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智美更登》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寻找智美更登》的影评10篇

2018-03-10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智美更登》的影评10篇

  《寻找智美更登》是一部由万玛才旦执导,曼拉杰甫 / 宗智 / 李毛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一):承诺背叛

  《寻找智美更登》讲的是承诺与背叛。

  智美更登是藏戏中为了信守承诺而甘愿送子、送妻、剜目的圣人。与他感人的信守承诺的品质相比,现实生活中悲哀人们常遇到背叛诺言的“爱人”。

  万玛才旦正是通过这么一部精彩强烈纪实风格的电影清楚的竖起了自己道德标杆。海誓山盟和随后的移情别恋,加起来构成了人间无奈的悲哀、爱情旅程中最大的笑话

  还有那个在歌厅唱歌、瞧不起智美更登的歌手,口口声声说自己瞧不起他的理由是智美更登没有权力左右他的妻子孩子,可说完这个转过脸马上就对蒙面的女歌手动手动脚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长镜头的运用和车中人画外音般的对话,除了能达到节省拍摄费用、便于剪辑这些目的外,也让观者获得了一些类似话剧广播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欣赏体验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二):我们都在寻找(三)

  武汉最近雨水特别多,气温陡降,这样的天气常会让我觉得憋闷,于是上网想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儿聊以解闷。

  就这样知道了齐放青年电影巡展武汉站的消息。正好放映的影院在公司附近,不用路途奔波,甚合心意。查阅了时间迅速买好《鄂尔多斯骑士》《寻找智美更登》《河》这三部片子的票,这雨水甚多的一周终于有了着落。

  《寻找智美更登》的故事讲的是为了拍摄藏戏《智美更登》,沿途选角的故事。在这次旅途中,有一条明线——老板爱情故事,两条隐线——要去见前男友的女演员导演频频响起的电话铃声。期间穿插着各种毛遂自荐或被导演相中的各种演员:活得像智美更登一般的老人家,模仿卓别林的默剧演员,排藏戏的小喇嘛们,不相信爱情酒吧歌手,不会唱歌的舞蹈演员们,地方剧团的演员,年长的智美更登扮演者……

  这一路的寻找之后,果然是最初的女演员,和最后找到的男演员(互为前任关系),唱的配得上悠扬动人这4个字。导演在这一路的寻找后似乎也再说不出到底什么样的演员适合演智美更登。

  演员寻找之旅结束了,老板的爱情故事也讲完了,这故事是老板自己对于放手领悟,也是对那个女演员所处煎熬的启发,相信,导演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也找到了些许解答。

  故事仍旧并不算引人入胜,但却是让我们看到不同生活的一个窗口,非常有意思的是,万玛才旦与松太加二位导演为各自片子的支持。这部片子一直是从一个摄影师视角呈现的,而这个画面之外的摄影师就是松太加,而在松太加的《河》这部片子里,万玛才旦也承担了一部分工作(片末演职表里有,具体是什么不记得了)。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三):是一个真实的碰撞

  1、长镜头,阿巴斯附体;2、声音处理巧妙:既能回避“表演”,又能把空出来的镜头对准沿路的风景,一边听故事,一边赏风景;3、一路寻找智美更登,到最后也没找到;一路想看姑娘芳容,到最后也没看到。很有想法。4、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新旧观念碰撞的青藏,没有美化,没有丑化,没有神化。 从摄影到装置艺术到信仰主题,里外全是阿巴斯。但《出租车》致敬得还少吗?它都能拿金熊,那万玛才旦简直得拿钻石熊。要快速了解阿巴斯,看他任何一部片都不如本片概括全面,而且大青海的天高地远也明显要强于伊朗乡村的穷山剩水。 藏族导演拍摄的藏语电影。一路在寻找,一路在拜访,一路在讲故事。最终找没找到已经不重要。就像那个一直蒙着面的女孩,最终也没看到她的真面容。对于导演,收获了一个爱情故事和思考。对于观众,见证了一段寻找征程,以及智美更登的藏戏故事。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四):评《寻找智美更登》- 唐璐璐

  低调华丽 平静深邃

  来源:时光

  继《静静的嘛呢石》之后,万玛才旦导演第二部纯藏语对白的剧情长片《寻找智美更登》问世了。很多人或许对“智美更登”这个名字陌生。“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智美更登》中的主要人物。这部藏戏取自佛经故事,塑造了智美更登王子乐善好施形象,宣扬了慈悲宽容精神,智美更登也由此成为藏族精神世界的某种象征

  本片延续了导演朴实冷静自然的风格,不追求电影表现技巧的多元,而是用最简洁的镜头语言记录下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出藏区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前关于西藏的影像多少都有点神秘色彩,万玛导演用最真诚的心揭去了这层面纱,解除历史的误读与遮蔽,还原了藏区生活的质感。影片开始的画面近乎凝固,只有逐渐传来行驶的汽车声和渐强的藏族音乐标识影片的进行。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高原民族的生活画卷由此展开。炊烟袅袅村落在巍峨的群山间铺开;河水潺潺,流淌着岁月安稳。门前的小孩热情地朝陌生的汽车挥手,老人虔诚地转经不停。出于真实表达的目的,彻底摆脱汉族人视角和对藏族猎奇的心态,全片采用实景拍摄和纯藏语对白。如同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般的写实风格,带我们走进了原汁原味的藏族生活世界

  认真观片后,就知道我的标题并非悖论。影片的情节和表达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邃。在平淡无奇的镜头下,呈现了一个“戏中戏”的结构;在波澜不惊的记录下,多条线索已悄然展开,充满着叙事张力;在对最日常的生活表现中,悄然完成了对宏大主题的思考。

