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10篇

2018-04-16 20:48: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10篇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由涅提·蒂瓦里执导,阿米尔·汗 / 法缇玛·萨那·纱卡 / 桑亚·玛荷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运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一):"望子成龙"的小影迷

  因为有米叔,所以我昨天拉着舍友二话没说冒着晚上回不去宿舍风险跑去电影院看完了这部作品。先从侧面说下,厅不大,整个影厅有不少的抽泣声,左边的一个女人当半决赛获胜后,与荧幕里的人一起鼓掌感染到我也心里呐喊,太棒了,赢了。好的片子时候不在于形式多么的花样百变,而且明明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还能够让你心生感叹,怎么会这么震撼!看了很多人的评价米叔的演技爆表,我觉得米叔是一个不需要评价演技的演员,他的电影只需要坐下来,睁开眼睛进入他扮演的世界里,因为从来不会令人失望。印度片的一言不合就歌舞在这部片子显然淡化了,因为不管从大的国家政治矛盾还是国民性别差异现状以及宗教信仰,还是小到每人身边都会发生的家庭琐事,父爱的无言,都让人无暇于关注歌舞的成分,因为挑不出瑕疵制作的精良使得歌舞的成分反而为片子加分了许多。导演对于摔跤的动作以及对其的神圣感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从意识层面还是写实角度都可以打个满分,所以这部片子我打了个满分,至于父权和女权的矛盾真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身发展限制,我没有去过印度,所以没有权利去评价,只能说我在这部片子里只看到了现实一面,这不足以说明片子的好坏了吗?总之,除了故事主线属于看开头知道结尾以外,没有任何毛病可挑,而这个缺点,也被震撼的人性处理让我对其直接忽视。5星作品,99分,少一分是我对于印度作品的嫉妒心理,哈哈没办法,谁让我是个爱国心理严重的吃醋小人呢!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二):有选择才能称之为选择

  " 当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你 你的呐喊和你所做的一切挣扎 才能被看到 才可能接受 "

  首先谈谈阿米尔汗这位演员吧 他真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 就已经显露了他的反传统不屈不挠精神 做为一个童星 并没有按着童星该有的步调来走 后来而是任性的选择了去打网球 21岁遇到心爱的女孩 义无反顾的私奔 当面对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冲突 他选择扛起一切的压力指责 虽然后来还是离婚了 但至少为在一起 争取到了那个可以去选择的机会 众所周知他是个演员 从三傻到现在的摔跤 他做过导演 制片人 也上过真人秀 50岁啦 冒着被封杀的风险 增肥28公斤 你说这样值得吗? 别忘了他是一个极富有电影人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啊 毕竟敢与整个国家 乃至体制所抗衡这一点 他就已经很了不起

  在当今社会 真假已经傻傻分不清了 很多虚有无的都被包装各式各样烟雾弹 敢发声来质疑已是不易 明知会招来太多事儿的这种茬儿 何况还是堵上了整个自己?他何不就是片中的爸爸 他何不就是片中的女儿 为了让整个国家 乃至整个世界看到 为了他心中所努力坚信的一些东西 凭借着他之前努力所得到的一切 而得到了这个呐喊的机会 摔跤吧爸爸的男主这个机会 这一次 他依然很棒 所谓印度有此人 真可谓国之幸事啊

  女性歧视问题是从古到今都在争议话题 前段时间不还在争女权主义的问题吗 现在看有点讽刺 当连女性地位都不能保证平等 当女性的选择都不能被尊重 谈女权岂不是有点可笑了 可别 别笑 至少目前在很多国家 我们知道的被报道出来的有印度 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那些呢 毕竟你永远都在接近真相 但永远都很难了解完整的真相 所以这里 我想谈谈的歧视 并非只是这里的女性 还包括男性 种族 LGBT等等 世界之大 你不能想象到的真相 比你能想象到的要深的多 所以啊 有一颗善良的心 尊重任何人的选择 才是王道啊 毕竟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吗

