美就能去比较大的电影节争宝鼎了。)

  支离破碎1,电影开始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太碎了,单凭一个开头你可以任意把电影定位成喜剧(喜剧也不乏大场面高制作),动作片,韩国的狗血警匪片等等任意想象。然后片中出现了母亲后半生痛苦不堪,无人问津的生活状态。这两组场景放在一起未免有些刻意。气氛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自然会流露出紧张和悲情的情绪。(那是因为看到后面多次出现的场景,我想会有部分人早就把片头忘得一干二净)作为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电影,我认为每个场景每个镜头都起到了万能钥匙的作用,不能浪费啊亲。

  支离破碎2,十五年前凶手的因果报应,这点应该是电影的绝对高潮,蒙太奇的手法相互穿插,炫技也罢。反正不用任何润滑剂就能把人给带进去(戏里戏里)。这样的作案手法真的只能在电影里出现,犯个罪那么事儿逼,都能去给斯诺登当助手了O(∩_∩)O哈哈~如果现在的小罪犯儿都能这么来,我觉得好多警察都能逼上梁山下海当电影导演编剧或者作家。

  支离破碎3,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正义感多的都变成厚厚的脂肪了。他跟其他片儿警的对手戏其实就是一映射,意思是表达韩国警方的办案效率就是高,职业第六感就像天上的太阳,再来高手挑战PK都不成。还有就是那嗖嗖的灵感和把所有犯罪线索从15年前接到15年后还捧出了火花(超不现实但真不错)我就不理解当时为什么那个警官要说出:”因为记忆模糊,证据不足....”那句话。

  吐槽完毕。(*^__^*)

  整体来说电影还是不错的,节奏紧凑,演员到位。韩国电影里不算出彩但还是很本分。然后就觉得挺悲凉的,对于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悲剧提前上演。而一个逍遥法外的罪犯在一切悲剧酿成了之后才接受裁决,不得不佩服编剧把这位女性的潜力全部给提炼出来了。人逼急了啥都会干。每次看电影,我都希望能让媒体出现的场面一定不要吝啬,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舆论,各种正面反面。这就是人类生存依赖的环境之一。形成自己的思想衙门,自己当县官,想说谁说谁。他们需要这样的信息来支撑每天疲惫的身体,也就是泄私愤。

  电影的主题个人理解为-

  -我希望所有的事情就算不能公平解决,也至少有因果报应来的缓慢。

  前几天和朋友聊到因果报应这种超价值观的问题。她说:“因果报应是一种结果,如果一个人筹谋了犯罪或者违反道德的事情,但只是因为害怕报应儿克制行为,那他还是不好,我觉得是心灵的秩序很难维系。"

  人类似乎有这样的倾向,建立一项规则叫别人遵守,同时又极力使自己成为例外,不受它的约束。—— 卢梭《忏悔录》

  现在的一些人已经变得无心。有心也安插在自己身上的位数多。并不是跟所有人都能扯上公平公正和平,因为他们的恶始源与抛弃本性。

  非专业装逼专业范儿,勿喷,伦家比较娇弱。我说完了。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九):绝望的母亲

  这部电影对得起它的评分~

  节奏紧凑、剧情充满跌宕起伏的张力,结局出人意料有惊喜、不流俗,赞一个。这类型的犯罪惊悚悬疑片,一直是韩国的看家代表作,现在看来果然已经拍得非常成熟了。

  严正花演技杠杠的啊~敢置信,到想呼救却又发现这样做没有任何作用,转而悲伤、绝望,最后痛彻心扉、撕心裂肺地恸哭…表演层次分明,也因此,那种彻骨的悲痛能够直达观众心底,没有任何刻意的煽情却深深感染着观众的情绪…

  如果你已经有了小孩,看此片请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个普通母亲的所有愤恨、绝望、无助、痛苦你绝对都能感同身受。

  E7望、无助、痛苦你绝对都能感同身受。

  :只要是重罪,以我个人的观点,不应该设追诉期,也就是说可以无限期追诉。我不清楚设追诉期的初衷是什么,怕浪费警力资源?不想让有限的公共资源白白花在一些多年的悬案之上?但这样做真的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吗?欢迎讨论。

  《抓住那个家伙》观后感(十):等不到的救赎

  看完《杀人回忆》再看《抓住那个家伙》,猛然发现十年的岁月流逝在金相庆的脸上竟然没怎么留下痕迹,依然是面目俊朗,依然是眉头紧锁,不同的是,《杀人回忆》里的罪犯逃出法网、逍遥法外,至今连凶手长什么样都无法清楚,但电影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被评价为“完美罪案片”,而《抓住那个家伙》里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找到了真相,并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只是绳之以法的同时,他最终也染上了污点,付出了代价。

  在《抓住那个家伙》这部电影中,能够很容易地嗅到《杀人回忆》的味道,一是因为金相庆在两部电影里都饰演了警察的角色,二是因为两部作品同样皆涉及到往事以及连环作案等等悬疑元素。虽然情节各不相若,风格也有差异,然而最后终究回归到了人性这个本源上来,只不过在《杀人回忆》中被欲望所奴役,而在本片中则被救赎所扭曲。

  影片用平实的镜头,一边叙述今事,一边回溯往昔,逐渐揭开一段残忍的悲剧,罪犯韩哲在15年前因为急需巨额医疗费用救治女儿而绑架了一个女孩,却不慎导致女孩死亡,这一事件不仅令韩哲在15年中心怀愧疚,也让另两个当事人受尽折磨,一个是女孩西珍的母亲,还有一个便是负责此案的警察吴青浩。

  《抓住那个家伙》围绕一起马上就超过15年追诉期绑架杀人案展开,延伸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金相庆扮演的警察吴青浩15年前亲身经历了案发过程,自此沉入案中无法自拔,但在追诉期最后时刻却依然与罪犯擦肩而过,愤而辞职;另一条是被绑架女孩西珍的母亲,在痛苦中期望警察能有所作为,最终才发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于是,她决定铤而走险,绑架了罪犯韩哲的孙女,并复制出当年案件的过程,既混淆了警方的视听,又能让韩哲饱尝失去亲人的痛苦。

  吴青浩也屡次将这个案子形容成“完美犯罪”,15年的时间,查不到任何线索,罪犯无疑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高智商,15年难以破案的羁绊令其备受煎熬,以至于选择了辞职。不过此次类似的犯罪过程让警方又把他找回来帮忙,亦使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当警方受误导而将韩哲定为本案的实施者时,吴青浩起先据以力争,可是在他弄清真相后却站到了西珍母亲的那边,以归还孙女为条件,迫使韩哲认罪伏法,为当年的错误付出应有的惩罚。

  生命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过分地沉溺于往事,不仅让人活在阴影之中,甚至会走向极端。西珍母亲“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最终让过了15年追诉期的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即便情有可原,但终属犯罪行为,手段也非高明,也是不被法律所容许的犯罪行为。

  因果轮回,一饮一啄,报应不爽,当年的受害者和警察为了救赎而变成了违法者,当年的罪犯则转而成了受害者,其中的阴差阳错和人性之微妙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西珍母亲和吴青浩得偿所愿,却背负违法的头衔,韩哲罪有因得,却仍会为当年的罪行抱愧终生,三个想要救赎的人没有一个能得到真正的救赎,既是命运,也是生活,我们只能面对,不能逃避。(综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