  关于爱情刻骨铭心的华丽转身

  影片最易为观众感知的就是关于爱情的叙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汽车一路行驶,导演们在寻找智美更登演员的途中,从另一面读解了这个古老的故事。王子智美更登和妃子曼达桑姆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他们的爱情在王子施舍妻儿与眼睛过程中展示了宽容与大爱的美。

  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的老板,其初恋故事贯穿寻找的过程。取自生活原型的故事,非职业演员的表现,不事雕琢,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影片导演给予讲述人和故事本身最大的尊重,用朴素的镜头语言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看上去云淡风清的讲述,却可以想象当初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用老板自己的话说:这个女孩儿,“带走了我一生全部的爱,到现在也忘不了她。”老板以前是个僧人,还俗以后遇到喜欢的女孩儿,两人海誓山盟。无奈现实弄人,等他赚到足够的钱去提亲时,女孩已嫁为人妇。讲述中既有两人相识、相恋的甜蜜,也有相爱却不能厮守的心碎感染着听故事的每个人同时也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返观自身的感情态度。当一行人到达故事女主人公现在的家门时,老板、导演、摄影师和蒙面女孩都伫立不动,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是抬头静望她的家门,有仪式般的庄严。每个人都在这个仪式中,完成了对爱情认知的一个转变或是升华,这是一次特殊的“成人礼”。老板一个华丽的转身,宣告仪式的结束,把大家从无限的回忆中拉回现实,谁都清楚,他早已心碎满地。这个转身的震撼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蒙面女孩对于爱情态度的转变也正是受老板初恋故事的影响。即使结局有时并不完美,老板和他的初恋情人最终并未走到一起,但相信谁都不会后悔有这样一段铭心刻骨经历。正如老板自己所说,爱情有时候就是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在歌舞厅里,他会为了维护蒙面女孩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与不相信真爱的醉酒歌手发生激烈冲突。接近尾声时,老板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言语间满溢对妻儿的关心、爱护,流淌着温暖,他收获了新的幸福。这是美好的希望,爱情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选择宽容与放手,未尝不是真爱。

  蒙面女孩儿卓贝是电影表达爱情主题的另一重要线索。最终我们也未能一睹她的芳容,只从剧团负责人的口中隐约知道她是村里最漂亮女孩子,也是附近一带演曼达桑姆最好的一个,能把曼达桑姆演活了。她言语不多,但蒙面带给我们的神秘感,执着寻找前男友结果如何,都成为影片的悬念,使得影片吸引力大增。在老板讲述初恋故事的过程中,卓贝只是安静地倚着车窗,眼睛望向窗外的风景,然而从她变换的眼神中可以读到她的心思,她已沉浸于老板讲述的故事中,清楚地记得发生的每个细节。这一路,车窗外的风光无限,但导演拿捏有度,不会因为过多的风光渲染而削弱对现实思考的深度。卓贝的心理在悄悄变化。自她出现就在不断猜想女孩见到前男友的场面种种,最后蒙面女孩儿终于见到昔日的情人,但两人在学校操场嘈杂环境中交谈不久即离去。追寻了一路,卓贝却最终选择坐上回村的汽车,放手离去,留给男孩一脸的迷茫和那条蒙面的头巾。她再也不需要这头巾了,一如老板的转身,她领悟了爱情的真谛。她做了一次真正的曼达桑姆,用最大的宽容去成全爱人,放开手,阳光灿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片中的导演也不例外。电影里,导演的手机多次响起,虽然每次铃声都是:“阿爸,阿妈来电话了。”但几次通话,却显示出导演情感变化轨迹。第一次铃声响起是在到达的第一个村子,虽然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智美更登的演员,但这时老板等人与村里演员的对话成为背景,镜头对准导演通话时来回的踱步,显出他些许的焦躁。并不能听清谈话的内容,但这无疑又构成爱情叙事的另一线索,导演家里出现了什么情况?第二次铃声响起,因为通讯信号不好,通话未成功。从车上人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导演一路上电话不断,可能有一些家庭内部的事情需要处理。在纳隆村的小学校外,导演的手机铃声第三次响起,老板的故事有了结局,导演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只是在心情上,仍可以看出宽容的美丽,不似之前的徘徊,他安静地站在大树下,仍然听不清内容,但接电话时第一句温情回应,显示了其中的变化,没有之前的焦躁,多了份沉静。手机铃声作为一个象征,将家庭内部成员组成不断强调,阿爸、阿妈因为爱情而结合婚姻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小插曲,相互理解,用慈悲、宽容的心包容对方才能维系稳定的婚姻家庭。智美更登这个古老传说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灵。虽然到最后剧组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演员,但导演本人却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影片导演的叙事技巧值得称赞,不露声色地将戏剧冲突内化在安静的画面中,设置的悬念钓足了观众的胃口。也许直到影片结束,仍有人认为影片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什么内容都未表现。但用心体会每个细节,就会发现,在低调的镜头下,几条线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观众会被贯穿的线索深深吸引,跟着内部紧张的叙事一起行进,像隐形的人物一样加入他们的群体关注他们的找寻。

  关于电影:返璞归真的执着追寻

  一位导演,一位摄影师,一个带路的老板和一个司机,就构成了这次寻找的主体。这无疑也是一部讲述电影的电影。寻找演员的艰辛,导演对主题的把握,拍摄前材料的累积等等,电影拍摄过程之种种,影片导演都真实地予以再现。对于导演之前的作品《静静的嘛呢石》,阿巴斯曾在接受采访时大大赞赏影片中对非职业演员表演的把握、场景的设置及音乐的选择。《寻找智美更登》为了保持藏区生活的本真,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表现了创作态度上的真诚。虽然有的演员演出稍显生硬,但不影响因亲近而有的喜欢。

