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2018-04-08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心灵猎人 第一季》是一部由大卫·芬奇 / 安德鲁·道格拉斯 / 阿斯弗·卡帕迪尔 / 托比执导,乔纳森·格罗夫 / 霍特·麦克卡兰尼 / 安娜·托芙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一):他一出手,美剧就变天!

  大卫·芬奇又出神剧。

  他以“人都是很变态的”为宗旨,不断给我们带来暗黑惊喜

  上一次他出手,拍摄了横扫艾美奖的《纸牌屋》。

  这次的新剧,他又改写了人性的变态和电视剧品质

  有媒体评论说,“他一出手,美剧就变天”。

  《心灵猎人》第一季

  不可不追的美剧!

  《心灵猎人》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男主霍顿是FBI的一员。

  第一集霍顿在处理一场人质劫持案。一顿劝说之后,罪犯一枪爆头。

  霍顿随即被雪藏。

  霍顿被调到FBI行为学部做讲师,他和搭档比尔发现当时的犯罪理论已经过时

  无法满足当前层出不穷的“后现代”式凶杀案。

  杀人动机已从钱、色、仇转变到“看你不爽就爆头”的新阶段

  霍顿和比尔意识到他们急需新的研究来破案。

  他们偶然发现可以采访地方监狱的重犯,了解犯罪心理,为新的犯罪提供犯罪侧写材料

  第一个采访对象,艾德·坎伯,15岁时杀死了自己奶奶,被称为“女学生杀手”,砍了6个十几岁女学生的头,并奸尸。

  他用羊角锤杀了自己的母亲,并砍下头部,通过她的嘴进行猥亵行为。

  他逃过所有警察的追捕,最后选择自首。

  但见面之后,这个杀人狂魔居然是一个十分温和礼貌、受过良好教育年轻人

  这类的杀人犯大多十分狡猾,他们其中的某些人骗过了“测谎仪”、精神医生和警察,要想让他们说真话并不容易

  霍顿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高高在上无法达到谈话目的

  第二次谈话,他就学着这些罪犯的样子和他们谈话了。

  甚至用一些摆不上台面的话来诱导罪犯说出真实心声

  这招很管用,艾德立刻交代了一些自己真实的杀人动机。

  母亲经常贬低、辱骂他。

  猥亵母亲的动机也十分简单,母亲在一次酒醉后回家说:

  “我已经七年没和男人做爱了,就是因为你,我的杀人犯儿子。”

  杀死母亲后,他还割下了她的声带,丢到垃圾里,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他一直无法让母亲闭嘴。

  艾德之所以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也源于母亲“整宿不睡觉,说话”的噩梦

  他成为一个杀人犯,并不是天生邪恶,而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把他逼成了杀人犯。

  艾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母亲不该鄙视他的儿子。

  就在这时,发生了另一起连续殴打、猥亵老年妇女案件

  两个老太太先后被打、被摸,她们的狗也被残忍地杀死。

  霍顿和比尔想到了艾德,他们认为这起案件与“仇母”有关

  根据两个受伤老太太年纪,侧写出仇母者应该是三十岁的单身汉。

  他长期受母亲的压迫,又没有自己的家庭才会找其他老太太来发泄。

  很快,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一个30岁的单身青年

  他在看到有陌生人来访时,第一个反应是不停地“喊妈”。

  而他的妈妈则是不停地在抱怨:“天啊,看你把谁招惹到家里来了”。

  家里的狗也被儿子描述为“妈妈的狗,不是我的”。

  他仇恨母亲,仇恨母亲的狗。

  他的发泄对象转移到了养狗的陌生老太太身上。

  真相一目了然,罪犯也对自己的罪证供认不讳

  霍顿成了英雄

  虽然第一个案子大获成功,但改写历史总是一件困难事情

  他们依然困难重重……

  这部剧和以往破案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几乎没有暴力镜头,也没有犯罪现场作案的闪回镜头。

  片头是一个人调试录音机的过程,其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短暂的案发现场照片,不细心的观众几乎看不出。

  剧里面,要是不细心观看,难以察觉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一开场就是大夜戏,因为FBI无法靠近,镜头景别也随之变大,一个劫持了人质的裸男在深夜拿着枪,在紧张氛围下,罪犯的神态动作都推动着剧情发展,但因为画面太暗,我连罪犯怎么脱的衣服都没看清……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二):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一个好人为了保护好人,思维都变成了坏人从而去打击坏人。那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思考,为何罪犯要犯罪。

  只要把他们想象疯子就好,不要去想为什么会犯罪,想都不要想。

  因为当我们理解了罪犯的思路意味我们的思想,与罪犯无异。

  那么我们跟罪犯,区别在于什么?仅仅是我们还没犯罪吗?

  可是罪犯没有犯罪之前,想法也是一样的。他们之所以成为罪犯,而我们不是,仅仅就是在某一天,他们实施了犯罪。

  那么有着同样思想的我们,会不会在某一个契机下,也成为了罪犯呢?

  而其他处在同样环境,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呢?

  我们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罪犯,越来越多的痛苦。而同样的环境也会造就越来越多同样想法的人。

  当我们不断地吸收,不断地变化,我们最后,会是什么?

  那些处在与罪犯同样环境,但没有犯罪的人,以后又会是怎样?

  驱使罪犯屠宰民众力量,最终有一天也会屠宰我们。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三):Raw thoughts

  2017-12-30 待补充,解释和整理

  我现在头疼欲裂,写点乱七八糟东西

  前提假设:Fincher很靠谱,改编的东西相对比专业,而我并没有盲目相信这些属于未知领域的东西。

  1.觉得很好奇,理论上一切物质应该都是存在能量的,灵魂性格应该也不例外。那么,造成我们这种性格的生物基础是什么?虽然gene是生物的本质,可是蛋白质却是功能的执行者,所以神经元?(可能需要找点儿脑科学的书来看)还是组织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诱导了信号通路的变化?为什么是这么组织的?说到这,想起发育生物学,到底是什么在控制着一个受精卵慢慢分化成不同器官和组织。植物尖端生长表现出的极性。

  2.关于这个精神抑郁。四种类型的变态(客观,不是贬低)中,其中一个认为造成这种结果原因小时候受母亲虐待。其他的好像也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在之前,在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理论的时侯(性格形成期是很重要的),我是坚信不疑的,一方面(我好像记得)有案例支撑,另一方面,好像只有这样,人的某些行为和想法才能make sense。我们的大脑希望能将一切赋予意义便于理解未知,也更容易记忆。但是是不是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make sense?

  但是现在我在反思这项“理论”,我觉得之所以越来越被大家接受,是不是因为这样能给自己一个relief?因为做错事情的不是我,是我的妈妈,怪别人比怪自己更容易接受。如果说性格形成期已经收到了伤害,但是当我们生理成熟之后,能不能通过希望自我学习改变?如果按陈嘉映说的,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精神上成长,那我的性格应该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还想说,康德提出的这个理性的思考这个问题直觉是我们深层皮质理性思考的结果吗?(不晓得我什么时候开始高级哲学

  3.变态(不知道应该使用什么词)到底是天生这样还是后天造成的?不知道能不能哲学上的宿命论来解释?到底是机体中什么东西disorder?为什么有些人会失控(想起来自己还没看失控这本书)?因为并不是所有人受到压抑后会杀人的,而且连环杀手中男性比例更高。

  4.我们到底应不应该预防犯罪?有时候搞着搞着就变成搞政治了。说到这就想起了余光中,想说道德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越了解某个很伟大的人,总是出现一些道德上的槽点,需要将成就和道德分开来看,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束缚吗?

  最后,希望未来的我哪天能有时间能搞明白,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案例支撑。

  我现在有种那种触到这个阶段的顶的感觉,不知道哪天能被某本书或某本书触发新的世界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四):当怪兽在深渊里狂欢

  【与恶魔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变成恶魔。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

心灵猎人 第一季 (2017)8.92017 / 美国 / 剧情 犯罪 惊悚 / 大卫·芬奇 安德鲁·道格拉斯 阿斯弗·卡帕迪尔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 乔纳森·格罗夫 霍特·麦克卡兰尼

  我不想再为这部剧和主角的原型增添更多的赞誉,也无意再为大卫·芬奇给这部剧的加持增加更多的解析,此刻,我只想专注于这个故事本身,想细细去想想这个精彩故事形成的背后,是怎样一副悲剧者的堆砌。

  毕竟,再好的镜头,再棒的导演,再专业的演员,都不足以成为让我沉浸于这个故事的真正原因。

  只有最好的故事,以及它背后所要表达深意,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终极存在。

  :下文略重口,有剧透,慎入!

