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赢》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双赢》经典观后感集

2018-06-27 03: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赢》经典观后感集

  《双赢》是一部由汤姆·麦卡锡执导,保罗·吉亚玛提 / 艾米·莱安 / 鲍比·坎纳瓦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双赢》观后感(一):当赢家感觉

  教练问kyle,what's it like to be as good as you are, kyle说就像所有事都在我的掌控中,其实这个回答重要,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问问题的人,还没有赢,可蠢蠢欲动了。

  kyle就像一道光投入了这群重心都在失败和维持的人们当中,他的光彩。。好像让这些人也重拾锐气,不是凑合过,而要争取要赢,因为赢是可能的!这样的真实诱惑和安抚着他们,从心改变,好像有力量了,感觉准备好了,就像那个119磅级别队友好朋友一样,试一试吧,

  这片太好了,因为没有出现意想之中的不自量力的失败和破灭,是的只要试一试,谁说失败者就注定是失败呢,人都是一样的,只要试一试真的都会赢一点的。

  真是太励志了。

  片中的kyle timmons太帅!!真想不到是个真的摔跤少年不是演员,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结尾又很真实,没有俗套的向leo道歉,法庭坦白,而是归于妥协和含蓄的平复了,谁说说谎了就一定要承认道歉,像这样没被拆穿就不说了,再偷偷改过来不是很好,也很人性。。

  《双赢》观后感(二):《Win Win[双赢]》工业编剧

  http://axinlove.com/2012/01/win-win/

  《Win Win[双赢]》工业化编剧

  y @xinl.ve 120118

  Movie Rating:8。

  看电影开头的一小段,以为《Win Win[双赢]》是把《A Serious Man[正经人]》和《The Wrestler[摔跤王]》放进了榨汁机里后出来的作品。用一句俗烂的话说:Coen兄弟的男主人公遇上了年轻版的摔跤王。前些日子看过的《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一书,对《Win Win》这类的美国情节进行了概述,三段式的内容困境中的人/家庭经由某个触机而得以走出困境,结局终究是解决了这个困境,Over!剧情的确有些硬拗的成分,如今生活都这么困难,大家都不容易宽容点,允许在电影中逃避现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也是类似于这种解决问题的家庭生活情景剧在美国票房最好的。

  电影在风格上呈现了明显的对照。如David Bordwell所说的,少有人会把一个人背向摄影机向银幕深处跑进去的画面作为电影的序幕。通常意义理解人物向着镜头走来或镜头推向角色,可以表示观众对其人或者其情感认同,反之则表示这一场景结束(以才看的《Warrior[勇士]》的一幕为例,Brendan的学生校长申请开放体育场看他们老师的搏击比赛被否后),或至少呈现一定的否定态度

  本片开始,在一片清冷灰色环境中,男主人公Mike背向镜头跑步,某刻还被两个路人超了过去。但他停下脚步时,他的正面也没有被立刻放入到镜头的中心,反而是在大远景里的小小角落留下一抹黄色。从这样的场面调度来看,《Win Win》的主人公Mike Flaherty表现了一种疏离。观众不能需要马上认同他,也不要马上陷入他的境地,在观众和受困的主角之间有一段安全距离,不要让前者马上变得焦躁不安。而在电影尾声的场景中,眼光明媚的下午,各式色彩绚烂极致,主人公也变得更加精力充沛。问题得到了解决,观众于是可以心满意得地离开电影院,不用再纠结。

  自然,电影的前后对照不只是开头/结尾场面调度的部分。譬如Mike的妻子,在开头看似Shit来Shit去,并嚷嚷接受陌生人来家里的主妇,一看见小摔跤手Kyle,硬话就没有了。不仅如此立场也马上变到与Kyle站到同一条战线,要收拾Kyle不负责任的母亲。Mike的朋友,陷入失婚困境的男人Terry,在Kyle出现之前每天的生活就是盯前妻的梢,随时有可能要杀掉那个占了自己豪宅,睡了自己老婆,蹲茅厕时看自己限量版的蜡笔小新的水管工——房子忍了,绿帽子也忍了,把蜡笔小新带到厕所太不能忍受(允许我失心疯一下,豪宅和老婆被占是剧情,小新没有,不过为了表现Terry的愤怒)!Kyle的出现,在电影之中形成了转移Terry关注事件,他之后的表现已经像个正常男人,并因为争抢摔跤队副教练的位置而为电影带来了些乐趣

  其实,Kyle的出现,并没有带来钱和真正的转变。将“双赢”,甚至“多赢”的众人放在Kyle出现的不同时间点上,人物的实际状况没有本质变化。基于如此设定,才表现出受困的人的转变在于内因而非外部,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的同时传递了人可以通过自我改变命运价值观。电影真正成为了麻醉精神鸦片,也是带来一点点转变的文化产品

