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百心百匠》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百心百匠》的影评10篇

2018-03-19 20: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百心百匠》的影评10篇

  《百心百匠》是一部由王昊中执导,李亚鹏 / 李泉 / 柯蓝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心百匠》影评(一):中华匠心和中国匠人如何“活起来”?“文艺青年”优酷用《百心百匠》作答

  文|秦明(珞思影视研究组)

  曩昔的一两年间视频网站中出产文化节目最多的是哪家?答案:优酷。

  《晓说》、《听说》、《圆桌派》、《了不起的匠人》、《一千零一夜》……几乎百发百中的战绩,不仅为优酷揽取“豆瓣9.0分以上文化节目承包商”的美冠,在舞美炫目、模式出奇的网综大气候下,也令其独家“文青”气质得以魅力发散——5款节目中,《晓说2017》《了不起的匠人2》《圆桌派2》都是上线仅4个月就跨越了亿级门槛

  作为优酷“泛文化”领域优秀代表,《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可以说承载着优酷品牌更深层次价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始终是无法回避的字眼,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在无人承继的酸涩中艰难求存。在连续两季用纪实镜头开采“东方技艺之美”后,11月21日,由优酷、心匠艺百和湖南卫视联合出品的文化纪实类节目《百心百匠》在优酷视频质朴揭面。

  节目透过李亚鹏、李泉、孙楠、柯蓝、李艾、许亚军、吴晓波、马艳丽、喻恩泰等“名人体验视窗”,用一对一向匠人拜师学艺的沉浸模式,升级自《了不起的匠人》起开始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名人体验视窗”赋能

  让中华匠心和中国匠人“活起来”

  在《了不起的匠人》率先打开这扇“中华匠心”的传播之门后,宣扬“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文化之美”的优酷,推出又一档“摸索中国传统技艺传承之路”的文化新品——今日,文化纪实类节目《百心百匠》如约上线优酷。如果说前者是朴实纪录还原匠心之美,那么后者无疑想用更贴近年轻人的语态,来表达对匠人精魂的中国式解读。

  运用名人嘉宾的体验视窗,李亚鹏、李泉、吴晓波、许亚军、柯蓝等名人精英落脚到全国各地,一对一拜师传统手工匠人,深度体验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历史传承的对话里,最大程度的展现匠人“更酷”的一面,揭示传承匠心的意义与价值。

老匠人手把手教李亚鹏

  在陕西周至县,有个世代以手工造纸为业的村庄,名叫起良。据明代周至县志记载,起良村90%的家庭都有造纸作坊,村人用造出的麻纸跟商贩交换柴米油盐生活物资。郝耀明是起良村“蔡侯纸坊”的一名老手艺人,14岁学习古法造纸,全身心投入到手工造纸艺术的钻研与生产中,至今已经71年。他的搭档禄俊海与他同龄,晚郝耀明一年入行,如今耳背佝偻,仍是“蔡侯纸坊”的生产主力。

  第一期《百心百匠》选取中华传统里最悠久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为体验项目,通过李亚鹏、孙冕领衔的体验小分队亲历,把“古法造纸”的精妙绝伦和传承之艰,浓缩在上下两集约40分钟的纪实剪辑里。

  历经蒸皮、踏碓、切番、打浆、抄纸等36道主工序和72道小工序生产而来的蔡侯纸,坚韧不易腐朽,但繁琐工序与无法量产的精细工艺,致其在先进发达的现代工业造纸挤压下日渐式微。而这种传承自中国传统技艺的纸张,如今被冠以“日本纸”的名义热销海外,虽然“纸贵”,却已与“洛阳”无关。正是源于这样的现实抱憾,《百心百匠》将首个记录镜头定格于这项古老文明。

古法造纸术在国内传承式微

  跟随“蔡侯纸坊”负责人刘晓东和造纸术国家非遗传承人张逢学“学艺”,仅砍木和切番两项入门初体验,就让李亚鹏深感艰难:砍木遇马蜂蛰咬,被告知是家常便饭;切番累得汗如雨下速度却被78岁的“师傅”碾压。体验之前,李亚鹏秉持“任何一种技艺,如果这个社会需要它了,那就让它消失呗?我们有更方便方法。”体验之后,他才方知短浅,“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可以提到千年这两个字的,我觉得是很难得的!”