  选择非职业演员对于影片的朴素表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角色选取和拍摄的难度显然远远大于运用职业演员。在后来与万玛导演的谈话中了解到,正如电影中表现的对智美更登角色的找寻一样,影片中每个角色他们也都是千挑万选,走遍了各个村庄。例如,影片中的蒙面女孩,虽然她始终未露芳容,但眼神传递的信息很重要,所以她的出现也是千里挑一。由于非职业演员并未受过专业训练,要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搬上银幕反而会有点紧张,尤其是对于片中出现的一些老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台词,拍摄不得不一遍遍重复原本计划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拍摄任务,持续了54天之久。万玛导演不乏幽默地表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每天的开支有多大。”影片最后能呈现出如此完整统一的风格,人物塑造逼真而不事雕琢,我们可以想象电影人付出了多少艰辛。

  影片中的场景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村落、城镇、寺院、学校、一望无际草原,以点带面,白描般的呈现了整个藏区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并非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相反,人情的温暖,慈悲宽容的处世智慧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流淌,唤起人性的美好。

  本片的镜头语言或许会被很多人诟病,没有太多修饰性的电影话语,大量采用中远景,长镜头,很少特写;节奏舒缓,没有太多切碎的画面,完整得像是一幅移动的风物图;全片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将一些冲突与融合内化在画面的深层表达中。其实,这种返璞归真的表现手法是和电影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的,导演用一颗赤子之心要呈现藏区生活的质感,不是技巧的稚嫩,而是刻意为之,引导人们静心去读解一个质朴的民族,理解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对于被现代文明干扰最少的这片净土来说,任何复杂、变幻多姿的电影表达技巧都是多余的。电影的叙述如同罗兰·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一样,真实得让每个观众能进出藏区生活的世界,仿佛都置身其中的一个角落,静静地参与了剧中的每个情节。

  这种返璞归真也是通过一种形式引导人们的思考。有时候机位并无改变,但画面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以导演和卓贝商量演出的片段为例:摄影机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站在角落里,记录下最真实的状态。镜头没有移动,但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问题。离镜头最近的导演,在质疑卓贝不揭面纱是不是因为相貌丑陋的缘故;第二个层次是静静伫立在门后的卓贝,她在想什么?由演唱智美更登的片段而更加思念她的前男友?第三个层次是围墙后的老板等人,在继续着他们的讨论。负责人作为导演和卓贝的沟通者,在两人间传递信息,他走进去询问卓贝是否有意愿出演电影中的曼达桑姆,导演站在门前不停地打火,抽烟,动作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焦急的心理。所以,简单近乎于静态的镜头下,内在的层次却十分鲜明,充满着叙事的张力,表达着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关于文化:退而结网的深度思考

  如果说爱情的线索是一根明线,引导人们读解影片;《寻找智美更登》更为成功的是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作为暗线贯穿始终,牵引我们的思维,体现着导演对当今社会转型的深度思考,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对于《静静的嘛呢石》来说,万玛导演将他的表现技巧推向一个极致,去表现更宏大的主题,即对人类情感的把握和对历史境况的认知。也因为这极致,可以想见人们对这部电影的争议。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也会有很多朋友喜爱、欣赏这部电影至极如我。

  这不是一部晦涩的电影,每个置身影片中的人都可以在真实感受藏族生活状况的同时,体验着现代文明逐渐渗入这片土地,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如流淌在村落间的河流,自然绵延。整部影片没有刻意安排现代与传统两种文明强烈的冲突;然而寻找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铺叙,却最深刻的表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无处不在的细节观照让这一主题棱角分明地凸显出来。

  导演们到达第一个村落时与村长的对话就刻画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老说自己很忙,没时间回家。现代化条件下,很多人走出了之前的乡土社会,进入“外面”的世界,这是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必经阶段。生活忽然忙碌起来,原本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有些被打扰,人们之间的关心也少了很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自影片开始就表现出来。许久未有人烟的破废房间内,杂物堆积,藏戏的服装、道具无章地堆在角落,服装已经破损,布满灰尘。藏戏衰败的现状无情地被呈现出来。村子里以前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现在去城里当了国家干部;扮演曼达桑姆的演员已为人母,抱着孩子与导演见面,而且由于耽误了打工赚钱的时间,她的丈夫需要支付误工费才让她过来。这个场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付出必须有回报,以至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其实这个观念恰恰与是与智美更登故事表现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和慈悲宽容的处事原则相背离的。但传统并不是在现代观念冲击下不堪一击的,女子退回老板多给的钱,让我们看到了朴实善良的人性。

  影片中,现代化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无所不在。导演都在用生活中最消除戏剧性的事件来展示这个宏大的主题,没有任何编造的痕迹。藏剧团的新演员以前未演过藏戏,对藏文的把握也生疏模糊,只能规矩地跳着藏族的舞蹈。有年轻人怀着当演员的梦想,不会演藏戏,却可以极尽能事地模仿卓别林。最能代表宗教传统的寺庙中,小喇嘛们有趣地念着“A、B、C……”

  作为传统的延续,智美更登在现代生活中仍有活的表现。村里的老人嘎洛大叔,年轻时曾将妻子施舍给别人。老板问他如果有人需要他像智美更登一样施舍双眼,是否也愿意?老人不假思索地认为一定会施舍。因为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理所当然,施舍从来都是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只要别人有需要,可以施舍自己的一切。然而,这种古老的施舍观念、慈悲精神与现代环境中的人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在歌舞厅中,这种冲突较为激烈。以前演过智美更登的醉酒歌手早已忘了藏戏的唱词,而且根本不喜欢智美更登这个人物。导演认为其中表现的无与伦比的慈悲、关怀、宽容和爱,被歌手认为是千篇一律的回答。他认为智美更登把自己的眼珠子施舍给别人,那是他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但是他凭什么把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施舍给别人?他哪来这样的权力?影片中一贯沉稳安静表现的冲突,借助歌手酒精的力量掀起了小小的高潮。的确,有些在宗教世界毋庸置疑的问题在现代法制社会却无法行通。随后,歌手又对蒙面的卓贝执着追寻的爱情表示不理解,并因此和同样执着的老板发生激烈的争论。并不太小的歌舞厅里,闪烁的灯光,喧闹的音乐,这个现代社会中人们宣泄情绪的娱乐场所,坐着一群寻找智美更登的人,这个场景的设置体现了万玛导演的匠心独运。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我们,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必会见证两种文化的碰撞。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民族文化的精髓也需要传承,因此不得不考虑传统在现代化中的转化、融合。