  看透了这些把戏后,看电影的乐趣好像少了一些,不过真心佩服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因为有这样的工业标准,而才有不失一般水准的好莱坞情节剧电影。而再稍微在情节上动人一点,那既可以赚足票房,又可以赚人眼泪。人的善是不会拒绝帮助一个陌生人,Sandra Bullock凭借在《The Blind Side[盲点]》里的一根筋表演都赢得了奥斯卡,票房没有理由拒绝一部有一定波折起伏的《Win Win》。相对于导演Thomas McCarthy[托马斯·麦卡锡]的前一部电影,《The Visitor[不速之客]》,《Win Win》是要简单,但依然抓住了人心的情感,工业体制化的剧本也能确保一定的成功

  Win.Win.LIMITED.720p.Bluray.x264-MHD

  《双赢》观后感(三):生活仍需继续

  双赢 Win Win (2011)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 / 艾米•莱安 / 鲍比•坎纳瓦尔 / 梅兰妮•林斯基 / 杰弗里•塔伯 / Alex Shaffer国别:美国 类型:喜剧

  文_JABBERWOCK

  ■导语:生活总要回归平凡。被评价总是参演二流电影、出演二流角色、展现一流演技的托马斯•麦卡锡身为编剧和导演时,却格外偏爱小人物故事,同时亦强调“不速之客”对于平凡生活的改变,[双赢]的成功如同托马斯的摔跤术,一招一式之间大巧若拙,虽然影片套路有迹可循,也未见得强到开宗立派,却愈见精巧熟练与变通。

  ■Life's a struggle

  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到托马斯•麦卡锡的履历,人们不禁会问,参演[2012]、[国王班底]、[父辈旗帜]这种喧嚣一时的电影的演员,怎会如此关注小人物的挣扎?其实追本溯源,麦卡锡的童年便在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郊区长大,少年时代便在摔跤队呆过。自执导伊始,托马斯•麦卡锡从不放弃描绘挣扎的人生。他导演的三部电影中,主角或是避世抱团如[心灵驿站],或者是困囿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人生访客],而[飞屋环游记]中的老爷子,同样是孤苦已久。而本片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生活中挣扎的失败者。代理老年人案件律师麦克是家里的顶梁柱,却几乎连保险都交不起,入不敷出微薄收入让他几乎无法面对自己的妻子,就连组织的摔跤队都是从无胜绩。摔跤队的搭档教练维戈不光毫无摔跤经验生意也是一团糟,却要忧心继子的视力矫正手术他的朋友泰瑞或许无须为金钱犯愁,可老婆却红杏出墙闹离婚。麦克生活的转机或许在于他的咨询客户里奥,却又是一名已经老年痴呆初期,无法辨别是非孤独老人

  值得玩味的还有故事发生地点一般来说,托马斯编剧的电影倾向于将故事设置在郊区-----即使并不在郊区,故事的发生地点也会在一个相对封闭,人际关系更为熟稔却单纯社区环境中----也就是更接近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在访谈中,他提到以往的电影拍到郊区总是以一种嘲讽的态度,而自己的偏好则是以谦卑的态度去描述这种郊区生活那封闭中的平凡和琐碎,从其中发掘闪光点

  Life's a struggle,一个平凡而渺小的人生舞台,一群各有不幸众生相,只待一个外力突然出现,故事就会骤然发动.

  ■协调平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提出过“认知不协调理论”。这种理论最主要观点即是我们的心理无时不刻在寻求一种“协调”的状态,如果心理上的预期与实际的结果矛盾,我们将会陷入焦虑痛苦,并试图寻求协调与平衡。

  不难看出,在人际关系范畴中,最为痛苦的并非是他人给予的压力,而是自身给予的压力,心理预期与实际结果的不平衡,导致这种压力并非“坚定信念”可以纾解,而是如流沙,逐渐包裹咽喉,让人陷入自我质问的怪圈中。

  电影的开始,于慢跑的路上,看到前面离去的年轻,矫健背影,麦克就不得不停下来平复呼吸,而当他和朋友泰瑞在慢跑途中聊到生活压力的时候,他几乎窒息晕倒在路上。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承担起男人的责任----赚钱,而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愿意如其他的律师一样“不择手段”去捞钱,亦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当酒吧侍应。为了缓解 “缺钱” 的主要矛盾,麦克转而去承受次要矛盾,违背职业操守良心将老人送入养老院主动当起老人的监护人,冒领他的养老金1500美元。

  老人得到了照顾,而经济危机也解决了,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可他将如何去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方家人的质问?于是,麻烦似乎最快的降临到了他的身边,一个头发染成金色的问题少年凯尔来到了他的身边,他正是老人里奥的孙子

