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岛》经典观后感10篇
《怪物岛》是一部由里昂珀多·阿格拉执导,菲奥娜·哈丁汉姆 / 罗格·杰克逊 / 南希·苏利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物岛》观后感(一):[怪物岛]中的致敬彩蛋盘点!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成就了[怪形],嫉妒心的膨胀促使[变蝇人]诞生。
对核武器的恐惧化作[哥斯拉],对科学的非理性追逐,让[弗兰肯斯坦]踏上自我毁灭的路途。
好的怪物电影始终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或提醒人类要正视自我。
墨西哥动画电影[怪物岛]属于后者。
这是一部足以让怪物电影粉丝为之尖叫的作品,你能从中看到导演对怪物电影和恐怖文化的迷恋,亦不乏对经典怪物电影的致敬,且这些致敬或是怪物的塑造又能始终围绕人性的弱点。
盘点下[怪物岛]中的致敬彩蛋,有助于你更好的在岛屿登陆。
1. [魔女嘉莉](美国1976)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怪物岛》观后感(二):怪物丛生的岛屿
其实你我都是一个怪物
“怪物岛”成为影片中的梦幻之地,如同“金刚”的故乡“骷髅岛”般神秘。但是“怪物岛”上的怪兽大多数都是淳朴善良的岛民,如同人类生活的家园,而“骷髅岛”的上古神兽都是凶猛异常的食肉动物。大导雷德利·斯科特曾吐槽拍摄[异形:契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无中生有地设计新怪物。皮克斯曾特意为形象生动地刻画[怪兽电力公司]的毛怪,开发出全世界第一款毛发设计软件。[怪物岛]在怪物的形象设计上也独具匠心,与其他动画片中的怪物相区别。
导演里昂珀多·阿格拉在人物设计上融入明显的南美风格,怪诞且有趣。例如“南瓜警察”和戴着牛骨面具的“牛探员”,都有着墨西哥亡灵节的元素。片中还有青蛙爆炸的“血腥”场面和若卡特变身怪物时畸形的造型,都表明影片实际的接受人群更加广泛。双头怪物希罗与克洛的设计如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三头犬”,但是更有个人趣味,如同一高一矮的算命先生。
卢卡斯变身怪兽后的造型,头发变成了莫西干的样式,但是保留了原本的蓝发。他如同“绿巨人”般壮硕的身材,还有着如同野兽的爪子和魔鬼鱼般的斑点皮肤。怪兽造型的身上保留了角色特色的特长,比如父亲尼古拉斯的胡子、维罗妮卡的眼神、外婆卡洛塔的眼镜等等,唯独大反派若卡特有着面目可憎的模样,[怪物岛]在造型上颇有用丑陋表现美好的意思。
从原本体型弱小、气质斯文的中学生,一下变成身材魁梧、外形彪悍的怪物,卢卡斯突然拥
有了超人的力量,但是再也不能和学校同学愉快地玩耍。卢卡斯的野兽外形让身边的所有人感到恐惧,他在人类社会中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群体,孤身一人。电影的人物设置有着更加真实的现实意味和更有哲理的思考。每个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人,在他人眼中就像是外表“丑陋”不敢接近的“怪物”。
《怪物岛》观后感(三):这只橘色小怪物,教你怎么编剧
文/冀翔
在好莱坞电影剧作里,这叫“coming-of-age”,翻译过来叫“成长剧情”。
今天,我们就借即将上映的动画片《怪物岛》,跟大家聊聊“成长剧情”的剧作问题。
《怪物岛》观后感(四):不一样的怪物岛
在电影《怪物岛》身上看到了很多经典游戏的影子!比如《荣誉勋章》!太过瘾了!
