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德拉姆》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德拉姆》观后感10篇

2018-03-10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德拉姆》观后感10篇

  《德拉姆》是一部由田壮壮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 / 日本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拉姆》观后感(一):仔细聆听:《徳拉姆》

  《徳拉姆》,一部需要仔细聆听的片子。仿佛一段优美旋律过后,心间仍有余音。

  小镇丙中洛的高山流云,平常动人。在当地人的眼中,这再平凡不过,简直不能称之为风景。就如他们的人生,在游人过客眼里,平凡、重复、无风无浪。但这只是表象。84岁的天主教老牧师,讲述起自己坐牢时和妻子故事真情流露;104岁的瞎眼老太,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感历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9岁的藏族小伙子,谈到自己和哥哥按照风俗共娶的女人,充满了温情;在茶马古道上行走了一辈子的老头儿,讲起自己的传奇语气依旧平常;苦心学佛的小喇嘛,回想初恋女孩,脸上掠过一丝甜蜜伤感倔强的藏族美女眼神里闪动着奇异的光彩……无法不感动,这一个个真实的人生。

  影片大量运用懒散空灵镜头导演意图让观众的心灵摆脱浮躁沉静下来。片中那些缓慢移动的流云,仿佛人生命流逝,显得孤独宿命。但生命中不可预测的无常,时而惊喜,时而沮丧。又令如片中的芸芸众生满怀各自期待,行走世间,不枉此生。

  忘不了片中辽远寂寞的风景,自然力量远非人心所及。黑暗中发光的怒江,蚂蚁一样行进在栈道上的马帮。多么完满。人与自然面对面,相视而立。此情此景,让人没有思考余地

  稍纵即逝。这样的风景,不是这个消费时代负担得起的。

  《德拉姆》观后感(二):DV时代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2004年的纪录片,田壮壮凭借它获得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的最佳导演奖。这不是一部传统的纪录片,所有的提问都被过滤掉了,绝大部分时间是受访者在镜头前自说自划,而镜头绝大部分时间是静止的,甚至是凝固的,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内心只觉得宁静安详

  这部片子的重心不在于风光,也不在于马帮,而在于茶马古道这条线上原住民的生活。如果你曾经接触这种生活,哪怕只在边缘徘徊过,都会感动于影片的真实。片中有多处引起我的共鸣,比如村民教堂里唱赞美诗,让我想起了贵州石门苏科寨的教堂。马帮经过怒江上的索桥,让我想起了去云南泸沽湖路上必经的那座树底桥。片中无处不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那个104岁的老奶奶回忆起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那个21岁的漂亮教师对于爱情憧憬,那个马夫失去骡子的心痛无奈,都让我颇为感动。

  让我意外的是,这部高清数字电影完全没有DV的感觉,镜头非常的平稳,可见DV不一定非是晃动的。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导演对人的尊重。我不太认同Dogma 95的拍摄原则,手提摄影造成的镜头晃动感只会给观众带来视觉生理上的不适

  看了太多网络上流传的搞笑DV和粗制滥造的地下电影,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DV时代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德拉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DV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文化,关注小人物,关注即将消失的生存状态。DV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导演,与其费劲心思编造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不如沉下心来拍摄身边正在发生的人和事。让我们用影像还原真实,电影从纪录开始

  《德拉姆》观后感(三):神仙的居所,马帮的响铃

  看到片名的时候,我先心跳加速了一下。一是幻想会不会是挖掘过去拼凑历史的纪录片。我不介意枯燥沉闷的历史,但我害怕导演对过去的幻想主宰历史。二是担心热门的旅游宣传路线,充满自然风光、人文奇俗之类的感官惊艳之旅。

  事实证明,田壮壮的这部《茶马古道-德拉姆》并不哗众取宠

  《德拉姆》是在丙中洛拍的,丙中洛的地理位置,就在云南省的西北角上,高黎贡山脚下,是怒江峡谷中最大的一块平坝,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丙中洛是个死角,再往前走就不通公路了,往东翻过山去是迪庆的德钦,西北方向是独龙江,再往西就是缅甸,往北就是西藏的察瓦龙,察瓦龙和丙中洛之间的那条山路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

