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利奥兰纳斯》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科利奥兰纳斯》的影评10篇

2018-05-06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利奥兰纳斯》的影评10篇

  《科利奥兰纳斯》是一部由提姆·范·索默伦执导,汤姆·希德勒斯顿 / 马克·加蒂斯 / 哈德利·弗雷泽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 / 戏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一):《科利奥兰纳斯》

  《科利奥兰纳斯》是莎翁晚年所著的一部古罗马历史悲剧主题英雄民众关系。马歇斯(后因立下战功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在战场上一位伟大勇士,但在处理国家民众之间的关系时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他本身因为出身贵族,自幼按照贵族的传统行事和思维,认为自己理应处于领导阶层底层众生来就是该被统治的。马歇斯身上也有很多优秀品质,他注重荣誉,却不爱夸耀自己。骁勇善战,以一挡百为罗马立下赫赫战功,在选举执政的时候,却不愿把身上的伤痕展示给群众或者用描述自己的战绩来换取权力。他高傲,却也高傲的太纯粹,以至于他的不愿邀功在罗马人的眼里变成了居功自傲,他对民众冷漠姿态在挑唆者的曲解下变成了对人民的仇视。于是马歇斯在罗马城内的荣誉和权力在尚未稳固之时就开始坍塌

  他的对手奥菲狄乌斯有一段讲述科利奥兰纳斯的话一针见血:“也许因为他一帆风顺命运,使他沾上骄傲的习气,损坏了他完善人格;也许因为他见事不明,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机会;也许因为他本性难移,只适宜于顶蓝披甲,不适宜于雍容揖让,刚毅严肃本是治军的正道,他却用来对待和平时期的民众。这几重原因他虽然并不完全犯着,可是每一种都犯几分,只要犯了其中之一,就可以使他为人民所畏惧,因而被他们憎恨以至于放逐。”

  罗马的民众在戏中的形象无知而可鄙的,攻打科利奥里城之时罗马很多士兵都怕死畏惧不前,只有马歇斯孤身奋战力挽狂澜。他浑身是血杀出重围时,罗马人敬他爱他,转而却愚蠢的受护民官的蛊惑背弃了马歇斯。护民官害怕马歇斯掌权之后他们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于是无休止的放大马歇斯对人民恶劣态度,煽动民众违背自己先前的意愿反对他执政。罗马人驱逐了科利奥兰纳斯,无异于把自己最强有力的盾牌拱手让与了敌人。而在知晓马歇斯被敌军伏尔斯人收容,并且赋予军权势要把罗马攻下时,罗马城内的民众和护民官无不开始对曾经所驱逐的人摇尾乞怜。

  奥菲狄乌斯在战场上作为对手,和科利奥兰纳斯势同水火,但是作为双方军队核心人物,都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神勇战将,在战场之下也难免会惺惺相惜。马歇斯被罗马驱逐之后到安息城投靠伏尔斯人,奥菲狄乌斯能够放下之前的仇恨,欣然接受他,一方面是英雄相惜,另一方面也是要利用这位战争机器实现自己攻下罗马的夙愿。之后马歇斯因战功而在伏尔斯人中威望日渐壮大,奥菲狄乌斯又生妒忌。于是在马歇斯家人劝说他回心转意不再攻打罗马时,奥菲狄乌斯必定是要将他除之而后快了。

  英国演员舞台剧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历练之后,演技的功底一直被演艺界称道,这次有幸见识,真是有被震惊到。从第一幕众人刚出场时,演员强大气场讲台词时深厚底气就已经把我震慑住了。众配角中饰演马歇斯母亲的演员受到的好评最多,无论是马歇斯被驱逐的戏还是最后劝说他回心转意的段落,她将一个母亲为了拯救儿子恨不得与全天下为敌的情感十分充沛表现了出来,令人动容。