除了《荣誉勋章》,还能在影片的近身格斗场面上,找到《拳皇》的影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对战型格斗街机游戏的代表,《拳皇》影响整整一代少男少女。草薙京、八神庵和神乐千鹤等三大杀器红极一时。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是一个《拳皇》的重度玩家,就一定会为影片的终极之战感到兴奋。
剥去超能力的外衣和花式的拳脚功夫,卢卡斯与舅舅之间的博弈,是真正的肌肉互搏。几下实打实的拳头冲着对方挥舞过去,留下拳伤的画面,会不会重新拾起你对游戏厅时代的美好回忆。美式游戏体验与日本街机理念的双重作用,将剑拔弩张的敌我博弈渲染的淋漓尽致。近两年,诸如[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魔兽]等由游戏公司或直接打造、或参与打造的影片,在中国内地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游戏质感的电影,除了会得到死忠粉的拥护外,更多非游戏玩家的关注。
《怪物岛》观后感(五):“怪物岛”, 神秘乐园
有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岛屿,岛上遍布森林沼泽,隐藏着匪夷所思的怪兽。你可能会想起“金刚骷髅岛”,或者[地心历险记2]中的神秘岛。
没错,电影作品中不乏这样隐蔽、猎奇的岛,远离人类社会,偏居大洋边缘的一隅。墨西哥动画[怪物岛]也是如此,怪物岛“卡尔韦拉”,没有人在地图上见过它,因为它是移动的,在海上漂浮不定。“就像一朵浮云和飞鸟。”
《怪物岛》观后感(六):其实你我都是一个怪物
“怪物岛”成为影片中的梦幻之地,如同“金刚”的故乡“骷髅岛”般神秘。但是“怪物岛”上的怪兽大多数都是淳朴善良的岛民,如同人类生活的家园,而“骷髅岛”的上古神兽都是凶猛异常的食肉动物。大导雷德利·斯科特曾吐槽拍摄[异形:契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无中生有地设计新怪物。皮克斯曾特意为形象生动地刻画[怪兽电力公司]的毛怪,开发出全世界第一款毛发设计软件。[怪物岛]在怪物的形象设计上也独具匠心,与其他动画片中的怪物相区别。
导演里昂珀多·阿格拉在人物设计上融入明显的南美风格,怪诞且有趣。例如“南瓜警察”和戴着牛骨面具的“牛探员”,都有着墨西哥亡灵节的元素。片中还有青蛙爆炸的“血腥”场面和若卡特变身怪物时畸形的造型,都表明影片实际的接受人群更加广泛。双头怪物希罗与克洛的设计如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三头犬”,但是更有个人趣味,如同一高一矮的算命先生。
卢卡斯变身怪兽后的造型,头发变成了莫西干的样式,但是保留了原本的蓝发。他如同“绿巨人”般壮硕的身材,还有着如同野兽的爪子和魔鬼鱼般的斑点皮肤。怪兽造型的身上保留了角色特色的特长,比如父亲尼古拉斯的胡子、维罗妮卡的眼神、外婆卡洛塔的眼镜等等,唯独大反派若卡特有着面目可憎的模样,[怪物岛]在造型上颇有用丑陋表现美好的意思。
从原本体型弱小、气质斯文的中学生,一下变成身材魁梧、外形彪悍的怪物,卢卡斯突然拥
有了超人的力量,但是再也不能和学校同学愉快地玩耍。卢卡斯的野兽外形让身边的所有人感到恐惧,他在人类社会中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群体,孤身一人。电影的人物设置有着更加真实的现实意味和更有哲理的思考。每个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人,在他人眼中就像是外表“丑陋”不敢接近的“怪物”。
在找寻“怪物岛”和自己母亲的途中,卢卡斯在自己的同类身上找到归属感,慢慢开始接受自己是怪物的事实。与卢卡斯恰恰相反的是舅舅若卡特,他和卢卡斯同样出生在怪物家族中,但自己却是个普通的正常人。若卡特如病态般渴望变成怪物,甚至不择手段地伤害家族。卢卡斯领悟“自己只是一个怪胎,不是一个怪物”的道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如何骄傲的做自己也是影片传递出的信念。
《怪物岛》观后感(七):怪物岛带你领略拉美文化
近年来,拉美文化藉由好莱坞的渠道向世界宣誓着自己的异域之魅。一方面,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符号为观众提供了金发碧眼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另一方面,拉丁美洲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具备天然的魔幻色彩。当然,取之不竭的神话传说,为拉美影人提供了无限的灵感来源,且以动画领域尤甚。 提及近年来最为杰出的,以拉美文化为基础打造的动画片[生命之书]堪称翘楚。影片瑰丽斑斓,色彩丰富,充满墨西哥文化元素。围绕“死亡是 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的开始”这一命题打造的影片,将墨西哥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让观众们沉醉于精致的文化外壳时,忽视了并不尽善尽美的故事内核。 《怪物岛》带给人们的拉美印象,是双重的。一方面,影片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当下,拉美人民热情地拥抱现代文明——课堂上播放着《公告牌》最热单曲,少年使用着最新潮的智能手机。另一方面,故事指向魔幻世界前,会引领观众途经热带雨林、蔚蓝的海域、青石堆砌的城堡……几处神秘而梦幻的场景,又唤起了我们对于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些许记忆。
