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谐课程》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和谐课程》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5-19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和谐课程》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和谐课程》是一部由埃米尔·拜加津执导,提穆尔·艾达贝科夫 / 阿桑·克尔卡巴科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谐课程》影评(一):进退两难,他什么都没有做错

  极具北欧风格的构图方式,却像女孩头上的一层纱,把一切都蒙在了雾里

  可能部分人对于哈萨克斯坦电影的印象并不深,《受伤的天使》(2016年)、《斯佐的爱》(2004年)等,都算是佳片。这部电影是哈萨克斯坦导演埃米尔·拜加津的首部处女作,节奏把握的很不错内容处理妥当,不风骚略显低沉。内容关乎校园霸凌,亦可上升哲学

  【宰羊、抓蜥蜴、电蟑螂

  点里面,我最喜欢“电蟑螂”这个桥段,因为这和男主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在经历了系列警察的酷刑后,男主的梦境里出现了之前自己制作的电椅,并在梦境里让自己坐上了电椅,这里和之前男主强迫蟑螂坐上电椅并把它截肢可以说是颇为相似,这个时候我才恍然明白,原来男主的形象更像是蟑螂,而不是吃蟑螂的蜥蜴。原本一切都在玻璃缸里蜥蜴的掌控中,却大差不差的变成了可怜的爬虫,这难道不是弱肉强食带来的效应吗?蜥蜴吃了蟑螂,蜥蜴又吃了蜥蜴,一层一层不断叠加在一起,没有所谓的强者,只有不断担惊受怕弱者。这样一来,整个框架就变成了一个动物世界。其实男主和那个城里来的男配就是这个关系,很多人貌似不懂为什么男主自杀还要嫁祸男配?这很明显,男主想要做这个动物世界的上层人,但是当他已经杀了那个霸凌的人和男配后,他才真正懂得,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上层人。再来说羊的这个桥段,羊以宰杀为开篇,又以幻象结束,两者必然联系就在于谁生谁死?开头的羊我们暂且理解为是被迫死去的,而结束的那只羊就一定是被迫死后所看到美好世界的真实写照。这其实也是男主的真实写照。全片在男主嫁祸男配死亡后色调变得明亮些许,也可见丰富颜色,和一望无垠湖泊,对面站着校霸和男配,水中央是奔驰过的羊。这结局画面是那么美好,完全是给全片一个强有力交代,至于羊,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他都是男主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课程】

  在电影里,课程的表面解释占了很大一部分:物理课程、数学课程、历史课程、政治宗教)课程、实践课程、生物课程。我列举了在电影里出现的所有课程,这些课程在我看来并不是都一无是处主线有关联,而是对于主线起到一个强有力烘托作用。因为喝下了那杯水所以恶心玻璃杯就在生物课上吐了;激起了高潮的来临。制造手枪所要用到的铺垫包括物理课、数学课、实验课都成了主线里必不可少要素。至于那堂历史课和宗教课的用处最大。前面的课程可以说是为了主线发展所遗留的一些小细节,但这里的历史课和宗教课却给电影重重的加上了导演的主观色彩。那就是对于霸凌问题升华,也就是对于爱与和平的一个诠释。我们看到的这种爱不单单是电影所要告诉我们的,更像是每一部这种题材的电影都在告诉我们的东西,换句话说,这不就是当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想这部电影的男主是对还是错的时候,我们此时的这个想法就会显得虚无和空洞,因为在这部电影的第一认知里,爱已经可以去化解一切。电影名称中的‘课程’二字也正是这个含义