  好像是个不成文的定律,路开了,人就来了。来了跑帮的,来了商人,来了通婚,来了游人。在马帮的脚蹄下,茶马古道一点一点的走出绵延起伏的横断深山中。

  穿越怒江大峡谷的另一端,随着慢慢拉近的长镜头,2003年的茶马古道俨然眼前。

  茶马古道的丙中洛,藏族、傈僳族、怒族,夹杂而居,70多匹马的马帮驼着茶叶、盐、粮食,沿怒江而上,穿越高山、峡谷、森林,一路餐风露宿,霜露满身尘土扑扑,赶赴32天脚程之外的察瓦隆。

  赶马人正多,啜泣着,为不慎滑落山谷的马超渡。在无数个正多的世界里,马除了是赖以为生的工具之外,更是他们在孤寂险峻的旅途中共患难的朋友。不是男儿黄金,在情重之时,也会有像正多这样溢于言表汉子

  马帮开拓出的路,更使许多村民的生计带来另一道曙光。一个十几个人的大家族在吃饭的时候,谈论计划贷款盖一间大房子游客生意。50岁的妇人抱怨着,政府肯花10万盖厕所,却迟迟不批他们的贷款申请。

  84岁的天主教牧师,回忆着过世不久的妻子,他说,我知道,她会等我的。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19岁的赶马人,羞涩介绍自己与哥哥共妻的原因和期许。感情深厚兄弟,共同为了购置油、盐、米、被子衣服努力赚钱。男人不能只想着女人,他说。

  104岁的老妇人,双目失明,在镜头前讲述年轻时的感情生活。她离过婚,她再嫁过,她两次拒绝国民党军官的求婚。她失去丈夫,她日夜流泪,她跳河寻死,她自豪的说,我知道,跟国民结婚不对的。

  19岁的喇嘛,甜蜜而羞涩的分享他最喜欢的女人,“她嫁人了”。他平静地说。后来,他似乎决绝的相信他再也无法那么喜欢上别人。

  19岁的代课女教师,身陷桎梏,却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她幻想爱情,扑朔的大眼睛里迷蒙着黑帮老大帅气画面

  ……

  还能如何靠近,他们的生活。

  镜头似乎潜藏在每一个角落,捕捉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回忆,他们的焦躁和期待。

  镜头似乎一直等待,那些绚丽光影投射除了幸运因素,还需要耐心的等候最美的时刻。天窗投射下的圆柱型光线中,妇人专心忙碌雪山上缭绕的云雾,在晨曦里绽放的热度。茶马古道的风光,他们的生活,密切和谐

  毫不多加修饰的镜头,频繁的远景而后拉近的技术,许多面孔自如的对着镜头独白。田壮壮第一次涉足纪录片的尝试,有点小心翼翼。他的镜头更多的是停留在人们表象的生活场景,自然的险恶,和挖掘一些人的内心。但好像还缺少着挖掘的力度深入,虽然危险,却带来深刻。你敢尝试吗?

  《茶马古道-德拉姆》并不华丽,也很朴实。但在他们絮絮叨叨冗长的话声中,莫名的我觉得生存的浪漫。另一种我没经历的生活氛围发射出的浪漫气息

  《德拉姆》观后感(四):很多人都学过解剖

  难道要理出一个叙述的线索

  难道要分析情节细节

  难道要评述镜头的特点

  难道要点解转场字幕?

  更有甚者,难道要从田壮壮身上推断一些蛛丝马迹

  很多人都学过解剖。

  这些年来的看片经历让我们都学会了解剖,学会了用手术刀剥离出自己的观点

  然而,德拉姆让人安静

  安静得放下所有的工具。

  让生命延续下去吧。

  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它要去往何处。

  一部关于生命的影片;它的震撼来源于观者对生命的感悟;而影片本身同样也将生生不息

  德拉姆,茶马古道第一部。

  2000年还是太短。如果我能活到2001岁,我还将静静观看。

  《德拉姆》观后感(五):纯粹

  电影名字是云南,西藏,青海交界的一条古道.其实是讲述在这道上行走,在道边小村庄居住的人的故事.全篇没有话外音.没有采访的时候就是一些景物, 人的活动.有点象丝管说过的"空镜头".其实不是空的,只是没有特定的内容,任观众去品位和领会.采访时也基本上是被采访的人缓缓道来.导演或画外人问题基本上是很明显的,不说大家也猜得到.因为不点明反而加深了全片的故事味道.很原汁原味.因此很感激导演田壮壮能够这样尽力地让观众对采访的茶马古道有一个比较纯粹的体验.