  85岁的郝耀明,视力和听力都不甚灵光,面对体验者孙冕的寒嘘问暖,十句有七八句答非所问,但在指点孙冕“踏碓”手艺的窍门时,老人满脸神采,分享自己“踏碓”时被砸伤的手指。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华历史中从不缺少匠人精神。《百心百匠》用“名人体验视窗”淬炼出更多生活之味,中华匠心和中国匠人的精神与面貌也栩栩绽放开来。

  咬紧“文化大餐”不松口的优酷

  解读匠人赤诚要义在于厚植文化自信

  《晓说2017》里高晓松全程个人摇一把扇,《一千零一夜》里梁文道深夜街头漫步拿着一本书,《圆桌派》里窦文涛与三两老友围一张桌煮茶论道……这些在豆瓣网友中神一样的节目,全是优酷近年来呈上的“文化大餐”。随着《百心百匠》上线,优酷泛文化节目类型已经囊括脱口秀、轻综艺、真人秀以及纪录片多个类型。

  浏阳夏布、武夷山岩茶、藏族刺绣、皮影戏、唐卡……那些灿烂又略带神秘的传统文化,将陆续在节目里撩开面纱。在《百心百匠》开播发布会上,三位手工匠人压阵亮相,用三段故事为这场打捞中国传统文化的试炼拉开讲述帷幕

  昌黎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张向东,从13岁开始学习皮影,50年与皮影共舞的生活,他的一生也伴随着昌黎皮影的起起落落;纯手工植物染色地毯匠人周小寒,半路出家钻研宫廷地毯的制造工艺,一研究就是20多年,从一名练摊卖家变成硕果仅存的传统工艺继承者;西藏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校长宋明,祖籍山东的大汉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年,生根为一名藏文化的守护者。

  《百心百匠》中,还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又伟大民间匠人。节目出品人孙冕在发布会上叹惜“很多工匠艺人已经是最后一代的传承者”,一旦再没有年轻人投身进来,某项技艺可能就会从此消亡。

孙冕与郝耀明老人交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熔铸于《百心百匠》记录中国匠人和中华匠心的点滴镜头之中。

  首集《百心百匠》里,以“古法造纸”赖以为生的起良村,如今已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这项生产,留在纸坊里忙碌的是一批年逾花甲、古稀的老人。比这更痛心的,是出品人孙冕在与李亚鹏等人探讨“古法造纸“时的发问:”都说纸是四大发明之一,但四大发明之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都不知道!“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仪”,文化对外展示、对内传承,都应该是一种自信表达。《百心百匠》对中国匠人和中华匠心的聚焦背后,是制作者体现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用心。古法褚皮纸抄造技艺的老艺人张逢学,现年78岁,给李亚鹏示范“切番”技艺,操持起半米长的双柄刀,手起刀落干净利落,直到刀换到李亚鹏手上,张逢学的一身功夫才跃然而立。先前还灵活翻飞的刀刃,在李亚鹏手里变得缓慢迟钝,几刀下去就满头大汗的李亚鹏,衬托出老爷子数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与研磨。

  以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为引,既能让观者认识到一个多彩多元的中国,更让他们真正“看见中国“、“看见中国传统”,看到中国文化独特韵味与气质。

  故宫说传统文化才是最大IP

  阿里大文娱怎么做“传承”这门生意

  这两年,卖过“冷宫”冰箱贴、“朕亦甚想你”雍正御批折扇、“锦衣卫”行李牌的故宫,在网红时代的浸淫下,将传统文化经营成最大IP。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传统文化则是其中最深厚悠久的存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是一个亟待开采的超级富矿,其丰富的物质精神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转化势能和可待激活的“爆点”。

  站在文化网综市场领航者的位置,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杨伟东称优酷就是要“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令人回味的是,在优酷“相中”《百心百匠》之前,节目联合出品人、也是节目最初的发起者,《新周刊》前主编孙冕曾经历过一段“自掏腰包”为节目奔走的时期。深知文化节目不被商业“宠爱”,节目中的名人嘉宾全部“零片酬”出演,也希望借助名人效应能为那些即将消失的传承争取多一点的生存空间

  因此,优酷在成为节目的联合出品方后,首要做的,就是借力平台强大势能,为中国文化与匠人魅力摇旗呐喊,“我们希望通过优酷在泛文化内容领域的平台综合势能,加上阿里生态资源的协同,能助力传播中国文化与匠人魅力,赋能工匠技艺”。

