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经典观后感集

2018-04-13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经典观后感集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是一部由Louis Milito执导,特德·丹森 / 乔雅·福克斯 / 艾瑞克·兹曼达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一):goodbye

  虽然知道是要结局,但真地看到这最后一集,也是颇感慨

  这集就是老G的主场呐(老G有点发福啦)。剧情算过得去吧,主要还是老G回来了,C姐回来了,居然连H夫人也来了。满满回忆。然后算HAPPY ENDING。

  破了案子又带着美人回归海洋,真是双赢。

  可能因为太熟悉了,面对10年后的分别,我有点无言。编剧可能也是这样吧,结局处理得相当平稳,并没有特意的煽情

  除了感慨就是感动。15季呐,我是从NY开始看的,最后移情到LV。但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居然看过LV的S1,这可能就是缘分吧。这部剧承载了太多回忆,所以不想说再见。

  老白虽然比老黑的BOSS演得让我喜欢 ,但老G一来,明显感觉,LV的标配果然还要是老G的啊!老黑当BOSS那一年真的看不下去,虽然那一年,三季CSI第一次联合破案。

  算了算了,不回忆了,回忆有好多,等重看时慢慢感受吧。

  不管好与不好,CSILV结束了,三部CSI都结束了。真的舍不得,但还是祝福演员们都能有新的开始。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二):I said I will miss you,and I do.

  這是Gil在為Sara抄完十四行詩后寫的話,我一直記得,因為倍感溫柔。晚上匆匆看完大結局,十一年的時光一閃而逝,溫柔的情感就來找我了,恍惚中從小學到大學,而其實在十五季最後一集的時候我就已經哭過,所以這次我沒哭,結局甚好,畢竟我最愛的一對CP走向了他們必然重合的那條路,Gill Grissom是我少時夢想中的男人,他也老了。

  得知Juile死訊的時候我有點晃神,看評論中對她的態度都不是太友好,但我偏偏還蠻喜歡她的,她灑脫又執拗,有美國女人特殊性感不同於Ca,也不同於Lady H。每當看到她走進RB辦公室眼神里無意透出的愛意時,總有種故人相似的感覺,像是那天Sara走進Gil的辦公室,告訴他說:“你說讓我去看心理醫生,我去看了,那麼,我們....”

  時過境遷,那時Vagas實驗室還沒有人犧牲,苦楚尚未浮出水面,直到現在我都不願去看第九季,因為那樣回憶的糖罐就會被打破,流出骯髒酸澀的水,你看到了世界的靜寂與淒涼,可那又怎麼樣?它是奔跑于蠻荒的猛獸,張著大口,要將日月星辰吞下去,你以為它能吞下一切,連孤獨都能吞沒殆盡,可正如光明的反面並非黑暗,孤獨也是。

  六年級那年我第一次看csi,和爸媽一起,那時候家裡只有第一季,而我最喜歡的是用一男一女用急凍車裝著尸體,在超市誘騙并殺害那些好心婦女的案子,不管看多少遍我都不膩,尤其是Gil更換衛生間門板的位置變出一條15號公路圖那一段,反反復復,五十遍都是有的。初二,爸從深圳回老家看我們,接他的時候他拿著一盒csi第二季的光碟等著我,我們家是個小城市,在越獄興起之前是沒有人看美劇的,所以我有了當時看來獨一無二的禮物,感覺變成了一個牛逼人物。再之後,盜版碟就越來越多,從第三季到第六季我都是在盜版碟中度過的,直到高一,咱家學會了下載。(第一次下生肉沒有字幕腦滿腦髒話,沒有射手怎麼活)

  初二借了我媽同事的法醫病理學,也不寫作業就在翻書,記一些並不緊要的筆記,想考法醫這件事成為了初高中漫漫長夜跋涉的勞累中一口冰涼的清泉,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總略有偏頗,也許是我高估了自己,也許是我懈怠事情並未以我想要的模樣進行,醫學院變成和我隔海相望的另一方土地,至今我都羨慕做醫生的人, 不論是出於何種心態,我內心羨慕的情感是真的,沒錯。我羨慕他們。

  atalie。模型殺手,是這麼久以來我最喜歡的連環殺手,殺人有時並非是為了快感,那樣太低級了,殺人是種儀式,為了我生命中高出我生命的。

  保羅米蘭達,校園藍漆殺手,夫妻殺手,開膛手,橡膠人,七宗地獄,吉格港雙胞胎,城市雕塑家,魔術師,專殺夫妻一百年殺手,對稱認知障礙的模特沙漠科學家,水牛,平底鍋弒母,嵌合體....