  1 恶魔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正发生着越来越多无法解释和破获的凶杀案,一位负责讲授谈判技巧的FBI雇员霍尔顿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我们不再理解让人们杀戮的动机。”

  和所有开拓者一样,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被比尔招募进“行为科学部”后,他在巡回讲课的途中,萌生出了想要和那些穷凶极恶的杀人犯亲自谈谈的想法。

  他想要试图了解那些罪犯,是否真的就如人们一贯所认为的那样,天生就是变态、疯子和恶魔。

  然而,当霍尔顿第一次和埃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下文简称Ed)见面时,他甚至不知道要和这个身高2.06米的大块头聊些什么。

  但聊天总归还是开始了。

  Ed极其聪明冷静(IQ145),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对自己的所有行为都知道因何产生。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亲善,当地几乎所有的警察都喜欢和他聊天,即使他曾有精神病史。

Ed

  他还喜欢看刑侦类的节目,通过节目分析出了警察的思维运作模式,并借此成为和警察聊天的话题。他甚至想要加入加州公路巡警,只是后来因为个子太高而被拒绝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大犬”,却犯下了令人发指滔天罪行

Ed 15岁时杀死了自己的祖父母,之后被扔进一家精神病院接受治疗。21岁假释出院后,他先后用刀刺、窒息、枪击等多种手段残忍地杀害了6名十几岁的女孩,奸尸后碎尸,还把其中一个女孩的头埋在院子里,正对着母亲的卧室。 他在这一切行动中毫无破绽并泰然处之,甚至在参加心理治疗时,车子的后备箱里还放着一个刚刚切下来的人头。 最终,他用一把羊角锤砸死了母亲,砍下她的头并与之口交,割下她的声带扔进垃圾处理器,又把它捡回来扔进水池。后来还把母亲的好友也杀死了。

  标准的恶魔,不是么?恶得足以被枪毙一百次。

  但Ed似乎成为了开启霍尔顿新世界的大门。在与他交谈数次之后,霍尔顿发现自己一开始的直觉和方向是对的——与罪犯交谈,了解他们在作案前后的感觉和经历,对凶杀案的侦破十分关键

  他说服比尔与他一起,在局长秘密授权下,开始了更多的“重犯访谈”。

蒙特·罗素(Monte Rissell),年少时偷窃、抢劫、强奸无恶不作。从少管所放出来后,他先后奸杀了5名女性,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殴打后溺死,中间三个被捅死。他对于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甚至能声情并茂地讲述犯案细节。蒙特·罗素杰罗姆·布鲁多斯(Jerome Brudos,被称为“纪念品之王”),一个病态的恋物癖患者。 他从小就迷恋高跟鞋,并偷取女性内衣和女鞋。他案发前收集了数量庞大的高跟鞋,并对着女鞋的购物目录自慰。他利用自己会摄影特长,勾引并绑架杀害多名年轻女性,在摆弄她们的尸体并割下穿着高跟鞋的脚之后,随意抛尸。 可他对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认,即使在被搜出的照片上明晃晃地印着他的脸时,他也依然拒不承认,将认罪归责于警察的逼供和自己的低血糖。杰罗姆·布鲁多斯理查德·斯派克(RichardSpeck),被称为“卫校杀手”,在60年代潜入南芝加哥社区医院宿舍,劫持并杀害了8名卫校学员同时强奸其中一人。这起案件的冷酷和凶残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他也成功跻身美国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列。理查德·斯派克

  整个第一季中,霍尔顿和比尔就亲自采访了这些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所犯的罪行,都足以被称为十足的“恶魔”,更别说他们或冷血、或诡辩、或暴戾的反社会反人类性格了。

  此外,主角们还在访问他们的间隙里,运用总结出来的理论,帮助地方警察破获两起残忍的凶杀案。这些,都是他们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一切。

  然而,这些“恶魔”是从何而生,又向哪而死?

2 深渊

  霍尔顿和比尔总跟自己的采访对象说:“我们想知道的,是你在犯下罪行前的行为,犯罪前后的思维模式和你对自己经历的感受。”

  但当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听到的,会是怎样一个故事。

  Ed说,他母亲在离婚后,就对男人怀有很深的敌意,因为他很像他父亲,所以即使母亲是个有教养、正直、通情达理的女人,但对着他,却只有蔑视、失望和鄙视。

  十岁,一个男孩子最恋父的时期,他却被迫和喜欢的父亲分开。被母亲担心会强奸妹妹而锁进地下室里,睡在肮脏的旧床垫上,并对他夜以继日的无止尽地羞辱。他跑去找父亲,结果又被送到了奶奶家,可奶奶却是一个和母亲一样咄咄逼人的、女家长式的女人。

  在把他逼得杀了祖父母后,他在15岁时被关进精神病院,在所有男孩都在进行性觉醒的15-21岁之间,陪伴他的,只有冷冰冰的单人病房。出院后,他又被迫重新回到了被母亲日夜羞辱的日子里,情况甚至更加严重。

  因为在青春期里根本接触不到和他同龄的女生,以至于他在看到了漂亮的年轻女孩后会直接吐出来。

  而他的母亲,这一切的导火索,却在他对她抱怨“从未约会过任何一个女孩”时,说出“谢天谢地”这种残忍的话。

  他的生活,从10岁起就跌入了深渊,再也没有爬上来过。

  蒙特·罗素,七岁时父母离婚,但他母亲将婚姻的失败完全归咎于他,并从小让他背所有错误的锅。他喜爱的父亲也不再要他,他只好随母亲改嫁给继父。继父虽然给他买很多玩具,但也用枪打坏了他左耳的耳膜。他的哥哥姐姐抽烟喝酒吸大麻,根本无人管教他们。

  12岁时,母亲和继父离婚(再次被归因与他),他就开始更加无法无天的生活。从少管所出来后,女朋友写信给他提出分手。在他跑去找她的时候,目睹了她和新欢的亲热。

  杰罗姆·布鲁多斯,从没出生起就被母亲“希望”是个女孩,并总是将此挂在嘴边。5岁那年,他在垃圾场捡到一双高跟鞋,喜欢地穿在脚上走来走去。母亲看见后,竟然当着他的面将那双高跟鞋倒上煤油烧掉了,并警告他再也不许穿。

  没想到,这反而激起了他对高跟鞋更加“禁忌”的兴趣。

  比尔说:“Ed的眼睛后空无一物,就好像站在黑洞旁边。”可就是这样一个冷酷冷血的杀人凶手,也会在说到母亲时情绪微动、眼底微湿,会在说到她曾经带给的伤害时,无助又无奈的叹息。

  他说:“如果曾经我能(对母亲)说一句(关于自己病态的心理),那一切都会不同了。”

  蒙特也在谈到自己曾经混乱不堪、无依无靠的青春时,抬头望着铁窗外的天空,说:“从没有任何人想过要我……”

  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一直都是深渊。

3 狂欢

  Ed刚开始只是喜欢分解切割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手办、玩具之类),但母亲却以此就认定他是一个邪恶的孩子,并将他关进了地下室。黑暗和被孤立感一步步刺激他的行为逐渐升级,从勒死猫狗到杀死祖父,从虐杀女孩到最终砸死母亲。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发泄。

  他曾经幼小的心灵需要发泄被父亲舍弃的悲痛,被母亲嫌弃鄙视的痛苦,和总是求而不得的无助,需要发泄从小就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的烦恼,和在那间冰冷的地下室里所受到的来自母亲的羞辱。

  年幼的他不懂得这一切为何会发生在他身上,就如同他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化解掉心中的黑暗一样。

  唯有杀戮,才是他唯一能做的本能,这是无论多高的智商都无法冲破的死局。

  屠刀举起的那一刻,你以为他是堕入了深渊,却没想过,其实那才是真正属于他的狂欢。

  压抑一生里的,仅有的狂欢。

  第一季里的几个“恶魔”的故事之所以会形成,多少都与父母有着重要的联系,或者说,他们都将自己的悲剧归结于父母养育的过失。

  一整季里,主角们总是在探讨“严厉的母亲和缺失的父亲”在那些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人生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如何导致了最后的犯罪。

  他们总是猜测着两者间的关系,知道它们一定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却直到结束,都还不能彻底弄清。

  我也相信它们之间有某种无法彻底浮出水面,也无法简单被归类的因果关系,毕竟不是所有没有得到父母关爱长大的孩子,都最终变成了杀人犯,也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不爱父母。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生长在这种环境之中,遭受来自最亲的人的长期伤害。

  毕竟我们永远都无法预知,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只是冷漠的大人,还是一个冷血无情的杀人凶手。

  恶魔的狂欢,我们谁都承担不起。

  这部剧用整整10集的时间展示了这些恶魔背后的悲剧,约翰·道格拉斯(剧中主角的原型)也用一整个职业生涯解读出了那些悲剧的密码,可以说他一生贡献的来源,其实也是一场又一场的人生苦痛。

  我想,这部几乎没有太多激烈高潮的剧集之所以能被封神,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它将这些悲剧用一种最原始最赤裸的口述方式,一点一滴地渗入到了观众的心中。

  你仿佛真的能听到那些恶魔就在耳边,述说着他杀人那一刻的快感;又仿佛能看到他们就在眼前,让你无路可逃地只能直面他们的恶行;也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在举刀狂欢的那一刻时,心底深处是怎样的泪流不止。

4 深渊边缘的凝视者

  从第一次与Ed交谈过后,霍尔顿的生命里仿佛就只剩下了与恶魔的搏斗。

  他一次次地靠近那些恶魔,与他们交谈,越来越熟练地让他们在他面前展开了只属于自己的深渊。

  他站在深渊的边缘,凝视着那些恶魔曾经的狂欢。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稳稳地站在那里,用一贯的冷静和从容面对所有的困难。

  然而,他还是太高估自己了。

  他太迷恋深渊了,他觉得那里有的不仅仅是恶魔,更有人类从未曾了解过的新世界。

  他越来越了解那些罪犯的想法,甚至能够感同身受。他也越来越懂得恶魔的语言,并沉迷于用那些语言和思维模式与他们交谈。

  这样交谈的结果越来越好,而他也越来越在这些成功里变得强迫、专治和只信自己,身边的忠告都被他视为令他自我怀疑的阻碍。他对女友一贯的帮助也不再感谢,反而让她闭上嘴只是听他说就好。到最后一次破案时,就连一直的搭档也被他完全抛在一边,只顾着自己表演。

  最后一集中,霍尔顿连续遭遇了爱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在愤怒地从调查委员会办公室摔门而出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开车去了Ed所住的医院。

  病床前,Ed第一次问他:“你来了?”

