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山人海》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山人海》的影评10篇

2018-06-27 02: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山人海》的影评10篇

  《人山人海》是一部由蔡尚君执导,陈建斌 / 陶虹 / 吴秀波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山人海》影评(一):真实残酷直指人心

  触目苍凉绝望场景配上撕心的马头琴声让人凄惶难安;大量长镜头运用和被镜头刻意忽略的面容,使特质的人被弱化后人性更显狰狞简单直接的对白及过多沉默无声的画面压抑的窒息不觉空洞乏味导演蔡尚君将贫乏困顿农村生活飘零压抑的底层境遇,暗无天日的黑矿遭遇,用冷静旁观的镜头捕捉、展现,人作为人处于一种无法挣脱的悲惨命运之中,执着于追索和抗争,最终会有更真实的残酷等着他去触及和面对。

  本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顾小白等人的剧本,其残酷性应该远远超过事件原型,但这正是艺术真实的需要。由陈建斌饰演的老铁在弟弟被劫杀之后唯一的信念是抓住凶手,用剧中人的话来说“他死了那是他的命,为他报仇是我的命”,以命抵命变成他人生里所有活下去的所有意义,如同身上那件从始至终穿着的皮衣,唯一变化的是内里秋衣袖口和领口越来越破损、翻卷又更多油渍,仇恨累加的同时信念越发坚定,只身上路于人山人海之中千里追凶,把一个毫无希望的事件凭着仇恨和愤怒执着的坚持下去,而中途的经历才是最真切现实人生。

  老铁的追凶从南到北横贯了大半个中国,中途经历了毒瘾老友欺骗,被伪警察骗光了钱,对此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用一个空酒瓶发泄了满腔怒火,而在重庆寻凶的过程让人更为印象深刻脏乱拥挤破败的格子间里寄居着形形色色社会底层的人,一扇扇门被粗暴的推开,迎上来的不过是一双、两双呆滞、木然的眼神,不管是怀抱婴儿母亲,还是年轻的小情侣,生存的意义对他们似乎不过是苟安,或许不是不想改变,却又不能不屈从。

  片中属于老铁不能称之为爱情的爱情,并不是点缀成花,短暂的男欢女爱随着喘息结束戛然而止,剩下是更深的疼痛情人无助和亲生孩子无辜,都是对他情感世界完全全的破坏和摧毁。直观看陶虹饰演的天欣并非无力抚养孩子,只是丈夫容不了才将孩子寄养在乡下,没有几个母亲能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可是在人力无法企及无力改变的命运面前,只能偷偷流着眼泪逃开。与这段相对应的是老铁在内蒙将卖摩托车得到的四百元钱毫不犹豫的送给小旅店母子表面看来为了让离异的母亲将孩子留在身边,实际这种实施在他人身上的救赎,不过是自我救赎的一种,单凭四百元这个无力抚养孩子的母亲最终也未必能一直将孩子留在身边,可是至少此刻他能聊以心安,于这个冷暖人间,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老铁贱卖的摩托车曾轻易要了弟弟鲜活的命,贫穷紧紧连接着罪恶,罪恶吞噬善良人性,在财富面前一些人性的败露,更为人所扼腕。所以当老铁最后一站来到山西黑煤窑,故事悄无声息的进入结尾前的高潮部分,导演对黑煤窑及煤矿工人浓墨重彩的着力刻画,与电影《盲井》不独有偶,沦入黑煤窑不得脱身的矿工如同被控的干活工具,除了创造利益没有其他功能机械的进入几百米深的矿井内劳作,管理者在地下黑暗世界里为所欲为,生杀大权握在手中,随意处决人命如同踩死蚂蚁。多个煤矿工人裸浴镜头侧面暗示这个被控群体精神麻木集体反抗意识。对于老铁来说被操控的人生便是仇敌近在咫尺,却也报仇无力,他选择的到底是玉石俱焚还是逃出生天都不重要了,藏在体内的打火机一旦在地下煤井里发挥作用,轰天巨响火焰冲天,尘灰飘落,未成年孩子眼中的惊愕恐惧,似是毁灭才得以重生,现实中却未必都能如愿。

  你所能看到和看不到的现实是什么?是为了一辆半旧摩托车去杀人;是为了坑骗为数不多的钱而被判朋友道义;是为了平静生活而抛弃骨肉孩子;是为了利益而奴役他人?生之艰辛,生之疼痛,生之希望,对于老铁来说也只能是大仇得报后悬在半空采石时,在一锤一锤的敲砸声中慢慢体悟的吧!