  采访的人物选择也很有意思:基督教堂的老牧师,因为信教而被关了很多年牢;妻子跑掉了的村长,一边要抚养两个小孩,一边要面对村民的嘲笑找回自己村长的威信;104岁的老奶奶,能干刚强,讲自己如何逃避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如何"休"了好吃懒作的第一任丈夫,如何想念能干安静的第二任丈夫;学喇嘛教的纯真壮族小伙儿,和风细雨的讲着自己无疾而终的第一次恋爱,讲解自己准备当喇嘛的选择;赶马的中年人,为失去一头能干的骡子而在山崖边痛哭;当代课老师的藏族年轻女孩,讲自己的梦想苦恼;还有准备开个旅店招待游客的一家人,抱怨着政府迟迟无法到位的贷款.

  听他们娓娓道来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时光就那样静静的流过了,好象他们身后伟岸山峰间飘浮的雾气,好象古道下面的怒江.世世代代地如此来了又走了. 那么不可思议安宁. 好象那生生从陡峭岩壁上刻出来的古道.窄窄的仅容得下一个人或者一头牲口走过,却一点惊讶也无,那种理所当然踏实.

  我还没有去过云南,但是那种当地人的静和安稳与山峦河流的澎湃荡漾之间的反差,让我想起厄瓜多尔...

  注意到了全片都是用静止的摄影机,没有长镜头,没有追踪,只是把镜头固定在一个地点,任一切在镜头前发生,或者,不发生.

  推荐.

  《德拉姆》观后感(六):诗意的画面,现实的生活——评《茶马古道:德拉姆》

  这部电影几乎没有移动镜头,固定的机位显得有些拖沓。但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拿出来作单纯的风景或者人文摄影作品欣赏,让人对那里好不神往。再配上好听音乐,非常诗意。

  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我知道,那里人民的生活不是痛苦的,但,一定是艰苦的,从访谈中也可以看出来。访谈的对象各式各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悲伤生活中的情感被反映得真实透彻

  这样就有很明显的对比了。访谈很少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内的光线不好,与外景的明亮也有着对比。

  但是,作为纪录片,特别是作为针对“茶马古道”的纪录片,它又记录了什么呢?影片中没有“茶马古道”的详细位置,没有跟着马帮走完全程,甚至对马帮做生意的方式、人民生活的方式都没有直接进行的叙述。“茶马古道”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影片中把它和“丝绸之路”进行类比,要在110分钟内展现它的全貌显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希望“以小见大”,这部影片中,通过马帮走不同类型的道路实质上还是一种)、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语言讲述不同的故事,都很好地扩展了影片所涉及的范围,但是,所涵盖的内容并不见得就跟着深入了。另外,这两个内容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我在最初的60分钟里,觉得这部电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马帮走茶马古道,另一条是“教”。一开始人物的叙说都与“教”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者,他们本身就是神父、喇嘛。后来,又有其他人没有提到“教”而专门说自己的“马帮生涯”,也有人两者都没有提到。我承认,这样,两者之间是产生了某种联系,但很隐蔽,使得影片没能扩展开了,最多使观众产生好奇,而不是理解

  《德拉姆》观后感(七):自己的评论加上转载一下

  看了此片后没有给我很大的感觉,全剧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可以说是跳跃式的,似乎导演遇到什么人,就开始拍什么人,完全的原生态。全部是由人的口述,和所有的记录片一样,拍摄对像已经完全忽视了摄像机的存在,用他们的语言向拍摄者述说自己的经历,很少悲伤,但是苍凉

  可能作者并不是要讲什么故事,只是想像教课书那样记录一些什么,想抓住一些最后的故事,因为这些人,事,景,情,思,都会随着公路听通车而远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以作者仅仅是记下来,而不是加以整理,不可避免有一点杂乱无章之感。