  【男主——阿斯兰】

  我很喜欢阿斯兰阴郁性格和颇带点的古灵精怪,不难看出,导演在塑造阿斯兰的形象时比男配的形象用心的多。还记得男主不断做的那个测试平衡动作吗?也许这是插入阿斯兰内心的第一把刀。全片并没有展现阿斯兰的背景,我想应该是导演省略了,我们只能说阿斯兰的身边只有奶奶,但奶奶并不作为阿斯兰的精神支柱,这就变成了阿斯兰心中原本就有的那把刀。换句话说,无父母关爱,奶奶的漠然本就是这个孩子内心的暗处再加上学校老师的不负责同学的霸凌、喜欢的人的无视,都成为了插入这个孩子内心的一把把刀。所以他选择杀了那个霸凌他的头目,用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和最安然无恙姿态完成了这个看起来都不像高潮的高潮。而选择杀死这个和自己一起背锅的男配,我想是因为男配的愚笨,还记得两次男配被打后,阿斯兰的反应吗?那根本不是同情怜悯,是一种上等人看下等人的姿态。这么腹黑的小男孩,他有爱吗?他当然有!那份爱就是喂养想成为同类的蜥蜴去吃了蟑螂,那份爱就是最后好似人生赢家的去看看被抢了耐克鞋的同学,那份爱就是对自己生存的完美保护。在我看来,他什么都没有做错。这样人格产生,只不过是他对于自己负责的表现罢了。但一切都结束后,拿到那张卡片时的空虚也一定是有的,只不过,不能确定这份空虚到底有几分。

  【和谐课程】

  这个词一定是动词,被和谐的课程。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名词,一门优秀的人生课程。但怎么说,都是对某种东西的一个解读,那就是生存和生活,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可以找来菲力普·克洛岱尔在2005年出版小说《林先生的小孙女》(La petite fille de MonsieurLinh 2015)读一读。但在这部电影,我想,生活已千疮百孔,生存就必然重要。这不是一个因果关系,这是一个共生关系,我们怎么样去生存,这当然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但我们怎么样去生活,这就必然是人生注定的。不管怎样,如果我们都为了生存而生活,是不是就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湖泊里,我躺在湖旁,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呢?

  《和谐课程》影评(二):和谐与不和谐的参照在哪里?

  杀羊,呕吐物,电击蟑螂,死鱼,断头的蜥蜴,让人很不舒服,更不舒服的是看不到所谓不和谐的和谐那一面,欺凌,校园暴力那点儿小儿科和腹黑的男主角相比太可笑了,我们的男主角以初中学历偏远地区,没有任何辅助教学,仅仅是傻帽一样的老师教了一些科学知识,竟然自制了手枪,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逃脱法律制裁。加上全片很多莫名其妙镜头,例如奶奶在打豆浆?之类的,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很多符号学的镜头,也不知道导演的意图在哪里。

  男主角不过是被戏弄了一下,也没让交保护费,也没天天被打,也没被抢新球鞋,看起来很酷,根本就是自我排挤他人的状态。我们的反派呢,看上去像是脑膜炎晚期的日本大叔双胞胎傻帽。

  我是被安利看得这部电影,在看之前很多人说什么不但是表现了校园暴力,更是体现了宗教人文,我就呵呵了,不管哪一样导演同志都只是擦了个边,这部片子更像是在讲暗黑少年成长记,恩,哥们儿以后大有所为

  很不喜欢很多人说,这样没有配乐,看上去像是粗剪的剪辑呆滞人物和寥寥几句台词,这样的三大电影节主调性的电影更容易产生思考。以前我也这么觉得,确实很多这样调调的电影很有深度,更容易产生思考。不过也有很多片子本末倒置失去了本身的故事架构核心价值观