  (文:琢紫 云飞扬 )

  《人山人海》影评(二):《人山人海》:冷静的记录 冷漠表达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核心就是一个“千里追凶”的故事,只不过将原事件中的五兄弟合力抓凶改成了一个人独自追凶。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使人物关系更加集中,防止出现线索过多而导致影片失控问题。应该说,这个故事的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传奇色彩,一个“孤胆英雄”式的人物也让这部影片具备了一定的商业潜力

  但影片最终没有在这方面让步。执导话剧出身的导演蔡尚君最终还是让这部影片变成了一部不折不扣文艺片。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对于叙事功能的弱化,甚至几乎感受不到的配乐,都显示着这部影片的不肯妥协性。不仅如此,整部影片在具体细节信息量的呈现上也都暗示着蔡尚君其实还有更大的“野心”:他绝非是仅仅向观众展示一个“千里追凶”的故事这么简单,而是想把整部影片变成了一部当下中国的社会的浮世绘。

  影片中,老铁为弟弟寻找凶手而四处奔波成为影片的一条主线,围绕着这条主线,导演在展示老铁一路上的种种遭遇的同时,而是用近乎记录的方式一一呈现了这条漫长的路上的人物和生存状态。在这个走过多个省份、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程中,蔡尚君也无意来展示这个人物的经历该有多么传奇,他想表达的,是在这样的一部影片中尽可能多的来向观众展示当下社会的信息。影片在追凶这一主线之外,还涉及了老铁自身的赔偿纠纷、吸毒贩毒、单亲家庭以及打工问题等等现实细节,当然给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影片最后的“黑矿”的部分,片子表现出来的矿工的遭遇和生存状况都令人震惊。也正是这一部分,使得很多观众有着观看当年李杨的《盲山》的震撼

  其实影片中最能体现出蔡尚君目的的部分,当属老铁携工友在重庆棚户区搜索凶手的片段。人物在不同的棚户之间穿插来回,镜头也随之跟进,给观众展示的是一幅幅底层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镜头中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而且这种冷静的近乎记录的方式也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和冲击力。可以说,整部影片延续了近些年国产文艺片的一些特征,尤其是这种冷静的近乎旁观者视角,与此前贾樟柯等人的作品不谋而合。导演甚至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里放弃了配乐,目的就是不想过分干预影片细节的呈现和观众的情绪

  但是,也正是由于过于忠于这种“旁观者”的身份立场,也使得影片在整部作品冷静而克制的基础上显得缺乏应有的连贯性,而对于叙事连续性的放弃也使得整部影片看起来支离破碎情节跳跃性较强,令观众难以形成完整的故事脉络。在影像表达上,为了追求所谓的“客观”,影片甚至连角色特写都不愿意呈现,片中吴秀波饰演的杀人凶手甚至从始至终都未有正面镜头出现,而大量长镜头和固定镜头的使用使得影片变得沉闷乏味,影片也最终也未能摆脱大部分国产文艺片的通病。可以说,本片以冷静的方式记录了当下中国的另一个侧面,其包含的对于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也值得称道,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项也是对于这一方面最好的肯定。但遗憾的是,影片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在影像和叙事上都刻意保持与观众的距离,这种近乎“冷漠”的表达难以真正获得观众共鸣,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观众的理解

  《人山人海》影评(三):没有爽的电影,连压抑的爽都没有。

  我不知道蔡尚君是内地第几代导演,貌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导演都叫做第六代吧。但是像李玉伍仕贤这样的呢,难道是编外的?所以不难看出这一茬的导演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

