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10篇

2018-04-16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10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由列纳特·达夫列吉亚罗夫执导,彼得·费奥多罗夫 / 阿纳斯塔西娅·米库尔钦娜 / 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一):一种很深的无力感

  文前注:这只是一篇观后感

  最近看了些许部女性视角展开的战争电影,感到和以往的战争片有很大的差别。女性在战争中的形象,向来就有些丰富男性。每每谈起女战士、女间谍人们总会有一些不一样感受。而战争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多承载了一些电影不一样的思考。这大概是因为,战争本身作为一种十分残酷血腥的活动,与女性代表温柔体贴特性所不相符合。用温润语言描述炙铁之间的对抗,往往是令人不舒服的。这样的观影体验中,观众不得不在痛苦反思战争,而这样的反思总是来得更加深刻

  但是女性在生理上毕竟还是逊于男性的,所以即使是女性视角的战争片,也大多都从脑力和勇气出发,来讲述谍战之中的女性。但是战斗民族注定是不一样的,他们用文学影视作品向我们证明了:真正的勇士,敢于描写女性在战争中正面和敌人硬刚。本就已经是香消玉勋的故事,却偏偏又置于这样一种极端激烈对抗的环境中,更加让人感到揪心

  看完电影的人们,大多都记得对女兵们简陋的小木屋内洗澡的那一段。记得以前的时候,还有一部类似的作品在国内上映(或是电视上?),却发现人们的关注点都只在演员的胸脯上。这虽说是可悲的一件事情,但也不妨说导演目的也是有些着力于此的。美好温暖肉体聚集在屋内,屋外就是冷酷的战争。这些身体本应该能承载着无限的可能性,或许是许多个可爱孩子,或许是情人眼睛中的西施,又或许是父母热切盼望着的子女。谁能够接受,短短几天之后,她们都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正是这有些色欲的美好,对人性本身的肯定才能有力的反映出战争的反人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二):黎明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如果已经熟悉枯燥的旅行,似乎这也将是另外一次。好像要打发无聊日子,或者说给自己慵懒找个适当理由,也或者还怀有那么一点期待,于是就点开了一个电影。漫不经心思绪,像静静流淌的河流,没有半点漩涡喜怒哀乐像午后的老猫,找个阴凉处,打起了盹,连眼皮都懒得动。突然,不知谁家调皮的孩子,从树上折断了小小枝丫,落地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惊醒了打盹的猫。只见它微微侧头眨了眨眼,又倒头睡下去,似乎完全不在意这偶然的事件,此时如果我在说电影情节的话,应该是一个女兵沉着冷静的打下一架敌机。不过这有啥的呢,电影嘛任何事都不足为奇。当这只猫 正准备,倒头大睡时,突然一块石子砸中了它的头,只见它嗖的一下,站了起来,警惕的巡视四周,漆黑的眼眸里,散出幽幽的绿光,刹那间所有的困顿一扫而光此时此刻,所有的喜怒哀乐完全被电影的情节牵动着,仿佛在中流击水,随时会被波浪淹没,又仿佛听一曲动人心魄曲子,千转百回…没有刻意的安排,没有他人的干扰,这只是一场邂逅,这种感受是如此的深刻隽永,然而当细细言说时却又觅而不见,欲语还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战士的裸戏有汤唯色戒价值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战士的裸戏有汤唯色戒价值

  文/马庆云

  刚刚在中国院线下架的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本土版本是120分钟,而大陆上映版本是115分钟。这五分钟的戏份,到底是什么?这部根据前苏联小说家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曾是俄罗斯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版《静悄悄》又为何要拍摄部分女战士洗浴、戏水等的裸露戏份呢?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几位女战士如何在男首领的带领下,对付试图绕道炸毁铁路的纳粹军队。几位俄罗斯女战士在这场战斗中纷纷牺牲。1969年这部小说在苏联问世,引起不小的反响。主要原因是,苏联以往的小说,很多都是正面战场惨烈战斗,少有后方战场的小人物抗战故事。尤其以美丽女性的牺牲,更为引人感慨。这几位牺牲的女战士,又各自有与纳粹有关悲惨经历

  古希腊悲剧中有一句常识性的话语,什么叫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正是这种悲剧。所以,在小说中,作家极力描写生活安静平和,与女战士的美丽和善内心,尤其是渴望爱情性爱状态。性爱,在作家笔下,是美好的,而非我们想象中的肮脏