  也是2013年有部片子叫《暴力小姐》,那部电影给我很深的印象,电影的表达形式追本溯源还是为内容本身服务,万不可本末倒置。

  《和谐课程》影评(三):一杯暴力的凉水

  回顾2013年欧洲三大电影节,《和谐课程》(柏林杰出艺术成就)、《赫利》(戛纳最佳导演)以及《暴力小姐》(威尼斯最佳导演)组成的一组暴力影像异常抢眼。如同90年代流行的三段式,新世纪人人都爱手持风,暴力题材接二连三引发争议并且获得评审团青睐,多少反映了世界电影的某种审美癖好和潮流趋势。 三位创作者年龄都介于三十到四十当中,人们不免好奇,先于电影的观众,他们自己如何承受遍布这个世界的暴力并且消化之……要知道,自电视以及更后来出现的网络,暴力影像的泛滥早已是一项治不好的现代病(另一项大概是色情)。关于这个话题,哈内克作品有过很深入的分析。 而单从画面上看,《和谐课程》是其中最干净的一部。对我个人来说,整部电影最血腥恐怖的暴力,其实只有开头杀羊放血、剥皮断骨的一幕。这段画面有一个略显滑稽的开场,像《图雅的婚事》,或是前几年哈萨克斯坦另一套热门艺术片《图潘》,但观众笑声刚落,暴力很快登场,血淋淋的、毫不避讳的纪录展示。 至于多数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它们显得笨拙而不真实,不会真正打击到观众。摄像机会有意避开那些拳打脚踢,以固定机位冷眼旁观,紧接着用一个淤青或跟流血的身体部位说明暴力曾经出现。 《和谐课程》把学校设置成了日韩青春片的外景——同样盛产校园凌弱故事的天然场所人满为患监狱则被设置成了明亮的戏剧舞台。这几个场所的存在,与主人公生活的小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几乎不像出自同一个时空。 作为导演埃米尔·拜加津的第一部长片,《和谐课程》近乎强迫症地设置了动物的指代以及升级递进,从羔羊、蜥蜴、蟑螂到蚂蚁,很多人乐于去猜题解谜。殊不知,这样的手法无非一个趣味游戏,并无法真正给导演技巧加分(参见金基德或贾樟柯)。真正高明的导演技术,不是拍摄动物世界,更不是表演推诿扯皮,埃米尔·拜加津让观众去脑补暴力的恐怖和无解,最后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出路暗示,连进化论都说了弱肉强食,更见绝望。 镜头语言上,虽然也有新手导演常见的夹生拧巴,譬如让镜头不动,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拘谨追求极简画面以求爆发出最大力量,不过埃米尔·拜加津还是完成了视觉风格上的统一。毕竟对新人导演来说,别人最怕你没个性,哪怕你是在坚持一种错误的风格,那也比没有风格要强。正所谓,一鸣惊人是也。 不同于《赫利》对暴力的露骨迷恋,《和谐课程》表现出极端内敛克制,它用白色校服空无一人的镜头去掩盖暴力。这两种极端,其实恰好是近年暴力影像的两种表现,也是有关身体影像的新极限主义的延伸。对不喜欢《和谐课程》的观众来说,它的影像风格多少还是故作矫造,憋屈、压抑,即便它在完整性上,它似乎要胜过墨西哥人的《赫利》。 如果回溯到前几年,菲律宾人曼多萨已经表现了足够多的暴力,那些手持镜头晃到前排观众吐,警察作恶分尸害人的题材同样令人发指。在第三世界国家,那些远离了现代文明边缘地区,人们受害于暴力,又不得不选择了暴力相向。而新晋这几个来自电影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创作者,他们多少还是在选择一条捷径同时也是重复一条老路。以暴力影像起家,无论你是反暴力或是迷恋暴力,都可以有足够噱头,但想一条路摸黑走下去,暴力不免会沦为垃圾食物。像北野武那样,主动与类型片结合,其实又很难。能像昆汀那样选择暴力又借助消解暴力的顶级玩家,那就更难了。 再不然,这些暴力影像是像希腊电影《犬牙》那样,影像风格极端克制,就如同以温情美好的假象开场、以悬念为引的《暴力小姐》,最后还是一个变态之家,万变不离其宗。尤其牵涉暴力,它们在影像的本质上并没有太过颠覆,更多只是换了一件特定地域外衣,用影像基调来选择所站的冷冰冰立场,不愿明说拒绝暴力。面对业已发生的暴力,问题关键并不是谴责与宽恕,剥茧抽丝找快感。因为暴力只能催生暴力,但伟大创作者却能制造悲悯,这不是泛滥的人类情感,而是一种更加博大和宽忍的胸怀,譬如韩国那部《绿头苍蝇》,同为处子作,它就已经很接近了。【中国新闻周刊