  平安仙女《德拉姆》

  2005-10-06 12:51:42   来自: 老白干儿 (北京)

  茶马古道-德拉姆的评论

  一直管壮壮叫领导,这些年,领导就象是被牵了魂魄一样,一年里总要往云南跑个N趟。

  领导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力鼓动相熟的朋友们一定要到云南去,说那里有无尽的宝藏营养

  我心向往之,却始终怯于拿出实际行动来,整日习惯性地把自己窝在京城惶惶做繁忙不堪状,然后满怀艳羡地眼巴巴看着领导领了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小朋友结伴而行忽来忽往。碰上他老人家在京时分,便偶尔到领导的工作室小坐,酌着领导采自远方一棵茶树的新绿,看领导手机里尚未来得及删除的来自古道险途的数码照片,听领导一一细述当时当景,有如吸氧。

  而后,就看到印制精美的《茶马古道》中英文对照宣传册,碰到领导在北影的剪辑车间里剪拍自茶马古道的电视片。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见领导又去拍《小城之春》了,同时,还忙起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想着领导某次曾说起茶马古道沿线条件实在是太过艰苦、摄制组连生活都很困难、更不敢设想要长期跟踪拍摄了,不由在心里猜测,《茶马古道》或许已经成为他选择放弃的一个美丽的梦了吧?因此,再见领导的时候,便不敢再提茶马古道。

  很久没有联系了。

  一个冬日,踏着细雪,被朋友领去看领导的新片。新片名曰《德拉姆》,竟是部和茶马古道有关的纪录长片,已经看过一遍片子的朋友对它盛赞不已。

  “德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仙女”。

  2003年5月,非典闹得正凶的时候,领导骑一匹名叫“德拉姆”的马,率领由21人组成的摄制组,绕过“非典”的重重阻隔,去到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脚下的丙中洛乡,而后,跟随70匹马的马帮,20多个包括藏族、傈僳族、怒族的赶马人,从这里沿怒江而上,穿越高山、密林、荒原、谷地,绵延九十余公里,一路风餐露宿,徒步行进,饮江水,沐天浴,屡历惊险,历时32天,到达西藏南部边界小镇察瓦龙。

  《德拉姆》就是领导此行拍下的《茶马古道》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

  在网上搜索,有评论称领导这部尚未公映的纪录长片“如实地记录下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马帮及在此区域内原住民之生活,其壮观和绮丽的风光只有看过该片的观众才能真正体会到。”

  “影片拍得很美,镜头的视觉感很强,角度比较独特,整个影片沉稳舒缓,但又优美而壮丽,较好地呈现出那片神奇土地上原住人民的生活质感。”

  片长110分钟,高清拍摄,同期录音,只有少量的音乐、说明性字幕,没有任何解说性旁白。

  影片一开场,我原本荒凉沉郁的心情便为之一醒,随着舒缓有至的节奏,心绪慢慢变得晴朗如洗。

  记者笔下的领导说了如下这段话:“每天都在危险中度过,山上有滚石,走的路都是沿江的山崖上,距离地面50公尺到300公尺,每天都这么走。最危险的是回来那天,一天的雨,山中最忌讳雨中行路,但因为有人受伤了,必须赶回去。那天返程基本上冻僵了,我那匹马趴得起不了。可能这一趟危险不是难忘的,收获才是更难忘的。”

  能够感觉到,领导是满怀敬畏之心来拍这部电影的。他虔诚地伏下身来,倾听着大地的呼吸,浑然忘我、雕琢尽去,传达给观者的自然是一份久违了的感动,令我联想起那部饱含悲悯的意大利电影《木鞋树》,心中油然而升欢喜。

  约略记下《德拉姆》中的点点滴滴。

  一位50岁左右的妇人,主持着有15个家庭成员、说着6种民族语言的大家族,前些年,偶然碰上三两个从山外面来玩儿的客人,很自然地请客人来家里喝水留下来款待,只为只能请客人们睡草垛过夜而十分地过意不去,所以就和家人商量着特意盖起一间大房子给后来的客人们住,由此开始做起旅游生意;

