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的读后感10篇

  《画在人心苦闷上》是一本由李宗陶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一):唯艺术写作最为自由

  说实在的,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打动的。可是就在我决定写书评的那一刹那,我又盯着封面看了那么一秒钟,才发现自己一直误读了书名。原来这本叫做《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的书一直被我读做了〈画在人心上的苦闷〉。

  啊,我想,这份误解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隐喻?还是这几个字,只是稍稍换了个顺序表达意思可就差之千里了呢。“画在人心上的苦闷,”是仿佛寻不到出口的样子,而画在人心的苦闷上,则大有超脱了的意味。而这书名恰恰来自我们近年所颇为熟知的一位知名网络红人“老树。”

  老树以其颇有民国风的画作幽默诙谐的短诗而闻名,既雅又慧,让人在观画时不由有回到民国的恍然。谁说中国人不爱读书不爱文字了呢?看他的作品时,人人都仿佛有文人雅客的情怀了呢,只是这风能吹多久能安抚多少浮躁的心,谁也不知道。

  这是一本艺术人物访谈录,作者李宗陶是个美女。看封二上的照片,你会觉得这样的书出自这样的美女是相符的,她的美,一看就是气质书香美。待一读那一篇篇的访谈,就更会产生这样的肯定,这是一个被文字浸生命女子,有情怀有坚持底线有自我,她对艺术人物的访谈,又何尝不是她自我对艺术理解的一次次审视?

  本书中所涉及人物都是艺术界出色的人物,各有建树各有特点。李安自道是电影仆人,老树画画是一种简慢的情怀。朱新建画画图的是一个快活人生,罗中立为时代留下了一个“父亲”的符号。毛焰、徐冰、何多苓……笔笔人物皆有性格,在李宗陶的笔下清晰可见

  要按理说,读人物访谈这类文章,我们更愿意关注的是访谈中出现的人物本身,因为对这些人物颇感兴趣,愿意了解除了作品本身那个更真实的人,有时我们会从人物那些经意或不经意语言中寻找到自己想要东西,比如艺术创作来龙去脉,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我们试图从这些细节中去发现他离我们更近的一面

  但是仅仅只是读了开篇李安这一章节时,对这本书的侧重点便不由得发生了偏移。

  这么说吧。李宗陶的文字太美,太有吸引力,让人不由得无法将本书当成访谈来阅读,而转为了一部颇为高超文学作品来欣赏。读她的文字时,你不由得慢下来,细细咀嚼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高品质思想,嗅着那有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带着细细的香气。一遍读了不过瘾,又再读一遍。

  她在访谈一个人物前,总是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我想这便是她更能抓住人物灵魂与访谈精髓要素吧。而正因如此,除了引述人物本身的文字外,她精准的人物描写也让我们一点点靠近了人物本身。但不是俗世的无谓样子,而是做为一个艺术人物,我们所要看到的样子。她笔下的人物让我们觉得艺术更神圣更值得追求

  而本书中我认为最值得一读的莫过于书末的附录,作者李宗陶的的一篇演讲文《活在无所不知的每一天》,让我们更好地懂得这个美女才女,她对于文学有着怎样的坚持与理解。坚持旧写作,但不排斥新时代,一门心思写作,要用功,只为追求心灵的自由。这是个传统的女子,却也是个新鲜的女子。读她的这本书,让人觉得艺术是世界上多么美好的事,读她的文字,让人觉得写作是多么值得坚持与骄傲的事。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二):让艺术家走近你

  开篇就是李安的访谈。

  是李安没有敞开,还是作者没有走进?这篇的访谈感觉深度都来自作者自身的猜度。

  李安言语就像他的形象,看似亲近实则疏远,所以这篇的阅读感觉略涩,正如作者自身对李安的评价一样“他的做小伏低不是一种姿态,更像是一种习性,一种道家的无我无执、练神还虚,长在他身上了。”

  功夫太深,不好采访需要老友闲坐才能敞开一二吧。

  后面的访谈对象集中在画家,从周英华开始,到罗中立,再到川美77级油画班,这几篇写得不温不火,但是还是有增长裨益。

  接下来的老树画画、何多苓、张晓刚、朱新建、邱志杰、刘小东、徐冰等等的出场,才算是渐入佳境,让人有艺术家推开你家门随意坐在沙发上跟你攀谈起来的感觉,每个人都随性却有脾性。