  协调是一个很有趣的词,当它和“双赢”相提并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世界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和“双赢”。少年凯尔因为母亲吸毒入狱无人照顾,又被她的男友毒打而离家出走。适逢其会的麦克将少年接纳入了家庭,麦克转而发现了他的摔跤技能,通过照顾帮助凯尔来安慰自己的良心,利用凯尔振兴摔跤队,麦克似乎又寻求到了协调和平衡,而围绕着这个少年的所有人似乎也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实际上,这种脆弱的平衡总有一天会被打破。

  ■对话的力量

  生活虽然琐碎,却并不应该乏味,这部电影的人物原型实际上来自于导演在普罗维登斯高中的摔跤队友,他的圈外朋友Joe Tiboni,同样是一名维护老人利益的律师。谁也想不到这部剧本的敲定实际上是两位老友电话时,“忆往昔摔跤岁月”后一蹴写就的。

  取之生活用之于电影,[双赢]中的对话也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幽默。托马斯在电影中恰到好处的放置调侃讽刺,当麦克起早床跑步的时候,小女儿父亲去哪里了,母亲回答“Running!”(跑步),而小女儿则理解成了逃避,于是她问道:“Running from what?” (逃避什么?)。正是此时困窘于财政危机的律师麦克的逃避现实的写照。而当麦克申请成为老人里奥的监护人时,家人说“this is crazy”,小女儿问道:“who’s crazy”麦克回答“是我。”在这里,无忌的童言发问既是家人对麦克“无事献殷勤”的疑惑,又是麦克利用老人赚取养老费“非奸即盗”心思的写照。而此类趣味十足的对话和场景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泰瑞说凯尔有着“man-strength“字面上意为“成年人的力量”而实际上是形容中年人爆发出年轻的活力无独有偶,“man-strength”意指的也这帮失意中年人所需要的振奋力量。

  提供这种振奋力量的,正是同样失意的少年凯尔,虽然他有些沉默寡言,却是不折不扣行动派,重返摔跤场的他开始了自律,每天早上4点起床跑步,并戒了烟。他迸发出勃勃的斗志和活力,在摔跤场上腾挪闪转,屡战屡胜,他用行动起了激发队友的斗志。然而更多展现这种感染力的则是对话的力量,当凯尔讲述摔跤场上无路可退的时候翻盘的秘诀是什么,他说的是“去他娘的拼了!”(what ever the f*ck it takes)。

  这样的回答无关任何摔跤技巧,是一种唯心的战斗方式,然而这恰恰是在绝境中的人们最需要的声音

  ■ 破局,生活仍需继续

  在托马斯•麦卡锡的电影中,打破僵局的往往都是外来者。[心灵驿站]中的侏儒的平静生活被突然的两位来客所改变, [人生访客]里老人回到家,吃惊的发现家里坐着两个非洲移民,在与其相处过程中迷上了打击乐。托马斯•麦卡锡对“不速之客”的期许从来都是正面的。只是在[双赢]中,不速之客又增加了一位。凯尔的吸毒母亲。

  对于凯尔母亲辛迪,导演的处理却相对简单化,一个走投无路的吸毒女,只为父亲的钱而来。然而她的作用却至关重要,她的到来戳穿了律师聊以自慰的良心外壳,麦克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虚伪。其实自始至终,他所认为的“双赢”,不过是逃避而已。这与影片开始的“逃避什么?”的问话遥相呼应。面对困境,我们有很多种选择,等待被困境所陷,逃避,亦或是选择直面?在凯尔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之下,麦克实际上逃避了身为一家之主应该承担的责任,反而是依附在一个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身上,而凯尔逃避的是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无良的母亲。虽然凯尔的母亲并不是大家乐见的一个人物,却是打破僵局的催化剂。

  僵局被打破了,我们几乎可以体会律师的心情,直面自身后,镜中的自己如此丑陋,麦克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得十分鲜活,他的心态随着事件的发展而演变,烦闷焦虑的开始,良心不安的照顾凯尔,被揭穿的难堪,最后以及直面凯尔道歉的勇气,并毅然舍弃了1500美元,以此为条件让辛迪离开。保罗•吉亚玛提在[杯酒人生]中曾经展现的人物的层次感再次压倒性的捕捉了观众们的心。

  凯尔同样也需要面对自身的困境,世界并不会无缘无故的眷顾任何人。他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来重新评估以及平衡信任崩坏后的生活,是相信?是不相信?还是继续逃避?对于麦克的道歉,他首先是像他在比赛中由于遇见母亲自暴自弃的那样,用暴力去发泄,逃避。但是终究,在麦克的诚挚道歉下,在麦克妻子的真诚挽留下,也许是人生第一次,他选择了原谅。原谅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包容,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从容对之,然而跨过这道坎吗,凯尔的天地也会更加的宽广。而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直面生活的律师,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生活还要继续,离婚的人需要靠自己走出失败婚姻的阴影,主妇也需要更多的参与家庭前进的步伐,少年需要汲取勇气,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家中的顶梁柱,则需要放下身段和包袱,去打两份工来照顾凯尔和两个女儿,老人里奥,供养家庭。

