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提喻法》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纽约提喻法》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08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提喻法》经典观后感10篇

  《纽约提喻法》是一部由查理·考夫曼执导,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凯瑟琳·基纳 / 米歇尔·威廉姆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一):一切都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对于真相你只能略窥一斑

  一切都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对于真相你只能略窥一斑。你所做的每个决定都促使成千上万关系在变动。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做一个选择,最终这个选择毁了你的生活,也许二十年后你也想不明白何以如此。你永远无法追本溯源,你只有一次机会去把它做好,试着去搞定自己为什么离婚吧。大家都说没有所谓的命运,有的只是你所创造的东西世界年复一年的转动,你只是这一秒钟里极小的一块碎片。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停留 在死后或者生前,但当活着的时候,你只是徒劳地等待着,浪费几十年去等待个人或者某件事,等一个回电,一封回信,一次见面,一个答复,希望结果能让自己满足心安。可那从来不会发生,似乎要发生,好像快发生了,但除了等待却什么也没有发生。所以你再次花时间去茫然悔恨,或茫然地希望接下来会遇上好运。这让你感到自己并非与世隔绝,让你感到自己的存在,让你感到自己是被爱的。而事实是,我很生气,而事实是,我很伤心,而事实是,我觉得我已经被伤害了很多年,同时,我还一直假装我自己没事儿,去适应,去迎合,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听我悲惨遭遇,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不幸。好了,你们都他X的滚蛋吧。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二):牛B哄哄的行为艺术吧。

  首先,它有点很乱。

  前部分,是简单冷酷现实主义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可能是A HOUSE ON FIRE的时候)加入了非现实的色彩

  很聪明。至少,我的感觉是,在剧情需要突破,或者是升华的时候,由于这种非真非假的设定,总能从非现实世界中汲取所需要的矛盾冲突。真是聪明,方便

  然后,再从非现实中,走出来,给你真实震撼

  架构,很宏大。

  一时,一个剧情节点,和很多的情节联系在一起。

  人生道理的话,对于我,伪乐观派来说,太现实了。看的太透彻,没意思啊。

  声嘶力竭的呐喊出生活的真实面。也许只有将死之人才干得出来吧。

  又一次,感慨剧本强大。连将死之人,都是慢性病的慢慢死去,够剧情发展的。

  给我最大的震撼的那句,却是

  “我们什么时候对外开放?已经十七年了!”

  我们是不是也这样,被什么东西不自觉的绑住,被卷入,然后时间就没了呢?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三):绝顶高手抑或走火入魔

  ■文艺补白

  最新文艺片推荐

  《微缩纽约》的剧情编排达到了匪夷所思程度,令人如坠梦中,真假混淆。观影过程有如阅读好书,会有过电的快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看完还意犹未尽

  《微缩纽约》

  导演:查理·考夫曼

  主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这部电影就像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小说《沙崔》(Suttree)一样精彩绝伦,你不一定要完全理解,但必须认识到它确实好到一定程度。让人退却的架势,吞噬你的深度,通过影片展露的一切,你会发现它近乎一部神作。———Roger Ebert(《芝加哥太阳报》)

  雷声大、雨点小,去年《微缩纽约》(Synecdoche,NewYork)的遭遇就是这么回事。在戛纳时还戴着“天才编剧首次执导”的光环,引人期待;可到了年底评奖季即惨遭冷落,除罗杰·伊伯特替它摇旗呐喊,鲜有人提起。伊伯特把它跟麦卡锡的《沙崔》相提并论原因在于经过考夫曼的倾力而作,《微缩纽约》的剧情编排确实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令人如坠梦中,真假混淆。观看电影的过程有如阅读好书时的过电快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另一方面,影片主人公卡登有着疯狂创作想法欲望,他跟麦卡锡一样收到一笔飞来的“麦克阿瑟天才奖”,麦卡锡从构思到完成《沙崔》花去三十年时间,卡登试图完成剧场大作“提喻纽约”用去半生,二者的经历同样艰难且漫长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有意识拒绝了好莱坞剧本的写作模式,《改编剧本》(Adaptation)、《纯洁心灵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等片的意识流手法(由人物思想变化流动推进叙事),跟传统叙事相比确实旗帜鲜明。他形容在《微缩纽约》里像做梦一般,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把堆积已久的冲动和想法,一并放入片中。

  看看它是怎样做梦的吧:前五分钟看上去是平凡家庭的上午时光,不过留意下散落其间的日期广播电视里的声音报纸还有牛奶纸盒上的数字,原来前后十秒内时间都是跳跃的。短短五分钟,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月。神奇开始之后,卡登的人生是以几个月乃至几年计时跳跃,主演霍夫曼从一头浓发到谢顶秃头,迅速产生着变化。

  片头女教授朗读里尔克的《秋日》已经提示了点东西:人生开始衰退,生命走向死亡。那间着火的房子和反复出现的死亡葬礼,同样也能说明这点。卡登一直为创作危机焦虑困扰,搞艺术的出不了作品跟濒死也没什么区别。他的“提喻纽约”和妻子从事的微缩油画有所牵连,对方离开了他,作品又很受欢迎。卡登想证明自己,展现整个人生与纽约,却只能复制现实。一心想要事业成功,又放不下个人私事,夹缝中的煎熬很矛盾不是?