  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主角科利奥兰纳斯,终于看到了他演的莎翁戏剧,他在戏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演技和过硬的台词功底完全刷新了我的记忆。他在几场戏里的台词都有大段大段的独白,在议会上和众人对峙、被驱逐时对护民官的控诉的两个段落里,他的演技爆发力十足,愤怒的情感也完全迸发着,从特写镜头中都能看到脸上因怒火暴起出的青筋。而在最后一场被劝说的戏,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他的悔恨眼泪始终没有停过,与家人痛哭的拥抱在一起,实在是太令人感动

  感谢资料馆带来这么精彩的放映活动,能够在大银幕上欣赏到如此出色的演员们演绎的莎士比亚戏剧,真的是非常有幸。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二):英雄or救世主

  作为莎翁晚年的作品评价褒贬不一。且不说其完整性或者戏剧冲突设计如何,今天观看的戏剧影像确实较为完整而精彩地表达了一个英雄的故事时代的悲剧。才疏学浅,就领悟感触寡言几句。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将军卡厄斯·马歇斯战功卓著,攻占伏尔斯人的科利奥利城之后荣膺“科利奥兰纳斯”之封号。科氏出身贵族,股肱元老,左右大猷,因被推举竞选执政官。科氏向来蔑视群氓,与世枘凿,经护民官暗唆,平民群起反对,竞选失败,更遭驱逐,遂流亡至伏尔斯人的安息城投敌,旋挥军进逼罗马复仇。正值罗马危卵之际,科母携其妻孥前来求告息兵,罗马因此得以保全,科氏则在敌营被杀。(来自Baidu)

  虽然从介绍剧本传递信息是马歇斯的傲慢自大让他失去民众拥护,如临深渊。但抖森的表演让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更像一个纯真勇敢孩子,带着一股子无畏血气方刚,为自己认定的使命冲锋陷阵。在他和护民官的场场辩论中,我不禁联想到圣经记载,耶稣在耶路撒冷的神殿里,看到人们殿堂里摆摊售卖,四散着货物上蹿下跳母鸡,他大声斥责着他们:愚蠢的人类呀,你们还要无知到几时呢?

  马歇斯咆哮着:愚蠢的人民,你们既无能统治,又不愿被统治。

  当他孤身一人为罗马而战时,他的人民在等待他的凯旋;可当他真正成功了,他的人民却憎恨他。

  他说:你们在战时畏惧,却在和平时暴戾。

  他不愿将那比镀金的利器光荣的伤痕暴露于众,他讨厌人们对他的作为重复单调赞美,他只想要做些什么,因为他被天赋予的能力

  有人天生就是统治者人生来具有阶级性。

  圣经上说:人通常是难以承受赞美的,教训和责备是生命的道。

  马歇斯终于被流放到科利奥利城,带着他那空无的名号“科利 奥兰纳斯”,他的对手奥菲迪乌斯倾慕他拥抱他,准备和他一起复仇罗马。

  马歇斯的同仁,好友来求情,他冷漠地拒绝。他们说他像一块岩石

  马歇斯的母亲携妻子,儿子来到他的座前,跪地祈求,他说:我没有母亲妻子孩子……

  圣经上说:耶稣讲道时,他的母亲玛丽亚来到人群中,有人呼唤他,他说:谁是我的母亲凡事听从我父的都是我的兄弟姊妹……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祈求耶和华神:若为这城有30个义人的缘故,你还毁灭这城吗?神说:若为这30个义人,我不毁灭。……10呢? 若为这10人的缘故,我也不毁灭。

  可这城练十个义人都没有。

  米尼涅斯·阿格立巴认为自己是罗马城支持马歇斯的其中之一。可是马歇斯还是让他离开

  还是科母伏伦妮娅劝服他作为两城和平协议约定者(虽然这部分劝词并无亮点),但我想家人之爱必会温暖铁血柔肠,所以这个设计自然合理

  马歇斯悲壮的死去,并没有造成史诗般的壮丽,也许剧中仓促的处理正是弱化了英雄主义神秘色彩,将主题升华个人抉择上。他被悬挂而刺,又让我想到耶稣被钉十字架,他的祷告:父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当然马歇斯并非因大爱而选择献身,他强烈自尊心和不与愚昧人同行的意志,(剧中说:他的天性太过高贵了。)让他的死给人一种畅快淋漓感觉