  托马斯•麦卡锡曾经说过“写作是个婊子!”因为他像了解生活一样了解直面写作的纠结和痛苦。”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他是如此妥帖,谦卑,却又严谨冷静的构建了一部生活喜剧,如此真实的反应了我们的生活。

  这本身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浅显不过的道理:唯有当你加倍付出的时候,这世界上才存在着双赢。

  Jabberwock 2011-11-16

  《双赢》观后感(四):【譯】《雙贏》:深刻的情景喜剧(作者:Roger Ebert)

  翻译:王苹 / 校对:小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

  文章鏈接: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4681

  我慢慢发觉《双赢》(Win Win)是一部有深度的情景喜剧,这并不矛盾,情景喜剧就一定很庸俗吗?发生在特定情景下的搞笑片,就是情景喜剧,搞笑的情景下也可以带出有深度的东西。人物角色的设置有些意外,但演员都发挥得不错,这样的电影也许算不上很棒,却能让人身心愉悦。

  《双赢》的男主角由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饰演,他心里的潜台词似乎总是:“这角色真烦,我不想演了。”他当然能演好,但他演起来总是随心所欲。他在戏里叫Mike Flaherty,是新泽西小镇上的一位普通律师,经常入不敷出。他爱孩子和妻子(艾米•瑞恩Amy Ryan饰),但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没钱修办公室地下室的锅炉,对屋前草坪上的枯树无动于衷,宁愿等它倒下来砸在房子上再说。

  Mike在当地的一个高中摔跤队当志愿教练,不能称之为热情,只能算他硬给自己设的一项任务,也许他前世就是摔跤手。他跟一位名叫Stephen(杰弗里•塔伯Jeffrey Tambor饰)的会计共用一个办公室,Stephen后来也成为了摔跤队的助理教练。或许摔跤队常输是件好事,因为实在想象不出塔伯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他表达高兴的方式最多也就是露出欣慰满意的表情。Mike最好的朋友Terry(鲍比•坎纳瓦Bobby Cannavale饰)加入摔跤队之后,他们组成了无敌教练三人组。

  Mike有位客户名叫Leo Poplar(波特•杨Burt Young饰,曾在《洛奇》中饰演拳王女友的哥哥),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不愿离开生活多年的屋子。麦克有次在法庭上发现成为Leo的法定监护人每月就可以拿到1500美元,于是他亲自接下这单活,并立刻将Leo骗进了养老院。这种欺骗行为虽然不道德,但Leo的确能在养老院得到更好的照料,而Mike也确实需要那笔钱。

  这些场景让我想起了导演麦卡锡(Thomas McCarthy)的前两部涉及人性细节的电影,都呈现出原本清晰的性格遭遇陌生人介入时会有怎样的变化。《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 2003)是部好电影,我很乐意马上放下手中的事重看一遍。彼特•丁拉基(Peter Dinklage)在其中饰演一个喜欢研究火车的矮个子,但后来,一个孤独的女人(帕瑞卡•克莱森Patricia Clarkson饰)和一个卖热狗的奇怪男孩(鲍比•坎纳维Bobby Cannavale饰)闯入了他平静的生活。《人生访客》(The Visitor , 2007)中,理查•詹金斯(Richard Jenkins)扮演了一个孤僻的丧偶老头,赫然发现家里住着一家从非洲来的移民。

  不错,严格来说这些都是情景喜剧的场景,但比喜剧更饱满有深度,比喜剧更深的那个层面也就是人物复杂性格的发挥空间。导演第三部作品《双赢》的情况与上述影片类似,但重点不再是机遇,而是回到了以比赛定成败的老一套模式。

  片中有个角色设置不错,那就是Leo的孙子Kyle(Alex Shaffer饰),他离家出走想和爷爷住一起,但最后却和Mike和Jackie住到了一起。Mike发现Kyle的母亲正在戒毒,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亲戚。谁也想不到这个孩子会成为摔跤冠军,这里也体现出情景喜剧的元素。《双赢》集合了所有元素(非法信托机构、危险的锅炉、摔跤队、戒毒的母亲、Jackie发现丈夫秘密),这些元素最终都发挥了作用。

