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龙,听我说》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马龙,听我说》的影评10篇

2018-04-2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龙,听我说》的影评10篇

  《马龙,听我说》是一部由斯蒂文·莱利执导,马龙·白兰度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龙,听我说》影评(一):很幸運的能再見關於你的最後一部作品

  這輩子從來沒有如此迫切的想要去觀看一部影片,即使是這部片子又長又無趣,沒有動作戲,沒有特效,甚至是沒有對白.但只要有你-馬龍白蘭度,這就夠了.

  白蘭度,你就是一個親愛的混蛋.你的英俊瀟灑快要蔓延了一整個世紀,可你卻毅然決然的轉身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噢,該死的,你的母親,你的兒子,你的女兒也都是混蛋.可為什麼出身于混蛋家族的你卻是那麼的特別?

  你對於生活,對於你自己的本身,對於電影行業,你總是有著令人感到詫異的看法.我很喜歡你說過的那句話.你從沒有拍過什麼偉大的電影,因為偉大的電影根本就不存在.盲人國里,獨眼稱王.也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家,都只是一群打著藝術名號賺錢的生意人.也沒有所謂的表演藝術,所有的表演都只是在說謊,所有的演員都只是好的謊言者.正因為你一直秉著自嘲,批評甚至揭露的態度,你才能在這條路上不忘初心,保持著你的氣質風度,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劃時代的"教父"

  你對於你私生活的保護是那麼的嚴密,你禁止外人探訪,討厭每日身後都是照相機快門的聲音,你想逃離那樣的生活,就像你在大溪地時所說的那樣,可是你卻需要依靠那樣的生活來生活.馬龍,你是我心中最為偉大的演員.儘管你的地位是世界巨星級,可是你不是一個好的明星.你拒絕透露絲毫自己的隱私,儘管你明知自己對於外界的評論是那麼的敏感,可你還是會憑著自己內心的喜惡來對外界的實物評頭論足.

  你是那麼的深愛著你的家人,可是你和他們的關係卻並不是很友好.你視克里斯蒂安為"皇太子",可是他卻一次又一次的讓你失望.槍殺,吸毒,你所培養出來的兒子就是這個樣子,讓你為其傾盡家財,可他最後還是因為吸毒離開了人世,你的女兒也如是.時間最悲哀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你最親近最深愛的兩個人就這樣的離開了你.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他們有沒有悔恨過?你有沒有悔恨過?你們註定是上不了天堂,不過即便如此,在下面能夠繼續陪著他們的你,應該是會幸福的吧.?

  這應該是關於你的最後一部作品了,很榮幸我能活著看完.

  馬龍之後,再無馬龍.

  《马龙,听我说》影评(二):愿这位伟大演员身后可以得到他寻找了一辈子的安宁

  用马龙马兰度自己的录音作为几乎全部的旁白,很带感。如果我早些年出生,年轻时候的马龙马兰度绝对偶滴男神啊,帅得没边了,也野得没边了,可惜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已经是“老伯伯”了,所以除了那几部知名的电影角色外,对这位声明显赫的好莱坞明星真的完全了解

  如此帅哥,用了那么绚烂人生也没抵消童年的那些阴影,童年的经历一定程度成就了他狂放不羁性格用人思考演技生涯,对抗强权和不公执念,但更多的是那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真的太可怕了。愿这位伟大的演员身后可以得到他寻找了一辈子的安宁,也请容忍小孩子们抱着您年轻时期影像舔屏,真的太帅鸟~~~~~~