  一口气看完了整部电影 中间泪目好几次

  泪目片段1 大女儿二女儿偷偷跑去参加朋友婚礼父亲发现结婚的那个小姑娘跟她们说的这一段话 (我也永远都忘不了 这小姑娘在跳舞时 坐在人群无助的那个眼神 当你有选择 才能称之为选择 反之 你只能接受命运安排 当有人为你在你可以选择的路上而对抗而努力的时候 请你一定要珍惜 来之不易 毕竟你也知道他也不仅仅只为了他自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三):好电影那么多,而你却只有一个

  你看你们的父亲,不顾所有人的嘲讽,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们有不一样的人生

  父亲的落寞是因为自己老了还是一直以来坚持自己的教法受到了质疑,

  也许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摔法得不到传承。

  再次证明所谓的专业还是利益至上,国家想保铜牌,而吉塔要的是金牌

  失去了真正的拼搏精神。

  # 一个伟大的父亲,伟大的拼搏精神。

  今年第一部看流泪的电影。上次为什么没跟女朋友一起看呢?是怕她不喜欢吗?是怕她又睡着了吗?

  上次睡着肯定是她太困了 这样的电影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喜欢看的,不是吗。

  下次再带她一起看吧!

  好电影那么多,而女朋友却只有一个。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四):良心好片

  影片男主是一名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一直以来,他都想要为印度在国际赛事上赢得一枚金牌。然而,受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但是他一直都未曾放弃这个梦想。他一直想生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衣钵,但老天却故意为难他,一连四胎都是女儿,全村的人在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一直在出主意怎么生儿子,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印度社会的一个现实:生个儿子才是主要的,女儿无关紧要

  当然马哈维亚是爱他的女儿们的,但他内心开始也是觉得只有男孩才能练习摔跤,女孩就是在家做家务相夫教子的。同样马哈维亚的妻子也一直为没有生一个儿子而感到自责。

  某一天,马哈维亚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即吉塔和芭比塔把邻居的两个儿子打的鼻青脸肿,马哈维亚突然意识到女儿也是可以继承他的意志的。于是,她不再让女儿做家务,而是开始训练他们练习摔跤,希望她们将来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当然女儿们一开始是不理解的,认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个暴君,在虐待她们。直到有一天,她们偷偷跑去参加一个女孩的婚礼,女孩像她们哭诉,也想有一个她们一样的爸爸,真心实意为她们着想,而不是十四岁就让她嫁给一个她不认识男人,从此与家务为伍,成为一个生育工具。吉塔和芭比塔从此开始主动刻苦训练,练男孩子都不是她们的对手

  大姐吉塔率先获得了全国摔跤冠军,进入体育学院学习。然而,受到体育学院各种环境影响,她一度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爸爸交给她的本领,也不再为输掉比赛伤心妹妹芭比塔后来也获得摔跤全国冠军之后进入体育学院进行训练,她确从未忘记爸爸对她的教诲,并且一再规劝姐姐。为了让吉塔在英联邦国际赛事上拿到金牌,爸爸住到了体育学院所在城市,偷偷用他的方法重新训练吉塔和芭比塔。虽然后来被发现,但他却未曾放弃,继续通过研究比赛视频电话指点吉塔。本来吉塔的教练认为吉塔能拿铜牌就不错了,但是在马哈维亚的指点下,吉塔成功夺得了金牌,这不仅是她和父亲的胜利,更是印度女子的胜利,她为她们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

  印度女性地位之低世界罕见,堕胎,杀死女婴,强奸等事件屡见不鲜,这部电影在反应现实,激励女性为自己而战方面影响力巨大同时,电影中体育总局,教练的行为也是令人感到恶心,能赤裸裸对这种官场作为表示讽刺也是很有力量

  难得一遇的经典好片,希望我们也能多一些这种激励人心,揭露现实的片子。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五):能猜到结局却依然揪心的好影片

  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故事性很强,剧情很完整,两个多小时的容量满满当当。前面搞笑,后面励志,最后女儿给父亲打电话那一幕都看哭了,好久没在影院哭过了。

  剧情的最后争夺金牌的那一战,过程我都猜到了,肯定是先差4分,然后一个大空摔直接得5分逆袭夺冠,但是猜到了剧情却依然看的揪心,仿佛在看一场真正的体育比赛。女主一场一场比下来,就像我在电视机前追看体育比赛的直播。演女儿的演员不认识,但是表演的也很不错。

