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曲倾情》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曲倾情》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25 21: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曲倾情》经典观后感10篇

  《一曲倾情》是一部由凯特·巴克佛洛兰执导,安妮·海瑟薇 / 玛丽·斯汀伯根 / 强尼·弗林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曲倾情》观后感(一):文青约炮真容易

  最近看了两部不怎么样的电影《太平轮》和这部《第一支歌》而且二者又一个最恐怖相同点就是,影片弄得七零八碎的,根本搞不明白导演是什么意思。先放着《太平轮》不说,这个电影请来了安妮海瑟薇,我个人认为他是漂亮的,但是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看也不是冲着他去看的,而是冲着这个音乐题材去的,近些年来好的音乐电影很多,《醉乡民谣》《歌曲改变人生》《爆裂鼓手》都是非好看好听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不知为什么让我觉得故事简单,简单的故事就要求导演要有很强的控制力,能够把这个简单的故事讲的更加生动,但是显然这个导演并没有做到,毕竟导演是处女作,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男演员要找这么一个完全没有什么特点的呢,既然你找了安妮,那你也差不多找个帅点的来啊,但是这个男主我只能说太普通了。这个影片几乎没有高潮,除了安妮床戏完全没有看点,而且安妮没有露点,这看点也就那么回事,影片的歌曲也就那么回事,唯一出彩的一首应该是那个黑人的爵士乐,还有就是后来的魔幻电音了,这几十秒的好看的程度几乎秒杀了整部电影,和朴树秒杀韩寒的电影差不多吧,所以说选歌很重要,不能太好听,尤其是对于这种不怎么样的电影来说。顺便吐槽一句,这部电影还被提名了个最佳剧情奖,恕我愚昧,完全看不住这鸟剧情怎么值得被你们提名

  《一曲倾情》观后感(二):人类学家脚步爱情

  因为喜欢Anne Hathaway,而来到了电影院。来香港之前就一直告诉自己说,当我终于有机会在电影院看一些并不那么“大片”的电影,我一定要珍惜这几年的时光

  去年,在香港看的第一场电影似乎就是《Begin Again》,同样是音乐电影,Mark Ruffalo同样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但是却并没有冲动写下一篇影评。《Lost Stars》已经连香港的麦当劳都在播了,但我却已经几乎把情节都忘记了。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没什么转折和精彩。Franny为了照顾车祸弟弟Henry回到了纽约,为了唤醒弟弟,她沿着弟弟的足迹走过了他爱的人和街道,与弟弟最喜欢的歌手James Forester相爱,并最终看到弟弟睁开了眼睛

  然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Anne Hathaway所扮演的姐姐Franny的身份,她是一名人类学的phd candidate。

  这学期在上qualitative的课程,也刚刚完成同班同学的life history,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美好地方,就是从头到尾所透露出的人类学的某种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了复杂的field relation,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进入场域,包含了一个人作为研究者与亲人微妙感情

  我不知道导演(也是编剧)是不是对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非常着迷,电影从一开始,就是Franny在摩洛哥部落中的field study,直到母亲电话把她召回了纽约。而后,她住进了弟弟车祸前的房间之后,先是发现他喜欢的歌手James Forester的各种海报专辑,然后又意外的发现了弟弟最私密日记

  从这本日记中,她循着弟弟的生活,在凌晨4点去到他最喜欢的餐馆买一份松饼,在晚上去到他赞赏过的乐队听几首歌,来到弟弟拍摄自己歌曲video的接到和大门徘徊。她录下行人声音车辆穿梭的声音、夜晚海水拍打岸边的声音,还有唱歌的声音、说话的声音。她是那么的自然熟练,那么的坦然无谓,尽管她与James相爱,也并没有停下她唤醒弟弟的脚步。

  两个人的羞涩腼腆、还有那种怦然心动火花,都让观众着迷。最后的最后,她听到James写给她的歌,留下一句“Thank you...”,还有他们一起唱歌的声音。

  在刚刚开始上qualitative课的时候,Eric曾经说,我应该学会如何在研究完成后离场。

  电影的最后,我看到了一个完美的离场。也许作为一个结局,它有点伤感、有点无奈,但是对于我来说,好像一学期课的一个终结

  这样一个电影,我怎么会不喜欢呢?