  生而为人,委屈你。

  可耶稣的献身是切切实实担当了人们的罪,可人们还不自知。

  但恨会埋葬人,爱才可以救人,所以就算黑暗不时笼罩,光明还应兴起,真理总会大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对人民的示好还是打破统治概念的大同?不管怎样,觉醒的灵魂就是要战斗的,沉睡的灵魂终有一日慢慢归回。

  莎士比亚多从古籍中引来故事原型,然后按时代精神,予以改造寄托腹心。对比诺思的原型,《科利奥兰纳斯》剧中科母伏伦妮娅那种古希腊斯巴达式的信念(斯巴达系古希腊城邦名,其民风以简朴、刻苦、苛严、黩武等特点传诸后世)、科妻维吉利娅的缄默性格等皆为莎氏所添加;元老米尼涅斯和主要敌手奥菲狄乌斯的角色功能亦经改造;罗马为因应反高利贷的起义而在元前494年建立护民官制度的史实只是一笔带过;率少数士卒攻打科利奥利的史实则被改写为科氏单枪匹马陷城……尽管如此,有评家仍认为此剧乃莎氏窜改原型故事最少的一部。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三):Coriolanus 少年从军 为战而战

  Coriolanus 少年从军 为战而战 他耿直 率真 为他的国家赢得了和平 他是个great soldier 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 他攻下科里奥里城 赢得了胜利人称作科利奥兰纳斯 无上的荣光 享受着赞赏 但他不愿向人们展示曾经的创伤暴躁他易怒 他大声斥责人们的无知 激化矛盾也不肯向他那骄傲的自尊低头 被他守护的人民放逐 他变成了Avenger 被他的母亲所感化 他选择死亡 他的母亲 视他的荣耀性命更重 一个斗士 一个勇者 多么艰难的抉择 没人理解他 罗马只会为他的妥协而欢呼 伏尔斯则会为他的叛变而兵刃相向 莎翁这部并不那么火热的悲剧 给人最沉痛思考沉默结局 我终究还是 看不懂猜不透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四):要内涵 不要缥缈华丽外壳

  古罗马的故事 但演员都没有穿着中规中矩的古罗马服饰

  没有华丽的布景 也没有精美妆容

  这是一场纯靠演员的演技支撑起来的话剧

  我没有读过科里奥兰纳斯的故事 所以坐在剧场里的我对整部剧的背景几乎一无所知(我大概算是很不称职的观众)

  但整部剧脉络清晰衔接紧凑 哪怕是我 也能跟上节奏且不混乱

  故事很重要 演员也很重要

  想到他们每天都要以这种形式将剧作呈现给大家 不禁感慨

  话剧不像电影 它等不及你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它不要你扮演 它需要你成为角色本身

  莎士比亚的作品总少不了大段的念白 文字也许拗口 但从角色口中讲出来 带着他们的情感 每个字都在嘶吼宣泄着他此刻的感受

  所以说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 是优秀的演员在成就着作品

  中场时候导演说她选择这部剧的初衷之一是 她认为这个故事不受时空的局限 哪怕是当下 也可以感受到故事里的很多折射

  我不敢讲政治 只敢就科里奥兰纳斯的悲剧人生谈些拙见

  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辉煌 但这份辉煌注定无法长久 因为他只是为了取悦他的母亲

  我更愿意说在整部剧中 科里奥兰纳斯的母亲才是主角

  作为科里奥兰纳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中的一个 他的妻子几乎没有什么台词 可能是有意这样去做 好突显母亲不容侵犯的地位