  在我看来,第五代导演虽然都饱含人文关怀地去关注着这个社会,但真正能撕开一个口子进去某一面的,还是这一代人。他们最显著特点就是,已经抛开中国固有的悠久历史符号文化符号,开始讲故事,注重电影本身,用故事塑造人物,让人物独立地立体起来。这不仅仅对于他们,对于我们这些观众在观影上也少了很多包袱

  但是看了人山人海之后我就开始局促起来。

  看到有人评论提到贾樟柯。老贾电影先入为主感觉总是好像包罗万象,把整个中国社会问题都塞了进去,其实往下看,不难看出全部话题焦点还是在几个人身上。有人说自己是山西陕西人,看他的电影很有共鸣,其实整个中原都会有这样的共鸣,就像早中期的第五代导演,整个氛围都是这样,这就是包罗万象。但是又会感觉它很具体,仿佛电影的世界再大你也能找到主角。娄烨的电影也是这样,只不过一个山沟沟些一个都市些。

  回到人山人海上,我就没有这种感觉,整个片子就像是流水一样讲啊讲啊讲啊,讲完了。故事是好故事,但没有主角,主角干嘛呢,主角只是故事每个小节的连接者,没有了主角就是没有主题啊,故事再好也是架了个虚架子

  我很少去看电影之前的报道,那些无非是炒作和宣传。但是看了原型新闻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让宁浩拍啊——有农民地气,有斗智斗勇,有兄弟情,有公路戏,这种文艺商业片宁浩绝对玩得嗨翻天啊。

  但是蔡尚君可好,就只是开头线索用了原故事。这点上我不是说他改编得多不好,我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要改成如此沉闷,为什么?

  电影用了很多纪录片手法。我感觉导演用得略为过了,经常给我拉不回来的感觉。有的时候拉回来了,也不明男主角要干什么。

  看到有影评说,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跟着镜头跟着男主角发展故事。这的确很好,摄像也跟随得很舒服,赞一个。但是回到上面那个话题,故事是空架的,男主角是薄弱的,我们观众就不是跟着他发展剧情了,是被动着被镜头带来带去。

  而且电影的录音也让我有些不舒服,我不是专业的不清楚

  之后看了帖子,知道完整版和删减版的区别,我不禁一笑,真的是两部电影的感觉。还是但是,但是剪过之后只是把胜利果实交给了警察叔叔,对电影本身并无太大影响。

  这就让我很厌烦了。拍一部电影,明知道这个细节上会被剪,而且这个细节根本不重要,还要拍,上映之后一颁布两个版本差异,就一堆人拍着桌子大喊,原版多好啊,天朝傻x啊云云,把所有的矛盾和焦点都交给了广电局,呵呵后。

  删减版的加上了旁白,这让我好受很多,整部片子,长镜头,对白少,真的会让我难受,感觉装x。

  陈建斌的表演,怎么说呢,角色是个懦弱男人,十分懦弱和愚蠢,这是故事给予的,无关陈建斌。所以这几个演员就是没有表演。

  反映社会问题也好,文艺片也好,看完之后不能让观众感到爽,压抑的爽都没有,只有压抑,就不是好片。

  :无论是看前看后有什么心境变化,但是都应该去看下。本来是有打算影院观影的,但是没赶上,蔡导,不好意思了。

  《人山人海》影评(四):一个可以叫中国制造的故事

  首先说看完这个电影实在需要一点耐心,大段大段没有对白和背景音乐空白画面让人多少有点儿焦躁,几十秒不变的镜头,不知道导演是想表达什么,如果是沉闷和压抑的话,那真的传递的非常好。

  其次说一下这个片子本身,我觉得“千里追凶”这个背景,在整个影片的叙事过程中已经隐退了,主角可以换成一个找儿子的妈,或是一个上访的钉子户,或是任何执着坚持某事的底层人民,因为它要传递的东西无非两点:一,底层的执着,一根筋,内心所坚持的实质正义,二,底层的生活状态,社会真实的阴暗面,以及人物在其中的挣扎与坚持。国内的文艺片多擅长此道,也爱拿出来说事儿,当然,拿得奖也不少。基于以上两点,我就不想去纠结这个电影与事件本身的出入了,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烘托一种氛围,这种生命挣扎的气息就随着镜头下贵州的白山黑水,尘土漫天,重庆偏街小巷荒凉破败,市井烦杂,和山西黑煤矿里不人不鬼,充满绝望的画面缓慢展开升腾,我在其中感到的只有压抑和无奈