  《和谐课程》影评(四):和谐课程,有关教育制度下的奴性与暴力反抗满分推荐

  我认为,哈萨克斯坦电影《和谐课程》,是2014北京电影节所有参加展映影片中的最佳,最好的,没有之一。

  和谐课程的成就与批判社会功力,很难想象是84年出生的男孩自编自导,年轻人变革与复制的才华

  故事的逻辑性是我最在乎的,在历届金狮奖银熊奖艺术片中难以满足。《和谐课程》的一切“行为动机”都贼符合逻辑,并给足这个动机以足够恰当的留白,不点透不戏弄,动机中均铺垫好对向善与向恶的两种可能性,力图一种平衡客观。我生平看过的,逻辑性与戏剧性结合最好的,也是这一部。雪国列车理想的结尾应该是这样的,最冰冷又发人深省的结局。中国社会最可悲的,不是拍不了老毛传,而是,拍不了和谐课程。

  当把人性,人格与尊严中最重要的,融入进教育制度下,我们才能看到制度下的漏洞,人的懦弱。每一个人的初年,都感受这种经历,却不愿意回忆。用这样一种细致镜头记录,它不需要太多摄影技巧,电影语言也在为真实动机服务。开头缓慢的节奏,对主角男孩一切奇怪表现的细节,都是有预谋的包袱,在后半程,一一解开,毫无疏漏,没有任何遗漏。从第一个镜头,男孩完整的宰羊情节开始,静如水面讲述之下,一切人之恶,都翻涌地推进到内心。

  看似普通文艺片的起始,缓慢到不行的节奏,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的,忽然它就形成变奏的节奏,快速推进,告诉观众不可能有任何困意,展示它的态度,它的野心,它的能量,奉俊浩式的狠劲,都在导演的把握中,若隐若现,手到擒来。着力于高潮的前戏,高潮后的处置方案,而不演绎高潮波峰的方式,行云流畅,很成熟。

  导演的方式是,细致做前戏,细致做收尾,疏通每点的逻辑,直指核心目标,集中批判火力,用迅速,戏剧化的转折,导向故事核心,结尾再减速,主角的情绪,被社会吞噬的迷茫,被人性宰割的不甘,摄影镜头面对着静止湖面,开头那只被宰杀的羊的匀速的奔袭,男孩看着,而我们看到的是男孩的背影,无法对视他的眼睛。

  观众走出影厅,走出影院,有一种重新面对这个世界该怎么修改人生的恍然隔世感,思考曾经,警醒未来。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一部电影最好的成就。这不就是商业类型片最好的模式吗,所以,我认同那句话,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艺术片与商业片之分,只有好电影与差电影之分。

  《和谐课程》只是讲的太慢了一些,每个动机太注重逻辑了一点,角色台词都太少了一点,配乐几乎就没有而过于安静,除了有关女主角的数秒配乐,反而异常令人激动。这样的故事,需要在最安静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去品读。每个人心中的价值取向不同,会产生对它不同高低的好评。导演的高明,就在于影片提供的种种可能性,开放性与不下定论,让每个人去感知。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类似的教育制度,思想模式下,我想我们会比欧洲人,更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大量的篇幅探讨男孩的孤独,一个人,做内心的事情,这些情节,何尝不是我们经历过的孤独。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需要很大勇气,因为它勾起了我小时候,所有恶的一面的回忆。那些违背良心,背离人格,对不起别人的回忆,以及受到过的别人的摧残,我统统记得,只是藏在一个角落。影片就这样突然揭开,让我措手不及,又爱又恨。

  而最终的走向,是当你看到人之险恶,才能珍重人之真善。这样的居安思危,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还有一点,看后我一直在琢磨咱们这边著名的一件事情,昆明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与之的共同性,特别感同身受。其实,这要比我们讲碎尸案后的情爱,有意义得多。什么阶级斗争,政治谋杀,人心险恶,都不过是人之初就埋藏好的罪恶的种子。

  阿方索的《人类之子》,奉的《雪国列车》《汉江怪物》《杀人回忆》都是我喜欢的,商业范畴下的最佳,但换算成非主流的艺术框架,它们无法达到《和谐课程》的成就。因为它们可以起于平凡,也可以收于平凡,但无法忠于平凡。《和谐课程》专注于最小的空间,最低的范畴,却涵盖所有人,所有事,所有人生。再勇敢的人,或多或少,都惧怕孤独,它揭开的是每一个人孤独时刻内心的不堪,只要你是有欲望的人,你都无法回避这种不堪,它可以换成另外两个片名,更贴切,杀戮演绎和原罪。但以这两个名字为片名的电影与它相比,小儿科了。

