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所有人》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所有人》经典影评10篇

2018-03-22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所有人》经典影评10篇

  《@所有人》是一部由李小萌 / 陶虹 / 张释文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有人》影评(一):听一听不同观点,看一看不同的可能

  ☞第一期:教育

  ★李小萌《妈妈竟然是个贬义词》

  教育不是我和孩子之间的较量,而是与自己内心恐惧之间的博弈。 面对孩子,让我们回到原点,用适当方法在适当的时候,顺应时节天性,辅助孩子学习探索

  ★张释文《放牛班里春天,补习班里没有》

  当我们对人的评价方式发生变化,学习必然会回归它的本原,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人只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任何标准要求产品,所以我们唯一的最终的焦虑是我们过完了一生,却活得不像自己。

  克里斯托弗·莫利: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的方式度过一生。

  ★粲然《养娃就像种红薯,只要三五锄》 每一个人的出生,都开创了一个世界。每一个人的离去,也会让那个世界变得更多元,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心灵当作一个神殿,在这些孩子的心灵里,在他们的神殿里,最先放进去的不是偶像,不是权威,不是专家,而是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像很多家长一样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正有用的教育,能够确保我们的孩子在未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然而也有可能恰恰是那些无用的,使他们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教育,来成为他们内心的基石。愿希望所有人像我们的孩子一样重新回到神话故事的育儿袋里,去收获我们本原的力量,去唤醒我们的根文化

  ★陶虹《我和她爸在女儿面前表演失败》:

  我一直觉得我没有特别坚决的一个教育观,我的教育观是跟随着我的成长或者是伴随着她的成长而不停地改变。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孩子,不如说她是我的师傅

  在它需要安慰的时候我没有出现,那妈妈的最高职责是什么,就是给孩子安全感。妈妈如果只是为了让她来经历挫折的,后面的挫折多得是,她可以慢慢长大再经历。她在妈妈这得到的就应该是港湾,就应该是安慰,就应该是最好的那个拥抱

  我忽然发现书不是圣经,它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但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我们是上帝,我们不会出错,但我们不是,所以我们经常会出错。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目标,无论是幸福还是成功还是什么,我们都希望她有一天能到达那个目标,那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的人吗?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回头想一想,我们是成功的人吗,我是希望孩子复制我吗,我会也有很多失败的时候啊,我不希望她复制我啊,那么我们每个家长都是完人吗,我们都不是啊。当然了我们和上帝有同样的能力,就是照着自己创造了一个人,我们有创造人的能力,但我们仍旧不是上帝,所以我们经常会犯错,我们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模板式的榜样,那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完全听我的呢? 丑呢也不一定是坏事漂亮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有人说你丑呢,他也不代表批评你,有人说你漂亮也不代表是表扬的,最重要的你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其实用什么武器对付孩子都不是最棒的,其实我学这些东西很有用,它们都在我的实战中得到了辉煌的战绩,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没有想赢她,我打败了她我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呀,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我跟她永远是能够沟通的能够是有一个爱的流动的,那这是靠武器能解决的吗?再好的武器也要看它交在谁的手上,一个有爱的人拿着它的时候,它可以成为一个促进爱的武器,但是如果它是一个充满着这种分别心或者是永远有一个指责她批评她的态度的时候,我觉得你最好不要拿着武器,你对她所有的行为都是伤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与其去修炼那些技能不如修炼我自己这颗心。

  ★杨东平《你可能不信,两岁孩子都开始头发了》

  最重要的教育是保障孩子足够的睡眠和身体健康建议小学年级以前不要上补习班,三年级以后不要超过两个,并且以音体美为主。第二养成阅读爱好,第三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第四要认识认知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是家长,要勇于改变自己,家庭教育主要拼的是爹妈,但是拼的不是金钱社会地位,而是家长的价值观和行为。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强大平常心,不攀比不盲从。 家里的书房就是最好的学区房。

  ♀三五锄幼儿园好赞。

  陶虹的教育态度也很赞。

  教育这件事,用心体会,总能有自己的领悟和认识。

  ☞第二期:“中年油腻”与“鄙视链”

  ★邱晨:

  真正奔溃的人是没有机会奔溃的,因为奔溃一天要有五天来缓和,第一天要哭,第二天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作,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要来消肿,为什么要用三天来消肿,因为新陈代谢变慢了。 ★周玄毅:

  中年人为什么down到鄙视链的低端,因为现在的舆论话语权在发生改变。现在的舆论场里充满了年轻人,不再是中年人。 在大家掌握话语权的时候,你们要知道,你们很有可能也成为这种话语权的受害者。 ★马薇薇:

  中年人的肥不是身体上的肥,而是社交肥,过劳肥,普通带来的肥。你讨厌肥,其实是在讨厌普通。油腻中年就是普通中年,而普通中年很可悲很惨,我们有没有必要讨厌一个比较惨的人来论证我们的存在。你要讨厌就去讨厌最牛的人,你要讨厌就讨厌最可恶年轻人要征服世界就是征服老弱病残的世界吗,太可笑了。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小鲜肉最后都会被压成肉沫,你们会死得毫不体面不像烈士,没有葬礼,你们会最后慢慢从社会中淡出,你要知道你的自我接纳,不建立在对别人的恨上,不建立在别人的讨厌上,而建立在对自己最普通的喜欢上。斯宾诺莎说: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嘲笑,不要急着去批判,先试着去理解。我不是说中年油腻一定不讨厌,我也不要求你们去讨厌,你理解过吗你的这种讨厌? 讨厌是一种情绪,一种不加思索的情绪,本能性的。它可以产生,但是不要说出来,不要在社交媒体上说出来,可以写在日记里。 ★黄执中:

  现在最讲究的不是闭嘴,而是包容。 ★马东:

  舆论场里有没有可能没有鄙视链?不可能。人之为人的悲哀在于先天有些东西就是我们明知道不见得好也无法克服。如果每一条鄙视链都是一条闭环,世界可能会好一点。我鄙视你,我没办法,与你无关。你鄙视他,你也没办法,与他无关。他可以鄙视他,他可以鄙视他,到这还可以鄙视回我。在我们无从改变的这个鄙视链里,如果它是一个闭环,它是健康的,因为它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前提,却没有被低端鄙视的绝对受害者。每一个人都在鄙视链中生存,去想想被你鄙视的人还可以鄙视谁,而被他鄙视的人能不能鄙视你,而当你被鄙视,你能不能坦然接受

  ♀好好思考思考马薇薇和马东最后提出的问题

  ☞第三期 死亡的力量

  陈伟 北京协和医院 营养医生 ★在我们缓和医疗团队里,我们更多的问的病人不是我能帮你做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你的愿望是什么,你能不能去想想,你的需求,只有现在才是你最能抓得住的,也是最能够享受人生的。 ★肿瘤科的医生 张建伟 现在这个时代,麻醉剂可以轻易地放倒一头大象疼痛不是治不了,而是没有得充分治疗。 既然吗啡没有那么可怕,疼痛也可以得到控制,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忍住疼痛,是坚强表现,甚至有人把它当成一种美德呢。这种观念不但是一种误区,而且是陋习,是恶习。忍痛的人不是你,你凭什么说忍痛是坚强,是一种美德呢? 死无解,因为那是归宿,而疼有治。 现代缓和医疗的创始人西西里·桑德斯女士曾说:我并不想改变这个世界,我只想改变人们忍受的痛苦。 插管不插管,治疗不治疗,人最难的是选择。现在很多人对于死亡并不是恐惧它的结果更多的是恐惧死亡的过程。 ★苏芒: 世界卫生组织有这么一个概念: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的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既不让末期病人等死,不建议他们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更不允许他们假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最后的时日,尽量地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死不是生的对面,它会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讨论死亡,可能最重要的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当你站在这个生命的终点,往回看的时候,你才能真切地知道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它的意义何在,每一天的意义何在。 ★宁晓红: 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就可能是活得精彩,活好每一天。 ★刘薇: 当生命不可避免,要结束的时候,无论怎么选,坚持或者放手,请你做出你生命中最后一次属于自己的选择。

  ♀《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教授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死之前却可以选择如何死,以什么方式死,以什么心态死,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何更有价值

