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之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球之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28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之盐》经典观后感10篇

  《地球之盐》是一部由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执导,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之盐》观后感(一):足够了

  太困。。还是随便写两笔。

  摄影师萨尔加多的整个摄影旅程其实是视野不断开阔过程作为摄影师的萨尔加多,放弃高薪经济学家职位,转而投身到朝不保夕的摄影艺术当中,幸好有善解人意妻子鼎力支持,使他能够真正做自己热爱的事。

  倒叙,印度尼西亚雅利人。图像超越语言动作,成为直接交流桥梁

  南美洲。这里是我的认识盲点,只依稀记得马尔克斯笔下的炼金术师与吉普赛人,诡谲又波澜起伏的充满异族风情。在萨尔加多镜头下,是苦难,并且不是地球上唯一一处苦难。非洲的难民与大迁徙,巴西的淘金热与军人独裁统治倾覆前的人心惶惶,科威特的石油污染与海湾战争……饿殍遍地,人间炼狱。通过这些珍贵的摄影作品,观众能够窥见的,不仅是那些处于战争危机中的人们,也是摄影师纠结与沉重的心情。战争,哪里都有战争,它摧毁家园,摧毁生命,摧毁灵魂,从未有一刻停息。

  “人类是最凶猛的猛兽。”

  不愿在受心灵折磨的萨尔加多,将镜头对准了世界其他沉默角落。北极圈的涅涅兹人,寒冷气候与冰冻的河水与他们终生相伴,但夜晚的火光和繁衍的驯鹿却成为他们坚韧勇敢代名词;这里有一种凝固的美感

  《地球之盐》观后感(二):《地球之盐》

  喜欢其中的一句话“这是一封给地球的情书”。

  最开始由于是黑白片并且不像以往的纪录片而是大部分以黑白照片成就没怎么耐心的看。直到看到刚果的现状,才真真正被震撼到。感觉自己很小,也许有的人注定普通而有的人注定伟大

  有些事情不去真正了解永远不会把它看透彻。记得他们为了能保持印第安人的纯洁性而不愿赠与一把刀。可以说是生命的伟大也可以说是地球的神奇原始文明交融不得不让你眼界大开。

  《地球之盐》观后感(三):你躲在镜头后面,有一点点难受

  《地球之盐》,2014年法国上映的一部纪录片。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枯燥无声的纪录片,——不,准确说是一部PPT。

  一位叫做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摄影师,用数张黑白照片,组成了半个地球,接近半个世纪,那些瞬间发生,瞬间湮灭,却宛若永恒故事

  这些照片在初次观看时,也许会随手掠过,然而,你会在几秒钟以后,蓦然往回翻,重新驻足,久久凝视。就像二十多年前,导演文德斯在一个展览中被两幅塞巴斯蒂昂的照片所吸引的那样,你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一个镜头的价值意义,但是你知道,你看到了一张最好的照片。

  塞巴斯蒂昂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拍摄了超过一百个国家的人类、风景动物……那些变化的云,起伏的山,腾飞的火焰,觅食的大型野兽,就如他自己所描述的那样:大地给他安慰

  这份安慰来自沉默的荒原,来自不发一言的树皮,来自那些猎捕食物的大型肉食动物,来自那些一不留神就会被吃掉的低几个食物链的生物

  大地就像一封长长的信件,将日升日落的变迁娓娓道来,充满寂寥,却含蓄动人

  而唯有人类,让人类感到悲哀

  在这些镜头里,让人记忆深刻并感到深深杵栗的照片,是塞巴斯蒂昂走过萨达姆点燃的科威特油田,拍下那片领域在熊熊的烈火里是怎样麻木地毁灭。

  深入刚果丛林,目睹卢旺达大屠杀中那些在贫困饥饿中奔逃的难民,记录他们在绝望中被逼疯并一一死去的困惑眼睛

  他走进埃塞俄比亚难民,将那些对这个世界满含着不理解,或惶恐,或宁静脸庞,放在胶卷里,终有一天会在地球的某个位置,向所有人讲述这份众所皆知却从未感同身受灾难

  他的镜头里没有涵盖明显指责,对政治立场保持了诸多缄默。可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些濒临死亡的身影,漫无止境饥荒疾病,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抵抗和呐喊,不是仅仅存在于某一片遥远土地