  一位84岁的天主教牧师,因为信仰坐牢15年,其间他一年只能给妻子写两三次信,他坚持用这仅有的机会告诉妻子自己还活着,并始终坚信,只要他还活着,妻子就绝不会离去,说到他的妻子过世不久,老人长时间地沉默,平静而悲伤;

  一个19岁的赶马人,在烛光下很自然地细说自己与哥哥共妻、将嫂子唤作姐姐的动人过程:每次出行前,姐姐会给他织件新毛衣,每到一个城镇,他会给姐姐买些头饰发卡,每次回到家,哥哥会自动将姐姐让给他,并叮嘱他,等自己老了,就要由他照顾好姐姐;

  一位双目失明的104岁的老妈妈,讲述着自己年轻时拒绝几个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先后为自己选了两个当地男人,第一个因为懒惰被她赶出家门,自从第二个进了门后,家里再也没有缺过盐,可是后来,丈夫一次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她日夜流泪,跳河寻死,直到今天,想起他,仍然心痛得止不住地流泪;

  一个30岁出头的村长,妻子带着小儿子跑到山东去了,留下9岁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那9岁的小男孩结结巴巴地讲述着痛苦的父亲醉酒后对自己的责打、醒酒后的悔悟,而后告诉大家他爱他的爸爸;

  一位赶马人的骡子在路上被山石砸死了,赶马人难过地说:出门的时候还是4个,可是回去却变成了3个,作为男人再难过也不能流泪,但回到家要是被女人和孩子看到,他们一定会哭,所以,他一定要买到一头和死去的那匹一模一样的带回家去;

  一位82岁的的老马帮,回忆着金珠玛米入藏时他亲历的种种惊险,徐徐道来有如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一个19岁的年轻喇嘛,讲起带给他甜蜜与痛苦的恋情,以及他如何走进寺院做了喇嘛,他喜欢上一个来烧香的姑娘,却让自己从心里切断欲念,神情从羞怯、犹疑直至决绝;

  迷人的雪山脚下,一个年方19、美到眩目的藏族乡村女教师,说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最爱看黑帮片,迷恋片子里那些黑老大,闪烁迷离的眼神惹人怜惜。

  三五成群的牲畜,安然闲适地在乡镇街道中央散步;

  孩子们打着篮球,简陋的栏板、破旧的篮球,碎石土地,热火朝天的争抢;

  崇山峻岭之间,赶马人卸下骡子身上的重物,将它们一一送过江上索道;

  面对死去的骡子,赶马人象送老朋友一样为它送行;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女主人念叨着政府那修厕所的30来万不如拿来修公路;

  赶马人把沾满风尘的货口袋送到藏民家,拉着家常、打桶酥油茶;

  儿孙给百岁老妈妈送饭,老妈妈吃过、睡下,儿孙守在她的身旁;

  老老少少团团围坐在火塘边,在牧师的指挥下,齐唱圣歌,歌声在夜空中回荡;

  ……

  那些慢条斯理行走在雪山脚下的人,离天神是如此之近,身边却不时有尘土飞扬,令我对“尘世”一词有了更为形象化的理解。

  那片土地孕育出的人们,就这样生生不息地薪火相传着,平平淡淡、仪表堂堂、从容朴素、不卑不亢……

  自古以来,中国沟通域外有两条陆路干道:北界丝绸之路,南境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即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它穿越横断山脉,沿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而上到达西藏、尼泊尔、不丹、印度及西亚,联接欧洲;顺三江而下到达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势高峻路途艰险为举世之最。

  古道两千余年前初成形,终年行走运输马队,至今仍显现鲜活之生命迹象。

  不由暗忖,如果没有领导的《德拉姆》,我恐怕一辈子都很难这样直观地领略到茶马古道这份摄人魂魄的雍容,由此推想,定有不少好动的FANS观后会迫不及待地背起行囊,循着领导的足迹,杀向那里……却不知这对那方水土来说,是祸是福?