  访谈做得最好的就是能让被访者敞开心胸,自己倾谈。

  老树画画这几年红得很,我对他的画作和打油诗共鸣并不多,我没有那股淡淡的忧愁,也没有想寻得另一个平行世界。

  老树喜欢塞尚的说法绘画现实平行的一种存在。”

  相对而言我是务实现世的,即使是文字的世界,我想要的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融汇。

  也许,只有跟他年纪相当的人,才能在他的画里面找到同样的类“乡愁”。

  老树说:“我画那些其实是万般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让自己平静下来,我是自摸。没想到好多人也有这问题,以为我在摸他,那不是我的错,对不对?”

  他的画里人物是没有五官的,但是他说自己并非受丰子恺的影响

  每个有建树的艺术家,最忌讳别人把他的特点说得像是对前人的复制。

  老树的画作色彩多是温暖自然的,我比较喜欢他的用墨,以及字,凡是拙朴天真的字,都钟爱得不行

  不过这似乎是因为字比画更容易懂的缘故

  老树看上去是个乐呵呵的人,然而话里话外总让人感到疲惫之意,按作者的话形容他就是“积极消极着”。

  老树感慨的其中一句话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我们这儿的教育,爱提真、善、美的统一,我说哪个王八蛋发明了这句话,真能跟美、善统一吗?大多数真实都不善,都跟美好,跟愉悦没关系。”

  看他的画跟他说的话,确实能统一起来。

  这些画家大师里头,我对其画说得上喜欢的大概只有朱新建一位。

  作者采访时是2013年的11月,文中显示当时朱先生已经中风,言语不清,很多访谈工作都是靠妻子助理在旁协助完成的。

  然而后来百度时,发现他于2014年2月已离世,也就是采访之后几个月,甚是唏嘘

  据说其美人图画得尤好,许多名家都暗地里收藏;据说当其画美人图时都是看着动作片或者小名片来创作的;又据说他待客之道就是按照喜欢你程度给你放珍藏程度不同的动作片……这些都不是我能理解的,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方式作为观众只看作品能不能打动人

  他的美人图里的线条也有一种熟悉感,看到说他曾给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动画片做过人物造型设计,或许这就是熟悉感的来源

  也许是对墨的偏爱,导致对国画的喜爱胜过西洋画。一般国画里还能欣赏到最喜爱的题字,这就更是美上加美的事了。

  朱先生的字也写得好,浑然天成,趣致盎然。

  他还喜欢在美女图里添几笔肥猫,无论寓意如何,猫奴见了就心生欢喜

  访谈录里印象深刻的还有刘小东,也许是因为长相端正言行规矩有度,不像一般艺术家身上有那种肆意狂放的气息

  他自己对艺术家的定义为“介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的一种动物。如果完全出世,那人活不长。如果完全冲着名利,艺术活不长。”

  艺术家都是充满哲思的动物,这点在接下来介绍另外一位画家时可以看到。

  刘小东的作品就跟他叙述一样,充满了分寸感,一笔一划,都在分明之中,规划之内,不标明立场,只表示存在。再荒诞的、错位的、五味杂陈的现实,到了他的画里头,似乎就是一种固有的存在。

  到底是说了还是没有说?

  到底是表态了还是没有表态?

  到底是否需要帮作品发声?

  留给人们思考,就是其作品本身的价值

  访谈录里最符合大众对艺术家定义的一位应该是毛焰。

  毛焰从小对作画有自己的高标准——“那时候十几岁吧,看到德拉克洛瓦这幅黑白的自画像激动得要死。书拿在手上,真是像看《圣经》一样。其实也看不懂什么,但就觉得全部的希望都在里面。后来掉了十几页,我自己包了一下,带到北京上学,一直留到现在。”

  作者问他那现在心目特别崇拜的大师是谁时,他说出了六个,六个迥异风格的大师,让他看到了这个艺术世界的完整性。“每一位都代表一种极致和顶点。”在这种逻辑里,能感受到他与其他的大画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一直处于学习汲取的阶段,充满好奇心,充满美妙体验,并且不知厌倦。

  虽然生活中他是恣意淘气且挥霍的,但是对待画作则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高标准的,这样的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里而非门派之争。

  所以他有时间飞去各地看自己钟爱的画展,有时间阅读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七大卷,有时间阅读保罗·策兰、卡瓦菲斯、阿米亥、里尔克、托马斯、博尔赫斯等人的诗,甚至有时间自己写诗……

  读这么文学作品干嘛?