  遺憾的是我等了很久想知道魔術師是否逃出生天,可編劇卻忘了這檔子事,事事無圓滿,連看劇也是一樣。一點了,我住的小區一到晚上格外的靜,我的貓躺在旁邊睡了,房間昏黃,我曾經說除了可樂和csi,沒有陪我更久的朋友了。現而今這話也不假,我的朋友教會了我在殺人之後如何毀尸滅跡,教會了我德州撲克,介紹了偉大的阿西莫夫,并讓我初次體驗到“熱愛”,人在極其滾燙的時候,根本需要流動,靈魂是舒張的氣體,可以接受艷陽,也可以接受創傷。

  揮手作別是最落俗的儀式,我不願意如此,天下無不散筵席不是嗎。再見。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三):告别

  看CSI很多年了吧,从一开始不记得在哪里偶然看到,然后买了一张只有几集的碟,然后上网看到现在,断断续续也有十来年了。大概是前年吧,花了一年的时间补了一到十四季,比起其他美剧,这部真的是内心的白月光。一部剧十多年,演员来来去去换了几茬,最喜欢的还是老G他们,不光是习惯,更重要的是那份默契,那种团队的感觉。还有早年的案件,各种精心设计细节,不像后面更多拼凑,更多侧重个人八卦狗血,还有之间的冲突矛盾。默契不再,团队不再。

  这个结局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时间长了,大家也审美疲劳,在各种新剧的冲击下,这部的缺点也是愈加突出,尤其是演员的游离感,无论再有如何新奇的案子,一旦演员的感觉不对了,整个片子也不好看了。

  再来说说这个结局电影,老G回来后完全秒了DB,而C姐则是让Sara的缺陷更明显。嘴上不停强调自己和老G断了没关系,但是各种酸溜溜的话,各种感情用事表明她根本放不下。更何况遇到了比她更了解老G的Lady Healthy。其实从第一部就不喜欢她,十来年了一点长进都没有,遇事不冷静感情用事过了,最后居然让她当主任,难怪要让Nick走,不然怎么轮到她啊。这个结局的案子其实很蠢,纯粹因为可以让老G回来就设计了个陷害Lady Healthy的,严格来说没啥技术含量。。。纯粹为了看他们几个回归吧。不过结尾那段真心只想呵呵,拍那样又如何,Sara也不会放弃主任的位置和老G去海上的,何苦阿。话说,这个里面没有出现fin这个女人真是太好了,除了Sara最讨厌的女角就是她。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四):大结局回忆起很多很多的过去

  老G,H夫人,还有C和她女儿,Brass回归,大结局回忆起很多很多的过去。

  特别是只有小G才能吐槽老G和H夫人的暧昧细节,也只有从第一季第一集呆到最后一集的小G才有资格吐槽啊!

  曾期待的老法医和老G久别重逢镜头也没有有些遗憾。最后C说要当夜班主任的时候,心都是沸腾的!

  还有还有看到老G对虫子热爱,对现场还原的实景再现都是抹不去的回忆。老G还是这么喜欢虫子和实验室~

  最后说说字幕组,从一开始第五季就是看伊甸园的字幕,到最后一集的字幕,感概万千。原来大家都还爱着CSI。

  曾记得老G离开后,老黑上任新一季主管的时候,怎么都看不惯没有老G的夜班组。很多人要弃剧,可是大家还是边骂边看。记得在伊甸园论坛里有个帖子说到:CSI大家看的是剧情、是科学的通过证据找出罪犯,而不是老G。事实上,CSI:lv的播出持续十五季,更多吸引我的是严谨剧情和理性分析,还有酷炫的检验仪器。

  ——————仅作为个人花痴发言————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五):不会再有第二个CSI情结