  毕竟我们必须承认,当无视和沉默在你我之间蔓延,这些看似不可能重来的社会动乱、饥饿、传染疾病,也会在地底悄无声息地滋长,直到有一日从我们的身边破土而出,而那日已经为时过晚。

  如果你不能成为塞巴斯蒂昂那样的摄影家,那么你也可以每天拍拍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员,拥有代表”的资格,记录你每天是怎样蝼蚁般地奔波,当你朝着公交车奔跑的时候可能你不觉得,其实有一张城市俯瞰图的话,你也像巴西瑟拉佩拉达金矿上成千上万背着麻袋的工人那样,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天空有一个可以站立的记者,他必然也能冲着镜头惊叹道(用那种西方人说话的怜悯语调):多么不可思议啊,简直无法想象,他们就是通过那种方式活着的!

  当你拿着三代人积攒的存款支付首付的时候,必有后来人博物馆看着你的泛黄的照片评价:噢我的天哪,那时的人被迫花钱去买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影片的最后,塞巴斯蒂昂回到了艾莫雷斯,他小时候生长地方,在他的回忆里,这里是一片森林河流环绕的伊甸园曾经又因长年不下雨的气候原因导致成了荒漠。而塞巴斯蒂昂并不甘心,没有放弃,他和妻子、孩子一起决定种出森林来。

  尽管看起来不太可能,但是他们确实种了两百多万棵树木,基本上重现了森林,并使之成为一个研究基地

  由此在影片结束时,升起了“Happy Ending“的字幕

  也许你会热泪盈眶,也许你还在这些镜头带来的景象中半天回不过神来而导致了长时间的游离徘徊,也许你会痛定思痛打算换一个镜头,但是,你很难由衷地喜悦

  然而,如果我们都出现了某一秒的沉思和回想,有那么一刻钟打算珍惜和挣扎,都是人家用了三十九年给全人类的一个闪光般的启示

  《地球之盐》观后感(四):人类之手,破坏创造共存

  每个人都该看看这部纪录片,了解那些距离我们几十年、千万公里之外的自然历史。塞巴斯蒂昂的作品,无论内容是社会纪实还是自然生态,都具有震慑人心魄力。影片前半部分呈现人类在地球上无可替代的存在感,人类之手的强大力量,包括创造力、开拓力和破坏力。最重要的是人类强烈的求生欲望。后半部分则给予观众希望和期盼:人类完全能力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

  对黑暗现实了解越多,就越会产生对社会的失望厌恶。塞巴斯蒂昂在影片里也这样说:世界上最可怕的野兽是人类,在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劣迹和罪行。人类之手拥有巨大的破坏力,我再也不相信所谓人类的救赎

  经历了动乱和痛苦,对人类社会产生过绝望,但最终能够用自己的手,改造一片贫瘠的土地,使之再次成为一个完整、具备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并且重新对生命充满爱和渴望,这是我最佩服塞巴斯蒂昂的地方。

  《地球之盐》观后感(五):做地球的淡盐

  看完电影后久久不能平复,这是一部直抵人类灵魂的,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电影,通过摄影的照片,述说着摄影师的所见。人类是地球之盐,使地球不至寡淡,但重盐能毁掉一道色香俱全的美味佳肴。真正的平静是历经磨难,自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类是邪恶的,友好的,种族与种族,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相处,才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这一刻,才深刻体会到,战争真的会毁灭一切,而不只是书本口号,愿那些在战争中,饥荒中死去的人们永远得到安息,愿他们在世界的另一端天堂幸福。愿世界和平真的是我此时此刻最大的愿望!一个国家的稳定对于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国家稳定,农业制造业,外贸等经济发展起来,政治斗争少一些。

  《地球之盐》观后感(六):有感而发

  观影突发的自身感触:从一个家出发,去一些崭新的地方,和我的爱人,又回到家。我渴望着创造些有价值东西,值得留下来的东西,但这些还不最重要,我得为一个爱的人活着,我想用独有的方式取悦她,想诠释这个世界光光为了她,想爱这个世界就是爱她。