  他说“阅读的时候你会有某种轻微想象,源于一个眼神、一个局部或是一种氛围。”

  “你想赋予一个形象很特别的内涵,必须有异常的、特别的感受,那就得开通很多小的沟渠来扩大感受的来源。为接下来要画的这批画,我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一些重要作品,一些硬骨头,我是要去啃的。”

  我很喜欢他的为人,大画家何多苓则很喜欢他的画,何先生评价他的画说是:“莫测高深,非毛焰莫属。”

  你可喜欢?

  说到以作品取胜,最后要介绍的这位是徐冰先生。

  徐冰是属于版画家,也就是说不在布面上作画。作者形容他是书卷气的,有种温润智慧

  他的人生准则是“对待任何事情,顺应并和谐相处差不多是最佳选择。与‘自然‘韵律合拍,就容易把事情做好。‘不较劲’是我们祖先经验,里面的道理可深了。”

  这种境界太高,一般人难以企及。

  这张图应该是他做的关于911的装置作品《何处惹尘埃》。他收集9·11现场的灰尘,将这些灰尘吹到展厅,24小时尘埃落定,展厅地面显示出中国禅师六祖慧能的两行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应该是他的作品《天书》的一部分

  就是利用汉字的本性和构造原理,造出一种看着很熟悉,但实际上不存在的字,等于是把文字“抽空”了。

  为什么要抽空呢?

  “特别想反映我一直以来对知识进不去又出不来的敬畏之感。”

  这个传统人的前卫作品我似乎觉得特别有趣,特别能接受,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里满满的都是爱惜之情。

  画家张晓刚的画有种莫名的冰冷感,尤其让人不舒服的还有画中千篇一律呆滞脸庞寒冷彻骨的空洞眼神。但是,就这样,也拍出了4000多万的天价。

  他这一系列的画都拍出了天价。

  或许艺术的魅力,有一部分在于市场买账。

  看完整本书,对作者是有敬意的。

  如果说以前觉得人物访谈是有趣的,现在知道这种有趣并不仅仅靠作者本人的内涵或格局来决定。跨界访谈需要具备许多专业的知识才不会让被访谈者看轻,一旦看轻,就无法深入。无法深入,何来有趣?

  这本艺术界的深入访谈,对于读者,透过阅读就可以了解到当代形形色色的艺术大家,但对于作者,需要做的准备功夫是以年计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成就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无论是书中的艺术家,还是书写者。

  作者李宗陶在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

  “写作是为了告诉人们世界的真相本质。在字里行间,通过讲故事,通过文学之美,塑造典范,传递真知灼见。”

  面对那些10万+的内容文章,她说:“没有资格讲太多它的坏话,我能说的是,它的品味不好,会让好作品无法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它应该有的位置。”但是她决定“我的写作不打算转型。”

  真是一个顽固前辈啊!

  但是我也坚决同意,写作不取悦。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三):探寻艺术家背后的那条河流

  这本书中对话的那些艺术家都是大腕级的,无论是电影界的李安,文艺评论界的老树,还是油画界的罗中立,版画界的徐冰等,都是艺术领域响当当的人物。在跟这些人物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启一段艺术的心灵之旅,引发对艺术和人生的一些思考。

  我们一般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和作品来感受他们的艺术感悟创造力。一般读者很难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而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亲近这些艺术家,探寻这些艺术家背后的那条文化河流。这本书不仅仅是描述了艺术家这个人本身,而是把更多的笔墨花在勾勒整个艺术生态链的多个其他环节中:策展人、商业机构资本意识形态等等,通过对整条艺术生态链的描述,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华人艺术家是如何具体地生活着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样的诗句透着浓浓的生活的气息,弥漫着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正如老树指出的那样,我们老讲古代人活得有诗意,其实那就是生活的样子。为什么现在人没诗意了?没那个生活了。诗意来源于生活,诗人只是把生活的诗意提炼了出来,当然能把生活中的诗意提炼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喧嚣的世俗生活是生发艺术的肥沃的土壤,没有这些土壤是生不出那些生龙活虎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作品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诚如斯言!