《怪物岛》观后感(八):关于成长的故事
小男孩卢卡斯在一次化装舞会时突然变成怪物,惊慌失措的他跑回家找爸爸询问缘由,结果被告知全家都是怪物。为了寻找家族变身怪物的秘密,卢卡斯循着地图,找到怪物岛,见识到许多奇形怪状,但心地善良的怪物,他们都是他的亲戚邻里,不仅对他的到来大为欢迎,还愿意接纳他怪物岛的一份子。可是,怪物岛并不平静,卢卡斯的舅舅、心胸狭窄的若卡特已经造出足以毁灭整个怪物岛的大怪物。在危急时刻,卢卡斯和大怪物决一死战,才能挽救怪物岛的所有居民。 这是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小男孩卢卡斯从人见人怕,心理自卑的怪物,逐渐成长为顶天立地,打败坏蛋的英雄;这也是一个心灵故事,在外表上被人当成怪物,其实内心是善良的,却会因外表受人误解。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只有拥抱世界,才能得到心灵解脱。 其实,这更像个寓言故事。怪物岛的人们,长相丑陋,却心地善良,更趋于人类,而若卡特,虽然是人类长相,却内心邪恶,更像是怪物。真相令人唏嘘,人设堪称绝妙。
《怪物岛》观后感(九):拉美文化对墨西哥电影《怪物岛》的影响
拉美人民独有的死亡观,让拉美文化与暗黑故事天然登对。作为拉美文化旗帜和符号般的
存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道尽了拉美人民对于死亡的态度。这是一部描绘死亡的佳作,死亡也是这部名著的重大主题之一。作者透过死亡关注生存、关照普通人的内心,以及每个人的精神状态。
作者笔下的死灵与活人并无严重区别,死者依然保有喜怒哀乐,可以自由进出生者的生活。
印第安人认为生与死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死亡只是另一种“生存”,生命也可以在“死亡”之后继续存在。没有什么比亡灵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继续生活更有想象力的了,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成长、衰老、经历又一次死亡。生与死在平行空间下互不干扰,却又互相感知。亡灵和生者的情感,足够打破人与鬼的界限。
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强调:“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的毫无意义,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是墨西哥人的玩具,也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
在[怪物岛]中,死亡的元素随处可见。男主角母亲的意外去世,岛上种类繁多的骷髅形象以及阴郁的天空,有层次地为影片定下暗黑世界的基调。尽管暗黑,但这些直指死亡的元素就如同拉美人民赋予它的意义般,展现出非比寻常的活力和趣味。
《怪物岛》观后感(十):《怪物岛》里的死亡元素。
提及暗黑童话,就很难回避蒂姆·波顿。尽管老顽童蒂姆不是讲述暗黑童话的开宗法师,却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在波顿执导的[僵尸新娘]中,鬼才用邪恶的画风娓娓道来了一个凄美的故事,“纵然承受了邪恶的背叛,死亡也难以夺取她的甜美天真”。
此后,无论是由波顿参与编剧的[圣诞夜惊魂],还是后来深深受其影响的[鬼妈妈],均沿袭
了波顿氏的暗黑准则,即轻轻拨开邪恶和死亡的迷雾,会发现最厚重的人类情感隐藏在其中。在探寻生死真谛的道路上,生死两隔不再是阻碍,而是桥梁。
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强调:“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的毫无意义,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是墨西哥人的玩具,也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
在[怪物岛]中,死亡的元素随处可见。男主角母亲的意外去世,岛上种类繁多的骷髅形象以及阴郁的天空,有层次地为影片定下暗黑世界的基调。尽管暗黑,但这些直指死亡的元素就如同拉美人民赋予它的意义般,展现出非比寻常的活力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