  妻女离开后,卡登的精神困扰愈发严重,他把所有能量投放进剧场试验中。纽约城被搬进了仓库里,卡登和周围人的生活既在剧场里排演又在现实中发生。别人扮演着卡登的角色,卡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彼此交替扮演,身份错位,复杂至极。一直到最后,这出戏不再有一个主角,身为导演的卡登也不例外众人四散,影片说:“ 你可以是所有人”。

  与女性交往中的脆弱与不能,不断出现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指涉。可以认为这是考夫曼本人的继续反思,也可以说它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困境。而这些,只能算是《微缩纽约》的冰山一角;剩下的,你只能自己去感受。【南都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3/14/content_729552.htm】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四):可能我悟性还是不够

  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一步好片,但可惜是我不太能理解的好片。演员,拍摄方式个个方面都看得出来片子质量很高,但是片子要表达的东西我真的不太明白。看完了整个人心特别低落,只想睡觉了。

  知道编剧是谁,他其他的片我都算是挺喜欢,这部实在是太挑战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了,整整两个小时,自认忍受能力很强的我还是在一个小时后不停地看还剩多长时间。

  这部片简直是我儿时假设写照,那种图里有图,图里又有图的无线循环的感觉,戏中戏,什么时候是真实的什么时候是演戏,大家你演我,我演你,这种折磨人的循环真是对我逻辑思维的一个大灾难

  影帝演技真不是盖的,Hazel那个演员也演得很好。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五):不知所云的烂片???

  男主角很眼熟,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他小时候的《闻香识女人》,还有近期的《虐童疑云》,演技是无可非议

  如果没有最近铺天盖地的文章宣传《盗梦空间》,我也不会下载这部影片,因为媒体在说《盗梦空间》是《黑客帝国》和《纽约提喻法》的混合体。

  我对本片是又爱又恨,我喜欢那种对脑细胞有杀伤力的影片,又讨厌那种不知所云的影片。

  刚刚好,本片同时属于这两者。本片似乎很多人都看懂了,很多人都看了几遍,也在豆瓣写了很多的影评,大部分的影评我都看了,但我还是没看懂,不是没看懂本片描述的是什么故事,而是没明白本片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穆赫兰道》看完之后很费解,去网上找到了解析,霎时间恍然大悟,对导演崇拜不已,惊为天人

  而本片,看了不下几十个影评,依然不知所云。最后找到了本片的编剧也是导演的访谈内容,他说的很简单,本片只是写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其他人,只是这个人,但用的是非理性的表达方式。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关于时间的跳跃,说明了什么呢?想表达什么呢?不知道。着火的房子,导演已经说了,因为这样有趣

  这个人的一生,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共鸣,有一点而已。

  所以本片虽然在看的过程中,被导演安排的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所吸引,去思考,但最后看完了,也没感觉到什么。

  或者说,我没有获得任何恍然大悟的快感,只是对此片很纠结,因为你没办法完全去说此片是个大烂片,为什么不能说呢?因为这个导演是金牌编剧啊,知道这个光环意味着什么吗?他拉的大便可能都是香的,如果你说是臭的,他的粉丝可能就用吐沫淹死你。

  最后理性的去想了一下,虽然我很不喜欢这部电影,但他可以让很多人去思考,去纠结,去反复的去看。

  可能这就是本片最大的成功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六):无止尽的秋天

  “……孤独的人将永远孤独……”随着电台中一首献给秋天的诗歌,故事陷入了所有家庭生活所能陷入的各种无奈“恐怖”的琐屑之中。就像一面逐渐龟裂的窗户,当各种裂缝连到了一体,人生的逐步崩坏在各种荒诞中开始了;作为一个剧作导演,主人打算用人生最后一个庞大至无限的创作,来寻找自己眼中逐渐迷失的世界及自己;于是,在一个仿佛被时间所遗弃的巨型仓库中,提喻法纽约,一个寻找着主体的喻体,开始了失控生长……