  作者是写的很好的。根据作者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告诉人们世界的真相和本质。这本书就是通过文字文字之美,传递真知灼见。一个写作者,就是一个关切世界的人,他首先要学会同情、忘我、宽恕,然后把这些传递出去,让人们能为其他人流眼泪。在我看来,作者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和境界。这也是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的重要理由。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收录了这些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可能我们以前早就看到过这些艺术作品,但当我们了解了艺术家背后的那条文化河流后,也许可以带给我们读者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四):苦中有乐,方为人生真况味

  艺术是美的,但创造出美的艺术家们却有着异于常人的苦闷与体验。《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是记者李宗陶对当代艺术界十五位名家进行深度访谈后撰写的文章和访谈记录合辑。在这本合辑中,读者可以看到被访谈艺术家本人的照片、其作品的照片,文笔优美的人物特稿,以及访谈实录。

  李安:电影的仆人

  写李安,李宗陶也运用了电影的手法,开篇一个场景,结尾又回到这个场景中,行文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他的电影和创作上。不熟悉李安的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对他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最好看的还是“对话李安/我的变与常”。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我们渐渐走进了这位著名导演的生活历史和内心世界。家庭出身的影响、父母那代人对电影的喜爱,以及李安从小喜爱幻想的性格,促使他不断探索与进步。更精彩的是他对创作的剖析与思考,还有对11月即将上映的新片《Billy Lynn》的介绍。十分令人期待。

  李安是个让人感到很低调且舒服的人,是大导演,却也是普通人。他其实不是电影的仆人,而是创作的主人,他用不断的创新求变去追求电影的深入人心,希望把被固定后的美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如果人生中有太多不能相信的东西存在,那至少我们还可以暂时逃离去电影的世界,因为在电影里,美感是绝对的。

  周英华:父亲周信芳就是我的中国

  一位身出名门,非常有个性的画家。周英华13岁被父亲送出国,从那之后就一直在“寻找”他的父亲。而作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周信芳,除了给儿子留下登台表演的深刻印象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父亲历经苦难在京剧上取得的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加之周英华在国外遭受歧视的经历,促使他对父亲和祖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愿望。

  周英华说英语,作风也很洋,风趣、机智、随性,一生致力于通过弘扬中国文化同父亲同祖国重建联系,包括他七十三岁重拾画笔,成为“麟派画家”,其实都是在为当代中国艺术和文化积极努力。“我一生一世都在寻他,寻我的父亲,寻我的中国。父亲就是我中国。”漂泊的游子,赤诚的中国心,谁看到这里能不哽咽落泪呢。

  老树:画在人心的苦闷上及其他

  老树的故事很有趣,有趣在他的外表、内心,还有对诗与画的独特认知。很赞同他把诗意归结为寻常生活的观点,也很欣赏他的真性情。也唯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懂得生活、艺术、真与美的真正况味。

  而罗中立的《父亲》,是一幅从小学时代就刻入我脑海的油画,美术老师反复提起,而对艺术懵懵懂懂的我们也一次又一次从那张像沱浓茶一样布满皱纹和沧桑的脸上看到了无数农民和父亲的缩影。没有想到那竟是学生时代的罗中立的作品,而他对这幅画所倾注的心血和感情也相当多,那个年代的艺术工作者如罗中立所说:“学习风气很浓的,平常大家打打闹闹,粗话常挂在嘴边,但一到该学习了,就都去用功了,有较劲、有竞争。”值得现在的年轻一代敬佩、效仿。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五):艺术大师们的正确打开方式

  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大师?又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大师?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些大师们想得太天才、太高端,或者说太遥远、太顶礼膜拜,但也许只是我们并没有找到正确“打开”他们的方式,只是我们并不了解他们经历过的人生、走过的路而已。