  科里奥兰纳斯是一个坚定高傲卓尔不凡的人 但遗憾在于对母亲的唯命是从

  他每一次的悲剧性转折都在于为了母亲的认可而放下自己的傲骨和一直以来所持有的原则

  古话讲“忠孝不能两全” 在这部剧中 “忠”恐怕是指忠于自己

  人生中有很多事难以抉择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决定对错

  但正是不同三观下做出的决定 才让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人生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五):简单的舞台配大英雄的大悲剧

  有人觉得抖森的演技还不够成熟完美,本人没有看过其他的版本也无从比较,个人以为演的很棒。当然鉴于本人是大龄抖森NC粉,所以在演技上不做评价,以免一时忍不住过于溢美。这一篇也算不得影评了,只是一些观看感受。

  首先对于导演对于场地的选择,不得不佩服这位女导演的眼光,如此小的场地,三面围绕着观众近距离观看,这对演员们的要求就更高更苛刻了。但同时观众们自然也能最近距离的感受剧情,欣赏演员们的表演。效果绝对想象的好的多。

  再说舞美,如此简单利落的舞台设计和人物服饰,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古典悲剧的设计。但是,越是简单的舞美,越能考验演员们的表演,也使得观众们的目光全部被吸引到表演上面了。舞美虽然简单,但绝不是粗糙,是很用心的利用舞台,恰到好处的起到作用,衬托气氛。这是一部关于古罗马名将的故事,但演员们的衣着,除了将军们略略意思的甲胄外,几乎看不出是个古代剧的服饰。但是,这样大胆而高效的服饰,真心让人心悦诚服。没有华丽的衣着才更称这悲剧的英雄,全剧皆靠演员们的表演张力,真是太迷人了。

  前面一部分关于护民官和平民的对话上,开始觉得略显枯燥,但实际上是铺垫伏笔,与下面英雄男主过于刚直的脾性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戏剧冲突,看到后来真是血脉喷张,完全被剧情牵引。有人诟病结局仓促,而本人以为结局是大亮点,短而精湛。英雄之死是如此突然,但是英雄之死的结尾的铺垫却早已融入了整理剧的每个角落。这种气氛就是观众不知道,英雄到底何时何地如何死却,但真到了这一幕的时候又是如此的顺利成章。

  中国算是有一批好的话剧演员,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立见高下,照比英国,平心而论我们是难以望其项背啊。看过舞台剧才知道,为什么英国的演员们有着不同寻常的表演张力,这些热衷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们怎么在舞台的历练中怎么可能不练出那令观众着迷的戏剧张力呢?真心的要赞赞赞。

  一起是比较喜欢英国的演员的,有时候对英国的演员也是高看一些的,看过舞台剧之后,觉得这些英国演员们必须是要高看的。

  作为抖森的大龄NC粉,我得说抖森在雷神系列中,那扮相叫一个帅,那演技叫入木三分,作为美漫的爆米花系列电影的雷神系列,全靠抖森和锤基YY支撑。抖森在雷神中的LOKI演的很棒,但是我确实不能对一般商业爆米花电影给出更高的评价。而这部舞台剧作品绝对值得一看,而且值得回味。真是必须要强烈推荐啊。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六):一部陌生又惊喜的莎翁剧

  以前中学念书时,只知有莎翁的四大悲喜剧,可能听说过有历史剧,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政治剧作。要不是抖森的出演引起注意,恐怕我还得推迟很久很久才能知道吧,哈哈。

  莎翁这部剧探讨的“英雄与民众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古至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恒久的问题。尤其是中间还有如护民官一样的民粹主义者们在民众中间不断煽动激烈的情绪,并自诩正义,代表民众审判Martius的一切言行举动。悲情的英雄在无力扭转局面时,也只能愤怒地丢出一句“I banish you!”,留给判刑者最后的强势,而这一句才堪称全剧的高潮。

  一开场的斧头女太夸张了,煽动性和愤怒不是那样造出来的吧....