  霍尔顿答:“你没给我什么选择的余地。”以表示自己的“无奈”。

  可随着与Ed谈话的深入,他终于逐渐意识到Ed其实早已看穿了他。直到最后,Ed突然站起来,用巨大的身躯与他正面相对。那一刻的恐惧,才让他终于直面了自己的内心。

  他已经变得越来越像那些恶魔曾经最开始的样子。

  所以,Ed第二次问他:“我请过你很多回,可即使这一次,我也没料到你真的会来。你为什么会来,霍尔顿?”

  霍尔顿颤抖着声音,艰难而又无助地答道:“我不知道……”

  可Ed却笑了。他如此聪明,自然能看清这一刻的霍尔顿,才是真真正正地说了实话。于是他说:“Now, that is the truth.”(truth不仅指“真相”,也有实话、实情的意思)

  当你受到爱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时,你是会去找自己的朋友诉苦,还是去找一个敌人对抗?

  说到底,霍尔顿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去找Ed,因为潜意识里,他想回到这一切最初开始的地方,去寻找安慰与坚持的意义。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Ed。

  同类相吸。Ed其实一直都是他潜意识里的一位朋友。

  他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根本无法接受。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只是在利用这些恶魔做心理学研究,却从未想过自己为何会对这一切如此痴迷。

  Ed懂了,所以他拥抱了霍尔顿。霍尔顿也懂了,所以他惊恐地推开了Ed。

  故事的最后,霍尔顿倒在医院的走廊上,呼吸困难,觉得自己就快要死了。这一刻,他身体内的恶魔终于开始对抗,那些别人曾经劝诫过他的话语统统地回到了他的脑子里,成了“勒死”他的最后一根缰绳。

  与恶魔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变成恶魔。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当然我们都知道,霍尔顿不会成为恶魔,但这个过程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况且这才只是开端,以后漫长的研究生涯里,他还将历经更多的人性黑暗与世态炎凉。他不能逃避,只能自己承担。

5 后记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男二。

  比尔比起霍尔顿,更糙,也更嫉恶如仇。虽然当初是他把霍尔顿招募进行为科学部的,但在对待“重犯访谈”这件事上,却比霍尔顿更有抽离感和谨慎心。

  我一直没找到比尔的原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更愿意将这个人物理解成另一个霍尔顿——一个和霍尔顿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约翰的存在。

  霍尔顿太执念了,也太正面,他对犯罪的看法只有原因和结果。而比尔则更加立体和血性,也更加接近那个年代对罪犯的普遍心态,憎恶和鄙视,即使研究,也不愿过多地靠近。

  真正的约翰,其实和比尔有着更为接近的人生经历,和家人之间的相处过程也和比尔的更为相似。

  这些都是霍尔顿所没有,但又真实存在于约翰身上的。我们看到一个约翰的两面,被具象化成两个人在一部剧中来回拉扯时,或许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他和他们,都曾经那么痛苦了。

  一个好的故事总是能告诉我们很多细小的东西,也总是能让我们解读出很多的意味。这部剧讲了一个好故事,令所有其他的东西都变成了锦上添花。

  唯有等待,它能再次为我们讲述更多更好的故事。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五):复调艺术和心中的石头

  像《心灵猎人》这样信息量极为丰富的美剧,是要多看几遍的。只可惜我实在是没这时间和耐心。我只是就我第一遍的感想谈谈。很多人大概都是一天刷完,我是一天一刷,注意力会更强些,不免觉得余味未消。

  大卫芬奇执导,当然是金字招牌。我最爱的不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七宗罪,而是那个看似冗长却功力十足的《十二宫》。十二宫其实和心灵猎人其实有一些相似处,比如繁密对话,严谨严肃的基调,以及人物心理的变化。不同的是,十二宫是有主线的。而心灵则是一个案子接一个案子的调查。

  这种调查刚开始看上去是有些松散的,观众本来期待像《真探》那样二人组合力破案,但实际上,貌似只有喋喋不休的对话。剧集毕竟和电影不一样的,电影是要上来给人一击的,剧集可以不急不缓的给你窒息的压力。慢火熬汤一样,让整个热气流过你的大脑,最后,不得不拍案叫绝。

  心灵猎人没有枪战,没有杀戮镜头,没有动作,完全就是一种心理的揣测,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文戏的犯罪类型剧集,却营造了一种静止的精神暴力美学。这种精神暴力美学,是人们之间头脑的角力。在剧中,每个人都像是心理学家,我能洞察你的心,你也能识破我的嘴脸,不存在和谐,不存在真善,只有合作的朋友关系、情侣关系。这种带有利用性质的关系,竟然还有一丝冷幽默,但也有一种灰色的悲哀。

  就像霍顿和坦奇以及温蒂女博士的关系,我们看不到一种所谓正能量的合作,反倒是彼此牵制,像个三角关系,非常稳定,但这种稳定也暗含着一种暗流涌动的对峙。其实最让我感兴趣是霍顿和他的女朋友,剧中最能和霍顿过过招且能占上风,大概只能是他社会学专业的女友。不得不说,选角选的真好,女友不像传统美剧的傻白甜,而是有些高智商,高学位的才女,性感妖娆又极富智慧,屡屡看穿霍顿的心。而且她所学习的社会学,在本剧中也派上了用场,比如女友间接告诉他如何和犯人更有效的交流,两人的对话,也像是给观众上了一场如何社交的课程。(希望能给女友一个外传)。

  再回到剧集本身,作为一个犯罪类型,它不以枪火取胜,反倒是从人们心理入手,这点虽然也很常见,但出色在于,它不是那种玄乎的推理剧,也不是那种“微表情识人”的侦探剧,它立足于现实,非常稳健,不夸张,一板一眼的叙事。尤其是在如何掌控整体节奏和有效调动观众神经这个问题上,下足了功夫。让人既感觉不到冗长,又能引人入胜。这绝对倚仗于教科书级别的视听语言,摄影,剪辑,调色,配乐,实在是没得说。尤其是表现人物关系(或者拍对话)时,所精心营造的构图氛围,这一点,大卫芬奇做的特别好。

  虽然是多个案子串联一块,看似有些乱,其实是有一条主线。明的主线当然是行为科学部门对人之行为的研究,暗的主线则是霍顿心理的变化,这一点做的太出色了,这更加映证了心灵猎人和其他传统剧集不一样的地方:用余味来震撼观众。所谓的余味,就像是牛的反刍,不停地咀嚼胃里的事物。与本剧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这些枝叶般的东西也构成了余味。

  最能体现“余味”的四个地方:

  1 几乎每一集出现的那个男人,然后用他收尾,暗示着第二季的走向,在架构上也起到一种平行叙事的神秘效果,这种效果是艺术的,是让人忍不住拍着桌子叫好的。

  2 温蒂博士喂猫。温蒂碍于身份的特殊(女同),是不敢公开的。刚来到行为科学部工作的时候,偶遇了一只躲在黑色管道的猫,刚开始还挺顺利,但是最后,给猫吃的鱼罐头里爬出了无数的蚂蚁,它象征着博士的处境和心理,以及,导演打破了唯一的美好,不免实在是心灰意冷。

  3 霍顿和女友的相处。霍顿和女友从当初的结识到最后的分手,看似没什么大冲突,但细节中隐藏着丑恶和暴力。

  4 坦奇特工的家庭。有个不爱说话的养子,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危险,是一种隐约的危险,因为他们采访的那些罪犯无一不是因为童年悲剧才走上犯罪道路。估计,观众也捏了把汗,希望坦奇的儿子不要走上这条路。

  “余味”最厉害之处在于不容细想,否则,真的是拍着大腿觉得太牛。可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也有一些遗憾:就是理论的单一性。罪犯都是因为受到童年阴影的影响,然后通过数集的强调,不免有些乏味。当然,它也很有效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关于人之行为不可测的理论容纳其中,而本剧也暗含着陀氏对于人性探讨的理论。