  所以,总体而言,电影浪费了一个特别的故事,人物泛化而不真实,虽然拿了奖,但依旧无法使其成为“人山人海”中独特的那一个。

  《人山人海》影评(五):可惜搞错了方向

  贵州代家五兄弟千里追凶的故事感人肺腑,根据此故事改编的电影《人山人海》可惜搞错了方向,让人味觉嚼蜡。

  原故事中五兄弟兄情深有勇有谋锲而不舍,凭着集体智慧能力

  通过一年多时间才找到杀人凶手。本电影中看不到兄弟情深,看不到智慧及谋略,只铁老大一人东窜西跑还在大城市重庆找了很长时间毫无用处,实际上五兄弟第一时间判断杀人凶手不会在大城市。可以说本编剧本导演脑子不如我们农民或者低估了我们的农民,更或者本编剧本导演有更大目的——用一个貌似真实实际上胡乱编造脱离事实的农民的视觉——达到反映社会最阴暗面反对社会体制——到国外拿奖——国内再上映赚钱赚名声——再成为反体制英雄。

  本电影中看不到阳光的一面,虽然到处明晃晃的却反映的是透心的凉。我不知道为什么城市要选择重庆,是不是重庆现在好欺负,有话题。重庆楼顶有个破厕所而且有抽水马桶还是新的,荒谬不荒谬。

  从前李阳导演的《盲井》《盲山》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个人感觉档次比《人山人海》高得不是一点点。因为李阳反映社会现实是真诚的,而不需讨好任何人。《人山人海》是虚假的真实,或者不良社会的简单堆砌。

  敬重贵州代家五兄弟,鄙视《人山人海》的制作方,真他妈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

  《人山人海》影评(六):中国特色现实主义

  《人山人海》虽然是取材于六盘水追凶的真实事件,但仅仅是取材而已,影片更改了主线,加入了原创的支线,最终成为一件表达导演现实主义追求的作品。

  影片给人最大的印象是荒芜和压抑,没有旁白,没有配乐,一切都是沉寂的,连风景都只剩下大片灰白的山土和小片晦暗的天。剧情全靠陈建斌饰演的老铁推动,虽然一口西部方言略显违和,但是他的极度沉默寡言很好地掩饰了这一点,并靠演技撑起了全部剧情,以至于我都忽略了吴秀波的存在。

  如果说JC破案不力并不算是黑TG,导演刻意把砖厂改成黑矿的结局则昭然揭示了他的企图,这也使这部影片突破了罪案片和公路片的类型,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除此以外,添加的前女友和私生子的支线也是那么可悲的现实。犹如盲山和盲井,我似乎无法否认这些在现实存在,但是对于熟悉原本六盘水案件新闻的我来说,显然不是我所预料的,主角被刻意加上丑陋的缺点,步入一个极度黑暗的结局,却标榜现实。如果我是原型,大概并不会觉得。

  从电影第一句宿命论的台词开始,我就想我大概不会喜欢这部影片。不是因为“现实”,而是因为”刻意“。

  《人山人海》影评(七):简评

  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2-6-20 18:30 大光明电影院2厅 6排6座

  我不知道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这个版本是威尼斯参赛的原版还是内地送审后的版本,我总觉得我目睹的是妥协后的产物,经过媒体渲染以及参考以往经欧洲电影节嘉奖的国产片的经验,我希冀的【人山人海】应该是呈现残酷性的另类社会写照气质,恰恰是对于这种反抗情绪的向往让我对早该上档的【人山人海】一直予以关注,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能一览全貌又惊又喜。千里追凶的结果予以和谐结尾有点煞风景,尤其最后‘再困难的事政府都会做主’的告白真是。。。(只能用美式脱口秀惯用语“OH!Really”来体会)。