  唯愿有平安仙女德拉姆的庇佑,文明不会将这悠长古道的高贵天成彻底吞没。(03年11月)

  《德拉姆》观后感(八):平安仙女《德拉姆》

  一直管壮壮叫领导,这些年,领导就象是被牵了魂魄一样,一年里总要往云南跑个N趟。

  领导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力鼓动相熟的朋友们一定要到云南去,说那里有无尽的宝藏和营养。

  我心向往之,却始终怯于拿出实际行动来,整日习惯性地把自己窝在京城惶惶做繁忙不堪状,然后满怀艳羡地眼巴巴看着领导领了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小朋友结伴而行忽来忽往。碰上他老人家在京时分,便偶尔到领导的工作室小坐,酌着领导采自远方一棵茶树的新绿,看领导手机里尚未来得及删除的来自古道险途的数码照片,听领导一一细述当时当景,有如吸氧。

  而后,就看到印制精美的《茶马古道》中英文对照宣传册,碰到领导在北影的剪辑车间里剪拍自茶马古道的电视片。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见领导又去拍《小城之春》了,同时,还忙起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想着领导某次曾说起茶马古道沿线条件实在是太过艰苦、摄制组连生活都很困难、更不敢设想要长期跟踪拍摄了,不由在心里猜测,《茶马古道》或许已经成为他选择放弃的一个美丽的梦了吧?因此,再见领导的时候,便不敢再提茶马古道。

  很久没有联系了。

  一个冬日,踏着细雪,被朋友领去看领导的新片。新片名曰《德拉姆》,竟是部和茶马古道有关的纪录长片,已经看过一遍片子的朋友对它盛赞不已。

  “德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仙女”。

  2003年5月,非典闹得正凶的时候,领导骑一匹名叫“德拉姆”的马,率领由21人组成的摄制组,绕过“非典”的重重阻隔,去到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脚下的丙中洛乡,而后,跟随70匹马的马帮,20多个包括藏族、傈僳族、怒族的赶马人,从这里沿怒江而上,穿越高山、密林、荒原、谷地,绵延九十余公里,一路风餐露宿,徒步行进,饮江水,沐天浴,屡历惊险,历时32天,到达西藏南部边界小镇察瓦龙。

  《德拉姆》就是领导此行拍下的《茶马古道》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

  在网上搜索,有评论称领导这部尚未公映的纪录长片“如实地记录下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马帮及在此区域内原住民之生活,其壮观和绮丽的风光只有看过该片的观众才能真正体会到。”

  “影片拍得很美,镜头的视觉感很强,角度比较独特,整个影片沉稳舒缓,但又优美而壮丽,较好地呈现出那片神奇土地上原住人民的生活质感。”

  片长110分钟,高清拍摄,同期录音,只有少量的音乐、说明性字幕,没有任何解说性旁白。

  影片一开场,我原本荒凉沉郁的心情便为之一醒,随着舒缓有至的节奏,心绪慢慢变得晴朗如洗。

  记者笔下的领导说了如下这段话:“每天都在危险中度过,山上有滚石,走的路都是沿江的山崖上,距离地面50公尺到300公尺,每天都这么走。最危险的是回来那天,一天的雨,山中最忌讳雨中行路,但因为有人受伤了,必须赶回去。那天返程基本上冻僵了,我那匹马趴得起不了。可能这一趟危险不是难忘的,收获才是更难忘的。”

  能够感觉到,领导是满怀敬畏之心来拍这部电影的。他虔诚地伏下身来,倾听着大地的呼吸,浑然忘我、雕琢尽去,传达给观者的自然是一份久违了的感动,令我联想起那部饱含悲悯的意大利电影《木鞋树》,心中油然而升欢喜。

  约略记下《德拉姆》中的点点滴滴。

  一位50岁左右的妇人,主持着有15个家庭成员、说着6种民族语言的大家族,前些年,偶然碰上三两个从山外面来玩儿的客人,很自然地请客人来家里喝水留下来款待,只为只能请客人们睡草垛过夜而十分地过意不去,所以就和家人商量着特意盖起一间大房子给后来的客人们住,由此开始做起旅游生意;

  一位84岁的天主教牧师,因为信仰坐牢15年,其间他一年只能给妻子写两三次信,他坚持用这仅有的机会告诉妻子自己还活着,并始终坚信,只要他还活着,妻子就绝不会离去,说到他的妻子过世不久,老人长时间地沉默,平静而悲伤;