  争论过后,继续出发,车窗外依旧是天高地阔的景象,澄净而明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羊群星星般点缀,一对恋人甜蜜地坐在草地上,触手可及的画面传递着生活的质感和淡淡的诗意。到达藏戏之村的纳隆村,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不错的演唱带给了我们希望。虽然扮演智美更登的小伙子说:“穿着戏服对着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孩唱总觉得有点搞笑。”但这也是传统与现代融合,互相适应的表现。所以这部电影不似《河殇》般带给人传统文化即将没落的感伤,相反,给人以希望。影片结束时,片中的导演也未找到出演智美更登的合适演员,但这一路走来,带给他很多思考,他认为失去了对智美更登这个角色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寻找智美更登仍在继续,这是一个“未完成”的主题,像影片中一直行进的汽车,它会一直在路上,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部电影的寻找是社会转型期的思考,智美更登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仅仅倡导旧传统的“复兴”是不适宜的,因为近百余年来各种现代文明的价值与观念一直不断渗入传统的中国,中国文化早已不能保持它原始的面貌。现在的问题只是我们怎样能通过自觉的努力以导使文化变迁朝着最合理的方面发展而已,使传统文化调整自己以适应现代的生活。片中的导演寻找智美更登,原初的目的也是想要复兴一种传统文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还原传统本身,所以他很难用传统藏戏的方式对智美更登内涵进行表达,他必须探索新的形式,让传统的因子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使二者更为融洽。

  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传统观念的精髓是会传承不息的,即使生活变迁,它也会有新的形式去适应,会不断被更新、被延续。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在现代科技强烈的冲击下,每一文化都会经过一个“传统”与“现代”互相激荡的历史阶段。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激荡的过程与结局也彼此殊异。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实体,尤其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内在超越性的,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老板、蒙面女孩、导演等人在寻找智美更登过程中获得的对于爱情的领悟,正是在内心上的一种超越。中国文化传统中这种内倾的偏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确曾显露了不少不合时宜的弊端,但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不断也是受这种内在的韧力之赐。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灵,平等地去认识现代与传统两种文化,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智美更登的故事流传已久,藏戏曾经是它传播的重要途径,古朴的表演能感动藏族的每个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表达的影响力在减弱,但只要人们能领悟这个故事传达的核心精神,总会有新的形式将它传承。老板、蒙面女孩、片中导演的选择是一种提示。

  万玛导演一如董仲舒所说的“退而结网”,在静谧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个宏大主题的叙述,记录了在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思考,充满着人文关怀。在一个大片横溢,票房王道的时代,万玛导演能甘于寂寞,从热闹场中“退”下来,用简洁、朴素的电影语言描述一个真实的世界,在细腻的日常生活中表达着最深厚的人类情感,是值得人敬佩的。这种“退”并不是消极逃避,相反,从整个文化史的观点看,乃是最积极的进取。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五):寻找失落的西藏

  寻找失落的西藏

  柏邦妮

  万玛才旦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在很多人眼里,会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电影开始二十分钟后,才出现了第一个移动镜头。作为影片唯一的女性角色,女主角从头到尾没有摘下蒙面的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贯穿整部电影的两段爱情,从来没有被正面展示过,一段存在于当事者的嘴里,另外一段存在于当事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剧情层面上,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恰恰用最冷静客观的方式来呈现。导演万玛才旦留空出更多的部分,呈现出更多的毛边,是为了让观众不要仅仅关注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是看到一整个旅行,看到真正的西藏。

  西藏,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相信,这是所有人看电影前的期待。我们看到太多传说中的西藏,我们也看到太多符号中的西藏。我最厌恶一些外国人拍摄的西藏题材电影,万国部队的摄制团队,预先设置的电影故事,堆砌其中的西藏符号和著名风景:必出现布达拉宫,必出现喇嘛,必出现转经筒和高原红。在这些电影中,拍摄者将西藏神化成与现代文明截然相反,毫无关联,甚至对立的一个存在,以寄托自己出世的理想。我以为,这种一厢情愿的“西藏题材电影”,并不是“西藏电影”。

  那么,仅仅因为万玛才旦是西藏人,他的全部摄制团队都是西藏人,用西藏演员,讲藏语,他的电影,就是“西藏电影”吗?不,我想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企图拍摄的是,西藏的灵魂。

  《寻找智美更登》,智美更登是谁?他是藏戏也是西藏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王子,他舍弃了荣华富贵,踏上虔诚的修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他将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眼睛都施舍给了比自己更匮乏的人。在这种几近不合人情的奉献中,他达到了修行的绝境。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摄制组,要拍这段故事,在村里寻找扮演智美更登的男女演员。女孩很合适,但是她的要求就是,要去城里寻找她变心的前男友,让那个男孩扮演智美更登。这部电影和《静静的嘛呢石》不同,不再拘束在一个极小的地方讲一个极小的故事,就像一幅藏区人民生活的画卷,各个阶层,各种人物,各个侧面,自然而然的呈现。在旅程中,同行的小老板讲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两段爱情逆向而行,但是都抵达人心的深处。在影片的最后,女孩见到了自己的爱人,将蒙面的红头巾送给他,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在电影中,导演设置了三组人物,一组是“旧日西藏”的代表,这些人淳朴,真诚,带着朴素的人情美,信奉旧日的宗教,信仰内心的情感。这些人身上,带着智美更登的光辉。他们是扮演智美更登妻子的农村女孩,村里介绍女孩的藏戏组织者,村里施舍自己妻子的老汉,途中喇嘛庙里的小喇嘛们。