  所以,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边,导演拍摄了女战士们裸体洗澡、戏水的桥段。这些桥段中,女战士们赤身裸体,乳房和下体都呈现在画面中。在国产电影中,这两处,是严格禁止的。所以,大陆上映的版本,并未有这种桥段的呈现。在原版中,此处拍摄非常美好,女性身体之美,展示的淋漓尽致。因此,可谓是从身体到心灵,都刻画的极为美好。

  这一美好,正是为后面的壮烈牺牲做铺垫如此美好的女性,牺牲在纳粹军队的刀枪之下,悲剧意志油然而生。因此,这些桥段的展示,也显得非常有必要。国内版本的遗憾,来自于我们未能分级的限制。俄罗斯版本,则有限定12岁以上人群观看。因此可见,有些影片人体赤裸,还是有分级的必要的。

  这一点,很类似当年被广泛讨论的《色戒》。汤唯和梁朝伟的几场床戏,是否应该删除?很多意见认为,这几场床戏,正是汤唯内心转变根源,删除之后,太为可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并无这种男女两性之间插入的性桥段,只有乳房和下体的戏水裸露,尺度非常保守,其实,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战争美学(如果战争也有美学的话)和革命美学(同问前边),在前苏联,喜欢用女性的美丽来进行对比。这种叙事方法,对大陆作家的影像也较大。但大陆在男女之间的性尺度上,一直较为保守,唯一继承的,是让女性成为革命战士,参加战队。较为具备代表性的,则是《红色娘子军》。几年前,国内也因为红色娘子军抬腿开抢,引起不小的争议

  女性美学,对比战争、革命,在文艺理论上,有各种声音,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我对这个,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哪位读者认为女性之美,可以体现到战争、革命中来,可以留言讨论。哪位认为,这样做是对女性的侮辱与洗脑,也欢迎留言商榷。我对此太少研究,期待大方之家的言论

  不过,从电影角度来讲,我认为,在未来,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实现之后,像女战士裸体戏水、洗浴这样的桥段,还是应该保留的,而且,是有自身价值的。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老一辈青春记忆,新一代精神财富

  残酷血腥的战争,花季年华少女,两者原本不应有任何交集,当一场战争让女人拿起武器厮杀时,现场的局面用惨烈来形容已远远不够,当一次战役让女人全部牺牲时,苟活下来的男人肯定比死还难受

  因此,以女战士为主角的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问世以来,其意义早已经超出了银幕本身,成为展示那个时代特殊标记与符号。这部电影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中国以后,其影响程度之大,深入人心之强,恐怕是今天的年青人难以想像的。而《喀秋莎》等电影插曲,更成了无数人的挚爱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俄国电影人也翻拍了这部经典,相比1972年,今天的俄罗斯已经告别了斯大林体制,但却无法也不可能否定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因为珠玉在前,新版主创们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1972年版用黑白影像描绘战争场面,而用彩色胶片拍摄回忆部分,以此形成的悲剧气氛让人震憾。新版当然无意简单照搬,但因为采用了3D画面和更好的音效,让观众同样印象深刻。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将两个版本一比高下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演员不同,拍摄技术不同,只能说各有各的千秋,各具各的特色

  但从新版在俄罗斯本土上映之后的受欢迎程度来说,它显然是非成功的。正因如此,在中国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夕,这部电影才会被隆重引进中国。8月20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出席了在俄国大使馆举行的首映式,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影片的背景是1942年夏天,卫国战争爆发近一年之后,此时苏联红军损失惨重,大片国土和无数城镇失守,数百万士兵倒在战火之中。不得已,军队中补充了许多根本没受过训练年轻人,其中也有一些女兵。

  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费奥多罗夫饰)希望自己的战士不喝酒、不泡妞,上司就真的满足他了——分派了两个高射炮班的女兵。这些女孩无忧无虑,爱说爱笑,还喜欢捉弄上司,让准尉同志无奈。可是,姑娘们很快就给了他惊喜——她们打下了一架德国飞机,于是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次福利。这说明,这些女兵还不算完全不合格。

  班长丽达(阿纳斯塔西娅·米库尔钦娜饰)无意中发现了两个德国士兵,为了防止他们破坏交通线路,瓦斯柯夫挑选了五名女兵,准备去搜索捉拿德国。除他俩之外,还有丽萨(索菲娅·列别杰娃 饰)、迦尔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饰)、索妮娅(雅戈尼娅·库兹涅佐娃饰)和冉妮娅(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饰)四个年轻姑娘。此时,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将面临的危机,比自己能想像得到的,还要大太多太多多。

  五个美丽的年轻女性,五条鲜活生命,正如五朵绽放鲜花。她们应该生活在温室中,远离风雨,她们应该沐浴在爱河里,尽情欢笑。她们应该受到父母长辈关心照顾,同龄异性的爱慕与追求,应该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与诱惑,尽力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