  《一曲倾情》观后感(三):关于寻觅

  刷B站的时候,偶然翻到这部中文译名一曲倾情的电影,因为主演有Anne Hathaway这个笔者比较欣赏的演员 ,于是起了兴致 ,在午后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这是个简单恬淡的故事,简单到纯粹,没什么大的起承转合。女主人公 Franny在接到母亲电话后为照顾出车祸的弟弟返回纽约,她在寻觅唤醒弟弟的方法的过程中,寻回了曾经逐渐淡薄亲情;也因寻觅邂逅了弟弟最喜欢的音乐人James Forester,并与其产生了一段爱情;当然,Franny的弟弟Herry最后也在姐姐和母亲的期盼中苏醒。

  故事开始于热爱音乐的弟弟Herry在地铁站里的演奏,结束于男主人公James和女主人公Franny的合唱录音,影片中间也穿插有各种不同的音乐。可以说很好的表现了它是音乐电影的本质,始于音乐,终于音乐。但这并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最吸引我的,是在观影过程中对影片中出场人物身份、关系过往探索寻觅。

  这部小成本文艺片并没有过多值得评述的人物,通篇下来,串起故事线的主要人物一共只有四位:母亲Karen,姐姐Franny,弟弟Herry以及男主人公(也是弟弟最喜欢的音乐人)James。

  电影中最先出场的人物是弟弟Herry,在地铁站里背着吉他演奏的大男孩,简单干净歌声,这一切都使得我能够轻易理解这个角色。随着故事的展开,从其他人物的对白、Herry的日记本、他的音乐、他的房间,我可以看到这个遭遇车祸不幸变成植物人的男孩对于音乐的热爱、是极其纯粹的,音乐的足迹渗透在他生活的角角落落里。虽然电影中对他的刻画并不多,也几乎都是从侧面展开,但是他给我的映像依然很深刻。他在单亲家庭长大(电影里对于父亲描述只有母亲的一句“他父亲死后……”,此处为笔者的个人观点),在大学时代为了追寻自己热爱的音乐选择放弃学业,这样的行为理所当然的导致他和姐姐以及母亲关系的疏离,她们认为他的追求并不现实,然而他依然勇敢离开家人去追寻自己的音乐,他的勇敢一如他对于使用电唱机的执着。在自己离家寻觅属于自己的音乐的同时,他也一直没有忘记过给在外的姐姐寄送附有自己作品信件邮递音乐链接希望得到认同缓和关系。他是那样的单纯勇敢、干净执着,让我羡慕。

  第二个出场的人物是女主人公Franny,作为一名人类学phd candidate,电影开篇时她身在他乡(从影片的一些细节笔者大胆推论她当时正在摩洛哥的部落中进行filed study),在睡梦中接到母亲Karen打来电话得知噩耗后返回纽约,在医院里,看着弟弟身上插着各种医疗器械、面色苍白样子,Franny心痛不已,当她在暂住弟弟房间时看到弟弟给她的CD以及偶然发现的弟弟的日记本后,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她曾疏远的弟弟,她开始寻觅着弟弟从前的踪迹,在城市中收集各种可能唤醒弟弟的声音:行人穿梭的声音、车辆驶过的声音、海水拍案的声音、轮船呜鸣的声音、各色音乐的声音……毫无疑问,尽管从影片的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Franny与弟弟和母亲都有着不同的矛盾,他们的关系并不那么亲近(例如她的母亲把她的房间给一个外人住,她自己也因为弟弟放弃学业的事情而与弟弟疏远),但是Franny对自己唯二的亲人依然有着深厚情感,因此她在弟弟出事后会觉得自责,想要了解她的弟弟,想要弥补(影片中她唯一一次大的情感爆发就是在看望弟弟的人走后看着弟弟苍白的脸无助的在医院卫生间中砸墙哭嚎)。在寻觅着弟弟的过往时,顺着夹在日记本里的音乐会入场券,Franny遇到了男主人公James。James这个羞涩腼腆的音乐人在知道Franny弟弟的遭遇后受邀与Franny一起寻觅Herry的足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与Franny的相互了解,两个可以说完全不在同一条线路上的灵魂擦出了细微的火花,他们一同坠入了爱河。他们的爱情青涩却自然,涌动着一种令人着迷的力量,他们也各自从中有所收获。男主人公James在故事中就像是及时雨一般,他在Franny悲伤的时候出现用自己特有的体贴温柔给予Franny心灵慰藉;他在Franny与母亲Karen起矛盾的时候缓和她们的情绪,他是一剂良药温暖着故事的人也温暖了故事外的笔者我。