  第一次看CSI时我应该刚刚念初中,深夜爸妈都熟睡了,我偷偷在客厅里看着某个台播的电视,瞬时就被吸引。那一集的大多数片段都已经记不清了,却有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难忘印象:一个母亲带着她的女儿嫁给了第二任丈夫,之后女儿在一次玩过山车的时候死于非命。调查的最后,凯瑟琳通过女孩母亲回忆事件时眼珠转动的方向说了一句话:“一般的人在回忆事情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而在编造故事的时候却是向左上方看。”

  故事的最后当然证明是母亲杀了自己的女儿原因只是她希望可以和新丈夫更好的独处。这个结局让年幼的我震惊,因为那个时候我所接触的世界,无一不是赞扬母爱无私伟大,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其实还有一些母亲自私而阴狠,虽然是在电视里。因为印象深刻,这部电视的情节我一直没有忘记过,但是年纪太小,剧的名字早已模糊,甚至一度只以为它应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之后便在脑海中封存好多年。

  07年我上了大学,开始知道世界上有“美剧”这种东西存在,凭着所剩无几的一丝印象和从来没有准过的直觉,我觉得CSI就是当年我看过的那部剧,果然,在第一季的某一集中,我找到了熟悉的片段,仿佛瞬间回到曾经的那个深夜。之后的无数个熄了灯的夜晚,借着充电台微弱灯光,冒着被寝室大妈查寝的风险,我一集一集的追回了落了这么多年的CSI。

  对不起,这么久才找到你;谢谢你,至少一切还来得及。

  也曾被变了形的尸体恶心到吃不下饭,好像隔着电脑屏都可以闻到那股窒息的腐败味道;也曾吓得半夜里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听到点声音就自动脑补大量血腥画面;也曾夜里做过噩梦,第二天醒来擦擦似乎还在额头上未干的冷汗若无其事的跟室友一起奔向食堂

  智商巅峰时期,我可以完全跟得上夜班组办案的思路,跟他们一起破案寻找凶手意犹未尽的时候一集可以重复看好几遍都不觉得腻。不像现在,经常一个推理要反复看来回看才能get住他们抛出的点,更多的时候是在凭着感觉蒙结果...

  华瑞克死的时候,心都要碎了,之后组里的老人走的走换的换,也就渐渐没有了当年的热情

  从第十二季起再也没有看过,没有了老葛、华瑞克,小葛不再逗逼,尼克变成发福的中年大叔,甚至连凯瑟琳都跳槽去了FBI的CSI不再是从前那个我深爱的CSI,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也会走到终结

  电影的最后凯瑟琳让老葛去安慰组里那个新来的有些沮丧小女孩时,老葛很傲娇的问那个女孩是从哪来的,凯瑟琳假装不在意,轻描淡写回答道:“大概是从我身体里”时,老葛和我都惊了。Lancy,曾经的小女孩,原来在不经意间都已经长大了。忽然就有了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伤感欣慰曾经的小女孩终于长大继承了妈妈的衣钵,伤感于故事至此,我们终于要和CSI说再见。也正因为有如此复杂情绪,所以虽然年前就看完了“不朽”,可是我却迟迟不敢动笔去写些什么,怕绷不住情绪,把好好的一个电影观后感写成追悼文。是的,我觉得刚刚这些根本就不算影评,我也远达不到很多人对电影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想。我只是觉得自己该写点什么,纪念曾经陪我走了许多年的一部剧,纪念自己已经越走越远的青春。我相信,就”不朽“这部电影的拍摄而言,它或许达不到五星的级别,但是就CSI本身的情结来说,它在我心中又何止一个五星的分量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六):CSI: Immortality

  这是一场华丽的落幕。

  每一个CSI迷心中都有一群可爱又可敬的CSIer

  看着老G、C姐、Brass的回归,总想着要是这场戏永不落幕就好了

  我并没有那样的机会,从2000年-2015年,我只是在那年夏天,广电总局还没有查的这么严格,网络刚刚盛行,在线视频中各大剧粉墨登场的时候,有幸抓住了这根草,从此以后,这部剧成为我心中的经典