  文艺片讲究的是弱化剧情线,予以叙述上的留白,观者于影片中以意会为观影主体验,观影者的耐心底线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导演蔡尚君有一点拿捏的很到位就是在留白的桥段后都以主人公画外音来点缀,这点看似妥协于观众的理解力但其实收效不错,我觉得节奏得当。至于主演陈建斌的表现,我觉得很不错,他或许皇族贵气缺乏,但这个土气倔强的内敛角色他诠释起来很入戏,话语不多其实隐忍的内心纠结娓娓道来还是很有味道的,蔡尚君用‘冷静’两字来概括【人山人海】,就主人公的性格和演员演绎来说,甚是贴切,考虑到影片主题的个性化,这势必是演员演技和传颂度不会成正比的一部电影。

  至于吴秀波的表现,我不得不说我被当晚在场诸多脑残粉恶心到了,我理解脑残粉存在的必然性,但扰民实在是让人不悦,用不用的着每个镜头都要欢呼和闪光灯伺候啊,从影片第一个长镜头开始就开始不淡定了,正面镜头出现后花痴趋向愈演愈烈,憋尿转身和洗澡露两点的镜头更是高潮了,我了个去,我以为花痴行为只会出现在哈韩哈日的热门场次,木有想到啊,吴秀波,何德何能啊。

  当晚大光明贴着的告示上写陈建斌和吴秀波会出席放映前的观众见面会,结果出席的只有两位编剧以及导演,吴秀波介于新片开拍未到场,主办方以抽奖吴秀波签名【人山人海】造势Party请柬为补偿,现场腐女熟女反响热烈,可怜男主演陈建斌全程几乎无人提及,只有导演谢幕时礼貌感谢。

  《人山人海》影评(八):人山人海,比想象中的好还差很多

  为什么去看这部片子?源于我内心也有相同的感触,每次走到乡村、乡镇,都感叹中国之贫穷。即便是在繁华的都市,那些肮脏的陋巷,那些贫瘠、麻木、无望又辛苦的人们。重庆那些陋巷我太熟悉了,离繁华的解放碑不远处,这些陋巷还少吗?把这些东西真实地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把这些人生活的状态真实地展现出来当然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而不是纪录片,在情节的组织上就存在缺陷了,老铁到重庆去瞎找,没一点线索?老铁去找他的情人,跟他要找肖强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仅仅是想让观众更立体地看到老铁这个人物的性格,这种安排也非常地勉强,缺乏逻辑性,有点莫名其妙。与之对比的是,我比较喜欢的是印度有个影片叫《河边的男洗衣工》,电影展现的两条线,中产阶级和下层民众的生活,可是人物关系的逻辑性要强得多。

  《人山人海》影评(九):对现实的肆意展示是一种浪费

  如果说事后谈到《人山人海》我第一时间会想起什么,那就是“人山人海”般没完没了的长镜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对长镜头近乎于溺爱的滥用。

  不错,长镜头是很多导演爱用的技法。在适当的时候,它可以是炫技,更可以成为电影氛围和人物发生关系的技术上最有力的载体,但《人山人海》不是这样。它其中的长镜头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迫使观众逼视那些被放大了的细节,但更多时候是无意义的时间停滞。

  陈建斌扮演的男主角和一帮找茬者的小头目对峙的这一幕,镜头长到我一度以为放映出问题了——画面中的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差不多有十秒钟,我实在不能领会,为什么一部电影要把一张照片让人看十秒钟以上。

  而这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真是很哭笑不得的一件事,尽管它勉强算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之所以说“勉强”,这涉及到《人山人海》在我眼中的第二个毛病: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现实皮囊,丝毫无助于这部电影深入到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它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能以大尺度地描写现实问题令人惊异,如假公安、黑煤窑、贫民窟,但主人公的故事从这些背景中穿行而过,不沾半点泥水,虽然陈建斌和吴秀波几乎始终以灰头土脸的面貌示人。