  陀氏曾说:我不是现实主义者,我只是想寻找人之心灵的奥秘。《心灵猎人》就是这样,特工们在不断采访,收集理论,破案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在发生改变。就像霍顿采访罪犯的同时,其实也可以说成罪犯在试图纠察霍顿的心,你若和一个人心贴心交谈,必须坦诚相待的,这也就说明坦奇为什么退缩(他在剧中更为睿智,长者的形象,所以深知采访罪犯会有一定风险,很容易陷而不拔),可当霍顿意识到这种危险的时候,似乎一切都挽回不了。

  因为最近在读陀氏,四本长篇小说都已读完,再加上本剧一开始就提到了罪与罚,所以很想用陀氏的观点来看待整部剧。对话居多,这点非常像陀氏写作风格,他讲求用人物之间对话来建构心理现实主义,人物所说出的话,就是他们的现实世界。心灵猎人中,不论是访谈,还是火药味的对话,无时无刻都在反映着人物的心理和本身的三观。这一点暗含着陀氏的复调艺术:每个人处事的哲学,所说的话,心理等等,糅杂成一块,就像多声部奏乐一样,极为丰富。大卫芬奇成功的让陀氏的复调艺术在本剧中发扬光大,这一点尤为厉害。

  有人告发特工,也有人给十恶不赦的罪犯写崇拜信,这就说明了人性的复杂性,所以剧中根本无所谓好人坏人,霍顿真的就是好人吗?那些罪犯难道就是十足坏蛋?(他们是怎么变坏的,不都是因为童年悲剧,那么其父母就是坏蛋咯?)正是因为每个人身份的平等,才让我们如此可以客观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也许你站在霍顿这一方,可有时也为他的自私行为而厌恶;也许你会惋惜一些罪犯的遭遇,可是一看到他们的罪行,便只能是找个呕吐袋了。

  人行为是神秘的,是不可测的,似乎是没有条理的。就如人性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石头,就像剧中那个嫌疑人看到凶器那一刻的奔溃。霍顿的心中也有石头,当他看到肯铂的那一刻,他也搞不清为什么去见他,难道不是内心一种悄悄生起的“恶”的展现吗?这种恶是带有一种自私的。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变化,当然也随即奔溃了。

  突然想起《罪与罚》里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完人后的心理煎熬,那种煎熬是全部人类痛苦的浓缩。这种浓缩,也集中在了霍顿身上。霍顿的奔溃,不仅证明了人类心灵的互通,也揭示了人之心灵的脆弱。

  毕竟。

  我们都不是上帝。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六):《心灵猎人》:芬奇再次打破了次元墙,别吓坏了……

  如今,“连环杀手”“变态杀手”等词汇已经不新鲜了,这类又可怕又神秘的人物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人们惊叹其所作所为时,总是忍不住好奇,他们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代许多犯罪剧,都与前FBI探员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有关……现在,一部追本溯源的美剧出现了。

  《心理神探》(Mindhunter)由Netflix出品,导演是四年前用《纸牌屋》助网飞一飞冲天的大卫·芬奇,他本人执导了开头两集和结尾两集,最大限度保证了该剧的基调和气质,男主乔纳森·格罗夫曾出演过数部音乐剧和美剧,女主安娜·托芙更是作者大爱的《危机边缘》(Fringe)里的奥利维亚~

  看完10集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容写实、细节扎实、风格朴实,所以看着踏实——我们印象中的FBI探员什么样?身手矫健、智勇双全的联邦特工,斗得过凶恶罪犯,打得败恐怖分子,还动不动蒙冤逃亡再自证清白……在《心理神探》里,FBI就是份工作。

  该剧完全以文戏为主,高潮戏也是大段大段的对话,片头就已表明这种风范:几乎所有画面都是摆弄录音机的过程,只有极少数受害者照片闪过那惊鸿一瞥。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剧中主要角色从头到尾没开过一枪,而在FBI的匡蒂科基地里却总传来阵阵背景枪声——而这也反映出主角霍顿等人的处境:不被理解的孤独者。

  经历了总统被刺、越战、国民警卫队杀死大学生、水门事件的70年代美国,杀人早已不是为财或为情那么简单了,“极端暴力犯罪,动机隐晦不明。”

  渴望了解“杀手心理”的霍顿,走上了一条艰辛重重的道路。

  本剧主要分为三条线索:一是“行为科学部”小组,对话研究狱中的知名杀手,建设理论基础;二是他们在各地调研巡讲时,帮助地方警察解决疑难案件;三是随着研究深入,霍顿·福特、比尔·坦奇、温蒂·卡尔等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最后你才发现,《心理神探》绝不只是探讨犯罪心理学那么简单。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首季故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开始,源于霍顿忍不住去监狱探访了连环杀手艾德·肯珀——15岁时杀死祖父母,在精神病院待到被认为正常出院后,又杀了自己母亲,并杀死多名女性,最后因为想说出故事于是自首的“怪才”。

  第一次见艾德时,霍顿非常拘谨,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交谈,反倒是艾德手把手教他打开了局面……

  艾德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同时猜测在北美像他这样的“序列杀手”有不下35人……新颖又丰富的内容,成功勾起了霍顿的兴趣。

  等第二次见艾德时,他变得自然多了。

  第三次见艾德,霍顿把比尔也带来了,他开始进一步信任并信服艾德。

  “干货满满”的记录,使比尔对霍顿的行为改观,并从主管夏普尔那里争取到继续研究下去的机会。

  而在波士顿,探讨“反社会者与名人交集”的温蒂·卡尔博士,也对霍顿的想法赞不绝口,“罪犯被关在监狱里,人们因为惧怕道德问题,而看不到他们的见解所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双方一拍即合,温蒂也入伙帮助研究。

  在此期间,加州萨克拉门托发生了谋杀老太太和狗的命案,霍顿两人找到嫌疑人德怀特——被母亲嫌弃、前女友堕胎的妈宝巨婴,母亲在离婚后又找男人,自己却总被轻慢……

  在艾德口中,霍顿刚刚认识到罪犯母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便现学现用,以此为突破口,成功让德怀特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初战告捷的霍顿尝到了甜头,第四次见艾德,他已和对方无所不谈,仿佛是至交好友一般。

  事后,比尔仍然对艾德感到反胃:他由始至终都不觉得和变态杀人犯交流是一件幸事,相比起霍顿,他的收获是“对家人和孩子亲近些”。

  比尔有的是实践经验,他对建立理论体系抱以肯定;温蒂刚刚入队,迫不及待想用更多罪犯案例填补理论空缺。

  两方面都想完全涉足的男主霍顿看上去最有前途,可实际上,他一开始就被艾德带节奏了……

  女友对霍顿点了不喜欢吃的三明治感到奇怪——由于艾德在初次见面时请自己吃了鸡蛋沙拉三明治,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霍顿改变了口味,开始接受“变化”带给他的新奇与刺激。

志得意满,一往无前

  下一站来到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霍顿和比尔探访了蒙特·里瑟尔——他先后奸杀了5名女性,受害人有的被殴打后溺死,有的被刺身亡……

  比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艾德,蒙特“不好对付”,第一次见面说话只说半句,还不断开口要喝“红力”,第二次才渐渐透露出自己没错,是母亲刺激他走了歪路,如果他和爸爸在一起,一切都会不同。

  霍顿发现,确实有这样一批罪犯会把自己说成受害者,用“自怜”来博取同情。与此同时,宾州发生了一起小镇女青年贝弗利被残杀虐尸案件,霍顿不顾比尔暗示,再次主动答应当地警官帮忙缉凶。

  矛头直指被害人未婚夫本杰明,尽管他对于FBI探员来访早有准备,可霍顿通过他失声痛哭的行为察觉到了诡异——本杰明和蒙特一样狡猾,脆弱、敏感、楚楚可怜就是他最好的护甲。

  通过更多调查和撞彩,霍顿等人得出本杰明和姐夫弗兰克、姐姐萝丝三人共同谋杀了贝弗利的结论,尽管终审结果不太如意,但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温蒂的加入带来了个意外,执法援助局知道了行为科学部的研究项目,也引来了国家司法研究院的注意,两相“竞价”之下,三人组直接获得了2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

  来自国会的兴趣,无疑大大刺激了他们的雄心。

  理论实践成果以及物质支撑全面向好的环境下,行为科学部的每个人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霍顿在被案件困扰的同时,忍不住问了黛比有过多少性伴侣……

  看似是由案情引发的八卦,其实是霍顿控制欲和窥私欲进一步增强的信号。

  比尔进一步认可了霍顿这个聪明上进的晚辈,便提出妻子南茜的想法,邀请他参加家庭聚餐,允许他进一步介入自己的生活……比尔也存着开导、教育孩子布莱恩的想法……毕竟,几乎所有接触过的重犯都有阴暗不幸的童年。

  可饭后两个人对于罪犯态度的探讨,还是暴露出他们观念本质上的区别。

  面对夏普尔给的在FBI长期工作的机会,温蒂一开始想拒绝,因为她必须隐瞒自己是女同的事实……可当她再次回到波士顿,感受到女友安娜莉丝对她极强的占有欲后,温蒂选择了离开。

  即便三人的理念各有差异,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他们的研究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并将有所作为,为此他们乐于改变。