  最后要说的是母亲Karen,一个有点糟蹋的母亲,也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长者,一个撰稿人(对于母亲的职业,电影中并没有正面提及,只有医院阳台女主和母亲的对白中母亲提到一直想要完成一本书,以及母亲在看护弟弟时曾经坐在椅子上拿着本子记录画面,因此笔者猜测母亲是一位撰稿人,这是笔者的个人观点)。Karen与两个孩子的关系并不那么好,但她确实是爱他们的,从她和Franny在医院的那些对话,即使是她们的几次争执也都能够看出。她甚至将儿子带着耳机马路没有注意来往车辆导致被一位遵守交规的司机撞伤的责任归结在自己身上。在儿子出事后她表现的精神状态可以说并不稳定,影片中有不少关于她的片段:深夜在厨房奇怪东西,写东西不在状态,和女儿聊着聊着就吵起来……虽然她算不上特别称职的母亲,但她对孩子的爱不可否认。

  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物都在寻觅,也都终有所得,弟弟醒了(相信他的母亲和姐姐都会支持或者更加支持他追寻自己的音乐),Franny收获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也找回了亲情,母亲与女儿的关系更近了,James在这段经历中收获灵感写出了一首献给Franny姐弟的新歌……

  影片最后的结局,Franny追着James去费城听他的演出,两人并未见面,只有留言的谢谢和一段录音。虽然这个结局透着些许现实的无奈,淡淡的伤感,但是笔者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结局,因为这样开放式的结局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并且很多影片细节的留白给了笔者寻觅更多的欲望,也许哪天得空再多看几遍亦是无妨。

  《一曲倾情》观后感(四):内心深处,我们都有一支自己的歌

  初春的午后,我邂逅了这部电影。故事略显忧伤的笔调使我意外地收获了一份平日难得的静谧,情绪被影片中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所感染心跳也不禁变得慵懒缓慢起来,好像自己也同故事的主人公们一起,重新拾回了那颗丢失已久的湿润的心灵。

  故事的线索并不复杂:热爱音乐的弟弟亨利意外车祸,姐姐弗兰妮和母亲在措手不及仓促应对,在深深的自责和伤痛等待着弟弟的苏醒,而弗兰妮也在重走弟弟音乐之路的过程中邂逅了爱情,找回了自己。但这个简单的故事却在委婉动人旋律和纽约迷人夜景衬托下叙述出一份动人心弦魅力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关于真情唤醒生命的故事。可细细回味,故事唤醒的又何止弟弟亨利一个人呢?

  正如片名一样,电影宛如一首私密而深邃歌词细腻地描绘着弗兰妮这几日苦涩甜蜜交织的点点滴滴,那些转角迷惘、悲伤的无措、回忆痛楚以及重拾自己时的幸福,伴随着一首首优美插曲娓娓道来此时此刻仿佛远离了世俗烦扰,丝毫不为前途奔波,分分秒秒都是在为自己的内心认真呼吸着。她怀着伤痛一步步地寻找和感受着弟弟的生活。在寻觅过程中,相比弟弟的足迹,我想,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曾经的那个自己。她反对弟弟的音乐梦想一气之下与之决裂。但在和James、母亲的倾诉中,才知道自己曾经也因歌曲而欢乐过,这份快乐深埋在记忆中近乎忘却得一干二净。可当母亲把那张老旧的CD打开,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曾经的歌词便在她的心中油然而生脱口而出,唱得羞涩,却无比快乐,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看到这里,我突然感到,或许每一个人都会有一支自己的歌。这首歌承载着专属于自己的纯真,或快乐,或甜蜜,又或是伤感,但绝不夹杂一丝虚伪

