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5-25 02:08: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是一部由李伦执导,易中天 / 马未都 / 曾宝仪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一):大历史裹挟的小人物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钟磬音(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9371525/

  看的最后一期是曾宝仪的那一期,看的我好感动,尤其是曾宝仪会外公老家淮安和亲戚们见面的场景,和四外婆聊天的场景,看哭了。外公王悦善十七岁离家(1992年62岁才回家)去南京谋生活,在当时的总统府印刷厂当印刷工,印刷当时的党政机关报纸,在194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在本应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晚上,被迫收拾行李乘坐火车南下广州,然后乘坐了一艘运输香蕉的小货船(三百多箱货物外加三百多逃亡的人)两天两夜漂洋过海到台湾,开始了只身一人的异乡漂泊。而此时在老家定下的娃娃亲的女娃还在家等王悦善回来,因为当时的封建思想浓厚,被定亲的女娃也不好找其他婆家,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二十一岁时怕闲言碎语多,就住到了婆家,一等就是三年,还是没有等到王悦善的归来。然后被定亲的女娃应该是在老家也待不下去了,便离开老家去了王悦善曾经谋生过的南京当保姆,也是是想再打听打听王的下落吧,最后遇到了现任的丈夫,才成立了自己的家庭。觉得那个女娃娃被耽误了好久。

  王悦善离开大陆后,他的兄弟相继去世,只剩下四弟和弟妹与父母相依为命。曾宝仪回到淮安后,外公那辈只有四外婆还在世,四外婆提到了一些当年的往事,听了让人泪目。说当年还出去讨饭,因为曾宝仪的曾祖母裹小脚走路不方便,四叔又没出息(当年四叔留在家里陪父母就是因为没出息不能外出做事),四外婆就只身出去讨饭养一家子。听到这段时,突然想到杨显惠写的《定西孤儿院》提到的那三年饥荒的故事,知道那段时间四外婆是有多不容易。最后四外婆还嘱咐曾宝仪回去不要和外公提起这些,不然外公会伤心。好感人,写到这我又不禁满眶泪。

  易中天,陈冲,马未都的祖上就很有本事。易中天的祖上建了言馨堂,外婆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听过外婆说英语曾爷爷是两湖书院第一批学生,二爷爷是第一批公费留日的......陈冲的外公张昌绍好优秀,有智慧有情怀,成绩非常优秀,能思善辩,还是共青团成员(那时的共青团是很危险的)公费留学,两年拿到两个博士学位,毅然拒绝美国来到抗日前线,给中国的医学发展做贡献。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文革前期受不了污蔑选择了自杀。陈冲的祖父也非常优秀,和哥哥一起考上了湘雅医学院(这所学校是非常难考的),后因为热血青年比较激进,无法继续升学,跟着哥哥来到抗战一线救死扶伤。陈冲知道这些历史后都不敢相信,跟自己认识的外公完全不一样。马未都的父亲是长孙,全家供他上学,是全家的希望,在1944年自己偷偷跑出来当兵,母亲祖上是盐商,出身富贵。

  令我感动的还有阿丘的大姨妈。当年阿丘的外公外婆下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割胶为生,当时政治时局混乱,外公外婆都被误杀,丢下四个待哺的孩子。当时阿丘的姑奶奶把三个孩子带回了中国,为什么只有三个?因为路费不够,阿丘11岁的大姨把自己卖给别人做佣人,卖身的钱才够弟弟妹妹回中国。大姨一个人在被雇佣的家庭受尽欺负,没受过好脸色,后来被当地的福利院监护,期间被高级官员占有,有七年的时间都是在时候高级官员的一家(就像书中的故事一样),因为身世太惨,得过抑郁症。后来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个人努力工作,供子女出国读书,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幸福的家庭。看到那些照片,大姨年轻的时候真的挺漂亮的。

  第二季从谢娜的那期就停播了,好可惜,好想看,好希望有资源流出来......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二):其实你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这篇文章,是即将播放的陈冲篇的编导西厢所写的,文章写于四月份,正是她在后期剪辑时的有感而发。她不玩豆瓣,我在征得她的同意后,将文章发在这里。