  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恰好为这种转化提供了最大化的变现空间,传统文化中能够与时代结合元素可以被更加细致地挖掘和阐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途径也因此大大拓宽。

  以故宫对传统文化IP的开发为例,一方面是围绕IP周边来开发文创商品,一方面则是借力泛娱乐来推广故宫潜藏的IP价值。但这样的尝试难免“流于形式”,热闹有余,离传承文化的深层内涵还有差距

  如何在不消费文化的基础实现商业转化,也是目前文化类节目在寻求变现道路上的核心诉求。在11月初举行的“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传媒制作论坛上,阿里大文娱宣布:正在打造一条纪录片商业变现的高速公路。此次优酷对《百心百匠》的商业开发,就有望成为泛文化节目赋能的样板。借力与阿里生态资源的协同,优酷在《百心百匠》项目中,联动阿里大文娱授权宝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商业化的尝试。授权宝作为IP版权方和品牌商家服务平台,将为双方提供包括内容影响力、IP商品化、整合营销等在内的全链路服务。

  展望未来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将助力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的辐射力。过去的匠艺与匠心不该被冷冻在“无人维系”的冷清中,选择拥抱时代,拥抱互联网,是传统文化赋予自己活力的最好方式。当我们见证了故宫用几个小小的“穿越梗”就能实现跨民族、跨国界的文化连接之后,《百心百匠》里被期望“激活”的匠心与匠术,或者说是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应该能挖掘出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责编|七号 排版|厂长 图编|秦明

  《百心百匠》影评(二):文化遗产应该如何摆脱濒临灭绝的窘境?

  有些东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

  ————————————————————

  “寿司之神”“煮饭仙人”还是去年的《了不起的匠人》。许多股商业力量都期望让匠人群体成为今年IP界的爆款,借此冲击节奏城市的消费群体

  然而在“非遗”纪录片《百心百匠》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使李亚鹏说了一句不好听的实话:如果这个社会不需要他了,就让他消失呗

  这个道理,如果不说的这么明白,估计还是会有小清新希望在山沟沟依旧有奇妙精湛的手艺和手艺人,就和西方中产阶级希望非洲永远洪荒一样。这其实也是物化,还是最糟糕那种,把人物化到十八世纪去了--希望继承家族手艺的被点赞,一个音符也吹不响的就是不忠不孝了。

  这也是我的观点:非物质文化的消失不必惋惜,有些东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消亡是有原因的,把它当成一件历史的艺术品,便也足够了。

  《百心百匠》的一期节目,作为一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与《了不起的匠人》不同,《百心百匠》的拍摄内容除了“非遗”本身的魅力之外,还有对“非遗”的载体——传承人以及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的叙述。(这点很像舌尖,拍摄和剪辑也很像,可能制作团队成分有重叠)

  这样内容就很难去回避关于“非遗”濒临灭绝的现状,在《百心百匠·古法造纸》中李亚鹏造访了西安市周至县起良村的蔡侯纸坊,所有造纸工匠中最年长者85岁,最年轻的继承人仅19岁。

  这是片中李亚鹏的一段话,凭记忆敲的:

  (古法造纸)这个手艺该不该流传下去,那不是一个农村孩子该考虑的事,他要考虑、要纠结的是该不该像同龄人一样去大城市闯荡。你让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去想这些问题,是在为难他。

  那我做这件事(保护非遗)我做了几年了,但是我今天突然有点,因为更深的接触吧,反而到产生了一些,跟原来不太一样的想法,任何技艺,如果社会真的不需要它了那就让它消失呗,这是自然也好,繁衍也好的自然规律

  听上去有点数典忘祖,但侧面反映“非遗”的处境,这也是本片独到之处

  不过孙冕先生发表了他的观点,为全篇打了一个圆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交给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如果真的被淘汰掉了,假如我们能传递这种精神,也对自己有个交代。”

  (这句话挺高的)

  似乎李亚鹏调侃的这种对待“非遗”的普遍态度,恰恰是现在大城市的主流

  所谓的匠人精神,无论是专注负责还是滴水穿石终成大器,依赖的手工业者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它实际上并不一定归于手工业,也可以是各行各业。而手工业本身,大可以按照经济规律走自己的道路,哪有为了让人忆苦思甜而故意留几户贫困户不许人家脱贫的道理?音画记忆是为了保留这份精神,但强求它和手工业捆绑,是看不起怡然自得于自己简洁程序的程序猿,还是看不起为了第一时间出装算好了兵线时间甚至屏幕上几毫米位置的电竞选手?