  谜一样的剪辑。

  王石和“王的女人”果然是一路的。

  《@所有人》影评(二):【@所有人-唯愿生死两相安】导演手记:10个镜头外的小细节

  随着《协和缓和医疗团队》这期节目的播出,@所有人我作为当期责任导演参与程度最深的两期节目都与小伙伴们见面了,这也算是交上2017年我最重要的一个成绩单。 篇幅不长,争取生动的小细节送给所有喜欢节目的人。希望你们平安喜乐。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

  随着《协和缓和医疗团队》这期节目的播出,@所有人我作为当期责任导演参与程度最深的两期节目都与小伙伴们见面了,这也算是交上2017年我最重要的一个成绩单。

  一直想着要写点啥做个纪念,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有种天生的能力叫做遗忘,而大美玲又说,抵抗遗忘,宿命性地拥抱某种使命某种情结,是我们的生命为数不多的意义之一。

  那我现在就从几个月之前的小细节开始回忆,篇幅不长,争取生动。

  1、实话实说,跟医生们打交道,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他们是真的太忙了。千万别指望他们会在5个小时回复你的微信,更别说节目彩排和演讲培训了。但是,因为有内容有经历,他们看起来也并不需要花哨的包装。PS,医生回复微信的时间通常是在早晨7点,我想,这是他们起床收拾,要去出门诊的时间。

  2、宁晓红医生穿的枚红色外套我觉得特好看,不过她之前上别的节目也穿的同样的一件。我试探性地问她,要不我陪您咱们再买一件?她说我不逛街,这件衣服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还穿那件。我这周还得写年终总结、还得做安宁疗护培训班的PPT……我还穿那件吧!

  这是位没有套装、没有时间,也不把精力过多放在专业以外的医生,但特别真实、也特别美。

  3、陈伟大夫是协和肠内肠外营养科的大主任,也是缓和医疗项目最早的医生参与者与探索者。但其实,他的父亲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17年了。他能坦言他作为【儿子身份的“纠结与自私”,坦言自己选择给父亲插管用营养维持生命的不舍与思考。这是件特别需要勇气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成为了对于生命的质量与面对亲人你该如何做选择最有发言权的人。(具体可以参考陈大夫的个人完整版演讲)

  4、演讲人郭海斌是位年轻有为的八零后。虽然一直强调自己是典型冷静客观理工男,但他北京大男孩的那种仗义与豪爽依旧掩藏不住。比如,他身体力行了对于曾经受益的缓和医疗项目不遗余力支持,比如他特别认真对待我一次次要求改稿的“摧残”,比如他耐心配合每一次从中关村折腾到大望路的演讲培训。他经营着自己的IT公司,一周有起码4天在出差,但是对于我们的节目,他说,我永远有空,优先级第一。

  5、护士长刘薇姐,是位曾经在血液工作了近10年的资深护士长。看多了生死的人,却依旧对生离死别特别敏感感性。第一次采访她,说到血液科那些离去的小病人,我们隔着一张大桌子,哭的稀里哗啦。我想,这种对于情感的共振与理解,不是经历多了就会麻木的。它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白衣天使可爱地方

  6、张建伟医生是节目组定下来的最后一位演讲者,准备时间只有一周,却是给我们惊喜最多的一位。一位妈妈刚刚过世2个月的好朋友看完节目给我留言”我最喜欢那位讲疼痛的医生“。

  7、总策划王峥老师一直说,节目请来的人,要是一团篝火,努力去照亮社会的人。所以当在【医疗】这个大选题里无意间看到“缓和医疗”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觉得,恩,就是他们了。

  8、晓楠是对节目内容有触动才会去参与的主持人,她发自内心地平视被采访者的,她好像从不采访所谓的名人。我们的策划王皓老师是她多年的同事好友。王皓的朋友圈这么写到”死生事大,这么难说的一件事儿,在晓楠老师这里,举轻若轻,举重若重,对人的情感理解,不是后天可习得的。”去触动人情,而不是情绪的好主持人,感谢晓楠老师!