  阿米尔汗的表演自不必说,看过好几部他的片子了,都很不错。让人称赞的是身材,老年的胖,中年的壮,都很真实年轻镜头虽然一晃而过,但是整个身材和样貌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年龄跨度这么大,看起来毫无违和感,一方面是妆容,另一方演员的功力确实很强了。据说实际拍摄的时候先拍了老年,再健身拍了青年,真是太佩服阿米尔汗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六):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电影看了两遍,都是去电影院看的。电影里的音乐情节以及那种身临其境感动与平时在电脑上看完全不同。 两遍看完都哭成了狗,在电影院呆到工作人员提示自己离场才悻悻离去,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回味电影的精彩情节,感触良多。

  很庆幸自己能够消除最开始的国别偏见(印度电影)买了票去看这部片子,更庆幸自己看完一遍之后,又舍得花钱再买一次电影票去影院再看一遍。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为自己、也为这部励志的电影点一百个赞。

  好电影通常能够给予观众很多感受: 感动、理想激情热血思考···· 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感受,前面提到的全部都有:我能在吉塔成功后感到感动,能在爸爸和孩子们的努力中看到理想,能在吉塔的对战中看到激情,更加能在电影看完以后,深深的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很多的思考。

  电影的一句台词很点题:“永远不要忘记,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电影里的爸爸让我想起了那可爱可恨老妈

  老妈对我小时候很严格,像剧中的爸爸一样,在看到我学习的潜力后便给我立下了务必考上名牌大学的理想。 她创造各种各样条件为我今后的成才铺垫机会:我在小学4年级时便被转学到市里重点小学读书,原因是她认为厂里的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已经差到我无论考多少分都是全年级第一。从初一开始我就寄宿在省重点中学读书,一直到高三。平时每周六才能回家,假期经常是有20天的课要补。从初中开始,我就没有了别的兴趣余生活,不准打扮、不准化妆、不准留长发、不准谈恋爱、不准出去玩····除了学习就还是学习

  刚上初一时遇到一个心仪的男生,居然竟然那个男生一个月后向我表白,为了学习和装矜持,当时就狠心拒绝了。原本以为那个男生对自己情比金坚,可以和自己一起发奋学习考上高中重点班。结果1个月后,那个男生和另外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然后又在高中换了一个更漂亮的。自己就傻啦吧唧的偷偷暗恋那个男生到高中毕业

  高考结束成绩下来以后。自己稳稳的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老妈对我说:“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妈妈不会再管你了”。 猛然听到,竟有些不适应。

  大学时有次和老妈谈心,她告诉我,在我当时高一的时候,她原本有个更好发展机会南下,但是就需要长时间不在厂里家里呆着。如果那个时候她去了,现在我至少应该算是个富二代了???!!!!鉴于我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她权衡再三,最终还是放弃机会。

  本科毕业后,自己谈了段极其刻骨铭心的恋爱,天天情爱爱的浪费了两次认真复习的机会去考研,更是不好好工作认为自己的未来高校而鄙视社会上任何的工种。 09年分手孤身一人去北京疗情伤。当时工作学习前途全部渺茫万念俱灰,在北京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哭着说要考研,觉得自己很没用,除了学习,一无是处。老妈骂了句,哭什么哭,然后说,好好复习好好考,没钱的话妈妈给你。

  13年研究生毕业, 进入新的领域,16年创办公司,摸索到现在。每次在看不清未来和摸不准自己的时候,都会和老妈聊聊,然后自己再重新好好想想找找方向

  今年五一放假回去看老妈,闲聊到以前厂里的叔叔阿姨以及幼时玩伴的现状,老妈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可以走这么远,远到连婚都不结了。

  自己听后傻傻一笑,突然想起N年前那个心仪的男生脸红着看着自己的情景。如果当时自己勇于反抗老妈的暴政,追求自由和所谓的“真爱”而和那个男生谈恋爱,现在是不是会嫁给那个男生,然后早早结婚生子,晚上牵着孩子去跳广场舞呢?