  领教过《人类本性》《改编剧本》《傀儡人生》《暖暖内涵光》的朋友应该会记得这个怪鸡编剧非一般的创作功力;而此番亲自上阵当导演,更是为所欲为地将以往作品中多少穿插的轻松愉快统统换做荒诞绝望,却不妨碍所有细节生活化的依旧诙谐。至于编剧一向的童话意识,在掌握了导演主导权后,更肆无忌惮起来;偷看女儿穿越时空日记,住在一直燃烧的房子里,纹身的花瓣图案逐渐脱落,更不用说数学分形理论中无限自我映射的城市居民——每个人都失去自我般地饰演着彼此,直到重复的角色活出了这个后现代社会所能为个体带来的所有可能性

  忘了在哪看到一个采访,导演说,自己要拍的正是一部“恐怖电影”。其中的“恐怖”,绝不是商业电影中所谓的感官刺激,而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体验并经历的恐怖;就个人看来,很成功地完成了作业。到片尾最后一个字幕消失时,我看着黑暗房间中,木凳子上那个饰演着我的演员,他在莫名其妙地大笑;然后我坐到了他的身边,假装所有可能的观众,正关注着眼前这拙劣的演技,直到他将笑声转变成绝望的痛哭。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七):三次恐惧

  小时候常去文一路对面的一家理发店,那里只有一个理发师就是老板娘。左右的墙壁上,面对面钉着两块大镜子,我习惯在她给我剪头发的时候偷看自己的背影事实上我的注意力常会被转移,因为每次我都会被镜子中的镜子中的镜子中的……无限个镜子所组成的“隧道”迷住。在隧道里我也看到无数个我的背影和我的脸。它很暗,越到深处越不见踪影,不似理发室内亮堂。每一片镜子都和前一片相同,每一个背影都随着我的身体摆动而摆动。我常想,镜子的隧道到底通向哪里。也许是通向查理考夫曼的小宇宙里。

  我怀疑,查理考夫曼的小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一层包着一层,没有尽头。就像一幅画里的一幅画,就像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就像我站在两片面对面的镜子中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镜子的那头是什么。查理考夫曼可以让A扮演B,让B扮演C,再让C扮演自己;他可以想个办法让所有人钻进马尔科维奇的脑袋里;他可以随意切除人们记忆后人们发现原来在一起的人现在仍旧在一起;他甚至可以一边写剧本一边让演员扮演自己写剧本然后,电影结束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宇宙本身就是没有尽头的。

  人们对于未知事物多少抱有点好奇。我想每个人小时候都问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当我第一次从书上知道地球在太阳系里,太阳系在银河系里的时候,我就开始恐惧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并不是害怕蟑螂那般。并不是害怕宇宙,而是因为不知道银河系以外是什么。或许整个宇宙只存在于上帝手中的一个玻璃球里?

  第二次这样发自内心的恐惧是某一天幻想自己如果不存在。并不是死亡,而是从没来到过这个世界上。就像——“如果我不是我,那我会是谁?”。如果我没有以一个女婴的身份出生在这个家庭,会不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是一片树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只管说我傻。

  如果说大卫林奇的电影是一场梦,那么查理考夫曼的电影就是梦里的梦。在梦中,人们不忘提醒自己是在做梦,醒来一看,发现还是个梦。这就是《纽约提喻法》带给我的第三次恐惧。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八):导演自个儿开心就好

  每年我都会看一些这样的片子,怎么说呢,感觉就像一万只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

  这片子是今年我看过的第一部,它居然是我所标记的第一千部,命运啊。

  能熬过前一个小时的观众都是伟大的,导演想玩纯另类,但是玩过头了。

  这片子本身没那么复杂,导演想表达的无非就是年轻的时候喜欢过某个妹子,未遂,功成名就后想把这故事拍成电影一来向其炫耀而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心。

  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元素太多了,没处理好,很混乱。

  还有,这片子和纽约真没什么关系,纽约也可以换成新乡枣庄秦皇岛铁岭。

  但愿以后少找到这类片子,真的看不下去。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九):浑浊的月亮照亮了黑暗的大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黑白(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43433/

  在我看来只有主角是一个为了弄明白生活真相而不惜一切的人,他可能过度沉湎于过去,可能踟蹰徘徊,可能被人当做生活的病人,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只有他是以最严肃的态度去对待死亡,生活中他才是最认真的那一个。无知无畏未必是勇敢,时刻否定自我也未必是胆小。