  不过,最后结局有点太完美了,每件事都各归其位,但现实生活往往比电影复杂得多。不过老实说这部片子还是有看点的,比如之所以选择演员Alex Shaffer,更多关注的是其摔跤能力而不是表演能力,事实证明他摔跤也确实很不错;比如吉亚马提和塔伯互相板着脸的样子非常搞笑;比如艾米•瑞恩也倾尽所能演好了这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再比如结局虽然不象电影开头或导演以前的电影那样予人以希望,但也皆大欢喜,无可厚非。还是非常高兴看了这部带给我不少快乐的电影。

  王苹:

  小双:http://www.douban.com/people/wxs723/

  《双赢》观后感(五):独立喜剧双赢记

  集演员,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托马斯.麦卡锡毫无疑问有一张丰硕的履历单,但如果让我来介绍他,我还是想从托马斯在新片《双赢》点映前给学生们讲的那个小故事开始。两年前的一天,一个“不速之客”抱着一堆未完工的动画设计图冒冒失失闯进托马斯家里,号称非常喜欢他的电影《不速之客》,想要一起聊聊天。那人正是PIXAR动画公司的主心骨,著名的动画导演皮特.道科特。皮特激情澎湃的向托马斯讲述了正在前期筹备的名为UP的动画片,并且摊开各式各样的草稿给他看,上面全是一个漂浮的房子,一把气球,和一个老人。托马斯边看图边问:“简直太棒了!那这趟旅行谁会和他一起去呢?”皮特突然顿住了,“我不知道。”然后才有了两人的合作编剧,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飞屋旅行记》。

  作为演员的托马斯.麦卡锡,曾经得到过这样一句很妙的评语,称他为专演二流人物的一流演员。褒扬中其实有些许无奈,托马斯实实在在出现在《父辈的旗帜》和《2012》这样的大片里,但观众却很难为他留心,那并不是他的主场。于是他意识到必须自己开疆拓土,从03年的《心灵驿站》开始自编自导,到07年的《不速之客》,再到今年由FOX探照灯发行的独立喜剧《双赢》,今天的托马斯.麦卡锡已经是圣丹斯电影节三投三中的大热门选手了。

  《双赢》的故事发生在托马斯的老家新泽西,一位专门代理老年人客户的律师麦克近来生意萧条,两个女儿在家嗷嗷待哺,差点连下个月保险费也交不上却不敢和妻子坦白 。麦克夜间在高中摔跤队当志愿教练,这也是一支毫无希望的队伍。被经济上的困难压的透不过气,麦克出此下策:自告奋勇担任客户里奥的监护人。老爷爷里奥早与子女失联,病的稀里糊涂却坚持要独自住在家中。这么一来,麦克拿到政府每月发放的监护人薪金,里奥也被他图省事送进了养老公寓,表面的双赢局面形成了。然而里奥从未谋面的外孙凯尔的突然到访,抽动了故事的陀螺,麦克一家的生活开始转动起来。

  麦克的扮演者保罗.吉亚玛提和导演二十年前和导演是耶鲁大学戏剧系的师兄弟,但两人从未真正合作过,反而就是纯粹的好哥们。托马斯一直琢磨着和老同学一起做点事情,当《双赢》的剧本终于成型后,感恩节之夜托马斯敲开了保罗的家门,二十年后犹未晚矣。还记得《杯酒人生》里那个高喊着“我就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枚指纹”的失意作家吗?保罗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他擅长刻画沉重内敛,为生活所困的内敛中年人形象。保罗坦言,扮演这个新泽西无名律师兼业余摔跤教练,并不比08年诠释美国最著名的先贤律师约翰亚当斯来的轻松。“你只有唯一一个路障和挑战,”导演托马斯在吊老同学的胃口。“我懂,”保罗心领神会,“就是演出这个家伙的快乐。”

  是的,这是一部快乐的电影,关于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善意,也关于生活中所有甜蜜的负担。麦克监护人一事败落了,原以为会惨遭河东狮吼,没想到老婆不但收留了里奥的外孙凯尔,还气势汹汹的扬言要胖揍一顿里奥的女儿,替受家暴的凯尔报仇。高中摔跤队也因为凯尔的加入有了神奇的转机,三个中老年业务教练为了少年们的征战兴奋不已,竟然争风吃醋,笑闹成一团。虽然《双赢》依旧可以归类到温情励志片,我并不认为它的结尾就是俗套的天下太平大团圆。世上没有永动机,更何来永恒的双赢? 每个月定期把监护金寄给里奥的女儿,又要多负担一个少年的教育及日常开销,麦克的经济压力更大了,他不得不在律师和教练之外又给自己谋求了个第三职业。双赢的背面其实要开出更高的代价,我们的男主角甘之如饴,像一个平凡的微笑的英雄。