  去年一部中国片,《狗十三》,也是探讨僵化教育模式下人之初的原罪,无论国内评价如何,我很喜欢,只是两部电影探讨的意义不同,野心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本片的男主角很丑,而《狗十三》的女主角挺美。敢于玩这种题材的资深影人,他一定是想清楚,才会去触摸的。就像后来的专访谈到,这个题材敏感,学生群体敏感,学生群体的深层罪恶敏感,即便读一万遍,这个故事还会打动到我,我才会去拍,并义无反顾。

  和谐课程是去年柏林电影节竞赛片,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摄影提名,其中唯一获奖,是摄影师获得杰出艺术贡献奖。

  至今网络没有任何资源,任何下载,任何枪版水印版。

  最后的一场放映,是4月21号下午16:30,北京电影学校标放,票价五元,随去随买。

  我以我的人品,和多年残存的信誉,满分推荐。

  《和谐课程》影评(五):从另一个视角谈谈那场谋杀案

  我不认为男主角一定是凶手。

  男主角一定是开过枪,从警察的对话能知道,死者有枪伤,但不致命,因为是空包弹。真正致命的是铅笔捅伤死者动脉。

  可能性有很多种。可能的确是男主角开枪后,又用铅笔捅死了人;也有可能是男主角开枪后,以为自己杀了人,但其实是被后来赶来的朋友补的刀;还有可能是男主角与朋友联手杀了对方。

  留白不仅仅是让杀羊的实与杀人的虚形成对比,留白也在叙事上造成解读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让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产生了复杂性。

  就像那两个警察聊天时说的,万一他们真不是凶手呢?如果导演设计成枪杀,这种万一就不存在了,观众从全知视角很清楚知道,男主角就是凶手。但因为是被铅笔捅死,这个万一就是存在的,至少我是不确定的。我觉得这才是导演剧情上高明的地方。

  我们的确看到男主角用水冲刷血迹,以及回家洗澡。但他也可能是以为自己杀了人(空包弹的高温高压火药燃气也能伤人),而死者那时候只是晕了。尾随在后的朋友补刀杀了人。

  不然为什么男主朋友裤管上也有血迹?为什么他的铅笔也丢失了?

  我想表达的是,男主角也可能就是凶手。但导演设计出子弹是空包弹、死者其实是被铅笔捅死这样一个桥段,在我理解来看,就是提示观众,还有别人谋杀的可能性。否则我不知道这个桥段还有什么意义?在情节上不多余吗?开枪打死也不影响后面刑讯情节的展开啊,警察没有找到枪,一样需要刑讯两个嫌疑人,毕竟他们裤管上都沾着血。

  所以,是开枪打死还是被铅笔捅死,影响的其实不是影片中警察的判断,而是观众的判断。枪杀的话,观众知道一定是男主角杀的。

  我理解的是,在一个物竞天择、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到底是谁杀的人,其实不重要,每个人都有可能下手。这并不纯然是一个黑暗成长的中亚莉莉周故事,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孩子酝酿谋杀的心理发展全过程,但在看不到的画面之外,别人也可能在酝酿着一场谋杀。

  如果坐实了凶手就是男主角,这个电影反而俗套了。设计成枪杀,便能坐实男主角就是凶手。但导演却告诉我们那是一颗空包弹,死者死于铅笔。

  《和谐课程》影评(六):动物凶猛

  借了王朔这个标题,因为实在想不到其他更简洁又能直接地形容这类关于校园暴力与残酷青春主题的电影。

  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青春期的课堂里,总有一个漂亮出众的女生,外地转学来的同学,傻傻天真的小男生,以及一个你永远也记不住他是谁,成绩也不怎么样,也不爱与人交谈,就那样一直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度过自己学生生涯的某位少年甲。

  这样的少年甲,如果运气好,就像一朵壁花,安静中带着温顺地成长着。

  那命里是要有多少幸运,方可躲过那段青春狂躁期。

  而大部分的少年甲,大多不幸流于青春期的雄性激素下。

  电影开场,是一个少年抓羊的长镜头,笨拙的少年,跟在羊后面追,羊儿时跑时停,仿佛在戏弄这单薄的少年。少年扑倒了羊,掏出绳子,困了它四个脚,一把小刀切了它的喉管,祖母拿了脸盆帮着少年接羊血。