  《马龙,听我说》影评(三):听马龙说

  《马龙,听我说》

  一部关于大明星马龙-白兰度的记录片,虽说是记录片,但似乎是马龙-白兰度主宰着一切,无论他的声音,他的影像,他的电影片断,以及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他贯穿全片,作为一个演员,马龙-白兰度的气场以及魅力无以伦比,好的导演碰到这样的演员,三生有幸,但坏的导演,碰上这样的演员,简直如临大敌水火不容。通过记录片,我们相信,马龙-白兰度在艺术上是有要求,作为演员,事实上不仅洞察人性,还要有看透生活本质顿悟。这部记录片也是来自于圣丹尼电影节,导演通过整理了马龙-白兰度生平并未曝光的录音,还有马龙-白兰度所拍摄视频,加上他所演绎的电影片断,剪辑拼凑成了一部完整的记录片。导演没有如一般的记录片那样,通过访问马龙身边的朋友家人等,去试图探究另一面的马龙,所幸马龙所存留下来的素材颇丰,也足以撑起整部记录片的厚度。从马龙的录音与拍摄视频来看,马龙没有作一名导演,非常可惜,在尽管他嘴上并不承认艺术,但对质量与作品上,他会有一把尺,马龙对整个人生与世界观事实上是正确的,比如不能忍受军队机械管理,他认为每个人都一样,那这个世界不是太无聊了,他力求与众不同特别在演员角色的表演上。他认为人生来平等,所以他站在黑人运动立场支持马丁-路德金,让他遭到了部分白人的唾弃,他说不是黑人问题,是人类的问题。他说也许每一个人都在演绎十岁之前的那种问题,也许十岁之前的经历,会左右着一个人漫长短暂一生。某一个角度上来看,马龙-白兰度也像一个独立思考的哲学家。这是部成功的记录片,不仅意境丰满,还充满深度哲思,关键在于有伟大的最佳男主角,马龙-白兰度。