  看来依靠“非遗”“匠人”这些IP实现消费升级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呀

  《百心百匠》影评(三):是否应该保护传统文化,不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如果按照《圣经》的理论,今天全世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俗和文化,其实是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妄图建造巴别塔的结果,是神对人的惩罚。

  然后,人类的战争年代,开始降临。

  曾经和几位搞金融的朋友说到方言保护的问题时,朋友们的观点认为,方言没必要刻意去保护,因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蚕食和同化,是最理所当然的历史衍化规律,当某种语言不再被市场所需要,任其自然消逝就好,书同文车同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做法。

  在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时代里,以上完全附议《圣经》价值观的言论,实际上是这个世界大部分人心中都拥戴的观点。所以,在联合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14年的今天,世界语言的消亡速度,仍然以平均每两周一例的频率,在不断推进着。至于语言以外的其它形式的文化的消亡数字,我没有找到具体数据,但我有理由相信,情况只会更悲观——因为当一项文化没有被官方成功收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在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的时候,它们早就已经陨落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都应该清醒认识到的一个事实就是,关于非遗,无论怎样抢救,都赶不上它们消失的速度。

  我相信,这个社会很容易就会达成几个共识:

  1、我们是需要保护文化遗产的;

  2、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上,是做得不够的;

  3、我们应该用更大的力度去保护文化遗产;

  基于这些共识,截止到201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录入了36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国务院甚至还分四批,一共记录了1372项非遗名录。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名录上的名字,除了看到一串串不同符合的组合以外,便再难以发掘出什么意义了。

  对于湖南卫视最近在其黄金档推出的这部探寻中国工匠精神以及其背后的隐士故事的大型纪录片《百心百匠》,在网上出现了一个有很意思的讨论:传承这些快将消失的技艺,到底有没有必要?

  可见,当一项技艺,不是以“文化遗产”这种抽象得来而又带点高大上的模糊概念出现,而是以一种具象化的画面和故事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我们对待它们的看法,就失去了很多浪漫化的空间了。

  传承这些技艺到底有没有必要?不但在网络上,乃至在节目中,几个明星嘉宾也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其中齐羽嘉作为一名新生代的95后歌手,在经历夏布世家传人历时数天的言传身教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然很有必要。

  但作为“环境大使”,多年来一直走在文化保护事业最前线的李亚鹏,却在和蔡伦纸继承人——他亲自拜师承认的老师傅相处了好几天后,说出了令人深思的感悟:这个事情我做了这么多年,今天突然产生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想法——任何技艺,如果这个社会不再需要了,就让它消失吧。

  这么让人悲伤的结论,可能恰恰是真正的文化保护工作者面对历史巨轮时最深刻的感受。

  近200年以来,人类文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化速度,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工业化所解决的,是人类最迫切的生存问题;而如果没有流水线作业技术,根本就不可能承托地球今天70多亿的人口。没有这样的市场,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便利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维系着我们能够好好地活着这里的系统,任何时候,都没理由是当我们在怀缅过去时应该被批判的对象。

  而保护传统文化,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立场,一句口号,就能够完成的事。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可以将这些已经存在了数百上千年的文化技艺,成为支撑今天这台世界机器运作的其中一根螺丝,一块齿轮和一份组件。只有这样,它们才不至于仅仅成为小清新们在伤春悲秋时用来彰显的工具。

  难能可贵的是,《百心百匠》这个节目,居然不单只是拍了几个画面,说了几个故事,还真的尝试为这些工艺投入市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孙冕在夏布传人谭智祥家,带走了几块成品,交由服装设计师用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结合夏布的特性,制作出了几套衣服。虽然只是一种试水式的尝试,但这个动作,理应成为今后同类节目的思考方向。

  同样值得肯定的,还有引用名人来唤醒大众对民间技艺的关注这种方式。在网上还有一类针对《百心百匠》的评论很有意思——认为应该“踏踏实实得拍成一部追寻匠心的纪录片”,而没必要采用明星走访的这种方式。