  短短的几个镜头,看似无用,实则交待了少年的家庭背景 -- 与祖母相依为命,家境清贫,对动物无爱惜之心与怜悯之情。紧接着徒手掏内脏的画面,本应是很血腥的场景,导演层现地画面,却极为干净,这种反差,稍许暗示了少年的精神状况。(反社会人格)

  不幸的青春有很多种,而少年甲们的不幸却总是相似。

  两个瘦壮对比明显的胸膛,一个玩世不恭,人中称王,另一个身形瘦弱,唯唯诺诺。于是,阿斯兰是“必定”被博拉特所玩弄的对象,就如丛林原则里,强者总要挑个弱者来,去挑逗玩转它,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地位。

  于是,在体检的时,博拉特当众嘲弄他,以致于阿斯兰从此患下阴影,也埋下了自己的祸根。

  之后,转校男生的情节,爱慕同班女生的桥段,教导处主任的冷漠与教条的设定,唯一敢和他说话的男生被打断腿住院的事件,一切的情节设置不过是在一层又一层地酝酿气氛,去等待那个结点。

  东野圭吾写过一本关于杀念的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要到达什么样的恨与愤,才能把杀人的念头执行下去。

  从开头体检室里的嘲弄,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少年是否会执行心里的杀念。

  而剩下的情节,近乎是等待状的发生,“校园暴力,老师的无视,成年人真空的状态,少年被杀事件”,而最后虐囚的情节与剧情的收尾,却又把校园暴力的话题再引回人性的讨论上。

  如果没有结尾的反转,那么博拉特的被杀,大致是由于他的咄咄逼人,飞扬跋扈,才让阿斯兰的杀念成为理所应当的行动。

  咳,动物凶猛。

  几处实际场景非常暴力血腥的画面,导演几乎是完全淡化的处理,与电影开头直白的杀羊镜头,两者构成鲜明对比。如用阿斯兰冲血水的镜头,和警察局的现场照片来婉转交待少年被枪杀情节。

  埃米尔·拜加津在影片末尾给了个厉害的隐喻,来表现精神崩溃边缘的阿斯兰,噩梦醒来后的“困兽之扎”。即少年从荒漠里抓来养的两只蜥蜴,在绝食后,一只把另外一只的头咬断,吃了另一只。

  紧接着一个镜头,借着警察们在忙着为了虐囚圆谎继而编著情节的讨论,交代了一死一伤的情节更近。

  在牢里死的是帮过阿斯兰出头的转校男生,而阿斯兰最终醒了,他去看了唯一肯和他说话的男孩。男孩躺在床上,双脚还在。

  故事的结尾,阿斯兰在湖边望着对岸招呼着他的两位少年,风轻云淡,一只羊在湖上快乐地奔跑着。幻觉收留了他。

  关于校园暴力,青春残酷物语的电影,很难不联想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谐课程,如果教室里的班花不是阿拉伯裔,如果他们说的不是哈萨克族语,光是看着校服,少年们的模样,几乎会认为这是某个去音乐版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和谐课程》影评(七):我们不过是没有看到另一个自己罢了

  如果不是因为校园暴力,阿斯兰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内向,学习成绩好,会主动约女生,不一定多好,可是起码不会太差。在别人眼里,他会是一个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没有充分blend in而已,但这也不是一种错。

  可是校园暴力把他的另一面都挖掘出来了。

  他开始有些强迫症,一天洗几次澡,总是摸胸口。

  他抓虫子,绑在小小的电椅上,教训着:“不是说让你不要欺负弱小吗”。

  他有心理阴影,看到杯子就会吐。

  他开始自制手枪,要把校园恶霸弄死。

  甚至到后来,他为了自保,把朋友的头撞成了脑出血,当场死亡。他心狠手辣,连一直以来维护他的朋友也能下得了手。

  他可怕吗?我觉得可怕。

  可是这也是他,大家平常看的不过是没有被挖掘过,没有被刺激过的他罢了。

  我越来越相信人有很多面,可是不是为了在不同的社会身份间切换而导致的。而是,人本身就有很阴暗的面,如果真实地展示出来,可能会吓到周围的人,于是就小心翼翼地藏着,尽量不要叫醒它。一旦外界给的刺激太大,精神世界摇摆不定,心智世界被攻城略地,就会给瓶子开了个口,把内心的怪兽放出来。