  观影后对影片的一些看法:虽然影片整体的叙事不够流畅深沉,但影片是真挚的,更何况是塞巴斯蒂安,他对黑白影调层次细腻的捕捉,以及宏大构图间动静张力,确实叹服,还有他充沛精力敏锐情感,又有一位好妻子,他的人生足够完美了。个人觉得影片的重心应该在第二部分的重建家园,但是明显深度不够,小故事挖掘不多,大师光辉也难免让影片的架构容易陷入一个个赞叹的漩涡,而忘了主题的渲染。曾今是森林的家园在被砍伐破坏后,在一片荒凉中展开了植树重建,又恢复了原始生机,真是仰慕莉莉亚这个成功男人后面的好女人。大师的作品世人皆知,如果重心在家园重建中心灵力量的回归就好了。文德斯的电影越来越倾向成了一个项目

  《地球之盐》观后感(七):你们是世上的盐和光

  最近在练习影评

  很装逼的和一个同事讲到最近在看这部片子。我当时是说,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要叫地球之盐,正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这位曾经在外文报纸做记者的同事告诉我,这是圣经中很有名的一句话。

  顿时觉得自己很浅薄,脸红了一下,幸好天气热,没有被大家发现

  一个人生而为人,要走出什么样的一生,才不辜负了这辈子投胎成人呢?

  我想萨尔加多给了我们他的答案。就是行万里路,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中充满对人类对世界的爱和悲悯。在最最前面的是,要有走出去的勇气

  这样想来,萨尔加多是完美诠释了仁、知、勇三点的人呀。

  最近发现不管是西方的教义、心理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这个内容叫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来之不易的一生。

  且行且珍惜。

  为啥萨尔加多拍的照片都是黑白的?这样看起来很容易找不到他的重点耶。另外,这个传记片用了太多静态的东西,照片和访谈,当然有可能是受制于拍摄时间。但是看起来还是有点闷。

  《地球之盐》观后感(八):我们只是地球的一粒盐

  My soul is breaking. I don‘t believe in human's rescue any more.

  我的灵魂坏掉了,至此我再不相信任何人类的救赎。

  来自电影《地球之盐》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口述

  1986年,当他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采访时,他看到了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劳动场面:五万名淘金者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之中,他们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靠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随时都有摔死的危险。萨尔加多说:"被摄者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身裸体,但他们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感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他们拍摄下来,借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世界各地的采访中,萨尔多加不畏艰险。为报道持续了10年的非洲大旱,他不远万里先后16次前去非洲,即使感染上了血吸虫病,也没有退却,他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摄影采访。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摄影师多么伟大,尽管他已经超出了我对摄影师认识的伟大程度了。反而是我们的历史。也许我们本身就是历史,每个人书写自己的历史。但超越个人的,利己的历史,那历史的历史呢?通过教科书媒体知道历史的我们,何以知道真相呢?我们每天接收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讯息,可哪些是真实的呢?还是所有真实背后都残留大部分的虚假。是不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历史的真相,无法知道到底前几分钟发生了什么。被告知,被传达。

  可是依然有这样一个人,亲临但丁的地狱,为我们揭露真相与历史。卢旺达大屠杀,科威特大火,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在看到一切历史真相后,在了解人性真正的残忍后。“我的灵魂坏掉了,至此我再不相信任何人类的救赎。”这位摄影师这样感叹了。

  如何救赎世界?我想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可是如何救赎自己呢?对于没法知道真相的我们,被蒙蔽的我们,这个问题依然难以回答。可是我想的是,生命的脆弱程度让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敬小慎微,对于自己的生命视若珍宝。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呢?拘泥于世界的一个角落,永远无法知道世界的另一端的人们是如何生活。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异端、压迫腐朽、不堪、残忍。自己亲眼看到的,亲临现场的才叫真实吧。我们永远需要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对生命的热忱。不仅仅是爱自己的生命,而是关爱世界,关爱自然。