  相比起《亨利五世》,抖森将愤怒表现的更好了,看他一场演下来真替他和其他演员们觉得嗓子累啊....╮(╯▽╰)╭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七):天生我才之无用武之地

  他爬得上通往敌人堡垒的云梯,却踏不下通往乌合之众的巴别塔。

  马歇斯,他是一名赤子,既是罗马的,也是他母亲的。他用他的鲜血印染祖国的土地,以及他母亲的衣袍,他为她们带来荣耀又为她们带来耻辱,既是一种赞美又是一种讽刺,在其身上处处是充满绝望的矛盾。他在上层人群中定义高贵和谦逊,在下群中又被定义为无耻和骄横,他的无私与愚忠又被定义为自私与依赖,他无法如鱼得水于这样的两个世界,最终他用自己的生命与所有这一切决裂。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八):于是我还是大年三十跑去看了

  于是我大年三十还是跑去看Coriolanus了。本来NT Live一般都是看周六的重播,然好死不死这次重播非得出门不可,想着NT Live一向都是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坑爹货,咬牙推了同学家年夜饭聚餐,赶着7点差几分冲进了电影院。

  老样子五号厅,老样子上座率近九成,虽然没有啃泥爵的麦克白或者国家剧院50年庆那样的盛况,但是赶奥赛罗也差不多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小半场都是妹纸,尤为屏幕前平时基本没人坐的那几排齐刷刷全是妹纸——果然有抖森的地方就不缺妹纸啊~

  剧场在Donmar,超级小的一个剧场。据围脖上某基本天天去现场刷剧的达人表示也就两百来座,三面环着基本正方形的舞台。前面听介绍说是仓库改的,而那仓库外就是《窈窕淑女》故事的发生地。然后是演员采访。话说抖森张嘴说第一句时我居然把他当成了拉叔是肿么回事啊摔!果然最近报告写多了神经衰弱鸟¥#%……其实只采访了导演舞台设计抖森麦哥和Deborah外带Birgitte——话说肉排排呢???!!!抖森的三观正死了,麦哥嘛一如既往引经据典是信手拈来,当然恶趣味啥的也一样——麦哥乃知道乃谈到那些抗议活动时的说法让我想扶了几次额咩?

  接着开演。舞台设计超级简单,几个群众演员也是一人多角。故事情节嘛看剧情简介就行了,热门梗也早在围脖上透成了筛子。我只是想在挨个唠叨之前先跪一遍老莎,能通过一个剧展现多面内涵,再怎么时过境迁也不掩其光彩,依旧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正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不朽魅力之所在。严肃完毕,开八演员。

  个人觉得抖森刚上场那阵有点儿没放开,嘲笑暴民那段台词基本一个调平着就过去了。倘若先看了拉叔版再来的话就会觉得很难被从那版中拉出来进入到这版的状态之中。而且前20分钟整体气场偏弱,直到Coriolanus去市场拉票时才用和拉叔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让人彻底进入了这版的状态之中。最后结局时Coriolanus在母亲的劝说中背对家人一点点开始流泪,最后长长叹息:Mother, what have you done?的处理绝赞!!!!!!真是整个心都跟着他的念白揪成一团的感觉。

  总体来说抖森的Coriolanus比拉叔版少了些沧桑孤傲,更为年少气盛,也更容易吃软不吃硬,武夫和乖宝宝身份的切换上略有断层感。不过拉叔处理得让人隐隐心疼的拉票戏被他那一脸勉强咧嘴假笑+卖肉的逗得全场笑翻了好吗?后来选民反悔他被护民官倒了一身碎选票后趴地上满地拢票又起来暴跳如雷口不择言的样子也有着意料外的震撼(其实我一直觉得那段就是不zuo就不会死的典范~被PIA)

  不过如果是对莎士比亚没兴趣纯粹去看抖森的话剧情就无所谓了,这版的fan service绝对管饱给够。比如网上已经透成筛子的抖森当众脱衣洗澡戏,和肉排接吻戏等。另外他去市场拉票的袍子里果断必须是真空上阵因为正面时那啥在袍子上的形状看挺清楚,而且导播还至少给了三个镜头。另附赠无数抖森的翘屁股大长腿和肌肉神马滴——题外话,抖森只要不是跟锤哥一起出来跑宣传,人家怎么看也是肌肉美好长腿大只的纯爷们儿好么?

