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方舟:我是如何治愈“讨好型人格”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蒋方舟:我是如何治愈“讨好型人格”的?

2018-03-26 12:00:54 作者:橙马良 阅读:载入中…

蒋方舟:我是如何治愈“讨好型人格”的?

  前阵子,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名词,叫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通俗解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好先生

  当时我的想法比较幼稚,我认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潜藏着讨好型人格的基因主动迎合也好,被动迎合也好,都在所难免

  直到最近,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分享:如何战胜讨好型人格?我才对讨好型人格有了新的认知并且发现讨好型人格在一点一点侵蚀着许多普通人正常生活

  蒋方舟在分享过程中举了亲身经历的比较突出例子

  在谈恋爱时候男朋友给她打电话,在通电话过程中责骂她,然后她一直道歉,道歉了2个小时,但对方认为这个道歉很敷衍,挂了电话后便一直打一直打

  她看着密密麻麻的来电显示,吓得浑身发抖,但她不敢跟对方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再这样下去我会生气这样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她再回想起这段经历,她觉得很恐怖,因为即使在如此亲密的两性关系中,她好像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情绪,不会跟对方争吵,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听完蒋方舟的分享,我想起身边的好朋友妮子,她就是那种典型的害怕跟别人起冲突的人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们都要住学校宿舍,一周才能回家一次那时妮子跟我同班,她住在我隔壁的宿舍

  在我的印象里,学生宿舍的浴室是公用的,每天下放学后洗澡都是要用抢的,同宿舍的人用桶帮舍友霸位是常态,一般都是宿舍内部成员轮流给彼此占位

  但在妮子宿舍,一直都是妮子主动给舍友霸位每次看到她掐着下课时间,一下课便像箭一般从教室冲回6楼的宿舍,喘着大气一把拿起舍友的盆和桶,利索地给她们占位

  我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是她做这件事,她笑笑说:都是小事举手之劳

  好几次,妮子一下课就跑回宿舍,跑太急了崴了脚,她居然跟舍友道歉有时候她占的位置靠后,舍友表情有些失望,她便主动跟她道歉,甚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对方

  好几次我想替妮子抱打不平,但妮子用可怜眼神渴求我:不要跟她们起争执,这都是我的错

  后来我发现,妮子替她们做事她一点也不开心,只是害怕宿舍会闹矛盾,她本能逃避一切可能跟别人引起冲突的机会,一旦冲突发生,便会主动道歉妥协

  她无时无刻在营造一种温馨和谐气氛,就是讨好型人格的重要表现之一,等到毕业工作后,表现更加明显

  好几次我想约妮子周六一起去逛街看电影,妮子都以加班,工作忙为理由拒绝我的邀请有一次我憋不住问她:

你那是什么破公司?整天加班,连员工的周末都剥夺了,还让不让人活

  妮子急急忙忙地解释:

不不不,不是公司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没能及时完成工作

  我接着问:

那你的同事呢?他们周末也在加班吗?

  妮子顿了顿,说:

今天就我一个人回公司加班,Anna姐这两天请假,我得把她的报表也做了,莉莉要去陪男朋友过生日,我得帮她把总监演讲的PPT整理好,还有

  我忍不住打断妮子的话,问:

所以你回去加班,是帮同事收烂摊子?他们请假工作完成不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妮子说:

他们找我帮忙,我好像没有可以拒绝的理由,就答应帮忙了真的对不起,不能跟你去看电影

  我真是又恨又心疼妮子,她就是太害怕得罪别人,才变成软柿子,被同事欺负

  我发现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没有需求的人,从不对身边的人提出期望要求,他们努力察觉别人的需求,并无条件满足对方

  曾经的蒋方舟也好,如今的妮子也好,都拥有讨好型人格,更确切地说,她们倾向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其内在动机在于:

  我必须做得足够好,别人才会对我好我必须努力迎合,才能收获别人对我的爱和关注

  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治愈讨好型人格呢?

  蒋方舟在演讲过程中分享了自己的做法:2016年,她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呆在东京,不懂日语,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把自己放逐到陌生城市,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眼光评价

  这一年无形中治愈了她的讨好型人格,主要因为有这样一个远距离的机会,让她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想要治愈讨好型人格:

  首先,必须给自己充沛的时间,循序渐进地消化内心恐惧不安,把自己从复杂社交关系隔离出来,哪怕只是切断网络2-3小时

  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自我放逐的时间,就不要去纠结那些让你坐立不安琐事

  其次,承认自己是在讨好,并把讨好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多去关注自己的真实需求,把注意力集中在能让自己感到快乐事情

  要记住,讨好别人,只能获得一时的爱和关注,讨好自己,才能孕育出无穷尽的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肯定自己存在价值你不应该为了讨好别人而活,你应该为了你的工作,兴趣爱好付出努力,在这些地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也许在实现身价值的过程中,你呈现的手法并不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但那又怎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才能创造出无法复制的价值

  在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分享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交网络环境,其实是放大了我们被人评价的范围,你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期待着别人给你点赞,期待着别人给你打call,期待着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被人喜欢这个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

  但是被人喜欢,它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你会发现,这个被人喜欢的自己,经常会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我看来,适度的讨好是生存的必须,过度讨好则会迷失自我讨好型人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属于这一类,却没有觉醒,反而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

  本文配图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后台即可删除

  版式编辑 | Yorky

  作者 | 橙马良

  一个除了36D的脑门,其余一无所有文艺流氓

  你可能还想读

  20几岁,怎样才能提升安全感?点击提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