  我觉得那些声音,就和那些永远只有口号,但永远想不出门道的人一样,虽然不屑一驳,但很值得展示出来以供娱乐。

  想想李亚鹏针对那位19岁继承人的思考——这个手艺该不该流传下去,那不是一个农村孩子该考虑的事,而是我们要想的事。他要考虑的是该不该像同龄人一样去大城市闯荡——就应该能明白,这些继承古老技艺的匠人们,并不是像武侠小说中,可以不吃人间烟火,隐蔽在桃园中无花无酒锄作田的仙人,他们每一个,都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每一天,都面临着要不要放弃这门手艺的抉择。所以,只要能够再一点点,引起大众对他们的关注度,再多的炒作,也不为过。更何况,到目前为止,这个节目都是很平常地记录艺人和匠人的互动而已。

  总而言之,我想表达的是,我完全同意为了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全球化,一体化和工业化,也可以为了生活便利,就语言、文化、风俗和生产方式订立标准。但另一方面,人类应该永远都保护多元化,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结晶和成果。我觉得这两点应该都是无可置疑也无需置疑的事实。

  至于怎样才能让那些被遗忘的技艺融入我们今天的生活,才是值得我们去头痛的问题。

  《百心百匠》影评(四):短短的二十分钟,看得让人两次落泪

  我看的正好是20171130期,李泉学修古琴。

  一期只有20分钟左右,讲述了修琴制琴的故事、选材、方法、以及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与感动。让人了解这种过程以及大师们对艺术的用心,其中有两个故事让我一个行外人也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跨越四百余年的重聚

  裴金宝大师讲了一个对古琴跨越百年重聚的故事。有一年,他家里来了一张明朝的益王琴,还没修好又来一张,都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同年同月同人,同款式,都是涂桂一个人制作的。他们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分别了四百四十七年以后,在裴大师家里会合了。

  裴大师说,它要经过多少劫难,能够保存到今天,四百四十七年以后在我家相会,一分开来以后,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碰面。我就把两张琴放在一块,还有一张就要走了,让他们拥抱一下,说到此处不禁潸然泪下。

  与古人对话

  节目介绍,丝弦之下,琴面之上,如今我们还能看见一些篆刻文字,是历代琴师的个人印记,也是后人理解一张古琴,传承故事的关键,裴大师拿了一张琴里的题字介绍。

  为尔频添债,

  希音结古欢。

  他年逢识者,

  莫作等闲看。

  看到此处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一百多年前的古人,早就预想到这一天,和你说,为你添麻烦了,琴到了你这里是我们的缘分,这是很高兴的事,当有一天你看到它,请不要轻视他。

  他们没有把古琴当作一个简单的器物,知道它会比自己存在得更长久,他会把这个时代的文化历史,带到下一个时代。希望他们依然能遇到知音,得到善待,继续履行它的使命。

  裴大师与李泉在即将完成的古琴内部题字,当他们的题字,再次出现在琴外,可能,又将是百年之后。

  裴大师说:

  有些人创造精神,有些人创造物质,总归要传承下去,传承是最有意义的。斫琴修琴就是让器乐承载过去和未来

  修琴几十年,裴大师有三条经验,或者说三条准则:

  第一,修了以后至少一百年之内,不能再坏;

  第二,要保持他原来的面貌;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点,要保持他原来的声音。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修任何一张琴,不收钱。他认为在修琴的过程中间,看得多了,经验比金钱收获要更大,每一张琴都他的老师。

  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更是自己经验的积累,钱财在此不值一提。这是经我手修过的琴,这是我们的缘分,我要为它负责,也为自己负责,这就是一位匠人的技艺的体现,匠心的坚守。

  节目的结束说的那几句话很赞:

  传承总是有个载体,这把古琴就是载体,古人的声音我们听不到。但是通过今人来谈这把古琴,可能会聆听到古人,那个时候的时空里。高山流水遇知音,会激活你这个年代,失去的那种技艺。

  现在广告中打匠心的产品数不胜数,真正踏踏实实做到匠心精神又有几人?《百心百匠》传递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艺、更是这一群匠人的用心、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我们需要时代进步带来的科技便捷,但前人留下来的智慧依然值得被记住与传承。

  让我惊讶的是王者荣耀这么一款爆款手游居然,会冠名这种公益文化纪录片,并且在每周一至周四19:30湖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当人们印象中的休闲娱乐产业都开始为中国传统文化出力,这是一个企业有着更大的格局,肩负社会责任的体现,不禁让人看到更大的希望。