  可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毁掉了这一切,影片用一系列闪回镜头,交待了五位女性的生活背景。丽萨的丈夫,冉妮娅的情人,索尼娅的男友,他们全都死于战争。而丽萨与迦尔卡的平静生活也因战争而彻底改变

  这是她们个人仇恨,也是一个民族的仇恨。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时,每个人都有反抗的义务,都有保家卫国责任。在无情的焰火和子弹面前,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战士,或者逃兵。

  当然,女兵们绝非没有独立思想,唯上司命令为意志的战士,没有爱美之心的女汉子;而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年轻女性,只有一个是有孩子的少妇,其他四个全是豆蔻年华的年轻姑娘。她们穿上军装是战士,换上便服,又是漂亮迷人的女孩。

  而她们的准尉,也是一位非常体贴和尊重女性的男人,这难免有些理想化,但难道不是观众所期望看到的吗?

  五位女兵在准尉带领导下穿过沼泽地,顺利地发现了德国人。却不敢对他们下手,更无法让自己高兴——对方不是两个,是十六个!

  十六名训练有素的德国空降兵,对付准尉及五个女兵,完全是一边倒的较量。那么,是主动撤离,任由对方完成他们的任务,还是巧妙周旋,让敌人的如意算盘落空呢?这似乎是个不应该讨论的问题。但问题是,他们凭什么来挡住对方。

  准尉安排丽萨第一时间重新穿过沼泽去送信求援,他带着其他四人,要大白桦林中拖住这群可怕对手,不让他们实施破坏计划

  这样的安排没有问题,但战斗的结果如何呢?

  他们等到援军了吗?他们取得最后胜利了吗?

  这些鲜花一般美丽的女性,最后的命运又如何呢?

  五位女性,五个结局,五种归宿,每一个结局都让让人极其震憾,每一种归宿都令人无比痛心。战争的残酷,子弹的无情,与女性的柔弱身体,青春的美丽容颜,对比何其鲜明,反差何等强烈。用3D效果呈现出来,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烘托,更是无法不让人幺揪心与震憾。

  让本应穿短裙的少女穿起厚重的军装,让本应拨弄琴弦的纤手托起笨重的步枪,这是她们的光荣,却是那个时代的耻辱。我们应当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这样的年代;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的事情仅仅过去了六十多年。今天的和平富足绝对不应该被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正是前人的牺牲,才成就后人的幸福。

  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刻意煽情,不炫耀特技,不炒作性感,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怎样的牺牲与奉献才更有价值

  如果小时候,父母带你去影院看过老版,今天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带他们去看看新版。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可以变成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时代在变,岁月在变,但对于爱和自由的追求是不会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的电影,生命力一定会非常久远。而且,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并不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五):瞎写

  六个人物分别是准尉哥、孩他妈、万人迷、高材生、胆小鬼和沼泽妹 死的都挺惨的 看完2015版就只记住了准尉哥 其他五个女兵一个没记住 新版整个的人物性格塑造不够丰满 人物背景介绍有点突兀 有的镜头看的莫名其妙 故事流畅度较差可能跟删减有关系吧 故事前后整体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不太突出 所以人物性格出不来 可能也跟剪辑和片长有关系 1972年版的比新版的长将近40多分钟 旧版比新版的人物性格更丰满 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故事的前后对比也更明显 我是先看的2015版 然后又去找了1972版 如果先看了旧版再看新版 估计新版的根本就看不下去 新版印象太不深刻了 两版都看完后最喜欢的是万人迷和准尉哥 很久没看到印象这么深的电影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六):死磕纳粹娘子军豪情壮烈

  取材于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作为1972年经典版的翻拍作品,俄国编导选用了丛林狙击战作为商业爆米花路线,让本片乍看很像一部女版《战狼》。但是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摄影、配乐均有唯美诗意,惊心动魄、激烈残酷的丛林抗德狙击战,浓缩了特殊境况下的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

  驻扎在村庄里的准尉想要“不喝酒”“不搞女人”的战士,却迎来大一群年轻曼妙的女兵,这起初让他很头疼。偏偏一场丛林围剿德军的任务里,大叔和五个女兵组团遭遇“敌众我寡”的绝境,众人只能同入侵前苏联的纳粹军队殊死一搏。尽管这类反复周旋、以弱胜强的剧情模式,早已被光影造访过数次,但这段讲述抵抗纳粹的传奇故事,既有英雄们的血性韧劲,也有战争对妇孺的摧残缩影。