  大师见证了无数的真相,发现了人类的残忍,贪婪与不义。回到故乡,接管了家里的农场,开始种树。巴西艾莫雷斯地区,曾遭砍伐破坏的土地上重又旺盛生长着200万株树苗,这个成功的例子,让人们相信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也能做到。“ 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了国家公园,它属于所有人,同时也是一个示范,我们完全有能力恢复已被毁坏的地球。”来自片尾字幕。

  当我们都仅仅是地球的一粒盐,为何不随风飘荡,向更远的方向。来自大海就拥抱大海,来自尘埃就回归沙漠。去更远的地方,真正见证历史。让历史不再是故事,知道历史,改变历史。虽然艰难,但一定有人做得到吧。

  《地球之盐》观后感(九):一个极致的行动者

  是电影,也是人生的前半,他是一个标准的摄影师,记录了灾难与不幸;当直面了太多悲剧,以至于他的心灵再也无法支撑其前行。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麻木,而是在妻子的建议下不再做一个旁观者。从自己家园开始,尽自己全力来恢复这片土地,带给人们希望,也治愈自己心中的痛。

  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发生着天灾与人祸,但只有人祸才会让人真正感到绝望。不论是战争,还是政治上的斗争,都还停留在父辈与祖辈的记忆中。看着饱受饥荒的难民,也会联想到就在几十年前,就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发生过类似的场景。而海湾战争中生灵涂炭的科威特,跟抗日岁月中的故事也有几分相似。我们不应该去遗忘,只是为了不之于背负着过重的担子而无法前行,我们需要把它暂时放在一边,在没有力量前行时用来提醒自己。

  再说回电影和主题摄影本身。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是带着个人印记和基于个人的阅历,让照片本身去讲述一个故事。这就是影像无法代替照片的原因。照片停留在这段影像最精彩的一个或者数个场面,让读者能够受到更强烈的震撼,也能有更长的思考。或许我还无法完全理解摄影师的整个生涯都采用黑白摄影,我只能说艺高人胆大,大概是他更希望把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画面中的光影,以及所拍摄的主题上吧。

  自己也喜欢摄影,而看完除了对画面本身仿佛会在说话感到震撼之外。为了要让画面会说话,自己在拍之前得对拍摄对象有着足够了解,对想讲的故事了然于胸,再加上为了这帧还只存在与大脑中的画面能够实现的坚持不懈,以及有为什么要做到这种程度的动力和决心。被这位摄影师内心的强大力量和行动力深深感到折服和尊敬。

  我想,在这位摄影师的心中,一定有着某种宗教信仰,支撑着他在目睹了如此多人性的阴暗面后,依然能够坚强,而且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重新带给人们希望。

  《地球之盐》观后感(十):地球之盐

  人类才是这世间最残暴的动物。卢旺达大屠杀,150公里的死亡之路,横陈着残缺不全的尸体。25万人的逃亡大军,最后仅剩下不到4万人。而就是在这被饥饿和绝望折磨的人群中,居然还有人从事着兑换货币的勾当,尽可能搜刮同胞身上仅存的外币。

  非洲大饥荒。什么叫皮包骨头,看看那些死去的孩子,条条肋骨清晰可见。他们来到这世界,究竟得到了什么?

  塞巴斯蒂安的心碎了,病了,目睹着一切的他,再也拿不起相机。人类啊!不过是自相残杀的野兽!

  唯有大地能治愈塞巴斯蒂安的绝望,同莉莉安一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在祖辈的农场里种上树苗,终于孕育出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久之后,儿时的小溪也将归来。可以的,他们用双手和意志修复了受伤的故土,也收获了内心的富足与安宁。

  再次起航,创世纪里,那一幅幅美丽窒息的黑白光影,是献给地球生灵的赞歌。蜥蜴的黑爪,层层鳞片,凝视间,你我原本有关,紧密相连。

  耶稣称他的信徒为大地之盐,如果盐失去味道,人类丢掉良心,这世界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人类是罪恶的源头,却也是地球之盐。我们仇视残杀,可也只有我们能够担负起罪责,用行动让我们的地球重回生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