  无论是个人、媒体、或者组织,为传统文化宣传、出力,让这些古人的智慧继续传承,都是值得赞扬的。

  首发公众号

  《百心百匠》影评(五):高而不冷“慢综艺”:湖南卫视《百心百匠》以众心之力重现中华手工艺之魂

  文|话无缺(珞思影视研究组)

  动辄说到“匠人精神”,国人大多想到的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匠人”在日文中写作“职人”,他们对痴迷一生的手艺,有着近乎自负的自尊。流传甚广的还有瑞士钟表工匠,在窗外数百年高山草甸风景不变的汝拉山谷,他们安静而优雅打磨每一个零件,最后将这份时光雕琢的不朽,穿戴到世界舞台的时尚前沿。

  当下的我们,身处一个快到飞起的国度。然而,伴随我国经济已经从追求高速度迈向了追求高质量,“工匠精神”恰逢其时成为深情的呼唤。那么,中国的工匠精神长什么样?

  11月20日起每周一到周四19:30,湖南卫视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带着“以众心之力重现中华手工艺之魂”的美好诉求,浓情上线。第一期节目关注“蔡侯纸”,笔者就被八旬老人一双枯枝一般的手戳中了泪点,《百心百匠》节目出品人孙冕也是眼含泪光,“是他用这双手去琢磨我们古人传下来的这份家产,给我们来能够琢磨到那份将会丢失的文明。”

  如果说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湖南卫视用生活态度的思考和生活方式的分享引领了“慢综艺”的潮流——那么在笔者看来,如《百心百匠》一般高而不冷的“慢综艺”,则是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唤醒意图,不仅想要激发一份现代哲思,感悟“慢下来”的敬天畏人,对抗日渐泛滥的浮躁,更希望让年轻视野和古老技艺深度联结,作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力探索。

  拂去尘土尽是心痛:

  千年不朽的“蔡侯纸”

  居然变成了“日本纸”,在意大利卖得特别贵

  蔡侯纸、古琴、唐卡、浏阳夏布、武夷山岩茶、宫毯、皮影戏……这些凭借老祖宗的智慧衍生出的绝技和工艺,却在当下面临着被碎为瓦砾的危机。

  手艺人如何生存,技艺如何传承,这些鲜活的民族文化又该如何解读?

  著名媒体人孙冕,一手创办了新锐杂志《新周刊》,并在57岁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64岁之时要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儿——他要当“中国的柳宗悦”,用镜头记录中国的100位匠人,并邀请100位明星一对一亲自去寻找和拜师这些匠人,以深度体验的方式亲手触摸中华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而不是纸上、书上看到的。这样,才会在生命里留下烙印。

  节目开篇聚焦“蔡侯纸”。令人心痛的是,如今它被冠以“日本纸”热销海外。明明是《天工开物》里都有记载的中国发明,缘何在西方国家这种卖得十分昂贵的纸张,却被冠以了他国的名字?因为一位女设计师的疑问,许多观众的心里也为之一沉,“卖得特别贵,说明它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这珍贵的古法造纸技艺为什么在中国却面临失传呢?”

  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摆在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失守的警报,再次拉响。

  在高度发达的工业造纸面前,蔡侯纸堪称“千年传奇”。李亚鹏透过节目告诉大家,“这个纸千年不腐,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可以提到千年的?我觉得是很难得的。”现代纸张,时间久了会脆,大致需要经过蒸皮、踏碓、切番、打浆、抄纸等36道主工序和72道小工序生产出来的蔡侯纸,十分坚韧,即便捏成一团,一两天之后也能自己舒展开来。

  可就是这么令人称奇的国粹技艺,因为造纸术的传承者们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对古法造纸的未来信心不足,导致技术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除了头发花白的古稀和耄耋老人,别说年轻人了,六十岁、五十岁、四十岁的都没有。

  这些在岁月的长河里代代相传下来的古法技艺里,涌动着太多让人肃然起敬又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孙冕拜访过的苗寨里,绣娘们把彩色的丝线缠在马尾上,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绝伦的马尾绣,但耗时半个月的心血,却只能换取几十块钱的微薄收入。于是她们只能选择放下绣花针,去大城市里艰辛打拼,为家人去搏一个更现实的未来。

  很心痛不是吗?传统技艺的未来,手工匠人的未来,为何一同变得如此暗淡?拂去尘土,洞悉这些技忆的过往时,它给观众带来的是自豪和自信——对比当下的窘境,油然而生的是直击心扉的震撼和深思,“挽救”的终极主题呼之欲出。