  至于麦哥的Menenius,刚开始一特写还以为在看大英政府——不过这个角色本来也是个八面玲珑的政客,而且Coriolanus这个熊孩子显然比Sherlock还不省心一万倍(大英政府:我这辈子是造了啥孽)演技方面大英政府看惯了再加上这角色也类似,也花了些时间才进入状态。不过他去劝Coriolanus回心转意不要侵略罗马却遭羞辱驱逐那段戏真是超级棒。

  经历过《悲惨世界》和《歌剧魅影》25周年现场直播洗礼的肉排是状态最稳定的一个好么!从上场到下台,Aufidius 角色理解传递毫无障碍。而且即便这次为了展示地域区别肉排特意用了萌爆的村音,不用提高嗓音台词也能一字不漏清清楚楚送进观众耳朵里——突然发现肉排真是最佳基友料,无论是和那碗面还是那碗面还是抖森,都搭得特别有戏。不过打戏还是挺假的毕竟电影里假打后期处理过效果会炫目很多。用的刀明显没开刃——话说之前到底是谁在说拿开刃真刀上阵的啊……至于他亲抖森的那场戏,剧透太多了其实反而没啥感觉,还不如听后面肉排排的台词爽。

  Coriolanus的老妈Volumnia永远是我这部戏里最厌恶的人物好么!自私自利到了令人发指,为了自己扬名立万,儿子的性命都可以靠边站。而且这一版的演绎方式和Vanessa奶奶也大相径庭。Vanessa奶奶那版更多是严母如严父,对儿子期望值超级高,而他就得一辈子不停拼命求取认可,Coriolanus最后的屈服也更像被母亲的威严和大义征服。当她跟媳妇说:“如果我儿子是我丈夫的话……”明显就是在拿我家老爷子的标准要求我儿子的精气神。而Deborah Findlay的母亲则是个乍看温柔慈祥,实际被野心扭曲的心机妇人。儿子于她亦子亦夫,她仰望他崇拜他,为自己的野心不断对他进行感情勒索,直到彻底把他榨干陷入万劫不复。她跟媳妇说如果我儿子是我丈夫时那一脸花痴的表情实在让人想骂WTF得要命。个人觉得,Coriolanus和他野心勃勃的母亲的关系应该是最容易和中国观众产生共鸣的地方 ,抄一段Volumnia和Coriolanus的对话:

  - 我已经活到今天,看见我的愿望一一实现,我的幻想构成的美梦成为事实;现在只有一个愿望还没有满足,可是我相信我们的罗马一定会把它加在你的身上的

  - 好妈妈,您要知道,我宁愿找我自己的意思做他们的仆人,不愿擅权弄势,和他们在一起做主人

  可是Coriolanus终究屈从于母亲的愿望,硬着头皮竞选议员,结果遭人陷害险些丢了性命,带兵杀回罗马又被母亲带着妻儿软硬兼施说服和谈,最后被深感背叛的伏尔斯人杀死。

  irgitte Hjort Sørensen长得超级像鸡姐好么!!!特别是那鼻子和那嘴还有……总之就各种像就对了。虽然她的Virgilia被粉丝骂得很厉害,但我觉得光看表演没啥大问题,该有的表情动作都很到位,就是……她真心跟抖森的气场很不搭好么#¥%%想象一下Loki和Wonder Woman站一起啥感觉,没错,就是那样的。导演说请她是因为看了她一个当电视记者后来又当女首相政治顾问的电视剧瞬间变NC粉——然大姐啊你考虑过Virgilia这角色基本就是个小媳妇,找个霸气御姐来干啥?再加上Birgitte踩着两寸的高跟基本跟抖森一样高,北欧女本来又壮,俩人见面第一场戏抖森单手搂她的腰时我真担心她要连抖森一块儿坠地上去了- -b实在要说我倒觉得奥赛罗里面演苔丝德蒙娜的Olivia Vinall 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Elliot Levey和Helen Schlesinger的护民官演得真是太特么滴赞了!!!坏得彻底又真实可信,把政客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表现得淋漓尽致。Rochenda Sandall的市民也很有爆发力。 Alfred的Titus……感觉有点儿脱线……