  曾经,你以为你会终身难忘的事情,其实根本不值得一提,而当你体验人生百态,看尽云卷云舒,你方才恍然大悟,当初的自己还是太年轻

  最近我又遇到了些些麻烦领导狠不给力,一心只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心只有只顾自家门前雪的风格。而我又太过容易影响,于是成了厌恶大军中的光荣的一员。

  国庆期间趁着无比优惠的9.9元一张的电影票,我看了几部电影。吾先生和绑匪阿华之间的故事简直就是社会真实写照影片开始,Dylan说,那个曾经遭绑架的吴先生声音太磁性了,对啊,小时候看他的戏,以为他就是个警察,一副正气凛然样子

  好像有些人天生人上人,而有些人则天生下三滥么?也不见得,原来只是成长的道路不同,结果命运太不相同了。 你说,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到底有几人?我也不晓得,只是我觉得人生太无常了,把握现在才是正事。

  从CSI写到解救吾先生也是不容易啊,毕竟这两部片子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而我始终是个强人吧。 高考的时候可能我这随性的写法把阅卷老师惹怒了,然后我上了差强人意的学校。

  TW,我好像和我的朋友们的联系太少了,什么原因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怕你们过得不好,可是我又怕你们过得比我好。

  15年的最后一个长假结束了,差点儿我就回不了了,因为我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交通单车事故,所幸那时没有一个司机抽着几口香烟然后把烟屁股送到我这边,而我感谢上苍给我多次生命。

  感谢我是一只猫,我有九条命。

  生活不易,且行且歌。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七):美剧就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

  新年伊始,对中国的美剧迷们来说,就是一连串的相聚与告别。骨灰级美剧《X档案》时隔多年推出了新剧集;连载15年的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迎来了大结局;最催泪的消息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的主创人员来了一次艺术人生再聚首。一连串的“打击”,让美剧迷们唏嘘不已。

  当然,国人看美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早到《加里森敢死队》和《大西洋底来的人》,而八零后一代,则是看着《神探亨特》和《成长的烦恼》长大的。然而真正让美剧成为一种现象的,却是2000年左右,靠着DVD和互联网的路径,凭着字幕组的无私奉献,以盗版的姿态如浪潮般袭来。在看完《犯罪现场调查》的大结局之后,我在豆瓣上留言说:《犯罪现场》、《24小时》、《老友记》、《兄弟连》,堪称培养中国美剧迷的“四大名著”。除了这四部之外,这股浪潮还冲来了《迷失》《欲望都市》《黑道家族》《豪斯医生》《绝望主妇》《越狱》……当时我的想法就是,电视剧居然可以拍到这个地步。

  美剧和国产电视剧的一大区别就是长,一周播一集,一年播一季,只要收视率不错,就能年复一年地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的《加里森敢死队》或是《成长的烦恼》都感觉没播完,因为本来没结束。这给观众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陪伴,如果从头看起,《24小时》陪伴了我们8年,《老友记》陪伴了我们10年,《犯罪现场调查》陪伴了我们15年,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陪伴你这么长的时间?

  于是这些剧中人就成了我的朋友,而且他们从来不打扰我,只是自顾自地把他们的生活展示给我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信仰。这不仅满足了我们渴望听到好故事、渴望观察不一样的生活的欲望,而且我们也在剧集中寻找自己关于生活的答案。

  这种长时间的陪伴会让我产生那种真正属于朋友间的情感依赖,让我们沉浸并享受彼此相处的时间。作为一个晨昏颠倒的编辑,我父母总希望我回到家就睡觉,然而我在午夜回家之后,总是要窝在电脑前消磨一两个小时的时光,而大部分时间是去看美剧。我跟他们解释说,这两个小时是我一天中最舒适最放松的时间。你沉浸在朋友的故事中,肆无忌惮地展示着在现实中遮掩的真实自我,或捧腹大笑,或泪流满面,或被某个观点激动得满地乱走。这段时光太重要了,无可替代。