  由于豆瓣必须评价才能发长评,且容我小小点一个四星推荐。

  虽有王婆卖瓜嫌疑,却也是真心希望大家看一看,若你看过片子后回家会多问一句自己的家族历史,我们的片子就有了意义。

  一、其实你并不“认识”他

  一开始听说要做一个“明星寻根”的节目,我的心往下一沉:唉,肯定不好玩。又冷门又严肃,谁愿意去看那些故纸堆的事,明星自己也不愿意把祖宗的事拿出来说吧!

  国外的几期样片,哪怕女主角是《欲望都市》的女主,看着看着,睡着了。好羞愧。因为她的祖宗,真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但是有一次回老家看爸爸,听家里的老太太聊天,八卦我爸爸当年的“风流往事”,我立马就来了精神:在我爸和我妈已经结婚一年后,有一天,一个“外地口音的女人”,挑着一个箩,“箩里好像还有一个小孩”,站到马路边,来找我爸。“幸好被莲嫂子眼尖看着了”,赶紧去通知了我爸。我爸于是背着我妈,“托莲嫂子转交了三块五毛钱和五个鸡蛋”给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接了钱和蛋,就走了”。

  也许是从未涉及父亲的情感世界,那五个鸡蛋的温柔和印象中的父亲相差太远,我仿佛有种第一次开始认识父亲的新鲜感和好奇。这种好奇就如同陈冲后来在节目中说的:虽然我是在他家里出生的,但是我其实我并不“认识”他。

  就是这一个回合,我突然嗅到了一丝这期节目的气味:这期节目,就是明星你去了解你的家人,把他们作为“人”去了解他。

  打几个粗俗的比方,比如,你现在是剩女发愁嫁不出去,那你有想过,你的母亲当时在择偶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吗?她是如何下的决心?她为什么要嫁给那个秃头的老爸?再如,你现在很烦恼上司对你过分压榨,那你有想过,当年你爷爷和村里的生产队长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吗?最后如,你担心老公出轨,可是其实你的奶奶在八十年前可能就顺利的过了这一关了,你只是从来没去问过她而已,她也从来不会和你说而已。因为跨越了时空,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其实一直都在重演,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你从来都没有比你的祖辈们高明多少,甚至还不如他。而你发现这种谦逊,是需要生活的积累的。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谦逊,我就具备了去认识我的祖辈的动力:除去情感的因素,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比如,假使你是去寻访你的曾祖父,那么,他小时候喜欢吃什么冰棍呀?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谁?他为什么和狗剩子关系好而不理黑娃等等。通过这些生活的还原,渐渐我们能够找到共鸣,共鸣是理解的前提,而通过理解,你就跨时空的认识了哪怕你从未见过的先人,和他眉目传情。他将用他的一生和过往,教给你一些经验和教训,并且让你更加谦逊,他会告诉你:如果不是我,你根本就不会站在这里。

  剧透一段陈冲的话:“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自己的前程,总是看着前面,总是想明天的事情,过去的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也是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就突然想知道他们的事了,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二、他的祖宗跟我有什么关系?

  上面一部分,好像解决了,“我为什么要去寻根”这个问题。对于节目而言,这也许是明星们来参加节目的动力之一,因为我们将举央视这个平台之力,来为他找寻他凭借自己可能找不到也没有精力去找的东西。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我为什么要看这个节目呢?本人非常认真的替观众想了想,找到了如下理由:

  1、这种节目形态没见过,在国内当属首创,而且创作团队很认真,可以随便看看。

  2、我喜欢这个明星,或者关注这个明星,所以我也好奇她在寻找私人家族历史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悟。比如就像刚刚我写的第一部分那样的感悟。这种感悟本身也许是有智力含量的,可以启发我,对我有用。

  3、我原本就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很感兴趣,所以看到明星去找了,就会想知道他能找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4、明星的家族历史很传奇,情节引人入胜,跟看故事片一样。(看一个故事片不需要理由吧?)