  于是演员八得差不多了现在埋汰两句直播,虽然NT Live照例习惯给舞台演员大特写,不过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似乎没那么入戏镜头后来基本取成了半身。等抖森演完打仗沐浴,一脸血洗了似乎也没剩下什么妆,他本身又是金发,眉毛睫毛颜色都浅,结果有一阵子都觉得看不太清他表情。演到Coriolanus被驱逐出罗马时,抖森的眼泪都快流到下巴了导播才似乎突然意识过来切他特写(当时我很想找个谁的屁股来踹上一脚有木有)至于主持Emma Freud阿姨,你今天晚上跟导演提的问题肿么特别瞎,严重差评!!!

  至于围脖上说剧组感冒似乎演员全体嗓子都哑了果然如此,每个人声音都是不同程度的沙哑,尤为演Virgilia的Birgitte,刚出场时我都想说姐你喝口水再演吧……

  结束的时候Donmar那边很多人似乎都没意识到结束了只有零零落落的鼓掌(正应了导演说的我不觉得结束的时候观众会立刻起立欢呼),谢幕的时候才真正站起来鼓掌。影院这边有少许妹纸鼓掌,基本没有老头老太呼应~囧。出来的时候听见有妹纸议论说还是觉得看抖森演舞台剧有点怪怪的,也有说觉得还成的。

  最后我实在不想给这戏评分,因为抖森作为一个爱岗敬业执着于挑战自我的RADAer,你说他演技不好绝对是瞎了狗眼,但你要说他天上绝无地上仅有……也挺瞎的。就用官网的评分,四颗星吧。反正他才32岁,先把人拉下坑,后面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同观众一起进步。

  至于那些在剧院偷拍的和在影院里抱着大盒爆米花边看边啃,啃完就各种偷拍或狂刷手机,脚还高高翘到前排座位上看的妹纸们,你们对得起抖森和全体剧组的辛辛苦苦吗?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九):非常努力不去花痴--NTL马拉松观影之二

  什么能够让妹纸们一秒变痴汉?回答:抖森!荧幕上抖森刚露脸,就是化妆间(大概吧)访谈那里,剧院里就“啊~~~~”起来了,连抖森的自带低音炮都听不见了,只剩下妹子们的花痴叫喊,为陪女票来的汉子们点蜡(不过估计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

  关于这部剧的深度影评太多,都是大手,基本已经被扒得不剩渣渣了。作为一个非典型迷妹,看完以后脑子里都是抖森的版本与拉叔版本的对比(我真的不是来专门找抽的!!!)。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部剧,而不是单单去花痴抖森;特地先在网上看了这版NTL和拉叔电影,希望能够熟悉故事走向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演员的表演上。小电的NTL自然不能够和剧场的相比,剧场里的感染力和代入感还是强太多。

  抖森的科里奥兰纳斯,演出了人的一面;拉叔的科里奥兰纳斯,演出了“战争机器”,也就是无情的一面。

  科里奥兰纳斯是常胜将军,是战争机器,是生命的收割机,是胜利的同义词。他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勇武与坚韧,也有着无以伦比的高傲与专断。他对于贱民,或是平民的蔑视,更像是对于无能者的鄙夷;寸功未立的人有何资格指手画脚,挑三拣四?在他这里,军功,是除了出身以外,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身体力行地贯彻着这一标准,毫不退让,毫无妥协。