  《马龙,听我说》影评(四):马男·白兰度

  一位记者问白兰度,你知道吗,你会被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 晚年发福的白兰度撇嘴一笑,摸了一下从他膝边走过的狗,说,最伟大的演员就是我的狗,它每次想要吃东西时,都会表现得特别爱我。 这就是白兰度心中,伟大演员的定义。 白兰度是个好学生。 他在十几岁时,就住进了表演课老师斯黛拉·阿德勒的家,她在巴黎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里,学到了再现真实的表演方法,白兰度又从她那里学到了斯坦尼的真实。 他开始觉得,别人的表演,都太模式化了,太脸谱化了,太假了,他们只是在表演,所以他觉得加里库柏的表演像燕麦片,太粗糙;鲍嘉是香脆麦片,很干脆;克拉克盖博是水果圈,太干瘪? 这就不难明白,他为何会对最伟大演员这个称呼,毫不领情,甚至用自己的狗来讽刺,因为他想当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早餐麦片式的演员。 他要真实地表演。 他桀骜不驯,他独具一格,他忠于自我,他真的做到了真实表演。 真实的结果就是,他和电影公司起了冲突,他觉得他的人物不够丰满,他觉得导演很无能,他觉得剧本需要修改,他在努力表达着真实的自己,他不知不觉,把斯坦尼的真实表演,从摄影机前的角色,延伸到了摄影机之外的人生一切。 很快,一个真实的白兰度,遭到了电影公司的厌恶。 他开始在电影圈之外,寻找真实的自我,他用20万美元买下了大溪地一个岛屿的居住权,他说那里的天空夕阳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一切的表演,一切的电影,都比不上沙滩上的一粒沙重要,真实。 他冒着子弹,走进了印第安原住民武装,去支持他们与政府军的对抗,他走进马丁路德金的队伍,去为黑人争取民权。 这些都印证了他的那句话,表演与电影,比不上一粒沙重要。 他选择了印度裔和大溪地女人作为妻子,来证明对白主流意识形态的远离。 他有时也为了赚钱出演电影,他连台词都不背,而是贴在对方演员脸上,看了一眼之后即兴发挥,他用这种不认真,来表达对电影工业的蔑视。 “我们中没有艺术家,只有钱,只有商人。” 他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做麦片式的表演,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做一个麦片式的人。他经常回忆小时放学回家,就可以吃母亲准备香甜苹果派,那种尽情肆意的香甜,才是他的人生追求,而不是麦片式的,虽然健康,却没有味道。 晚年的他,继续用他从小就钟爱的甜食,吃肥了身体,也填充了他孤独的心。 他真实,而孤独。 他毕生都在与不快乐的童年经历中挣扎。酗酒的母亲,打人的父亲,离他而去的保姆,他觉得他被爱遗弃。 “我们表演得很好,在外人面前,我扮演孝顺儿子父母扮演有爱心的父母,但那完全是表演出来的假象。” 这正像是《马男波杰克》里,时不时像幽灵一样出现的马男母亲,和她对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停过的诅咒一样,是他生活颓丧与对爱不自信的暗黑动力之源。 正像波杰克没有办法强装鸡血表演一样,白兰度也没有办法接受他认为不真实的表演与人生。 即便是科波拉与他合作教父令他重回影帝宝座,他却因为《现代启示录》的剧本中对战争的表现是错误的,而说科波拉是个混蛋。 虽然白兰度认同真实表演和真实人生,但他却把二者划分得很清楚。 “我不会让观众走进我的内心,因为我的内心,是我的私人领地。” 正像他的家一样,每一道门,都添加了巨大的锁,和监控摄像头,他把自己的私生活和内心,全部都隐藏起来,不受侵扰,来保证自己的真实。 他甚至录制了许多录音带,自说自话,来把最真实的自我,讲给自己听。 唯一一个走进他内心的人,是贝托鲁奇,他用高超的导演诱骗技巧,让白兰度在《巴黎最后的探戈》里,表露出了幼年不快乐、晚年孤独绝望的内心世界。白兰度看完片子后震惊了,说贝托鲁奇,你从我这里偷走了好多东西。 他用大溪地的大自然与世隔绝的隐居、录音带式的自我讲述,在抗衡着世间对他的桀骜和颓丧的评价,他始终信守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真实。 斯坦尼说,演员与观众之间要有一堵墙,才能让演员真正沉浸在自我的角色中,真实地表演。白兰度的做法很直接,他就真的用高墙大院把观众拦在了外面,自己在家中尽情演自己。 像马男波杰克一样,在外界眼中,白兰度是个失败者,他晚年发福,妻离子散,家中枪击,满头白发的他不得不出庭作证,女儿自尽,这一切都好像在向全社会宣布,一个离经叛道、远离大众、不愿合作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下场。 然而,白兰度却在访谈中轻易地回击了,你们喜欢的最伟大的演员,不过是条会讨好表演的狗。 而我白兰度,才是我自己。 忽然发现,另一个信仰斯坦尼的人,有着和白兰度非常相似的孤独版人生轨迹,他的名字,叫周星驰。

  《马龙,听我说》影评(五):我们这代人需要看这个才明白马龙白兰度有多大牌。

  我们这代人需要看这个才明白马龙白兰度有多大牌。他的后半生光彩夺目,尤其是为了印第安人的斗争体现了真正的人性。以下是转的“性格桀骜不驯的马龙·白兰度是美国最伟大的演员之一。自1950年登上大银幕以来,白兰度在其半个世纪的从影生涯中为观众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从《欲望号街车》到《教父》,白兰度总共获得过7次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两度获封影帝。白兰度并未因出名感到兴奋喜悦,相反他玩世不恭行为乖张,与好莱坞格格不入。20世纪60年代,他的演艺事业一度走下坡路票房号召力逐渐下降。直到大导演佛朗西斯·科波拉力邀他出演《教父》,才再度使他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明星。这部反映美国黑手党家族的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白兰度把教父唐·维克托演得出神入化,塑造了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黑帮老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他炉火纯青的表演才华,他因此再次捧走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金像。”

  《马龙,听我说》影评(六):我们听到了,白兰度先生

  应当感谢二十世纪后半叶家用摄录设备在美国的普及和流行,让人们能够在今日观赏到《马龙,听我说》这样的纪录片——“马龙·白兰度一生中录制了许多个小时的私人录音,直到现在才首次曝光。” 是这部作品的卷首语,也是它的所有。