  看美剧最伤感的时刻就是剧集完结的那一刻,你不得不和朝夕相伴的朋友挥手告别,这是一种很真实的失落感,以至于我开始试图逃避这种失落感。有两部美剧我剩下最后一季没看完,一部是《神探阿蒙》,一部就是《老友记》,不想迎来告别的时刻,就假装故事还在继续吧。另一种办法就是重看,《老友记》是最适合重看的剧集,因为它就是细腻地展示了生活本身,生活是看不厌的:啃老的富家女瑞秋,强迫症患者莫妮卡,居无定所的嬉皮士菲比,用幽默掩饰悲观的钱德勒……总有一款适合你,他们会教给你美国的时尚,教给你性与爱的关系,教给你平等的价值观,教给你以幽默的武器面对操蛋的生活。

  最终这些东西会塑造你,成为你性格中积极的部分。台湾作家痞子蔡曾经说到过他的写作风格受谁影响,日本漫画大师安达充。我深以为然,一个看安达充漫画长大的人,他的文字一定是温暖的,他的态度一定是达观的,所以不管结局是喜是悲,过程也一定是动人的。

  也许有人会问,电视剧家家有,为何美剧最强?因为美国的电视剧艺术水准是最高的。那么站在电视剧鄙视链顶端的英剧呢?别忘了英美不分家。整体而言,包括英国在内,没有任何国家的电视剧水平能够望美国之项背。这不仅仅建立在美国整体娱乐工业水准之上,而且建立于美国整体文学艺术水准之上。可能在最顶尖的艺术水准上,世界各国都有杰出的艺术家,但在整个基数上,尤其是艺术的“中产阶级”这一块,美国独步天下。

  这还不是全部,随着美剧影响的持续扩大,美国的高水平文艺工作者们开始乐于投身电视剧产业,电视剧不仅仅再是消磨时间的大众文化。随着美剧影响的日益扩大,美国顶尖的作家、导演、演员开始投身其中,如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科恩兄弟这样的导演,如汤姆汉克斯、凯文史派西这样的演员,如艾伦索金这样的编剧,如汉斯季默这样的音乐家……他们打通了文学、电影、电视剧的任督二脉。最新上映的一部美剧《11.22.63》,影片阵容堪称豪华,主演是有“付兰兰”之称的詹姆斯·弗兰科,制片人是《星球大战7》和最新两集《星际迷航》的导演艾布拉姆斯,他的导演成名作是美剧《迷失》,编剧则是大名鼎鼎的恐怖大师史蒂芬·金。设想一部连环画,编剧是大仲马,绘画来自伦勃朗,而画中人是拿破仑,这还是普通的连环画吗?

  为什么这些大师愿意投身美剧?因为全球化让美剧的受众极大地增加,这就形成了众多的细分市场,可以容纳各种小众的艺术表达,因为你总能找到自己的观众,而这在过去则是电影的特权。而电视剧的优势则在于想拍多长都行,可以充分地表达观点和塑造人物,不会出现像电影《天国王朝》那样,为了控制时间长度,生生把一部杰作剪成了垃圾。艺术家们提供了艺术保障,娱乐工业提供了技术保障,这极大提升了美剧的艺术水准,俨然有超越好莱坞电影的势头,然后美剧就成了画家陈丹青眼中的“21世纪的长篇小说”。

  陈丹青进一步“妄想”:“并非因为文学本身伟大,而是塞万提斯和司汤达的时代没有影视。绘画也一样,伟大的绘画延续好几个世纪,因为没有摄影和电影。如果希腊或文艺复兴的城邦有电影院,会有那些壁画和雕刻吗?”当然,他也知道这种反方向预设是荒谬的,“准确地说,是伟大的绘画与文学哺育了今日的影视。但人的欲望迅速扑向新媒介。许多老媒介被新媒介灭了,许多艺术的类型过时了,消失了,人的欲望一点没变,无底洞:人永远想看见自己,又想知道别的窗户里男男女女在干吗。”

  影评人杨时旸曾经发出过“美剧是我爸爸”这样的感慨,对他来说,一些剧集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教导他,伴他成长。其实小的时候看《成长的烦恼》,又有哪个孩子没有接受过“杰森爸爸”的教育呢?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学者们抱怨中国年轻人不读书,我总想弱弱地回一句,情况没那么糟糕,因为我们看美剧。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八):致青春