  9、在采访前,我用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关于宁大夫和缓和医疗在网络上所有的报道。又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最好的告别》。但是抱歉,《西藏生死书》我并没有来得及看完,它将是我下一本看完的书。

  10、缓和医疗这个话题不够新,但就像评论里有观众写的那样,虽然不追热点,但是直抵人心。

  死无解,从容离去有多难。

  当【送别】的旋律响起,我只希望,我们用心去做的节目,可以让你有一点点的思考与触动。

【第3期 正片】男孩去世前向护士道歉:撑不到你下班了_@所有人_腾讯视

  节目正片30分钟,但绝对值得你认真看完,更多完整版本请在腾讯视频/腾讯新闻中搜索 “@所有人”

  《@所有人》影评(三):抛开“油腻中年男人”话题看,窃以为,真正有深度的思想,总能对抗流行性谬误

  在我看来,《十三邀》算是挺有深度的节目,里面“不合时宜”的许知远和活得挺明白的马东、李诞,都能提供许多卓识拙见。 而《@所有人》也是。这档腾讯出品的、号称“首档互联网TEAM TALK团队演讲认知类文化栏目”的节目,确实挺有“心机”与“心气”:拥抱大众化话题,但拒绝快餐化年代的肤浅;不是在迎合民粹与流行情绪,而是做“演讲者”兼“真理派”。 关键是,还很有意思。 都知道,一本正经地讲道理,很容易让人觉得无聊。但这档节目,三观正却未沦为说教,段子多却没变成鸡汤。一堆三观挺正的大咖,或通过讲故事化深度为简单,或通过演讲化枯燥为睿智,居然就把道理给讲了。 这说的不只是马东、黄执中、马薇薇们,还有讨论“孩子,你不成功也没关系”主题的小陶虹、粲然们。这些人不止于看热闹,更在于有见解;不止于吐槽,更在于建设性。能把这么一堆真的有想法的人笼到一块,本就是个看点。 这两年,《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综艺清流大火,不是没缘由的——这些节目都能提供挺多知识增量。《@所有人》也一样。 对我这类良心综艺爱好者来说,唯有美食与爱,还有这类“清流”不可辜负。

  《@所有人》影评(四):关于剪辑混乱,我来说说自己看法

  看了三期节目,一直觉的电视节目和大众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电视节目的某观点其实有时候就引导着大众的主流思想,比如一个观点尚未被发掘,在电视节目传播的作用下,被大众所知道和讨论,有时还会成为热点问题;而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题材又来自于大众痛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一档观点新颖能引发当下多数人思考的节目是多么的重要。

  看了三期节目下来,请不同职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就一个主题来进行发想和演讲,使每期的主要观点更深化,更加引发人们的思考。但有一个缺陷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提出来了,那就是剪辑问题。

  大部分人归咎其问题于剪辑混乱,其中key words的呈现方式也很突兀。嗯,我觉得是因为节目组剪辑的时候有一个提纲一样的思路,然后因为每个人的演讲是混着剪的,为了使看的人不混乱,就照着这个提纲把每一个point sentence做一个串连,想起到一个引导大家思路的作用。就是说,他已经帮你把每一段剪开的演讲前面做了个总结,然后按某种貌似自认为比较有逻辑的方式排列组合,让你看一个point sentence,再看一段演讲。看起来好像在帮人理清思路,看节目时更能方便理解。但是,这恰恰是个不好的方法。并且其中画面有时太跳脱,加一些乱七八糟的滤镜,极力想做到一种美的视频呈现模式,但感觉审美能力一般,不如就平静的做一个深刻的节目。

  比如,第三期,明确的说,一开始我并不知道缓和医疗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围绕什么在说,因为我对缓和医疗的概念为0。只是偶尔会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蹦出来缓和医疗这个名词,但我还是纳闷这个词的意思,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漏听了前面的内容。直到节目过去20分钟的时候,主持这场演讲的人才出来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不就是节目组做了个倒叙提纲然后引导着你去看,觉得这种方式独特,能引发人更深入的思考?然而我感觉,我此刻无法思考,脑子被卡住了一样。意思是,前面的20多分钟因为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基本没听懂他们想表达什么,而现在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了,我又无法与前面的演讲内容串连起来!所以,至始至终我就学会了一个词,没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也就是剪辑混乱所呈现出的一个问题。我无法完整听完一个人的演讲,并在听他演讲的时候进行思考。我只能被一个个巨大而突兀的point sentence引导着看着一个个快速跳过的演说段子,我甚至没有时间在一个人缓慢的演讲中进行深入思考。