  许多评论家都给出“完美”来评价《双赢》的选角,我也是第一次强烈感觉到无懈可击的选角会让整个电影的光芒指数级增长。没有一个角色不是恰如其分的,美剧The Office里的熟脸艾米雷恩和保罗饰演了一对再真实不过的中年家长, 一个火爆脾气一个好好先生,却在收养凯尔的问题上百分百默契。更值得一提的是摔跤少年凯尔的扮演者艾里克斯.沙佛。这可是是真正的摔跤高手,在《双赢》拍摄的过程中,他已经拿下两个区域性冠军了。艾里克斯从没有过出镜经验,也无意把自己包装成天才少年演员,面对媒体的采访,谦逊腼腆的少年总将功劳归于每日陪他训练的动作指导,以及一遍遍和他对戏的演员叔叔阿姨们。有人故意逗十七岁小孩,问他看没看过托马斯以前的作品,“说实话,我一部也没看过,唉,感觉自己太笨了,我现在就回去看。”艾里克斯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惹的学姐们又是一通大笑。

  对与好莱坞产业化电影贴身肉搏的美国独立制作电影人而言,能不败已是不易,求双赢真是奢望。然而“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作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唯有像托马斯这样对任何人与任何人之间的关系都保持茂盛好奇心,永远耐心讲故事如烹小鲜的创作人,唯有保罗和艾米这样坚实的站在好莱坞大明星身后的第二梯队,老练成熟,又松弛开放的表演者,这样恰好和本然的配合,才有口碑与票房共同繁荣的可能。这些优秀的电影人,才是独立电影的底色。

  点映散场的时候,同学们还在电影中不肯离场,摄影系的扎在一堆比划镜头调度,学制片的伸直手臂想问最后一个关于非专业演员试镜的问题,我坐在椅子上也想,比起黑白片上不朽的大师们,这样的电影是鲜脆脆的,它好在明处,优点是可以习得的,《双赢》的主创全体无疑给了我们这些晚生后辈一拍鼓励的击掌。拥有好电影和好电影人的周五夜晚,没有什么比这更愉快的了。

  《双赢》观后感(六):失败者的吸引之处

  这可能就是一个失败者的吸引之处吧。作为看个热闹的我还差一点的叫停,不得不说一开始时的伏笔真的铺得很慢,可当每次想要叫停的时候都是以快进的方式看下去,慢慢的被吸引。

  其实在生活当中没有谁是一个成功者,如果真的要是牵强的说“有”,那么这个成功者只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里,被众多的羡慕称之为“成功者”。就像是电影当中的凯尔,在家庭化的层面是一个被自己母亲所抛弃的孩子,咱们也甭管是为了生活还是现实生活,总之结果是不想和凯尔一起生活了。可是凯尔在摔跤的领域很在行,这点是每次比赛用他的话说“一切尽在掌控中”。

  而他的教练迈克,却没有同样的感觉,当他看到凯尔赢得了比赛时问“这样的感觉如何?”在事业上,是一个小镇上的三流律师,外加一个摔跤教练的双重身份,在家庭中,是一个为了150美元的官司而成为监护人的一家之主,说白了,每样都没有做好,其实是双重的失败,不,加上他自己的身份,一个压力过于大,而导致亚健康的中年秃顶男,几重失败!

  然而这样的一个角色,被编剧写的不那么矫情,更不那么悲情。

  在凯尔和迈克遇到一起时,仿佛又变了一个模样,一个角色的转换,在迈克的眼里凯尔是他的成功,在凯尔心中迈克具有亲情的魅力。

  但是生活终将被一个词而抹灭——现实。也将被另一个词而放弃希望——结果。

  就当一方被另一方识破把戏后,一个内心认为自己是成功者的人是肯承认自己是失败者的,因为一旦承认了就一下成为失败者了。诚实面对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这也是一个失败者的美德。

  剧情的结尾还是到处点真谛,最后迈克又做起了酒保,不断的去尝试。现实和结果在一种人的思维里是看不到的,那么,这种人就是失败者,他们用“过程”来改变“现实”,从而获得多重“结果”。

  出问题的是这个世界,每一处地方都需要成功者,而轻蔑失败者,有多少失败者被重重的现实打击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呢……

  就像阳光小美女的爷爷说过的,你知道什么是loser?一个真正的loser是那些怕失败怕的要死,所以连尝试不敢常试的人。

  Yash i m loser ,so what?