  人物和环境并没有发生互动,环境如PPT一样变成了墙纸,主人公的动机简单粗暴,而环境里的那些角色则干脆没有动机,只是一帧接一帧的展示。导演蔡尚君刻意使用大量中远距离,极少特写,为的是客观性和不介入——问题是,这并不代表就此对环境失去诠释和探索的兴趣和能力。主角孤身穿越大半个中国,但中国的面目一片模糊。

  《人山人海》的第三个毛病是:故事跑偏了。很显然,这是一个复仇命题:陈建斌的弟弟(?)被劫财劫车的吴秀波给捅了,于是前者千里追凶,在各种被骗和奇遇之后,闯进了后者所在的黑煤窑。

  有意思的是,电影在进入黑煤窑,也就是情感的高潮——复仇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突然间跑偏了,变成了李杨那部《盲山》的路数:转向了展示非法开矿的残酷和黑暗,以及暗黑系良心对年轻人的自我牺牲式拯救。原本的复仇命题,随着吴秀波逃遁而完全落空,造成了情感和悬念的巨大双重反差。

  当然也有人把这解释成一种虚无主义——主人公得不到他想要的,只好“独辟蹊径”,片尾采石场那种茫然而愤懑的敲击就是对此的最好暗示——不得不说,这样的“圆场”既很强大,其实也很虚弱。

  相比起来,蔡尚君的上部戏《红色康拜因》(同时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至少要完整得多,它清晰地围绕情感去做文章,并不太注重剧情的戏剧性,尽管以“麦客”作为描写对象,也放弃了深入社会现实的野心。

  《康》一片是个完完全全发生在农村的故事,最后却呈现得很“洋气”,从视听到情绪,都像一部纯正的欧洲人文路数电影,真正有种“闷骚”的效果。然而《人山人海》中只看得到闷却看不到骚,有压抑无张力,有表象无暗涌,看似有极大的话语空间,但实际却浪费了进一步挖掘的能力。

  据透露,《人山人海》的威尼斯版本和国内公映版有很大不同,但这基本不影响我给这部电影打出低分。那些背后的内幕,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版本完整与否,顶多影响我对故事“跑偏”的判断,提高作品本身的完整度(如陶虹这个搞不清楚是旧爱还是情人的角色),而长镜头和伪现实癖好这两个问题,由蔡尚君的个人风格决定,不管什么版本都会暴露无遗。

  《人山人海》影评(十):现实主义风格观照下的重建之旅

  蔡尚君导演的《人山人海》(2012)无疑是近几年国产小成本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部作品。影片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视听风格呈现出了对当下社会和人的深切观照。随着中国社会大环境的激变,行走其间的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而导演或许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通过新闻事件的改编故事完成这艰难的精神重建之旅,或者莫如说是找回失去的位置。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以我们所见的老铁(一个看起来自私,懒惰,甚至不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是绝不可能去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的(基本不知道任何信息的大海捞针——追凶)。就是说,人物的性格和其动作本身就开始互相撕裂,如果我们是以王进喜或者焦裕禄为例子还好理解,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种不屈的精神,可老铁呢?我想,对于这个人物的一点分析和前史的挖掘或许是有益的。

  对于老铁这个人物本身来说,观众对其身份是茫然的。这个人以极其慵懒和被动的形象出现在镜头之前,他或坐,或卧,或蹲,或无力地行走,或沉重地叹气。镜头本身也不忘记对其进行一番无情的“评论”,一种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运动感由此被营造出来。在影片的开头,他无精打采地不知道对着谁说(稍后会知道是警察,不过从当时他的精神状态来看更像是自我告解):“人人都有命。”这样一句话便与后面的那些表现性镜头完成了我们对其的直观印象。很多个人物处于框框中构图透露了其自身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进一步衍伸为内心的迷惑,老铁似乎有一个微弱的目标,可除此以外他什么也不剩了。处于不惑之年的他,实则处于一个茫然的境地,正如片中多次出现的那片惨白的采石场一样,他在其映衬下似乎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思考能力。迟滞已不能用来形容他了。毫无疑问,人物所身处的环境也对其自身有极大影响。大全景展现下的绵延山峦无疑突出了人物的渺小,在构图中,人物是处于捉摸不定的所处的,尤以老铁出山的那几个镜头,如果不仔细观察,我们很难找到他的身处。如果说绵延的山让人处于无助和茫然的地位,那么粘稠的海则将身处其间的人进一步拖入深渊。当摄影机随着老铁背影跟拍的时候,我们通过一扇扇门瞥见了一户又一户的人家,我们似乎在逐渐深入一个望不见尽头的人海。而且空间上的那种空旷改为闭塞,画外音更多的也是嘈杂的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事实上,这一段极具现实主义的美感,尤以表现巷弄中的一户户人家为最,当镜头每换一个房间时,所传来的声音也跟着变化一次,好像我们透过生活这扇窗去观察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生,现实主义暧昧的哲学在此处体现了。不过在当时的语境中,这里也借着这种表现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粘稠,老铁的工作确实是大海捞针。山和海是影片中最重要的意象,它们联合起来一步一步地弱化人物的存在感,消解其意义。