  另外一组是“今日西藏”的代表,比如在酒吧里唱流行歌曲蔑视爱情的歌手,比如抛弃了农村女孩的老师,在饭馆里表演卓别林的演员,只会唱改良但是拙劣藏戏的著名演员,还有那些不会唱藏戏的藏戏团的孩子们等等。他们在急剧变化的现实中,越来越像一个“城市”人,而不像一个“西藏”人。传统和信仰,已经在他们身上失去了魔力。

  在他们之间,还有一组人物,我觉得投射了导演自己的影子,那就是处在“新与旧西藏”之间的人物,那就是电影中的导演一行人,电影中真正的男主角——那个讲述自己爱情故事的小老板,他们面对同样的困惑:旧日的纯粹的西藏已经没有了,就如同那样感人的爱情再也不会发生。退回到旧日的西藏是如此不可能,而进入今日的西藏又是这样的难堪和痛苦。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建立了一座神殿,挽留住昔日的余光,照亮自己内心的一块信仰。灵魂没有走远,还在人心深处。外部的一切都在变化,但是他们自己,就是真正的西藏。

  所以,电影的结尾,正是这样一种妥协和升华:代表旧日西藏的女孩向“新”走了一小步,而代表今日西藏的男孩向“旧”走了一小步。他们都更靠近“新旧之间”的那一群人,他们得到了更新,同时也得到了唤醒。

  我深爱万玛才旦电影中的这一个西藏。他并不批判,而是宽容的呈现。沉痛的思考,都在尘土的下面,表层的是鲜活的生命和爱情。电影亮堂堂的,蕴藉浑厚,虽然拍摄的是冬日的西藏,又是这样苦涩的故事,却洋溢着温暖祥和的光彩。色彩纷呈,宁静又鲜润。那种质感,那种能量,那些细节,绝不是好奇的游客走马观花所能得,而是一种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才会升华出的情感。这是灵魂依附,性命相托的电影,一个导演,他的全部血肉和爱恨,全部信仰和绝望,都在这里。

  而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电影。

  这篇小文,我想用一首藏族德钦弦子歌词来结束,这首歌是这样的:

  我喜欢白色上面再加一点白,

  就像是白色的岩峰上歇落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喜欢绿色上面再加一点绿,

  就像绿色的核桃树上歇落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喜欢红色上面再加一点红,

  就像是红色的檀香木上歇落一只红色的凤凰。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六):寻找

  今天在洗印厂看了《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因为后者是数字高清,不是胶片没有合适的设备放映,赶制的放映光盘盒设备的客观问题让影片的放映有些问题,尽管导演万马说他看到放映成这样哭得心都有了,我能理解他的心情,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东西竟然因为外界的客观原因导致影片的放映效果并不是最初的理想,可是我还是觉得耐心看完,模糊不清的视觉效果并不能让这部影片失色,影片中两条爱情的主线加上旁支插叙的细节,让人觉得温暖和真实。老板的爱情和蒙着头巾的女孩的爱情,各有各的宿命,各有各的执着,而结果一样都是放手。蒙着头巾的女孩总是一路安静,但是她记得别人讲述的故事的每个细节,唱起《智美更登》的选段时声音很小却直抵人心,温柔的让人们心心念念。那个真实中的智美更登的老人,尽管大家都觉得可笑或者荒诞,但是无论如何那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信仰我们不予置评。司机和牧羊女的搭讪也让人觉得细碎的美好,寻找的过程中,一切都在路上,目标却越来越模糊……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七):我理解的智美更登

  登高而望群山,心中必有所期盼。

  所有的公路电影,讲述的其实也都是心路历程。路上的人与事都是人生经历,你则会从中不断挑挑拣拣,选择你认为对的,一个能让你心安的答案。就同三藏取经,天路历程在与各种磨难与心魔较量过后取得真理。在人类寻找的路上少不得需要宗教,因为人们总是期望能有个指引的声音出现,也需要一个思辨的过程。各种传说,神话其实讲的都是人类的经历与期望,如果一个太重的包裹自己负担不起,那只好交给神来承担了。因此在做完祈祷,膜拜之后将事情抛在脑后,自己又轻松的活起来。

  这里的故事,是智美更登的传说。一个心中有大爱的怜悯者,一个为修行施舍自身和妻儿的人。但就这个故事和人来讲,我不得不说自己是个小人,总喜欢用最坏的心思来考量别人。因为当我看到这个故事忽然让我想起了一个人物——小李飞刀李寻欢。一个将妻儿施舍给别人,一个将自己喜欢的女人让给自己的兄弟。都是佛一般的大度和宽容啊,但是这其中的悲哀和痛苦该交给谁去承受呢?这里不是分不清楚鱼和熊掌哪个算大头,因为他们心中早就将儿女情长当成了获得大义的手段了。电影中反复重复的情节就是智美更登施舍自己三个儿子,还有现出自己的双眼。不过,我觉得既然这双眼真的看不清楚,寻不到真经确实也该舍弃了。也许是我自己没有领会什么是成全的意思吧。这可能是他们心中的成全。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编造一些这样的传说和神话,然后流传这么久远。当我看了《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我才稍微懂得了一些。人民是祈求惯了,当然会编造这样一个有怜悯心的,高高在上的王子。这样给那些上位者一个信息,您要是也这样施舍和怜悯您当然是得道了,受我们追捧了。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同样的王子,同样的用自己所有来施舍给了人们,唯一不同的是这位王子给的可真的都是自己的东西,还没糊涂到将妻儿算成是财产让给别人。同样的弱势文化,同样的祈求,古今中外这个道理居然都是一样的。能够不劳而获怎么也比辛苦而不得强啊。如果您也能将老婆让给我,将财富给我,当然儿子就算了,我也会将你变成我的神,给予口头表扬的。人民愿意这样做,因为获利的是人民嘛,给你立个碑算个啥呢。