  世界是公平的,想得到任何东西,就一定要先付出。如同歌词唱的那样:“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之所以还能在这里一步步的朝着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努力,可以闲暇是去自己喜欢的国家走走看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付出的就是对自己一无是处的挑战和一直努力的坚持。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七):关于亲情与教育的一点思考

  首先,这又是阿米尔汗带给我们的一部神级印度电影。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印度电影因为他而再度辉煌,甚至走向伟大。 阿米尔汗的电影总能在幽默搞笑中给人以严肃、深刻的思考,他在引领一个民族进行思考和自我反思,在愚昧落后、人口众多的印度,这样的尝试几乎是启蒙式的。所以他是印度电影的标志,是印度国宝级的演员,是伟大的导演。 《三傻》的主题是教育,《我神》是宗教,这次的《摔爸》是励志和亲情。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残酷而伟大的。因为倾注了太多的梦想和希望。这些梦想,大多是他们年轻时的追求,因为遗憾所以希望下一代人能够达成。

  就好像人类历史从来都是一代人站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学东西,没有那些“肩膀”他们可能也会学到这些本领,只是时间和机遇问题。但是有了这些“肩膀”,下一代人就能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必自己一一亲身从实践中得来。也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向前看,去实践中创新和总结知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这些知识就是“经验”。

  每一代人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都不过是承上启下。但因为是人,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所以父母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主观取舍,而子女在继承知识的过程中,自己的三观一旦形成,也会对这些知识中的一部分产生怀疑甚至抗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与父母的对峙关系。特别是对家庭中的主导者和权威者——父亲。

  但每一个男人在他从男孩子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中都必定少不了各自的阅历和磨练,也因此使得每个父亲都拥有不同的魅力。而随着下一代的不断长大,他们越是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这一点,对父亲形象认识的转变也几乎一致为“男神或英雄——普通人——有一技之长或者可敬的人”,对父亲传授的知识的接受态度也基本为“全盘接受——拒绝接受——选择性接受”。不是父亲变了,变的是成长着的我们。比如《大鱼》结尾,儿子最终理解了父亲,父亲的故事不管真假已经成为儿子心中永恒的传奇,他的童话剧本也已改编成小说,甚至搬上银屏,风靡全球;《摔爸》最后,大女儿在屡经挫折后选择了相信父亲,并且在父亲的战略下最终获得了世界冠军。

  很多人认为这是部运动励志片,但无论从片名还是影片内容,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要说的不止这些。还有一个值得永恒探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亲情与教育”。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八):看这部电影前请自带过滤器

  电影其实还不错,但9分实在难以苟同,拉低点分数吧。。。。

  我实在难以认同它超越黑暗骑士,超越飞越疯人院,甚至都不认同他超越当辛福来敲门,剧情中的父权和金牌论简直就是糟透了。

  有人说那是在印度,要考虑印度国情,抱歉,既然是全球公映,我认为就要在全球价值观下评判。

  我没去过印度,我对印度的了解仅仅在于各类新闻及寥寥几本关于它的书籍,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有些人认为要在印度环境下看其实只是抱着优越而怜悯的眼光俯视印度女性而已

  当我们中国在讨论家长那句都是为你好是错误的时候,你在为这么一位专制的父亲叫好?他逼着女儿们练摔跤,从不问她们愿不愿意,他毁了女儿们的社交,甚至连朋友的婚礼都不让去,这tmd叫健康的体育精神?这简直就是虐待,中国要是出了这么一个父亲很多键盘侠估计要骂翻网络。

  至于金牌论,哈哈,上届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讨论最多的不是金牌,而是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当我们庆幸中国不再迷信金牌而关注乐观,健康的体育精神的时候你告诉我金牌扬了阿三国的泱泱国威,所以你感动?