  一个19岁的赶马人,在烛光下很自然地细说自己与哥哥共妻、将嫂子唤作姐姐的动人过程:每次出行前,姐姐会给他织件新毛衣,每到一个城镇,他会给姐姐买些头饰发卡,每次回到家,哥哥会自动将姐姐让给他,并叮嘱他,等自己老了,就要由他照顾好姐姐;

  一位双目失明的104岁的老妈妈,讲述着自己年轻时拒绝几个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先后为自己选了两个当地男人,第一个因为懒惰被她赶出家门,自从第二个进了门后,家里再也没有缺过盐,可是后来,丈夫一次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她日夜流泪,跳河寻死,直到今天,想起他,仍然心痛得止不住地流泪;

  一个30岁出头的村长,妻子带着小儿子跑到山东去了,留下9岁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那9岁的小男孩结结巴巴地讲述着痛苦的父亲醉酒后对自己的责打、醒酒后的悔悟,而后告诉大家他爱他的爸爸;

  一位赶马人的骡子在路上被山石砸死了,赶马人难过地说:出门的时候还是4个,可是回去却变成了3个,作为男人再难过也不能流泪,但回到家要是被女人和孩子看到,他们一定会哭,所以,他一定要买到一头和死去的那匹一模一样的带回家去;

  一位82岁的的老马帮,回忆着金珠玛米入藏时他亲历的种种惊险,徐徐道来有如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一个19岁的年轻喇嘛,讲起带给他甜蜜与痛苦的恋情,以及他如何走进寺院做了喇嘛,他喜欢上一个来烧香的姑娘,却让自己从心里切断欲念,神情从羞怯、犹疑直至决绝;

  迷人的雪山脚下,一个年方19、美到眩目的藏族乡村女教师,说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最爱看黑帮片,迷恋片子里那些黑老大,闪烁迷离的眼神惹人怜惜。

  三五成群的牲畜,安然闲适地在乡镇街道中央散步;

  孩子们打着篮球,简陋的栏板、破旧的篮球,碎石土地,热火朝天的争抢;

  崇山峻岭之间,赶马人卸下骡子身上的重物,将它们一一送过江上索道;

  面对死去的骡子,赶马人象送老朋友一样为它送行;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女主人念叨着政府那修厕所的30来万不如拿来修公路;

  赶马人把沾满风尘的货口袋送到藏民家,拉着家常、打桶酥油茶;

  儿孙给百岁老妈妈送饭,老妈妈吃过、睡下,儿孙守在她的身旁;

  老老少少团团围坐在火塘边,在牧师的指挥下,齐唱圣歌,歌声在夜空中回荡;

  ……

  那些慢条斯理行走在雪山脚下的人,离天神是如此之近,身边却不时有尘土飞扬,令我对“尘世”一词有了更为形象化的理解。

  那片土地孕育出的人们,就这样生生不息地薪火相传着,平平淡淡、仪表堂堂、从容朴素、不卑不亢……

  自古以来,中国沟通域外有两条陆路干道:北界丝绸之路,南境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即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它穿越横断山脉,沿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而上到达西藏、尼泊尔、不丹、印度及西亚,联接欧洲;顺三江而下到达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势高峻路途艰险为举世之最。

  古道两千余年前初成形,终年行走运输马队,至今仍显现鲜活之生命迹象。

  不由暗忖,如果没有领导的《德拉姆》,我恐怕一辈子都很难这样直观地领略到茶马古道这份摄人魂魄的雍容,由此推想,定有不少好动的FANS观后会迫不及待地背起行囊,循着领导的足迹,杀向那里……却不知这对那方水土来说,是祸是福?

  唯愿有平安仙女德拉姆的庇佑,文明不会将这悠长古道的高贵天成彻底吞没。(03年11月)

  《德拉姆》观后感(九):中国第一部高清数字电影

  《茶马古道德拉姆》是田壮壮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片,也是中国第一部高清数字电影。  

  田壮壮对于这部电影如此解释: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横断山脉联接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纵贯云南、四川和西藏,平均海拔为2500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气候,多样的物种,茂密的植被、丰沛的水资源。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很多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这个神奇的地区被称之为“香格里拉”。自古以来,在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一批批以赶马运输为生的马帮人,往来运送茶、盐、粮食。马帮人穿越密林、河谷和悬崖峭壁,异常艰辛和艰险,逐渐形成一条跨越千年历史的古道,至今仍发挥着作用,”茶马古道”也因此而得名。茶马古道,就是本片拍摄的主线。田壮壮不仅关注奔波于这条生命线上的赶马人,还关注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原著民。