渐行渐远后的迷途

  下一个拜访对象是收集了无数双女鞋,人称“纪念品之王”的杰罗姆·布鲁多斯(杰瑞)——他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偷内衣偷女鞋,最终犯下了绑架杀人的重罪……

  杰瑞是个更难缠的对手,因为他总是不承认自己的罪行,霍顿还没从他嘴中获得什么实质信息,反被杰瑞用“艾德早告诉我,你俩是傻瓜”的话将了一军。

  第一次接触很不顺利——事实上,出行前温蒂要求访谈开始用问卷调查以便分类时,霍顿就认为可行性不高了,将此消息反馈后,双方的分歧变得更大。

  温蒂为此出了个主意,让比尔用自己亲人做引子,只要能诱导杰瑞说出实情,哪怕不讲真话用编的也行——比尔立即否决了该做法。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认识到应该“投其所好”来打开突破口的霍顿,再次去俄勒冈州时带了一双大号高跟鞋,他想以此收买杰瑞,效果立竿见影。

  霍顿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当杰瑞为高跟鞋而迷醉不已时,又抛出了小时候自慰被母亲撞破的尴尬和不解,进一步打开了话头。

  “想了解变态,自己也要有变态的心理…”正当霍顿为自己的小伎俩沾沾自喜时,比尔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别自作聪明。

  比尔已开始为另外两人的状态而担忧了,回家后又碰上保姆朱莉辞职、儿子翻出凶杀照片、南茜哭诉孩子想接近父亲……终于,比尔爆发了,脆弱的亲子关系就像他现在的工作一样,令他头疼又无能为力。

  全身心投入行为科学部工作的温蒂,休息之余喂起了洗衣房之外的野猫。

  这种感觉很好,会让她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且“高人一等”的愉悦。

  最魔怔的要数霍顿……如今的他,满脑子都是变态连环杀手心理相关的想法,当“情欲大发”的女友黛比想和他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情趣PLAY”时,霍顿却不由自主地从高跟鞋上联想起了更多问题……

  不但啪啪啪不专心,就连平时看人待物的眼光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和小学校长罗杰·韦德杠上了,因为罗杰平时“惩罚”学生喜欢挠痒痒,然后给钱,这引起了不少老师家长的不满,他也觉察到了不妥。

  此时的霍顿,不但只身一人去找杰瑞,与罗杰的冲突不被众人理解时,他更感到了孤独……当发现黛比真有新欢时,他更坚信自己直觉是正确的,因此在弗州教育协会的咨询电话里做出了有指向性的暗示。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霍顿出于“预防犯罪”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放在“边界范围”尚未确定的70年代,他的紧咬不放又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从霍顿个人角度来说,他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社会变革者,别人只是没跟上,他认为时机、方法是否成熟是次要的。

“掌握真理”的少数人

  最后拜访的罪犯,是霍顿读大学时疯狂迷恋的“卫校杀手”理查德·史派克——他一晚上杀了8名女生,并强奸了其中一人……

  这个状似疯癫、脏话连篇的男人,压根就不想和两名FBI探员讲话,连正常交流都不配合,更别说问卷内容了。对此已有“经验”的霍顿,立刻改用淫邪贪婪的词句交谈,成功和史派克建立联系……

  回路上,比尔建议霍顿把磁带记录毁掉,在霍顿看来,比尔焦虑谨慎的态度完全是庸人止扰……结果正义就好了啊,牺牲些许根本无足轻重的程序正义又有何妨?

  比尔语重心长地告诫霍顿:你这种态度,迟早给你找来祸害。

  霍顿现在已“超前”太多却不自知,他本有机会意识到这点——此时罗杰失去了校长职务,还被所有人当成恋童癖,伤心欲绝的妻子来找霍顿出气,尽管这改变不了什么,但必须要让霍顿明白他造成的后果。

  可霍顿依然“执迷不悟”,罗杰的遭遇或许不是他的初衷,但他做的事情并没问题。

  此时他姑且还听比尔的意见,隐瞒录音带的真相,在职业责任办公室来例行询问下编点好听的,让新人葛雷格帮忙隐瞒……

  当温蒂满心以为猫咪依然像平常那样吃掉自己留的食物时,里面却爬满了虫蚁,吓得她丢掉了罐头,她忽然明白:猫(尤其野猫)是养不熟的,你在享受引诱、喂食它的过程中,它同样是在利用你,等它不再需要时,立刻便会弃你而去。

  温蒂与霍顿相反,她意识到了“界限”和“真相”,所以她才没有认可霍顿的言行,并向夏普尔举报了录音带的真相。

  发生在乔治亚洲的一起奸杀案把霍顿推到了更远处……12岁的鼓手队长死得蹊跷,霍顿第一时间就锁定了嫌犯戴维尔是真凶,之后他做的都是想方设法撬开他的嘴——最终,他用更下流的言语和更直接的方式让对方崩溃。

  再次“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霍顿更加膨胀,借着酒劲向当地警察吹嘘自己的经历,还不顾别人质疑他“逼供”的微词……

  他没意识到自己丧失客观、极端偏执、狂妄自大、控制欲强的现状,黛比只是和他就事论事的争论,他却更希望女友闭嘴好好做一次迷妹——这和当初迷恋女友聪慧学识的霍顿完全是两个人。

  之后分析黛比要和自己分手时,霍顿“自说自话”的程度已经登峰造极,他甚至真的把自己幻想成了夏普尔口中的那个有透视能力的“思维警察”。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尔,作为三人组里“最接地气”的探员,他一直保持清醒,从不意气用事,在行为科学部见报一事上,他考虑起问题也最实际。

  由于葛雷格照实举报,职业责任办公室重新审问了行为科学部的探员,所有人都实话实说,霍顿也不例外——

  不再掩饰自己的狂傲不羁,他认为自己的理论研究和破案功勋足以标榜史册,他掌握了真理,而其他不认同自己的人才是需要思想改造的人……“我唯一犯过的错误是怀疑自己。”

  这一刻,宣告霍顿完成了蜕变。

  假如故事到此为止,那看似就是个“变革者”挑战旧世界的故事,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他的变化和认知,甚至还有不少人会支持他的做法,但他最后去见了艾德……

打破次元壁,如梦初醒

  探访线、破案线、人物线三条故事线,与上述的四段时间线进行交叉,形成“三横四纵”的结构后能发现,主线剧情从霍顿与艾德初识开始,到霍顿与艾德谈心结束,形成了一个“闭环”。

  得知霍顿在外宣扬两人之间的关系,艾德便不断来信希望见面,最终用指定患者代理人并自杀的方式,引起了霍顿的注意。

  心烦意乱的霍顿跑去加州找他,被艾德一连串“我们是朋友吗?”“你欠我一个解释”“但你想当专家”说得哑口无言……

  突然,巨型的艾德暴起站在了霍顿的对面,平静地说:我杀死那些姑娘,她们能成为我的鬼妻,和我在一起……重症监护室没有报警系统,我现在就能杀死你,还能做些有趣的事……我邀请了你很多次,也没想到你今天会来……你为什么要来,霍顿?

  早已毛骨悚然的霍顿止不住哆嗦,颤颤巍巍地回了一句:“我不知道。”

  艾德微笑着说“那就是真相”,然后拥抱了霍顿……终于开始从震惊和恐惧中回过神来的霍顿,立刻挣脱逃到了室外。

  这一幕之所以震撼,就是因为芬奇指引艾德打破了“次元墙”,与《纸牌屋》下木总统和观众唠真话拉近距离不同,艾德此举同时打破了两堵墙:一堵是两人之间的,霍顿以为自己获取了对方的信任,让他“上钩”了,他在得到想要的信息后,还自鸣得意享受着主导“游戏规则”的心理优势,结果艾德的言行完全颠覆了自己的认知,他才是被控制的一方(和艾德产生共性另说),这种巨大刺激和温蒂发现野猫不和自己玩了时类似,但冲击力要强上千百倍;

  另一堵墙是剧中人和观众之间的,我们看此类影视作品时,多少带着一些“上帝视角”和置身事外的感觉,尤其在缺乏悬疑、谜题元素的情况下,更是会放松警惕,抱着一种与剧中人保持距离的审视感观看——像不像霍顿之前的心态?所以,艾德也打破了这份闲适的“安全感”,观众本以为站在单向透视玻璃的外面看里面,结果这是一面普通透明玻璃……甚至于,自己才是站在里面的人。

  入戏的观众会和霍顿一样恐慌、后怕,因为变态杀手同样拥抱了你,而你却不知所以。

  后知后觉的霍顿瘫倒在地上,深感呼吸困难,之前遇到过的人,他们一句句劝诫和警告忽然全部涌入了他的脑海,他开始回头,重新认识一切。

  除了过于自负和天真,霍顿最大的问题就是尚未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没准备好迎接另一个时代,尽管这个时代已经到来。

真正的BOSS

  别忘了,几乎每集开始时都会有一段小胡子眼镜男的片段,通过前后多场戏的描绘,一个古板、小心、谨慎、敏感、阴郁的中年男子形象渐渐成型……

  不用说,这位堪萨斯州的电力公司员工,一定是个变态杀人魔。

  有个细节,E6开头,男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反复打绳结,而E7里比尔意外发现一张凶杀案照片里的结扣存在疑问。如此这般,难免让人联想到真凶依然逍遥法外,并仍在伺机待发……