  5、即便把明星换成普通人,我也愿意看一个普通人去寻找祖先历史的故事。因为我是个文艺青年。

  6、我是老头,我是一套的忠实观众,我爱看热闹。

  但是其实,我们的这期节目,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收看理由,那就是,这是一个阅读“私家历史”的机会。私家历史并没有那么恢弘大气,但其实,这才是“历史”。在这里要隆重推出一本书,叫《巨流河》。两年前看的此书,从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吸引: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江水每夜呜咽的流过,都好像流在我的心上”。

  被一种无限美丽的雅致的悲伤吸引,这本个人回忆录,成为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历史书,这本纯粹个人的回忆录,复活了历史教科书上那些如同嚼蜡的名词,脑中的历史,仿佛压缩饼干遇到水,终于膨胀成了可以被咀嚼和吸收的食物。看到殉国者张大飞开着战斗机“几乎要撞到月亮上去”,少女齐邦媛在抗战时期读到的闻一多的诗歌“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又被男生邀“我带你到林中听鸟叫”,里面写到抗战时期举家迁徙,在乡间自得其乐挖萝卜,自己如同跟随着她窥见了那个年代的一角,触摸到那个年代跳动的血脉。于是我觉得,只有个人的、真实的历史,对个人才有价值。无法理解的,无法共鸣和吸收的历史,只是占据脑容量的垃圾。

  打个比方,我的老爸只读过高小(小学的“高年级”),他也写自己的回忆录,大概是幼时家贫,母亲将其送往一个拖板车为生的亲戚家借住,无奈亲戚家也很窘困了,只能打发他五毛钱回家,走在路上,他写道:“回家的路好黑啊!我心里好怕啊!”简单的几个字,我领会到什么叫“解放初期”。

  再打个比方,易中天的家族,在抗战时期,躲在一个叫五车堂的地方,“门前一只翠鸟飞过水面”,你也许会明白,即便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普通人依然有自己的生活乐趣所在,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儿女情长,战争年代不是电视上常见的几声炮火,一群伤员,几句哭号,那同样是一个七情六欲的年代。

  所以,在节目里,你会看到最真实的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他们从未被关注,但他们也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在等待他的后人来真正认识他,他们仿佛是你的前世。

  你将看到: 起伏曲折的命运,颠沛流离的人生,你所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顺境,逆境,他们的故事,也许就是你今天的生活,观看他们,也许就是观看你自己。你将看到历史不经意露出的真容,你将被感动,被启发,或被鼓舞。你将看到导演生硬的痕迹,看到编辑精彩的剪辑,看到略显牵强的逻辑,抑或是带着微笑的啜泣。你将看到诚意,也可能看到贪婪,看到中国式的亲情和分离,这就像是一个电视版的口述历史,只是当事人,已经不在人世。

  历史拐了一个弯,湮没掉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们像一台老式的放映机,将他们的一生重新组合放映,看他们在那个弯里,如何挣扎,有些登陆,有些沉没,但没人敢说他们失败,他们在子孙的注视下,获得新的荣耀。就像陈冲所说的: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我们的豆瓣官方小站和小组是:

  目前小组和小站管理员都是栏目组的官方人员,成立不久,我们期待听到大家的声音,如有疑问,我们也会尽量回答。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客从何处来》。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三):大家会在什么时候一起回忆一个人?大概是葬礼

  从明星的家族史回顾那个动荡的年代,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那个时代人的生活。除了易中天那一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和真情。

  不可能每个人的家族史都有易中天那样厉害,我们只是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有自己的过去,比如曾宝仪的外公那样,更加贴近我们普通人。

  看完了客从何处来,我恨不得立即去问我爸,我们家族谱在哪里,我们家以前是在哪里的,可是我现在一个人在外面,不在他们身边。

  当大家会一起回忆一个人会是什么时候?是葬礼的时候。

  想起了年初,我外婆离世,那时候正好是大年初七。

  在她的葬礼上,我见到了许许多多我从来没见过的人,他们都跟我有着某种联系。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我外婆的过去,我第一次知道我那自我记事以来就疾病缠身的外婆是个怎样的人。我是从表哥表姐等人那里知道的。他们也都是平日里一点一点地听说的,知道这个几个人才会聚在一起讨论这些。