  故事也的确让每个人都找回了自己的那支歌:母亲得意分享着自己青春时歌手男友教她唱歌弹琴;弟弟的第一首歌深情传达着自己对音乐和家人的爱;而歌手James在事业瓶颈期遇到了弗兰妮,也因这份感动以及与弗兰妮的共鸣重新提笔,以一首献给弗兰妮和弟弟的歌曲开启了自己新的音乐人生。最后,当弗兰妮听到了James最后真诚的歌声,或当James听到了自己和她的合唱录音时,我想此刻,彼此做回了那个最最本真的自己,他们所有的笑容都出自肺腑,在相识、相知和相恋中找回了幸福的源头,就像他们的爱情一样,简单而纯粹,没有任何世俗的身不由己与无可奈何。

  影片在动听的歌曲中缓缓落下帷幕,作为观众真是有些依依不舍,只是此时的旋律不再忧伤,反而充满着沁人的甜蜜,每个人都在美妙的音符中陶醉不已,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发现了那一支属于自己的歌。

  《一曲倾情》观后感(五):不要看评分,请你心平气和的看完它。

  戴AKG入门级耳机听完整部电影,在快结尾的时候处理的很好,听出了现场与录音的区别,瞬间波澜四起。

  俩月前看了预告就觉得非看不可,有安妮不说,音乐剧情片想想都很美好,可是一来豆瓣看了下评分,觉得有些无奈。这本来就不是一部你所期待的什么惊心动魄或者感人肺腑还是惊喜万分的什么喜剧片感人剧情片,这不就是一个故事吗。明明还不错打了个分都想自己有多高端看这种片都毁了自己眼睛一样,呵呵。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你也能立马猜到结局,除开这些不讲,看脸都小清新,观影疲劳的大伙们,是要什么样儿的片子才可以惊艳你?可我觉得这部就挺惊艳的,我觉得比《无人引航》更胜一筹。

  首先从开始每一件事每一幕镜头,都很流畅,每一处的声音,地铁声风声喧闹声都好动听。接下来再对比一下,无人引航是不是更做作了些也更俗套了些,而这样简单干净的电影你为什么就不能入眼?就算不能入眼也能入耳吧,那些丢个2星真的是阻碍观影。

  观影疲劳的人很多,该散的就散了吧,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

  (插曲:http://www.xiami.com/album/1717064085?spm=a1z1s.3521865.23309997.3.tlXlDu)

  《一曲倾情》观后感(六):为自己而歌唱

  每当有新电影上映,我总是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所以这是我以前经常光顾电影院的原因。现在因为有了宝宝,与时俱进看电影成为奢侈事件之一。还好现在网络更新电影很快,我似乎没等多久就看到了新片。这时看电影有个好处,过了那些各种风口浪尖争论的时间,我可以安静的享受电影。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更喜欢看一些国内没上映的片子,看一些国内没有大肆宣传的片子,比如这部《song one》。

  很多时候,我会因为喜欢一个演员,而选择电影。比如安妮的电影。音乐、爱情和安妮的组合,一开始就猜到了这部片子会是偏文艺的。故事情节,简单、不复杂,可就是这样的片子让我欢喜。在一段安静的时间,塞上耳机,蜷缩在椅子上,把自己完全揉进电影中。