  身为资深记者的李宗陶,通过对十几位大有名气的艺术家进行访谈,在《画在人心的苦闷上》一书中带领读者探索一个真正属于艺术家们的精神家园。这些大师或者已经扬名在圈子之外,比如大导演李安;或者是如今备受推崇,比如在微博上发画作的老树;又或者是我们并不熟悉但只要一看到他的画立马会恍然大悟,比如罗中立和他的获奖作品《父亲》,后者我记得常常在上学时的美术课本上看见,当时一度以为是照片,却不曾想画得是这般好……

  李宗陶在与他们对话的同时,我们看到的却不再是大师,而是一个个“特殊的普通人”,他们追忆的往昔,想念的时代,想来我们或者我们的父母也都曾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高考大浪潮、大跃进、知青上山下乡,那时飘扬着的红色岁月,艰苦卓绝的人生思考与灵魂拷问,都成了这本书中经常会反复出现的场景,而大师们的很多作品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为成名,比如之前提到的《父亲》,再比如川美77级油画班的大部分美术作品,而他们的特殊在于只他们将这些深藏于内心的想法实物化色彩化,并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围绕着这些似曾相识的人生,李宗陶也在访谈中有意识地挖掘着大师们面对困顿与挫折的心理状态,这是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坎。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师们多是表面上一笑置之,内心却是温润的固执。最典型的正是导演李安,如今的成就里无法抹杀曾经二十九岁到三十六岁这七年时光中的蛰伏与沉寂。李安因此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其实不然,在李宗陶的话音里,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李安上大学时他就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导演天分,如同是一个天生就会拍戏的艺术家。那七年可以说是他命中注定的一个“坎”,很多人决定放弃,他却毅然坚守,在电影里寻找着文化和身份的认同,商业和艺术两者对立统一的平衡点,甚至直到现在,他也依然在思考这个问题。再比如现在炙手可热的老树,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他的照片,笑得一脸灿烂天真,毫无艺术家的忧郁与深沉,让人不由地想到丰子恺笔下同样无邪自然的《缘缘堂随笔》,但老树可不因为丰老先生而买账,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和丰子恺完全是两回事,但读他背后的人生际遇,读他背后的时代潮流,我们却看到了相似的唏嘘、坚持与痴迷。

  李安说:“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可爱,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它的可爱,不变的是那种初衷,那种赤子之心。”也许,所谓的正确打开方式并不重要,当我们试图透过那一段段人生经历看大师们的“微微异样”,我们就会知道大师们的人生有千万种,可这份“赤子之心”却得以永恒,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六):只跟聪明人说话