  隐藏着这些阴暗面,没有把真实的自己放出来,并不是虚伪,只是为了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周围人。毕竟,人最糟糕的一面不会代表他,可是,人们会用见过的最坏来定义一个人,哪怕他总是好。总是好让人习以为常,可是一次的坏就让人印象深刻。

  你看着别人总是嘻嘻哈哈的样子,却不知道在情绪崩溃的时候,会大喊大叫,到处捶打,哭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哭,好像丧失理智一样。

  你看着阿斯兰,好像看别人的故事,可是阿斯兰的故事只是更极端而已,杀人,进了监狱,有了幻觉。但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洪水猛兽,见到从来没见过的自己,却是你我在明天就有可能遇上的事。

  《和谐课程》影评(八):残忍又可怜的蜥蜴

  环境决定性格,本以为在校园暴力的影响下,男主能依旧保持善良的内心,可当男主最终爆发而杀人入狱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弱小,但内心城府确非常之深的人。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动物:蜥蜴,正是用来暗示男主的内心黑暗,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同类相残。

  男主是可怜的,他最终出狱后就一直出现幻觉,眼前会时不时出现那些曾经被他害死的人或动物。他将带着这些幻觉走完剩下的人生,而他才是个少年而已。

  影片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讲述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其对男主的私人生活的影响。而却用了很少的剧情来批判司法系统的刑讯逼供,以及讲述剧情的反转。整部电影的平静叙事下暗藏杀机,随时爆发,而导演也特意将杀人等镜头隐去,只是从侧面告诉观众。

  《和谐课程》影评(九):《和谐课程》——残酷青春的行为实验

  “和谐”这个词曾是前两年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听得多了再对照着现实便知道它有多么讽刺。本片片名“和谐课程”对于影片来说同样如此,现在我凡是看到和“和谐”相关的词组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个讲规则的地方,影片中的和谐其实指的是一种秩序和规则。而这种规则分为显规则和潜规则。显规则很简单,就是学校及社会的原有秩序。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所熟知的描绘残酷青春的影片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校和社会的原有秩序失控下导致的潜规则盛行。而这种潜规则往往是横行霸道般的弱肉强食。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原有的社会规则处于真空和失控的状态,学生们在这种失控的状态中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个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和小帮派靠地域或阶层模糊划分,而帮派的形成其实是原有社会秩序的延伸和补充,所以他们同样有其内在的规则。《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帮派是靠阶层形成的地域划分的,军队大院子弟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本身就属于社会中较高的阶层。不管是单位分配的生活物质,还是院内的集体设施,亦或是大院内所能享受到的文艺活动,都要远远高于社会上的其他孩子。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孩子们不但经常可以看到《列宁在1918》还可以看到大院外的人无法想象的内参片。于是从军队大院的孩子中所形成的帮派天然地区别于大院外的小团体,他们延续了父辈的社会结构和生存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其实是社会秩序的放大和孩子出身社会之前的一次生存预演。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表现残酷青春的最好的影片,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几乎是全方位的为观众描绘了原有社会秩序的崩坏而因此所形成的少年社会。这些少年帮派的形成同样是原有社会秩序的崩塌所造成,而这些帮派又因为各种利益和现实处境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他们的帮派表面上是靠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区域属性来划分,但他们又因为生活区域和学校的混杂构成了帮派成分的复杂。小公园帮和眷村帮,本省人和外省人,各帮派看上去各成体系,其实因为利益及生存的趋使互有往来。