  影片中,安妮饰演的姐姐Franny,一名anthropology的PhD.candidate,在弟弟遭遇车祸后,回到弟弟身边照顾,弟弟的日记本,让Franny重新去追寻弟弟的足迹,去他去过的地方,去收集他喜欢的声音,去听他喜欢歌手的演出。James 的出现,原本只是作为一个弟弟的偶像,可是爱情却不期而遇。在这场寻找中,Franny从最开始的无助、歉意、痛苦中逐渐获得新的力量,原来她还是可以唱出幼时的歌,song one,是一种救赎,妈咪唯一演奏的歌,是她年轻的记忆,James的告别演出,是新的灵感和感谢,对Franny来说,无论是幼时的歌,还是之后与James的合唱,都是预示着放下与新的开始。人类学,其实没有那么高深,不过是认识自己的过程而已。爱情,不是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才刻骨铭心。亲情,无论我们多激烈的争吵过,都是希望对方好,血缘关系深入骨髓。

  这部片子我没有期待它有多么精彩的剧情,因为不需要。我只是想看安妮,这个平凡的故事,感觉就在身边,演员不是在演戏,只是生活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而已。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却让我安静地回味很久。

  《一曲倾情》观后感(七):当音乐成为影片唯一的亮点——也是好的

  当音乐成为影片唯一的亮点,也是好的,因为起码它还有个亮点,否则不是影片全瞎,而是观众认栽。

  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想要博众人赏识,要么剧情异彩纷呈,要么有名角撑场子,再或者就是有业界大牛相助,总之要有那么“一技之长”“惊人之处”,方可异军突起,引人围观。小成本制作,一般都会被贴上“业界良心”的标签,没有浮夸宣传和虚假噱头,没有广告植入和狗血剧情以及弱智台词,更不是谁的个人秀场,其为艺术而做艺术的执着和崇高精神,就是让无数电影艺术狂们痴迷它的重要原因。

  哪个让影迷们顶礼膜拜的殿堂级神导,不是从小制作稳扎稳打起家的?小制作,不仅是自诩天赋异禀的电影人们试水市场的处女秀,更是火眼金睛的观众们从眼里到心里,检验天才等级的一块试金石。

  《song one》凭借魅力十足的“大嘴”美女——安妮.海瑟薇的参演,让人们对这部电影的颜值和质量,有了些许期待。安妮过往参演影片不仅个人表现不俗,而且影片质量也因为资金和技术到位而显的很到位。而这部由音乐引发的一段“歌曲改变人生”的故事,很遗憾,安妮.海瑟薇女主角的风头全被音乐抢光了。一个半小时看下来,脑子里没有亲情淡漠又高冷的漂亮女主角形象,有的只是音乐,还有音乐。真像一个连着又一个的MV,感觉真是好极了……

  好故事,就算自生自灭也一样能成材;欠佳的故事碰上好导演,也能力挽狂澜;但是当欠佳的故事碰上欠佳的导演,结果就不是欠佳了,而是欠骂。

  影片故事极其简单,弗兰妮(安妮.海瑟薇饰)是一个性格冷漠的人类学家,因为酷爱音乐的弟弟汉瑞出了车祸,而赶回纽约照看弟弟。在照看弟弟的过程中,她读了弟弟的日记才开始了解他,也了解了音乐,爱上了音乐。与此同时,与歌手詹姆斯(乔伊·弗林饰)的相遇,让他们擦出了爱的火花。音乐让弗兰妮重新认识了弟弟,也让自己孤僻寂寞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

  这应该是一部拥有深度、发人深思、给人快乐的文艺佳片,然而”淡淡的“安妮.海瑟薇,”淡淡的“演着自己的”内心戏“,”淡淡的“让故事从头”淡淡的“到尾,淡淡的文艺里透着淡淡的说不清的忧伤,说不清的高冷,直到结尾,淡出了一点明媚。仿佛在提示着观影者,其实它没死,只不过是奄奄一息,看,最后我不是动了一下吗?