  我也只听了个大概,我觉得我外婆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

  我外公的父母只有我外婆一个女儿,那是我外婆的父亲是个厨子,家里生活条件很好,还收了好几个徒弟,认作了干儿子。我也才知道原来在外婆葬礼上出现的那几个爷爷是外婆的干哥哥。想来我外婆家那个时候是很富足的。听说我外婆年轻的时候还做过买卖,是个很精明干练的女人。

  后来,她嫁给了我外公至于是怎么嫁的,为什么嫁我就不知道了。

  外公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没什么印象。在外婆的葬礼我我才了解了他一些。

  外公是个特别特别老实人,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经历了饥荒、大生产,那时候家里很穷,据说我舅舅曾经差点饿死,。他们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大家子都是靠着我外婆支撑,靠她左右逢源。

  我从没想过我的外婆是个这样的人,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佝偻着身子,喘着气,一到冬天身体就特别不好。据说她这哮喘是年轻时候留下的,她靠着这样的身子撑起一个大家庭,一直到她离开。

  我对她的了解也就这么多了,我的妈妈舅舅知道的肯定比我多些,而我的后辈又能记得多少?所有的事情都随着她的离开慢慢被时光掩埋。

  听上去多么无奈。

  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客从何处来》里的嘉宾那样寻根的经历,无法深扒家族的过去,没有那么多档案史料,长辈们很多时候对过去也是闭口不谈。当我们老了,有一天忽然问自己“我是哪里来的,我们家是从哪里来的”,留下的只会是遗憾。

  所以,回去向长辈们问一问我们的家族历史吧,即使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零星小事,却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和留给后辈的回忆,依旧亲人之间的纽带。知道多少是多少,然后告诉下一代,让这些历史跟随着不息的生命传承下去。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四):也谈谈我的寻根

  我是一个普通人,三十多岁我结婚生子后,才从妈妈处得知我爸爸的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他是奶奶和前夫生的孩子,并且自己的生父在1958年即失去联系,我爸爸一辈子困于自己的身世之谜,一辈子惆怅。

  我听说后一开始并不以为然,时至今年终于觉悟并帮我爸爸开始他的寻根之路,一开始并没有报多大希望只是打听下,幸运的是一路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替爸爸找到他的生父的消息。虽然亲爷爷已经不在世上,但找到亲爷爷在辽宁的后来的家眷,可以前去灵前拜一拜,不久我即将带领父母前去认亲。我爸爸一辈子沉默寡言,我没见他这么高兴轻松过,他看着我:替我办成这么大事儿,我咋谢你呢?

  那一刻我泪奔了。这就是所有的一切的意义。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五):阿丘那期真是感人-普通真实有力量

  前一段儿看了阿丘那期的《客从何处来》,比易中天那几期做的好,特别感人,下南洋的那批华人的心酸血泪都浓缩在里面,本来阿丘追寻6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惨死的外公外婆,以为外公是英雄或叛徒,反正好也好臭也好总之是历史留名的。后来发现,两个都不是,先人就是在动荡的局势中枉死的普通底层工人。我看到中间还纳闷,为什么当时4个孩子只有一个留在马来,其他3个被姑母接回中国,还在想,可能那时候大姐已经在当地结婚了所以没有一起回到中国来。看到马来西亚的阿丘的表哥拿着从中国老家寄来的破祖屋照片哭得比阿丘还厉害,我还想这表哥情感好丰富啊。后来表哥写的一封信直接让我泪奔了,表哥的妈妈也就是大姐,当时因为路费不够,把自己卖掉换路费让弟弟妹妹回到中国,她在马来卖给人家当佣人,那时候她才11岁,受到很多折磨,后来被福利机构救出,却被福利机构的人霸占继续当佣人,精神受到创伤,直到后来结婚生活才有所好转。看到大姐年轻时候的照片,是个非常美丽温柔的女孩,这样一个女孩,用自己柔弱的双手将弟妹送回家,又用这双手改变生活,看到他们现在在马来拥有一个生活还不错的热情开朗的大家庭,也有所安慰。