  我唯一认真看完的两部美剧,一部是《豪斯医生》,另一部就是此片了。

  犹记得当年高三暑假在家里看电视,在一个地方电台的下午剧场,看到了CSI的半集剧情,一个插入鞋子的铁钉让受害人触电身亡。这之后,上大学,认真学习,竟然几乎将此遗忘。直到保研后,一天忽然此情节在脑海里异常清晰的浮现出来,所以动手搜索,才开始了真正的美剧之旅。

  起初,女朋友对此鲜血淋淋的场景甚为反感,但在我的坚持下,她也被我拉入了坑。这部剧让我们真正认识了鉴证科学,剧中的探员们从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矿物、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去寻找证据,展示了他们杂乱的知识储备和破旧的实验室设备。同时,还让我们见识了拉斯维加斯及其赌场和酒店里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美国有钱的赌场老爸如何放任自己女儿去当脱衣舞娘,以及脱衣舞娘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办案的公务人员等荒唐故事。此外,美国的办案人员浪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银子仅仅为了逼真地还原犯罪场景,不知美国人民对此怎么想,但是我想说,这一切还是太low了,在我朝只需要一招就可搞定,那就是独具特色的人海战术啊。前有朝阳群众,后有西城大妈,希望今后有朝一日我国也能产出一部具有特色的犯罪调查剧,超越CSI。

  最后,大爱Grissom,以至于我的英文名都是抄自他。然而,当我在上研究生英语课对着美国外教拼出这一名字时,外教挠了挠脑袋后表示从未听过有人叫这个名字,太生僻了。好吧,原来你们美国人不看CSI。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九):致:那个曾经日日夜夜追剧的女孩

  CSI完结了。

  其实从12年往后我就弃剧了,因为Warrick的死、老G和C姐的相继离开,也是因为剧情越来越无趣,基本上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

  但,就像瓜哥戏谑我:这就像你曾经追了那么多年的一个人,你连他离开都不知道,都不曾去看他最后一眼。是的,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字的初衷,为了弥补一下心里的缺憾。

  第一次看CSI是在大学的犯罪心理学课堂上,当时的老师基本每节课都要放一集,现在依稀记得应该是第一季,因为有著名的“水牛案”。后来渐渐开始接触美剧,那时CSI已经到了第七季,我第一次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是707,开头是那个马戏团表演——这些印象也许会永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

  之后一段时间,恰好放假,我开始了补剧。从101开始,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看一集,否则感觉睡不踏实。大约一个半月,我竟然补完了第五季,当时也不明白自己上了什么瘾,就是觉得好看、有意思。

  再后来,我把所有的剧自己刻了盘保存。之后又开始了其他美剧的追看,最多时一周需要看十几部,其中绝大多数是罪案剧、律政剧,搞的妈妈曾经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逛伊甸园美剧论坛,在上面发发帖子留留言什么的,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渐渐的,大学毕业、工作,我的时间不再那么充裕,加上老人们纷纷离去,剧情平淡无趣,似乎美剧离我越来越远…但是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依然会时不时的让我想起去看看这些老朋友近况如何,直到……

  看到美剧新闻说CSI的第16季就是大结局,忽然释怀了,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这样结束了也好,让大家记住的依然是巅峰时期的你,这样挺好的。

  记得Warrick去世那集,那首Will you remember me在我的博客中放了许久,当时每每听到都会感慨发生的一切,并轻轻的说声:I will remember you…

  今天,亦然。

  《犯罪现场调查完结篇:不朽》观后感(十):永远最爱的美剧

  舍不得看也还是看了

  剧情已经不重要了

  满满都是回忆

  看到老G和C姐再次同屏拥抱的那一刻

  内牛满面

  曾经老G的离开让我一度弃剧了一段时间

  但最终还是捡回来了

  因为看CSI真的是一种习惯

  CSI可以说是我的美剧启蒙剧

  还记得读书时一边吃饭一边看各种尸体

  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还记得Warrick死的时候

  伤心的我

  到后来老G C姐 Jim纷纷的离去

  每一次都很伤感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纸醉金迷

  只知道Sin City

  LV也成了我最向往去的城市

  从VCD到DVD再到现在的网络下载

  这部剧真是陪着我一起经历了时代变迁

  还是那么的不喜欢Sara

  老G和女魔头才配

  ye CSI

  ye老G C姐

  ye我爱的人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