  电影中一直在追寻智美更登这个符号,一个代表着可以舍弃爱情,亲情的符号。因此,故事中的两段爱情也同样被其他原因舍弃了,可以说一开始智美更登就出现了。这里的主角是两个被抛弃的男女版曼达桑姆,从被抛弃的这一方面来讲述对你来说是善行的举动给被舍弃的人带来的伤害。我很高兴的说,导演还是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的,男人可以抛弃女人,女人同样可以抛弃男人,尽管理由不同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爱情面前有谁更强大么?爱情和佛都是真理,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为什么曼达桑姆要寻找智美更登?看到后来两个人释然的样子,我才知道应该是给自己寻找一个理由和答案,让自己离开。老板用三段时间讲完了他的故事,而将故事中插入的一些情节都是答案的线索,而女孩儿同样也在在这个故事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人总是能够安慰自己的,也总能在自问自答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结只有自己才能打开。老板和女孩儿终于解放了自己的灵魂,导演也对智美更登模糊了起来。因为智美更登在他们心中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八):万玛才旦退步了

  提到万玛才旦,曾经是那么令人激动。2005年他凭借一部《静静的嘛呢石》获得第25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影片呈现的藏区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小喇嘛上下山的迂回奔跑镜头,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然而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展映的他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却有些让人失望。

  《寻找智美更登》的故事框架是一个藏族导演为拍摄关于智美更登的电影在藏区一路寻找演员。在一个村庄,导演选中的蒙面女孩提出要找到前男友一起出演。路上,影片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女孩从中得到启发最终告别男友而去,导演则声称失去了寻找智美更登演员的判断能力。

  电影的主题,或许可以从两方面说起。最明显的是关于爱情,一个关于缘分的图解,却似乎过于简单平淡,又缺乏新意。换句话说,就是用一个藏族风情的瓶子装了爱情的酒,这酒却只是啤酒,顶多是青稞啤酒,而不是真正的青稞酒。

  更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藏戏。电影中呈现了藏区对于藏戏传承的一种半荒废状态:村里演智美更登的演员到州上工作后过年都不回家,戏也演不成了;专业藏戏团多年没排演过藏戏,导演挑出的三个女学员两个不会唱,连团长都“快想不起来”词了;唱着Rap的舞厅老板原来也是藏戏演员,现在却只记得故事,不记得唱词;然而在寺庙中,喇嘛们还经常排演藏戏,还反串智美更登的妻子;在曾为十世班禅演唱的老演员的倾心培养下,三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唱得有模有样……

  近年来,涉及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困境的电影时有出现,比如《鸡犬不宁》刻画出了豫剧小演员的无奈,再如《大东巴的女儿》更是结合励志、爱情与纳西族传统歌舞传承与发展多个主题。但《寻找智美更登》对于这个很值得玩味的主题,既没有深入挖掘人物故事,也没有给出独特思考,最终只是流于浮光掠影。

  其实影片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过于单调的镜头语言。无论什么场景,基本都是远景和全景,中近景和近景都很少,全片唯一一个特写出现在结尾,还是被汽车内反光板框住的导演的脸。大景别的缺乏,虚弱了叙事力量,很多戏都没有出来。而镜头又都很长,这似乎最理所应当地可以称作一种风格,然而当一个长镜头结束,下一个还是对面场景的类似长镜头,结果全片就几乎只在这种正反两面的全景总角度中缓慢对切,连最常见的对话双方的对打镜头都没有。拍摄智美更登舞台演出的时候,只有一个机位,显得尤其呆板,唯一的变化是同一角度的景别推近。

  本来影片中人物就没什么调度和动作,再加上镜头长度、景别、拍摄角度这三个基本的电影语言都缺乏变化,影片的沉闷程度不难想象。所以当摄影机跟着小孩移动在一群老妇身旁,是那么令人惊喜;但当摄影机拍着藏戏团学员表演,却突然诡异地跟摇神秘蒙面女孩走进昏暗走廊,却让人怀疑是恐怖片。

  镜头语言的问题并不止这些。藏戏团里的学员表演,摄影机对着窗子,又是全景,画面反差极大,人物脸部全是暗的,根本看不清相貌和表情。而青藏高原那种透彻的蓝天拍得跟北京的天没什么区别。

  另外,影片中的声音几乎没有远近的概念,比如画面是从车内人物对话到汽车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视野内,对话的音量却没有任何变化。这种声画的不协调原本一般只会造成观众心理上的不适,但另一处却阻碍了叙事的清晰:在剧组到达的第一个村子,镜头跟摇导演脱离人群打电话,这已经说明叙事重点,而观众听到的却是导演一句句“哼哈”之间穿插着同等音量的关于演戏的讨论,后者又缺乏必要的声源交待,因此很长时间这两个声音的关系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不过,有一处的声画剪辑很漂亮:当老板讲着他的爱情故事,镜头却切到蒙面女孩透过车窗凝视湖面,声画的对位贴切地表达了两个叙事元素的关系。