  李尚宏在观看完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之后,认为本剧是对于同性恋的深切观照,而他最可靠的依据便是其中那段被隐秘的前史 。我想,文学家或者艺术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把极为重要的信息表而不露,在把你的注意力引向某处的时候,实则让你忽视了他们的真实意图。而对于本片来说,前面那段隐而不发的故事同样重要。如果我们耐着性子去慢慢摸索,也会找出这条隐秘的时间线即前史。老铁的第一站是重庆,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当年来这里打过工有熟人帮忙。之后,出于某些原因(当年的工友加害于他)他告诉观众他不得不去找以前的情人。而在之后的段落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老铁当初又从城里回到山村则完全是因为这个情人。因为两人有了孩子,可老铁又不愿承担责任,结果只能选择逃避。当然以上的这些陈述只是些许肤浅的表面原因,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当年”是个很有指向性的词汇,它似乎引向了中国历史上某个民工潮时期,而这一时期(八九十年代)也被历史学家们证明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起步腾飞的年代,一切都发展得非常迅速。而像老铁这样的传统中国农民似乎跟不上了,作为他可能很难去理解日新月异的景色,同时还有随着物质条件变化而带来的精神上的质变。即使作为当下的中国人也面临着这一深刻而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国家还从来没发展得这么快过,于是便有了姚明那摆脱尴尬的佳句:“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事物还在朝前发展,可明显处于当下的人是跟不上的,进而这种深深的挫败感侵袭了每一个人,包括片中的老铁,我们看到了工友的背叛和情人的冷漠,这些其实都指向了一个身份或者位置的丧失。而作为导演的蔡尚君自身的阐释似乎也符合这样一种观点,他自己曾表达拍这样一部电影是在得知了一则新闻之后有的灵感,于是蔡尚君产生了极其想要去探讨一个身处当下的人是如何面对周遭环境的迫切渴望,进而选择在无望中重建属于自己的身份或位置。人物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旅程。

  前文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物身处世界的意义被影像消解。这不仅反映在内部性格与外部行动上,更为重要的还体现在他精神的迷茫上。处于这样一个困境中,老铁的旅程其实更像一个选择重新建立的过程,希望寻回自己的意义也就是所处的位置。