  可能是每期节目时间有限还是什么原因要这样剪辑,但最好还是把每个角色视角的演讲讲清楚放明白,留给人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不是被你那些醒目的大字带着走。每个人能从一段演讲里思考出不同的东西,来帮助自己。

  《@所有人》影评(五):谈一点第二期的“中年油腻男”和“鄙视链”

  马东带着自己的一帮人做辩论,罗振宇带着一帮人做“得到”,罗永浩带着一帮人做“锤子”,许知远被带着被骂……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目前活跃在各大领域的一些人儿。他们都是中年人,但都不油腻,更不彼此鄙视。

  因为什么,因为他们一是命好,二是努力,三是修养到了。

  本期节目,先谈谈观感。觉得除了马东,其他人的表现跟在奇葩说里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武汉大学的哲学教授,还能勇敢的站在公众面前,这一点钦佩。

  马东呢,世家子弟,看问题稳准狠,特别是他最后谈到的鄙视链的闭环问题,其实也完全可以看出他对于世界真正的期待。那就是,用他的话说,“没有绝对伤害”。

  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过没有绝对伤害,而是一直在伤害,因为一直在买卖。

  商品经济的社会就是持强凌弱嘛!

  好了,再来稍微谈一谈所谓的早已经过气了的中年油腻男。

  人到中年啊!毕竟身体老了,心也老了,社会发展又太快了。所以当今中国大多数六零后,七零后的中年人都已经变得脱离这个时代了,或者说,大多数的他们早已经被时代的浪潮抛弃了,因此就变得油腻起来了。

  重要的是,我觉得没有比较还好。这个年代,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看到像王石这样的人,能不觉得其他的中年人太猥琐了嘛!

  个人觉得冯唐的那篇文章其实没有恶意,只是告诉一些有能力,有条件变好的中年人变好吧!

  但那些没条件,没能力的油腻中国人,只能油腻下去了,他们其实最重要的是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被整个舆论场叫做油腻中年男了。这是这个社会割裂的地方。往往一个新闻出来,其实很火,但是只是一部分人觉得很火罢了!其实真的不重要。

  最后稍微再谈一谈鄙视链这个事儿。

  我什么人都能看得上眼,觉得他就是一个人。佛祖教会我的,平等对待众生。

  但唯一还没有修行好的就是,实在看不上那些看不起其他人的那些人。尤其看不上瞧不起农村人的人,尤其看不上那些瞧不起为他服务的扫地大妈,门卫大爷,食堂收拾卫生的,满身灰尘的农民工的那些人。觉得他们太他妈的装逼了,我就瞧不起他们。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女孩在食堂一起吃饭,中途都挺好的。但是,快吃完了,一个收拾食堂卫生的大爷来了,那个女生一脸的嫌弃。当时我就决定了,滚你妈的吧!你太小布尔乔亚了。

  她鄙视收拾食堂的大爷,觉得大爷来收拾卫生烦她了。但其实大爷们才是这个社会最被忽视,鄙视的一群人。

  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人,从事着那些脏活,苦活,累活,我觉得都是时代的必然,但那些天生资产阶级的人鄙视他们,我就受不了,觉得这太让人没有尊严。

  这也就是马东所说的绝对伤害群体。什么时候,他们这个群体不存在了,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什么时候这个群体有可以继续鄙视的人了,鄙视链闭环了,小康社会也就实现了;什么时候我们能不鄙视任何人了,那么除非人类社会被人工智能智能化了。

  《@所有人》影评(六):死亡可以谈

  看的是缓和医疗这一期。其实中国的缓和医疗开展了很久,至少在我的记忆里好多年了,可是发展远比其他科室,其他专业慢的多。

  中国人很避讳死亡,甚至于连死这个字都很避讳,古代皇帝用殁,用驾崩来代替,现代日常用没了,去了来表达。长辈在老人面前更是不敢提及,甚至老人自己提及也要被儿女嗔道瞎说什么呢!在大众看来这是孝道。

  可是当家中有重病患或者有期颐老人的时候,死亡可以不可以谈?人们有没有权利选择他生或者死。尤其有绝症病人家庭,未来可知,而病人对于自己的病情有没有权利知晓,病人是不是如家属想象中的脆弱,病人自己内心是期望接受痛苦的治疗还是期望体面的离开,这些种种这个节目里都有提及。一个人最后的一点时光决定权应该握在谁的手里?