  如白兰度先生所担心的一样,数字技术很快成为电影的现实。《速度激情7》对过世演员的银幕再现,或许意味传统表演的寿终正寝,可复制的面孔表情,将取代皮囊之下的真实情感。而信息碎片化造成的纪录与传播方式演变,让大量无意义素材脱离私人范畴,成为悬浮在云端难以筛选和辨别的日常冗余。

  这或许昭示着,凭借他的私人录音,经由画面配合剪辑组接而成的《马龙,听我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不夹杂任何其他人物采访,裹挟着对上世纪手工作坊式表演制作的缅怀,剥离了带有社交意欲企图的独家视听记载可能是一种只会出现于这个时代的人物纪录片。

  让故去的人复活重生,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其不朽,是电影的魅力所在。《马龙,听我说》为白兰度还魂,依靠的是对偶像生前的记忆。1972年《教父》上演时,人们才发现《码头风云》里的不羁青年已是这样老了。马龙·白兰度一生两次事业大起,以及其间岁月暗淡焦虑,为这部纪录片构筑了张弛有度先天结构

  并非广告宣传的明星纪录片好看地方在于,人们可以从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中找到某种对应或反差。2015年同样收获好评的人物纪录片——主角同样已故,而私人录像同样成为叙事的必备以及观看的焦点——《艾米》和《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都将其人作品作为生活情感的反射结果。马龙·白兰度1950年从影,历经半个世纪,从方法派初创到新好莱坞来临,几乎见证了大半部美国电影史。

  “外界当然会把我跟角色联想在一起,他们很难相信我不会在地上吃东西,或是我不会光脚在街上跑,我很难说服外界我并不是这样。”“我跟斯坦利·科瓦尔斯基一点都不像,我其实很讨厌那种人。我非常讨厌那个角色,无法跟他产生共鸣。”只有听到这种解释,一位明星于虚构的影视作品、曝光的公众社交、隐秘的家庭个人等场合的多重人格才得以被还原展现。

  事实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但生命的轨迹始终是线性。年迈的维托·唐·科莱昂倒在阳光灿烂的儿童笑语中,成为上一代影人的某种隐喻;《现代启示录》越南潮湿的森林明暗间,则更是道破了他一生的关键词:恐惧。

  白兰度从来是位反好莱坞的叛逆者,早期厌烦黄金时代陈旧的表演方式,中期麻木于机械化的制作模式,晚期与强势的导演合作不快。浮华的名利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满足,而强硬的态度并不能掩饰白兰度孩童时代起因家庭原因形成的自卑。

  贯穿其一生的自卑是恐惧的来源,恐惧人们为利益损耗自然,恐惧人们被虚拟遮蔽真实,归根结底都是对自身存在的质疑。白兰度的录音感悟多于叙事,“马龙,听我说”亦是他对自我的告解。他所期待的是不重蹈包括父亲和同行等前人的覆辙,却无可避免地在漩涡急流中难退。原住民为他上台领奖致辞,正如大溪地成为白兰度的精神寄托,只有回归自然和虚无,才能厘清紊乱的秩序。

  “你听到大溪地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的笑声。太阳刚刚下山,一颗星星出现,夜空的第一颗星星,和平与爱。我看着一望无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夜晚,我心想:‘老天,我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任何人做的事情,都没有比我身下的沙粒更重要。’”

  在空空的房间,屏幕上虚拟的头像在讲话,废弃的录音带被打包,这是片中历史资料以外唯一的一个场景。正如胶片会褪色,而数字技术将复制你我,《马龙,听我说》在退场前,端详着最后的遗产。