  相对于这两部描绘残酷青春的影片来说,《和谐课程》显得过于简单。在这部以哈萨克斯坦为背景的影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社会崩坏,或者说影片有意回避了这一重要母题,而对原有社会描绘的缺失就造成了影片中的学生帮派看上去简单而程式化,不接地气,没有生气,就如一场封闭的行为实验。再加上影片阴冷的色调,干净整齐的布景和道具更增加了影片实验的味道。感觉就如你隔着玻璃瓶在看一群动物的缠斗,没有原因,没有结果,就如一个生活片断,看上去精彩,其实毫无意义,当然也缺少价值。影片前半部分将主要场景放置于学校当中,将每一个学生的社会属性简单化,除了学生我们对他们的其他社会属性无从得知。而影片的男主角阿斯兰算是影片中社会属性最为全面的一个,但他没有父母,家中只有一个祖母,而这个祖母的角色也是极其简单。所以看这种影片如果不加以脑补,这种学校内部的帮派之争实在是寡淡无味的。影片后半部分的监狱戏似乎在告诉我们社会体制的崩坏是造成学校秩序的主因,当然我只有如此脑补了,但监狱这段戏在情节和视觉上又割裂于前半部分,以此说明社会的崩坏在影片中并不具有说服力。相比之下对于成年人的社会病态所造成的少年人的成长之痛,影片对此点的描画甚至还不如商业片《大逃杀》。

  影片导演大概无力演绎孩子们的社会属性,于是将影片简约化,反而给人一种高格调的艺术片的感觉。但这样的影片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信息缺失,而可笑的是,导演为了补足这一社会链条的缺失,就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补充。影片将镜头对准蟑螂、晰蜴等动物,试图说明人类社会犹如一个残酷的动物世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聪明的表达方式,也是半调子艺术片导演的贯用技俩。

  对于这部不管是人物还是情节都力求简约的影片来说,导演又偏偏安排了一个模糊的结尾。人到底是不是阿斯兰杀的影片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对于我来说,阿斯兰是否真的杀人其实意味着他是否逃离于学校这种弱肉强食的生物链体系的问题。他若没杀人,便还是个好人,在学校受人欺辱,在监狱的刑讯逼供并没有将他变成一头野兽;而他若真杀了人,说明他已被环境所同化,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一分子。影片将杀人结果模糊化,也就失去了它对此事的态度甚至失去了表达的价值。而影片最后的超现实主义情节,只不过是导演预将影片艺术化的表演而已。

  影片对人物生存背景的表达缺失让观众暴露于纯粹的感官刺激之下,可影片又不同于其他商业片。如果我们在看商业大片,便可以忽略其中人物的背景和社会属性,影片也可以将人物简单化标准化,但观众知道他们看的是打斗和飚车。但本片在将人物背景简单化的同时又没有给我们一种暴力的感官刺激。所以整个成片上看起来,不但具有商业片人物的简单化,还具有艺术片典型的单调高冷气质。导演似乎在有模有样地学习艺术片速成大法,至使整个影片流于形式。本片将商业片和艺术片所具有的两大天然缺点相结合居然创作出了在电影节如此受捧的电影怪胎。

  《和谐课程》影评(十):无可挑剔的导演处女作

  作为导演处女作,这部电影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可惜在当年柏林电影节上没拿下一个有分量的大奖。残酷青春题材很常见,冷暴力的展示也有泛滥的趋势,但这个剧本的确是致胜策略。前半段宰杀羊羔和肢解蟑螂的场景段落,跟后半段看不见过程的两场谋杀戏都是相当高明的手法。前面的铺垫和象征意味让后面的谋杀戏没有一丝血腥却让人心底发怵,而梦境戏的穿插更是将这种触目惊心的气氛推向一个耸人的高度。摄影和灯光的运用是最大的功劳,乡村家庭环境和学校课室的色调迥然不同,强烈地暗示出男主角的心理变化。

  最让我吃惊的不仅是这个悬念丛生的故事本身,更主要是导演竟有勇气大胆揭露当今青少年教育与成长的尖锐问题,穆斯林等少数民族话题,以及哈萨克政府机构和官员的黑暗腐败现象。整个学校就像是一个微缩的社会,所有人都无法抽离其中而存活。尽管最后的结局依然悲观绝望,但在这个黑暗的国度里依然有人能清醒地发声,用艺术的方式引起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实在是一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导演。期待他的下一部力作能早日跟观众见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