  易中天那几集让人感到一种家族血脉传承的历史隆重感。可是阿丘这集让人觉得,即使先人是普通人,是底层人,那种拼命讨生活的经历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心酸,动容,肃然起敬。

  你有时候觉得很累,生活是苦的,可是看见还有一些人挣扎着,留着血,顽强地活着,就不敢讲自己经历的那些叫“苦”,那只能叫生活。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六):龟缩的个人史

  龟缩的个人史——看《客从何处来》

  文/周夏奏

  曾在《看见》待过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推荐《客从何处来》,说是《看见》节目组新推出的节目。鉴于他过去积攒下的良好口碑,我们好几个同学都开始追看这档新节目。

  笔者在看完易中天的两集后,感觉良好;看到阿乙那集结尾时,还小哭了一把。由此可见,好口碑确非一日之功。

  节目组由贺知章这首家喻户晓的七绝中,选出“客从何处来”这句追问,实在可说是慧眼独具。

  首先,它可以省略掉很多前理解或背景知识,某种程度上,这五个字已经为节目聚集了一定观众。

  其次,乡愁是中国人抹不去的情怀,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不仅余光中们常常感怀“小时候”与“后来”,即便是在“那头”,许多人也不再停留于被制造的乡愁。因为个人经历,有些人已经难以确定,何处是吾乡。例如笔者的老师,父母都是浙江慈溪人,自己却既未在那里出生,亦未在那里成长。何处是吾乡,对于老师来说,它似乎确实是一个问题。然而,即便如此,无根感却又非常人可消受,因此,乡愁,也还是会有。

  而考虑到目前国内之现状,笔者相信,乡愁已不仅停留在学生的口中,中老年人的心里,它或许已大范围席卷许多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上班族。这两年,一直有人在统计,如果按目前情形,一个背井离乡、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够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不足多少,多少。假设父母20岁生你,你20岁工作,父母长寿到90岁,每年假期7天,共50年,这个时间总共也不到1年。——而事实上,这个数字绝对远远高于可能天数。

  如何不会有乡愁?!

  而人心,笔者猜测,其中一种可能是这样:谁都有情感,都需要情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不远游”,多多少少,早早迟迟,长长短短,每个人总会有,总曾有过,总将产生,然而,现状如此,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可改变,那么,如果将自己陷在这种情绪里,迟早抑郁而死。但又不能没有,因此,像这类节目,这种情感,很大程度上,成为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疏泄的一个渠道:嗯,我也想家,可是,没办法。

  于是,生活继续,继续生活。

  最后,这个“客”,是一个个人,而“从何处来”,若要细细道来,则势必将牵连出众多“原来”与“后来”。也就是说,最终,“儿童”之“问”,将变成“客”对于个人家族历史之追问。而这,想必也是节目组之初衷:由易中天们之追问,引导出每个观众之追问。

  这是一个崇尚个人的时代。崇尚个人,很多时候会显得局促,在空间上意味着压缩到此地,在时间上则是断裂到此时。陈子昂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又“念天地之悠悠”,因此,“独怆然而涕下”。但这种广阔绵延的时空观,在这个时代,殊为鲜见。因此,试图让每个观众去追问个人史,意义是否很大,不好判断,但立意确实很好,因为至少,它试图在此时此地与广阔绵延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

  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客从何处来》显示出其弊端。

  1985年,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台北版自序中,首次提出“大历史”(macro-history)观念。按作者之论,这个名词可能由其所创,但“纵是新颖,已乏创意”,因为在经济学中,早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与“微视经济学”(micro-economics,内地通常译作“微观经济学”),因此,“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黄仁宇说,“大历史”与“小历史”(micro-history)不同,“不斤斤计较人物短时片面的贤愚得失,也不是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题发挥,而是要勾画当日社会的整体面貌”,以宏观眼光看历史,注重“非人力因素”(impersonal factors)。