  丽萨、迦尔卡、丽达、索妮娅、冉妮娅等女兵,平日大胆嬉笑、欢愉不羁、作浪风骚,尽情沉醉在阳光灿烂的美好时光里,偏偏镜头闪回到昔日,悲伤记忆带来强烈反差。有的没了丈夫,有的终止学业,有的痛失爱恋,有的是无助母亲,有的是孤苦弃婴,再加上男主角曾经的妻离子亡,众女兵围坐在简陋的宿舍黯然高歌,唱尽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其实后半部都在丛林战中度过,瓦斯柯夫准尉像“兰博”般神出鬼没,屡屡偷袭得手,有点抗德神剧的色彩。美丽的苏联女战士呢?当敌军飞机来袭时,姑娘们开炮射击铿锵给力;当军火和兵力不足时,姑娘们靠的是聪慧、顽强、血性;当残酷战事超出想象时,姑娘们则是红颜薄命;有被刀捅死、有被枪杀、有被沼泽溺死...就像一朵朵铿锵玫瑰般相继凋谢,叫人有种黯然神伤的震撼力。

  宁谧清澈的湖水,壮阔寂静的白桦林,神秘笼罩的薄雾,女兵们吟唱着优美歌谣,翻译兵坐在石头上朗读诗歌,赋予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很多欧式唯美抒情的文艺范儿。我喜欢那场偶遇德军大部队的“空城计”,一个女兵们脱光衣服,跳下水强颜欢笑地高歌,以此来迷惑并延缓对方前行,此时敌人黑洞洞的枪口、静悄悄的湖畔、诱人的娇躯、美妙的歌喉,构成了剑拔弩张的窒息感,带给人们心中各种恐惧的联想。战争和女性、自然联系在一起时,它向你诉说对俏丽勇士们的敬意,糅合着脆弱生命、硝烟背后的痛,坚守着一种壮烈豪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七):算是影评

  现在那些有闲心看电影的小伙伴们,你们看的都是什么电影呀?男的,大概都在看加州老州长吧,女的,大概是新娘大撕逼?还是聂什么的?而我,作为一个高逼格人士,是断断不能碰这些的。要知道,我们看的不是电影,是……是……情怀,情怀!情怀!(因为重要所以说三遍)你懂咩?

  我今天说的这个情怀,叫做《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你们这群人应该依稀听过这个名字,不错,它原本是苏联时期的小说,作为苏维埃祖国和慈父斯大林同志的坚定拥护者,我可以跟你们讲,这本小说我两年前就看过,如今虽然细节记得不清,但具体框架尚且耳熟能详。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我知道你们都不会看的所以我就剧透啦)是一个男人和5个女人一起和对方16个男人在水边打野战(误)……呃,我是说,伟大的苏维埃工农红军这边一个男的准尉(不是政委差评)带着5个女兵去拦截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一支16人小分队,然后5个女的都死了,最后政委(咦?)---准尉,怒气值爆棚之后获得“无产阶级的怒火”超级Buff,一个人把剩下的敌人全部俘虏了。

  故事就这么个事。至于电影怎么拍,那又是一回事。不得不说,就“忠实原著”这一点,这片子绝对可以得满分,从开头的准尉误入女生宿舍到中间女兵唱起《喀秋莎》,到女兵要求共产党员主持共青团会议,全部和原著严丝合缝,丝毫不差,搞得我想开喷都找不到理由。最后那个女兵班的班长临死之前说她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还以为她要交党费。还好并没有。

  在我进影院之前,我本以为,像这种情怀片,我应该可以在放映厅里睡个好觉,但是没想到观众居然还坐满了,估计他们也都是文艺青年。并且令我无比震惊的是,我居然还发现了一个身穿红军军服的哥们。就冲这个,我这一趟是赚翻了。

  电影的枪声比较真实,至少比国产抗日剧好。爆炸的镜头很少,因为原著里就没几次爆炸。大约导演同志觉得正剧缺少大场面,有点不太好,于是就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回忆的片段,在片段里弄了些坦克之类的大家伙,并把这些镜头扔进了预告片里。·不过这些镜头加起来没超过十分钟,而且女兵们在瀑布下面赤身裸体洗澡的镜头被剪掉了,如果你不是情怀党,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预告片骗啦。

  今年是什么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这电影的目的,我就不多言了。说实话,我觉得他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日瓦戈医生》。比起反法西斯来,这个更有现实意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八):已经首播