  主角一直没有停下追寻的步伐,他不明白怎么样才算真正的生活,然而他又痛苦的认识到生活就是一条通往死亡的单程线,一旦有所尝试都注定了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始终主角都沉浸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中。同时死亡的恐惧又是如此醒目,它时刻在攥紧他的内心,以致主角会在做爱时痛哭着告诉床伴自己的孤独,床伴的安慰无法减轻丝毫的痛苦。那份敏感又脆弱的感情,一度他曾经寄希望于爱,他希望通过爱来抵抗死亡的压迫,所以他才会觉得在海柔尔死前与她敞开心扉的交谈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彼此原谅了对方,仿佛明天就是新生的开始,然而海柔尔的突然死亡令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了。

  戏剧中主角替身的自杀让他意识到,或许不存在所谓的出路,正如他几十年来改了又改的戏剧名字,始终没有一个恰当的表述,或许自己仅仅只是活着,不存在任何的答案与意义,因为生活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生活只是生活而已。个体生命中的那个悲剧性主题已然无法回避,它渺小而挣扎。

  “曾经是什么在你的面前,一个令人激动而又神秘的未来…现在已在你身后,过完了,懂了,失望了。你明白你不是那么特殊了,你为你的生存挣扎过,而现在只能悄无声息的走。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每一个人。情节几乎一样,每个人都一样。所以你也是阿黛尔,海柔尔,克莱尔,奥利芙,也是艾伦,她所有的悲伤都是你的。她所有的孤独,灰的干草一样的头发,她红色本色的双手,也是你的。是你明白这些的时候了。”

  总之这是一部真正关注人之为人的电影

  《纽约提喻法》观后感(十):别想多了,死就是终点

  “死后和生前,其实是你这具灵魂在绝大多数时间中经历的。在那短短的活着的一生中,你总是在徒劳无益地等待,等待通一次电话或收到一封信,等待别人多看你一眼或者发生一些好事儿。但这些其实从未出现。”

  “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 But while alive, you wait in vain, wasting years, for a phone call or a letter or a look from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make it all right. And it never comes or it seems to but doesn’t really.”

  时隔4年再看这部片子,努力之下,终于觉得约略明白查理·考夫曼——这位我最推崇的鬼才编剧,想要说什么了。

  令人沮丧的是,天才考夫曼思考人生的最终结果是如此悲观,悲观到令人发指,除了一死,没有任何出路。

  整理一下思路。

  片名中用了个“大词”:Synecdoche。提喻法,也叫综摄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威兼·戈登于194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

  片中的戏剧导演凯顿,企图用一部大戏,展现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同时,这部戏的制作也将反过来刺激凯顿对生活、生命进行反思,很多艺术创作者都有这种自身和作品同时成长的的经历,实际上,没有一件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是可以在被完成之前预知的。

  决定排演这部巨制的桥段将本部影片大体上分为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考夫曼展现得再明白不过了——是一位中年男人,凯顿,陷入了人生的衰退期。正如影片一开始所暗示:广播里的主持人在进入秋日的第一天主持了一期关于“秋”的节目,主持人问文学教授“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描写秋天?”,教授答“我认为这是因为秋天被人们看成是预示结局的开端”。

  凯顿无疑进入了自己人生中的秋天,婚姻破裂、事故不断,身上每一处器官都拥有了衰竭的前兆。他去看各种大夫,但每个大夫对他这副臭皮囊的何去何从只能给出冷漠而模棱两可的回答。他去看心理医生,而她只会说一些故弄玄虚的话,最终目的还是让他买下45美元的心理辅导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凯顿获了奖,有了一大笔钱,他准备去排演一部鸿篇巨制,他认为这将让他的生活有个崭新的起点。

  凯顿试图把自己的生活事无巨细地在剧中还原,考夫曼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让笔下的凯顿在一座大的仓库里还原了自己身处的整个世界。

  开始的时候,凯顿还像往常那样,试图去控制置景、道具、演员,但随着在戏中越走越深,随着“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他发现这部戏已经开始成为真正的生活,把控不了了。就像牧师那段广为引用的话中说:“你的每次选择都会改变无数的结果,你的每次选择都可以毁了你的一生……(而当不幸发生的时候)你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凯顿又发现,那些招来的名不见经传的演员,阐释起这部戏来,比他还要深刻。他开始让这些演员自由发挥,甚至让演员取代自己的位置来导戏。随后他自己被安排成一名演员,成为这部戏(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当他从昏暗的屋中走出时,发现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在兀自发展后已成废墟,而大部分人已经死了。

  如果你等着考夫曼最后再在剧本上写点赋予希望、扭转乾坤的话,恐怕要失望了。一切美好皆为幻想,如产品广告一样虚假。死,是考夫曼思考人生后得出的终论。

  电影中的凯顿就是考夫曼,考夫曼把整个剧本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过程——展现给你看,也许他在开始写剧本的时候也希望给众生指条明路,但写到最后,他发现只有死亡才能成为该剧合理的终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