  《双赢》观后感(七):《双赢》:指引光明的轻松小喜剧

  经营着一家生意惨淡的律师事务所的同时,还兼任着高中的摔跤教练,这样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入不敷出。不舍得找人修马桶和锯断枯死的院中树,也不舍得维修办公室每日轰鸣的供暖设备,不仅受到老婆的唠叨,还要忍受助手和客户的白眼。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就成为了时刻思索的最大问题,当他听说成为一位老人的监护人每月可以领取薪金时,希望之光又照进了他弱小的心灵深处。而他自以为是的小计谋终有一天被识破时,又不得不逼迫他使尽浑身解数找到完美方案。

  自从上次看过男主人公保罗·吉亚玛提《巴尼的人生》后,对此人留下深刻印象。外表其貌不扬加上不温不火的内敛性格,再有一点睿智的小聪明,产生亲近感的同时还能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小人物具有极大爆发力之感,此片更是一如既往的把吉亚玛提这样的脾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影片借助这样的柔性,很好的表达出社会中小人物们的责任与妥协的道德底线。妻子的一句话留下了愤怒的青年人,无良母亲的妥协换来两全其美的结局。

  片中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责任之感,对家人朋友和社会,尽管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耍尽小伎俩,但无可厚非的是不得不承认他是在做正确的事。除此之外,另一看点要属那位颇具个性的摔跤小高手,不仅时髦洋气还在内心蕴含着极大的进取心。这也是此片要宣扬的另一主题,树立时髦青年新形象。无论在何种生活环境和心理障碍,就算有一个无良的母亲,被学校不留情面的开除,都始终抱有一颗善良和求取上进的心。尽管自己饱含种种遭遇,但还是乐于以阳光的一面示人和乐于助人。用我们国人的口号来讲,就是要有“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其实我们也非常需要这样的校园励志故事精英青年来调节一下沉闷的校园生活,还是引用一句之前影评中的老话:“现实中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们追求和向往的是什么。”只要有光明的指引,大家才会齐头并进勇往向前,如果每日只是深陷在生活的阴暗面中而不能自拔,那就失去了被阳光普照的机会,早晚会被困在一隅默默枯死而无人问津。只是这样的光明形象别找吊儿郎当代笔那样的冒充水货,不仅大煞风景,还会误人子弟有害身心健康。

  《双赢》观后感(八):再看一遍还是超级喜欢+~+

  能重复看的电影。。越看越多微笑的电影。。这片看来要进入我的假日精选呀>~<

  主角是这个爸爸,中年男人什么的,生活的难题最后用go out of his way解决,深陷的眼圈,幸福的孩子们,一定还有新的难题,最后这样他幸福吗,累吗,都有吧,不过撑住了就好应该也不会后悔

  人物都非常好~~不过演的最棒的觉得是jersey girl妈妈和老leo,一个真实到感情里所以太真实,一个不留痕迹又流露巨大信息,让人好奇老头的世界看起来什么样,是糊涂了,可又有多明白,像所有活了一辈子的人一样。kyle的妈妈也塑造的非常有趣,头发化妆打扮品味还像20多的妈,肤浅吗,可能真的没准备好当妈妈吧,她比青春期的儿子都还没头绪吧。。不过唯一的阴影也是,等kyle大学毕业,工作几年,这一对母子又有多大的一条鸿沟留给了以后,不过没人没事是完美的,现在就开心的和辛普森爸爸一起生活吧

  爸爸也长得太不像好人了,这遍看的时候不停的觉得。。

  kyle这种natrual cool kid。。特别吸引人。随波逐流里的那个小男孩也有点

  《双赢》观后感(九):回头便是繁花似锦

  “I'm pretty good".(我很好)

  电影的最后麦克站在吧台后面对他的好友说道,然后,我终于笑了。

  影片结束后我就想,如果我是麦克,究竟该作何选择。

  如果我的小律所在风雨中飘摇,随时有倒闭的危险;如果连找人把威胁房子的树砍掉的要求我都满足不了;如果锅炉有爆炸的隐患,却没有钱找人维修;又如果全家的医保已经无力交清款项,那么我会怎么样?也许会崩溃。

  而此时,诱惑来临。只需要取得里奥的监护权,再把他送他养老院,偶尔探视几回,便能每个月得到1500美元,我会怎么做?犹豫一会,对自己说,绝不为五斗米折腰。我还是个学生,不知道社会人的艰辛,站着说话哪会腰疼?

  不难了解,当麦克骗得监护权时我生气了,觉得做人不能这样,毕竟堂堂正正才是真。而那时的我忽略了一些东西,麦克并非一开始就打起了里奥的主意;我忽略了他曾经在深夜时打电话给同是律师的伙伴寻求帮助,却无果;我忽略了他也曾拿着里奥的卷宗深思良久;我也忽略了他是在公共监护办公室的人要把文件那给法官签时才站起来骗走了里奥的监护权.当时的我,太过义愤填膺,忘记了这一切.

  可,当麦克第一次从养老院出来后,当他靠在银灰色的墙上沉默的吸着烟不发一言时,我心疼了,为这个人到中年的小律师,为这个被生活所迫的业余摔跤教练心疼.原来他心里也是不好受,原来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原来是我希冀太多.他有家庭要支撑,他有律所要经营,他有摔跤队要训练,而他却没有钱.