  该男子就是丹尼斯·雷德(Dennis Lynn Rader),著名的美国连环杀手,他在1974年至1991年间于堪萨斯州至少虐杀了10人,有“BTK”杀手之称,即“绑、虐、杀”(Bind, Torture and Kill)。

  雷德在犯案后会向当地警方和报馆寄信,以BTK为署名声称作案,并在信中讲述案件详情,直到2005年他才被捕,被判处10个终身监禁,合175年。

  结尾时,雷德慢慢烧掉了受害者素描图,关于他的故事,恐怕要到下一季才能见分晓了……毕竟Netflix一开始就已续订了第二季。

  【由于接下去一段时间还有好多剧想看想写,所以仔细考虑后,《心理神探》就只写这一篇吧,虽然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探讨……等第二季播出前再找机会喽…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有爱评论区”。】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七):科普向:探长及罪犯原型详解

  Criminal Minds 是我的美剧启蒙,整整十二季,从对BAU(行为分析小组,BSU行为科学小组的前身)一无所知到跟着主角一起「侧写」(Profile),几百种犯罪心理于我像是对现代犯罪史的总括。所以这次看Mind Hunter时特有亲切感,整个第一季在内容上是《犯罪心理》的序,形式上相对于CM二十多分钟一集的长度,不再是从果到因摆在你面前,而是拖着你一起将罪犯的心路历程榨取、摊平,事后回味这种代入感是酣畅淋漓的,也是和其他犯罪剧集最大的不同。

  Mindhunter 的主角Holden Ford,原型是FBI的探员John E. Douglas,他就是将罪犯侧写人员(Criminal Profiler) 这一职称确立起来的元老之一。CM中,前期的Jason Gideon和后期的David Rossi都是对他形象的描摹;而在《沉默的羔羊》里,Jack Crawford这一角色也是以他为原型。

  事实上,包括Profile、Serial Killer,还有剧中尚未提及的Signature(「签名」,用来描述能够代表罪犯的个人强迫力和独特个性的因素)等名词,都是由John和他的搭档们创立的。

  Douglas于1945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没错就是剧里Holden一再向他人辩解的布鲁克林。而Holden在前两集中到处拉人聊人生,还时不时往学校跑一跑的旺盛求知欲也和Douglas的学霸形象非常符合。Douglas本科念的是社会学和体育学,随后拿了教育心理的硕士,然后又在成人教育的监督管理方面获得教育学专家学位,最后,就“教警员如何将杀人犯进行分类”这个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

  之后与剧中有出入的是,Holden和小女友Debbie早在他被boss派去各地招募之前就已经订婚,求婚过程还略浪漫,更甚的是,Holden尚未在匡提科大展拳脚前,现实中的Douglas连娃都有了(好像一不小心剧透了诶...不过也保不齐编剧处理感情线时另有安排嘛)。

  绕回主线来,现实中的Douglas起初调来匡提科时,行为科学组(Behavioral Science Unit, BSU)主要负责人质谈判,但实际地位相当低,在FBI,包括整个执法单位的眼中,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是鸡肋都不如的存在。但即便如此,Douglas在匡提科开设的心理课程在后来的几年很受好评,Douglas的境遇也较Holden顺遂得多。

  关于Holden找的第一个重刑犯,「大学女生杀手」艾德・肯培(Ed Kemper),剧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塑造对Holden意义重大的「第一次」,因此也几乎还原了现实情况。包括射杀自己的祖父母;顺利完成心理状况的定期检查的同时被害人的头颅就在自己的后车厢里;因为自己的母亲要人“仰望”,所以将尸体的头颅埋在后院,脸朝上对着母亲卧室的窗口;强暴母亲的尸体,并将喉咙切下丢进垃圾处理机,因为母亲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又吼又叫等等,都是真实的。

  在此补充几个Douglas书中写到的细节。

  1、Kemper智商高达145。

  2、Kemper以八项一级谋杀案被起诉时,当被问及该受什么样的惩罚,他答道:「折磨至死。」

  3、Kemper十岁时因体型原因被母亲嫌弃,让他睡在没有窗的地下室。他没有做错事却像囚犯一样被关在地下室里,心里觉得肮脏而危险,这也滋生了他的敌意,是导致他虐杀猫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Douglas归纳出了杀人犯最可能具备的三种性格行为特征:幼小时喜爱虐杀弱小动物、热爱纵火和超过正常年龄的尿床,日后被称为「杀人犯三角要素」(在剧中的校长事件中,Holden对学生的宣讲中有「委婉」提及)。

  4、Kemper是一位「警察迷」。他试图融入警察以获得一种警察权力的替代性亢奋,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一渠道预知警察接下来的行动。Douglas的分析是:警察代表了权力和公众的尊敬,像Kemper这类的连环杀手大部分是愤怒而无力的输家,他们经历过某种生理或情感的凌辱,而连续杀人犯最常见的三种动机:支配(Domination)、操纵(Manipulation)和控制(Control)都能在警察这一身份上得到满足。

  5、Kemper早年和妹妹玩的「死亡游戏」,是让妹妹将他绑在椅子上,好像在毒气室里一样。他所形成的这种「幻想」,发展成和伴侣的关系以死亡和肢解来结束。Douglas认为,在一个强暴或连续杀人犯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就是「幻想」。

  在Kemper的案子中,他进行的肢解都是在受害者死亡之后。这里的肢解是拜物,而不是虐待,这或许与「幻想」有更大的关系。

  接下来说剧中Holden因此而颇受挫折的「八位淫娃」案。罪犯原型是理查德・史派克(Richard Speck),他在南芝加哥一处屋内杀害了八名护理学生,但接受Holden的问询时强烈表明:「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疯子,我可不是连续杀人犯。」

  和Kemper的温驯、高智商、好口才不同,Speck的性格相当暴烈。他情绪激昂地对搜查牢房表示抗议,他制作迷你蒸馏器以此自制,他在左前臂上纹了「Born to Raise Hell」(天生煞星)的刺青。更具代表性的一幕是,Speck收留了一只跛脚的麻雀,照顾它恢复健康,但在被警卫告知牢里不准养宠物后,他将小鸟扔进了开着的电扇中(在剧中是Holden触发了他的这一行为)。面对惊恐又困惑的警卫,Speck说:「我是喜欢这只小鸟,但如果我不能拥有它的话,别人也休想。」

  在问询过程中,Holden为了让Speck开口,故意以「八位淫娃」称呼被害者,以此引起了搭档的不适,当然也顺利撬开了Speck的嘴。但现实中还有一位监狱里的辅导员帮衬着Douglas唱双簧,以高中男生的口吻调侃Speck犯下的罪行,激起了Speck纠正的欲望。

  Douglas分析说,任何警察型的侦讯都是一种引诱,每一方都想诱使另一方给他所想要的。对于Kemper这类罪犯来说,当他确认你已经知道事实后便会开门见山,侃侃而谈;而对于Speck,则需要采用更具攻击性的方式。

  问询开始后,Speck纠正了「上了八个女人」的说法, 表示自己只强暴了沙发上的那一位。也正是这一说法让Douglas确定,Speck并没有什么阳刚的自我形象,尽管他极力塑造。一来,他是个投机分子,他只选一个来强暴,因为他深知自己无法控制所有人;二来,根据犯罪现场的照片,Speck选定的女子是脸朝下趴在沙发上的,对他而言,她只是一个非人化的物体,而他不必与她有任何属于人的接触。

  现实中,Speck后来心脏病发作,死于狱中。结合一些剧中未提及的细节,Douglas给出了几点分析。

  1、Speck不应被归入连续杀人犯 (Serial Killer),而是「大屠杀凶手」(Mass Murderer)。连续杀人犯有某种情绪的周期,或是犯行之间的冷却期,而大屠杀凶手则指在同一次行动中杀的人超过两名以上。

  2、Speck是「无组织」类的罪犯。他把一次成功的抢劫变成八人丧生的血腥命案并未多加考虑,而犯案也不是因为杀戮的狂热,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就没人能指认他了。

  3、Speck的行为层次是未成年的。他娶过一个十五岁的女孩,杀过低级酒吧的侍女,还曾攻击过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这一系列经历表明他虽然年龄渐长,但成熟度和自信心却相对较低。

  第三位要说的是「高跟鞋爱好者」杰利・布鲁多斯(Jerry Brudos)。在前两位之后,根据Douglas的归纳我们首先可以得出Brudos「爱幻想」的特征。

  rudos五岁时捡到一双高筒靴,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存在,因为他的母亲没有这样的鞋。于是他带回家,穿上,母亲发现后呵斥他丢掉。接着他藏起来,偷偷穿,母亲再次发现后以烧掉鞋子的方式处罚了Brudos。高跟鞋,成了Brudos的禁果。

  但当Brudos在母亲那儿受挫,转而偷窃老师的鞋子时,老师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对他的行为产生好奇。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成年女性身上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Brudos困惑了,他得不到解答或正确的引导,于是一种冲动在不断刺激下渐渐转为一股邪恶的力量。