  《马龙,听我说》影评(七):马龙,听我说

  影片开始马龙苍老的声音本身就带有一种浓浓的寂寞孤独,本身对哲学与自身的思考让他在年轻的时候做了许多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事情,这可能也为他日后家庭的破裂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虽然他一再说是他父亲对他造成的阴影,但是一个单亲家庭成长过来的孩子肯定是需要爱与被爱的,但世俗的遭遇没能磨灭了他爱的能力却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伴随他后半生的除了落寞苍老的背影还有更深的孤寂与焦虑。他有一双看透世人的眼睛,却看不透他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持家庭和睦,避免他童年的不美好出现在现在的家庭中,他带着孩子走进大溪地,他尽力保护个人领地--家庭与家人,但是正是这个他极力维护的东西,最后却让他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打击。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羁的浪子,年老以后呢

  Marlon and others

  VI栽罗勒 4 2015-01-26 07:57:38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Sundance影节看的影片公映第二场,导演在,马龙的女儿Rebecca也在。

  映后有Q&A,Rebecca今天说了这么几句话,我把我能记住的记录下来。

  -我的父亲自己没有享受过愉悦的童年生活,他与他家人的关系并不亲近。但他一直致力于让他的孩子,我们,和家人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吃饭,嬉戏。

  -他一共有10个孩子,但,可能有12个。

  -我父亲死后,市面上出现一些有关我父亲的书籍和记录。但是,目前为止,这一部是最写实的。我觉得这部影片真正展示出了我父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听到大溪地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的笑声。太阳刚刚下山,一颗星星出现,夜空的第一颗星星,和平与爱。我看着一望无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夜晚,我心想:‘老天,我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任何人做的事情,都没有比我身下的沙粒更重要。’”

  《马龙,听我说》影评(八):《马龙,听我说》:他人生的碎片上映射着世人的眼泪

  (芷宁写于2016年3月6日)

  纪录片《马龙,听我说(Listen to Me Marlon)》采用了大量马龙·白兰度自录的视频和音频,并做了有机的穿插和整合,可以说,这个穿插和整合做得靠谱,令影片具有了细致精巧的架构和张弛有度的节奏,仿佛对白兰度那大量走心的“自说自话”做了一番有序的梳理,令其更具有言说的魅力和言外的意义,不易产生观影疲沓感,更利于心领神会,同时,大量的适时新闻画面和白兰度片场照片的剪辑,让这部充斥着大量言语的纪录片具有了更为详实可信的影像背景。

  在编剧名单中,除了该片导演斯蒂文·莱利的名字,还看到了皮特·艾德盖,此君担任第一编剧的1999年版的《奥涅金》,在普希金经典原作的基础上,对人性、爱情、婚姻、环境等方面做了适度的剖析延展,从而令这部费因斯家的才女玛莎·费因斯执导,才子拉尔夫·费因斯联袂丽芙·泰勒主演的影片充满了令人欲罢不能的气质。

  对于马龙·白兰度这位伟大演员的经历,影迷们大多耳熟能详,对其不幸的个人生活和乖戾极端的个性,也不乏听闻,但其思想深度、哲思意识、内心深处的自卑忧虑和恐惧,大约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这部纪录片似乎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补足,那些颇具深意的言语经由白兰度自己娓娓道来,似乎有了一种聆听长者谈心的亲切感,其中大部分的人生体悟也颇有借鉴价值,结合回思白兰度的一生,不由得徒增悲怆感,或许,艺术的灵魂大抵都是孤独又固执的。

  影片伊始便告知观众——“马龙·白兰度一生中录制了许多个小时的私人录音,直到现在才首次曝光。”于是,大家会发觉这部纪录片和《艾米》类似,利用私人录像录音,使其成为叙事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以其支撑影片主创们提炼出的看上去客观的观点,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私人录像录音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关注热度。

  和很多敏感多思的演艺人士一样,白兰度有着很不幸的童年生活,在录音里,白兰度坦诚自己的童年遭遇,并说:“当你小时候不受欢迎,没有得到爱,你会寻找一个能被接受的身份。”经由自己的经历,白兰度反思出这样的话:“我花了好一阵子才明白,你得当自己的心理分析师,除非我们探讨自己的内心,否则永远无法清楚看到世界,没有人是天生邪恶,多数人只是想克服他们在10岁之前就积累起来的不好的情绪习惯。”