  压力来袭,他只能妥协.这并不是一部英雄主义电影,这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我开始释然.在他独自一人抽烟时,我原谅了他,却谈不上喜欢.

  麦克是有点自私的,最开始他想要把无家可归的凯尔送走,他也是因为私心才把凯尔送进高中招进摔跤队.看着他一步步这么做,我差点怀疑自己在看一部讲述生活如何把小人物一步步逼入堕落的电影.于是,我等着看他还能怎么堕落.

  我错了.

  随着他和凯尔的相处,他发现了男孩的沉着善良,他发现了凯尔的孝顺.他们一起赢了一次又一次比赛;他们一起推到了没钱砍掉的树.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麦克越来越欣赏凯尔,因为欣赏,因为喜欢,所以他愧疚,在凯尔问他关于让里奥回家住时,他只能吞吞吐吐.再一次有一次的压力中,他只能重复否认靠在银灰色的墙上独自抽烟。

  就这样,我渐渐的看到了麦克的无奈心酸与善良.

  一场比赛过后他问赢了比赛的凯尔,"向你一样出色会是什么感觉?"

  听到凯尔说就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时,他只说了一句"那真好".语气里多多少少有一点羡慕.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真好.

  就在那一刻,彻彻底底原谅了他,不管怎么样,他只是个人,普通人.他也希望当个正直的律师,他也希望好好照顾里奥,他也希望在凯尔无助时伸出一把手,他真得想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人.可是,理想太丰满,现实蛮骨干.所以,他觉得一切在掌握之中很好.

  所以他很无奈.

  凯尔见到他妈妈之后,一切失常,他翻窗逃走,情绪波动,输掉了对麦克对凯尔都很重要的比赛.休息室里,凯尔坦诚,哭泣,他不想离开.我想,那一刻的麦克已经不再是做过错事的麦克,他已经愿意为凯尔付出一切.

  所以,当凯尔的妈妈还没向众人揭穿麦克曾经的骗局时,他已经愿以抛弃每月的1500美元,并且免费抚养凯尔.

  那一刻的麦克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我喜欢上了他.

  他确实不完美,他欺骗过,他自私过,但他本质善良,这才是真正的人啊.他没有凯尔那么完美,凯尔有天分,孝顺里奥,对人有礼貌,和队友关系良好,可是麦克胜在真实.

  从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很多在社会人的影子,很多为生活所迫人的影子。他们只不过是小人物,也许曾经为了生活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然而关键时刻还是能焕发出人性的光彩.

  我终于明白,我成不了凯尔,我没有他的天分,我却可能会是麦克,做错过,终究知错能改.

  平凡的美,便是真正的人性美.

  影片开头,麦克曾经调侃过自己难道去酒吧当酒保,语气里不无苦涩;影片最后他真成了一个业余酒保,一人兼三职,他却能够笑着说

  quot;I'm pretty good".(我很好)。

  那时的他真得很好,心里畅快,家庭美满,生活突然就想开了花儿一样。

  麦克,回头便是繁花似锦!

  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双赢》观后感(十):凯尔是个温柔的少年

  双赢这名字,喜剧这标签,有种跑题的感觉。剧情的走势和冲突,甚至是完美的结局,都是意料之中的,一个普通得故事而已,然而电影开头的开头,配乐,人物,满分。

  电影中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吸毒的年轻母亲,老年痴呆的富翁老人,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主,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凯尔,那个郁郁寡欢的少年,简直是闪闪发光。凯尔的刺青和头发,耳机,甚至穿上队服的样子,那种沉默寡言的清冷,都是我喜欢的样子,甚至那句出现两次的关于出色的对白,‘像你一样出色是什么感觉’‘我就是这么出色’‘我不知道,就像是感觉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总觉得这个拥有男人力量的男孩让人着迷,从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低着头的模样,到后来迈克解释他在训练场大吼大骂的失态时,他眼皮都不抬的淡淡说了句。他们活该。后来的后来,凌晨时刻,训练回来的凯尔,站在厨房,‘你每天都跑步么’‘在赛季时’他不是天才少年,只不过比别人更认真一些。而这些远远超过一个中年危机的男人带给我的冲击和感动。

  电影的节奏很平缓,冲突和转折点的处理,都处理的太过轻车熟路。但是有些细节表现非常出色,比如杰娜,露出脚踝的刺青,让凯尔说出了放弃摔跤的原因,大概是觉得遇到了同类,比如凯尔特地跟去超市不过是为了给外公买个爱吃的东西,他是个冷冷清清的少年,连微笑都带着礼貌的客套,然而他的善良和温柔却一点点透出屏幕,让人微笑,温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