  :不要带小孩看这部影片,一般人有毒的东西看多了会自动过滤里面的糟粕,但小孩看了或许会毁去他的价值观

  “不要让别人说你不行,即使我也不能,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这才是该全家一起看的影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九):换个角度看一下

  简述剧情浓郁的重男轻女氛围下,女儿们为父亲的梦想努力奋斗,突出重围,最终换来别人对她和女性的尊重。

  人们都热衷于看到努力奋斗获得丰厚回报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功故事,有没有想过,他们到底,在自己内心深处有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方面我替他们感到悲哀。作为父亲,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这种事情现在的90/00后很有发言权,那样的滋味真的不好。或许她们会是最会摔跤的生物学家、医生、物理学家……

  看到他们得到应得的东西,也是很替她感到开心的。希望一切付出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就算暂时没有,那成功也会是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你。像她们一样坚守信念,突出重围。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十):为千千万万女孩而战

  《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是这一年至今为止给让我觉得最好的一部影片,从最开始接触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就一直关注他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会反映印度国内一个值得讨论和关注的问题,他的作品将这些问题融合到影片中,通过电影这样的形式展示给广大的观众,借此引发社会的思考和更深一步的关注。

  这次的《摔跤吧,爸爸》也是这样上佳的作品,好的点有很多,我只选一点——其反应的社会问题和引发的思考。影片这一次将关注点放在了印度目前还大量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上,附带地抨击了印度官僚体制下的政府官员不作为。影片的故事情节改编自真实事件,加上各个演员出色的演技,整部片子都给人一种很写实的感觉,也因此更感人更震撼。

  片中由阿米尔汗饰演的主角马哈维亚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但是由于得不到国家足够的资金支持,迫于生计,他只能放弃摔跤。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为自己的祖国在国际摔跤比赛中夺得一枚金牌,让自己的国歌在国际赛场上响起。因此,他一直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学习摔跤继承这一梦想,为印度夺冠。但是老天爷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儿,在印度落后的小村庄,女孩儿的命运几乎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被嫁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从此相夫教子锅碗瓢盆。马哈维亚在上天的玩笑面前只能妥协了,他没有儿子,还怎么让自己的儿子学习摔跤呢?

  影片在这里将马哈维亚的失落和沮丧充分展现了出来,体现了在印度乡村,女孩的命运几乎是定局的社会现象,女儿是用来嫁人的这样落后的思维定式,深深刻在了传统的印度人脑海当中。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哈维亚发现自己的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芭比塔有着很不错的摔跤天赋,从他的两个女儿身上,他又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他决定训练她们摔跤!让女孩子摔跤?这样的行为在村子里一定会被大家笑话,他的妻子也劝他为女儿的未来着想,弄的像个男孩子一样,以后还怎么嫁人呢?影片在这里又一次强调了在乡村地区,人们对于女孩的偏见,以及她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马哈维亚不想放弃这最后的希望,他说:“我要让她们能够自己挑选未来的丈夫”。很幸运,他坚持了,否则印度将会失去一名伟大的冠军。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他的两个女儿在同龄人自由玩耍的时候受到了父亲严格的训练,她们内心充满了埋怨和委屈,后来时常耍小聪明偷懒。直到有一次她们因为参加婚礼中断了训练,她们的父亲大发雷霆。她们和新娘倾诉她们训练的委屈,而那个14岁新娘却告诉她们自己无法把控命运的悲哀,她羡慕她们有父亲的关爱至少他们的父亲像对男孩子一样重视她们。两姐妹终于意识到,和其他村里的女孩儿相比至少自己还有另一个选择,嫁人还是摔跤?她们选择摔跤,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有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影片中两个女孩的心理和我们中国当下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相似,当父母给予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时,他们会本能地抗拒,感觉自己是被迫的,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回到影片,在经历了艰苦的而有效的训练之后,马哈维亚的两个女儿开始展现出她们的天赋和实力,一路势如破竹相继拿到了国家摔跤比赛的金牌。到这个地步,她们已经真正走出了乡村,已经足够强大到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了。

  如果满足于此,那么她们算不得伟大,只能说是一个厉害的运动员。真正重要的是国际赛事中的一枚金牌。那一枚金牌的意义正如赛前马哈维亚对吉塔说的那样:“如果你明天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吉塔赢得了金牌,那是印度在这个赛事上拿到的第一枚金牌,举国欢呼!这枚金牌,将改变了千千万万印度女孩儿的命运。她树立了一个榜样,她用这枚金牌宣告女孩儿并非天生就该和锅碗瓢盆为伍,男孩儿能做到的,女孩儿一样可以!

  这是这部影片是我动容的地方——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一部电影好坏不是单纯看票房看明星,而是要看它传达了什么,这部影片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展现,是使得这部影片能称之为好电影的重要内核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