  CCTV6电影频道一周海外精彩晚间档,今年8月16日北京时间22时09分已经首播了公元2015年8月25日在国内各地电影院进行全线公映的我们中国进口俄罗斯优秀彩色遮幅故事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国内影院中文译制版,本片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国内译制工作是交给我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的,这是本片去年国内公映时的中文宣传海报,官方海报来自上海电影集团!http://www.sfs-cn.com/node3/node625/node3052/u1ai1544192.html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九):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第一次接触前苏联的影片,看完确是如此的震撼。

  这部影片,在反战题材中,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几乎没有什么特技,也没有很冲击视觉的战争场面,没有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刻意渲染句句斟酌的台词。有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环境,一面山,一个湖,以及六个人。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布置,却不由的让我的心灵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惟其简约,所以深刻。

  这就是电影的力量,这就是电影的魔力。一部影片但若靠特技取胜,那是愉悦和讨好观众的视觉感官;而一部影片若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制胜,那也只能相当于一部小说。而在这部电影里,让我真正的体验到了纯粹的电影的力量。

  这群姑娘,从体格和技能上来讲,并不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兵,甚至于有些娇嫩,她们是抱着理想主义或者是激情拿起了武器,因为她们身后是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她们有义务不让侵略者的铁蹄对自己的家园加以践踏和侵犯。从片中可以看到,她们顽皮,打闹,与需要高度投入和职业化的军人似乎相去甚远。

  该片从一开场,就通过穿插进来的彩色片段剪辑把镜头拉回到了那些夜不能寐的姑娘的从前。这只是一群普通的姑娘,是战争让她们扛起枪。她们思念家乡,思念自己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而就是这些普通人拿起枪支,深刻的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战争之所以罪恶,是因为它把每一寸土地变成了战场,它把每一个本来该正常生活的人打入了炮火堆。

  我们只有从理想和信念的层面,方能理解这是一群阻挡法西斯入侵的女兵。在这种氛围下,只要扛起枪的人都是战士,脚下踩着的都是一寸寸的热土,注定只能向前,不能退后。而也就是这样的无畏精神,才使得苏联在二战中得以扭转战局。

  我们总能在片中或多或少的感觉到一丝类似中国革命教育片里的红色味道,但是它远比中国的红色题材要鲜活和真实的多。无论从电影本身还是从主体来讲,这都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

  而那群可爱的苏联姑娘们,在黎明的曙光即将照亮天空和大地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交响了战争下的礼赞之歌。

  微信搜索关注ijuntang个人订阅号阅读更多。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十):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大概这才是战争真实的样子吧,我方士兵并不都是训练有素,能以一当十,指挥员也并不是每次都神机妙算,指挥无误,用抗德神剧来定义这部电影实在是一种侮辱。电影的女主角们并没有超人光环,甚至有三个女兵并不是死在对敌战斗中,而是死在自己的胆小、天真和不服从命令上。索尼娅死在为准尉拿烟袋的路上,若是她没有那么天真,能够警醒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能服从准尉的命令回来,她也许不会这么轻易的死掉。丽莎死在沼泽里,她若是能听准尉的话,在小岛上休息一会儿再走,或许不会因为力竭而陷入沼泽。嘉丽娅是死于自己的胆小,她没有向敌人开过一枪,敌人在她藏身之处路过时,她因害怕而崩溃,被敌人发现,死时喊的是妈妈。严格论起来,她们都不是合格的士兵,没有把服从命令刻在脑子里,心理素质也没有过关。假以时日,经过专业训练和战斗经验的积累,或许她们会成为优秀的士兵。但是,敌人不会等她们准备好。比起神剧来,这其实更接近真实的境况。大量的男兵死在战场,经过短暂训练的女兵不得不端起枪来走上战场,二战给俄罗斯带来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直到现在也没有扭转。就算是女兵中战斗力爆表的丽达也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丽达用高射炮打下敌机之后,若是没有将飞行员打死,或许能问出敌人来这里的目的,苏军针对敌人的行动加强防卫,也许就不用这五名女兵去阻击十几个武装到牙齿的德国特种兵。热妮娅的父亲是将军,情人也是将军,她是摸过枪也闯过战场的人,但就算这样她第一次杀人的时候还是吐了。最后准尉生擒三个德国兵也不能算是开挂了,准尉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而且也不能低估战斗民族在极端悲痛得情况下爆发的战斗力。就这样,没有奇迹发生,五个美丽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消逝在前苏联广袤的森林中。

  不得不佩服的是,俄罗斯能把战争电影拍得如此唯美而又壮烈,浪漫而又残酷。壮阔的风景、美丽的姑娘和惨烈的战斗形成鲜明对比,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果真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