  从这部纪录片的风格,可以看出田壮壮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已经远远超过大陆绝大多数导演之上。他尽可能地剥去华丽的外表及虚伪的包装,把纪录这片土地的原著民生活作为表现自己对人性思考的主要方式,而不是作为娱乐观众,博取导演名声的工具和手段,更不是投机取巧。这种视角及心理状态,正是一位电影大师应当具备的。

  这么多年,关注外围的导演和电影偏多一些。渐渐地,越来越想看中国大陆的好电影,这应当是寻求文化根源的强烈动机。 自打看了一些旧影和国内禁片,对中国大陆电影有了重新打量和审视。中国从来不缺乏智者,不缺乏思想者。自从看了田壮壮的《蓝风筝》,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位长得很男人的电影导演。

  在《德拉姆》中,看到那条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让人更加明白,很多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是先辈被逼到绝境时才发现和琢磨出来的。中草药、武术等国技,都是如此。

  在《德拉姆》中,听到的那些歌声,分明能够听得出是对土地和生命的赞美和热爱,而从城市的歌曲中,大多听到的是荷尔蒙的味道,听到的是一种宣泻和寂寞。

  在《德拉姆》中,导演采用固定机位,把人物与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倾听那些自述者真实的陈述,偶尔插入的几句简单的问话,也清除了提问者的声音,没有加入任何感情色彩。一个由15口人、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位曾因信教劳改15年,别人都以为死去了的84岁基督牧师;一位有着宽阔的胸怀,与兄长共有一个媳妇的藏族赶马人;曾多次拒绝数个国民党军官求婚、并因为失去深爱的第二个丈夫而哭瞎了双眼的104岁老妇人;当了村长,有了两个儿子,却跑了老婆的年轻汉子;痛失骡子,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婆孩子的的赶马人;学习藏文、有过两次恋爱经历的怒族年轻喇嘛;有着自己的恋爱想法,保守自己秘密的藏族年轻代课女教师;在国共争夺战中和解放西藏战争中仍然行走于茶马古道的82岁藏人……

  这些人的经历与过去的时光,通过他们的口中一一道来,不经意间流露出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

  非常喜欢的一部纪录片。

  《德拉姆》观后感(十):神在云端

  德拉姆就是“平安女神”,在藏语里。这部田壮壮导演的记录片,画面却只有怒江两岸的滇藏风光和在那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人,确切地说是11个人,他们对着镜头述说着自己的故事,用不同的语言和表情,描述这片土地的历史和变迁。神只藏在背景里,或许是一围劈啪生响的火炉,或许是几缕天井泻下的阳光,或许是漫天生根的云。

  画面是静态的,配乐却跳荡,这是一部记录声音的电影,田园史诗:那个104岁的妇人,双目失明,依然高傲地回忆当年:“我知道我不能嫁给国民党军官,军官坐轿子,我和他们不是一种人”;那个年轻的喇嘛,描述女朋友用简单的句子:“她,很好的”;那个在回忆妻子的牧师:“她去世的时候正在种芋头,现在芋头已经收过两次,两年零三个月了……”

  穿过声音,可以眺望健康、纯洁和永恒。或许,这就是天堂?

  可是,既然不是故事片不是文艺片不是科幻片,那么,在屏幕面前的我们就要追求真实。可是,这就是真实么?我在想,如果选的是另外的11个人,那画面是否依然清新?那声音是否仍旧动人?比如,选那个在拍摄花絮里,被摄制组深夜救起的被丈夫谋杀的妻子?

  到底,我们看到的是平凡还是典型?

  我相信宗教的力量,我相信那些虔诚信奉喇嘛教、基督教、天主教而又和谐相处的人们,他们必定拥有浩渺的蓝天和坚实的土地,有清风慰抚,千年万年。

  而真实只这样存在于远方,它无法用任何工具捕捉和记录,除了幻想和相信。

  我们永远无法触及全部的真实,无论我们如何努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