  于是从偷穿鞋子变成偷窃内衣、闯空门,十几岁的Brudos开始将女孩骗到谷仓,并强迫她们拍裸照,这在他以后的犯罪中能窥见延续。成年后的他继续自己的「幻想」,要求妻子穿着他收藏的服饰进行拍摄,即便妻子不愿意,但对丈夫的害怕让她屈从。

  rudos的行为不断「升级」,他开始要求女孩子让她拍照,如果她们拒绝,他就持刀威胁。终于,在一次女生反抗的触发下,他实施了第一次谋杀。可一旦行凶开始,Brudos的行为只会不断「升级」,结果也只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

  正是罪犯这种沉迷于对幻想中细节的「改进」的特征,让Douglas(剧中对Holden这部分的描绘已经相当到位了)对那位小学校长放心不下。Douglas在后来清楚地意识到,当罪犯实施了第一次行凶后,再对其犯罪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干扰使其放弃都为时已晚了,如果要让制止犯罪成为可能的话,只有在更早的阶段,即幻想成为现实之前才有希望。

  并非每一个对高跟鞋有特别感受的小男孩最后都会成为杀人犯,但当冲动无法抑制或疏导时,看似无害的癖好也会达到致命的程度。

  接下来要说的强暴杀人犯蒙特・李瑟尔(Monte Rissell),就是剧中爱喝Big Red汽水的那位。他和Brudos、Kemper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母亲都对他们罪犯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Brudos的母亲霸道、好惩罚,Kemper的母亲奚落、轻视他,而杀害了五名十几岁少女的Monte告诉Douglas,如果在父母离异时他跟着父亲而不是母亲的话, 他将是一名律师而非无期徒刑犯。

  父母离异时Rissell才七岁,是三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他的母亲在离婚后先将他们带到了加州这个陌生的环境,再婚后更是多和新任丈夫独处,对三个孩子鲜少过问。于是无人照管的Rissell在童年时期就行为不端:在学校的墙上涂写猥亵的字句,嗑药,用BB弹射伤表兄的眼睛。而十二岁时,母亲婚姻的二次破裂,他们又举家迁回维吉尼亚。这时Rissell的犯罪行为不断「升级」,从无证驾驶到偷窃,甚至是强暴。

  终于,亲眼见到异地女友和新欢缠绵的景象给了Rissell巨大刺激。他没有对女友痛下杀手,还在停车场坐了几个小时,反复思索,但当一个年轻女性驾车出现时,他决定对她实施强暴。

  第一位被害人碰巧是一位风尘女子,她轻挑的举止在他眼里是妄图控制局面,不仅没有使Rissell缓和下来,反而激发了他的怒意,而这次强暴也「升级」为了灭口。第二位被害人连珠炮似的发问和试图逃跑的行为令其也难逃一死。再之后,Rissell已经形成了观念:「我已经杀了两个人,我可能也会杀掉这一个。」

  尽管最终Rissell犯下五桩人命案,但他还是放走一名照顾癌症父亲的妇女,原因是Rissell的哥哥也得了癌症,他和她有共情。

  在Rissell的案子中,有几处值得深思的地方,尤其对归纳同类的强暴杀人型犯罪

  1、Rissell的智商在120以上。

  2、在Rissell的案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后被总结为「压力来源」(Stressor)的存在。「压力来源」是连续杀人案的动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压力来源」,但最普遍的就是失去工作和失去伴侣。

  3、在「压力来源」的驱使下,第一位受害人的逢迎刺激Rissell将女性「非人化」,杀人的念头也随之产生。但他放走的女性由于和他有相似经历,在他眼中是有人格的,「非人化」在她身上就不存在了。

  4、受害者的行为和嫌犯一样重要。面对强暴型罪犯时,配合听从和奋力抵抗都可能带来一线生机,也都可能触发犯罪行为的「升级」,这主要根据罪犯的性格和动机而定。但有一点,应对性方面有不足的罪犯时,反抗一类的行为只会让他更愉快。他们的犯罪多源于愤怒和敌意,目的在展现力量,而性只是陪衬。

  5、Rissell的「幻想」也早就根植在他脑海中,远早于实际的强暴或谋杀发生之前。当Douglas询问他幻想的来源时,他说其一就是读到了「山姆之子」的报道。

  最后剧透一下每集片头的那位,很高概率应该是丹尼斯・瑞德(Dennis Rader),他甚至给自己起了外号「勒颈者」(BTK, Bind Torture Kill murderer)。

  从1974年犯下第一桩罪行起,直到2005年他才被捕认罪,而在之前的近三十年间他谋杀了至少十人。在Douglas这本书出版前他尚未被捕,而Douglas将这一案件归入最后的章节,名为「有时魔龙会战胜」。如今这位杀人狂已经72岁了,根据审判结果,他的释放日期在2180年,看来Rader是等不到了。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侦讯,包括「山姆之子」、曼森、「丝袜杀人者」等,相信在之后一季或几季中会有呈现。对比文字和剧集,编剧更侧重于构建主角的复杂性,虽然以案子为主,但通过其伴侣、上司、同事关系的相互交织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更立体。另外,书中多以第一人称视角对罪犯进行描述,而剧里形色各异的罪犯个性更加鲜明。初见高大温驯的Kemper相信引起了很多人追剧的兴趣,而季终Kemper那个「结实的」拥抱也无疑是点睛之笔。

  全文及资料图片在公众号

  野鹿 barbaric deer

  转载请注明出处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八):这部介于暴力和学术之间的高分美剧不止是关于连环杀手

  皮特·沃伦斯基(Peter Vronsky)在"Serial Killers:The Method and Madness of Monsters"(《连环杀手:非人性的方法和疯狂》)的序言中回忆自己两次和连环杀手擦肩的偶遇,回忆自己当时的不自知和事后的惶恐,他说:

  “我终于发现自己一生中遇到过不止一个,而是两个连环杀手,两个无人知晓还继续在什么地方杀着人的连环杀手,而我居然对此一无所知。还会有多少个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又他妈的是打哪儿来的?” ("I came to realize in my life I had met not one,but two serial killers---unidentified and out killing---and for the longest time I had not even known it. How many more could there be? And where the hell were they coming from? ")

  为什么连环杀手们可以连续作案又不被人发现呢?沃伦斯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连环杀手长得实在是太普通了,太路人(invilability)了,太容易看过即忘(forgettability)了。他们甚至拥有完整的家庭和正常的职业。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我们都如何能真的分辨得出谁是变态谁不是呢?所以他在序言的最后说道:我希望你们永远也不会遇到你们身边的连环杀手(I pray you never will)。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有一天能够提前知道谁是连环杀手,甚至从根儿上就防止连环杀手的出现呢?

  大卫·芬奇和网飞联手的新作《心灵猎人》(Mind Hunter)向这样的假设提交了一份答卷。

  根据前FBI探员JohnE.Douglas和电视制片人Mark Olshaker 合著的同名畅销书改编的《心灵猎人》以道格拉斯本人为原型塑造了年轻探员霍尔登。这位年轻探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连求爱对象的选择都是如此。他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工作变成无用的鸡肋,努力尝试找到能将自己的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连接点。一直到他遇到另一位侦探老手比尔,这样的连接点终于出现了。与此同时,专攻此类研究的博士温蒂也加入了他们。到此为止,一个有可能真的攻克连环杀手难题的团队成形了。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团队也许就能完美地回答上面那个问题了,至少这是前七集的走向。

  但如果只是这样,《心灵猎人》恐怕无法获得如此巨大的关注。不要忘记,这可是大卫·芬奇的作品,即使他只在首尾做了把关。《心灵猎人》还是从再现回到了反思的位置上来。心理侧写和连环杀手的犯罪预防恐怕不是对杀手们的量化研究和不断的对话采访能够彻底解决的。与此同时,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取得战绩的霍尔登开始有了变化,不仅得意于自己的成就也无法在心理侧写的魔力下客观地审视一切,甚至与女友讨论工作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平心静气。他变得不能容忍自己的方法被他人质疑。他认为只要能够成功侦破犯罪,手段极端一点也无所谓。那些和连环杀手们的深度对话正从某个层面上侵蚀着他。这似乎又是一个“你和深渊”的故事,所以大家都津津乐道于结尾霍尔登从犯人的怀里惊慌失措地逃跑的处理。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霍尔登在遭遇他和深渊的问题,他的拍档比尔,以及半途加入的温蒂,甚至那个只在最后两集才加入这个团队的新人,恐怕都在遭遇同样的困扰。比尔的家庭、温蒂的伴侣和新人的良心都和霍尔登的自我一样被犯罪的恶考验着。谁能真的出淤泥而不染?看过了那么多血腥现场和残缺的尸体,听着凶手们像在讲做家务一样讲述自己的犯罪过程,谁又能真正做到心如止水?在审视他人的恶时同时又开始怀疑自己,并且也对所有其他人发出怀疑的目光,于是霍尔登把那个喜欢挠痒痒的校长弄得丢掉了饭碗。