  抖森的演出总是时不时地让我想起《战马》,同为军人,也同样有着崇高得不合时宜的坚持。略有差别的就是,《战马》中尼科尔斯上尉的坚持中透着一股脆弱感与悲剧感;科里奥兰纳斯的坚持则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残存下了一丝人性的柔软。抖森的演出,不论是眼神肢体还是台词,都带着贵族的骄傲,甚至是骄矜;然而刚性中混杂的唯一一抹柔软,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而拉叔的演绎,让科里奥兰斯更像是一台程序精密的机器,符合预设标准的,比如Aufidius,他的母亲,可以得到科里奥兰纳斯的尊敬;而不符合预设标准的,比如平民,比如执政官,则根本无法得到科里奥兰纳斯一丝一毫的注意,尊敬什么的就更无从谈起了。在拉叔的演绎下,科里奥兰纳斯更像是一台无机质的战争机器,他对于友情,亲情和爱情的反应总是透着一种程式化的感觉,所有都是“理应如此”而非“我想如此”。这里的科里奥兰纳斯,似乎很难感觉到“我”的存在,存在只是被各种主客观因素强化到极致的对于血与火,对于出身,对于武力的推崇。

  台词啥的我不懂,只觉得每个人说的都特别符合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感觉。抖森演出了科里奥兰纳斯中的人性,不管他多么高傲,多么勇敢,他归根到底是一个人。拉叔演出了科里奥兰纳斯身上的无机质的刚性,强大到几乎可以吞没自我的无条件的,无差别的刚性。

  科里奥兰纳斯的这两个特质,正好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相对应:存在感和违和感超强的母亲,以及存在感和影响力超弱的妻子。在家庭中,母亲占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妻子试图反抗,但母亲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其压制下去。这也影射着科里奥兰纳斯性格中人性的柔软与无机质的刚强之间的关系。科里奥兰斯的内心是有冲突的,但是冲突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正如母亲对妻子的压制最终带来的是破碎的家庭一样,微小的冲突也最终导致了科里奥兰纳斯的死亡。

  在母亲这个角色的处理上,我更喜欢拉叔那个版本。影片中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的军事化背景让母亲不近人情的强硬态度更加合理;而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本人的演绎也让母亲的强势态度更多的体现为对于强者的近乎盲目的崇拜。在这一点上,抖森版本中母亲的强势态度更像对于权势的崇拜。剧场版的结尾就是科里奥兰纳斯倒吊而亡,母亲哀痛的伫立一旁;而电影版中,一边是科利奥兰斯的死亡,一边是母亲一身戎装,为她在和谈促成中的“贡献”接受褒奖。这种差别与两个版本的克里奥兰纳斯的构成了精妙的呼应。在抖森的人性版本中,克里奥兰纳斯骨子里的高贵对应的是母亲世俗的权势欲望;在拉叔的无机质版本中,科里奥兰纳斯以无机质的方式对己对人,最终他的死亡也只不过物化成为母亲通往强者道路上的一节阶梯。

  如果不是抖森,这么晦涩而沉重的剧我是绝对看不下去的!!!!

  《科利奥兰纳斯》影评(十):所有乌合之众都不会允许个体的脱离

  高傲令人被排挤,愤怒令人丧失理智。

  刀剑拼搏固然可以分出胜负,言语亦可无形置人于死地。

  科里奥兰纳斯是一个战神,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本不适合复杂的政坛,家族和同僚的利益却硬要他置身其中。遇到擅长言语煽动民众情绪的护民官,真是毫无反抗之力,一位英雄却被逐出罗马城。他投奔敌人,率军前来报仇,最后时刻却因为母亲和妻子的求告而心软,其实此刻他已经明白,自己走到了穷途末路。

  这种典型的悲剧英雄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很常见,而老辣的莎翁笔下这一位,由于自身性格的明显缺陷,最后结局既令人唏嘘,又仿佛是水到渠成。

  里面除了抖森,两位阿姨的演技也不错,他母亲真是又一个打着“我都是为你好”却坑死全家的代表人物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