  现在很多家庭生产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愿意选择私立医院,各种决定的因素都有,私密的产房,体贴的医护,态度良好的服务,这些归纳起来不过是更有尊严,产妇及家人从观感上觉得收到重视。而重症患者是否为了要活得久一点,就必须放弃掉尊严?曾经有位医生跟我说,请不要给我插管,我宁愿体面的死去。

  痛苦的多活一个月,还是按自己的想法过最后的一点时光,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去弥补曾有的遗憾,做想做的事情?站在死亡的边缘回望,才知道生的意义。最后的选择,请交给要面对死亡的那个人!

  《@所有人》影评(七):“油腻中年”背后,不过是一代人“嫌弃”一代人

  马薇薇:“人的一生有两次肥胖:第一次是青春期发育、激素分泌时的肥胖,那个时候大家会说你婴儿肥,很可爱;第二次是你人到中年,新陈代谢变慢了,那时没有人会告诉你,没事你会变得更好。”“你们讨厌肥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讨厌普通,可你就是普通本身。”“斯宾诺莎曾经说过: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嘲笑,不要急着去批判,先试着去理解。”

  黄执中:“欲加之腻,何患无辞?”“人生下半场,得甘愿做年轻人的靶子。”“我知道被人讨厌不愉快,可是让人喜欢不是我们的使命。”

  马东:“今天有人说,舆论场里面能不能没有鄙视链?我很悲观地认为,不可能没有……它就是我们的本性。”“如果每个鄙视链都是一个闭环,世界可能会好一点。”“人之为人的悲哀,在于先天有些东西,就是我们明知道不见得好也无法克服。”

  《@所有人》上,三大“名嘴”说出这些观点时,我真心觉得,舆论场中关于“油腻中年男人”的讨论水平,终于又上了几个位阶。

  说起来,“油腻中年男人”是个流量收割机式话题。谈论门槛低,谁都能谈,但能谈出些真知灼见来的,少之又少。

  所幸这几个人没让我失望:没流于流行情绪,没兜售腻口鸡汤,有许多独到见解,有不少智识增量。

  《@所有人》影评(八):其实“油腻中年男人”并不是被“年龄炮”和形象攻击对准的唯一群体。某种程度上,一代人会“嫌弃”一代人。

  一提到老男人,部分人就搬出中年危机。社交媒体上揶揄的中年男人典型模样是:发际线后退到脖子以下,肚子凸垂到接近地平线,手腕上缠着某仁波切开过光的手链;饭桌上,要么口沫横飞讲荤段子以为旁边年轻小妹脸红就是娇羞的崇拜,要么手上“养”着核桃大谈中医、养生和禅道,再或者就是扮作人生导师讲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情史。

  一发生“暴走团”占道事件,很多人就以碰瓷、公交逼年轻人让座、广场舞扰民(还有抢占篮球场等)、暴走团占道、动辄骂人动粗等合成的“倚老卖老”印象为据点,对老人群体炮轰,乃至抛出“是坏人变老了”的轻佻结论。

  一看到孩子调皮捣蛋,比如“4岁女童饭店内叫喊被女大学生脚踹”等事件,有些人就不辨是非、不分责任主次,认为熊孩子就是欠揍。

  一说起小青年,以往的洗剪吹杀马特、现在的网络直播中的喊麦族,还有啃老族、剁手族、初老族及“理发店tony”这些梗,又能变成“堕落”的指证。

  中年人们动辄嫌弃“小年轻”们是“垮掉的一代”,青年一代会嫌弃很多中年老男人“猥琐油腻”,被共同嫌弃的则是那些不守规则的老人、死劲闹腾的熊孩子,老人们反过来也会嫌很多年轻人啃老和不思上进,孩子们则总嫌大人们“总管着自己”。

  我们“嫌弃”别人,我们也被人“嫌弃”。“鄙视”则是“嫌弃”爆了后的蘑菇云。

  所以马东老师说,鄙视是人的本性。这话不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