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观后感10篇
《催眠师》是一部由王体旺执导,郑太龙 / 林晓东 / 徐黎艳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师》观后感(一):每个人都是【催眠师】
从标题说起吧,催眠师,一种帮助失眠人找回睡眠的职业。然而,催眠师也有失眠的时候。
然而,如果仅仅是讲述催眠师这个职业的尴尬囧事,短片就流于肤浅。
催眠师仅仅是失眠者自己梦境的自我而已,这就好比我们睡着时憋尿总是会梦到厕所之类的东西一样,我们所渴求的,梦境皆是圆满,可现实总有距离。
短片依然保留导演《余音》两部作品一贯的悬疑风格和开放式结局,留给观影者最大化的思考空间,让人不禁想重播再重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失眠的阐述还算贴切,数洗衣机的转轮,看无聊杂志,弹催眠歌曲,看平时都不会看的肥皂剧...失眠的人,思维活跃,但始终不会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活像无头苍蝇。
《催眠师》观后感(二):门外的世界
这部短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催眠师对门外世界无奈的厌恶和对门外世界精彩的向往,那种矛盾与犹豫让人很纠结。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门里世界,那个世界并不仅仅是发生在梦里,而是指要有属于自己的兴趣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当面对门外世界发生的一切时才可以游刃有余,因为即使门外世界坍塌了,你还可以退回门里,去平复自己,整理自己,再出去迎接。在门里门外来回的穿梭找到平衡点。或许可以减少这种矛盾带来不必要的纠结。
张达大口大口喝啤酒的感觉拍得淋漓精致,那样大口地喝,或许是梦与现实的反差让情绪不稳不得不那么急切地喝来平复自己的情绪,安抚自己的心;又或许是这梦真得很长很长,那么长的梦让自己口渴难耐。
影片的结尾其实早早已经做好了铺垫的,再一次重演了庄周梦蝶这一典故。究竟什么才是现实什么才是梦,人其实不一定能分清楚;微博上有传播一句话:好想一覺醒来,自己是在初中教室,然后和同桌说”我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
《催眠师》观后感(三):我知道,他又在靜靜地看著我
我知道,他又在靜靜地看著我。
像每一天都會來一樣。
像從不敢一個人來一樣。
他習慣坐在門外的椅子上聽那些人說話,和著裝有暖黃色酒液的透明玻璃杯裡冰塊碰撞的聲音,向自己狹隘的心胸講述著所有可被窺視的關於門外的他,在被催眠的言語賜予勇氣的夜晚,清白的眼神夾雜著絲絲鄙夷的掙扎,時而流露的欲念與渴望壓抑著他為傷害同恨惡在心底掩埋已久的詭秘,極度害怕薄紙裝飾的門內生出戳穿一切眷戀的黑,猶如偽裝的膽小鬼只敢隨著門外人的離開乍然甦醒般有趣。
我知道,他又在靜靜地看著我。
像每一天都會來一樣。
像從不敢一個人來一樣。
像他看不得我看著他想讓我看著的他的模樣一樣,
卻又一遍又一遍看著這個我看著他想讓我看著的他的模樣一樣。
《催眠师》观后感(四):评《催眠师》
“什么是梦,当你入睡后,大脑皮层并未完全抑制,脑海中会产生各种奇幻情景,这就是梦”
猜想本片中的主人公催眠师本身就是一个失眠患者,他找到一个真正的催眠师,将自己催眠,而在他的梦境中,也就是整个片子的主要内容,是他的生活的映射。
1.本片在剪辑上比较跳跃,这其实就是梦的表达,很多时候我们做梦是完全没有逻辑的,更像是一些片段的拼凑;
2.张达和馨瑶应该是真正的催眠师,因为他们是主人公催眠师在入眠前最后接触的人,所以在主人公的梦境里,他们有了各自的角色;
3.影片最后,馨瑶的那句“那我先走了”和催眠师张达喝啤酒的声音,很明显都进入了主人公的梦境,并且演变成了主人公梦境中的一部分情节;
二,关于本片想表达的内容:
总的来说,本片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一个内心怯懦的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YY的故事,接下来说说我对影片中几个元素的理解。
1.门
影片的所有场景都在一个“家”里,主人公说自己喜欢门里的世界,不喜欢门外的光鲜亮丽。其实门里的世界就是主人公的梦境,那扇门也就是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主人公是一个抑郁的人,他不敢面对社会,所以他觉得,自己心底的东西才是最有安全感的,而“内心世界”就化身成为了他梦里的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家”;
2.“大口喝啤酒”和“那我先走了”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在催眠醒后大口喝啤酒,我也从来没问过”这是主人公对张达的评价,其实无论是张达还是馨瑶,他们都在主人公的梦境里被加入了主人公自己的情感因素。喝啤酒其实是一种“渴望”的感觉,说明主人公虽然不愿意“走出去”,但事实上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有兴趣和渴望的,这一点在他的梦境里对馨瑶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和张达不同的是,她勾起了我对门外世界的向往”。其实馨瑶在主人公的梦境里代表的就是他内心中对花花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只可惜他一直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所以才会出现馨瑶总是说那句“那我先走了”
3.梦终究是要醒来的
在主人公的梦境中,张达和馨瑶是交替出现的,并没有同时出现,这也说明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在梦境中的体现,最后,张达和馨瑶又同时消失,猜想应该是要表明最后一个镜头,即主人公被真正的催眠师摇铃叫醒,表明是梦最终都要醒来。
4.主人公的现实世界
整个片子其实就是主人公的现实世界的缩影,他可能是一个情感的失败者(体现在张达的情节上),同时又是一个自卑不敢面对生活的人(体现在馨瑶的情节上)。只有在梦里,他才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催眠师,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其实,最有问题的,就是他自己。
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