  对人类世界,这个天生羞怯自卑却又表现得过分自尊的表演大师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我向来对人们有无止境的好奇,我喜欢走在街上看路人的表情”;“脸能隐藏很多事情,人们总是在隐藏事情,我总是很喜欢猜测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对于电影,白兰度表示:“电影院之所以没有灯光,是因为你带着自己的幻想在看电影”,对于表演,白兰度看得更为深刻,“我们都会演戏,只是有些人凭借这个赚钱”;“演员真的对人们有贡献,他们给我们金钱买不到的礼物,注入力量,美丽和雄伟的东西,超越他们自身的东西,而我们很需要那些。”对于越来越风行的一类电影表现形式,白兰度也颇有见地,他担心数字化技术会成为电影发展的主要趋势,那些用电脑制作复制的面孔和表情,会取代演员们实际的有体验的真情实感的表演。

  对这个充斥着虚假矫饰的世界,内心坦诚的白兰度有着发自内心的厌恶:“我开始担心大家都已经死了,却还假装活着。”而他对彼时远离尘嚣的大溪地的喜爱,则仿佛是一种对纯粹自然的爱惜和维护,“你听到大溪地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的笑声。太阳刚刚下山,一颗星星出现,夜空的第一颗星星,和平与爱。我看着一望无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夜晚,我心想:‘老天,我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任何人做的事情,都没有比我身下的沙粒更重要。’”然而造化弄人,白兰度的一个女儿却在他位于大溪地的家里自杀了,这个他用以避世的世外桃源成了无边的伤心地,而儿子被告上法庭的轰动性新闻,也令彼时年迈的他身心俱疲……

  大约因白兰度的表演成就和特立独行的言行举止,令无风也要起浪的媒体和好事者对他非常青睐,在各种随意议论和肆意报道的夹击下,这位生性自卑、对世间有着深深恐惧感的老人家越来越深居简出,通过自制的录音,表达着他的思想和感悟,“想要保住精神健全和对现实的认知很困难,成功会剥夺这两样东西”;“你能想象每天晚上都要重新揭开自己最痛的伤口,让自己难过有多痛苦。”

  大银幕上的光芒四射,与生俱来的巨星风范,人物塑造上的超凡实力以及个人生活的残破悲剧,所有这些仿佛一出充满困苦迷惑忧戚的大戏,比任何编剧的撰写都更具有戏剧性,在纪录片所选取的白兰度人生的碎片上,观众看到了他的人生,也映射着自己的人生,于是人们不禁泪光闪闪……

  (杂志约稿)

  《马龙,听我说》影评(九):Listen to Me Marlon

  “Marlon, listen to my voice, just let go-just letting go, drift, drift like a cloud in the sky, drifting in that special state, the state of peace of the boy that you remember watch the elm leaves come down, don't hanging on to thoughts, don't hanging on to anything, there are old tapes, no longer usable, no longer useful, choke them, put them aside, you don't need them, you are there, you have arrived, your mind is becoming quieter, quieter, bless is coming over you, now, until the next time, sleep.”

  《马龙,听我说》影评(十):listen to marlon

  从第一视角进入马龙的世界,是一种沉静的黑白。

  马龙如同她母亲一样,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热爱观察的人。他的观察与想象打开了他自己独特的一面:do this in different way。

  马龙内心对父亲不满,他说:不愿向他父亲一样。我有时也会这么想。觉得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在我内心是一种批判的存在,可是子女仍然会遗传父母的特质,尽管这样,还是有些人执着于将现状打破、反抗到底。

  比如马龙。

  新闻说“对马龙白兰度来说,大溪地将永远改观。”

  大溪地是他爱的地方,他感到幸福的地方,最后却沦为他悲伤的地方。

  看到这,心理抱憾。

  大溪地是马龙心里的悲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