  最近听说的最可怕的采访“灾难”来自一位名记者的转述,他说有人问他要路遥老师的电话,“想采访他”。 他吓得直接丢了百度链接过去。 大内密谈的主播们也在感叹,这几年,连文化气质自认全中国第一的帝都北京,也找不出几个正经懂行的音乐记者了,早几年,真有人在纸媒上写下:鲍勃涤纶,一个国外的伟大音乐家。 还纯棉了您呐。 作为曾经的半吊子记者,我深知采访名人大家时的那种惶恐,现如今我倍加惶恐的是,更多的访谈者在失去敬畏心。 关于《知日》和澎湃守着大批好资源却总出一些烂采访的话已经吐槽到不想再说了,每每翻看它们时总是心惊肉跳:怎么能采到这个级别的大师!怎么会在大师面前问这么多的蠢问题!! 所以不仅仅是我们书店里听讲座的,剧场里看话剧的观众们提问业余,全民文化涵养低下的问题更加鲜艳集中地体现在这些还算被大家认为是“文化人”的采访者们身上。 守着文化口盆满钵满的资源,却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而屡屡献丑,以至于常常令稍有见识的读者们哂笑乃至震怒,这不仅能用轻轻的“悲哀”可以带过。读者何辜?转换身份将心比心,应当说:“我不原谅。” 因此读到李宗陶女士写的这本艺术访谈录,我是很感动的,不仅在于她以精准的标题,漂亮的行文和丰富的见解去构建这一个个艺术名流,更在于她全本访谈里充盈着与被访者相匹配的聪慧智能。 不怕说句过度揣度的话,每一个形成自我风格的采访者,都是始于羞耻心的膨大,继而拥有极强的求知欲,积累足够后进行的访问,都是在姿态放低的同时尽可能拿出绝对扎实的养料去“投喂”他的被访人。 所谓“喂问题”,是记者对自我专业度的要求,没有哪本守则有写你必须如何,但老辣者,能够在呈现时令所有读者(当然也必须包括被访者)感到他是适度的。 很不容易。 一般的访谈,我是说那些八卦小道,明星路人,或者还有偷懒耍滑的余地(其实也不应该),可面对艺术家,这个时代最美最前卫最“狡猾”的那些头脑,还能够获取乃至提炼出精华,才是能力。 我想,可能是国内的世道对“职业度”的要求太低,又或者是我自己见识不够,才会在读到这样一本优秀访谈时过度惊喜。 如今,有这份“惊喜”也是弥足珍贵了,看到她直言不讳的提问,看到她在与艺术家真正地交流,她所谈论的,丝毫显不出外行人的胆怯(需知道艺术是多么难以深入的领域,还有那么多分类!),你就能够透过那些清简的表述感受到她背后的阅读量与眼界。她的访谈是那种把艺术家的敏感和能量都推到台前,却同时也不经意地刺探出他们不愿说或未曾表达出的深度。 这些力量,都来自于采访者观照自我积淀下的功课,她像是那种为了读懂帕慕克而研读波斯细密画专著的人。 会想起朋友说过,某些名人会指名某刊物里的某记者去采访他,说白了,聪明人只想和聪明人说话,与其费脑子跟笨记者阐述概念,不如和熟稔又聪慧的那些轻松聊天。 实习生们啊,别怨行业内的等级分化,更别奇怪为什么聪明人不接受和你说话,上进者从没时间去憎恶坏境,既然糟糕的同行那么多,你们只剩下努力学习。 要记得,高智商的被访者自有一套打太极的方法,能问出太极背后的玄机,才算采访智慧啊。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七):高手过招的无我境界

  这是一本适合慢阅读的书籍,作者与十四位艺术家(还有一篇四川美院77级艺术家群像)的深度访谈,不仅让这些大家活脱脱立在你眼前,来一场思想的无声交流;更从中见识了作者的睿智与笔力之深厚。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写作的责任之一,就是提出问题,展开对话和反思。”书中作者与十五位一流艺术家对话之时,你能感受到的并非只是被采访者一方话语的重述,而是作者与其旗鼓相当的思想交流、碰撞。 这是作者反思之后的艺术提炼,(不是人为加工,而是在有限范围内尽量全面客观呈现,更显示作者对被访者资料了解之全面),让被访者以更加立体的形象“立”住。于是虽然你在书中看到许多国内当代艺术家,他们拥有相似的求学经历(如何多苓、罗中立、张晓刚等同为四川美院77级油画系),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但每一位都是如此地个性鲜明。——即使你之前对中国当代艺术一窍不通,也不会对认为他们的面孔模糊不清。 阅读中你会看到作者与被访者犹如武林高手过招,一刀一剑,你来我往。精彩至极。 书籍附录中有作者对“互联网+时代”和传统纸质阅读的比较、思索。作者说:“到最后,写作拼的不是才华,不是文字,是境界。” 显然,你能够从本书中读到“境界”。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读后感(八):画在人心上的艺术解读

  由于工作的原因,在过去两年间对一些艺术家有过接触,也开始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出于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购入此书,想通过它让我对这批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有些更深入的了解。

  李宗陶的采访和文字功力都很不错,能够为读者画出每一位受访艺术家的大致轮廓,也通过艺术家们各自对自己作品,对艺术、对生活甚至偶尔谈到的文学、哲学的解读会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思考片刻或为以后的当代艺术欣赏提供借鉴。

  毕竟不是学艺术出身的,有时还是会觉得其中一些内容消化起来有些吃力或者太过于抽象,但它还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充满哲思又不失梦幻的中国当代艺术之门。而每位艺术家的鲜明个性和独到的艺术全是都把我领上了一条新的理解艺术之路。书中有几位艺术家以前不太关注,通过阅读此书时同时上网查看他们的作品和生平来作为补充也是蛮有趣的。以后会多关注书中几位较为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