  这样看来,《客从何处来》所追问之历史,显然非“大历史”,或借用《私人生活史》里另一概念,非“公共舞台史”;但同时,它也非“私人生活史”,因为,煌煌五卷本《私人生活史》,着力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关注生育、婚姻、家庭、死亡、住宅、卧室、床榻等等,总之,按本书主编之一乔治·杜比所言,聚焦于“私人生活领地”或“私人空间”(相对于“公共空间”)。而《客从何处来》,是希望通过个人追问,清理出家族史的某些片段,但这个过程,又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作为观众,我们并不要求,通过这种碎片化个人史,能够呈现出“大历史”,但我们同样不希望,个人史龟缩到私人领域,徒留一个广阔社会环境的幌子。事实上,“大历史”再“大”,也不能没有个人;“私人生活史”再“私人”,也不能忽略大环境(杜比在序言中说:“……要准确无误地抓住主题……更不能迷失方向,成为一部纯粹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客从何处来》所欲追问之历史,必然需要触及到某些敏感话题,而这些话题,我们都知道,现在还不能尽情谈论,尤其是在“公共空间”中。但既然不能谈,则不谈,不如索性将讨论放在“私人空间”里,一来畅快,二来深入。像现在这样,谈,却又不透彻,躲躲闪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畅所欲言,实际上,各种谨言慎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态度隐含着某种认可,至少,会造成假象。当这种龟缩的个人史大行其道,剩下的那句话很可能就是:管好你自己。

  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1:星期天历史学家说历史——从私人账簿、日记、回忆录到个人肖像全纪录》,李群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七):《客,从何处来》推荐!

  《客,从何处来》

  到底还是央视的牛人多,最近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好评如潮,当下,拼的是零差评的实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历史这个东西,不仅仅只是干巴的时间地点事件,最能体现历史的还是人,特别是跟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祖辈们,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生存坏境怎样?又是如何为人处世?走进故事,才能走进人,通过人触摸生命,感悟人性。

  易中天家族与历史命脉的紧密相容,祖辈命运的波折,和他们鲜明的个性,都会让你在了解后,因为亲切而深深的感动,会因为家族历史的力量,重新定义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你的存在不是从出生开始……

  阿丘外公外婆颠沛流离的生活轨迹,悲惨无奈的命运,让我们和平年代的人,深感痛惜。历史不是王侯将相的天下和争斗,历史就是普通人的生命轨迹……

  这种追寻,不止探寻历史,更是对人性的追问,会让你也忍不住拷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的身上又有那些故事?我承载了怎样的家族历史?因为什么样的因缘际会,我们走到了这里、走到了今天……”

  当热闹的世俗文化,还在热衷树立草根明星、刻画标准榜样的时候,这个节目,让明星回归本真,回归个体,去体悟真实。

  还没有看完,真诚推荐,是非常有质量的纪录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八):每个人的历史

  终日奔波,各种忙乱。等时光匆匆流逝,回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每一段过往就是一场兵荒马乱。

  从英语的学习中短暂抽出身来,静下心看完了这一季的中国原创大型寻根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于我来说,这首短短的小诗是在熟悉不过了,甚至今日背起,依然会在眼前浮现出当年那种青葱的散发着香草芬芳的童年时光。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课本上,摊开课本跟着老师,笨拙的用手指着字,一个个的念。时不时旁边还有一个调皮的二愣子少年发出一声怪叫,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总之,这就是我关于这首诗的全部童年回忆.