  尽管影片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万玛才旦对很多细节的把握仍然可圈可点。作为藏族导演,他很善于捕捉藏族人日常生活中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这种对比又很容易产生喜剧效果。转经的老人表现出对电影的好奇,表达出幕布(电影)被黑匣子(电视)取代的现实,表达出对电视中“唐僧喇嘛”的兴奋和“男女亲热”的无奈。安静的村子里,整理柴禾的老人讲述了自己“施舍”妻子的活智美更登的行为,说如果需要还愿意“施舍”双眼,并惊讶于科学可以实现人死后“施舍”双眼的作用;英文歌充耳的舞厅里,老板却质疑《智美更登》这出传统剧目的慈悲、关爱主题:智美更登施舍眼珠子别人管不着,但没有权利施舍老婆孩子。寺庙里,两个小喇嘛分别拿出了背诵英文字母和表演辩经的才艺;村子里的舞台上,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说“穿着戏服对着三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唱很搞笑”。

  在另一些段落中,无论是小孩两次“受贿”、老人批评小孩不听话,还是村长对导演说想看蒙面女孩的脸可以看照片,抑或半路上陌生女子回绝摄影师的搭讪,话语内容的张力和说话时的不动声色的强烈对比,让这些藏族人日常对话产生了外族人看来特有的幽默。而人们对蒙面女子真容的好奇、藏戏团本身的建设工地、导演打电话时的信号不畅等段落,则包含着很多隐喻的可能。而蒙面女子的脸影幽灵般在车窗中出现,经常无缘由地走动,以及其前男友拎着他的红头巾走在街上,都给影片蒙上一层神秘甚至荒诞的味道。

  看完电影一个朋友说,万玛才旦如果被好好包装一下,不次于贾樟柯。从他的处女作来看,这话我很赞同。原本期待他的第二部长片会带来更多惊喜,但剧作上的平庸和视听语言上的稚嫩,显示出他创作的不稳定。当然,对于任何不同寻常和执拗都可以被解释为风格,但问题是,某种风格是否符合创作者的表达需要和观众的审美需要。

  2009年4月8日-13日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九):《寻找智美更登》在寻找什么

  影片《寻找智美更登》作为“故乡三部曲”序列的第二部,也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影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拍摄一部电影,一个老板作为向导带领着导演与摄影师游历于藏区的村落、学校、寺庙之间,寻找适合扮演智美更登及其妻子的演员。

  片中,老板在陪同导演一行驱车寻找演员途中,他讲述了自己动人的初恋故事。这一故事正是万玛才旦在拍摄上一部作品《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演员与外景时,一位同作为向导的老板向他讲述的,这也成为触动万玛才旦拍摄本片的契机。电影中,老板的故事打动了一位执着于旧情的姑娘,也影响了要寻找智美更登的导演等人。影片结尾处,导演坦言他已经不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演员更适合智美更登这个角色。

  #谁是智美更登与智美更登是谁

  看到这个片名之后,很多人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是智美更登?

  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智美更登》中的人物。他是古印度的王子,自幼乐善好施,广济施贫,后来把镇国之宝也施舍出去了。愤怒的国王把他、妃子和三个孩子都发配到了恶魔山。路上,王子把三个孩子也施舍给了婆罗门。帝释、梵天两大天神化身婆罗门请求施舍妃子,他也如愿施舍。两大天神深受感动,把妃子还给了王子。他们在恶魔山苦修了十三年,返回时王子把双眼施舍给了一个瞎子。后来智美更登王子为了减轻妃子的痛苦,虔心祈祷,终重见光明。三个婆罗门也把孩子还给了王子。王子全家再次团聚,返回皇宫,善理朝政。

  片中导演一行人寻找适合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作为人物的行为动机,赋予电影以公路片外观:他们一行驾车在高原上穿梭,旅程串联起一个个“智美更登”的故事。导演等人先从一个村里的藏戏团中找到了嗓音动人的卓贝,想让她来演智美更登的妻子。又应卓贝的要求,他们去州中学找她的前男友出演智美更登。一路上,他们拜访了各个村庄、藏剧团、夜总会、寺庙和学校,摄制组每次都尝试让遇到的人与藏戏《智美更登》产生联系,但都失望而回。最终,一行人虽然找到了卓贝的前男友尕斗扎西,却失去了对智美更登角色的判断能力。导演陷入了疑惑:到底要不要继续拍摄关于智美更登的电影,还是把老板的初恋故事或者卓贝与尕斗扎西的故事拍出来呢?

  同时,智美更登形象深含的宗教、文化意义使片中现代语境下的寻找行为具有了关照、反思藏文化传统的意味。《智美更登》的故事宣扬着无私、慷慨等佛教价值,智美更登形象本身更成为慈悲的化身,促进了西藏身份的融合与形成。影片寻找的过程中,两位人物的出现对智美更登背后的文化传统提出了现代性拷问。

  摄制组在卓贝居住的村子里拜访了一位现代的智美更登。这位老人年轻时,出于慷慨之心,将妻子赠予盲了一眼的鳏夫。老人的故事拥有巨大魅力,引起了导演的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不禁怀疑。他追问老人,妻子是否同意,两人间是否有感情;又问老人是否会像智美更登一样把双眼施舍给他人。这一怀疑也在导演万玛才旦的镜头设计中体现:这一段落采用了反打视角,老人一直背对镜头讲述;前景中的围栏将老人与观众隔离,后景中的摄制组被堆积的木柴与老人隔开。相比于影片其他情节中,摄制组与被访者更为亲密的正面交流状态,导演通过对镜头的操纵手法暗示观众现代智美更登故事的可疑性。

  影片对于智美更登是否有权赠予自己的妻儿的诘问,在另一场中以更直接的形式呈现。摄制组受邀去夜总会拜访一位曾经饰演过智美更登的歌手。酒饮微醺,歌手身形与步伐显出几分醉态,但拒绝导演的邀约却很坚决。他表示自己厌恶智美更登这个人物,因为他认为智美更登无权放弃自己的家庭。借此,导演万玛才旦传达出对于传统藏文化中的慈悲品质的批判性反思。