  主人公老铁的追凶之旅说得更宽泛一点,便是其本身的重建之旅。十多年前在面对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生发了陌生化的感受,接着便产生了惧怕进而选择了逃避。所以即使在回到山村时,他也变得孤僻和不愿与外界交流。比如,在一个场景里一家人除了他都围坐在电视机前,还有他的沉默寡言,都是拒绝交流的表现。更具体一点说,山村本身也是一个隔断与外界交流的存在,正如片名所展现的那样,山和海将人给分割开,这种分割不仅仅是凶手和追凶者之间的,也是处于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的。在面对改变的时刻,老铁不知所措,于是选择了逃回到一个更加自我的世界进行自我保护,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可惜当萧强的杀人抢车事件发生之后,他才意识到并没有安全,只是他自己选择了一叶障目而已。在这种障目的过程中,老铁是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一如某些镜头中,一开始并没有出现老铁的身影,是镜头的缓慢移动才一点一点暴露出了他自己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明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多方面暴露的问题,如果不去承认外部世界的改变而固执己见,很可能就会迷失自己。作为老铁是拒绝自己走出来的,他在这种偏执的决绝中一步步丧失自己所身处的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就好像他与他情人之间的关系。于她,老铁是不能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而于自己的孩子则是不能尽到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老铁面对这种重逢又再见的场面是选择背对摄影机的,在这里他依旧处于一个逃避的姿态,但是对于蔡尚君来说,选择这样一种角度实则是为了接下来的重建做感情上的铺垫,当然这其实也是导演一直以来的角度。因为蔡尚君自己也说不准老铁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像在初次面对那则新闻时一样。所以他在很多镜头里都选择了不去表露(面目呆滞的人脸,或者大全景而不去强调细节),这样就保留了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复杂特性,同时也打开了现实主义的多义性大门,把诠释留给了观众。

  回到影片本身,接下来我们在一个深景深镜头里看到了老铁内心的强烈挣扎,尽管这里的摄影机依旧是处于停滞的状态,可戏剧出身的导演利用了绝妙的场面调度在画面内产生了多表演区,而张力自然来自于其构图本身。位于室内的是老铁,室外的是旅馆老板娘,对于老板娘和她的儿子来说,情况类似于老铁的那个情人,而二者之间的那扇门将他们既分割又连结了起来。于是当镜头来到户外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戏剧性的动作即将展开。果不其然,老铁把自己的所有钱都给了那个老板娘并要她留下她的儿子。可以说,这里是与前面一个段落产生了呼应,这种呼应其实是处于静止镜头中的慵懒的老铁的呐喊。尽管作为外部的他已经丧失了一切,可内心上他渴望能够重建。而在旅程的最后一处,即某黑煤矿厂,老铁完成了重建所需的最后工作,就是把以前的所有给摧毁。看似如英雄般的举动,其实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老铁由外部身份的丧失直达内心的荒芜。前面说到他以一种逃避的回绝的姿态面对周遭世界,事实上在这种自我封闭的环境中他也逐渐丧失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能力,而其自身又不足以进行内向传播,最终精神上的空洞是必然的,而那一系列长镜头所带来的也不仅仅是迟滞,更多的是一种虚无。所以,极有意思的是,老铁最后的目标和行动同样是分离的,这种人物行动的偏差正类似于人物本身位置的错位,正如前面所说的摄影机有些时候漫不经心地将老铁置于画外一样。他在发力也在前进,一直在试图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地位,试图让这个陌生的社会接纳自己,可惜无论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却是凭一己之力难以办到。最终萧强并没有死于老铁之手,他还是被法律所制服。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老铁的内心是怎样的?

  影片最后,我们又来到了那惨白的采石场。这次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令人绝望的全景,老铁一个人在广漠的采石场上辛苦的劳作着,他还是那个孤独的追凶者,陪伴他的只有敲击碎石的声音。突然之间,在画左附近,一个红色的类似于塑料袋的物体下落,尽管渺小但颜色的强烈对比下仍然突出了它的在场。似乎这一意象将作为那最后的努力而存在,微薄渺小转瞬即逝。可能他的确在外部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立足点,就像画面中他能立足于怪石嶙峋的山崖之上一样,可是他也偶有停顿的时候,正是这短暂的停顿道出了人物精神上的虚无。在此处和彼处,不存在任何事物,哪怕是空气抑或光线。

  结语

  戈达尔认为,在现实主义的语境下摄影机的摆设本身就是一种剪辑(选择),我们应当将这纷繁芜杂的现实抽象成易于让人明白的真实。所以在蔡尚君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那些被路易•德吕克称之为具有上镜头性的场景,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强烈的感染。老铁的偏差或错位一直由导演被延伸到了最后一个镜头,或许我们现在可以说,老铁所需要的不是一个抓到凶手并手刃仇敌的快感(外部的位置和身份的认同),他更渴望的是他人对其的行为本身的认同或者赞扬(精神上的充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