  然而,现在,眼下,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所思所想当中却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什么是血?什么是缘?什么是亲?什么是戚?什么是家?什么是国?这一切的一切,被裹挟在风驰电逝的历史中,从眼前飞驰而过,我来不及惊叹,来不及感慨,甚至来不及擦拭一下眼角的泪滴:易中天的十八氏祖易先奋勇守卫交趾县城,终因孤立无援城破自杀;阿丘无辜的外祖父祖母被士兵拉到橡胶林斩首,匆匆消逝在了历史的尘埃;曾宝仪的外祖父被迫远离大陆半个世纪,而后返乡扑倒在父母的墓前失声痛哭;马未都的父亲因为胞弟之死而顿悟生命的价值,背着家人毅然参军抗日......这一个个历史事件对我来说都是那么亲切,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和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行不同,毕竟当年的伤亡人数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甚至当你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观察,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历史,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绕开的壁垒,如此真实的矗立在了面前。

  观看片子时,发现有一句话在弹幕中反复滚动出现: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起初看到这句话很感慨,但是现在再想却觉得这种想法有一些肤浅。要我来说,反而是大人物从小历史中走来。因为在我看来,这次节目的价值不单单是让我们回顾历史,去揭开那些多年无人问津的先祖的传说,比起这些,我感受更强烈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存,顽强生存,以一种无法预料的命运同自己、同自己同时代的人、同自己的祖先、同自己的后代在时间的夹缝中相遇,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不论重大或是轻微,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轻者是觥筹交错,相忘江湖,重者则是命运悲喜,沉浮此生。

  在这一整个寻根过程中,是人,被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不论是权倾朝野、烜赫一时的名门望族,还是卑微低贱、埋没荒野的布衣平民,他们无一例外,都通过自己顽强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以飨后人。作为后人的我们,在千百年后,面对祖上遗留下来的”财富“,无需多言,稍稍鞠上一躬,奉上一炷香即可,毕竟时间留给我们的沉思也还不够,历史带给我们的细节也还太少。甚至再仔细回想一下,岂止是祖先,我们又对自己了解多少?

  茫茫人海,身世浮沉,不知道明天自己将要去往何方。如果这时候再有一个人从几个世纪后穿越而来,指着你的鼻子大骂,因你的无所作为而害的后世颠沛流离时,不知心里究竟作何滋味?前朝陈子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历史所给予每个人的沧桑感,都需要我们独自来背负。然后在我们行将就木时,把这个包袱郑重的交给下一代,顺便捎上一句嘱托:”小子,你给我好好活!“

  最后,简单谈论下其他的细节方面。陈冲的两集略感不满,有充数之嫌,陈冲自己貌似也是完全一直在出戏状态,独白贫乏且缺少真情实感。剪辑有些确实啰唆,不过总体瑕不掩瑜,还是四星好评。在评论区发现一句经典:“王侯将相确有种乎”,很值得一赞!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九):每个人都是一部传奇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寻根系列的片子,主题并不新鲜,但让人重新正视历史,并感慨我们的祖辈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传奇。

  从封建统治消亡,孙中山革命,军阀割据的中国,到抗日战争,内战,文革,改革开放…这些都是高中的时候我最讨厌的文科科目历史里要学要背的东西,可是当意识到这些都是爷爷辈们亲身经历的一切后,我感叹自己的渺小。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个偶然,每一支血脉的延续都是一场抗争和奇迹的共同作用。突然很后悔年少的我为什么没在爷爷外公去世前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客从何处来”的嘉宾们很多也跟我一样,对祖辈们的故事知之甚少。也许是我们都太忙,忙着奔向前方,远方,却不曾想过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我从何处来。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十):老一辈的记忆

  第一集:

  我看到传真的镜头时,还觉得有些矫情。不过是知乎上偶然看到的一个问题里截图提到这部纪录片,今天无事就找来看。后半段,整个人都哭得不能自已,我本身也是十分容易受到触动的人。

  言馨堂在炮火中不复存在,一百多人的家也没了。世事无常,当时未出生的幼童也成为了外公,更不消说上一代上上代,早就融入黄土,散入风里。那些名人他们做了一些实事,姓名事迹都得以保存。不是名人的呢,都在我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闲聊里。生活烦闷匆忙,大多数人们都是偶尔想一想。记忆一点点说出来,一点点被言语磨损,又沉淀在下一辈的同年回忆中,就这样慢慢的流传下来——这是我家的记忆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