  #藏人写西藏

  万玛才旦作为最重要的藏族导演,其影片立足于藏民视点,试图构建符合现代概念的西藏身份,同时也兼顾了其他民族观众的接受程度。

  智美更登的故事在藏区几乎家喻户晓,但离开藏文化的辐射范围后,需要对故事情节做简要交代。万玛才旦把智美更登赠子、赠妻、赠眼等情节穿插于影片寻找演员的主线之中,通过戏中戏的形式,使故事情节被不断演绎。这样既使不熟悉藏文化的观众了解了智美更登的故事,又将这一故事被置于现代反思之中。

  相比于其他电影中对于藏文化神秘蛮荒、世外桃源性质的想象性描绘,本片试图呈现出藏区的真实面貌。影片没有将西藏图解成蓝天白云、雪域高原等自然风光摄影,本片以公路旅行为主线要想这样处理易如反掌。相反,导演用寻找之旅将学校、城镇、寺院、牧场等藏民真实生活空间串联起来,并用大景别镜头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使人物在与环境空间的互动中,散发出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状态,呈现独有的特征。

  同时,影片试图打破关于西藏静态、封闭的刻板印象。夜总会里的流行歌曲、吉他及电子音乐,藏语和英文歌曲,街道上充斥着的中文招牌无不透露出当代西藏文化是由复杂多元的诸多力量形塑而成。

  #万玛才旦与阿巴斯

  “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

  导演万玛才旦在采访中曾表示阿巴斯确是他非常喜欢的伊朗导演,看过很多遍《樱桃的滋味》等片。元电影策略的应用、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冷静沉着的影调更使《寻找智美更登》强烈地凸显出一种阿巴斯式质感。

  影片采用了与《橄榄树下的情人》相似的元电影策略,讲述了一个拍摄电影过程中的故事,同时也设置了一对曾有旧情恋人。在寻找演员的过程中,老板的初恋故事令卓贝深有所感,促使她最终放下了这段感情,解下了尕斗扎西送她的头巾。

  同时这一策略也使影片穿行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生生长流》中,地震后虚构的导演去寻找曾经饰演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真实小演员的下落。而万玛才旦也将自己听闻的故事编入影片,并让作为向导的老板来饰演自己,在片中讲述自己的初恋。同时,万玛才旦将影片拍摄时才听闻的现代智美更登的故事立即编入影片。片中呈现的段落正是对当时场景的情景再现,而饰演现代智美更登的老人正是他本人。

  此外,万玛才旦也采用了与阿巴斯影片相近的影像风格。全片由102个长镜头构成,多为固定机位的全景镜头,将纪实与写意相融,并通过场面调度赋予长镜头以节奏、情绪和象征。如片尾处,卓贝在操场上焦急等待,尕斗扎西与摄制组交待几句后走向景深处的卓贝。此时正是课间操时间,随着音乐跳舞的同学将情侣二人包裹在画面深处,导演等人停留在中景的吉普车边。前景留下大片空地将观众的视线与人物隔开。交谈的内容外人无法得知,两人的感情观众更无法插手。镜头最终随着卓贝与尕斗扎西的先后离开而落寞地结束。

  影片《寻找智美更登》虽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但已经显示出他较为成熟的个人风格。影片游走与传统与现代之间,真实与虚构之间,通过导演风格化的书写,寻找着一个适合出演智美更登的演员,更找寻一种适合当代西藏的身份认同。

  《寻找智美更登》影评(十):你找到自己了吗?

  你找到自己了吗?

  ——观《寻找智美更登》有感

  这个电影是用四条线来讲述故事,寻找智美更登(找演员),女演员找曾经的爱人,老板初恋的故事,导演的个人故事。形成差异,对比,反衬。我觉得电影中的导演是通过寻找智美更登的过程,找到自己(真是的自我:即我知道我不知道)的状态。

  更像是个公路片。很多的中远景。几乎没有人物面部特写。片中多是大场景下的人物状态,因此显得有些反主流。个人最喜欢的场景是那一幕,在找到演智美更登的男演员后,他下楼去找从小青梅竹马、一起演戏的她,在偌大的操场上,很多学生随着广播播放的音乐载歌载舞,而他们两个站着,在篮球架边上,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尴尬着。导演他们几个人在几米之外。在这个大场景下,人物的情感与大环境的反差,真有种盛世俱欢我独忧的苍凉与无奈。

  电影中的西藏是开阔的:公路,小乡村,小寺庙,小学校,舞厅,城镇……更大的视角,全景式的,更全面,更有原生风貌,与人们脑海中的“蓝天白云、布达拉宫、朝圣、哈达”等的藏族风情不太一样,所以很多人会被西藏原生态生活的记录所打动。而我最关心的是片中导演内心的变化,在“寻找智美更登”这条明线下,他的状态,从最初脑海中清晰的角色定位到最后觉得不是很清楚。“导演的个人故事”这条隐线终于浮上来,也是电影剧情的最后落脚点。

  这部电影讲的可能就是寻找的过程与结果。在老板的爱情故事中,他的坚持与努力,即不断寻找,到最后的放下;女演员从老板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最后把蒙头的纱巾还给男演员,所以我们这些观众到最后也没有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几乎成了一个悬案。于是乎,纱巾成了一个象征,真面目,内心真正的自我,人们愿意接受的那个自己。片中导演的状态从我知道我知道到我知道我不知道,好像是寻找的结果,其实是在寻找过程中导演内心一点一点的变化,因着旅程途中的各种微妙的事。尽管那个自己不是最好的,但是最真实的,勇敢面对自己的一切,好与不好。

  那么你找到自己了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