  《心灵猎人》让《犯罪心理》们的存在更具前提。因为瑕疵和反思会让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的存在更加合理。关于善的讨论永远还是比关于恶的讨论更多,所以我们永远欢迎关于恶的讨论。我们永远需要审视自己的深渊,尤其在看到最近那么多的恶之后,这样的讨论应该更多。就像《心灵猎人》一样,我们也要不停地追问: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恶?我们又能如何消除其中的一部分恶?这将不属于我们某个个体的解答过程,而应该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解答过程。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九):屠龙少年

  屠龙少年反成恶龙的故事。

  很精彩,并没有想象中无聊冗长的大段理论,穿插着不同的案件,不同的罪犯对话,超乎想象的好看。在与罪犯的对话中,知道他们的心理想法,开始有了犯罪测写,开始应用到了现实的破案中去。Bravo。

  但是,了解他们,明白他们,渐渐地就好像变为成为他们。学会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会他们的说法方式,然后,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

  从跟女朋友的相处,到同事之间甚至与上司之间,都纷纷支离破碎。是否真的难以平衡?学会他们,但又能不成为他们。

  结尾大爱,霍登,你为什么来?是不是发现了我们是朋友,是不是发现了我是你唯一想倾诉的对象?霍登崩溃了,他终于从自负自大中脱离了出来,深切的知道了自己的变化。

  期待下一季,期待下一季在沉沦中挣扎的霍登与那个每集开头出现的人间恶魔的相遇。

  《心灵猎人 第一季》观后感(十):论变态是怎么炼成的

  2005年,轰动全美的“BTK”杀手落网,届时,美国司法局、新闻记者惊喜欲狂,相拥而泣,而美国堪萨斯州的居民也终于结束了31年夜不能寐的日子。 而这个所谓的“BTK”杀手甫一落网,等待他的将是十项一级谋杀指控。他名叫丹尼斯.雷德,1945年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市,家中有三个兄弟。从1974年始,到1991年17年间,先后用BTK手段杀死十余人。所谓BTK,即bind(捆绑)、torture(折磨)、kill(谋杀)的首字母组合。 以下是遇害人名单: 1974年,奥太洛夫妇,连同他们五个孩子中的两个,9岁的小约瑟夫、11岁的约瑟芬; 1974年,凯瑟琳.布赖特;另外,其哥哥被丹尼斯连开两枪,后经抢救幸存下来; 1977年,雪莉.韦恩; 1977年,南希.福克斯; 1985年,马瑞安.海兹; 1986年,薇奇.韦泽勒; 1991年,多洛丽斯.戴维斯。

  而相应的,1974年10月,丹尼斯将写好的第一封信塞进威奇托市公共图书馆的一本书里,信中详细记录了他杀害奥太洛夫妇一家四口的细节及经过。 1977年,丹尼斯在杀害南希▪福克斯后,跑到一个投币电话亭报警。之后在写给当地一家电视台的信件中质问道:“到底还要我杀死多少人才能让我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美国何时才能注意到我的存在?我已经杀了七个人了,接下来会更多……” 但是,整整30来年,丹尼斯和警察整整玩了31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最终,在2004年他寄给报社的奇怪信件后一年,他才被逮捕归案。而这31年间,警方为何会让他这样的变态杀手逍遥法外,尤其在他作案高峰期的17年间居然对他束手无策。 这些不得不追溯到上世纪的美国在犯罪行为分析的发展史。 看《犯罪心理》的时候美国FBI行为分析科的心理侧写很厉害,可以根据犯罪模式、犯罪现场及受害者人群分析出作案人的内心活动。但在上世纪的70年代,这些还都是盲区。那时候的美国正处于混乱时期,越战、水门事件,开始混淆大众的认知,挑战当时社会的规则。而这一时期,也开始接连出现轰动世界的几大变态杀手。 臭名昭著查尔斯曼森,带领他的崇拜者杀了7个人(曼森自称是35个人),他的经典名言是“Look down at me and you see a fool;look up at me and you see a god;look straight at me and you see yourself俯视我你看到你是个傻逼,仰视我你看到一个神,平视我你看到了你自己。” 女学生杀手埃德蒙·肯珀(Ed),15岁时杀了自己的祖父母,在奸杀了5个女学生后敲死自己的妈妈,在感到被捕无望后投案自首。 在当时的70年代,变态杀手在人们的认知里是天生如此。“连环杀手”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变态杀手的心理于大众于司法机关而言是一个未知的、混沌的领域。 这部《心灵猎人》研究的便是犯罪心理研究的发展史。加上大卫芬奇的加持,即使他直接执导的只有1、2、9、10集,但仍挡不住将这部美剧归为神剧的行列。 黑暗压抑的色调,怀旧的音乐风格,几个主角性格的偏执以及犯罪心理对他们生活的细微渗透,主角心理界限的模糊,绝对的大卫芬奇的风格。 男主角Holden在一起绑架案中经历了绑架者爆头自杀的事件后,对犯罪动机及心理的探究愈发强烈。他和经验丰富的给各州警察上课的Bill开始了寻访犯人之旅。Holden接触的第一个变态杀手就是上面提到的埃德蒙·肯珀(Ed),Holden第一次面对身高马大的Ed时镇定的外表下透露出掩饰不住的紧张,Ed完全掌控着谈话的节奏,包括Holden吃什么喝什么,他们应该谈论些什么。直到第二次的探访,Holden才终于获得谈话的方向,也终于听到他想听到的Ed的经历。 第二个犯人是一个恋鞋癖,他习惯性的撒谎,即使你摆出所有的证据他都不会承认自己的罪行。 第三个犯人是一个自大狂,他在自己的胳膊上纹着“生而为魔”的纹身,见到他的时候,他小心的呵护着一只受伤的小鸟,还用试管给小鸟喂食食物。而当他谈起他杀死的15个女孩时,他说她们只是运气不好。 在一次次的寻访后,他们还有新加入的Wendy开始有经验的将他们归纳划分以及提取其共同点。他们将这些变态杀手案是否有预演而分为“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两种。一般而言,智商高的如Ed属于“有组织的”一类。他们又将有杀人周期的一类人称为“连环杀手”。自此,连环杀人的名称沿用至今。 而最大的突破点在于他们之间的共性。 共性第一点:缺爱的童年 第一个犯人Ed童年父爱缺失,母亲患有边界人格障碍。她是学校办公室秘书,对学生、同事、邻居亲切而友善。然而她对Ed却经常羞辱与谩骂,因为Ed体型高大,她讥讽他是个怪物。她还将Ed赶到地下室,因为他认为Ed会强奸他的妹妹们。地下室的无助而恐惧滋生了Ed的仇恨与偏执,他身体里的黑暗也逐渐吞噬了他。 14岁那年,他被送去同祖父母生活,住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他在那里依然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因为奶奶同母亲一样强烈的控制欲,又激起他的仇恨与怒火。15岁时,在一次与奶奶的争吵中他拿出猎枪杀死了她,接着又杀死了买东西回家的爷爷。他对警察说“他想体会下杀死爷爷奶奶的感觉。” 找到这个特点后他们进行了第一次验证,一个养狗的年过半百的老人被攻击,狗被割喉。接着又出现第二起,只不过这次这个老人被刺死。 而最后通过之前的研究反推出犯罪嫌疑人,而他三四十岁还同他母亲住在一起,他母亲总是轻蔑他羞辱他,他的童年也是父亲缺席。 同样的,Ed杀死祖父母后就被送进精神病院,但因其良好的表现而被销毁之前的案底。并且回到母亲家里与母亲同住,她母亲仍叫他怪物,告诉他没有女孩子会喜欢上他这样的怪物。在这样的刺激下,Ed接连杀了五个女大学生。并将女学生的尸体埋在他们家楼下,Ed说他妈妈喜欢别人瞻仰他。 共性第二点:应激源 第二个犯人是恋鞋癖,他的住所收藏着各式各样的高跟鞋,他在作案后,会对着被害者的鞋进行自慰。 现实中的案件也再一次验证了这个观点,性侵12岁小女孩的凶手成功骗过了测谎仪,但是在对着小女孩的校乐队服饰时失控。 当发现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时,主角Holden也越来越膨胀、自大。尤其是通过他所总结的观点破获了两起命案后越发不可一世。他的搭档警告他:“你现在很危险”时,他是听不进去的。 但是,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恶魔也已经爬了出来。 你想要知道变态们是怎么想的吗?推理出他们的动机、他们的生活背景就可以了吗?你还要有他们的思维。 所以一个从来不吃鸡蛋三明治的Holden会在探访Ed后开始吃起三明治,所以他会跟那些犯人一起说着脏话,侮辱着那些被变态杀死的女孩子们。接触那些犯人越多,他的思维同那些变态的思维的界限越模糊。 这个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入门了。 而那个界限,也许有一天,“碰”就会断掉。 所以Ed拥抱Holden时,他会崩溃的失去呼吸。那一刻,他体验的究竟是濒死的感觉还是感受到来自深渊的引力。 至于丹尼斯.雷德,他还在深渊凝望你…... 更多精彩影视尽在微信公众号: 呆呆懒猫 ,內附资源,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