  赤诚之心躬身俯首:

  用匠心讲述匠人故事

  期待从“老”到“新”的丰富链接与激活

  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然不能在岁月里沉默甚至消失。想让它们真正活起来,“源动力”的激活按钮,在于年轻人身上。

  湖南卫视牵手《百心百匠》的背后,有一重不容忽视的因素:众所周知,湖南卫视“青春向上”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借力头部卫视的强大传播力和青春号召力,《百心百匠》正在期待一场从“老”到“新”的丰富链接与激活。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王旭波表示:湖南卫视一直在努力普及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本次结缘的《百心百匠》这档节目,更有两大特色:

一是《百心百匠》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工艺大师,关注民族最质朴,最本原工艺的留存。这个题材不是最独特,但是这个要素组合非常独特,吸引了一大群自带流量的明星名人加入这个节目,而且他们不是简单地作为节目的一个名片,而是深度体验,亲身拜访。 二来,《百心百匠》正是属于湖南卫视引领最新一波创新潮流的“慢综艺”节目。《百心百匠》在每周周一到周四,在《新闻联播》后播出,连续一个多月。说它慢,不仅是节奏,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沉淀下来反思自己,反思我们这个民族的这样一种慢。湖南卫视希望这档节目和其他推出的慢生活节目,能够互相呼应。

  的确,传统技艺不能只是被供养、被展览的化石,他们需要借助新鲜的途径和载体,流淌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发挥使用价值,激活审美价值,否则就只是一次浅尝则止的瞻仰和巡礼。

  笔者认为,《百心百匠》怀着“捧出赤忱之心,躬身俯首低下身来”的巨大诚意,切实作出了对中国传统技艺传承之路的积极探索。

  在知识普及层面,《百心百匠》在明星嘉宾和传统匠人之间,在现代文明和历史传承之间展开沉浸体验的深度对话。

  历时一年,辗转北京、西藏、福建、江苏、陕西、湖南等地,孙冕携手李亚鹏、李泉、孙楠、柯蓝、许亚军、李艾、老狼、喻恩泰、吴晓波、马艳丽,分别向10组非遗匠人拜师学艺,一对一向民间匠人学习传统技艺,揭示传承匠心的意义与价值,力图让大众知道:它们是如何一路从岁月里辗转千年,历经风雨,颠沛而来。

  为了寻找到最适合制作蔡侯纸的原材料,李亚鹏跟随着师父上山伐木,却不慎被马蜂蜇到了。钻心的疼痛之后的麻木,是造纸匠人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他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苦行僧般的单一和枯燥,却在非遗技艺里练就出武侠功夫一般的曼妙。

  切番之前,造纸匠人一段武侠风似的扎腰带,竟把李亚鹏真心迷住了:“看到我师父扎腰带这两下动作,把腰带又解开,重新绕了一圈,往里一塞,再一按,那一瞬间觉得他精气神是合一的。好像一个将军一样,光芒四射。”手起刀落之间,尽是扑面而来的力量之美。

  在技艺传承层面,《百心百匠》不仅要让匠人因为节目获取尊重感和成就感,更希望在“老”和“新”中实现丰富的联结,期待现代创意的“脑洞”,赋予它们焕然新生的命运。

  《百心百匠》用真实、生动、细腻的细节,去呈现和解构传统匠人的时光雕琢之美,让年轻一辈发自内心去接受这样的社会角色,进而心生向往——“十指传艺千百年,前世今生把手牵。没有前世,哪有今生把手牵”。

  李亚鹏认为,或许那些没有商业化能力的传统技艺将注定消亡。然而,抛开这些理性层面的分析,他仍然对这些手工艺匠人和古老技艺怀着敬畏之情,他在节目中公开表态:“只要造纸匠人们愿意坚持下去,自己的基金会就一定对他们支持到底。”

  有观众就提出:如果用蔡侯纸制精美的手账和胶带,如果用夏布做成舒适又美貌的时装,如果用铸剑的工艺做成精致的茶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而是完全可以在当下“活起来”更“火起来”。

  深山中,闹市间,有人用一生的时光去打磨一件器物。他们的匠心,渗入了血液。他们的灵魂,与手中的器物相连。仿佛与世隔绝,但不能无人问津。

  责编|七号 排版|厂长 图编|话无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