  影片开头剧情的仓促,使得女主角某个情绪点的爆发唐突至极(就是弗兰妮在医院情绪失控用手撞门的戏);其次人物关系前史交代的模糊,弗兰妮和弟弟的关系有多深或者多恶劣?和母亲的关系似乎疏离已久,但两人在随后的相处中改变的结果如何?影片表现的都好像故作神秘,隔了层纱。故事唯一肯花心思娓娓道来的是弗兰妮和詹姆斯的爱情故事,一段意外的相逢,一场感情的波澜。但是,最终这不过是一段过于平淡的爱情故事,淡的大家真想多加点糖,以及最重要的——导演忘了高尚的、冲动的、情感饱满的——升华。

  论台词、色彩、故事、光线、音乐、演员、导演、美工以及社会意义,能论出来的似乎只有让年轻人激动了的音乐,以及稍有人文关怀的一点倾向。此外,还有,安妮.海瑟薇老了。

  《一曲倾情》观后感(八):生活这样简单就好

  这样纯粹的电影,简直美的要流下泪来。

  大抵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心境的。恰好二者都有。简单的故事。简单的相遇。简单的吟唱。一切好像自然而然。它就这样发生了,无需任何理由。一个眼神,一句歌词,是什么东西忽然触动你。让你歌唱。

  Let me sing a song for ya.

  而那些存录于自然的声音,轮船,大海,虫声,鸟鸣。他们的追求,极致的音乐,极致的原始的朴素生活。他们生来会为这些而感动的。他们是可以为美的东西去死的。

  到了该分别的时候。好的。最后一场演出。昏迷的弟弟也已醒来。梦也醒来。生活该回到原来的轨道。那么你好,再见。

  这便是一直期待的爱情么。无关缘起缘灭,拥有微笑与怀念。足够。

  《一曲倾情》观后感(九):2017.1.17 song one

  因为Anne Hathaway而看的一部电影。

  本来,美国这种popcorn flick我就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打发时间。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基调,安静,一点点压抑,一点点怀旧。

  我特别喜欢电影中的一些复古的乐器,留声机,风琴,James的CD player,都让人很舒服!

  虽然,情节不是特别新颖,至少这样的唤醒亲人的情节甚至有一些老套,但是在整个过程中,franny的后悔和无奈交织在一起,没有太多的表情波动,但是却沿着弟弟走过的路走去。

  开始慢慢了解弟弟的人生,因为对于弟弟的意义,平静中的波动,看完之后还是会有一些小激动。

  电影的最后,处理的两人分开的情节,有些文艺了,恕我不懂。

  不过这或许是好的结局,可以理解为James离开了这座城市,为了他的音乐灵感,而franny为了亲情留在了城市里,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再相聚~(我瞎猜的~)

  ong one!

  :我觉得James唱歌很好听啊!!!!!

  《一曲倾情》观后感(十):在歌声中安静的感动

  电影能够打动我心的我就喜欢,就认为是好看的电影,外行也就是外行的看点和喜欢。

  无意中看到了这部电影,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弟弟车祸昏迷不醒,前景堪忧。姐姐在照顾弟弟时看到了弟弟的日记,日记里记录了他喜欢的歌手,喜欢去听音乐的场所,曾住过的地方,喜欢的乐曲等。姐姐按照日记,开始寻找并记录下弟弟的喜欢的声音,有海浪的轰鸣、海鸟鸣叫、黑胶片留声机,酒吧和音乐混杂的声音,她把这些带回病房让弟弟每天生活在他愉快的环境中。

  姐姐走的第一个地方是弟弟最喜欢的歌手,演唱结束后向他诉说了弟弟的遭遇。这名歌手竟然来到病房为弟弟轻声演唱,音乐响起的一刹那,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一直流着泪听完。当然最后姐姐与歌手成就了一段情缘。当然,弟弟一定是苏醒啦。

  全片的节奏比较慢,轻声细语,没有嘈杂的混乱。演员的表情都在眼睛里蕴含,不用去寻找直接能够的燃点,但却是有着足够的温暖。

  电影贯穿了流行音乐与歌声,没有激情四射的狂野节奏,歌声悠悠飘散,即便是走在街头扔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无论歌词和歌曲都是生活与追求的原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